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认识说课材料(12篇)
1.10的认识说课材料 篇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10的认识
《10的认识》
申中小学:何宗琴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情感。
3、教学重点:
掌握10的数概念和10的组成,体验数学在身边。
4、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10的组成。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袋
二、说教法
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情境,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10,建立数感。
2、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认识规律,本课的教学从直观到数学抽象,从生活到数学,再从数学回到生活,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
三、说学法
注意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整节课以小朋友们为国庆节学校所举办的活动而积极准备为主线,贯穿始终。通过多媒体形、声、色、动的功能,吸引并引导孩子们在教学情境中,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究、去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魅力。同时增进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
(一)创设情境,引出“10”
国庆节即将来临,学校为庆祝祖国的生日要举办放飞和平鸽的仪式。一3班的老师和同学正在为活动而做准备,一起去看看!——出示主题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创设的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二)观察、操作,认识“10”
1、引导观察从主题图发现了什么?并交流自己数数的结果。初步认识10。
2、多媒体情境:吴瑾同学为学校准备了一大堆气球,数数,是几个?怎么数的?
揭示课题:10的认识
3、动手操作,从学具袋中取出10根小棒。
4、联系生活,找找有关10的事物。
(新课程倡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由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表示事物和数在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这个环节,通过数一数,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找找身边的“10”,给每个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活动平台,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可以举出许许多多有关10的例子,感悟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三)演示、思考,学习10以内的顺序和相邻两个数的比较
1、多媒体情境:小朋友们已经为学校的布置折了9朵花,这时陈丽同学又折了一朵,现在有几朵呢?(思考领会,9添上1是10)
2、多媒体情境:礼仪小天使排队(结合练习九第1题)
小天使们按号码排队,可其中的几名队员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请你帮帮他们!
(为了帮助他人,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配合多媒体的演示,体验成功的喜悦。从中掌握了1-10的顺序。)
3、多媒体情境:学校演播厅里正在准备试播,一起倒计时。(结合练习九第2题,倒数10-1)
4、多媒体情境:郭名负责清点乐器队的人数,可发现打鼓队和敲锣队中的一队人数给少了,是哪队人数少了?(合作探究,得出9〈10,10〉9)
(生动情境的营造,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亲和感,在交流、暗示、移情等心理作用下,注入热情,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解决情境问题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也沟通了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
(四)学习迁移,掌握10的组成
1、多媒体情境:林可看大家准备得很辛苦,便从家里带了10瓶饮料要个伙伴们喝,可是一个袋子装不完,想分为两个袋子装,她可能会怎样装呢?
2、用学具代替饮料,亲自动手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3、汇报不同的分法。(结合汇报情况,多媒体演示10的组成)
4、同桌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10的组成?
5、游戏:师生互动老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
生生互动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合起来是10。
(从创设情境,学生动手操作,同桌交流,都体现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允许学生用自己已有的数的分成经验,用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过程。并在游戏中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愉悦,实现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深化感知。)
(五)学写“10”
先让学生观察后说说10的书写,后由老师讲解示范,生练习在田字格写10。
(六)儿歌固新知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边做拍手游戏边念儿歌,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2.10的认识说课材料 篇二
一、说教材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内容, 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两个课时, 本课讲授第一课时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概念的又一次拓展。教学中安排了新的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知识的学习, 通过对亿以内数的学习, 也将会对亿以上数的认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 教材加强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对亿以内数到底有多大有更深的了解。
那么, 这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下面就来说说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掌握数位顺序, 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明白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当然, 这些目标实现起来有些比较简单, 而有些较难一些。根据对教材的理解, 这节课的重点是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难点是数位、数级、计数单位这些概念的理解与区分。
教具:多媒体课件、计数器、用来当珠子的纽扣、纸片计数器。
那么, 这些教具该怎么使用?目标又是如何来达成呢?
三、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主要采取了三种方法。
1. 活用教具, 不断设疑
这节课的主要教具就是每个学生手上有一个纸片计数器, 而教师就是紧紧围绕着这个计数器来展开教学, 不断抛出问题,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自己去思考,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知识的迁移。
2. 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一个纸片计数器不够, 就让两个学生合作, 将两个计数器合并成一个新的计数器, 无形中, 就将两个同桌同学合并成一个学习小组。他们一起拨珠, 一起数数, 一起思考, 一起探索。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也锻炼了学习小组的合作能力。
3. 联系生活, 感受大数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从生活中来学习认识千万、上亿的数, 是再合适不过了。通过“一亿滴水有四大车那么多”这样鲜活的例子,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提高了对“数”的认识。
那么, 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方法是怎么来实施的呢?接下来, 就请大家一起走进这一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1. 开门见山, 导入新课
在课的一开始, 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 直奔主题。用课件演示这样的一个计数器。问学生, 在计数器的每个数位上最多可以拨几颗珠子?学生会说9个。那如果拨了10个呢?就要向前进一, 用四个字表示就是“满十进一”。复习完这个知识后, 又让学生依次拨出四个数, 3、30、300、3000, 问学生为什么不同大小的数却可以用相同个数的珠子来表示。学生会说珠子所在的数位不同。让学生明白数位对数的大小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 让学生猜猜第五个数要拨多少?学生会脱口而出:三万。就这样, 非常自然地由复习过渡到新课。
2. 不断对话, 探究新知
拨三万, 在这个计数器上怎么拨?可能会有学生说拨不出来, 也会有学生说在千位上拨十个珠子, 这时引导学生说出“满十进一”;还会有学生就说干脆拨三十个珠子, 这时就在课件上演示千位上有三十个珠子的情形, 学生马上会表示反对, 原因很简单, 孩子们会说满十要进一。这个时候, 乘机问学生:是珠子不够, 还是这个计数器上的数位不够?学生已经很明显地感受到只有这四个数位是不够的, 必须要去认识新的数位才能解决问题。教师提示学生一个计数器只有四个数位不够, 要是同桌合作, 将两张计数器合并在一起, 这个三万可能怎么拨?学生马上想到在这个“个”位上拨, 但拨完后学生马上就会发现有问题。让学生自己说说要怎么改。“个”字必须改成“万”字。改完了, 学生就会发现, 那就是其他三个数位“十, 百, 千”也要改。学生改完后, 又抓住时机问学生:“为什么有些同学不停地用修正液, 而有些同学修正液动都没动?”原来, 他们只是在“十, 百, 千”后面加上一万。就这样, 让学生明白万级与个级的数位其实是有相对应的关系。学生明白了万级上的四个数位与个级的四个数位相对应的时候, 就到了让学生学习数位的时机了。这时告诉学生, 根据我国的计数习惯, 从右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哪四个数位属于个级, 哪四个数位属于万级。
认识了数级以后, 教师又和学生进行了一个互动演示。让学生一万一万地数, 十个一万是十万, 因为要满十进一。同样的道理, 十个十万是一百万, 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这样让学生明白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10。
当读到十个一千万的时候, 学生又会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计数器上的数位不够。这时引导学生将“十个一千万是一亿”这个知识推出来, 并告诉学生“亿位”不再属于万级, 而属于亿级。学生可能会问, 亿后面还有什么数位。这时老师趁机推出课题, 今天只探索亿以内数的认识。
3. 拓展应用, 深化延伸
在课件上制作一个小纪录片, 通过一个个例子, 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十万、一亿等数的大小。比如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2000个班, 一亿滴水大约能够装四辆大型运水车等数。接下来, 通过两人合作拨数游戏, 分别拨出230000、23、12460000等数。这样既让学生区分了万级与个级的数位不同, 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小组合作能力。
然后让学生口头完成书本第5页的5、6题, 加深对数的理解。最后, 让学生谈谈收获, 都是小结整节课内容。整节课就全部完成了。
五、板书设计
3.对说课的理解和认识 篇三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说课;理解;认识
国家教育部于2008年下发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文),此《方案》是国家教育部继教高2006年16号文后下发的又一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有关专家认为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落实2006年16号文件的载体,《方案》把深度访谈、说课、专业剖析作为评估现场考察的重点,也是其创新之处。除此之外,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评审标准也对课程整体设计(即说课)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是重要的考察点。
笔者认为说课虽然是课程建设中比较小的一个概念,但确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说课能有效促进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为此,略谈一下对说课的理解和认识,以期对课程建设、对人才培养评估能有些促进,对教师落实说课能有些帮助。
一、说课的定义
说课是指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在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论、理念指导下,采用讲述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教学同仁或专家系统地阐述个人对课程标准(大纲)、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对学情的分析,对教学过程的总体设计,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构想,对学习方式的选择的一种创造性劳动,也是高于授课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简言之,就是授课教师系统描述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
二、说课的起源及其发展
说课起源于基层教研室,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1987年,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的教研人员,结合中小学教学研究的实际,为解决“教”“研”脱节和提高教师素质问题,开展了说课研究活动。
说课被普遍认可,得到良好的发展和深入的研究。说课一经提出便被全国广大教育同仁认可,得到教育教学专家的肯定。说课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不自觉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逐渐成为一项实用性很强、简便易行的教研活动形式,被迅速推广普及。1992年,根据全国开展说课活动的态势和各地教育部门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成立了“全国说课研究协作会”。2002年,由全国说课研究协作会主持申报的《说课理论与实践的分层次研究》,经过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部门的权威论证,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说课研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说课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重要考察项目,首先是被借用,其次是能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研究和应用,再次是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说课的目的意义
说课起源于授课,但又高于授课,属于教学理论研究范畴。其有哪些积极意义呢?为什么要开展说课呢?笔者认为有二:一是评估检视功能,二是引导推动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1.评估检视功能主要应用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还可应用于学校的日常教研活动、教学检查、教师考核测评或教学技能竞赛等。通过说课可对教师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检视:①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②对所任教课程所在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质量标准以及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作用的理解;③学习运用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研讨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掌握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的情况,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情况;④专业基础理论功底和知识结构,了解本专业的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和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情况,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⑤参加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辅助资料、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情况;⑥承担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以及掌握本专业技能和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状况,参与一线实际工作阅历情况等等。在对教师检视的基础上,可间接了解学校课程建设状况、课程建设思路和课程建设理念;进而掌握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是否符合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还可映衬出学校对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对职业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情况。除此以外,还可总结出学校课程建设的突出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并研讨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办法,对学校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2.引导推动功能。通过说课可引导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如教学方法创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学模式创新等,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促进教师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融入到课程建设之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整体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说课的内容
说课说什么?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说课不同于授课,不追求面面俱到,但强调突出重点,有针对性、有全局性、有高度,主要阐述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
1.说为什么教?即说教学目标。此有两层意思,一是明确所讲授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的性质、地位(基础、桥梁、专业)、作用,清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知道课程教学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清晰课程教学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处理好与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的关系和衔接问题。二是要清楚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是在什么教育理论、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下来组织课程设计和实施教学的?当然,要突出职业教育理念,以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为理论依据,落实到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上,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思想,和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和有效途径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2.说教什么?即说教学内容。在说教学内容前首先要明确被教者的情况,即说学情,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层次、能力水平、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现状,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可接受程度,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以便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清楚本行业的岗位职业标准,即说岗位,分析本专业所属行业的岗位(群)的标准、要求以及工作流程,明确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来满足职业岗位需求,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针对性。再次是清楚课程教学标准(大纲),即说大纲,准确精要地阐述课程标准(大纲)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明确各项教学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在明确以上三点的基础上,进行说教学内容,一是明确教学内容,即说内容,阐述教学内容有哪些,是如何确立和选取的其选取是否依据职业岗位(群)标准,是否符合“课程围绕岗位转”的理念。二是教学内容设计,即说设计,分析在教学内容选取后,是如何进行序化的,教学过程设计的总体框架,教学内容的详略安排和教学版块的时间分配,其是否依据工作过程和任务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如何确定的,确定的理由是什么,以及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的环节设计。三是教材或教学资料的选用,说明选用教材和教学资料情况,满足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提升,说明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的修改、增减处理及其理由、依据。
3.说怎样教?即说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一是说教法,是否能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学生特点、教学条件等灵活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能否多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这些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否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开展讨论式、案例式、情景式等多种方法的教学。二是说手段,是否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哪些现代化的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资料、仿真资料等),如何使其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利用、发挥作用。三是说条件,分析具备哪些基本教学条件(校内的实验实训条件和校外的实训实习条件),能开展哪些情景教学或仿真、模拟教学,能进行哪些校外实训、实习或顶岗训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有什么促进作用;清晰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程序、要求和预期效果。四是说学法,是否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和教师的教学方法联系起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是否能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自学方法,使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创造性学习、实践学习在学生学习中得到广泛应用。
五、说课的形式与要求
说课有“说全部”和“说部分”两种形式。“说全部”是指教师针对某一门课程根据说课内容的要求进行系统地介绍,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申报要求中又称为“课程整体设计介绍”,评估专家比较愿意采用此种形式,它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其要考察的内容,在教学检查和测评中得到广泛应用。“说部分”是指让教师对课程的一个小的部分根据说课内容的要求来系统地介绍,可以是章节(特指某一个章节的内容)说课,也可以是课时(特指某1个或2个学时的内容)说课,此形式一般是评估专家根据先期考察情况或教师的特点临时确定的,虽不具有系统性,但针对性很强,尤其是在考察教师的能力、水平方面更为突出,日常教研活动或教师培训也比较适合此种形式。
六、说课与授课、备课的区别
说课、授课、备课都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服务的,都是由教师来具体实施的,三者有紧密的联系,备课是授课的先导,说课起源于授课、备课,而又高于授课、备课,对授课、备课有积极的促进,能为教师授课梳理出比较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思路和要求,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七、结束语
说课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创新之处,是现场考察的重要环节,是各级精品课程建设申报的重要考察点和得分点;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有力抓手,能有效促进课程改革与建设;是青年教师培养的突破口,能较快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如何强化说课的重要性,提高说课的效果,把说课落实到日常教研活动和教学检查中,是各院校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
4.认识三角形-说课材料 篇四
郑静
一 教材分析
《认识三角形》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角,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但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未曾探索,本课将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理解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联系日常生活说说还在哪里看到三角形。通过找和说唤起学生对三角形初步认识的回忆,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三角形。让学生任意选三根小棒围一个三角形,在此活动基础上我增加了让学生找出第三边的长度范围,这样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度是有一定范围的,更容易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材还安排“议一议“和“做做”,让学生自主探索所学的知识,得出结论。最后通过例题和练习及时巩固本节所学的知识。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规律等方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习其他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积累知识经验。二 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新课标的要求“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特别是对数学后进生的学习过程,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结合教材,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能判断三条线段的长度能否组成三角形。过程与方法:
1.在学生探索三角形三边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2.在学生探索发现规律后,培养学生自主总结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探索发现,培养学生小问题大钻研的精神。
2、在数学中很注重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 教法学法
在教法上我采用了先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规范结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比一比,看一看,想一想,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老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多媒
体课件及时验证结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在学法指导上,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借鉴杜威“做中学”的思想,将学生分成5人学习小组,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在猜想、质疑、验证、探究、测量、实践操作、问题解决等过程中,经历想一想,猜一猜,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努力营造协作互动、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将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得以发展。四 教学准备
四根小棒(10厘米、8厘米、5厘米、2厘米)Falsh动画、PPT课件 五 教学过程
1、联系生活,提出问题:出示情景图,找出图中的三角形。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见到过的三角形,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生活数学化。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三角形,再抽象出图形让学生认识,教师并介绍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帮助学生形成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让学生思考:三角形是由三条边组成的,那是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能搭成三角形呢?
2、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七年级生好奇、好动,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我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手脑并用,化抽象为具体,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出创新的潜能,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愉悦。
第一层次是动手操作,发现问题;为每组同学准备好的4根小棒(10厘米、8厘米、5厘米、2厘米),任选其中的3根围一围。并设计“从中你有什么发现?”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在更自由、更广阔的空间中去合作、探索和发现。学生在小组的合作与探究中发现不是任何三根棒都能搭出三角形的。事实推翻了学生头脑中以前的错误认知,激起了思维的矛盾,使学生不得不重新认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种重新认识是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认识上的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是小组合作,探究规律;我抓住契机巧妙设疑:任意选择三根小棒,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而有的就不行呢?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提出活动二的要求:给你两根小棒,一根10厘米,一根8厘米,你还能配多长的小
棒和它们组成三角形?两人合作把小棒的长度量出来,比一比谁配的小棒最短?谁配的小棒最长?我用充分的时间去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多方面的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点拨及时提问,对数学后进生的提问尤为关注,在课堂上出现了数学后进生回答问题是出项的问题我进行了及时的处理,然后组织学生进一步交流,交流时适时运用实物演示验证,深入浅出即使是后进升生也弄懂了。从而使学生知道第三条边的长度是有一定范围的,这种初步认识是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认识上的第二层次,也是学生思维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
第三层次是推广验证,得出结论。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用语言叙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第二步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把结论写规范。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任意”两字,我这样引导学生思考:刚才活动一中10厘米、8厘米、2厘米不能围成三角形,那10厘米和8厘米的和也大于2厘米的,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你认为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怎样表达更严密?最后学生终于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任意”二字的理解,使学生对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的认识得到了深化。这种深化的认识和理解是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认识上的第三层次。3 深化认知,拓展应用。
基础练习
在线测试,然后实时反馈测试情况。这部分的练习巩固了基本的知识点,强化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对组成三角形的规律的认识,掌握更好的判断方法——较短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便可构成三角形; 拓展练习
5.《面积的认识》说课 篇五
一、说教材
今天我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面积的认识》。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因此这堂课我联系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面积。学生在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大小,说一说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叫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初步感知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再通过观察法比较两个面的面积大小,进一步丰富了对面积的理解。接着,我提供一些材料组织学生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小组中探究比较两个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从而达到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操作、概括的能力
二、说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我结合本班学生自身特点把教材中的内容分割成两节课进行教学使学生学得更加牢固,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学习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教学难点:用合适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五、说教法、学法
学生在二年级时已认识了物体的面,真切感知过面是什么?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样的平面图形。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面积” 这个抽象的概念,同时面积又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或物体的面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引入法:通过创设小兔和狐狸比赛刷墙的情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需求。
2、比较法:通过不同物体或平面图形面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面积是有大小的。
3、动手操作: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4、自主探究:比较面积大小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种方法,从而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六、说教学程序
在认真分析教材后,我把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分为
1、比赛导入——激活学生思维
2、实践体验——感受面积概念(1)、认识物体表面
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黑板的面等出发,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
(2)、认识平面图形
通过这一环节分一分、涂一涂、说一说的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明白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面积,进一步完善面积的概念。
3、动手操作——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1)、通过游戏让学生产生“面积是有大小的概念”继而 让学生亲历操作,力求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亲历这个过程,从直观简单地操作一步一步进入深层次的探究,即用眼睛看——用重叠法——用图形去测量。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尽情展示自己思索的空间,教师在这个环节积极激励学生,肯定他们的各种各样的“成果”,让探究层层深入,动态生成,自然达到教学理想的彼岸!在有意、无意的矛盾制造中,学生欣然探索,层层深入,有了“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悟。不仅是学生“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我们新课程理念推崇的探究的最高境界。
4、认识统一单位的必要性,为下节课学习《面积单位》做好准备 本环节即是练习又是新授内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同时产生疑问:问什么它们的面积不能比较呢?从而更加认真的去参与学习活动,为面积的测量、面积单位的学习打下基础。
七、说板书
6.《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篇六
渤海一小 李敏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千米的认识》,我准备从以下这八个方面展开说课。首先是教材简析
一、教材简析
《千米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属于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教材共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主要是通过主题情景图和例题中创设的活动情景引出学生对1千米的初步感知。例2通过创设实践活动的情景,让学生在走的过程中去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从而主动构建1千米的长度观念,并引出1000米=1千米。教材设计了多个生活化的活动,增强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尽可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说学生
在正确理解了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我认真分析了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知识基础方面学生已经有了米、厘米的认识,知道了分米,并且能在实践活动中体会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的含义,建立了具体的表象。
在基本技能方面三年级的孩子都具备了最初步的感知长度的生活经验,初步养成了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千米的空间观念的建立要靠学生想象、推理来完成,而现阶段学生的推理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千米的观念建立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在空间与图形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直观经验。结合 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体会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000米=1千米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这四个目标,其中第1、2点目标是针对知识与技能领域提出的,第3点是针对解决问题提出的,第4点则是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三维目标有机整合、融会贯通,使学生协调发展。
四、说教学重难点
找准重难点是上好课的前提,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在活动中体验千米的含义,正确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五、课前准备
为了能顺利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我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学生沿着学校操场跑5圈,记下所用的时间;第二组学生沿着学校操场走5圈,记下自己所走的步数和时间。
六、教法与学法
根据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本课教学采取“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方法,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灵活地组织教学环节,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交流中学习。我拟订了以下
教法: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复习引入、情景激趣、引导发现、学用结合。学法:观察、想象、验证、类比推理。
七、说教学流程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激趣引入;
(二)初步感知;
(三)体验感受;
(四)巩固应用。
(一)激趣引入
创设生活中的情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亲和力,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学习的愿望。所以刚开课我就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假期爸爸、妈妈常带着我们去旅行,出示路标,当学生说到路牌时(课件:特写一个路牌20km)老师追问:在这个路牌上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会发现两个新的字母km,接着让学生说说它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能说出km表示千米,教师给予肯定,并引出课题,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来,老师可以直接介绍:这是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关于千米的知识你想了解些什么呢?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解决同学们关注的问题,并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初步感知(教学例1)
接下来对千米进行初步的感知,教学例1,在这里我设计了4个层次: 具体感知——加深理解——抽象概念——课堂活动
1、具体感知
这一环节我注意遵循了学生认识事物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注重把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于是我首先让学生比划以前我们认识过的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通过比画1米,知道如果我们把手臂伸直有1米多一些。在此基础上请8个小朋 友伸直手臂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就是10米。让学生观察10米的具体长度,感觉到10米比较长。
如果8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100米。大约就是我们年级两个班的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让学生根据10米想象100米的长度,学生很容易的发现100米比10米长得多。
100米都这么长,那1000米需要80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80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那个队伍会是一个什么样呀?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会由衷的体会到1000米好长啊!这里把抽象的数字800转化成形象的、熟悉的事物,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建立1000米的概念。这个环节的处理要充分运用老师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从直观的10米,过渡到比较长的100米,最后感知1000米的长度。
2、加深理解
为了加深理解,我选择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教学楼作为参照物,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千米的含义,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告诉学生我们公路里程碑来认识1000米,让学生结合实物想象1000米的确很长。通过80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公路里程碑这两个活动有效的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体验了千米的含义,建立千米的空间观念。
3、抽象概念
刚才的这些长度如果我们仍然用米尺1米、1米的去量很不方便,这就需要有一个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它就是千米,所以长度单位千米是用来测量比较长的距离。千米也叫公里,1000米等于1千米,同时进行板书。
4、课堂活动
在认识了千米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千米作单位,同学们 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的积累进行交流,老师也要收集素材并展示给大家看(课件展示一些用千米做单位的)。这个练习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千米有更深的认识,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体验感受(教学例2)
课标指出: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节内容的例2需要让学生到操场跑或走1千米,让学生实际感受1000米的长度。课前我到学校体育组了解到:三年级的孩子如果走1千米大约要20分钟,如果跑1千米大约要10分钟。如果将这一环节安排在课堂上去体验,会花去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势必会影响其它环节的教学,所以我把这一活动在课前进行了处理。教学时只是让学生反馈活动结果与收获。
操场一周是200米,5周就刚好是1千米。例1是让学生想象1千米的长度,例2则给了学生一个具体的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汇报自己跑1千米用了大约10分钟,这一个体验很重要:它既能让学生感受到跑完1千米用的时间较长,还能让学生知道自己跑10分钟的路程大约就是1千米。交流了所用的时间后再让学生谈谈身体的反应,从感觉很累、腿软等现象中感受1千米太长了。
第二组同学汇报自己走完1千米大约要用20分钟,从所用的时间特长、步数特多、不易数清这些亲身体验,一方面感受1千米的长度,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走20分钟的路程大约就是1千米。
通过这些体验活动,不仅让学生从生理方面感受1千米很长,而且还从用时的多少上再次加深学生对1千米的实际长度的认识,并掌握了估测1千米长度的方法,更好的突破了本课学生学习的难点。
(四)巩固应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我设计了让学生在生活中确定1000米长度的活动。
完成教材例3以及课堂活动。
以上各个环节,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一个又一个活动情景中认识了1千米,建构了千米的长度观念。
八、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1千米(公里)=1000米
1km=1000m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我关注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爱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说课稿
渤海一小
李敏
2018.12
7.10的认识说课材料 篇七
优点: (1) 安装简单。安装时绝缘导线无需剥皮。 (2) 稳定性强。使用力矩螺母, 穿刺压力恒定, 线夹安装标准化, 接触刀片使用镀锌铜合金, 保证最优接触面、最小的接触电阻及最佳热循环状态, 可承受15 kA的冲击电流。 (3) 高环境适应性。防水密封采用橡胶圈及硅胶, 防水、绝缘、抗腐蚀、防老化。整体上讲, 10 kV绝缘穿刺线夹在电气连接安全性方面具有较强优势, 用于架空电缆分支连接时, 可带电作业。安装完成后, 线夹与导线的接触点完全处于密封状态, 可确保线路长期稳定运行, 而无需频繁地进行线路维护。
缺点: (1) 对线夹质量要求高。如连接器的紧固力矩螺母的强度和尺寸大小不一, 造成穿刺面大小不一, 接触刀片数量少于6个, 使用劣质镀锌铜合金, 防水密封工艺材料不好等, 都会造成事故和加剧线夹老化。 (2) 对安装工艺要求高。例如力矩螺母没有拧到位, 导致穿刺力不足, 接触面积小, 就会引起载流能力变低, 达不到抗冲击电流的要求。 (3) 不适合在变电站出线等大负荷、总线路上使用。这是出于绝缘穿刺线夹的构造以及对安全性的严格要求, 也是为了直观反映运行情况, 可采用楔形线夹等。整体上讲, 选用高质量产品, 再采用标准化作业, 是能到达到预期目标的, 不这样做反而增加了线路的不安全因素。
2如何正确使用10 k V绝缘穿刺线夹
(1) 使用合格产品。选择知名品牌或经过实践检验的产品, 注意主要材料的材质情况。
(2) 选择合适的规格。绝缘穿刺线夹按电压分类可以分成1, 10, 20 kV绝缘穿刺线夹。按功能分类可以分成普通型、验电接地型、防雷防弧型。规格也有很多种, 例如型号KZ2-95指的是主线16~95 mm2, 支线4~35 (50) mm2, 最大载流138 A。选型不合适, 搭接导线和主干导线会虚接或者将规格较小导线卡断, 出现不通电的情况。
(3) 线夹不能重复使用。绝缘穿刺线夹的力矩螺母外层在针头穿刺导线金属体的力度达到预定值时断裂, 里层是拆卸线夹用。重复使用会导致接触不良。
(4) 规范作业流程。安装流程为:把绝缘穿刺线夹螺母调节至合适位置, 把支线完全插入到支线帽套中;插入主线, 主线有两层绝缘皮的则要在连接位置剥除一定长度的外层绝缘皮;主、支线放到适当位置并保持平行, 先用手旋拧紧螺母, 固定好线夹;用相应尺寸的套筒扳手均匀旋紧螺母, 直到顶端断裂脱落, 安装完成。需强调的是, 不能使用普通扳手如活络扳手等代替用专用力矩扳手, 否则会由于用力不均匀, 力矩螺母提前断裂或不断裂, 导致接触不良。
为了使采用10 kV绝缘穿刺线夹的线路安全运行, 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 防雷和接地。在全绝缘线路, 可部分使用验电接地、防雷防弧型绝缘穿刺线夹或者在线路首端、重要分支线路分支端、干线末端等处加装避雷器和检修用接地环。
8.《认识左右》说课稿 篇八
本节课,我选取人教版第二册《左右》一课,在这一教材内容基础上,针对大部分智障学生缺少方位概念、不能正确辨别左右及无法分清镜面条件下的左右这一共性特点,进行改进,我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数学相结合,设计了校本教材《认识左右》。
二、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为15岁左右,智商在50至70之间,大多缺少方位概念,无法辨别镜面条件下的左右方位,他们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能力较差,却又活泼好动,不能较长时间地维持注意力。因此,我将教学内容转化成律动活动,既满足了他们的天性,又让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分辨,掌握了关于镜面对称条件下的左右。
三、设计理念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經验,引导他们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运用体验法施教,不仅使学生心情愉快,而且还能从体验中自觉地探求有关知识和技能,使这个过程成为一个体验学习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
我通过学生对左右的掌握情况设立了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准确分辨左右;辨别镜面条件下的左右。
2.过程与方法:注重体验过程,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生活能力,完成有效的知识迁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镜面对称条件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镜面对称条件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六、教学流程
本节课由三部分组成,完成初评;突破难点;强化巩固。
第一部分:律动导入,完成初评
此环节以律动音乐《幸福拍手歌》导入,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关于左右的动作,在这一过程中,我要观察学生对左右的感知情况,测评出完全掌握的有多少,偶尔需协调的有多少,不能掌握的有多少,并在以下教学中给予指导支持。
第二部分:实际应用,突破难点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两个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分辨,以便更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第一个环节:实物演示,认识左右
活动1.说出名字
按照初次测评的结果分组坐,并进一步强化,低能力组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左边、右边同学的名字。高能力的学生帮助补充完成。
活动2.观察积木
我拿出多种颜色的积木摆放好,让学生观察从左往右数第二块积木是什么颜色,顺势说出,为什么我看到的和你们看到的不一样呢?此时请一名学生到前面站到我的位置观察并说出结果。从而引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左右的位置是发生相反变化的,这时交代这种现象,在数学中我们叫镜面对称现象。
活动3.分析照片
我出示一张多人合影的照片,让学生找出在我的左边是谁?那么在实际拍照时我的左边又是谁呢?进一步感知,镜面对称现象就在我们的身边。
第二个环节:运用所学,理解镜面
因为我发现生活中出现最多的是在学习团体操及律动舞蹈时,做镜面运动,学生分辨不清。虽然我们的左右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当我们改变方向的时候,左右两边的位置是发生变化的。我们应该根据方向的变化认清左右两边。因此,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活动。
活动1.同桌互做
为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我设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拍手歌引入教学中,在合作的过程中,亲自体验虽然彼此伸出的同一侧的手,但却是相互交叉才能配合完成。为下一步学习镜面动作打下基础。
活动2.观看录像
第一步采用直观观看的方法,让学生看相同方向下的动作,请高、低能力组的学生各一名,跟随录像做动作。然后全班同做。第二步,再次观看录像,说说不同方向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此时引导说出与录像中的人是相反动作的,并让全班同学试着跟做,我进一步指导纠正镜面条件下的对称动作。
活动3.镜面动作
我采用分组式教学,高能力组的学生动作难度加深,做镜面条件下的动作,强化辨别左右。低能力组的学生由辅助教师带领继续学习镜面条件下辨别左右。
第三部分:强化巩固
练习题1:
“请学生说说教室的窗户在你的哪边?那么你想想窗户在老师的哪边?”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练习题2:
通过课件,找出正确的位置来帮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下的左右。
最后,在我的引领示范下做镜面动作,与学生共同跳一段律动舞蹈,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同时检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及掌握情况。
七、作业布置
我依据学生的能力设计分层式作业,强化巩固完成。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当然可能在实际的教学中还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并未完全理解掌握等现象。那我会在施教过程中适时调整,借用更适宜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大型团体操,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辨别镜面条件下的左右位置。
9.《0的认识》说课稿 篇九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下面我从教材、学生、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谈谈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0,在不同场合,0往往有不同的意思。对此,教材有明确的要求。
(1)、着重教学“一个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让学生在情景中体会0也是一个数,它的产生也是计数的需要。
(2)、结合直尺教学0,0还可以表示起点。(3)、让学生体会0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材通过猴子吃桃的有趣情境引入,使学生直观体会到什么都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接着利用直尺认识“0”还可以表示起点,并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数的顺序。在学习了“0”的书写后,利用小鸟等动物活动图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快乐学习。
2、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和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
(1)、通过观察感知,让学生知道0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并且会给数排列顺序。
(2)、让学生会正确读0,能够在田字里正确规范书写0。
(3)、通过动态过程,体会0的算理,会熟练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0的含义和0的加减法 难点:体会“0”的两种含义。
4、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粉笔若干、直尺、黑板上画好放大的田字格; 学具:0~5的数字卡片,田字格。
二、说学生:
1、这是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新生,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没有提炼为数学知识。特别对“0”表示起点知之甚少,所以这是一个难点。
2、一年级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对生活中的事物或动态、有趣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所以力求从生活实例引入,找生活中的“0”。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1—5个数,有了初步的数数和认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且大部分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对0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课前,对4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同学知道“没有”可以用0表示,但对0还可以表示“起点”,很少有人知道,有关0的加减法部分同学会进行计算,但大部分同学不能够规范书写0。
因此本节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0的两个含义,能够规范正确地书写0,在具体情境中理解0的加减法,会熟练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注重通过多种情景来经历“情境展示——抽象认识——回归生活”的认数过程。借助生活中的材料,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利用生活经验主动探究和构建。同时,注意从一年级开始就着手培养孩子的互相合作、互相学习的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好学。
2、运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
3、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巩固学生对0的认识,让学生活学。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活动激趣。
师:大家有没有玩过“吹泡泡”的活动?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好吗?(请两名学生分别来吹泡泡,其他同学帮忙数一数,看他吹了多少个。)
2、设疑引出“0”。
师:刚才他们吹了这么多的泡泡,现在到哪里去了呢?(破了)泡泡都破了,一个也没有了,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0的知识。(板书:0的认识)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吹泡泡”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在活动中体会0的含义。
1、故事导入。
简述故事:太阳下山的时候小猴从好朋友小兔家回来,发现妈妈不在家。妈妈给小猴留了一封信,信中说“亲爱的小猴,妈妈有事晚点回家,我在家里留了几个桃子给你当晚餐,桃子的个数比1大比3小”。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小孩子感兴趣并熟悉的问题引导动画设计学生很感兴趣,在创设的情景中,巧妙的生成问题:从中得到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2、理解0表示“没有”。
盘子里有2个桃子,小猴吃了1个,还剩1个,它又吃了一个,盘子里1个桃子也没有了。
(1)师指第一幅图问:盘子里有2个桃子,用数字几表示?(板书“2”)(2)被小猴吃了1个,还剩1个,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3)指第三幅问:一个也没有了,用数字几表示呢?有吗?(板书“0”)小结:
“0”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字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它表示没有的意思(板书:“没有”)。像刚才这样一个泡泡也没有,一个桃子也没有,都用“0”表示。
3、理解0表示“起点”。
(1)、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也没有就用数字0表示,直尺上也有“0”。找出直尺上的0在哪里?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是呀,0 在尺子的最前面,表示起点。
4、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0的两种含义,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起 点”的意思。
【设计意图:创设“吹泡泡”和“小猴吃桃”的情境,引出一个泡泡也没有,一个桃子也没有,要用一个新的数字“0”表示。通过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0的两种含义来检测目标(1)】
(三)、教学0的写法。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0既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那么同学们会写0吗?你觉得数字0的形状像什么?
2、师在黑板上示范0在田字格里的写法。
3、师再板书1次,让生在桌面上写一写,再打开教科书第29页按书上的虚线字描写数字0。师巡视指点,然后问:通过描零,你觉得写好0要注意什么?
4、比一比谁写得好,写完的同学在你认为写得好的“0”下面打“√”。
5、小结:注意0写得要圆滑,尤其在拐弯处不能有棱角,上下长,左右短。【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客观、公正评价、欣赏他人和自己的意识。通过学生在检测纸上的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来检测目标(2)】
(四)、有关0的加减法
1、有关0的减法。
(1)课件出示教科书上第29页的小鸟图。
师: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说一说。(同桌交流)
生畅所欲言后小结:鸟窝里有3只小鸟,飞走了3只鸟,鸟窝里一只鸟也没有了。
(2)师:那可以怎样列式呢?(生说师板书:3-3=)师: 得数是几? 为什么?(板书得数:3-3=0并读一读)
(3)师:我有2个苹果,奖励给这节课表现最好的***2个,现在我一个苹果也没有了,可以怎么样列式?(同时实物演示,然后生说师板书:2-2=0)
(4)师:从上面的两个算式,你能想出5-5的得数吗?4-4=?1-1呢?(5)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呢?(生自由发言)
继续引导观察发现:(如减号前面是3,减号后面还是3。都是几减几得0。一个数减去它自己,就等于0。)
(6)师小结: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结果得O。
2、有关0的加法。
(1)课件出示(有3只青蛙蹲在荷叶上,又漂来一片荷叶。)能根据图意提一个问题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2)还能怎么列算式呢?为什么? 板书:4+0=
40+4=4(3)师:还能写出这样的数学算式吗?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又有发现了什么小秘密呢?
(同学们越来越厉害了。小秘密藏都藏不住。把大家说的综合起来就是,我们学习的是关于0的加法,一个数加上0或者0加上一个数,都等于这个数本身。)
【设计意图: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根据问题寻找条件的分析问题能力,加深了对0表示什么都没有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的说出还剩几只小鸟,并会分析理解,最终解决问题来检测目标(3)】
五、说板书设计:
多媒体课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板书。我比较重视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能及时地体现出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板书设计: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0读作:零(líng)0的含义:
1、表示什么也没有。
2、表示起点。
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0:
3-3=0 任何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4+0=4
0+4=4 任何数减0仍得这个数:
5-0=5
六、说课后反思:
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重视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基础。
一、以新的理念为指导,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进行教学。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最喜欢游戏活动了,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产生例题进行学习,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以新的理念为指导,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进行教学。
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并不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以新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但并不局限于教材,教材只是部分教学资源,如何创造地运用教材资源,也是我们广大教师面临的一个科目。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10.《倒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十
一、教材分析
《倒数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及应用题之后的内容,为学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打下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用分数乘法的知识作为铺垫让学生在观察中去发现,在探索中去找规律,从而切实理解倒数的含义,并能主动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倒数的意义,并能根据倒数的意义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
2、使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教学难点:认识“0为什么没有倒数”。
四、教学方法
基于教材内容比较单调,那么只有在教法上体现新、奇、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想学,要学。首先,我将在教学中联系小学生熟悉的身边的实际,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同时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其次,在教学中扮演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
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比如教材中只是简单的出示几个分数,观察它们的特点,然后就引出倒数的含义、特点,学习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其实这样的导入根本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点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味道。我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观察,初步了解倒数的特点,然后自己再写出等于1的算式,看看自己能写出几种不同类型的式子,然后学生汇报、分类,要让学生自己说出等于1的乘法算式有特色,有怎样的特色。这样学生就对倒数的意义中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有了彻底的理解。“倒数”的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比较、交流、归纳等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法,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到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倒数”的认识,有时还受同学启发,在互动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五、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人意识,我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始终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探讨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人意识。
本节课我是按照四大部分进行教学的:
1、课前谈话,渗透关系
说说生活中、数学中的相互关系,比如8是4的倍数,4是8的因数等等,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两个数之间的有趣关系。这样就比较自然的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渗透“互为”这个倒数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互为”的含义,从而为建构新知扫清语言理解障碍,并为学习新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2、出示例题,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7 观察这几个数,他们之间哪些数关系密切?
这些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有的会说分子、分母颠倒了,有人会说乘积都等于1)
你还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明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说明:3/8 和8/3 互为倒数,也就是说3/8的倒数是8/3,8/3的倒数是3/8。强调“互为”的意思 说一说你写得算式中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此处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举例说明倒数,积累感性材料。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乘积是1”,理解“互为”是指两数的依存关系。)
3、激励求知,掌握方法
提问:同学们,你们会求一个数的倒数吗?
那老师来和大家说倒数,我说一个数,你们马上说出它的倒数,看谁
说的快有对!
分数、整数、小数、特殊数(0、1),当说到0时,交流一下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
提问: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等吗? 强调: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不能用=表示。
(该环节是让学生寻找求倒数的方法,注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特别是0为什么没有倒数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后得出结论。这样设计,既突出本课的重点,又有利于突破难点;既有对探究倒数的求法,又使学生产生新的认知冲突,既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又轻松、顺利地教学了1和0这两个特殊数的倒数。这样学生在宽松的氛围里,勇于发言、敢于辩论。既分散了教学难点,又让学生享受到了思维的快乐!)
4、巩固练习(1)练一练
(2)练习十1、2、3、4题
5、课堂小结
11.10的认识说课材料 篇十一
本单元是学生在系统学习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的基础。
一、利用数数与读数,关注数学符号的抽象过程
学生在数数、读数和写数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数学符号的抽象过程,一旦学生对数学符号有了清晰的概念,学生对6~10数字的读、写,以及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基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序数)就轻松多了。这就是说,我们要在建立数字与数量的表象上多下工夫。
正确地数数是学习数学的开始。初入学的儿童,由于接受学前教育的状况不一样,因而数数的能力也不一样,根据学生实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熟练地数出10以内的数,而且在培养学生数数能力方面,应立足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主题图,排除非本质属性,把观察的重点放在数量的共性上,尽量从主题图上的人数、桌子数、蝴蝶数、鸽子数以及主题图下面的点子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6~10的数。如,教室里有6个学生、6把椅子,6张桌子,这种数与量的对等性都可以用6个点子图来表示,这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开始。同时,为了方便记忆与书写,我们就用数学符号“6”来表示。接着,再让学生观察这个数字“6”像生活中的什么?充分让学生发挥想象,学生将会说出“6”字像个哨子、“6”字像个小茨菰……。同样,认识7、8、9、10的数时也可如此。如,“7”字像镰刀,“8”字像葫芦、“9”字像气球,“10”字由“1”和“0”组成。当学生从数物体的活动中抽象出数后,继续组织学生把这个数再次回到摆一摆的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巩固所建立起来的数的表象与数的概念。最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与之相关的数量,说一说。如,6本课本,6个玩具,6辆轿车等。要注意的是,在数数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有序的数数。如,从上数到下;从下数到上;从左数到右;从右数到左。在数物品时,每件物品都必须数到,并且只能数一次。如果每件物品都数到,最后数的那个数就是物品的总数量。
二、利用直观教具与学具,加强数序教学
数的大小比较首先是建立在数的顺序基础上,教材编排无论是“6、7的认识”还是“8、9的认识”,首先安排的是老师和学生打扫教室的情境图;然后是数点子图、最后抽象出数学符号,即数字;接着安排摆小棒、摆、▲或摆小花;再接着是计数器上拨珠子以及直尺上认识数序;最后抽象出的点子图与相应的数学符号的大小比较。这样编排不仅让学生从活动中、从图形中、从表象中抽象并建立“6和7”、“8、9”以及“10”这些数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比一比的操作活动中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5添上1是6,6添上1是7;6比5大1,7比6大1,让学生直观地发现5和6、6和7之间的大小关系。在教学中,可以安排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感悟这些数的顺序及大小关系。比如,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让学生边观察,边数一数,这是几颗珠。然后问:“再拨一颗是几颗?”拨到5颗时,问学生:“5添上1是几?6添上1是几?”也可以先拨出几颗珠,问:“去掉一颗珠是几颗珠?”学习直尺上的数也一样,0、1、2、3、4、5后面依次是几,讲完之后可以安排找“数”的游戏:6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与6相邻的数有哪些?从而加深学生对“6和7”,“8和9”以及“10”的数序和大小方面的强化。
为了突破本节教材难点,区别“6和7”,“8和9”以及“10”,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即区分几个和第几。在解决教材提供的第40页“金鱼图”的问题时,可以先进行一个“我说你做”的游戏,帮助学生区分基数和序数。如,请每个小朋友伸出5个手指,让学生从大拇指开始数,数到第5个手指头时问:第5个手指是什么手指?这里的5个手指和第5个手指相同吗?请第一横排的7名学生站起来先报数,然后让左边的第6位同学举起手,再让左边的6位同学举起手。提出问题:“刚才两次举手的人一样吗?”都是6,为什么不一样呢?使学生体会到第几是表示次序,指的是一个人。几个表示的是数量,指的是6个人,即总数。在此基础上,再来解决第40页“金鱼图”中的问题,这样既直观又容易理解了。
三、通过动手操作,掌握数的组成方法
教学6~10数的组成时,教材安排给小圆片涂色,在涂色过程中体验6的组成,然后填出6的五种组成形式。而7和8数的组成教材编排则是把“7个
10的组成则直接放手让学生“先用
其“放”的过程体现在直接让学生摆一摆、分一分后直接填数。
12.对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再认识 篇十二
1 发展历史
世界上最早的聚氨酯灌浆材料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日本Takenaka公司(竹中工务店)发明并商业化的单组分水活性聚氨酯灌浆材料,商品名称为TACSS。20世纪80年代,比利时De neef建筑化学公司获得了该产品的独家代理权,并在全球范围内将其用于隧道堵漏,以替代传统的水泥-水玻璃及丙烯酰胺灌浆材料(AM-9)。N.V.Denys公司也于80年代推出了类似的产品,随后越来越多的厂家快速进入了这一市场。到80年代中期,国际上已有10余家能生产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公司,本世纪初已达到近20家[3]。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发展历经了单组分/双组分的分化和融合、亲水型/疏水型的分野以及泡沫固结体/弹性固结体的嬗变,并正在从传统的快速堵漏、地基处理向结构加固、接缝密封等功能化、精细化和环保的方向迈进。
在我国,天津大学于1973年6月成功研制出氰凝(由于高分子主链结构中“异氰基”遇水反应交联固化,生成凝胶故取名氰凝)[4]。此后产品逐渐从双组分向单组分发展,目前国内生产的聚氨酯灌浆材料以单组分水溶性(亲水型)和单组分油溶性(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为主,年市场消耗量约3万t(含国外产品),主要用于水工(港工)建筑物基础防渗、地下工程防渗堵漏以及矿井堵漏及加固等[5]。
2分类
历经40多年的发展,聚氨酯灌浆材料实际上已成为一大类材料的总称。经查证,国际上公认的聚氨酯灌浆材料分类方法如下[3]:
1单组分水活性发泡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water-active polyurethane grouts)
1.1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hydrophilic polyurethane prepolymer grouts)(WPU)
1.2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hydrophobic polyurethane prepolymer grouts)(OPU)
1.2.1刚性及半刚性泡沫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hydrophobic rigid or semi-rigid)
1.2.2柔性泡沫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hydrophobic flexible)
2双组分弹性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two component polyurethane elastomer)
2.1疏水型弹性聚氨酯灌浆材料(hydrophobic polyurethane elastomer)
2.2亲水型弹性聚氨酯灌浆材料(hy-drophilic polyurethane elastomer)
3双组分发泡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two component foaming grouts)
该方法依次按照浆液的组成(单/双液)、固结体形态(泡沫/弹性体)、高分子主链的亲/疏水性、固结体物理性能(刚性/柔性)的顺序进行了分类,涵盖了当前市场上绝大多数产品。该分类方法的优点是易于看出此类材料的发展脉络及特征,不便之处在于材料名称较长,不容易被记住。
1)单组分水活性发泡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此类聚氨酯灌浆材料采用预聚法制得,其特征在于利用端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物与水原位反应固化并生成具有疏水或亲水特性的泡沫或凝胶。由于固化反应必须有水参加,藉此可达到“以水止水”的目的。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固化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中生成的CO2对浆液的渗透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在封闭条件下,据测定固化反应产生的CO2的压力可达0.5~1.0MPa。因此,又被称为“活性灌浆材料”(active grouts)。据称,此类灌浆材料可灌入宽度8μm的细微裂缝及渗透系数10-4 cm/s以上的土壤中[3]。
单组分水活性发泡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又可根据合成时所用聚醚原料的亲/疏水特性细分为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和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两类,前者相当于国内常见的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材料(WPU),后者相当于油溶性聚氨酯灌浆材料(OPU)。OPU按固结体的弹性可再次分为刚性/半刚性泡沫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及柔性泡沫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前者和WPU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最为常见的两种产品。显然,按照国际分类方法更能反映产品的本质和特征。而“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叫法着实有一些误导消费者的嫌疑:这种浆液本身不能溶于水,只不过所用聚醚原料具有亲水性(某些牌号可溶于水)、固结体能吸收水分溶胀而已[2]。可见,还是“单组分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叫法更为确切。而“油溶性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叫法从化学原理看尚可,但从材料本身的发展趋势和与其他相似产品对应起见,“单组分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的提法更为合适。虽然“水溶性”和“油溶性”的叫法已广为国内业界所熟知,但某些场合下采用国际分类名称更显科学。有关这两类灌浆材料的特性将在后面继续讨论。
2)双组分弹性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这类灌浆材料通常包含由异氰酸酯组分构成的A组分,以及由多元醇(通常为聚醚多元醇)与催化剂等混合而成的B组分(R组分)。此类灌浆材料的浆液不与水反应,固化后形成无泡的柔韧弹性体,具有良好的裂缝修补和结构补强功能。第一代双组分弹性体聚氨酯灌浆材料于20世纪60年代前期诞生于德国,其商品名为Polytixon。1984年,新型双组分弹性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投入市场,极大地推动了结构修复及防渗灌浆的技术进步。这类灌浆材料对裂缝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加之固结体具有一定的韧性,非常适用于替代传统的环氧树脂灌浆材料修补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根据聚醚主链的亲/疏水特性,这类灌浆材料可再分为亲水型和疏水型两类。限于篇幅,本文对此不展开讨论,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相关文献[3]。
3)双组分泡沫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这种灌浆材料类似于现场喷涂发泡成型的聚氨酯保温材料,通常包含异氰酸酯组分(A组分)及以聚醚、发泡剂、催化剂为主要组分的树脂组分(R组分)。该灌浆材料发泡固化速率很快,必须采用专用的双液注浆设备施工,主要用于矿井中不稳定围岩的加固,排风口周围接缝及空隙的密封等[3]。鉴于此类材料在建筑工程中使用较少,也不在本文中展开讨论。
3 定义
根据以上分类介绍,不妨给聚氨酯灌浆材料作如下定义:“聚氨酯灌浆材料(polyurethane grouts)是指以多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化合物为主要原料,并辅以其他助剂,经过一定的工艺制备的溶液灌浆材料。”
该定义有如下几个要点:
其一,给出了原料特征,即以多异氰酸酯、多元醇化合物为主要原料,外加各种辅助原料制成,符合标准规范中术语定义范围最大化原则;
其二,没有指明制备工艺而是说“一定的工艺”,因为聚氨酯灌浆材料根据产品特性可采用预聚法、半预聚法和一步法,最常用的是预聚法[6];
其三,将聚氨酯灌浆材料归类为“溶液灌浆材料”。长期以来,行业内多将聚氨酯灌浆材料归类为“化学灌浆材料”,这一点颇具争议。因为水泥基灌浆材料事实上也是由各种“化学物质”组成的,只不过绝大部分为无机物而已。所谓“溶液灌浆材料”,是指浆液的流体力学特性符合牛顿流体的特征。更进一步说,由于丙烯酸盐、环氧树脂及大部分聚氨酯灌浆材料浆液的黏度在凝胶或固化之前几乎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但在凝胶点或固化点附近,黏度却突然增加,更可将其归为“真溶液灌浆材料”[3,7]。
该定义与前述分类方法比较切合,有利于加深对聚氨酯灌浆材料本质和特征的认识。
4 单组分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
单组分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在国内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工程实践反映使用该材料止水后复漏率较高,甚至在某些地方或项目中被禁止使用。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似乎可从材料的组成和固化反应机理上找到。
众所周知,单组分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具有如下特点:
1)反应速率快:遇水即反应,可快速止水;
2)固结体性状多变:浆液与水混合比例不同,所得产物性能便可能不同,可形成从凝胶体到软质泡沫的一系列产物;
3)固结体亲水:固结体可吸收一定的水分并溶胀,进而产生压力,阻塞渗漏通道。不足之处在于,吸水溶胀的固结体也会失水收缩,而收缩后的固结体再次遇水后不能溶胀或溶胀率不足,则极有可能导致“复漏”。
以上特点,均源于亲水型聚醚的化学结构。环氧丙烷均聚醚(PPG)的端羟基为仲羟基,通过与环氧乙烷共聚改性,部分端羟基变成了伯羟基,异氰酸酯官能团(—NCO)与伯羟基或水的反应速率约为与仲羟基反应速率的3倍[6]。由于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采用此类“高活性”水溶性共聚醚为原料合成聚氨酯预聚物,导致浆液遇水反应速率显著加快。其次,共聚醚结构中的亲水性链段自由旋转位阻较小,并能与H2O通过氢键缔合,增加了H2O与—NCO接触的几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固化反应。第三,由于H2O与—NCO反应形成—NH2和CO2气体的反应放热,聚集的热量反过来加速固化反应,具有一定的自催化效果。因此,宏观上看,在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单组分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反应速率明显高于单组分疏水型产品。
此外,研究表明[8]:在自由发泡状态下,当水浆比(W/G)较低(小于1/2)时,—NCO不可能与H2O完全反应生成—NH2和CO2,与—NH2交联反应后剩余的—NCO基团在固化反应放热的作用下和脲基反应形成取代脲,增加了体系的交联密度,固结体呈大孔状泡体,泡壁厚而强韧;随着W/G增加,在1/2~1/1之间时,体系中的水分基本能满足固化反应需要,在泡沫稳定剂的配合下,形成密实的开孔泡沫固结体;W/G再增加(大于1/1而小于8/1),体系中的H2O足以使—NCO全部发生反应,凝胶体均匀性下降,并且由于高分子链的亲水特性,能大量吸收水分,导致固结体从多孔泡体逐步转变为凝胶体;当W/G突破8/1以后,由于水分显著富余,加之反应后凝胶体密度下降而浮于水面、局部放热不均,生成了极不均匀的凝胶,外观劣化。
由此可见,水对单组分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固化反应进程及其产物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注浆止水时,离注浆嘴距离越远,W/G越高,浆液固化反应放热量越少且容易被水带走散失,固结体的密实性也越差。受浆液固化反应放热量少且容易散失的影响,浆液固化反应速率下降,即便是黏度稍大的浆液,也能在注浆压力的作用下被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因此,在保证浆液可灌注性的前提下,不宜为了降低浆液黏度而大量使用惰性溶剂。
再回过头来分析使用单组分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容易发生“复漏”的原因。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此类产品长期止水依靠的是亲水型固结体的反复遇水溶胀,浆液固化后固结体失水就会发生干缩,再次遇水时如果其吸水溶胀后的体积小于渗漏通道的体积,“复漏”当属必然。而固结体吸水溶胀率的高低与原料中亲水性聚醚的结构、固结体交联密度、固结体密实程度、水温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9,10,11]。使用低分子量聚醚及添加惰性溶剂,在降低浆液黏度的同时,前者会造成固结体化学交联密度增加、遇水溶胀率减小,而后者则会降低固结体的密实性而增加水分的通透性,这些都是造成“复漏”高发的原因。此外,在注浆封堵渗漏水的过程中,还应注意采取屏浆等措施保证使浆液尽量填满渗漏水通道,以增加固结体的密实性。当然,工程所在环境中地下水的性质也是应当考虑的因素,因为碱性地下水会加速固结体的降解。
5 单组分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
单组分亲水型与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在原料上的差异,导致二者间性能的差异。单组分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以多官能度疏水型聚醚多元醇为原料,预聚物端异氰酸酯官能团含量(—NCO%)根据需要选择,在5%~18%之间变化。一旦确定了配方中某种—NCO%预聚物的含量,单位质量浆液固化反应所需水的量相应确定。浆液发泡倍率基本不受多余水量的影响而与表面活性剂和催化剂的含量相关[8]。由此可见,此类灌浆材料的止水所依靠的不是“吸水”而是“排水”,即用固结体彻底切断渗漏水通道。
如图1所示,t1时刻开始加水并搅拌,由于大量气泡的生成而出现乳白现象,浆液黏度略有下降,在黏度-时间曲线上出现拐点,t2代表浆液的诱导时间,(t2+t3)可称为凝固时间。随着反应进行,浆液黏度逐渐开始增加,到一定时刻,气体生成量迅速增加,气泡开始合并、长大、膨胀,交联反应剧烈,浆液黏度急剧增加,液面开始上升,宏观表现为发泡过程。向浆液中添加一定量的催化剂,会显著降低反应活化能,缩短诱导时间。
研究表明,在配方中MDI预聚物含量恒定的情况下,随预聚物—NCO%含量增加,固结体与水反应越剧烈,形成的固结体强度越高,从柔韧的弹性泡沫变为硬质泡沫体。由于泡沫的疏水性,其体积不会因外界水环境的变化(有水/无水)而变化。因此,只要固结体具有良好的致密性和强度,就能保证有长期的止水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单组分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堵漏的长期性能优于单组分亲水型产品。
6 单组分亲/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性能对比
从宏观性能来看,单组分亲水型与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都具有遇水反应膨胀的特征,都能用于快速止水,但由于其固结体性能的差异,导致其长期堵水性能及耐久性不尽相同。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适宜于长期浸水环境下的堵水,而疏水型产品在堵水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加固作用[3,12]。具体对比如表1所示。
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固化反应形成的亲水型凝胶并不十分稳定,凝胶很容易从周围环境中吸水溶胀,导致凝胶体孔隙率增加,逐步丧失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堵水功能及力学强度。同时,由于固结体凝胶的吸水溶胀,对周围介质结构产生膨胀压力,压力过大时可能导致结构损坏[3]。
而Naudts等人通过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研究推测,在酸性条件下,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固结体在100年内质量损失不超过10%;而在碱性条件下,45年内由水解降解造成的聚氨酯固结体质量的损失高达35%[3]。这些因素都是在材料选择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7 聚氨酯灌浆材料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化学注浆作为一项专门技术,在水利、交通、建筑、市政工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能否正确选择和使用聚氨酯灌浆材料关系工程的成败,在工程设计中宜考虑如下因素[13,14]。
1)地下水环境。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固结体失水干燥后体积会收缩。注浆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浆液出现自由发泡现象,这是因为自由发泡会形成高空气含量的开孔泡沫,会加重固结体收缩。另一种减少固结体收缩的办法就是向亲水型聚氨酯浆液中添加乳液,以减小固结体干缩速率。
2)环境气温变化。如果工程所处环境的温度变化范围较大,则应考虑由混凝土热胀冷缩引起的接缝或裂缝宽度的变化。
3)渗漏水状态。如果渗漏水慢慢从裂缝中流出,则亲水型和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均可用来堵漏。除此之外,应根据需要采取措施缩短凝胶时间或凝固时间的方法,达到彻底止水的目的。
4)注浆作业时的环境温度。温度是影响浆液黏度和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随着环境温度升高,浆液黏度下降,反应速率加快,诱导时间降低。通常施工温度宜在13~32℃间。
5)环保性能。应关注工程周围的污水对固结体耐久性的影响以及灌浆材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只有满足相关标准如NSF/ANSI 61要求的聚氨酯灌浆材料才能用于饮用水工程的渗漏治理。
6)渗漏部位结构厚度。对于厚度200mm及以上的结构,可钻斜孔穿过裂缝并注浆以堵塞渗漏通道。对于厚度在200mm以下的结构,如输水管道,则可直接钻穿结构将浆液注在迎水面,形成防水层。但应注意选择使用不同类型的灌浆材料。
7)裂缝宽度。对于较窄的裂缝(宽度0.15mm以下),需要使用低黏度的灌浆材料以保证足够的渗透深度。如果混凝土遇冷收缩,裂缝宽度增加,则要求固结体能承受拉伸而不发生本体及粘结破坏。
8)注浆工艺。通常采用钻孔注浆止水,钻孔时应确保钻孔能横穿裂缝。具体可参见有关文献[15]。
8 结论
【10的认识说课材料】推荐阅读:
材料化学就业前景认识06-26
材料认识实习报告总结07-20
《圆的认识》说课稿08-03
《毫米的认识》说课稿10-11
《秒的认识》说课稿12-06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01-12
小学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09-04
四边形的认识说课稿07-06
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说课稿06-21
2.6和7的认识说课稿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