佛经故事

2024-06-30

佛经故事(精选8篇)

1.佛经故事 篇一

有一次,在长安城的一个寺院里,善导大师和一个金刚法师依理论判念佛功德的胜劣,对方坚执已见,认为只靠念一句名号不能往生西方。

善导大师观其根性,不以特别手段折服,他是不会信服,于是当即在座上庄严发愿道:“依照佛经,世尊所说之念佛往生西方的法门,善恶众生但能上到一辈子地念佛,下到七天、一天,乃至十念、一念地念佛,必定得以往生西方净土。如果这是真实不虚的,佛没有打妄语欺诳众生的话,那么请佛令殿堂里的两尊佛像放出光明,为我证明;如果这个法门是虚妄的,众生念佛不生净土,佛打妄语欺诳众生的话,那请佛叫我善导从此高座之下,直接堕入阿鼻地狱,长时受苦,永不出离!”

大师说完,将手中的如意杖指向堂中佛像,佛像顿时大放光明。

2.佛经百业经故事:恶口报应 篇二

愿我一生中持戒供养的功德使我能生生世世投身富贵之家,相貌庄严,并于释迦牟尼佛出世时,在其教法下得出家身,证罗汉果!

一时,佛在印度舍卫城,(古称奢婆提城,位于灵鹫山附近)。有一施主,财富圆满,犹如多闻天子⑴。这位施主也喜欢一些外道宗派,他娶妻后,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不久,其妻有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相貌端庄的孩子,其身金色,头如宝伞、鼻形妙高等种种相好。施主为孩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了适合其种姓的名字,并用牛奶、酸奶及酥油等各种食品喂养他,这个孩子如海中莲花般地很快成长起来。当他会自己行走玩耍时,施主买了只小母狗给儿子玩。这只小母狗很快乐,也很聪明:对外道不好,对内道欢喜。每次见到外道信徒总是不高兴,跑去咬他们,把他们的衣服咬烂;但见到内道比丘时非常高兴,去舔他们的脚,摇自己的尾巴或是绕转等等作一些恭敬的行为。

我等大师释迦世尊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Buddha),具有二种智慧、四无畏⑵、七菩提支⑶(Saptabodhyanga)、八解脱⑷、九等持⑸和十力⑹等无量功德,如来狮吼声传遍三界并以大悲心时时刻刻观照一切众生,哪些众生兴盛、哪些众生衰亡;哪些众生具损害性、哪些众生具善根性;哪些众生堕恶趣、哪些众生从中得解脱;哪些众生具七圣财⑺(Saptadhana)等等。如是观察众生的种种因缘,即便是大海离开波浪,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的。同时,圣者罗汉⑻(Arahan)亦如是。

当时,世尊大弟子之一棗圣者舍利子⑼(Sariputta)用声闻眼来观察世间,知度化施主的因缘已成熟。一天早上,舍利子身披袈裟(Kasaya),手持钵盂(Patra)到舍卫城化缘去。当走近施主家时,那只母狗远起相迎,一如既往,舔舔舍利子的双足,又摇摇尾巴,然后右绕三匝,作出非常恭敬的样子。施主见此情景,心想:这只狗真是很有善根!它只不过是堕入恶趣的众生之一,却对这位比丘如此的恭敬,此比丘肯定是位大德。一个傍生尚能如此,我毕竟是个人更应对他恭敬承事。便亲自迎请舍利子,祈求到他家应供,尊者默许了。施主心生欢喜,将尊者请入家中,敷高座,并亲手供养饮食,尊者也如理受食,饭食讫,准备洗钵,施主知受供圆满,便祈传法。舍利子以神通观察他的根基、意乐及随眠烦恼,传授了相应的佛法。因闻法的不可思议加持力,施主以智慧金刚摧毁了二十种萨迦耶见⑽(Sakaya-Dithi),得到圣者预流果⑾位(Sotapanna Phala)。舍利子与他交谈良久便回去了。得果后施主生大欢喜广行布施,求施者从四面八方蜂涌而来。其财源如井水般令众生取之不竭。施主也常请舍利子应供,并为母狗祈求传法。舍利子给它传了相应的法,母狗也以恭敬心来听受。这时,施主心想:我现在得到圣果,还是这只母狗的恩德。若不是它去迎接尊者的话,我也不可能供养尊者,更不可能得到圣者的果位。对我来说,母狗的恩德确实很大。从此,他更加善侍这只母狗。

有一天,母狗生病了,施主请舍利子尊者给它诵经。舍利子尊者对母狗与施主传了:诸行皆无常(Sabbe Sankhara Aniccam),诸行皆痛苦(Sabbe Sankhara Dukkham),诸法皆无我(Sabbe Dhamma Anatta),涅槃即寂灭(Nibbana Nirodha Hoti)。尊者说:“若对我生欢喜心的话,堕入傍生界的众生也能脱离恶道。”说毕,就回去了。不久,母狗去世了。施主前去请问尊者:“我的母狗死了,现在该怎么办?”尊者对施主说:“将母狗的尸体放于静处,它的肉体会腐烂但骨架以后会有很大用处。”施主听后便按照尊者的吩咐将母狗的尸体放在一个非常寂静的地方。

母狗死后其灵魂又投胎到施主妻子体内,九个月后,施主的妻子生下一个女孩。这个女孩相貌端庄、眉毛黝黑、鼻形妙高、头如伞盖、双臂修长、身色金黄等各种相好。施主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并以牛奶、酸奶、酥油等喂养她。她如海中之莲很快地成长。长大后,舍利子见到她,叫她去听法,但她正值青春年少,性情娇纵,不肯去闻法。这时,舍利子把静处母狗的骨架放到她的面前。突然,她忆起了自己前世的情形。(译者:确实,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城市的姑娘们,应该把前世的骨架放在她们面前或前世某种的因缘,使她们也能回忆前世该多好啊!)当她忆起前世的一些因缘时,内心生起无比的忧愁。思维:前世是舍利子为她传法,依舍利子的加持,使她离开了傍生界,今得人身,故尊者对我的恩德很大。因此,她对舍利子非常感激,心想:现在我应立刻往尊者面前闻法。她当下就堪能闻法。当时,舍利子观察她的根(Indriya)、界(Dhatu)、意乐、精进(Viriya)及随眠烦恼(Kilesa),然后传与她相应的.法,她以智慧金刚摧毁了二十个萨迦耶见。得到预流果位。得果后,她马上将袈裟披在肩上,对尊者舍利子恭敬顶礼,并且如是呈白:“我现在已得圣者果位(Ariya Phala),我愿意在释迦牟尼佛(Sakyamuni Buddha)的教法下出家,行持梵净行(师言:这里是先得圣果后现出家相。按道理是应先皈依受戒后得果。过去的一些公案是这种程序而此处不然。)尊者告诉她说:“出家可以,但要请求你的父母同意。”她得到了父母的同意后,舍利子把她带到众生主母(Maha Prajapradi)前,落发出家,受具足戒,众生主母为她传了相应佛法。后来她自己也精进修学,断尽了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Arahat)。(译者:这样很好,原来是只母狗,后来变成女人,开始不愿学法,后来学法终于证得罗汉果位。)证果后,在她的境界中:黄金与牛粪等同,虚空与手掌无别。并具足种种神变。诸天赞叹她的功德,众天神恭敬她。因以往昔作狗时是舍利子为它传法,而今为人时又是舍利子为她传法。故她对舍利子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师言:小乘的罗汉是如此对上师念恩报恩,那么大乘密宗弟子更应该铭谢上师的大恩。但是现在末法时代的众生,上师无论怎样摄受弟子并传殊胜密法,念恩报恩者又有几人?这也许是末法的一个标志。)经常顶礼尊者,报尊者的恩,也时常对舍利子说:“尊者,您对我的恩德很大,曾经我为傍生,是您把我从傍生界中救出来;今我得圣果,也是您把我从轮回中救度出来。”因她经常对舍利子说这类感激的话,舍利子身旁的比丘们听见了。有一次,比丘们问舍利子:“为什么这位比丘尼(Bhikkhuni)天天说非常感谢您,您使我从傍生界(Tiracchana Dhatu)中得到解脱。尊者问他们:“你们是否还记得,原来我们有位施主,他家的那只母狗吗?”“对,对,是有只母狗(Soni),它对我们很好。”尊者说:“它就是这位比丘尼的前世。当时,我对它传法后它对我生起无比的欢喜心,死后转生为施主的女儿。她现在能回忆前世,所以经常说些感激我的话。”众比丘听后,对因果生起了很大的信心。又往世尊前请问:“世尊,此比丘尼以何业感,转成一狗身?又以何业感转为人身?又是以何因缘而对佛陀与舍利子生大欢喜心,不仅在佛的教法下得出家并且获证罗汉果位?唯愿为说。”

世尊告曰:“诸比丘,此乃她前世业力与今世的因缘。所谓前世的业力:早在贤劫人寿二万岁时,如来、正等觉、人天导师、迦叶佛⑿(Kassapa Buddha)出世。当时在印度鹿野苑(Isipatane Migadaye),有位施主家有一女,相貌庄严。长大后,对迦叶佛生起无比的信心,并在迦叶佛的教法下出家。精通三学、清净戒律(Sila)、具足梵行(Brahmacari)等等殊胜功德,并是传授佛法的一位说法上师。传法后,她得到许多供养,如各种饮食、衣药等,但她自忖:我一个人享受这么多供养,意义不是很大。就发心将所有财物供养僧众。后来,她找了僧尼二众,把她每次所得供养物供养僧众(Bhikkhu Sangha)。这些僧众的生活也是全由她来供养维持。有一次,这位比丘尼遇到急事请求僧众帮忙,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她。都说:‘我们很忙,要读经不能舍离善法而去帮你。’这位比丘尼顿时生起大嗔恨心,便恶口相骂:‘我平时对你们事事时时关照,供养你们,为你们作那么多事,可我遇到一件急事,你们谁都不肯帮忙,你们一点良心都没有,像母狗一样。’她用‘母狗’来骂僧众,她自己造了很大的恶业(Akusala Karma)。

3.佛经故事 篇三

我不愿与任何人过着世间如梦似幻的生活,我将礼拜释迦牟尼佛,出家学道。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鹿野苑是由梵施国王所执政的。梵施国王在位期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到处呈现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梵施国王如理如法地统治,人民过着快乐祥和的生活。

不久,王妃怀孕了,十个月后生下一个美丽端庄的女孩。宫廷内外为她举行一场隆重的贺生仪式,取名的时候,因为王家的种姓是「嘎希」,而这女孩又天生丽质,秀美非凡,故取名为「嘎希美女」。国王请了八位姨母照顾她,每天悉心呵护抚养。嘎希美女不只是美丽,而且聪明非凡;在名师的指导之下,她自幼便通晓各种文武、理数、经史、诗赋等学问,并且研究佛法,对释迦牟尼佛有无比的信心,常以父母之力供养三宝。

长大后的嘎希美女,贞懿贤淑,秀丽庄严,国色天姿,堪称「世间第一」,以至于附近六国的国王无不处心积虑地想把她占为己有。他们各自派信使到鹿野苑梵施国王处,表明希望能联亲,迎娶他的女儿。

梵施国王了解六国的要求后,内心很是不安,心想:「我仅有一个女儿,如果只答应其中一位,其余五国必定怀恨在心,若是掀起战争,将危害到全国臣民。」因此,不敢答应任何一位国王。六位国王都按捺不住内心的不悦,各自统帅四大军队进军鹿野苑,准备抢人。

一天早上,梵施国王登上鹿野苑的城墙,出现在眼前的竟然是六国军队,他觉得一切都完了,内心焦急万分,拖着沉重的步子,无精打采地回到城内,陷入苦思。这时,嘎希美女来到父王身边,看到父王满面愁容,忙问: 「父王,什么事让您心事重重呢?」

「女儿啊,这都是为了妳呀!」国王愁眉苦脸地说。

「为我?是不是我长得不够美丽?」

「不是因为不美,而是你太美了,六国国王都争着想娶你,我怕得罪任何一国,因此一直没有答应他们。没想到却造成今日六国同时兵临城下的局面,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梵施国王苦笑着。

嘎希美女略加思索便问:「父王,女人有没有选择自己婚姻的权力呢?」

国王很快地回答:「当然有自己选择的权力。」

美女安慰父王说:「父王,请不要担忧,您告诉那六位国王,我将亲自挑选他们。」

国王听完这些话,心里轻松许多,便派六位信使将此事告诉六位国王,请他们收兵稍候几天,准备参加候选。这时,六国国王都骄慢地认为嘎希美女一定会选中自己,因此,不约而同全退了兵。

信使把情况照实禀告国王,国王心想:「不管女儿选中哪位国王,但愿其它国王都能心服口服!只要国泰民安,我就心满意足了!」他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六位候选的国王回去后,各自兴修宫殿。等到约定当天,他们佩挂着各种宝饰,带着大象、珠宝、财物及眷属,准时来到鹿野苑。他们各自为阵,坐在狮子座上,等候嘎希美女的到来。

嘎希美女身着妙衣宝饰,骑着大象,不疾不徐地从每一位国王面前走过,最后,她真诚地告诉他们:「我不愿与任何人过着世间如梦似幻的生活,我将礼拜释迦牟尼佛,出家学道。」说完之后,嘎希美女就离开了。

六位国王及眷属看着她缓缓离去的背影,都深感失望,却又觉得这个美丽的女子真是稀有难得,居然宁愿皈依佛陀,而不愿享受世间的荣华富贵。

这时,梵施国王及眷属们也目睹这一切,他们半信半疑地尾随嘎希美女,想知道是真是假?

嘎希美女有时骑着大象,有时徒步前行,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来到佛陀安住的地方。见到佛陀,她于佛足下合掌,恭敬顶礼祈求:「世尊,我愿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持清净戒律,请您恩准。」佛陀欣然答应,并找来摩诃波阇波提长老尼,亲自把嘎希美女交付给她。

摩诃波阇波提长老尼便为嘎希美女剃度,为她授具足戒,也为她传了相应的法。她精进修持,过了不久,就断尽所有烦恼,证得阿罗汉。当时,尾随而来的`人,看到嘎希美女真的出了家,并证得果位,都觉得非常稀有。嘎希美女再去世尊面前礼谢,世尊也传法给尾随而来的人们。

那时,比丘们请问世尊:「世尊!嘎希美女以什么样的因缘能出生在帝王之家?又是什么样的因缘身相庄严,并能对如来教法生大信心,速证圣果呢?请世尊为我们演说。」

世尊告诉他们:「这是缘于她往昔的愿力。很久以前,在贤劫人寿两万岁迦叶佛出世的时候,当时鹿野苑有一位财产很多的施主,他家的儿媳妇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孩,这女孩长大后对迦叶佛生起极大的信心。她借着父母的力量修建经堂,用以供养迦叶佛和僧众,并在父母的同意之下,出家修行,一生严守净戒,精进闻思修学。临终前,她发了一个愿:

『愿以我一生布施、供养、持戒、闻思等功德,生生世世生于富贵之家,相貌庄严,并能于释迦世尊的教法下出家,证得阿罗汉果位。』

4.佛经有多少种 篇四

三藏十二部经

“三藏”是指经藏、律藏、论藏,是佛陀的教法,是佛教的教义,是佛弟子依之修行的指南:

经藏:梵语音译“修多罗藏”,意译“契经藏”,凡所有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根机的佛陀教法,都属经藏。

律藏:梵语音译“毗奈耶藏”,意译“调伏藏”,是佛陀为调伏弟子心性,对治众生恶习所制定的教团生活规则。

论藏:梵语音译“阿毗达磨藏”,意译“对法藏”,是佛弟子将经典教义加以论议、解释、整理,而成组织化、体系化的典籍。

“十二部经”是将佛陀教法,依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十二种类,又称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

契经:又称长行,是以散文方式直接记载佛陀的教法,通大小乘经典,也包含律和杂藏。

应颂:又称重颂,和契经相应,而以偈颂重覆阐述契经所说的教法。

记别:又称授记,本为教义的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弟子们的未来修证果位所作的印证。

讽颂:又称孤起颂,全部以偈颂来记载佛陀的教法,因非重述长行,故称孤起颂。

自说:是佛陀不待他人请法而自行开示的教说,如《阿弥陀经》。

因缘:是记载佛陀说法教化的因缘。

譬喻:以譬喻来宣说法义,如《法华经》中的火宅喻、化城喻等。

本事:是叙述佛陀及佛弟子过去世的因缘事迹。

本生:记载佛陀过去世种种大悲行。

方广:宣说广大深奥的教义。

希法:记载佛陀及诸弟子等希有殊胜之事。

论议:记述佛陀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并分别明了法义,是一切论书的通称。

有一首偈语,正可说明上述十二部经的内容:

长行重颂并孤起,譬喻因缘与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及授记。

究竟什么叫大乘佛教、什么叫小乘佛教?他们之间有些什么区别呢?

所谓“乘”,是梵文yana(音译“衍那”)的意译,有“乘载”或“道路”之意。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佛教内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学说和教义教规的派别。这些佛教派别自称他们的目的是“普渡众生”,他们信奉的教义好像一只巨大无比的船,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此岸世界到达涅磐解脱的彼岸世界,从而成就佛果。所以这一派自称是“大乘”,而把原来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派贬称为“小乘”。但是这一称呼,“小乘”佛教派别本身是不承认的,例如现在缅甸、泰国、伊斯兰卡等国的佛教,一直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所谓菩萨,即指立下弘大誓愿,要救渡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从而得到彻底解脱的佛教修行者。大乘佛教徒把释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持阶段,即在修习“菩萨行”的阶段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因此大乘佛教徒主张可以在家修行,并不强调一定要像小乘佛教徒那样需要出家修行,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区别之一。大乘教徒把菩萨的修行发放概括为“六度”、“四摄”。“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们认为这六种方法是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达到涅磐彼岸的通道。“四摄”是指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在与他人相处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具体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大乘佛教认为这是菩萨救渡众生时所应遵守的原则和方法。为了与小乘相区别,大乘教徒把自己的思想学说称之为“菩萨思想”,把自己的修行实践称作“菩萨行”,把自己所尊奉的戒律称之为“菩萨戒”。

在教义学说上,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的重要区别是: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即否定个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但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却不彻底,部分小乘佛教派别则通过“分析”的方法来否定客观事物,实际上却承认事物的基本组成因素“极微”的存在,带有唯物思想倾向。大乘佛教则通通常主张“人法两空”,既否定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也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他们认为关于客观事物“空”的认识并不是通过“分析”方法得到的,而是“缘起性空”,即一切“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质实体,因而是“空”。事物现象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假象而已。“性空幻有”,这是大乘思想,特别是早期大乘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另外在修行目标上,小乘佛教把证得“阿罗汉”果作为修行的最高目标。而大乘佛教则以“普渡众生”为修行宗旨,以成佛作为最高的修行目标。

5.佛经经典名句 篇五

1、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2、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5、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6、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7、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8、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9、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10、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11、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2、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13、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14、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5、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6、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17、刹那便是永恒。

18、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19、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20、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1、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22、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23、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24、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25、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26、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27、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28、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29、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30、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31、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32、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33、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34、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35、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36、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37、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38、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39、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40、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41、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42、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43、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44、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45、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46、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47、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48、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49、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50、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51、不可说,不可说。

52、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53、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5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5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56、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57、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58、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59、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60、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61、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62、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63、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64、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65、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66、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67、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6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69、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70、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71、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72、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73、为何不必?

74、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75、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76、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77、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78、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79、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6.佛经经典语录 篇六

2、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3、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4、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5、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6、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7、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8、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9、那么往生究竟有多难呢?

10、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11、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12、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

13、知见立知,即无名本。

14、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15、念佛当发志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世人不知此义,故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

16、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17、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18、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19、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20、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1、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

22、经典八、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23、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24、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经典语句)

25、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26、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27、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28、一切皆为虚幻

29、哀哉三界,爱欲为根。根株不拔,莫望生西!莲花国土,永离尘情,此缘能断,彼质斯成。

30、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31、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2、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33、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34、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35、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36、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37、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38、世间人业障、罪障很重,所有一切经法、忏法都消除不掉的,业障重到这个程度,都没有办法消除的,最后还有这一句阿弥陀佛,能够消除得掉。

39、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40、世间事无非是幻,世上人何必认真。

41、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42、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43、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44、于父母所,少作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获罪无量。

45、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46、经典十、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7、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48、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49、经典三、一切皆为虚幻。

50、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51、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52、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53、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54、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55、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56、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57、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58、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59、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7.精彩禅语佛经心语 篇七

2.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3. 你若无心我便休,往事如昨易白头,把酒千杯平日月,吟诗百首度春秋。

4. 存平常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5. 所作福德,不应贪着。

6. 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源自:《大日经》

7.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8. 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9. 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佛说十善业道经》

10. 一切法各各为因,各各为果,是各因果相。——源自:《大智度论》

11.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2. 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佛说十善业道经》

13. 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4. 祝你新年里东行吉祥;南走顺利;西出平安;北去无虑;中有健康;左逢缘;右逢达;前有福星;后有菩萨;上可升官;下可发财;内积千金;外行好运;常行布施;兼济天下;内外法财;悉皆盈满;业障尽除;早证菩提。

15. 不要把所得的估计过高,也不要嫉妒别人,羡慕别人,羡慕别人,就得不到宁静的心灵。

16. 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8.佛经书法内容 篇八

佛经文字的精美与思辩的哲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现代人;佛教与书法的结合,丰富了书法创作的题材。书写佛经也是佛教信众热心奉行的一大功德,《放光般若经·不和合品》云:“若有是善男子善女人,书持讽诵般若波罗蜜者,便具足五波罗蜜及萨云若已,当知是为佛事。”此处言虽简而意甚深,包括:书(书写)、持(牢记不忘)、讽诵(背诵)等,而书写的功德最大,其原因,一是可以广为流传,二是凡上过学的人都知道,写一遍胜过念十遍,故书写可以帮助记忆,促进持和讽诵。在佛教徒奉行的“十法行”中,书写佛经为首要之举。

吴泥墨佛经书法作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当书者在写经、书碑或题记的同时,佛教思想对书者和欣赏者在无形之中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是影响情绪,进而影响书法的意境。

那么究竟哪些佛经适合作为佛经书法内容,其实可以在从古至今,历代大书法家写经和抄经的存世名作中去找寻,如魏晋时期王羲之的《遗教经》,唐代钟绍京书《转轮王经》,草圣张旭书《心经》,释法昭书《观无量寿经》,柳公权书《金刚般若经》,宋代苏轼书《金刚经》、《愣伽经》、《心经》、《华严经》、《圆觉经》,黄庭坚书《文益禅师语录》,赵孟頫书《佛说四十二章经》、《妙法莲华经》,清代林则徐书《佛说阿弥陀经》、《金刚经》、《心经》、《大悲咒》、《往生咒》等,邓石如书《心经》,欧阳渐书《心经》,近代弘一集《华严经》经文为联,亦书《华严经》、《心经》、《弥陀经》、《药师经》等等。这些当初发自一种对佛教虔诚而书写的经卷,都已成为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珍品而被保留了下来。

上一篇:当前烟草专卖执法冲突的原因和对策下一篇:十年让我和你一起绽放的经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