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实验教学计划

2024-10-10

二年级实验教学计划(精选12篇)

1.二年级实验教学计划 篇一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化学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九年级有15个平行班,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看,学生前面的学习中已了解一部分与化学有关的基础知识。从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看,75%左右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能独立完成实验,但个别学困生自制力差。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看,各个班的同学70%以上要求进步,态度端正,上进心强,但部分同学学习目标欠明确。面对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因材施教,使他们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实验内容分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化学学科内容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新教材将原有的部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全部改为“活动与探究”、“家庭小实验”等。这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氛围,为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在实验中切身体会到过程提供了条件。

演示实验有:合金的性质、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配制、酸、碱、盐的性质等。这些实验有助于研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精神。

活动与探究有: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探究物质溶解时温度的变化;探究什么是饱和溶液;探究如何绘制溶解度曲线;探究自制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变化;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探究酸、碱的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用PH 试纸测定一些溶液的PH;测定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探究如何提纯粗盐;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探究有机物的组成;探究如何查看服装面料的纤维种类等。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从实验成果中体会到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体会到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在完成一定的实验过程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并提高实验中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科学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1)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及酸碱中和反应。

(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以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3)辨别几种化学肥料。

(4)会辨别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不同有机物的特征。2.教学难点:

(1)酸和碱的化学性质,PH的测定。(2)复分解反应的条件。(3)区分化学肥料。

(4)六大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和合理的饮食结构。

(5)会辨别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不同有机物的特征。

五、实验目标: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化学课程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并对实验技能提出如下要求:

1、进一步熟悉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改造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5、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6、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和动手能力。

7、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8、能知道化学实验是都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

9、逐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六、实验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的探究,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精神。

3、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

4、做好实验前的充分准备,做到课前演示。

5、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

6、教师要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示范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直观上升到抽象的思维。

7、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到化学的重要性,并在探究中切身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8、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实验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认真做好记录,实验后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9、对有困难的实验,应尽量发挥创造性,因地制宜设计一些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

10、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活动与探究,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11、鼓励并指导学生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

12、加强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以及独立操作的能力。

13、优化课堂结构,向课堂45 分钟要效益,平日注重实验与操作相结合,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14、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化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到良好的发展。

15、搞好课外活动,如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知识讲座、化学实验竞赛、专题讨论、实验教具制作、等等,留给学生空白,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进度

实验次数实验名称分组或演示导完成时间

8-1比较合金和出金属的硬度演示第一周 2

8-2探究活动:金属活动性顺序 3

8-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4

8-4探究活动:铁钉锈蚀的条件

探究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分组第二周 5

9-1蔗糖溶解演示第三周

9-2碘或高锰酸钾分别放入水或汽油 9-3水和乙醇能够互溶 9-4水和油的小实验

探究活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演示第三周 7

探究活动:饱和溶液

9-5三种不同组成的硫酸铜溶液

9-6两种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钠溶液

试验活动: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分组第四周 10

10-1向溶液中加入酸碱指示剂演示第五周 11

探究活动:自制酸碱指示剂演示第五周10-2观察盐酸、硫酸

10-3浓硫酸的腐蚀性 10-4浓硫酸的溶解 10-5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作

探究活动:酸的化学性质分组第六周 13

10-6观察氢氧化钠

10-7生石灰和水反应

探究活动:碱的化学性质分组第七周10-8实验物质的导电性 15

探究活动:中和反应

探究活动:用PH试纸测定一些溶液的PH探究活动 17

探究活动:粗盐的提纯分组第八周 18

11-1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11-2碳酸钠与石灰水的反应

探究活动: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九年级化学备课组

2018年2.28

2.二年级实验教学计划 篇二

1. 内容与地位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 是学习其他动力学规律的基础, 是本章的重点内容。通过控制变量法, 来研究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实验结论及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验探究结论得出的过程。教学中一要突出得出结论时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二要突出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和物理变量, 如何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要让学生沿着科学家发现物理定律的历史足迹体会物理方法。

2. 教学目标

教学中要根据对教材的理解,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拟定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学会并掌握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三者间关系;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数学表达式。

⑵过程与方法:以实验为基础, 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 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验和观察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课内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3.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难点是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

二、教法分析

1. 以实验为引导

在实验中, 教师在关键步骤上作出恰当的引导, 得出在m一定时, a与F成正比;F一定时, a与m成反比, 进而引导学生得出牛顿第二定律, 然后推广应用到多个力作用下a, F, m三者的关系。

2. 以思维为中心

在讨论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问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时, 让学生分析问题, 教师注意随时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组织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实验中, 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小组讨论与交流, 选择实验方案, 各组独立完成实验。

三、教学过程的组织

1. 问题的提出

师: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根据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生: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的是物体的速度发生了变化。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师 (结合右图分析) :所以,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问题:物体的加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 问题的探究

(1) 实验探究定性关系

讨论1:加速度的大小与力有什么关系?

演示对比实验:如右图 (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改变力的大小进行对比实验) 。

结论:当物体质量一定时, 物体的加速度应该随着力的增大而增大。

师:加速度的大小还会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

学生猜想:与质量有关系, 物体质量越大, 运动状态越难以改变, 所以质量越大, 加速度越小。

讨论2:加速度的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演示对比实验: (在拉力一定的条件下改变物体的质量大小进行实验) 。

结论:物体受力相同时, 质量越大, 加速度越小 (2) 实验探究定量关系

师: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力及物体的质量之间会有怎样的定量关系?

学生猜想:

师:既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力及物体的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 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生:控制变量法。在m一定时, 研究a与F的定量关系;在F一定时, 研究a与m的定量关系。

师生共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师:参考实验册, 大家分组讨论并且每组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并说明实验的原理。

备选方案一: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1, 把砝码的总重力当做小车受到的拉力F, 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测出Δs, 由Δs=a T2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备选方案二:对比实验, 利用两小车位移之比就等于加速度之比来研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夹子

学生分组实验:6人一组, 每种方案各4组。

实验结果交流讨论:

在研究物体质量不变的情况下,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

在物体受力不变时, 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二定律

师:通过实验, 我们证明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 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这个物理规律叫牛顿第二定律。

师:如何用数学式子把以上的结论表示出来?生:a∝F/m。

师:如何把以上式子写成等式?

生:需要引入比例常数k, 有a=kF/m。师:我们可以把上式再变形为F=kma。

选取合适的单位, 上式可以简化。前面已经学过,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其实, 国际上牛顿这个单位是这样定义的:质量为1 kg的物体, 获得1 m/s2的加速度时, 受到的合外力为1 N, 即1 N=1 kg·m/s 2。

可见, 如果各量都采用国际单位, 则k=1, F=ma。

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师:牛顿第二定律不仅描述了F, m, a的数量关系, 还描述了它们的方向关系, 结合实验的探究, 它们的方向关系如何?

生:质量m是标量, 没有方向、作用力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师:对, 我们如何用语言把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出来呢?

生: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 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其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师: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始终一致, 我们说牛顿第二定律具有同向性。

讨论与交流:

⑴讨论a和F合的关系, 并判断下面哪些说法不对, 为什么?

A.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物体才具有加速度

B.力恒定不变, 加速度也恒定不变

C.力随着时间改变, 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

D.力停止作用, 加速度也随即消失

答案:ABCD

讨论学生的错误理解。 (学生讨论后小结: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⑵一个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从某一时刻开始受到一个方向向右、大小为5 N的恒定外力作用, 若物体质量为5 kg, 求物体的加速度。

变式1:若2 s后撤去外力, 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物体2 s后的运动情况如何?

变式2:若同时受到另一个方向向左、大小为3 N的恒定外力作用, 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

投影一部分有差错的学生解答, 讨论错误解答的原因。学生讨论后小结:F=ma

4. 课堂小结

⑴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 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

⑵表达式:F=ma陴F合=ma。

⑶理解:同体性——加速度和合外力 (还有质量) 是同属一个物体的。

瞬时性——加速度与力是瞬间的对应量, 即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力的方向始终一致。

因果性——合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四、教学后记

1. 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 构建了和谐的课堂研究氛围, 学生参与热情高,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2. 在设计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时, 不是直接讲解, 而是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特别是从学生的错误解答的讨论中让学生体会其内涵和外延。

3. 部分小组由于预习不充分、实验能力较弱, 未能顺利完成全部实验。

参考文献

[1]【美】James M.Banner, Jr.Harold C.Cannon, 陈延榔, 等译.现代教师与学生必备素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3.二年级实验教学计划 篇三

关键词 自由组合教学设计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学习生物学史,从某种程度上说,既学习了生物科学本身,又学习了生物学家所具有的科学情感、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从而提高了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培养了科学素养。因此生物学教师应在生物科学史教学中,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和场所,创造出切实可行的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有效方式、方法。下面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节为例。

1教材分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节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基础上,以孟德尔发现的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1对)到复杂(多对),层层深入地展开讨论,又一次领略科学探究方法——假说演绎法,是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即在观察和分析杂交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设,再通过实验对假设进行验证,然后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并提出结论,突出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让学生犹如亲历科学家的探索过程,从浓郁的历史感中获得科学知识和对科学方法的领悟。本节内容也是学习第二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重要基础,并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和进化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①阐明孟德尔的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②运用假说演绎法,解释和分析自由组合的现象;③阐明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并能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④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⑤说出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的含义。

2.2能力目标 、①运用模拟实验,说明遗传因子通过自由规律产生配子类型及比例;②进一步阐明“假说——演绎法”,提高逻辑推理能力;③尝试用遗传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性状的显隐关系及基因型,解决与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的计算问题。

2.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孟德尔对遗传定律探究过程的学习,体会科学家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2.4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一本小节的教学重点是解释自由组合现象和阐明自由组合定律,教学难点是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3教学过程

3.1引入新课

伟大的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在完成了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之后,并没有停下科学探索的脚步,在继续观察花园里豌豆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疑问。他发现就子叶颜色和种子形状来说,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黄色圆粒的,一种是绿色皱粒的。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是不是粒色的遗传因子对决定粒形的遗传因子有影响呢?黄色的豌豆一定是饱满的、绿色的豌豆一定是皱缩的吗?提出的问题是:两对相对性状是如何遗传的?

3.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

3.2.1观察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发现问题

多媒体课件展示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教师提问:假如你就是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你看到这一实验现象和统计结果,你最想知道哪些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并发现问题:“F1的性状表现都是显性吗?F2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表现,新性状组合的类型与亲本性状有什么关系?F2为什么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例?”

3.2.2分析问题、提出合理假设

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留给学生时间,让其自主探究,寻找结果。学生讨论结束后,师生共同总结。首先,学生对2对相对性状分别进行分析,发现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从而得出F1的性状表现都是显性,学生可以判断出显隐关系:黄色对绿色显性,圆粒对皱粒显性。然后学生发现新性状类型其实就是原有的亲本性状的重新组合。学生思考发现9:3:3:1=(3:1)2,也就是性状重组的同时发生的比例重组。

新的疑问又产生了:F2为什么会出现不同性状自由组合的遗传现象?对于这一现象如何解释呢?教师及时点拨学生回忆孟德尔对1对相对性状遗传表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不难得出性状组合的背后也必然是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自由组合。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性状与遗传因子的关系作出假设,即2对相对性状分别受2对遗传因子控制,用Y-y控制子叶的黄色和绿色,用R-r控制圆粒与皱粒。‘根据该假设,学生可以写出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进而得到F1的遗传因子组合为YyRr。

YyRr会产生什么样类型的配子呢?孟德尔的假设是在F1代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孟德尔的假设大胆的去推测YyRr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然后通过设计模拟实验,学生动手实验,验证学生的推测是否正确。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学具——元和五角的硬币各25枚分发给学生,同桌两个一组,一元和五元的正面分别代表Y、R,一元和五元的反面分别代表y、r。首先向空中投掷这两枚硬币,硬币落在桌子上后,记录这两枚硬币的字母组合方式,每一组记录10次数据,最后总结数据,得到F1产生的四种配子及比例为1:1:1:1。这样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直观地体验并总结出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轻松突破学生很难理解的问题。

杂种F1形成配子后,受精时雌雄配子是如何随机组合的?思考F2的配子结合的方式的种类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合作探究产生F2的情况。让小组其中一位学生展示本组结果并回答,其他学生做出评价、补充,并对学生的展示结果及回答及时做出肯定,使学生体验到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教师再让学生用棋盘法,通过学生互评纠正,尝试完善遗传图解b通过学生所写的棋盘,教师和学生一起挖掘里面的内容(图1)。

3.2.3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盂德尔又是怎样自圆“解释”的呢?是否可以效仿豌豆杂交实验(一)用测交法进行检验?师生共同讨论分析YyRrxyyrr的F1表现型类型及其数量比。通过分析,间接验证了父本与母本YyRr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数量比相同,完成了“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教学内容。教师归纳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3.3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孟德尔进行了长达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总结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但是,在孟德尔之前,有许多科学家,持续了近百年的植物杂交实验,都没有取得大的进展。那么孟德尔为什么能成功呢?他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呢?他的成功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这部分内容将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课本第11页中“思考与讨论”中的几个问题,结合自己课前查询的资料,然后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完毕后,由每个小组的交流代表汇报本小组讨论的情况,其他小组的学生给其作堂上评价,教师作好组织引导工作,掌握交流情况,最后由教师总结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及对我们的启示。

3.4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孟德尔定律一直沉寂了30多年,直到1900年,三位科学家分别重新发现了孟德尔定律,才渐渐地引起学术界的重视,遗传学由此开始发展起来。1909年,丹麦生物生物学家约翰逊给“遗传因子”重新起名为“基因”,并且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什么是表现型和基因型?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讲解相关知识。

4教学反思

4.二年级实验教学计划 篇四

本学期,我校高一年级化学学科将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化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的普通高级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及其教师用书开展教学活动。为更好的开展实验教学工作,特制订实验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进行。在教学中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实验研究,重视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实验基本功训练,倡导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二、现状分析

高一年级共有5个班,本学期班课时为4节。本学期任务为化学课程中的必修2模块。

大多数学生对于化学实验存在浓厚的兴趣,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实验的落实中来,但由于学生程度有异,理解掌握上存在差别,个别学生基础薄弱,基本实验技能存在问题,缺乏良好的实验习惯。

本学期,我们将以学校教务处工作意见为指导,围绕化学教研组计划认真落实高一化学实验教学,为学生掌握良好的实验技能奠定基础。

必修2内容是将有关物质的结果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为基础,从理论的高度通过实验的验证,引导学生认识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物质在性质上的相似与递变规律,通过对典型性代表物质性质的检验了解完成对各元素性质整体上的认知。通过物质反应能量的变化,初步理解并掌握化学电池的化学原理和结构,初步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观。通过选取有机物中的代表物甲烷、乙烯、乙醇、乙酸、糖、油脂、蛋白质这些生活中常见物质,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帮助他们了解有机物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验教学要求

1.认真研究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为重点,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将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

4.注重知识的落实,加强双基教学,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养成实验探讨的习惯与实验分析的能力。

5.加强实验研究,重视实验教学,注重教师实验基本功培训,倡导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6.要发挥群体优势,发挥教研备课组的作用,依靠集体力量,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实验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实验教学进度

实验序号 章 节 实 验 名 称 第一章第一节 钠与水、氧气的反应,钾在空气中燃烧 2 第一章第一节 卤素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 3 第一章第二节 镁铝与盐酸的反应 4 第一章第三节 钠与氯气反应 5 第二章第一节 镁铝与盐酸的放热反应

Ba(OH)2·8H2O与NH4Cl晶体的吸热反应

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 6 第二章第二节 锌铜原电池装置 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温度、催化剂、浓度因素)8 第三章第二节 石蜡油分解实验

乙烯的性质 9 第三章第二节 苯的性质 第三章第三节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11 第三章第三节 乙酸的酯化反应 12 第三章第四节 淀粉与碘的反应

5.二年级实验教学计划 篇五

姜文姐

管理理念:

我们要保持眼睛健康,视野一定要开阔。只要我们的眼睛能看得远,我们就永远不会疲倦。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其实你会觉得每个孩子都是经典树上沙沙作响的叶子,而不是平庸树上将要掉落的果实。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要一味的斥责孩子,因为“激励”、“唤醒”才是伟大的教育法。“教师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教育这块大地上。”教师“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班级概况:

二年级(3)班现有学生68人,男生34人,女生34人。少数民族学生共17人,其中回族6名,维族6名,蒙古族和塔吉克族各两名。满族1名。这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开学伊始,让孩子们尽快从寒假的休息状态回到教室的学习状态,从自由散漫回到有规有矩,懂得尊师守纪,做个文明的孩子,热爱学习,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是工作的重点。

一、管理目标

1、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有正确的坐姿,写字姿势,握笔姿势,读书姿势,有认真听讲,按时作业,早睡早起、不迟到不早退的好习惯。

2、纪律

(1)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上学放学排路队,快步轻声靠右行,两人成排,三人成行。(2)上课铃声响,班里歌声起。(3)两操认真做,健康有保障。(4)劳动最光荣,人人要参与。(5)打架骂人坏习惯,我们都要远离它。

3、品德

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互相帮助、热

爱劳动、辨别是非、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4、学习

善于思考、积极发言、不懂就问、书写工整、认真改错、勤于阅读、温故知新、勇于创新、培养特长。

5、安全

放学按时回家,不与陌生人交谈,不到危险的地方去,学会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

二、管理措施

(一)常规措施

1、树立榜样、激励为主,家校配合,齐抓共管,注重家校沟通。

2、做到“轻声快步靠右行,两人成排,三人成行”,排路队整

齐有序不讲话,集体活动要求全员参与,注重相互配合。

3、进行美德花园活动,月月有目标,每周有小结,每月有总结

。重点是为父母做一件好事,为同学做一件好事,为集体做一件好事。

4、有效利用课堂主阵地,通过引导启发,启迪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加强作业指导,科学布置作业,力争作业校内完成,老师认真批阅。每周背一首古诗,每天读一页课外书,做摘抄好词好句作业。

5、进行身边案例教育,对偏差行为及时纠正,密切了解学生

行动行为,学生间相互提醒,及时汇报老师,做到安全第一。

(二)特色措施

1、以写字为基础特色,老师认真范写,学生认真练习,老师及时纠错。合理利用时间,进行写字比赛,以促学生写字热情,部分学生开始学习用钢笔。

2、本学期读书为重点特色,每生每月读150页书,每天早读四人小组读书交流,互帮互查。老师按学号名单进行抽查。合理利用早读时间加强朗读。

3、利用语文课堂每天开展“我读书,我快乐,每日三分钟”活动,交流读书心得,积累的好词好句,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表达能力。

4、鼓励学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认真上趣味作文课,作品能见报。

5、实行班级量化管理制度:

(1)记事本上每周贴一张周量化表,老师每天从(纪律、关心集体、发言、作业、卫生)这五方面进行星级评价,家长进行家里评价。周五进行统计,归入学期量化管理表。(附两个表格)

6、每周选出进步最大的孩子担任环保小卫士、本班值周生,目的是激发孩子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7、本学期选出饮水机护理员,开窗环保员,开关灯节电员,专门负责节源工作。

8、选出两名劳动委员负责大课间卫生环保工作,选出一名加餐派送员,负责领取加餐。

9、选出两名学生组成班干部监督委,负责督促班干部。对班干部进行量化管理。此外,鼓励每位学生都争当班干部。

10、综合实践活动,分组、选主题、教师指导、准备、汇报展出。教师抓落实,帮助学困生。

三、各月计划:

1、二月份:

(1)养成好习惯:让心回到课堂,上课坐端正,学具摆整齐,听课做到四个“管”,写字做到三个“一”,放学三件事,一定要记牢。

(2)美德花园:

目标一:尊敬他人,见了师长、同学要问好,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您好”、“再见”不离口。

目标二:关心父母,每天坚持给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端一杯水),做个孝顺的孩子。每周为班级做一件好事。(如捡起一片废纸)

(3)每周评比最佳同桌,以榜样促团结友爱。

(4)本班开展一次写字比赛,将写字基础打牢。

(5)交齐报纸,完成勤工俭学。

1、三月份:

(1)养成好习惯:排队进校园,“轻声快步靠右行,两人成排,三人成行”,教室不吵闹,做到快静齐,安全最重要。

(2)美德花园:

目标一:关心同学,互助排难,监督指正,比学赶超。

目标二:做到生活学习自理,每天坚持自己洗袜子,自己穿衣吃饭,自己整理书包。

(3)每周评比优秀小组,增强集体意识。

(4)本班开展一次读书比赛,促进班级特色成长。

(5)综合实践活动以“新疆活动月”为主题,选择子课题,学生准备。

2、四月份:

(1)养成好习惯:周一擦桌椅,课间捡纸片,衣服穿整齐,不带零食吃,校园不嚼口香糖,服务他人爱劳动。

(2)美德花园:

目标一:关心集体、热爱祖国,为班级做一件好事。

目标二:学会节俭、爱惜学具,每周为父母省一元零花钱。

(3)本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牢记历史,展望未来”的班队会活动,创建和谐班级。

(4)树立学生劳动光荣观念,培养学生人人会做值日的能力,建立组长负责制。

(5)综合实践活动在月底汇报展示评价。

3、五月份:

(1)养成好习惯:早睡早起,不迟到不早退,不挑食,生活有规律,事事有计划。

(2)美德花园:

目标一:爱护公物,轻拿轻放,桌上不乱写,墙上不乱画,不踩泥巴进教室。

目标二:增强自省意识,每逢周末来总结,想想自己缺点在哪里,下周如何来改进。

(3)月初组织古诗背诵表演大赛。

(4)组织春游,开展找春天活动。

4、六月七月份:

(1)养成好习惯:不懂就要问,温故而知新,考试要诚实,加油靠自己。

(2)美德花园:

目标一:考考看,这一学期学的怎么样。认真复习,考试诚实,不骄不躁,(品质)做人很重要。

目标二:。暑假到,真高兴,做个计划去旅游。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3)有计划有步骤作好学期期末工作。

后记:

一、怎样看教育: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

二、怎样看教学:教学是一种交往,一种沟通,一种对话,一种共同的探索。

三、怎样看学生: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没有不愿求知的学生,没有不善良的学生,没有没有荣誉感的学生。

四、怎样看师生关系:是彼此的倾听者,是共同的探索者,是相互的关爱者。

分项

星期关心集体遵守纪律讲究卫生积极发言作业工整家长评价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6.二年级实验教学计划 篇六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课题实验第二学期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们为了深入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解决朗读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其朗读能力,从而培养其具有良好的语感及语文综合能力。通过研究,使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加强,总结出小学朗读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主要工作

1.加强宣传与培训工作,努力营造阅读、朗读的文化氛围。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班队会等多种形式在师生中进行朗读教学的宣传与学习,使教师的朗读教学理论得到加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得到培养,从而达到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

2.扎实开展课题实验研究活动。

一是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初步探索适合小学生朗读教学的策略、方法和有效途径。

二是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师朗读能力,做好学生的榜样作用。

三是开展多项活动,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四是注重经验的总结与积累。教师要发扬以往研究的优势,继续做好教学反思、阶段小结工作。

三、具体措施

1.切实加强课题工作的管理。

一是完善课题工作的管理机制,课题负责人负责制定研究计划,组织课题实验,安排课题研究活动,课题组成员承担课题实验,并收集实验研究过程资料,使课题研究工作扎实而有序地开展,并取得成效。

2.加强理论培训。

为了帮助教师更新观念,增强科研意识,提高实验研究水平,我们要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一是坚持学习制度,双周一次的教研日,安排学习内容。

二是鼓励教师多渠道自修。

三是课题组成员每人要求每学期开展一次讲座,既提高开设讲座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也提高课题组成员的专业理论水平。以此促进实验教师尽快提高业务。

3.开展好研究活动。

定期举行实验教师的研究活动,对有共性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具体行动:

一是每位实验教师每学期上好一节汇报课,把研究成果展现出来,尤其要看教师调动孩子们的朗读兴趣的能力,以及指导孩子们更好地朗读的方法。

二是每位实验教师每学期设计好一堂朗读教学设计。

三是每两周定期召开课题研讨活动,明确思路,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实验水平。

4.加强反思,促进提高。

从课文入手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是行动研究,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计划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等矛盾。经常反思会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要求教师通过说课、评课、撰写教学随笔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反思,深入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去反思,以此达到新的教学观的形成。

7.小学二年级语文互动教学研究 篇七

一、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情景,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材中, 很多课文都是描述景色或是一个事物的, 教师要抓住教材的这个特点, 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学习描述自己身边的事物。教学中这种设置问题情景的互动教学是用提问的形式将学生拉进课堂, 在提问的时候和学生进行互动, 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 在学习《黄山奇石》这篇课文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在文中找到自己认为写得很好的词汇或是句子, 在以后写作的时候可以运用, 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描述身边的景色。在学生进行景色描述的时候, 就是学生自我展示的时候, 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 并且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学生还巩固了文章中的词汇或是写作技巧, 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就告诉学生课后会安排学生进行自我展示, 这样学生就会提起精神, 在课堂上好好地听课, 积极地参与, 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学生分角色互动学习

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玩,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参与互动。小学生的语文教材里很多都是小故事, 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来扮演文章中的角色, 然后和教师进行互动, 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可以切身投入到文章中, 体味文章中每个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想法,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文章表达的主题思想。例如, 在学习《蓝色的树叶》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两个学生扮演同桌, 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和合理的改变重演一下同桌画画的故事, 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 学生也会学到互帮互助, 互相理解和关心。小学的课文很简单, 而且很多都可以分成角色进行表演, 所以在教学的时候, 教师要好好地研究教材内容, 抓好教材里每一个角色的思想和神态的变化, 在学生表演的时候给予指导, 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教师互动, 还可以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小组合作互动学习

在教学的时候和学生进行互动就是为了监督学生的学习, 让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都有机会互动学习。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不被忽视, 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 让学生根据小组进行互动, 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受益。另一方面, 小学生和小学生之间交流和学习少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约束力, 使环境变得很轻松, 学生之间也不会觉得很拘谨, 这就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有更多、更好的想法。在小组进行互动的时候, 教师还可以让小组和小组之间展开比赛, 选出互动的最好小组, 这也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努力学习的一种途径, 在学生进行小组互动的时候, 教师也要在旁边指导和点拨, 时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看法, 通过学习情况发现这种模式的弊端并加以改正, 这样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和提高。

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让学生全面发展很重要,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要在教学的时候运用好教学方式, 会给学生带来最大的收获。在小学教学中实施互动式教学, 要多了解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 然后再实施灵活的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 同时教师还要多和学生交流,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这一教学模式的看法, 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让学生有所提高。小学生的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需要凭借广大教师一起努力,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小学教育, 在小学教育中从各个方面培养和锻炼学生, 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也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更加顺利, 更加全面发展。

摘要:小学的学习任务比较轻松, 所以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习惯和兴趣的养成, 这样学生才能应对以后紧张的学习生活。互动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主动参与进来, 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上高效地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互动教学,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周佩琳.探讨小学语文互动教学模式[J].学周刊, 2014 (18) .

[2]刘北虹, 吴丽华, 富敏.愉快教学“五环式”互动教学模式[J].黑龙江教育, 2001 (03) .

8.二年级语文《回声》教学设计 篇八

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整个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中应从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由于孩子年龄小,经历少,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在课前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丰富学生的感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运用课件或多媒体等手段,揭开回声的奥秘。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4、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图片或课件。

2、课前引导学生去生活中体验回声。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谈话揭题:小时侯,老师很喜欢钻到空房子里或是到空旷的山谷中,拉长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谁?谁在学我说话?”然后总能听到令人兴奋而又好奇的回答。课前我也让大家在生活中去寻找这个感觉,你找到了吗?谈谈自己的体会吧!(学生谈感受)(板题:回声)(联系课前实际,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表达愿望,自然引入课文学习。)

2、揭题激趣:(板书:声)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平时你们听过什么样的声音?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回声》,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课文。

(因题质疑,培养了学生思考、提问的能力。同时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及问题取向,有利于设计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率。)

对话平台

一、自读

1、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自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注意读准每一个生字的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以及不懂的词句,并标记自然段的序号。记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培养自读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检查自读课文情况,集体读,小组比赛读,个人展示读,老师在认为课文已经读好的基础上检查自然段的标记情况,并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自己说话,答案接近即可。激发了学生说话的欲望,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识字

1、字卡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呱 哩 圈 纹 碰返”。

先认,再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识字与读文联系起来,强调重点字音。如:呱:读什么?“呱呱呱”是谁的叫声?课文里的小青蛙是怎么叫的?(指名读句子、指导朗读);圈、纹:课文中“圈”和“纹”可以组成词语——一圈圈波纹。(出示)看看课文的插图,找找一圈圈波纹是怎么样的?(指名)你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出示课文插图。一圈圈波纹碰到河岸又返回来。)

(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识字活动,避免了形式枯燥,做到了识用结合,提高了识字效率,训练了学生语言。)

2、组内识字巩固。组与组间的识字比赛。

3,说说自己识字的方法,(比如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等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8个字,组织学生观察,分类学习书写。

2、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宽,哪些字左宽右窄?指名说(洞、纹是前者,影是后者。)范写。生描红,临写。同桌评一评。

3、观察。两个大口框的字——圆,围。大口框和口字的写法不同(口字的左右竖和右边的折向里收,大口框不向里收。)范写。生写。

4、范写“倒、游”提醒各部分应该写的瘦长,紧凑一些。提醒写字姿势。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抓住汉字的书写规律和特点,丰富识字写字经验,提高书写能力。)

四、朗读

1、分组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评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帮助读书有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

2、指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一段,师生共同评议。

感悟

1、组织学生通过读文,回答自己课前的问题或是在读书中弄懂的问题。回答,读相应的课文。

2、启发思考:小青蛙听到了什么声音?把有关句子画下来。想一想,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儿听到?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把有关的句子画来。仔细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习巩固字词。(1)认读字卡 (2)看老师的口形说字 (3)同桌指认

二、精读:(一)1: 听录音,注意那些欢快,奇怪,亲切的句子地语气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读好带有感情色彩的句子 3:激励学生小组合作读书 4: 思考:(1)小青蛙是怎么弄明白这是回声的?(2)妈妈是怎么做实验的?(3)从妈妈的话里你懂得了什么?

教师引导填空: 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 )一颗( ),( )河里,河水被激起( )波纹( ),又一圈圈的( )回来。

(抓住主要线索,突出重点部分,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填练习等活动,初步了解了回声现象,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水平)

(二)教师利用多媒体,进一步解释声波,加深学生对回声现象的理解

9.二年级实验教学计划 篇九

上次听柳老师的讲座,是在育英小学,那时听时,很有收获,这次再一次聆听了柳老师的报告,心底更明朗,正如一位研修班同学所说,以前听时是整体,现在贯穿到局部,渗透到每个细节。

柳涟老师老师《低段阅读教学特点和教学策略》讲座,娓娓道来,开篇就直言:“语文,可以研究的话题很多,但是有一个话题始终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它是教学有效性的根本前提。”

说到了每个人的心坎里。语文教师可真难做,难在哪儿?别的学科,教学内容明明白白摆着,教师重在考虑“怎么教”的问题,而语文呢,特别是低段阅读教学,到底要教什么?是识字为重,还是阅读为重,总是云里雾里。

柳老师在讲座上提到我们的教学缺乏融合:识字与阅读两张皮,扫除拦路虎,图个清爽,有时想突出读写结合,单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有个句式,马上训练,从满堂“问”到整篇“悟”,慢慢地,我们动车上的疑惑也豁然开朗,的确我们有时候为造句而造句,为语言实践而语言实践,我们有时太急功近利了,过程不充分,站在语文学习上而言,不够语文,没有深度。在《画家和牧童》中的第一段教学片段我们可以得到启发。

第一版本:

师:他画技高超?从哪儿看出? 根据学生回答,

【出示】: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一位老师看到“一……就……”就很高兴,认为有个可抓点,就简单地让孩子语言训练:

生1:我一回家就写作业。

生2:妈妈一回家就煮饭。

生3:爸爸一下班就回家。

这样把孩子从文本带到了生活中去,又回到文本,学生进进出出,思路没打开,无语文内涵,怎么利用这个语言特色,从理解到积累到运用呢?

第二版本:

师:他画技高超?从哪儿看出?根据学生回答,

【出示】: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师:从“一……就……”这里体会出什么?

师:哪里感到是绝妙之作?

师:难怪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师:你能不能用这个“一……就……”来夸赞这个画家的画技高超。

生1:他的画一挂出来,人们就点头称赞。

生2:他的画一挂出来,人们就争着买。

生3:他的画一挂出来,围观的人就过来欣赏。

随后进行课堂练习:

我会写

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一……就……” 。

有困难的同学可请教学习伙伴。

戴嵩的画一挂出来, 。

人们一听到牧童的话,就 。

此片段既用上了“一……就……”进行语言实践,又促进文本的学习,一举两得。

从语言入手,体味人文内涵,然后再回归语言,是一种不断互逆的双向运动,让学生在语言人文的互逆中对话,立足语言本位,学习规范语言,丰富语言积累。

低年级好比是空口袋,慢慢丰满起来,想表达,但不知怎么表达,找不到合适的词和句子,需要老师抓住文本进行引领。如果都能这样持之以恒,我们学生下次就不会再出现那么多的“妹妹既会唱歌又会跳舞”这样的句式了,相信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语言的表达也会丰富多彩。

10.二年级实验教学计划 篇十

胡佳昕

一、班级概况:

本班现在70人,39个男生,31个女生,15个少数民族同学。接班一年半以来,班级有了很多方面的进步,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自觉性也越来越好,孩子们关心他人,遵守校规校纪。思维活跃,聪明好学,有一少部分孩子已经有了很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男生比较多,调皮的孩子也不少,后进生也需要转化,班级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改变,所以我的任务是很艰巨的。

二、工作目标:

1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

2及时检查反馈,形成良好的班级运行机制。

3营造和谐健康的班级文化的艺术。

4班级风貌:做人要自尊,行为要自律,说话要诚实,学习要勤奋。

5班级形成一种日日读书,日日练字的学习风尚。

三、具体措施:

1班集体建设:

现在班级是五年级。学生在经历了三、四年级最顽皮的年段之后,毕竟是长大了许多。这学期,我在此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的意识。学生知道自己身处在集体之中,应该为集体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在集体中出现比较重大的事情时,大家利用晨会、队会共同讨论、商量怎样处理。让学生有个人服从集体的意识。我想今后的工作中更应该注意这方面的培养,以利形成凝聚的班集体。

2注重班干部培养:

班干部是班集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集体意识、竞争意识的增强,本学期,我在班干部产生上采用了任命和竞选相结合的办法。让出五个名额由班级学生通过竞选产生,自荐和推荐相结合。通过竞选,不但选出了班级学生喜爱的小干部,更主要地培养了学生积极竞争,为班级、为同学服务的意识。我想后者是更为积极重要的。

3抓班级常规及少先队活动:

班级常规始终紧抓不放。学生在校学习,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常规习惯的保障。在学习习惯中,紧抓课前准备,抓课堂纪律。牢记没有良好的课堂纪律保障,学生就不可能很好地把课堂学习到的知识接受进去。抓学生的作业书写,养成认真、整洁的书写习惯和爱惜书本的习惯。抓学生学会听话,养成专心、专注地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在常规习惯中,抓劳动常规,抓卫生常规,抓学生两操,教育学生懂文明、讲礼貌。结合学校评比常规三面旗,培养学生的班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本学期结合学校校庆,对学生进行爱校教育。引导学生意识到:爱校就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每个人都有责任。本学期按照大队部要求,组织学生出好黑板报,办好墙报。在活动中,学生得到了能力的锻炼,培养了集体观念。

另外,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学生的学习、劳动、游戏、生活等各方面,系统地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其中,班会课及晨会课是最佳的教育时间。我们知道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人与人之间就会有一定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就应对他们进行各种感人至深的熏陶、教育。

4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在我班,后进生在班中为数不多,但能量大,影响坏。因此,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首先要把真诚的爱给予后进生。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简单。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其次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在课堂上给他们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奖励。课外积极辅导、跟踪,多与家长联系,这样有利于为他们创设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也有利于班集体的建设。

5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

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合理分工各负其责,给他们充分的权利,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管理计划管理班级,并及时总结,找出不足,以利再战。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从而提高后进生的自信心。指导学生科学利用课外时间,多读有益身心健康的书籍,收看《新闻联播》节目,关心国家大事。.积极鼓励全班向校园电视台送节目和各大报社投稿,来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多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提高自立能力。尊重学生家长,积极主动的与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科学的教育方法。

6努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根据各个学科计划,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做到赛前积极准备,认真指导,赛后认真总结,通过比赛,锻炼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竞争。在班级,多多的设置各种竞赛,让孩子们在这种环境下不断的进步。

7继续按照上学期的计划作好每月,每天该做的事情。

四各月安排:

每月安排

二月:

1、班级日常规范教育,开学报到工作。

2、第一次小干部会议,竞选班委,明确分工,提出要求。

3、收旧利废活动,假期作业评比。

4、中队会:3月8日——《献给母亲的礼物》。

5、办庆“三八”小报、黑板报。

6、班级作文,班级写字比赛。

三月:

1、年级写字比赛。

2、第二次小干部会议。

3、中队会:《学习雷锋》。

四月:

1、作文比赛。

2、第三次小干部会议。

3、组织参加大队部“学习先烈”活动。

4、做好期中分项测试工作。

5、新疆文化月活动。

五月:

1、民族团结教育。

2、中队会:《民族大团结》。

2、读书交流会。

3、“迎六一”活动。

4、期末分项测试工作。

六月:

1、期末复习考试。

2、期末评优及各项总结活动。

3、期末家长会。

总之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还需要我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更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做法值得我去探讨和总结。总之,我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方针,注意工作方法。班主任工作就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丰硕的成果。

11.小学二年级语文互动教学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互动教学;学习积极性

小学二年级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不是要增加课堂知识,规定每一节课教给学生多少内容,而是要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好玩好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抑制他们的潜力和学习的动力,互动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体。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性的、文科类教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好好研究教材,发现教材中与生活和学生学习兴趣的联系点,把这些作为互动式教学的途径。

一、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情景,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描述景色或是一个事物的,教师要抓住教材的这个特点,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学习描述自己身边的事物。教学中这种设置问题情景的互动教学是用提问的形式将学生拉进课堂,在提问的时候和学生进行互动,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黄山奇石》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在文中找到自己认为写得很好的词汇或是句子,在以后写作的时候可以运用,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描述身边的景色。在学生进行景色描述的时候,就是学生自我展示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并且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学生还巩固了文章中的词汇或是写作技巧,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就告诉学生课后会安排学生进行自我展示,这样学生就会提起精神,在课堂上好好地听课,积极地参与,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学生分角色互动学习

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参与互动。小学生的语文教材里很多都是小故事,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来扮演文章中的角色,然后和教师进行互动,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可以切身投入到文章中,体味文章中每个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想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文章表达的主题思想。例如,在学习《蓝色的树叶》的时候,教师可以让两个学生扮演同桌,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和合理的改变重演一下同桌画画的故事,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学到互帮互助,互相理解和关心。小学的课文很简单,而且很多都可以分成角色进行表演,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好好地研究教材内容,抓好教材里每一个角色的思想和神态的变化,在学生表演的时候给予指导,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教师互动,还可以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小组合作互动学习

在教学的时候和学生进行互动就是为了监督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都有机会互动学习。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不被忽视,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根据小组进行互动,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受益。另一方面,小学生和小学生之间交流和学习少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约束力,使环境变得很轻松,学生之间也不会觉得很拘谨,这就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更多、更好的想法。在小组进行互动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让小组和小组之间展开比赛,选出互动的最好小组,这也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努力学习的一种途径,在学生进行小组互动的时候,教师也要在旁边指导和点拨,时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看法,通过学习情况发现这种模式的弊端并加以改正,这样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和提高。

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很重要,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在教学的时候运用好教学方式,会给学生带来最大的收获。在小学教学中实施互动式教学,要多了解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然后再实施灵活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同时教师还要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这一教学模式的看法,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有所提高。小学生的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凭借广大教师一起努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小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从各个方面培养和锻炼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也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更加顺利,更加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佩琳.探讨小学语文互动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4(18).

[2]刘北虹,吴丽华,富敏.愉快教学“五环式”互动教学模式[J].黑龙江教育,2001(03).

[3]杨红霞.小学语文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J].学周刊,2014(23).

12.二年级实验教学计划 篇十二

房子里有箱子

(北京童谣)

房子里有箱子,

箱子里有匣子,

匣子里有盒子,

盒子里有镯子,

镯子外有盒子,

盒子外有匣子,

匣子外有箱子,

箱子外有房子 。

需要什么

作者:[意大利]贾尼·罗大里

做一张桌子,

需要木头;

要有木头,

需要大树;

要有大树,

需要种子;

要有种子,

需要果实;

要有果实,

需要花朵;

做一张桌子,

需要花一朵 。

我底下有什么

作者:七星潭

黑暗底下有一颗星星

星星底下有一棵树

树下有一张桌子

桌子底下有一个我

我底下有什么?

我不告诉你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作者:[美]劳拉·乔菲·努梅罗夫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他会要杯牛奶。

等到你给他牛奶,他会问你要根吸管。

吃完了,喝完了,他会要块餐巾。

他还要照镜子,不要有牛奶沾在他的胡子上。

他一照镜子,会看到他的头发得要剪一剪。

他就会问你借把小剪刀。

等到头发剪好了,他会要把扫帚把地扫干净。

他一动起手来,可就来劲了,把整座房子一个个房间都扫遍。

不但扫,还会用水把地板大刷大洗!

他干累了,会要睡会儿。

那你就得给他个空盒子做床,再加上毯子和枕头。

他于是爬进盒子,躺得舒舒服服,还把枕头拍啊拍拍松。

他还会请你给他念个故事。

你只好拿出书来念给他听,这时他会想要看看书上的图画。

他一看图画,起劲得要自己动手画一幅。

他会要你给他纸和蜡笔 。

他动手就画起来 。

等到画画好,他要签上他的大名,而且用钢笔。

于是他要把这幅画,贴到你的冰箱上。

这就要用上 ———

胶带纸 。

等到他的画贴好,他会退后两步欣赏它。

这么看着冰箱,他会想起来 ———

他口渴了 。

于是 ……

他会要杯牛奶喝 。

既然他要喝牛奶,

自然会要块饼干来一起吃。

选文缘由

偶然间,我读到意大利诗人贾尼·罗大里的《需要什么》,读着非常好玩,感觉诗人一直在绕啊绕,诗的最后一句看似不合常理,但经诗人这么一绕,又觉得蛮有道理。

这样绕的诗很特别。那么是不是还有其他形式的绕?比如,绕圈圈,里外绕……我继续寻找,发现绕的诗和故事很多很多,比如:

《房子里有箱子》:北京童谣,从大到小,从外到里,从里到外,一个套着一个,像套娃一样的童谣。

《我底下有什么》:童诗,“我”底下有什么?很好奇,跟着诗人往下绕,绕到最后,哈哈大笑,最后一句幽默、好玩、有味。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绘本故事,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你知道接下来会怎样吗?他会不停地、不停地问你要东西,带着你绕圈圈,没完没了。但是,故事中的小主人却乐此不疲,只因小老鼠太可爱太可爱。同样,我们也会跟着故事不停地猜,接下来小老鼠会要什么?预测中笑到肚子疼。

《在面包变成之前》:童诗,一问一答,沿着一条线往下绕,三段式结构,诗的最后一句与《需要什么》相似,也是一朵“小花”,富有诗意与哲理。

《打瞌睡的房子》:绘本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像叠罗汉,一个个往上叠,又一个个下来,非常有趣、适合预测的绕的故事。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故事,重复而富有节奏,温馨而朗朗上口。故事中的爷爷很有办法,将毯子变外套,外套变背心,背心变手帕……变小变小,最后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令人回味。图文的下方还有一个“老鼠一定有办法”的故事,同样绕得好玩。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非常经典的绕的故事,我们一听到“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就会不自觉地绕下去。

……

一节课40分钟,二年级的孩子,文章太长读得慢,文章太多读不完,都是诗,体裁单一。精挑细选,我最终选择了沿着一条线往下绕的儿童诗《需要什么》《我底下有什么》,像套娃一样“回”字绕的童谣《房子里有箱子》,像圆一样绕圈圈的绘本故事《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不同文体、不同绕法、不同国家”的四篇文章组合在一起,多体裁、多角度、全方位感受“环绕诗”的好玩有趣和不同形式,学习“环绕诗”的写作手法。《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作为结课故事,其余几篇作为课后推荐书目阅读。

课例呈现

教学目标:

1. 读文画图,感受“ 环绕诗”的好玩有趣。

2. 预测比较,发现“ 环绕诗”的不同形式。

3. 模仿创编,练习“ 环绕诗”的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像俄罗斯套娃一样的诗

师:今天,曹老师带来了一个玩具,(出示套娃)它叫———

生:套娃。

师:是的,它叫俄罗斯套娃。想玩吗?

生:想!

师:你来。(一生上台)其他小朋友,可要看仔细了,看这个俄罗斯套娃有什么特点。

(生玩套娃,一个一个摘下来,又一个一个套回去。)

师:好玩吧?

生:好玩 。

师:和大家说说好玩在哪儿?

生:一个套一个 。

师:难怪叫俄罗斯套娃。

生:(纷纷)一个比一个小 。

师:你们都发现了,真厉害!

师:接下来玩一个高难度的 。 下面三首诗中,有一首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你能找到吗? (出示)

沙发

作者:林良

大家都说,

我的模样好像表示

“ 请坐请坐 ”。

其实不是,

这是一种

“让我抱抱你”的姿势。

花一把

作者:七星潭

花一朵好看,

花一山好看 。

花一盆还好 。

花一把就笨了!除非

你拿它去送人 。

《房子里有箱子》

(见选文部分)

(生纷纷举手)

师:那么快啊,你找到的是哪首?

生:第三首 。

师:你呢?

生:第三首 《房子里有箱子》。

师:你们呢?

生:第三首 。

师:你们为什么觉得这首像?请你说。

生:房子套着箱子,箱子套着匣子……一个套一个。

师:如果曹老师用一个大大的正方形来表示房子,(板画)那这个箱子画在哪儿?

生:房子的里面。

师:你们读,老师画 。

(生读,师画示意图 。 )

师:真的很像套娃,一个套着一个,而且这些事物———

生:从外往里套,再从里往外套。

师:你们能不能用声音读出大小变化,读得像俄罗斯套娃这么好玩?(生:能!)和你的同桌练练。

(生练读)

师:谁愿意来试试?

(生很有节奏地读)

师:读得特别有节奏感,他把套娃 当中的关 键事物———房子、箱子、匣子等,读得重重的,凸显出来,好玩!刚才有小朋友说这里的事物一个比一个小,你能用动作读出它的大小变化吗?这位小朋友忍不住做起来,请你来。

(一生边做动作边读,其他学生也跟着做了起来,手张得大大的,越来越小,然后又越来越大。)

师:我看到大小变化了。如果用声音,可以吗?房子很大,我们可以读得———

生:重。

师:一起来 。

生:房子 。

师:哦,还不够大,再大点。

生:(响亮地)房子里有箱子,箱子里有匣子……(声音从重到轻,再从轻到重。)

师:读得真好玩!

二、“预测”中感受绕的有趣

师:像这样好玩的诗,还有很多。我们来看下面这首诗,是意大利诗人贾尼·罗大理写的《需要什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逐句出示)

师:做一张桌子,需要木头;要有木头,需要 ———

生:树。

师:你为什么认为需要的是树?

生:树是木头。(众笑)

师:有树才有木头,是不是这意思?(生点头)

师:联系生活来预测,不错!(继续预测)要有大树,需要———

生:需要人民。

师:很不一样的想法 。

生:需要果实 。

生:需要种子。

师:你和诗人想的一样哦!(继续逐句出示诗句,生接读。)

师:那么,做一张桌子需要什么呢?

生:花朵。

师:花朵?为什么?

生:因为花朵里有种子,有种子才有大树,有大树才有木头,有木头才有桌子。

师:哇,这位小朋友太了不起了,发现了诗人的写作秘密。(出示最后一句)你看,诗人说做一张桌子需 要———花一朵。(师生接读全诗。教师逐个出示事物。)

师:如果平时有人说,做一张桌子,需要花一朵,我们会觉得怪怪的,是不是?(生点头)但是,诗人这么一圈一圈往下绕,绕得还是蛮有道理,蛮好玩的。(板书)

师:接下来这首诗,曹老师只出示诗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你猜诗人会怎么写,试着往下编编看。(出示)

我底下有什么

作者:七星潭

黑暗底下有一颗星星

星星底下有一棵树

树下有一张桌子

桌子底下有一个我

(同桌互相编,纷纷举手。)

师:这么快就编好啦?我们来听听看。

生:黑暗底下……有一个我,我底下有大地,大地底下有什么?你猜猜。(全场惊呼,掌声热烈。)

师:这首往下绕的诗,可真是妙啊!太喜欢你了!

生:黑暗底下……有一个我,我底下有大地,大地底下有泥土。(生思考)

师:泥土底下有 ———

生:蚯蚓 。

师:一直往下绕的诗,了不起,有诗人的潜质。想不想知道诗人最后一句是怎么写的?

生:想。

师:准备好。(出示:我底下有什么呢?)诗人说,我底下有什么呢?有什么呢?瞪大眼睛。(出示)

我底下有什么?

我不告诉你

师:“我不告诉你”,读着最后一句,你有什么感觉?

生:很有趣,很好玩。

师:最后一句很特别,很有趣!所以,我特别欣赏刚才那位男孩子,你看他跟作者想到一块儿去了,绝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小诗人。掌声送给他!(掌声热烈)

师:像这样往下绕的故事,很多作家也写过。接下来与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来听听看。(师讲述,生预测。教师逐页出示。)

师: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他会要杯牛奶,等到你给他牛奶,他又会想要什么呢?

生:奶酪。

师:一只贪吃的小老鼠,你觉得他想要什么呢?

生:他想要面包。

生:他想要一辆小汽车,拉着牛奶回去。(众笑)

师:你们很有想象力!生活中,小老鼠的确很爱吃,可这只小老鼠想的和你们不一样。

生:我知道,他想要一个吸管。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平时,我们喝牛奶就要用吸管啊。(笑)

师:根据生活经验来预测,不错!(师继续讲述) 吃完,喝完,他会要块餐巾。他还要照镜子,不要牛奶留在他的胡子上。一照镜子,看到他的头发得剪一剪,他就会问你借把小剪刀———

生:剪头发。

师:是的,等到头发剪好了,他又要了把扫帚把地扫干净。他一动起手来啊,可就来劲了,把整座房子一个个房间都扫了一遍。不但扫,还会用水把地板大刷大洗。他干累了,会要睡一会儿。这时候,他会想要什么呢?

生:牛奶。

师:又绕回去了。(众笑)为什么你会觉得他会想要牛奶?

生:他喜欢喝牛奶。

生:不对,他需要被子 。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生:因为睡觉时,需要被子,需要枕头,需要床。

师:你看,小老鼠的心思都被你猜中了。(师继续讲述)那你就得给他个空盒子做床,再加上毯子和枕头。他于是爬进盒子,躺得舒舒服服的,还把枕头拍啊拍,拍啊拍。然后他还会请你给他念个故事。你只好拿出书来,念给他听,这时他会想要看看书上的图画,他一看到图画,起劲得要自己动手画一幅,他会要你给他纸和蜡笔。等他的画画好,他就签上他的大名,这时候,他就会问你要———

生:要笔签上自己的大名。

师:难道你就是那只小老鼠吗?那么了解他。的确,他想要一支笔,而且是一支钢笔。然后他把这幅画贴到冰箱上,这就要用上———

生:胶带纸,钉子。

师:贴冰箱上用钉子?(一片笑声)

生:胶带纸。

师:(继续讲述) 等到他的画贴好,他会退后几步欣赏它,这么看着 冰箱 , 他会想起来———

生:牛奶。

师:为什么你们认为是牛奶?

生:因为他渴了 。

生:因为前面他想要喝牛奶。

师:于是,他会要杯牛奶喝。既然他要喝牛奶,自然就想起———

生:饼干。

师:你有没有发现要是给小老鼠吃饼干,他就会———

生:他会不停地向你要这个要那个。

师:如果让你来给这个故事画一幅图,你会画什么图形?

生:画一个圆形。

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因为它一直在绕圈,转着转着,又转回去了。

(师板书)

三“、比较”中发现绕的异同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读了这些诗和这些故事,看看,(师指示意图) 它们有没有什么共同点?

生:它们都像套娃一样,一圈一圈往下绕。

生:它们读起来很有趣,很好玩。

生:他们的理解和我想的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说来听听。

生:第一个是里外绕的,第二个是上下绕的,第三个是绕圈圈。(掌声热烈)

师:太了不起了!这个女孩子发现同样都是绕,但绕的方式———

生:不一样。

四、创编往下绕的诗或故事

师:接下来,我们也来当当小作家,选择一种你喜欢的绕的方式,创作一首绕的诗或故事。小组合作,看哪组绕得好玩,绕得有意思。

(小组合作创编)

师:有些组跃跃欲试,我们来看看大家的创作。

生:院子里有花坛,花坛里有花朵,花朵里有花香。

师:这首诗很有生活的味道!我喜欢。

生:中国包括河南,河南包括安阳,安阳包括林州,林州包括八小。

师:实在是太妙了!小作家就在咱们班。

生:大海里有鲨鱼,鲨鱼里有大鱼,大鱼里有小鱼,小鱼里有小虾,小虾里有海草。(笑声掌声一片)

师:绕得一个比一个妙。

生:王国里面有城堡,城堡里面有花园,花园里面有花朵,花朵里面有蜜蜂,蜜蜂肚子里面有蜂蜜。(掌声)

师:给你们上课真是享受。

生:学校里有教室,教室里有课桌,课桌里有书包,书包里有课本,课本里有汉字,汉字里有知识。(掌声雷动)

师:小朋友们太会观察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拿来创作。她写的是书包,突然想起我儿子创作的一首 《我的书包》。(出示)

我的书包

我的书包里第一本书是语文书

语文书的下面是数学书

数学书的下面是美术书

美术书的下面是音乐书

音乐书的下面是科学书

科学书的下面是 ———

生:你猜猜 。 (众笑)

师:哈哈,他不猜啦,他最后写的跟别人都不一样,很臭美的。(出示最后一句:可爱天真活泼聪明的我) 如果他还有更多的形容词,估计还会再加几个。(笑声一片)如果在写诗时,最后一句写得不一样点,写得好玩一点,那你的诗就更有味道、更有趣啦!

生:蓝天下面是白云,白云下面是村庄,村庄下面是小河,小河下面是海草。

师:一首很美的往下绕的诗。还有很多同学想展示,回去之后,你们可以将自己未展示的大作写在习作纸上,和你的家人朋友一起分享。

五、继续阅读绕的故事

师:其实,像这样绕的作品还有很多,老师推荐你们读两本书,(展示)一本是《打瞌睡的房子》,一本是《爷爷一定有办法》。这两本书送给你们。(教师将两本书送给两位学生)

生:我也想看。

师:放心,会一圈一圈往下绕,绕到你那里的,每位小朋友都可以看到。(生笑)最后,在一个非常经典的绕的故事中结束我们这堂课。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生: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师:讲的什么故事呢?

生:(笑)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教后反思

很多人认为群文阅读是适合高段的,低段上不了。但是,我想说,低段,群文阅读也可以上得好玩。那如何把低段群文课上得好玩呢?

文章,选得有趣点

孩子们往往喜欢幽默、有趣、富有想象力的文章,有许多奇思妙想,有比较明显的温情,有让人感到意外的情节……这样的文章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如,《我底下有什么》最后一句出人意料;《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中的小老鼠实在是太可爱了,忍不住跟着他绕圈圈;《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还没讲到第五个字,孩子们就笑开了,争着讲下去。

当然,有一类文章内容不见得多么有趣,但孩子们依然喜欢。这类文章和孩子们的生活很接近,看到书中的主角就像看到自己一般,看到书中的情节就像是在说自己的事一样。可以说,生活的就是有趣的。如《爷爷一定有办法》,生活中也会有那么一个人像故事中的爷爷一样让孩子依赖,让孩子觉得美好。读这样的文章,孩子们感觉很温暖,很喜欢。再如,我上的另一组一年级群文“勇气是什么”,将害怕一个人睡觉的《床底下》、害怕拔牙的《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害怕打雷下雨的《雷公糕》、怕黑的《魔奇魔奇树》和《勇气》组合在一起,这些文章就是低年级孩子生活的翻版,就是他们正在经历的。孩子们阅读这类文章,很自然就会联结自己的生活,引发思考。

阅读,玩得开心点

在孩子们眼里,阅读是一种游戏,一种娱乐,它的最大目的是要让自己快乐、感动,不见得要有什么道理。我们不能一味强调“意义”“道理”“知识”,而是要让孩子们读得好玩点,玩得开心点。

玩。读《房子里有箱子》,让孩子们玩俄罗斯套娃,在几首诗中寻找像套娃一样的诗,变着花样读童谣,玩中发现套娃和童谣的相似处,乐中发现环绕诗的特点。这时,阅读就变得好玩起来,玩出趣味,玩出发现,而不是干巴巴地告诉,或是千回百转地引出。

猜。读《需要什么》《我底下有什么》,藏着点儿,逐句出示或遮住后半部分,让孩子们不停地猜,预测诗人可能会怎么写,试着往下编。最后与原作比较,孩子们突然发现被“欺负”了,但依然喜欢,诗的最后一句很特别的特点也就入心了。

画。读 《房子里有箱子》《需要什么》《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画一画,让抽象的文字变得有画面感,图像化,视觉化,一目了然。孩子们清晰地发现环绕诗不同的绕法。

学。一节课40分钟,读四篇文章,如果只是为了读得多一点,读得快一点,那就太简单、太粗浅了。我眼中好的群文 ,是“ 有趣 ”的 ,是“ 有料 ”的,是能“学”点什么的。如,我把“表达形式”作为议题,连续读一组环绕写法的文章,学习“环绕诗”的写作手法。我遮住文章的后半部分,让孩子们不停地预测、验证,练习“预测”;比较四篇文章的异同点,练习“比较”;读文画图,练习“视觉化”,学策略。当然,还可以学思考,如上文提到的《勇气是什么》。

在群文阅读中,我们学文学,发现写作的技巧;学策略,发现阅读的方法;学思考,发现思考的力量,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发现至上,发现最美。

课例评析

笔者有幸聆听了曹海棠老师的群文阅读课“一圈一圈往下绕”,赞叹于曹老师对群文教学的大胆创意。同时也有醍醐灌顶之感悟:原来,低段群文阅读课还可以这样上。

组一群,让你一次读个够。把“表达形式”作为议题,组一群中外诗人的环绕诗和文,发现环绕诗的密码。这样的组合本身就是一个很大胆的创意。一群诗和故事相比较去感受“环绕”的表达形式,像是用放大镜放大了表达形式。与此同时,这个“相关”很巧妙,即选择的四个文本环绕方式又各不相同。

教策略,让课堂变得更好玩。喜欢预测、猜想,并千方百计地预测、猜想,这恐怕是每一个孩子所热衷的。在阅读心理学中,预测是非常重要的阅读策略。曹老师深谙其道,和二年级的孩子们玩预测,孩子们玩得趣味盎然。虽然都是预测,但曹老师在处理上还是略分层次。你瞧———

教师像玩接龙游戏一样逐句出示,让孩子们预测罗大里的 《需要什么》。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或联系生活预测,或干脆来个异想天开,猜着猜着,居然跟诗人想到一块儿了。玩《我底下有什么》,教师更加放手,让孩子们大胆地去猜诗的最后一句,试着往下编,学生的想象正如作家所描绘的那般大胆而富有情趣。当教师揭晓 《我底下有什么》的最后一句时,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诗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会更好玩。这样的猜想,拉近了孩子们与诗歌、诗人的距离,激发起他们快快走进故事的期待。玩《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教师讲述故事,孩子们不自觉地角色转变,和着教师的节奏也讲起故事来,边预测边验证,兴致盎然。

预测策略教师信手拈来,比较策略的运用就颇具设计感。阅读四篇文本之后,孩子们对“环绕”的表达形式已经感知充分,这时,曹老师让孩子们看看示意图说说异同点,图像化后的文本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打下深深烙印,他们轻而易举就发现了此类诗文的写作手法和不同形式。

教策略的诗歌教学,摆脱了词义优先的阅读习惯,把意义理解摆在首位。教策略的课堂改变的是孩子们阅读诗歌的心智模式。

重回应,让诗歌沉淀下来。诗歌读懂,内涵理解,是否就意味着阅读活动的终结呢?如果停止于此,文本仍然是一个独立于孩子生命的外在事物,只有引导学生把文本主旨和自己的生活、内心相连接,文本才能真正留在心里。对于真正的阅读来说,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环———回应文本,提升自我,让阅读沉淀下来。最后创编往下绕的诗或故事,孩子们诗兴大发,精彩纷呈。

上一篇:高考最常见文言文实词下一篇:主持人的串词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