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06-11

湘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精选4篇)

1.湘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篇一

第一课件网

第一课《春风》

教学内容:《春风》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能够自信的与同学一起,用明亮、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春风》;能够对教师的指挥及每一句的起句作出正确反应;能根据歌词用肢体动作,用表情的体验歌曲。

教学设想:春天在温暖的春风吹拂下呈现出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们喜爱春天是由于不仅远离了寒冷,还可以尽情地去享受鸟语花香,花红绿叶的大自然。本节音乐课以《春风》为题,自然是以春天为背景。根据学生对春天已有的感受与经验,我设计了模仿春风-春天的景色-欢呼春天—延伸(创作与创作春景)这几个环节,让学生感受每一段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达到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的目的。

重点难点:启发学生感受每一段的音乐形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注意两声部的音准与和谐。教学准备: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体验春风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复习一首歌。请随音乐一起唱一唱(放音乐《嘀哩,嘀哩》)。师:你知道这首歌曲的歌名吗? 师:“嘀哩,嘀哩”在歌曲中是什么意思? 师:除此外春天还有什么景色?

师:是呀,温暖的春风吹拂着大地,春天已悄然而至。谁能用声音或动作模仿“春风”。

师:春风唱着轻快地歌声向我们吹来,我这里有描绘春风吹来的旋律,请同学们用“噜”来模唱。(同学随琴模唱)1= c

4/4 34 |5 5 3 50 35 |6 6 3 60 66 |4 5 61 1 | 7-- || 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噜 噜噜,噜噜 噜噜

噜.师:用什么力度?

板书:轻快的 mp 师:谁能用口哨把旋律模仿出来。(同学自由练习,然后看教师指挥一起吹奏)。师:这一句出现了几个“o”休止符,你们觉得它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再一次用“噜”哼唱。

师:这一缕缕春风还在不停的奔跑,听它的奔跑的节奏。(听课件)4/4 xx |x x x x0 xx |x x x x0 xx| x x x x x| x 0 0 ||

春风

奔向 前

方, 春风 奔 向 前 方,噜噜 噜

噜 噜

噜.师:谁能模击这一条节奏?

(然后学生一起模击,并加入歌词)

师:我们一起随琴唱一唱(课件出示第二句的旋律)师:谁能划拍视唱这一句歌谱。

师:这里出现了“o o”两拍休止符,你们觉得有什么意义?

二、春天景色

师:温暖的春风吹过后,大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听老师唱,你能从中找到答案吗?(学生听后回答)师:我们一起来按节奏朗读这几句歌词(课件出现第三句节奏与歌词)。师:这么美的景色,你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用什么力度?

板书: 愉快的mf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弹琴用愉快的心情填入歌词。师:上面这一条旋律,和我们唱的旋律相同吗? 区别do与升do的音高

师:这里唱成升do与do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学生想象回答)师:让我们在一起来体会。(学生随琴唱)

三、欢呼春天

师:春天的景色美不美?(美)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寒冬,我们终于盼到了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同学们当看到春天这美景时,你会有什么反应?(用肢体动作表现,或用语言表达心情。)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感受春天带来的喜悦。请同学们把这两句乐谱自由视唱一遍。

第一课件网 师:谁来视唱这两乐句?(教师请同学分别视唱,再请二人重唱,全班同学一起唱。)师:我们试着把歌词填入一起来唱一唱。(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节奏与音准)师:唱完这几句歌词,你联想到了怎样的场面?

(学生想象,教师启发如:鸟儿、天空、花草树木、成人、小孩等在春天到来的感受,活动情况等。)师:演唱时你会用怎样的心情,力度与前面比应该怎样。板书:兴奋的f 师:根据情绪与力度我们再一起唱一遍。(看教师指挥)

四、揭题

师:春风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喜悦,在日本就有一首儿童歌曲《春风》由于旋律轻快,活泼,充满儿童情趣,因此广泛流传,我们一起来欣赏。(放音乐)师:这首歌你们觉得熟悉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师:让我们随音乐有感情地唱一唱。(放音乐伴奏,教师指挥)。

五、延伸(创作与表现)

师:春天还有许多美景,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不同的春景填在第三句的旋律中,并唱一唱。师:请同学来唱一唱你们小组所填的春景。(学生演唱,师生点评.)

六、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口哨模仿了春风,用优美的声音感受了春景,以合唱的形式表现了春天给我们带来的喜悦,并尝试了我们心中的春景,这些都是生活的写照,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多观察生活,那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音乐。下课.歌曲《春风》的学习

教学课时: 3-1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能用明亮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春风》。技能目标:能够自信地与同学们一起演唱歌曲《春风》,并能对老师的指挥动作及前奏做出正确的反应。

情意目标: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做出简单的评价。教学重点:

歌曲《春风》的学习。教学难点: 对老师的指挥动作和前奏作出正确的反应。

教学准备:

钢琴、教材、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诊断补偿: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组织学生列队,合着律动曲进教室。

2、师生问好: 2 3 4︱5 —︱ 1 5 —︱6 3 —︱5 4 3 2︱1— ‖(师)小朋 友们 好!(生)老师

您好!老师

好!

3、发声练习: 1=D→1=F

2/4 55 5 5︱5 4 3 2︱1 55 5 5 ︱5 4 3 2︱1—‖

nghaha haha huohahaha nghaha haha huohahaha ha 这是一条为歌曲的合唱部分打基础的练习曲,要求声音有一定的控制,能唱出MP <

MF的效果,并做到声部的和谐、协调、均衡。

二、展示目标:

歌曲《春风》的学习。

三、导达目标:

1、教师导语引入课题。

第一课件网 同学们老师想问一问你们春天给你们的感觉时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那么春风又给你们什么感觉呢?那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关于春风的歌,看看是不是与你们刚刚回答的一样。

2、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3、老师范唱一遍。

4、学生轻声跟琴唱,并可加动作进行表演。

四、检查反馈:

教师小结学生学习情况,并表扬动作有创意的小朋友请他们上台表演。板书:

学习歌曲《春风》 要求:(1)能用明亮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春风》。(2)能够自信地与同学们一起演唱歌曲《春风》。(3)并能对老师的指挥动作及前奏做出正确的反应。

第二课 草原上

教学目标:

1、能够用竖笛整齐地吹奏二声部歌曲《小黄鹂鸟》。

2、能用轻柔和谐的声音学会演唱二声部歌曲《小黄鹂鸟》。

3、能认真听赏《牧歌》,感受摹的宽广与美丽。并了解内蒙古民族的风土人情。教学重、难点:

1、能用轻柔和谐的声音学会演唱二声部歌曲《小黄鹂鸟》。

2、能认真听赏《牧歌》,感受草原的宽广与美丽。并了解内蒙古民族的风土人情。教学过程:

一、导学铺垫

1、了解蒙古族相关文化。师:“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以外你们知道我国还有哪些民族吗”?“维族、傣族、蒙古族。。。”“那么,对于蒙古族,你们了解多少呢?我们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全班同学交流蒙古族的相关文化,教师出示所准备的蒙古族服饰、帽子、头饰以及赛马等图片。)师:“大家对蒙古族已经了解了这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民歌《小黄鹂鸟》

二、歌曲教学

(一)、学吹竖笛。师:“在学唱之前,我们大家先学习吹奏竖笛”(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歌谱)

1.学生在下面自己练习吹奏歌曲的指法和吹奏方法。教师提醒学生注意“5”和“6”的指法以及高音“1”与中音“1”的急吹与缓吹的变换方法 2.全班集体吹奏歌曲单音。3.全班学生有节奏的吹奏乐曲。4.请个别学生站起来吹奏乐曲。

(二)、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看到我们书上第三课《小黄鹂鸟》的歌谱,它与我们黑板上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不一样的地方,并说出乐曲的演唱形式。)1.学生听音乐磁带,感受乐曲的速度与情绪。2.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声部,学生在下面自由练唱。3.学生自由组合练习二声部轮唱。

4.几组唱得比较好的同学站起来演唱《小黄鹂鸟》

三、乐曲听赏

(一)、听赏《牧歌》

1、初听第一段(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和意境)

师“听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让我们闭上眼睛来感受一下好吗?”(播放音乐《牧歌》)师“你觉得刚才的音乐美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呢?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学生用简短的语言形容音乐所呈现的草原景色,)。

2、师“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好像看到:清晨,太阳从草原的那边冉冉升起,淡淡的薄雾覆盖着草原,真是美极了。刚才我们听的是其中的一个乐段,现在我们来完整地听赏一遍。另外,这个乐段一共

第一课件网 重复了三次,如果你能记住它,能否在它第三次出现时用“u”轻轻地跟着哼一哼呢?”

3、视唱主旋律,介绍《牧歌》 师:“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珍珠般的羊群洒在翠绿的草原上。这是草原牧民用歌声来描绘的美丽的草原,所以这首歌曲就叫《牧歌》,是根据内蒙古长调民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你们知道什么叫无伴奏合唱吗?”(请学生说一说)师:“对。这首歌就是用纯粹的人声来表现的。它是不是有一种特别的美呢?为了能真正地把这么美的音乐留在我们的心里,让我们再唱一唱它的主题吧。”

四、小结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歌声中,老师眼中的大草原更加美丽了。最后,让我们唱着歌来结束我们这堂愉快的音乐课吧。”(学生演唱歌曲《小黄鹂鸟》,并在歌声中结束全课。)教学反思:

1、在导学铺垫环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说出与内蒙古的相关文化内容。

2、在歌曲教学环节中,学生的竖笛吹奏并没有完全掌握好,很多技能技巧还有待提高。

3、《小黄鹂鸟》这首歌曲的二部轮唱,学生没有唱好,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没有达到,特别是歌曲的音准还有很大问题。教师应让学生多听几遍范唱,并用琴多带几遍。

4、课堂内容安排过多,听赏的教学内容不能进行。

课题:第3课

多彩的乡音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森吉德玛》

教学目标:欣赏《森吉德玛》的主题音乐,体验由于音乐速度的改变,音乐性格的变化。通过听赏管弦乐曲《森吉德马》以及用马头琴独奏的《草原就是我的家》两种不同乐器演奏的蒙古族两段音乐。让学生感受两首同民族地方风格民歌及精彩的歌舞表演(课件),并能用不同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或即兴画画。复习巩固已学过的“×× ×”等节奏型。教学重点:欣赏

教学难点:听辨欣赏音乐体验音乐速度变化带来的音乐性格变化。教具:

课件光盘 教学过程:

1、看画创编故事,请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两幅画创编故事并选代表讲给大家听。

2、听听、唱唱,播放课件管弦乐曲《森吉德玛》主题,感受蒙古民歌风格并利用钢琴或跟随录音学唱音乐主题。

提示:第一次是慢速,反映牧民温馨幸福美满的生活;第二次快速表现牧民热情奔放的情咸。

3、两幅画:第一幅是描绘美丽辽阔大草原的景象;第二幅是表现蒙古族人民欢天喜地载歌载舞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画面。反复播放《森吉德玛》主题,感受音乐中不同形象的两段音乐,它们的旋律是不是相同?如果旋律相同,作曲家又是采用什么方法创造出两种不同形象的音乐的呢?

4、教师总结:作曲家是用了速度的变化,第一段慢,第二

段快,所以,音乐中的速度非常重要,它能改变音乐形象的性格。

5、讲故事:介绍“森吉德玛”的故事,这个故事随着歌曲传唱至今。

6、听歌曲,注意歌曲的旋律与刚才听到的音乐主题有没有联系?

7、歌曲与管弦乐曲的主题旋律是一样的,只是速度有点不太一样,管弦乐曲就是根据这首民歌创作而来的。

8、简介作者:贺绿汀,人民音乐家,作品有《游击队歌》 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等。

9、再次欣赏〈森吉德玛〉全曲

第四课《可爱的羊群》音乐创作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的]

第一课件网

1、通过音乐创作,学习运用力度记号、速度记号、表情记号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景。

2、通过音乐创作,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协作能力。

3、运用辅助创作手段,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重点] 通过各种旋律的创编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景。

[难点] 通过节奏、速度、力度等要素来表现音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可爱的羊群》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师:同学们,听了刚才这首《可爱的羊群》,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那么请你找一找在这首歌曲旋律中,哪些音出现得较多?

学生边说,师板书: 3 3 6 6 5 3 6 3 6 1 3 2 6 6 学生随琴视唱。

2、师:你可别小看这1、2、3、5、6几个音,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节奏,像魔术师一样变化出无穷奇妙的音乐,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不信,我们来听《金孔雀》。

出示旋律:

1=C 1 3 5 | 5 — | 3 6 1 2 | 2 — | 3 1 3 5 | 1 6 6 | 2 1 6 1 | 1 — |

(1)弹旋律,完后问:你觉得金孔雀它会在干什么呢?(跳舞)

(2)下面我们变化一下,出示旋律:

1=C 3 1 1 3 3 5 5 | 5 5 5 5 5 | 3 3 6 6 1 1 2 2 | 2 2 2 2 2 2 | 3 3 1 1 3 3 5 5 | 1 1 6 6 6 | 2 2 1 1 6 6 1 1 | 1 1 1 1 1 1 |

师弹旋律,完后问:这时速度有什么变化?节奏比刚才紧密呢还是宽松呢?那么这时金孔雀又在干什么呢?

(3)我们再变化一下(出示旋律):

1=C

3-1 | 3-5 | 5--| 5--| 3-6 | 1-2 | 2--| 2--| 3-1 | 3-5 | 1-6 | 6--| 2-1 | 6-1 | 1--|1--|

师弹旋律,完后问:现在速度怎样?节奏是紧密还是宽松的?又表现了金孔雀在干什么?

3、师:啊,音乐真是神奇,我们只改变了原曲的节奏、速度,就能变化出这么多不同情绪的曲子,同学们,我们也可以把黑板上的这些音符加上不同的节奏、速度,也变化出小羊不同情景的曲子,你想尝试吗?

[导入部分的设计意图: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一开始便从已学过歌曲《可爱的羊群》入手,从而引出“1 2 3 5 6”。

为了使学生消除对创作的恐惧心理,从而引出三首不同情绪的《金孔雀》,也为整堂课的重点埋下了伏笔,也使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创编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音乐创作:

1、师:就让我们随着羊群一起向青青的草地出发吧!小羊来到草地上,吃饱了青草,玩起了跨栏的游戏,可是没有音乐,它们越跨越没劲,怎么办呢?同学们,我们一起来为它们编个《小羊运动曲》,好吗?

编旋律必须先排列出节奏框架,咱们一起来看这四种节奏:×× ×、×·× ×、×·× ××、×× ××你会读吗?(集体、抽生)

生边读,师将这四张卡片贴在黑板上,然后生齐读这条节奏。师:你有没有更好的组合方法,抽生。

你还能用其它不同方式来表现这条节奏,比如拍肩、跺脚。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2、同学们的节奏编得真棒,如果再加上音符,变成好听的旋律,小羊们听了肯定会跨得更起劲,你能把这些音符按照它的顺序填写到我们组合好的节奏中去吗?

下面我们进行小组讨论,前后二排同学为一小组,每小组的其中一个抽屉中有三张卡片,待会请你拿出一张的空的节奏卡片,(师示范)把编好的旋律直接写到卡片中去,这是,一小节几拍?

第一课件网 编完后,一起唱一唱。(挑两小组作品贴上)

[小组讨论设计意图: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们能拓宽思路,深化认识;提高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更新思维方式,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3、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两小组的作品,师弹一遍,生视唱。同学们可真行。这几条优美动听的旋律连老师都没想到,你看,小羊们听着同学们创作的旋律越跨越高兴,可是其中一只小羊因为贪玩,离开了羊群,找不到伙伴,它多着急呀。(出示课件)

× — ×

××

××

××××

××××

××××

××

你觉得这四种节奏中哪几种适合表现小羊这时着急的心情。(××××

××××、××××

××),你会读吗?有了节奏,下面我们就来编一段能表现小羊着急心情的旋律,请你待会拿出的另一张卡片,把黑板上这些音符编到这两种节奏中去,老师已经把前二小节旋律编好了,请小组进行讨论,完成后二小节的编写,并一起唱一唱。

4、展示作品。

5、正当小羊着急的时候,羊妈妈找来了,你看它们在一起多开心呀!太阳渐渐下山了,月亮爬上来了,羊儿们也休息,就让我们为羊儿编一段《摇篮曲》吧,你觉得哪条节奏最适合编摇篮曲?(×—×)

6、请拿出最后一张 卡片,一小节几拍?咱们也用刚才的方法,把黑板上的音符编到这种节奏中去,完后后二小节旋律的编写。唱一唱

7、展示作品

[音乐创作意图:为了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所以《可爱的羊群》是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串联起来的,通过这种生动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及好奇心,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知、想象,表现创造及理解能力。]

四、创作加工

1、同学们刚才创作的几个小曲子,把它们连起来就是《可爱的羊群》组曲,小羊们听了可真高兴,它们想和我们一起开个联欢会好吗?(课件出示):可爱的羊群

(1)

小羊运动曲

(2)

受惊的小羊

(3)

羊儿摇篮曲

下面,我们进行小组彩排节目,请你选择其中一片断进行表演,请导演,就是我们的小组长负责安排,比如说,哪些同学唱旋律,哪些同学用人体乐器伴奏,可以捏指,弹舌等。(按片断顺序指挥)

[创作加工意图:把课堂气氛推向了最高潮,使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又到具体的反复联系,加深了学生对歌曲情境的体会,使每个学生亲身去感受去体验,使他们获得创作的快乐。]

五、小结

小羊们听着同学们创编的摇篮曲躺在他*的怀里睡得更香味了,老师希望你们以后能创编出更优美更动听的旋律,好,那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跟羊儿说再见吧!

第五课

音乐家舒伯特

欣赏《鳟鱼》

一、双基目标:

1)

基本知识: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生平简历及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说明: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多的了解国外著名作曲家的生平介绍,以及对音乐的贡献)

2)

基本技能:感受歌曲中因调式的转换而造成的情绪与气氛的变化,以及初步认识伴奏在塑造音乐形象上所起的作用。(说明:高年级的学生应该不仅仅只限于听歌曲,而且应该更多的从整体上理解音乐作品,比如说伴奏)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音乐时要有良好的习惯,学会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更多的了解外国音乐家的作品以及贡献。(最后一条是作为常识了解)

4)

德育目标: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义,并能明确本课所揭示的寓意:善良与单纯往往被狡诈与邪恶所害。

二、教学重点的难点:

第一课件网 1)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包括调式在内的各种音乐表现手段的作用。(说明)

2)

教学难点 :在解决重点的基础上深化调式变化对音乐情绪的影响及重大作用。(由于教学难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有些困难,所以教学难点 由教师讲解,学生了解掌握)

三、教学过程 :

在教学过程 中,我将分教材分析、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

新课、教授新课五个方面来讲。

1)

教材分析:《鳟鱼》这首作品是1817年夏天舒伯特20岁时写的一首颇受人们喜欢的活泼的抒情歌曲。(简要介绍一下作品,让学生先简单了解作品)

2)

组织教学:

①师生问好歌。(12 34 5 — 15 63 54 32 1—,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

②听音模唱训练。(再同一个大小调式中,弹奏同根音的大小三和弦,听辩并分别模唱。这是针对基本技能方面来说的)。

③基本节奏训练。(针对在曲谱中出现的节奏练习)。

3)

复习旧课:

根据老师的钢琴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回顾所学的有关舒伯特的内容。

(复习要求:因为本课是第二课时的内容,所以要对第一课时所学的舒伯特《摇篮曲》进行简单复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要有连续性。

4)

导入

新课(从这一环节开始我将使用教学课件)

①这时在屏幕上出现几张关于鳟鱼的图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在音乐课中学习歌曲中的小动物——鳟鱼。大屏幕出现本课课题《鳟鱼》以及作曲家舒伯特的名字。

②教师开始提问学生自己查阅有关这首作品以及作曲家的资料,随后在屏幕上出现舒伯特的肖像画以及介绍。

(目的: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作品内容)

5)

讲授新课:

①由老师介绍总结一下舒伯特更多的优秀作品。(屏幕上出现三首视听作品)

②首先来听一遍歌曲,听完后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一下三段歌词。(先从歌词来了解作品内容。屏幕上出现歌词)

③听第二遍时,要在听的过程中思考一下3个问题:

这首乐曲分为几个乐段?

歌词描写是什么样的故事?

歌曲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表现的?

(这时我会播放已经做好的flash动画。本环节要求学生自己分析乐曲,来培养学生视听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最后由老师总结以上问题。)

④最后一遍歌曲。

要求学生听乐曲时,在乐段发生变化的时候举手示意老师。(这时本课的重点,因此在老师的帮助提示下完成这个练习)

根据伴奏音型的不同变化,说出情绪情感的变化。(这时本课的难点,这由老师总结)

歌曲的最后两句于第一、二段的两句相同,但表达的内心心情有什么不同吗?(歌词:我满怀激动的心情看鳟鱼上了当)

6)

学生表演故事内容

分别请两组学生上来,根据故事的情节来编排表演《鳟鱼》。(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一共有三个角色:渔夫、我、小鳟鱼。表演完毕后由学生自己讨论这首歌曲的寓意,最后由教师总结)

四、巩固练习

由教师提问这节课所学习的有关于舒伯特以及这首作品的常识问题。(目的: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五、课堂小结

教师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要求学生了解即可)

这首歌曲所揭示的寓意

让学生了解歌曲表现的不同,可以通过伴奏和音乐来表现。

六、布置作业

虽然本课是作为欣赏课来学习,但希望学生回家后能自己学习演唱这首歌曲,记住作曲家

第一课件网

第六课聆听《鳟鱼五重奏》

教学目的:

1、能积极的参与聆听活动,熟悉《鳟鱼五重奏》的主题旋律,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特点。

2、合欣赏音乐作品,初步了解重奏乐、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并试着运用有关知识创作简单的变奏旋律。

教学重点:

1、赏析音乐作品《鳟鱼五重奏》

2、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教学难点:运用知识进行创作 教具备置:多媒体、钢琴

教学方法:赏听、示范、启发式教学 教材分析:

1、作品分析:《鳟鱼》是舒伯特1817年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浪漫诗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虚诈和邪恶所害,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恶,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

2、作者介绍: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欧洲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生活贫困又不愿依附于权贵,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苦闷和压抑的情绪,年仅31岁就离开了人世。舒伯特的创作体裁非常广泛,包括歌剧、交响乐、重奏乐、奏鸣曲等,其中歌曲是舒伯特有特殊成就的创作领域,被誉为“歌曲之王”。

3、作品结构图(略)

4、重奏乐:又称之为室内乐,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近代室内乐指每一声部都由一件乐器演奏的小型合奏曲。按声部人数的多少可分为“二重奏”、“三重奏”等,也可按演奏的乐器分为“铜管重奏”、“木管重奏”等,其中最常见的形式是弦乐四重奏,分别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组成。

5、变奏曲式:由代表基本乐思的音乐主题及若干变奏所构成的曲式,称为变奏曲式,变奏中最初的呈现并作为以后变奏所依据的原型部分,称为变奏的主题,其后的各次变奏依次称为变奏

一、变奏

二、变奏三„„结构图式为A+A¹+A²+A³„„

6、常见变奏手法:改变演奏、演唱方式:加入各种装饰音;改变音色、速度、力度、节奏、调号等。教学环节及过程:引入 以讲述故事方式引入新课《鳟鱼五重奏》 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激发对作品《鳟鱼五重奏》赏听的兴趣

感受体验

1、教唱作品的主题旋律。

2、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并根据音乐设想故事的结局。

3、揭示作品的背景、介绍作者。

1、学唱作品的主题旋律。

2、听音乐,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将故事补充完整并讲述。

3、获得作品背景及作者知识。

理智赏析

4、引导学生结合画面和所听到的音乐讨论重奏乐。

5、放几段音乐引导学生从节奏、音色、速度、力度等个方面找每段音乐的异同。

6、总结变奏曲式及变奏手法。

4、思考重奏乐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5、找出各段音乐的异同。

6、获得变奏曲式及变奏手法的音乐知识。

巩固创新

7、出示题目:请你根据所学的变奏知识为歌曲《小星星》做变奏

8、师生共同评价。

7、小组集体讨论、商议共同完成作业并展示。

8、师生共同评价。

音乐家舒伯特——摇篮曲

教学目标:

一、听“少年舒伯特”的故事,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学习他热爱音乐、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表现歌曲安静、温暖、甜美的意境。感受母爱的温暖.教学重难点:

体验《摇篮曲》表达的内容与情感。

准确演唱《摇篮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介绍舒伯特的故乡

第一课件网

1、导言:同学们,今天我们的音乐之旅将到欧洲一个美丽的音乐城市去看一看,了解一下奥地利的音乐之城——维也纳。

2、学生观看课件,了解维也纳及金色大厅。

三、观看连环画——少年舒伯特

1、师导入:在维出纳,诞生了很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等。下面我们来了解其中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2、学生观看课件,看后说一说:从舒伯特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师小结: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要像舒伯特那样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四、学唱摇篮曲:

1、教师讲述舒伯特创作摇篮曲的故事

2、学习歌词:师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师:读起这首小诗,我仿佛觉得自己是个睡在摇篮里的小宝宝,夜幕降临的时候,深兰色的天空中,星星眨着眼睛,耳边传来妈妈动听的歌声„„

放歌曲范唱,学生静听《摇篮曲》

师:听了这首《摇篮曲》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

师小结: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又叫催眠曲,是妈妈哄孩子入睡的歌曲。表现出妈妈对孩子的温柔与慈爱,音色轻柔优美。

4、再次聆听,学生模仿妈妈哄孩子睡觉的情形,随音乐摇晃身体或作拍宝宝的动作,进一步感受歌曲摇荡的感觉。

5、听唱法学唱歌曲

a、整体随琴听唱

b、学生指出不会唱的地方,重点练唱带附点与前倚音的乐句。让学生体会附点音符带来的摇荡感及前倚音表现出妈妈无限的温柔与慈爱。

6、学生表演:学生上台表演,评选小歌手。

五、用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师:听了同学们演唱,我感受到了你们与妈妈之间深厚的爱。为了我们的成长,妈妈付出了许多。妈妈的恩情象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不照耀着我们,我们要感谢妈妈。“三八”妇女节那天,你是怎样表达对妈妈感谢的?

学生讲述自己与妈妈之间的故事。

六、课堂小结:在妈妈的呵护下我们健康地成长着,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我们的妈妈,回报我们的家人。让我们唱着音乐家舒伯特的摇篮曲,再次回味一下那浓浓的母爱吧!

第七课 家

一、师生问好!

二、欣赏《可爱的家》

1、介绍作者

1、介绍作者:是英国作曲家比肖普作曲,是他的歌剧《米兰的少女克拉丽》 中的一首插曲,后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家喻户晓的通俗歌曲。歌曲表达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对亲人、对家乡的怀念和眷恋,这也正是远离故乡和亲人的词作者佩恩的心声。

2、初听乐曲,边听边想:

2、初听乐曲,边听边想——这首乐曲主题的主奏乐器的名称你能听出来 吗?

(生听并思考问题)

3、相互交流。

4、复听乐曲,问: 1)主题重复了几遍?

2)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3)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5、感受学习主旋律。

1)跟着老师的琴学习歌曲的主旋律。

2)学生自由地哼唱旋律。

3)学生有感情地哼唱旋律。

第一课件网

三、欣赏《回家》

1、简单介绍乐曲背景:

1、这首乐曲充分地表达了一个匆匆回家啊的游子在归途中所怀的热切渴望和甜美幸福的心情。

2、初听,边听边想: 1)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生听乐曲,思考问题)

2)在西洋乐器的分类中属于哪一类?

3、复听全曲

1)思考:这首乐曲与上一首《可爱的家》在内容与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2)这首乐曲一共分为哪几个部分?(三个部分)

四、创作

1、请你为这首曲调配上歌词,歌词的内容要求与“回家”的标题是一致的,与四人小组一起讨论一下,唱一唱。(生创作、讨论并表演)

2、评价。

五、小结:家是可爱的。

二、欣赏体验

(一)聆听乐曲《可爱的家》:

要求:听出乐曲的情绪。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聆听

2、学生交流对乐曲情绪的感受(乐曲色彩,旋律的特点及联想到的情景)

3、听一听乐曲中使用了哪些乐器?(揭示演奏形式)

(二)听赏乐曲《可爱的家》的演唱片段:

要求:理解歌词。

1、揭示歌曲的名称、来历

2、静听教师演唱的歌曲片段(媒体出现歌词)

3、学生可小声跟唱

4、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5、学生跟媒体卡拉

OK演唱或哼唱全曲

(三)复听乐曲《可爱的家》

要求: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

1、聆听学生在音乐声中介绍自己带来的全家照,说说自己觉得最幸福的家庭时刻。

2、跟着音乐边想象幸福的家庭时刻边唱一唱以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三、拓展欣赏

要求:辨别相同音乐主题的不同表现(演唱、演奏)形式。

(一)导入:用乐曲和歌曲《可爱的家》比较,讨论表现形式。

(二)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按曲目编号自主选择欣赏不同版本《可爱的家》音乐作品,1、和教师的演唱版本和乐曲版本作比较。

女童声独唱《可爱的家》

童声流行乐可爱的家

③可爱的家男女声重唱

④扬琴演奏《可爱的家》

⑤MID音乐《可爱的家》

⑥口琴演奏《可爱的家》

2、大组交流自己小组听到的作品表现形式,教师及时播放相应的音乐作品并宣布表现形式。

3、用竞赛的方法,播放剪辑好的部分片段,让学生辨别《可爱的家》不同表现形式,看谁的速度快。

(三)情景创设音乐活动《可爱的家》

要求:表现歌曲表达的情感。

方法: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分角色扮演家庭中的成员,讨论要创设的家庭活动场景并排练,1、示范组交流师生互评后再排练、表现。

说明:

这一情景创设音乐活动环节中,教师的角色应随着学生的需要而及时改变。在活动初期是组织者,指导一组学生并展示给其他小组以起到引领者的作用,后期是参与者与学生一起活动。同时,教师注意发挥学生评价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评价提高表演的能力、合作的能力。

说明:

第一课件网

2、学生选择合适小品的音乐(教师提供音响设备或学生用演唱,伴奏等方式在小品高潮处出现)师生合作排练。

3、小组综合表现

四、课堂小结

师: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关爱家里的每个亲人,让我们的家永远温馨,快乐,平安。关于家的题材的乐曲歌曲有很多,回家去找一找下节课让我们在音乐 第七课 江南小曲

第八课

拔根芦柴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感受扬州民歌的风格,并通过歌声初步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用方言唱歌,歌曲衬词的演唱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等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唱歌曲《拔根芦柴花》,让学生欣赏

2、讲解扬州的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

二、教唱歌曲

1、教师唱

2、带领学生唱

3、学生随琴唱、三、讲解歌曲的演唱要求

1、重点衬词的唱法

2、用扬州方言来唱

四、比较用普通话和方言唱两者的区别

五、分新式唱

1、独唱、2、齐唱

3、独唱和齐唱相结合唱

4、表演唱

六、教师评价,肯定学生的表演

七、提出问题

1、你还唱过哪些民歌

2、能用方言唱吗

3、表演给同学看

课后找找别的民歌

《茉莉花》

一、课题: 《茉莉花》

二、导入新课

从外国人唱《茉莉花》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地去感受歌曲的优美。

过程:

教师导语:老师教音乐,也会讲故事。不信,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

看,刽子手们又在磨刀了(开始播放话剧片断)

原来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播放到百姓的场面)此夜,全城

第一课件网 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瞧,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茉莉花的旋律响起)

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听过?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大家听听?

是的,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我们江苏的民歌《茉莉花》的旋律(没听过没关系,老师告诉大家,这首曲子原本是我们中国江苏的民歌《茉莉花》)大家想知道它在世界音乐使上的地位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刚才大家看到的便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多》的片断,大家想一想,早在100年前,意大利人就在唱《茉莉花》的旋律,可见这首歌是很受欢迎的。(停顿)还有更早的,英国人190多年前就把这首歌写在书里印刷出版了。

三、欣赏《茉莉花》与活动

1.历史简介

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谁来把大屏幕中次连贯成一句话介绍给大家。(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

2.听旋律

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乐器,认识吗?(对了)这叫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民族歌曲,就要用我们的民族乐器来演奏才能体现它的韵味。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用二胡演奏出的《茉莉花》。

拉完一段,看学生状态,“抓住”听得入神的同学:“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听得很入神,老师也一样,快要被着美妙的旋律陶醉了。你们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你们的感受吗?比如说,用手来表示听到的旋律的高低起伏。”

教师示范,再拉第二遍。

3.原版的茉莉花(屏幕显示歌词)

先在江苏地区广泛传唱,清朝时期定名为《茉莉花》。一起听一听,边听边留意一下歌词,看看歌词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出示歌词、播放黑鸭子演唱的茉莉花。2-3段之间过门提示学生唱一唱)

学生回答问题: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真的有这么香吗?我们一起来切身体会一下。(喷洒空气清新剂)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真的那么白吗?老师这里有几张照片一起来看看(播放照片)

茉莉花亦称“茉莉”,为复瓣小白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素洁光润,仿佛刻玉雕琼。该花原产印度、印尼、菲律宾等国。早在宋代传入我国。

自明代起,扬州已有少量茉莉引进种植,但大批种植至少始于清光绪初年。

4.新版《茉莉花》

民歌总是在人们的传唱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化。茉莉花小巧玲珑,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经过多年的传唱之后,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学易唱。可以说就是几岁的孩童也时常将它挂在嘴边。(播放新版《茉莉花》

5.屏幕出现两首歌的旋律(简短的一句)。学生对比,知道的确发生了变化。

6.师生互动,说说茉莉花

歌里一直唱茉莉花好,其实茉莉花并不仅仅可以用来观赏,你们知道茉莉花还有什么用吗?(泡茶、入药、做成工艺品等)

老师今天带来了新鲜的茉莉花茶,我们一起来尝尝。

一边泡茶,一边介绍茶道。

要说这泡茶呀,可是个非常讲究的活儿。茉莉花茶属于绿茶,一般是将少量茶叶放在杯子里,然后往里面加入开水。水温不能太高,80℃左右即可,如果温度太高,就会伤害茶叶,影响茶的味道。

所以倒水就很有讲究。水壶要高些,这样水会在进入杯子之前降低些温度。水壶在倒时要忽高忽低,这样的倒法还有个好听的名字——龙凤三点头。这样就使茶叶在杯子里翻滚,让香味能够迅速得散发出来。

请几位同学来尝一尝。说说着茶的味道如何。先闻一闻(有股茉莉花的清香)刚进口怎们样?(有点苦)再喝一口呢?(还是苦)那么闭上眼睛,吸一口气,再感觉一下口中的味道(苦后是一阵清香)是的,苦后方觉甘甜正是这品茶的精髓,这里面也蕴藏着人生的哲理——经过艰辛和付出后的得到甘甜才最为珍贵。

7.学唱《茉莉花》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看花、品茶、听歌,老师非常高兴。大家觉得呢?这自古阿,高兴时必当高歌一曲。老师有个提议,不如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茉莉花》如何?

第一课件网 总结歌曲内涵

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民歌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储蓄柔美。

小结点题

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茉莉花》的内容,尤其是它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作为一个江苏人,我们?

(学生总结:感到骄傲自豪)

教师接:是呀,老师也想起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更应该将这首经久不衰的佳作永远创唱下去。

8.尾声:宋祖英悉尼放歌(视频)

前不久,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了一场世界性的演唱会。就在这场演唱会里,她深情演绎了《茉莉花》,将《茉莉花》再度介绍给了全世界,获得全场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热烈的掌声。为她伴唱、伴奏的人中有很多是外国人。老师有个提议,我们一边欣赏一边也来跟着合唱队担任伴唱,感受那激动人性的场面。(起立)

四、下课。

第九题:《采茶舞曲》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道茶、品茶、咏茶三个步骤,让学生了解中国茶的文化,通过聆听茶歌,体会民歌中山歌的特点及地域性。

二、技能目标:通过用各种方式对歌曲的重新演绎,让学生了解民歌风格的形成作用,及提高学生的演唱兴趣。

三、情感目标:感受江南民歌艺术的魅力,以唤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和体验歌曲,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难点:实践创造

方言的念唱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情感式教学法、启发教学法、讲授法、类比法、实践法

教具:茶具、笛、服装、电子琴、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上课之前,放影《古丈茶歌》

课堂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我让大家猜一个谜语:生在山中,一色相同,泡在水里,有绿有红。(放课件)

生:茶

师:茶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

第一环节——道茶

师:大家都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在外国人眼里China与Tea是同义的,说到中国人与茶的渊源我们不得不提起“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几年前“神农尝百草遇七十二毒,得以茶解之”从此,中国人与喝茶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师:我想问一下大家,我国各地又有哪些名茶呢:

生:学生列举(碧螺春、三炮台、龙井、毛尖、茉莉花、大红袍、黄山云雾茶、杭州菊花茶、铁观音、新密尖山金银花茶等)

第二环节——品茶

师:看来大家平时里还积累了不少有关茶的知识,不知道你们了解什么是茶道吗?

生:可能回答了解或不了解

师:放课件了解“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师:咱们都了解了,我给大家布置的课下作业就是练习茶道,到下节课我就希望你们能说出练习茶道的心德。

第三环节——咏茶

师:我们感悟茶道的思想精神,体味她的高雅情韵。

我们是不是该饮“茶”思源,感受一下采茶的乐趣呢?

第一课件网 播放歌曲《采茶舞曲》

简介:这首《采茶舞曲》是根据越剧现代戏《雨前戏》改编的,是用江浙一带方言演唱,她揉进了越剧的唱腔,流畅而柔美,富有江南浓郁的特色。

1987年,《采茶舞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作为亚太地区优秀民族歌舞保存起来,并被推荐为这一地区的音乐教材。这是中国历代茶歌茶舞至今得到的最高荣誉。

提出问题:从歌词提示中,大家想象一下该是怎样一幅图景?

生:自由发言

师:咱们知道在劳动过程中为抒发情感,减轻劳动强度,劳动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唱歌,采茶来说,体力消耗轻,所以歌唱的旋律性较强,并且茶歌多以赞美家乡及歌颂生活为主,而且各产茶地都会流传茶歌,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而我们这节课所学的《采茶舞曲》就很具有地方特色。

开始学唱

师:咱们这首歌基本上学会了,请你们把认为自己唱的最好乐句展现给同学们。

生:学生自主的演唱

师:下面请把难唱的乐句提出来。

生:提难点

师:用范唱对比进行纠正

生:练习、纠正、巩固

实践创造: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如何根据本组的特点来演绎这首歌。

生:学生讨论

学生分组表演

小结:茶可谓是“国饮”今天我们通过道茶、品茶、咏茶不仅了解了了丰富的中国茶文化,还感受到了中国民歌中茶的魅力,正如我们标题所说“茶香阵阵,歌不停”我们应感激茶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乐趣,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细细品味生活的点点滴滴与甜美香浓。

下课仪式:全体学生一起演唱走出教室。

《采茶舞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采茶舞曲》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江南小调,是现代越剧《雨前曲》的主题歌和舞蹈曲,全曲以越剧的音调为素材,曲调清新优美、节奏活泼欢快,具有舞蹈风格。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流行于大江南北。

设计思路:

这堂课我主要是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挖掘歌曲内涵,同时让学生明白《采茶舞曲》的诞生地是咱们温州泰顺,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搭建表演“舞台”,为学生提供表演与表现机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突出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以生动有趣的方法解决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江南小调《采茶舞曲》,体验歌曲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的同时进一步挖掘歌曲的内涵及体验歌曲特有的越剧韵味。

2、通过欣赏,让学生明白《采茶舞曲》的诞生地是咱们温州泰顺,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3、通过欣赏,了解一些茶文化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创造表演才能和相互合作的精神。

教具准备:

录音机、钢琴。

教学过程:

一、学生背诵唐诗《忆江南》导入新课

师:“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说到杭州,我们不能不想„„

生:美丽的西湖。

师:提及西湖,大家都知道西湖的„„

生:龙井茶很有名。

师: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去西湖的龙井茶园去看看。

(出示了西湖茶园风光图片)

第一课件网 师:茶园的阿姨们得知大家来参观茶园,特意为同学们点了一首好听的歌曲。

二、欣赏歌曲,授新课

1、初听歌曲《采茶舞曲》感受情绪特点

师:你们感觉这首歌的情绪如何?歌中都唱些什么内容?

生:情绪欢快、活泼;但是和我们平时听的歌有些不一样,像唱戏一样,听不大懂„„

师:那就请大家结合歌词再仔细地听一听,这首歌究竟唱了什么内容?(出示《采茶舞曲》的歌词)

2、分段复听,体验歌曲特有的越剧韵味

在理解了歌曲第一部分后,我便让学生积极参与对歌曲的体验,学唱“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并要求学生加上动作来表演唱。

(师生做“照镜子”游戏。)师:老师就是那面大“镜子”,同学们来照“镜子”,模仿老师的动作,谁做的像,谁上来当“镜子”。

(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出示“两只公鸡争米上又下”的歌谱)

师:你们说“两只公鸡争米上又下”的动作比喻什么呢? 生;是茶园阿姨采茶时优美的动作。

师:你们想一想,作曲家为什么要在这里加“休止符”,他有何创作意图? 生:加“休止符”的这句要显得轻巧些,说明了采茶动作很敏捷、熟练。

三、追溯《采茶舞曲》的来源

师:这么美妙、动听的歌曲,是谁创作的呢? 生:周大风爷爷。

师:是从何而来呢? 生:我想大概是杭州吧?

师:很多人也都和你一样都以为这首歌出自杭州西湖,但是,词曲作者周大风爷爷告诉我们,咱们温州泰顺才是《采茶舞曲》的真正故乡呢!

(出示“《采茶舞曲》源于泰顺”的新闻报道。)

四、“说茶”——茶之功能

(呈现“功夫茶”图片)

师:说到茶,我们不得不说说“神农尝百草”的故事——“神农尝百草,遇七十二毒,得茶以解之。”可见,茶有解毒之功能,除此之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功能呢? 生:提神健脑、消暑止渴、防止蛀牙、延缓衰老„„

师:咱们温州泰顺有“中国茶都”之称。请结合茶的功能,请大家创编一个“夸咱家乡茶”的节目。

(学生小组合作创编节目,兴趣高涨)

五、总结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参观了西子湖畔的龙井茶园;听了富有越剧味的《采茶舞曲》同时还了解了关于茶的一些知识,更是明白了我们温州泰顺才是《采茶舞曲》真正的故乡。但是我们温州还有许多小朋友还不知道这件事呢,让我们唱着《采茶舞曲》到学校的各个角落去宣传吧!(学生听着音乐走出教室)

第十课 月夜

教学内容:

歌曲《彩云追月》、欣赏《彩云追月》。

教学目标:

1、学习切分音、切分音节奏XX X X X,充分感受切分音的特点,并在歌曲的学习中体验含切分音的节奏。

2、怀着真挚的感情,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理解作者盼望两岸早日统一的迫切心情。

3、欣赏富有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了解乐曲的节奏、情绪、速度。并能听辨出各种民族乐器特有的音色。

教学重点:

切分音:XX X ; 切分音节奏:XX X X X。

教学难点:

处理好歌曲中含有切分音节奏的部分;欣赏乐曲时能听辨出民族乐器的音色。

第一课件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板书“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

2、学生齐读板书。

今天,老师来当一回明月,邀你们这些彩云们一起参与这节音乐课。但是,首先得读准这个节奏哦。

二、认识切分音

1、出示节奏卡一。

节奏卡一:X X X X A、学生自己练习。

B、指名边打拍边用“da”读出节奏。

C、集体用“da”读节奏。

2、增加难度,在第二第三两个音符上添加连线,再请同学读一读。

节奏卡一:X X X X ↓↓

节奏卡二:X X

X

再把中间两个半拍的音符合并成一个一拍的音符,出示节奏卡二。

A、第二个音:是前一拍中的弱部分。

第三个音:是后一拍中的较强部分。

B、这个一拍的音,是从前一拍子的弱部分开始,延续到后一拍较强的部分,改变了基本强弱关系的这个音叫做切分音。(X X X)

C、学生读一读节奏,说一说什么叫切分音。

3、出示带有切分音节奏的节奏卡片,请学生读一读:

A:X X X X

X B:X X X X X X

三、歌曲教学

1、找出课本歌曲中带有切分音节奏的歌谱,并唱一唱。

2、听歌曲范唱,着重注意歌曲的节奏。

3、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

4、请学生找出有困难的乐句,单独练习。

5、全班演唱歌曲,老师提出需要改进的意见,并练习。

6、分组演唱:女生唱第一段,男生唱第二段。

7、小结。

四、欣赏教学

1、听听用民族乐器是怎样来表现“彩云追月”的?听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

(一)、这首乐曲的节奏、情绪、速度有哪些特点?看课本相应的选项并做出选择。

(二)、主旋律部分用了哪些我们熟悉的民族乐器来演奏的?

(播放音乐,老师巡回提问:主题音乐用了什么民族乐器?)

2、讨论并回答问题

(一)。

节奏平稳的;情绪抒情的;速度稍慢。

3、讨论问题

(二)。

小结:第一三主题是竹笛独奏,二四主题是二胡齐奏。乐曲用竹笛独奏来代表明月,二胡齐奏代表彩云,给我们展示了一副“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的迷人景色!

五、结束课业!

第十一课《萤

虫》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萤火虫》

2、创设歌曲带来的表现夜晚迷人的意境——肢体语言 教学目标:

情感—— 让学生欣赏女声独唱《萤火虫》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情绪,启发学生从小树助人为乐的思

第一课件网 想品德。

认知——通过表演各种助人为乐的小品的过程,更进一步升华学生从小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观察、模仿、合作能力。

拓展——通过一些与《萤火虫》相匹配的舞蹈肢体的动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即兴创作的多元化能力。教学的重点难点:

1、欣赏女声独唱《萤火虫》,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情绪,启发学生从小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

2、能哼唱《萤火虫》歌词,并能跟着音乐即兴舞蹈肢体的表演,表现夜晚迷人的意境。教学背景:刚踏上工作岗位,见习期间,担任小学三——五年级的音乐 教学全息过程:

(一)导入 分

在这一环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用歌唱的形式问好,似乎更好些。

让学生自己来想象夜晚的景象,而不是让老师来告诉,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学生的回答教师立刻要给予肯定

让学生自己课外收集萤火虫的资料。丰富课外知识。让它们自己知道关于萤火虫的答案。

在歌曲的情绪回答中,学生的回答非常出色,在这里就能够看出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是很丰富的。在此教师立刻给予了肯定和表扬。

这里的歌唱不是学唱而是跟唱,因为让学生有预习歌曲的,在唱的过程中学生的节奏不稳定,教师就立刻纠正。以打节拍的形式告诉学生正确答案。

在优美的歌声中让学生总结萤火虫的优秀的品质。从这里接开始启发了学生的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先让学生说一说,再让学生来编演,切入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思想教育,素质教育的灌输。教学过程很自然的就进入到学生的创编过程。学生的创编内容就是一个“扶盲人过马路”,这个内容与萤火虫用光亮点燃来照亮黑暗的精神内涵很贴近,学生也很聪明的领悟到里这一点。他们表演的非常精彩,有的学生还用两个侧面来表演这内容,很现实化,也很具体化。

还有一组学生用对白的形式让大家一目了然。

舞蹈肢体的创编是学生最喜欢的一个环节,特别是让学生自己来编动作的时候,大家都很认真,教师也参与到学生中一起来想,整个气氛非常的活跃,但这并不是本课堂的最美的地方,最感人的是在最后,大家跟随音乐,和教师一起表演,老师并没有说什么,但学生就这样很自然地跟着老师来到了,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孩子都把老师围成了一个圈,音乐不断的在放,孩子们完全的陶醉了,连听课的老师也陶醉了。最后铃声一响,孩子们像萤火虫一样飞出了 预备铃声响学生进教室——背景音乐《月光曲》

(在进音乐教室后能够随意就坐,制造一种自由的气氛,仿佛孩子们就在田边等待萤火虫的出现。)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小小音符真的了不起,能够描写阳光,描写大海也可以描写 夕阳。你听:悠远的钟声里,有一抹晚霞滑过草地。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有语言勾画一幅夜晚的景象?

生:有满天的星星,美丽的月亮、还有小小的萤火虫„„

师:大家说的很好,晚上的景色的确很美,星星,月亮,还有那些可爱的小飞虫,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听《萤火虫》

(导入新课,并出示课题)

(二)欣赏《萤火虫》

教师:请听《萤火虫》感受一下歌曲的意境。(欣赏一段)

师:大家喜欢《萤火虫》这首歌曲吗?

生:喜欢。

师:那么有谁知道什么是萤火虫,它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小飞虫呢?(举手回答)

生:萤火虫会发光、„„

生:萤火虫的生命很短„„

生:萤火虫的只在晚上出现„„

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萤火虫它是专门在夜晚出来的,它的身体非常小,它的身体的一段尾巴处的地方能发光,另外它的生命很短暂。

师:了解了这些之后呢,我们就来完整的欣赏一遍《萤火虫》,请同学边听边随着音乐自由的律动。

第一课件网 并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

(欣赏完整的一遍后)

师:请告诉老师歌曲的情绪?(教师示意学生举手)

生:优美、抒情、柔和的,有爱心的、温馨的。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特别是这几位同学,老师都没有想到——柔和的,有爱心的、温馨的、老师只是概括了——优美、抒情。看来同学们都非常的聪明。

(三)演唱与分析

师:那么大家想不想跟着音乐一起来演唱这首歌曲呢?

生:愿意。

师:请大家看着上面的歌词来一起唱一遍。(在演唱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演唱的方法,声音要稍微压的底一点„„)

(跟随音乐唱完歌曲)

师:教师范唱“燃烧小小的身影在夜晚,为夜路的旅人照亮方向,短暂的生命努力的发光,让黑暗的世界充满希望”

师: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唱这两句吗?

生:不知道。

师:因为它不仅反映萤火虫的可爱,更反映了它的一种“精神”。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遍,之后请哪位同学来回答?

(唱完)

生:无私奉献„„

生:助人为乐„„

师:大家都讲的对,那么老师也想了几个。

(屏幕显示)——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助人为乐

(四)即兴表演

1、小品

师:请大家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好人好事或者助人为乐?

生:帮老爷爷老奶奶过马路„„

生:到火车站帮带小孩的阿姨拎东西„„

生:帮跌倒的人扶起来„„

师:大家都说的很好,老师也找了几个助人为乐的事迹——扶盲人过马路、搀扶摔倒的小孩、帮同学补功课、帮孤老大扫除(屏幕显示)

师:我们就像小小的萤火虫那样追求“真、善、美”“求真、求实、求新”做一个文明,诚信、奋发的快乐的长乐一份子。

师:大家现在就来做个好少年来“扶盲人过马路”“帮孤寡老人大扫除”师:我们来分组表演看看哪一小组表演的最好。(背景音乐放)

生:开始讨论,当音乐结束时学生很自觉的安静下来

师:抽两组学生来表演,并给予肯定。(学生表演的的确很好,而且有说白的角色,让大家一目了然)

2、创编肢体语言

师:《萤火虫》这首歌曲实在太优美了,大家想不想为歌曲配上我们自己创编的动作呢?

生:想!

师: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分组自己来编一编!

(音乐播放,老师也参与其中,与同学们一起编,学生创编时非常的认真)

师:看大家认真的样子一定想亮一亮自己组的创编成果,是吗?

生:是的。

(每组学生就选一个的动作来教其他组并表演)

师:教师也为这首歌曲编了舞蹈动作,我们一起来好吗?

生:好!

师:那么我们随美妙的音乐来律动起来„„

(音乐响起,一起来表演,教师创编的动作很简单,学生很喜欢,很爱跳,而且效果也很好)

师:同学们的动作加上老师编的动作来为《萤火虫》创设队行„„(完全调动学生的表演欲望,营造舞台表演的气氛)

下课铃声一响,所有的人还沉静在音乐声中

第一课件网 师:小小的萤火虫们再见了(师生再见)

《萤火虫》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萤火虫》的歌词和歌谱。

2、能自选打击乐器为歌舞伴奏;能积极参与集体歌舞表演。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并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初步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并能自信的表演。

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打击乐器、课件、节奏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阶段目标:通过表演《小小的船》和演唱《我和星星打电话》激发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师:播放歌曲《小小的船》。

生:随乐曲走进教室,律动。

复习歌曲《我和星星打电话》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进教室时表演的歌曲名字是什么?《小小的船》在这首歌曲中把弯弯的月儿比喻成小小的船,充满了诗情画意,每当使幕降临之时伴随在月亮周围的还有那满天璀璨的繁星,它们一闪一闪的好像在对我们说些什么,下面就让我们和星星通个电话,相互问候一声,好吗? 生:好。

师:钢琴伴奏。

生:边表演边演唱歌曲。

师:在刚才的通话中,你们向星星寻问了什么?提出了哪些问题? 生:„„

师:星星回答你们了吗? 生:回答了。

师:它们是怎样说的? 生:„„

师:哦,让你们学好本领长大后乘上火箭飞船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二、新授歌曲《萤火虫》

阶段目标:完整的演唱歌曲,了解与之相关的内容。

1、介绍萤火虫

师: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真能和星星相互交谈吗? 生:不能。

师:对,其实星星是离我们地球很远很远的—些星体,它们有的本身会发光,有的则需要借助太阳的光芒发光,这些光芒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到达地球,每当夏夜来临,我们仰望星空感叹宇宙神秘的同时,会发现在我们身边的草丛中、溪水旁也有一些像星星一样发光的小昆虫,他们绿色荧光的时隐时现,时亮时灭,忽上忽下,忽快忽慢,一会向东一会向西,为寂寞的大地增添了光彩。这一景观的制造者就是——

生:萤火虫。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小昆虫们。

生:看。

师:通过刚才的观看,我们发现萤火虫的尾部发出了一闪一闪绿色的荧光,那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它代表了什么意思?老师已经让同学们回去搜集了资料,下面就请几位同学来为我们介绍一下。

生:介绍。

师:听了这两位同学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对萤火虫有了一点了解了?萤火虫的灯语到底还有哪些意思,里面究竟藏着什么奥秘,这就要请你们这些在坐的未来的科学家们早日学好本领长大后继续去探索和研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表现萤火虫的歌曲,名字就叫《萤火虫》。

第一课件网 生:齐读课题。

2、学习歌曲

(1)听范唱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考虑这样两个问题;这首歌曲是4/2拍的还是4/3拍的?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4/3拍的,情绪优美、抒情、宁静、安详。

师: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后,教师写到黑板相应的位置。

(2)读歌词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歌曲的歌词,请同学们把你的右手拿出来,边画4/3拍的图示边读歌词。教师指黑板按照强弱规律打三拍子节奏加深对3/4拍的感受。

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3)听唱

师:多美的歌词啊!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寂静的夜晚,天上星星一闪一闪,地上还有一群会飞的星星。下面老师再放一遍歌曲,同学们一边想象着这景象一边随着歌曲小声的唱一唱。

生:听音乐唱歌曲。

(4)随琴唱

a、随琴唱;

b、挖掘歌词;

师:歌曲把萤火虫比喻成了什么? 生:小灯笼和满天的繁星。

师:歌曲给我们提供了无限的遐想,所以同学们在演唱时要充满联想,仿佛你就看到了夏天晚上萤火虫轻盈翩飞的情景,我们再来演唱一遍这首歌。

c、再次演唱。

(5)节奏

a、请学生到黑板画节奏。

师:这首歌曲是4/3拍的,同学们己经能把歌词唱的这么好了,老师想节奏也一定不会难倒大家,下面就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把它的节奏画出来。

生:画节奏。

b、完整打节奏。

(6)模唱曲谱

a、在教师的带领下模唱曲谱。

师:大家能不能按照这个节奏把这首歌曲的旋律唱一唱,看有没有困难? 生:随着老师慢唱曲谱。自己唱曲谱,教师伴奏。

三、打击乐器

伴奏《小红帽》、《萤火虫》。

阶段目标:根据节奏特点和歌曲情绪为歌曲选择合适的乐器伴奏。

打击乐器合奏《小红帽》。

师:刚才同学们唱了挺长时间的歌曲,嗓子一定有点疲劳了,下面时间我们活动活动手好不好? 生:好。

师:就请你们用打击乐器为老师弹奏的歌曲《小红帽》伴奏。

生:拿出打击乐器。

师:弹钢琴。

生:打击乐器伴奏。

打击乐器伴奏《萤火虫》。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萤火虫》这首歌,这首歌这么好听,我们也用打击乐器为这首歌伴奏好吗? 生:好。

师:老师已经为这首歌设计好了两种节奏型,你们从咱们学过的打击乐器中挑选两种既符合节奏特点又符合歌曲特点的乐器来为歌曲伴奏。(出示节奏卡片)

生:学生选择。(碰钟、串铃)

师:放歌曲。

生:用碰钟、串铃为歌曲伴奏。

第一课件网

十二《囊萤夜读》

阶段目标:通过故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讲故事,思想教育。

师:在古代还有一个与萤火虫有关的故事呢,你们知道吗?下面就请某某同学为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

生:讲故事《囊荧夜读》。

师:多么刻苦的好孩子呀,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不用像车胤小朋友那样囊萤夜读了。但如果有他那样刻苦勤奋的精神,我想同学们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集体舞《萤火虫》

阶段目标:学会集体舞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及合作精神。

师:在银色的月光下,萤火虫总是成群的飞来飞去。好像一个个轻盈的舞蹈家,下面我们也像萤火虫一样跳一段集体舞好吗? 生:好。

师:钢琴伴奏。

生:变队形。

师:在中间示范单一动作。

生:起立在座位前学跳老师教授的动作。

动作一:双手掐腰,第一个三拍:第一拍上左脚脚跟立起的脚掌点地,第二拍右脚跟上,第三拍左脚原地点地;第二个三拍:第一拍退右脚脚跟立起前脚掌点地,第二拍左脚跟上,第三拍右脚原地点地。

动作二:与动作一相反,先退右脚,再上左脚。

动作三:和旁边的同学拉好手,第一个三拍:第一拍向左迈左脚脚跟立起前脚掌点地,第二拍右脚跟上,第三拍左脚原地点地;第二个三拍;第一拍向右边右脚脚跟立起前脚掌点地,第二拍左脚跟上,第三拍右脚原地点地。

动作四:第一个三拍女生蹲下双手在身体斜下方45º,男生站立双手斜上方45º,第二个三拍交换。

动作五:原地脚跟立起,双臀直上举,手五指张开轻轻晃动。

师:请一位在下面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到前面和老师配合,先喊拍子连贯的做一遍,再配合音乐给学生范跳一遍。

生:观看。

第一小节:女生动作一,男生动作二。第二小节:女生动作二男生动作一。

第三、四小节:同一二小节。

第五、六、七、八小节:动作二。

第九、十小节:动作四。

第十一、十二小节:动作五。

师:钢琴伴奏。

生:集体舞队形站好。

师:放音乐,在前面领跳。

生:与老师配合完成舞蹈。

师:放歌曲,和学生一起跳集体舞同时提示学生动作的变换。

生:按照集体舞的编排,配乐表演。

师:把学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唱歌,一部分跳舞,一部分打击乐器伴奏。

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六、小结下课

师:闪闪发光的萤火虫总能为美丽的夏夜增添无数的诗情画意。小小的萤火虫是人类的好朋友,它用自己微弱的光亮照亮夜空,用自己短暂的生命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惊喜,科学家们受到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还发明了特别省电的荧光灯呢。看,只要我们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就会探寻到更多的奥秘。最后让我们像萤火虫一样飞向美丽的大自然。

生:做动作出教室。

第一课件网

第十三课

学习歌曲《小白船》

2、处理歌曲

教材简析:

《小白船》是-一首由尹克荣作词、作曲,在我国流传很广的朝鲜风格突出的童谣。歌曲描绘了孩子们对神奇奥秘的大自然的丰富想象与探求,反映了少年儿童热爱美、追求美的审美心里活动。鲜明的三拍子旋律,塑造了船儿随波飘荡的生动形象和美丽的神奇意境。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用三拍子的韵律来抒发美好的情感。

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发展想象力,激发创造力。

三、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感受3/4 拍歌曲动荡起伏的韵律。

教具准备:

《小白船》MTV光盘、《小白船》舞蹈片断录像、歌曲《小白船》情景图、《宇宙奥秘》影片片断、幻灯片二张、课件二张。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律动。

三、综合训练:用试一试,拍一拍,说一说等方式,让学生感受 2/

4、3/4 拍音乐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幻灯字幕:

2/4 × ×︱× × ︴× × ︱ × × ‖

● ○

● ○

● ○

● ○

3/4 ××× ︴××× ︳××× ︳××× ‖

●○○

●○○

●○○

●○○

四、复习《小白船》旋律。(幻灯字幕映示)

五、填唱歌词。

(一)导入歌词,领悟词意。

1、出示歌曲,自由读歌词。

2、映示小白船飘荡的情景画面,讨论:歌词中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引导学生凭借歌词、画面,通过想像,复述歌词大意,体会歌词意境:瞧!多么美丽的景色呀!同学们,你能根据这幅图结合自己想象复述出歌词大意么?(学生自由回答)

4、小结过渡:通过讨论、想象、看图,同学们不仅理解了歌词,而且体会到了它的美妙意境。的确,在蓝蓝的天空里,有只飘荡着的小白船,船上有棵桂花树,白兔在兴致勃勃的游玩,明亮的星星,眨着会说话的眼睛。歌词写的多美啊!

你们想不想通过唱把这美好的意境表现出来呢?

(二)自学《小白船》歌词(播放《小白船》MTV 光盘)

1、初听范唱。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2、朗读歌词。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老师用碰铃伴奏)

3、随琴唱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描绘的意境。

4、互唱歌词。找出难唱的句子,互相学唱。

5、齐唱歌词。进一步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意境。

六、歌曲演唱处理

(一)分析歌曲:

1、同学们,《小白船》这首歌曲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随着学生回答出示课件A 热烈、欢快

B 优美、抒情)

2、认为用什么样的音色来表现最合适?

(随着学生回答出示课件:A 明亮的B 较暗的)

3、为什么用这样的音色来表现最合适呢?(歌曲的情绪优美抒情)

4、本学期,我们学过的那一课用过这种音色?《山谷静悄悄》

(二)歌曲出理:第一段齐唱,第二段1-16小节领唱,后半部分齐唱。请同学们用三拍子动荡起伏

第一课件网 的韵律,较暗的音色,演唱一遍歌曲《小白船》(播放《小白船》MTV光盘)。

(三)巩固歌曲:下面,我们开一个卡拉OK演唱会,谁愿意来演唱?(学生自由上讲台演唱)

七、说说画画,深化发展。

a)

描述情景:小白兔坐着小白船飘呀,飘呀,飘向了无边无际的星空,你们想不想和小白兔一块去星空旅游呢?(请看一段录像)

画外音:人们仰望天空,总想探索它的奥秘。太阳落山后,月亮升起来,满天的星星,数也数不清,那每颗星星都隐藏着一个秘密。瞧!

这是一台高科技望远镜,它能观测到太阳系里的星空景象。快看呀!这顶草帽像什么?(飞碟)那颗星星的光环,多像一张七彩的唱片呀!一道水柱射向天空,好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喷泉)其实,这是火山爆发的前兆。数也数不清的星球,把星空装扮的如此美丽。那远方的星球里有没有生命存在?会不会有和我们一样的人类在研究我们呢?

b)

学生谈想法,画理想图:同学们看了录像,一定更感觉到天空的神奇奥秘,你们想去探索更多的星空奥秘吗?那么你们现在就该怎样做呢?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的想法,画一画你的理想吧!(学生谈想法后在板书情景图的周围画理想图)

八、总结谈话,在歌声中结束新课。

同学们谈的、画的非常好!要想使你理想的宇宙飞船上天,从小必须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老师等着乘坐刻有你名字的理想飞船去星空旅游呢!大家有没有信心?(同学齐声回答)

同学们,带着你的理想,用你美好的歌声,通过歌唱《小白船》再一次赞美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好吗?(播放《小白船》舞蹈片断录像,学生欣赏舞蹈《小白船》)。下课。

课后小结:本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听、唱、视觉相结合,通过情景创设,使整个教学始终在愉快的合作、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进行。

第十四课《小白船》教案

教学内容:歌曲《小白船》与音乐知识3/4拍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优美、连贯、统一的声音唱好《小白船》。

2、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创造性的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领会歌曲的意境,发挥想象,表达优美的情绪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音像资料等

教材分析:

《小白船》是一首在我国流传已久的朝鲜童谣。歌词描述了孩子们对神秘宇宙的想象和探求的愿望,反映了孩子们对美好的世界的追求。这首歌以十分优美的旋律,宽广舒展的节奏,鲜明的三拍子韵律,描绘了月亮在夜空中荡漾的生动形象和美好的神奇意境。

歌曲分为二个乐段,第一乐段比较深沉、宁静,第二乐段平稳,宁静,最后一音出现最高音“do”,把旋律推向高潮,突出了夜空的辽阔和神秘,然后又很快回到宁静安谧的气氛中去。

教学理念:

在整个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表现和创造音乐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唱、演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去表现,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将音乐与故事、诗歌、美术姊妹艺术有机结合,让学生全面的掌握本课的内容,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随着三拍子音乐《小小的船》进教室,并进行简单的律动。

2、用琴声师生互相问好。

(教学评点:优美的旋律能创设出安详、愉悦的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从面使学生很快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二、音乐知识3/4拍

1、看图说月亮

1)

师问:刚才播放的曲名是什么?(生:《小小的船》)

第一课件网 师问:“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生:月亮)

2)

电脑出示月亮图,有满月,有弯月等。

师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传说或故事呢?

(学生简单讲述)

(教学评点:通过电脑展示月亮图,学生回忆平时的知识掌握,从听觉上,视觉上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

3)

师:同学们知道得真多。我国伟大的毛主席为了两位牺牲的战士,还借用月亮的民间传说,写过一首有名的诗句呢!“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在万里长空中为烈士献舞„„这是多么美好的想象啊!

(教学评点:借用伟人的诗句,用感人的语言向学生朗诵,引发师生情感共鸣)

2、说儿歌,体验节奏的强弱。

1)

请学生边拍手拍腿边读《小小的船》的歌词。(电脑演示)

2)

2/4

弯的 月

小的船

3/4

弯的月

儿—

­ 小

小的 船 — —

通过朗读对比得出3/4拍适合。复习3/4拍的拍号。强弱规律与划拍。

(教学评点;通过对节奏的朗读对比,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去体验得出正确答案,使学生对3/4拍知识印象更加深刻)

3)

节奏练习(电脑演示)

3/4

有 只

师:你们还能用这条节奏配上一名话吗?谁能边拍节奏边讲。(学生练习,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评点:出示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型,为学习新歌打下基础。节奏创编练习,让学生自己创作体验,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新课教学

1、故事导入:有一位同学天真可爱,活泼聪明。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里出现了一幅美丽神奇的图画,一只精致的小船带着他飘呀,飘呀„„他来到神奇奥秘的天空,看到充满生机活力的宇宙,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同学们,你们想听吗?

(教学评点:学生最爱听故事,这里用讲故事形式导入,能调节刚才学习音乐知识的紧张情绪,为下面的学习作好准备)

2、范唱歌曲,1)

电脑VCD范唱歌曲。听后教师提问思考:歌曲里的小船指的什么?在哪里飘荡?船上有什么?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2)

教师范唱,学生边听边思考,然后讲述内容。

(教学评点:通过两次不同形式范唱,学生对歌曲有了更深的感受和了解,避免了体验形式单一的单调性)

3、学唱歌曲

1)

电脑投影歌谱。师:这首歌里采用了什么拍号?哪一句节奏与我们刚才练习的节奏相同?

2)

跟琴轻声演唱歌谱,体验优美的旋律。

3)

听琴视唱,教师随时纠正唱错之处。

4)

完整演唱,边唱边按强弱规律拍手,拍腿。

(教学评点:此环节,一点一点深入,一点一点加强,使学生逐步熟练演唱歌谱)

4、学唱歌词

1)

按节奏读歌词(教师用碰铃伴奏,学生划拍)

2)

跟琴学唱一声部旋律两遍

3)

学生演唱一声部,教师配合演唱第二声部(第二声部在第二课时学习)

(教学评点:用乐器和划拍来为歌词伴奏,进一步感受3/4拍歌曲的强弱规律。教师唱二声部,是

第一课件网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歌曲)

5、处理歌曲的情绪

请学生谈谈,然后教师再引导:蓝蓝的天空里有银河、白云、白兔、桂花树,景色真美啊!当你来到这里会有什么样的心情,让我们一起亮开优美的歌喉,用动听的歌声,尽情地表达我们快乐的心情吧!

(教学评点: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使学生能把优美的歌曲用真切的情感表达出来)

四、歌曲表演与绘画

师:月亮代表我们的心,歌声代表我们的情,舞姿代表我们的美,绘画代表我们的爱。让我们唱起来,舞起来,画起来吧。

学生分小组分别练习唱、朗诵与绘画。整个过程播放《小白船》的音乐,然后学生展示成果。

(教学评点:给学生自主体验的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既满足学生表演的欲望,又发展学生表现能力,使学生感受音乐,创作音乐,表现音乐)

五、小结深化

1、师:今天这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学生阐述)

2、师总结:《小白船》这首歌不仅让我们受到了美的熏陶,还把我们带入美丽的遐想之中,让我们领略了广袤无际的天空是那样的神奇,那样的充满诗情画意。老师愿同学们现在都努力学好本领,将来一定能够坐上飞船去探索宇宙奥秘。(播放《小白船》VCD音乐,学生随音乐边唱边离开教室)

第十五课月

(二)教学目标:

1视唱新歌《小白船》, 通过对二声部音准及节奏的学习、强调,让学生感受和声的美,体会声部间的相互配合。

2.能用口琴及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小白船》伴奏,调动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活动,发展音乐听觉和记忆,体验音乐内在的情感。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容,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自己崇高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教学设想:

本课以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导入,引出仰望宁静夜空的一轮皓月时,所产生的一系列遐想,使学生如临其境。在以月亮为主题的歌唱气氛中,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感受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描绘的意境。根据《小白船》二声部合唱的特点,用玉兔和嫦娥的歌唱形象,处理两声部的融合。最后将口琴等乐器引进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兴趣特长,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实现美好理想的愿望。教学重点:

合唱部分有六度音程,注意两声部的融合。教学难点:

口琴与打击乐器的合奏。教学准备:

CAI课件、钢琴、彩色画笔、画纸、口琴及打击乐器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科整合复习导入

1.教师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请同学每人回去收集或者创编一个关于月亮的美丽故事,并画在月亮图上)

2.看图说月亮

师:同学们,谁能看自己手中的月亮图来讲述或表演月亮的传说、故事? 生1:争先恐后地讲述民间中秋赏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月的故事。生2:表演嫦娥奔月、桂花树、玉兔的传说。

师:评选出最优秀的一幅月亮图(一轮弯月、一轮圆月)引出歌谣。

第一课件网

二、学说歌谣,体验节拍

师:教师手举月亮图,请同学们随我一起来创编一段关于月亮的歌谣。

师:“月儿弯弯,像只——” 生1:小船。生2:镰刀。生3:香蕉。师:“摇呀摇呀,越摇越——” 生齐:圆。师:“月儿圆圆,像个——” 生1:月饼。生2:玉盘。等。

师:“转呀转呀,越转越——” 生齐:弯。

师:好!大家都有丰富的想象力。现在我们先确定伴随什么节拍更合适?(学生讨论:最后得出3/4拍最适合)

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边打节拍,边朗读歌谣——

(CAI)3/4月儿

弯 弯 │ 像只

小 船│ 摇呀 摇 呀│

越摇 越 圆│

月儿

圆 圆 │ 像个

盘│ 转呀

转 呀│ 越转 越 弯║

三、模仿发声

突破难点 CAI:月夜

师:同学们,你们看,美丽的夜空中闪烁着点点星光,噢!是月亮仙子嫦娥出来了,她发出淡淡的、柔柔的光,把我们的夜空照亮。现在,就让我们闭上眼睛,听,一段优美的音乐传入我们的耳畔——

播放《月亮》练习曲

肖音词曲

1师:月亮仙子在行走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生模仿:噜)师:请一位同学用“噜——”模仿月亮行走的的声音。(师给音高)师:请大家一齐用“月亮月亮圆又圆啰”伴唱。(师给音高)

2师:月亮仙子穿着明亮的外衣,歌声也愈加柔和、圆润。(生模仿:啰)师:请一位同学用“啰——”模仿月亮仙子此时的心情。(师给音高)师:请大家一齐用“月亮圆啰月亮亮啰”伴唱。(师给音高)

3师:请女声来做月亮仙子,让我们伴着月亮仙子一同深情的歌唱吧!两个声部同时进行模仿,合唱《月亮》。(新歌铺垫)

四、巧妙揭题

衔接自如

在和声练习的基础上,巧妙揭题。

师:新歌的名字同样与月亮有关,叫《小白船》,是一首带有民族风格的儿童歌曲,由朝鲜作曲家尹克荣创作。由于它流传甚广,长期以来误传为朝鲜民谣。

师:下面,就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乘坐月亮仙子小白船,到月宫里去看一看。(CAI出示课题《小白船》)

五、视听结合整体感知 1.CAI:播放《小白船》(随着多媒体的展示完整欣赏歌曲)生:边欣赏边随音乐左右摆动,做小白船在天空飘荡的动态。师:(启发性的)月亮仙子的船在哪里飘荡?它是什么颜色的?船上都有什么?它有桨吗?有帆吗?它在哪里升起,在哪里消失?

生:讨论并总结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将自己感受到的歌曲情境,用绘画的方式为歌单配上插图。2.学生聆听教师演唱《小白船》第一乐段。

师:多么优美的旋律啊!一起来用最美的声音把它表现出来吧!生 :用la轻声模唱曲谱 师:用琴声带唱歌词。

3.学唱《小白船》第二乐段

师:时间过得真快啊,小白船不知不觉地飘到了天边,月亮仙子嫦娥邀游玩的玉兔一同在歌唱呢——

生:聆听《小白船》第二乐段(二声部合唱)

师:你们能听出玉兔和月亮仙子嫦娥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 生1:玉兔因为无忧无虑,性格开朗活泼,所以歌声高亢明亮。

生2:嫦娥因为深处广寒宫,思念人间、牵挂亲人,所以歌声低沉委婉。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知道吗?月宫里也有楼梯,每次唱歌,玉兔总喜欢在台阶上跳来跳去的,所以声音比嫦娥高三度或六度,你们听——

玉兔:3 — — │— — │ 6 — — │ 5 — — │ ? — —║ 嫦娥:1 — — │— — │ 1 — — │ 7 — — │ 3— —║(强调音程的和谐、音色的统一)

第一课件网 师:下面,我们先来学一学玉兔的歌声。

(学生随教师视唱高声部曲谱)师:再把嫦娥的歌声形象地表达出来。

(学生随教师视唱低声部曲谱)

师:让我们分别用不同的情绪来扮演玉兔和嫦娥,音调要和谐,节奏要舒展,看谁的歌声最动人心弦。

(高声部、低声部共同合唱第二乐段)4.CAI:播放《小白船》第二段

师:现在,小白船载着我们的梦想,该向哪儿去了?(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歌词)

师:原来呀,小白船已渡过银河水,走向云彩国。刚才我们歌唱的是宁静的夜空,而现在,晨星为我们照亮了方向,即将迎来崭新的黎明了!(跟琴轻声视唱曲谱)

师:请男声来唱玉兔的高声部,请女声来唱嫦娥的低声部。(跟琴合唱,男女声分别担任高低声部)

师:大家仔细听,全曲两段歌词的情绪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这里玉兔和嫦娥看见了晨星,心情高兴而激动,所以声音要比第一段明亮些。师:回答得非常好。那么,让我们也来带着这样的心情来唱一唱吧!(富有激情地歌唱第二段)5.表现歌曲

体验情感

跟伴奏音乐完整演唱《小白船》,要求曲调优美流畅,节奏轻盈而富动感。重点强调声部的和谐,音色的统一与情感的级进。

六、自我探究

合作学习

1.复习旋律:用口琴吹奏一遍《小白船》旋律。教师指挥节奏。

2.合作自学:同学们,让我们用沙锤、三角铁、碰铃等乐器分组练习,认为哪句最难,作好记号,请同学或老师帮助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学习。(CAI出示节奏型)3.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提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地方,师生一起解决。4.小组汇报:现在请同学们汇报自学的情况,分组表演。5.学生小乐队担任伴奏,教师带领部分学生担任合唱。

6.老师的钢琴担任高声部,学生小乐队担任低声部,其他同学合唱,完整的演绎歌曲《小白船》。(注意节奏强弱对比、情感表现、声部间的相互配合)

七、拓展延伸

激趣立志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毛主席的诗词也借用了我们的民间传说。描写两名为革命牺牲的烈士轻轻扬扬地飞到了天上,这时“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舒广袖”,在万里长空为烈士献舞,多么美好的想象啊!

(CAI:“神州五号”载人飞船)

师: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梦想,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呢?(学生畅谈理想)。师:同学们,你们的理想是美好的,是伟大的!但梦想终归是梦想,只

有努力进取的人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大家都知道杨利伟叔叔吧!

生:知道!2003年10月15日,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和自豪的日子。“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杨利伟叔叔作为我国第一个探索太空的勇士出征,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师:是的,首次载人飞行的实现,使中国成为载人航天俱乐部的重要成员,为即将实施的空间交会对接、出舱活动、“嫦娥”探月工程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更为你们的未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八、教学小结

激励前进

师:通过这节课,不仅学到了各种知识,同时也进一步揭示了太空的美妙与神奇,激发我们努力学习。让我们驾着理想的船,扬起希望的帆,乘风破浪,继续前进吧!(放音乐,学生唱着歌曲《小白船》,舞出教室,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十六课

地球村

第一课件网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明亮的声音,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的做到保护环境。

2、听赏女声独唱《白鹭回来了》,大提琴独奏《天鹅》,感受音乐的情绪和大自然的美好。并让孩子们热爱自然,做到自觉地保护环境。教学设想:

本课是由唱歌、听赏两部分组成的综合课。课的开头和结尾都安排在听赏音乐中进行,前后呼应。整课以“爱护动物”为情景主题,以感受——体验——表现为主线展开教学。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学难点:

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意境。教学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图片等。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快乐音乐40分”又和大家见面了。现在请带上你的耳朵和我出发!

听赏《天鹅》

1、说一说

导语:聆听了乐曲后,谈谈你的感受。

你的心情如何?乐曲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能给乐曲取个名吗?(启发学生说出乐曲的意境,并说出曲名《天鹅》。CAI出现一群美丽的天鹅悠然自在的姿态。)

3、听一听

边听乐曲边做身势动作。

(强拍可用跺脚,次强拍拍手,弱拍可用拍肩、拍腿等形式)

3、动一动

导语:请你模仿天鹅的动作,动一动。(学生自由律动)

4、唱一唱

导语:让我们一起来用“u”哼唱这优美的旋律。(仅要求随乐哼唱)

设计意图:从听赏《天鹅》入手,用“动一动”和“说一说”、“听一听”的环节,加深学生对旋律意境的感受。而“唱一唱”这一环节,其实也是“发声练习”,是将传统的练习趣味化,提高学生的兴趣。新歌教学

1、看一看

(CAI猎人的枪声)

导语:是谁打破了这份宁静?(猎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分小组展示收集的有关人类伤害动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用上《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的旋律作为背景音乐。

2、想一想

导语: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一幕幕情景时,你有什么想法?(鼓励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加强环保意识)

设计意图:一个极不和协的声音,让整个美好的音乐意境发生了变化,接着同学们通过展示自己上网查阅的资料,相互了解很多动物遭受着人类的伤害,让同学们的心灵有所震撼。自发的组织起来要保护动物。同时也引向新歌教学。

3、歌词学习

导语: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让我们行动起来吧!首先我们来读一份倡议书。(指名朗读,全班齐读,教师及时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4、曲谱学习

导语:你们现在该怎么做呢?各小组讨论并设计出拯救动物的方案。(播放歌曲旋律)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第一课件网 导语:你们听有一群学生他们用自己的歌声来向人们宣传要保护动物。(CAI展示歌曲)

让我们也加入他们的行列中。1)教师范唱

2)全体学生用“LU”模唱 将曲谱分为两个部分

导语:在这段旋律中见到了我们的老朋友,你们找一找。

(前倚音,指导学生唱准)

5、歌曲教学 1)轻声唱词

2)学生找出难点,师生共同解决

3)学生结合歌曲的情境设计演唱形式。分不同的演唱形式,师生互动

例:第一乐段 领唱 第二乐段

齐唱 4)全班参与表现

设计意图:整首歌曲的学习在情景发展这一主线上进行,将“爱护动物”这一情景穿插在歌词的学习中,为情景发展作好了铺垫。在多次聆听旋律,熟悉旋律后学唱歌曲,并向学生渗透了要爱护动物的教育。

第十七课 团圆

《苇叶船》音乐教学设计

刘洪云

题:歌曲《苇叶船》

材:湖南版第八册第十一课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苇叶船》。

2.通过学唱歌曲,体验大陆与台湾小朋友手牵手,盼望祖国早日团圆的深切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思念亲人和同胞,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难点:用深情、流畅的声音演唱《苇叶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学生听音乐走进教室。

课件:播放萨克斯管独奏《回家》。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感兴趣的通俗音乐入手,利用前课内容(本册第六课的欣赏),让学生的情绪自然进入本课所要营造的氛围当中,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2.广告深入

课件:播放“心相印”纸巾的广告

(广告内容:一群小朋友双手举着纸帕,正快乐地奔向大海边,这时画外音响起:用“心相印”纸巾把大海里的水吸干,大陆和台湾的小朋友就可以自由来往)

师:看完这则广告,你有什么感想? 生:„„

3.出示中国地图,学生找出台湾的位置。

师: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海隔不断大陆与台湾的骨肉亲情。台湾就像漂泊在外的游子,时刻牵挂着母亲的心。“用‘心相印’纸巾把大海里的水吸干,大陆和台湾的小朋友就可以自由来往”,这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声。

[设计意图:从相关文化入手,把学生熟知的广告引入课堂,巧借广告的内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利用地图则使学生对台湾的认识更形象、更具体。]

二、学唱歌曲{苇叶船)1.激情导入

第一课件网 师:盼啊盼,盼团圆,看,一只只大陆小朋友亲手做的苇叶船正满载着一颗颗思念的心漂向台湾„„

课件展示:小朋友们在大海边放小船的情景。

2.揭示课题——《苇叶船》(板书)

3.学唱歌曲

(1)初听,播放MrV《苇叶船》。

(2)听歌曲第一段(投影歌单)师: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是怎么寄托情思的?生听后回答。

(3)师:多么希望船儿快快走,告诉台湾的亲人我们的心意。苇叶做的船靠什么可以走得更快? 生:风。

师:那我们来学学风的声音,让船儿快快走!(4)用“w”模唱旋律,强调声音位置。

(5)试着划拍唱曲。

(6)学唱第一段歌词。

①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让我们一起来诉说对台湾亲人的思念。

②轻声跟唱,师生互动,解决难点。

③接龙唱。

师:你折小船,我折小船,我们都来寄情思。、④提问:你觉得在哪里要加强力度,才能更好地抒发情感?一起唱一唱。(高潮部分:三四句。)

⑤接龙唱一、二句,齐唱高潮部分。看老师指挥,完整地唱第一段。

(7)学唱第二段歌词。

①初听。

师:我们来听听台湾的亲人们是怎么唱的? ②学唱:

师:我们也来唱一唱台湾同胞的心声。

(8)分角色演唱。两岸同胞互诉情思。一半同学唱第一段,一半同学唱第二段,结束句齐唱。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师变换音色为歌曲伴奏。(钢琴音色转换成悠扬的弦乐音色)

[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由于歌曲旋律比较简单,难度不大,本环节让学生在聆听、分角色感受、实践中学习歌曲,趁学生学新歌兴趣最浓时解决好发声、节奏节拍的问题,并利用电子琴丰富的音色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轻松地学会了歌曲。]

三、拓展表演

1.师:我国的台湾省不但山美、水美、歌曲也十分丰富动听。谁还会唱其它有关台湾的歌曲,唱给大家听听。

2.小组交流推荐学生演唱。(《蜗牛与黄鹂鸟》、《外婆的澎湖湾》、《蜗牛》、„„)

3.折纸船、寄情思

师:小小的苇叶船传递着海峡两岸的相思情怀。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有话想对台湾的小朋友说呢?折一只纸船,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让纸船把我们的心愿带到台湾。

生折纸船,写心愿。(同时课件展示:台湾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情感技能的拓展。本环节通过挖掘学生的生活积累,折纸船写心愿这些形式,让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始终。从而不断持续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种艺术表现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情感延伸

深化主题

课件展示:两党访问大陆的实况录像

师:“河流归大海,苇叶根相连”,台湾和祖国血脉相连,炎黄子孙只有一个母亲。50多年来,两岸人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亲人,盼望着骨肉团聚。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分别,两岸领导人的手又重新握到了一起,台湾离祖国越来越近了。我们坚信,不管漂泊多久,中华民族永远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根,因为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

下课:学生在《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的歌曲声中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结合时事,视、听并举,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歌曲内容,从而由思乡之情升华为盼望祖国统一富强的诚挚的爱。升华了本课德育主题。]

2.湘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篇二

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课题

第一课

天天好心情

课型

合 课

容、新学期畅想

2、集体舞活动《快乐小舞曲》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

录音机、图画纸

知识目标:学会《快乐小舞曲》的基本动作。

能力目标:在创编集体舞的活动中能与他人合作创编简单的动作,并从中体验创造的愉悦。

情感目标:能够积极的乐于参与《快乐小舞曲》的集体舞活动。

教学重点

学习基本的动作

教学

难点

创编集体舞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组织

教学、新年问候、新年祝福。

2、唱师生问好歌。

礼貌问候。

鼓励、激励学生积极学习。

入、新学期开始了,请同学们畅想一下新学期的学习愿望好吗?

2、请同学们制定一份学习计划,画面要精美。

3、播放轻松的音乐,学生进行制作学习计划卡。

、各抒己见。

2、勾画蓝图。

3、进行制作。

唤起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良好的氛围。

动、初听这首乐曲,体会乐曲的节奏。

2、再次感受乐曲体验情绪。

3、听音乐自由手舞足蹈。

4、用语言来表达舞的兴致。

5、随音乐唱一唱歌曲。

6、再唱一编让学生们在听到歌中那些让人高兴的地方,用动作表现出来。

7、播放或看图片想并说一说还可以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来表现这种高兴的心情。

、拍手、感受拍子。

2、体验。

3、作动作。

4、说一说。

5、唱歌曲。

6、自由表现。

7、用舞蹈、集体的多人的形式。

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创编

教学、讲解创编的要求。

2、分组创编,教师适时指导。

3、师生同跳集体舞。

、了解要求。

2、创编活动。

3、集体活动。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堂

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评价学生表现。

课题

第一课

天天好心情

课型

合 课

容、学唱歌曲《天天好心请》。

2、为歌曲创编简单的律动。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具

录音机、教学

知识目标:能学会演唱《天天好心请》这首歌曲。

能力目标:能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创编简单的律动来表现歌曲。

情感目标:能够表现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情趣。

教学重点

随乐学会长歌曲《天天好心情》。

教学

难点

创编歌曲律动及间奏、附点八分音符的唱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组织

教学

唱师生问好歌。

礼貌问候

礼仪教育

入、准备工作,在教室粘贴五颜六色的笑脸挂饰。

2、播放《天天好心情的》歌曲让每一个同学伸出自己的左手大拇指,“用你最喜欢的彩色笔,用最简单的简笔画,快速画一张笑脸在你的大拇指上”。

3、比一比看谁的笑脸画的最灿烂。

、充满愉悦的走进教室。

2、画简笔画。

3、比一比。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创设好心情的氛围。

唱、请同学们说一说在学校里、社会上、家里最开心的事儿,与大家一起分享。

2、学唱歌曲。

3、随乐哼唱旋律,用母音吟唱或用衬词吟唱。

4、教师指导唱法。

、体验情绪。

2、学唱。

3、哼唱。

4、纠正不准确的地方。

教师指导、引导、听辩等方法来学唱歌曲。

分析

情境、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分析有几个不同的场景。

2、教师引导归纳三个不同的场景。

、听辩、分析。

2、掌握场景内容。

分析并创设情境。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创编

表演、根据刚才分析的场景分成三组。

2、分组创编。

3、开心地表现。

、分组布置场景。

2、创编活动。

3、集体活动。

用各种方法展示和表现开心的心情。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评价学生表现。

课题

第二课

绿色之歌

课型

合 课

容、听赏《绿色的祖国》。

2、听赏《绿色的小兵》。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

录音机、图片、头饰、教学

知识目标:能认真聆听《绿色的祖国》、《绿色的小兵》。

能力目标:能模仿小兵的样子走步;乐于拿起彩笔,为荒山添上绿色,初步了解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保护环境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能随着清新优美的旋律,感受绿化给祖国带来的美。

教学重点

感受绿色的重要,绿色带来的美。

教学

难点

结合歌曲音乐形象,让学生体验和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组织教学

唱师生问好歌。

礼貌问候

文明礼仪教育

《绿色的 小兵》

一、引导、看三张图片,请同学们想办法为荒山、沙漠、小河添上绿色。

2、让学生选择两种方式集体表现。

、大胆说出想法。

2、集体表现。

利用观察法调动积极性、学习兴趣。

二、初听全曲、播放歌曲,学生扮演角色表演。

2、边听歌曲,边神气地走步。

、分角色表演。

2、活动。

感受自然界的美丽。

三、复听全曲

、将学生分成组。

2、进行表演。

、分组。

2、表演。

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当绿色小兵的快乐。

四、相关活动

为课本上所画的荒山添上绿色。

拿出画笔添色

进一步感受。

《绿色的祖国》

一、初听全曲

播放录音,看,让学生轻松地听赏歌曲。

赏、感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二、讨论、交流

、再次听赏感受。

2、分小组进行讨论。

3、说或表演。

讨论、交流、表演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课堂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评价学生表现。

2、说说你的收获。

课题

第二课

绿色之歌

课型

合 课

学唱歌曲《小树快长高》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具

录音机、图片、教学

知识目标:能认真的学会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

能力目标:能用充满童趣、天真的动作进行表演。

情感目标:能积极的、自愿的热爱环境、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

教学

难点

结合歌曲音乐形象,让学生自己体验和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组织

教学

唱师生问好歌。

礼貌问候

文明礼仪教育

一、学生活动、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小花园,请大家帮助小精灵找一找美丽的春天吧!

2、小朋友,你们都找到了什么?

二、歌表演《小燕子》。

、观看仔细寻找。

2、小草发芽了,小树绿了,小鸟…

观察法

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的表演引来了小鸟,引来了美丽的春天,小树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瞧!它们正向你们示意、为你们歌唱呢!

初步感知

提升兴趣

二、教师范唱

教师边弹琴边唱《小树快长高》。

体会歌曲

感受情绪

三、歌曲体验、用“沙、哩、啦、叽”等跟唱歌曲的旋律。

2、朗读歌词。

、唱旋律。

2、读词。

体验学唱歌曲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3、教师再唱一遍歌曲。

4、师生同唱歌曲。

3、听范唱感受。

4、演唱。

歌曲

表现、小精灵听到你们的歌声,非常高兴,它也来到了小树的身边,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棵小树,盼望着它快快长高。小朋友,你们听,它是怎样唱的。

课堂

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评价学生表现。

课题

第三课

阿里里

课型

合 课

容、学唱歌曲《阿里里》。

2、参与表现歌曲。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

录音机、教学

知识目标:能认真的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

能力目标:能愿意参与音乐活动,大胆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

情感目标:感受少数民族的音乐并能随音乐律动。

教学重点

能用优美欢快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里里》。

教学

难点

能为歌曲《阿里里》设计打击节奏、身势伴奏与表演动作。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组织

教学

唱师生问好歌。

礼貌问候

验、欢迎同学们加入我们的“快乐旅行团”。今天由老师当导游,带领小朋友们到云南去旅行。

2、图片将我们带到哪了?图片中的人物都在干什么?

3、第一站:云南纳西族。

、欣赏图片。

2、仔细观察。

3、掌握民族。

观察法

为下一教学环节作铺垫。

一、初听歌曲、纳西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些歌词?

2、讲解歌词撒小秧的意思。

初步感知歌曲,了解衬词。

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

二、再听歌曲

、仔细听学上两句。

2、学会的唱给大家听听。

学一学,唱一唱

初步学歌曲

三、学唱歌曲

听老师弹琴,随琴学唱。

模唱法学唱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为歌曲进行身势伴奏、师示范,边唱边用身势伴奏。

2、引导学生说出哪强些,哪弱些,并自己尝试。

3、全班在教师钢琴伴奏下边唱边用身势伴奏。

体验强弱,用身势伴奏。

培养节奏设计能力。

情感

处理、引导学生说出情绪。

2、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各抒己见。

2、有感情的演唱。

教师引导、点拨。

参与

表现、分成两小队唱合。

2、全体起立用身势伴奏唱歌曲,告别纳西族小朋友。

、分组。

2、边唱边律动。

从听觉出发整体感受音乐,参与活动,更深理解。

课题

第三课

阿里里

课型

容、听赏《阿细跳跃》

2、表现音乐。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具

录音机、教学打击乐。

知识目标: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跃》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境。

能力目标:能随音乐律动并能参与表现音乐的活动。

情感目标:感受少数民族的音乐并能乐于学习。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听赏《阿细跳跃》,了解相关民俗,引导学生自由地用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教学

难点

体会节拍的强弱,能用力度变化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组织

教学

唱师生问好歌。

礼貌问候

情境定向

学生随音乐《阿细跳跃》即兴律动。

初步体验音乐

参与体验

一、整体聆听《阿细跳跃》

、听,听到音乐你想做什么?

2、为什么?

3、你听出哪个音乐重复出现的次数最多。、各抒己见。

2、说基本情绪。

3、听辩。

3.湘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篇三

第1课计划明天(活动一)

1.欣赏未来世界的影像片断和图片。

2.引导提问:你了解到的未来世界有哪些?说一说。学生畅谈未来。

3.想像一下,明天的我是什么样子的?你的理想是什么?

4.引入新课:好好计划明天是每人的理想,引入名人伟人实现理想的事迹。为了实现理想,让我们好好计划明天吧!

课件出示:未来世界影像片断和图片

尝试训练 探索方法

1.欣赏职业人物图片,感受认知职业特征。引导思考:“未来的我”从形象上来说.具体反映在将来的职业上。你了解哪些职业,看看图片中的这些职业人物有哪些特征?

2.尝试与发现。提问:哪些细节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性质?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学生讨论,尝试用线描进行细节表现的练习,展示尝试练习作业,自由评述。

3.画法指导。针对学生的尝试作业指出不足,肯定优点。

4.小结。军人的着装、职业工作用品(通讯兵收发报机、警察的警车、科研人员的实验仪器等)、工作环境等都能暗示出职业性质。提出画法要求。

5.范式分析。获得方法,欣赏三种范式的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分析画面是如何表现“未来的我”的职业形象的。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6.小结:三幅作业分别从职业着装、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的角度来呈现出作者未来想要成为建筑工程师、高科技人员和医生的理想。一般“未来的我”的形象是画面的主体,细节表现为辅,但不可少。人物活动与环境描绘相统一。

课件出示:职业人物图片

课件出示:暗示职业性质的细节图片归类

课件出示:三种范式的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

1.提出要求:计划明天的理想,想像“未来的我”的职业形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作业。

作业展示 自我评述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述说自己的理想,自我评价画面表现效果与要表达的想法。

2.学生互评,评选最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3.教师评价与鼓励。学生即兴职业角色表演,进行采访等活动。

学生习作

教师小结,提出希望。

第2课走迷宫(活动一)体验迷宫 的玩法

1.教师在一分钟之内试玩迷宫图,请学生监督计时,每隔lO秒报时一次。

2.学生试玩迷宫游戏:全体学生同时打开封好的信封,拿出迷宫格局图,同桌合作一起走迷宫。

3.请走得最快的同桌上来演示走法。

迷宫大挂图、计时表、装好迷宫小图片的信封若干个 了解迷宫的 相关知识

1.迷宫的含义:这是对结构复杂、道路难辨,进去后不容易找到出口的建筑物的总称。

2.介绍传说中最古老的迷宫建筑:米诺斯王宫。

3.后来有人仿照这种迷宫建筑创造了平面的迷宫图,就形成了走迷宫的游戏。

多媒体:米诺斯王官相关图片、文字介绍

分解迷宫图 的设计方法

1.提问:大家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迷宫图呢?

2.比较老师和同学各自玩的迷宫图,说说你更喜欢哪种形式的图。3.迷宫图的构成:通过五张不同迷宫图片的对比分析,了解好的迷宫图需要有:起点与终点;复杂的路径(通路、岔路、死路);障碍物、相关背景;主题。

4.学生讨论设计迷宫图:

(1)构思主题,启发学生想像能形成一定路线、与空间位移相联系的内容作为主题,如:蚂蚁找家。

(2)用铅笔勾画路径单线,暂定为迷宫的唯一 通道。

(3)在单线的基础上再添画一些迷惑视线的岔路。注意道路的曲折。

(4)将所有单线修改为双线。

(5)在岔道上确定障碍物的位置,使之成为死路,并检查路线的确定是否合理。

(6)添画相关景物、障碍物和背景,使画面具有一定意境和情趣。

(7)给画面上色,注意路径的颜色与背景要有 对比。

5.观看两张迷宫,谈谈这些迷宫的独特之处。

(1)道路迂回曲折,让人迷惑。

(2)配有有趣的图形、景物。如:秋千、索道。

多媒体:迷宫图片

实物投影仪(或幻灯机)创作平面 迷宫图

学生作业:设计一个有意境、有趣味的迷宫图,和同学一起玩一玩。

评析作品 拓展知识

1.谈谈自己设计的迷宫,参与作品的自评、互评。

2.欣赏德国的大型向日葵迷宫,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多媒体图片

第2课走迷宫(活动二)现场组装迷宫

1.游戏:组装立体迷宫。

(1)展示材料:厚包装箱纸板条若干(上绘有图

形、设有可开关的门洞)、大厚包装箱纸板(上绘有路线,贴有双面胶)、活动插卡若干(解释插卡的作用)。

(2)按路径要求将纸板组装。

2.学生玩这个立体迷宫游戏。

3.板书课题:走迷宫一制作立体迷宫

组拼迷宫纸板

展示其他迷宫

欣赏其他材质的迷宫(吸管和泡沫塑料制作)。

吸管和泡沫塑料制作的迷宫3个

提出制作问题

1.提问:你在制作立体迷宫时会考虑些什么问题? 2.小结归纳:

(1)要设计立体迷宫的哪些部分,即它的构成。

(2)除了书上提供的材料,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做迷宫?(3)技术性问题,如粘合、涂绘、插接等。

了解立体迷宫 的制作奥秘

1.寻找立体迷宫的构造:

(1)底板(平面的、非平面的);

(2)起点与终点;

(3)路线;

(4)障碍物。

2.讨论:如何制作一个可以变换路径的立体迷宫? 3.小结:根据障碍物(如插卡)的移动、连接物的移动,可变换立体迷宫的路径。

4.讨论生活中还有什么材料可以做立体迷宫。

制作 立体迷宫

1.通过看录像了解如何用合作的方式来制作立体迷宫。内容:

(1)组长组织讨论设计题材。

(2)讨论、设计路线的分布和表现方法。

(3)讨论、设计障碍物的位置与表现方法。

(4)讨论、设计景物。

(5)组员按分配的任务各自行动。

(6)组装配件。

(7)测试迷宫,进行调试。

2.学生四人一组共同完成立体迷宫的制作。

播放录像设备

欣赏评价迷宫

每组派一个代表介绍组里设计的迷宫,大家共同推选出迷宫之最:最有趣的迷宫、最有创意的迷宫、制作最精美的迷宫。

第3课我爱校园(活动一)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知识

1.教师提问:一天.我校篮球队到苗苗学校体育馆进行比赛,如果你是篮球队员,进入校门后,你会用什么办法快速找到该校的体育馆呢?

2.学生回答。师生说说平面示意图在生活中的作用。

3.多媒体出示“校园平面示意图”,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知识:一般由基本形、文字组成,大部分以箭头标明方向。

4.出示课题,明确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内容。

多媒体或范萄: “校园平面示意图”

分组考察、讨论,用基本形画校园示意图

1.提出活动要求:分组考察校园。根据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讨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方位布局。

2.师生实地考察校园,展开小组讨论。

3.回教室,阅读教材小训练,提出练习要求:用铅笔轻轻地勾画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基本形和位置。

4.教师反馈指导。

指导学生用线描淡彩的看法画校园示意图

1.以建筑为例指导线描淡彩的基本画法(教师示范)。

(1)用钢笔在基本形上简约地勾吾建筑的立体形态,注意适当表现门、窗、楼梯、人物等细节。

(2)画上淡淡的水彩。

(3)颜色干后适当加勾线条。

2.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

3.提出作业要求:用线描淡彩的画法画一幅校园示意图,注意用箭头标明方向。

4.放音乐,学生开始画。

教师示范

教材背景音乐

欣赏学生作业进行学习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相互评价。

2.学生自由交流课堂收获。

学生作业

第3课我爱校园(活动二)看相片,说故事

1.多媒体出示一组校园的相片。

2.学生欣赏。

3.学生回忆并且说说在校园某地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4.明确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内容。

多媒体:校园的相片

指导学生取景构图

1.多媒体出示校园相片和根据相片画的两幅构图:一张按照相片原貌描绘,表现出构图的散与乱;另一张重点描绘了主体景物,并对周围环境进行了合理的取舍。

2.学生对比欣赏,谈自己的感受。

3.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小结取景构图的要点。选择一处小景为主体,对周围环境适当取舍,避免构图的散与乱。

多媒体:校园相片和根据相片画的两幅构图

学习线描、色彩的写生要领和方法

1.多媒体出示一幢建筑的线描写生作业,引导学生线描时不要过多地陷入细节。

2.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指导学生把握画面大的色调;色彩的深浅变化;注意前后景物色彩的空间对比关系等。

多媒体:线描写生作业教材

室外写生

1.组织学生到室外进行线描淡彩写生。

2.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评价与延伸

1.展示作品。

2.交流感想.互相评价。

3.多媒体欣赏线描淡彩建筑设计效果图。

学生作业

多媒体:线描淡彩建筑

设计效果图

第4课真情对印(活动一)教学活动

欣赏探究

1.导人:春天来了,大自然万物复苏,散发着勃勃生机,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中看一看,玩一玩。大自然不但美丽,还蕴涵着许多的秘密,你想知道吗?只要你仔细观察,积极动脑,你一定能发现有趣的奥秘:大自然中有动物、植物,它们生长得很有特点,我们一起来观察几样常见的东西:花、树叶、蝴蝶„„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2.教师出示画家或教师、学生对印作品给学生欣赏,提问:这些画是怎样“画”出来的?这些画的奇妙之处住哪?

3.小结:这画主要是用对印、折印的方法制作出来的。奇妙之处:对称、抽象、肌理。

4.板书课题,有趣的对印画。

实际操作

1.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学生尝试第一次作业。

2.收集学生第一次作业。

反馈指导

1.出示有代表性的作业,请小作者和老师共同分析、示范、讲解制作方法和要领:

(1)将画纸对折后展开。

(2)在折线的一侧点、滴涂颜色,可随意。也可有形象目的,点涂的颜色不可繁杂、细碎,3~4种即可。(3)将未点涂颜色的另一侧覆盖在涂色面上,用手轻压、推抹或拍打。

(4)揭开候干。揭开后如有未印上颜色的地方可再增补,重复折印局部,直到满意。

(5)还可以根据揭开后的效果,自己稍加添画,联想命名。

2.欣赏各种对称图案,拓展学生思维,启发想像。根据不同的对称现象,对印画在折法上可以有什么变化?根据不同的折法,你准备印什么? 实物和视频展示台

CAI呈现

自主表现

1.提出作业要求。

(1)制作方法正确,对称关系明朗。

(2)色彩较丰富,有纹理变化。

(3)想像丰富,作品富于创造性。

2.学生再次练习,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音乐欣赏感悟

1.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2.作业展评,学生自由欣赏、交流后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对称美,知道了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真诚地向大自然学习,看看我们身边的事物,你能找到许多不同的美,所以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第4课真情对印(活动二)欣赏感受

每当办喜事和过盛大节日时,同学们往往看到窗户上贴有剪纸窗花,还记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吗? 掌握规律和方法

1.欣赏中理解对称纹样:

(1)老师这有一些窗花作品,仔细欣赏,看看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结:什么叫对称纹样?相同的纹样,围绕中心向四面重复展现,或在中心线两侧出现相同的纹样,这就是对称。)

(2)教师再出示一组相同的剪法,因折法不同旱现出不同样式的剪纸团花作品,提问:这一组作品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剪纸团花因折叠的层数不同而呈现出对称面的多少变化。)2.领会制作步骤和方法:

(1)折。用正方形的色纸,折叠时要对齐、抹平。

(不同的折法影响着剪出的团花的对称面,教师可出示多种折叠示意图让学生尝试。)(2)设计纹样。团花的外形大致要偏圆.内部纹样要做到大小不同,形状各异。

(3)剪。剪弧线时,纸的转动与剪刀的移动要紧密配合,做到剪痕流畅、干净。

(4)展开。展开抹平,最好隔纸压抹。

(5)贴。

自主表现

1.学生自行设计、制作,可4~6人一组,组内每人设计的纹样最好不同,每组的剪纸纹样贴在同一张纸上。

2.教师巡视指导。

音乐

评价迁移

1.作业展示、讲评。

2.迁移:

(1)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数不胜数,对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人也具有独一无二的对称美,所以人们又往往以是否符合“对称性”去审视大自然,并且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具有“对称性”美的艺术品,不仅在服饰、雕塑和建筑物、绘画等中采用了对称式的结构方法。而且在音乐和文学之中,也运用了这种方法,你能根据你的理解举例说说吗?

(2)在你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准备运用“对称” 这一结构方法吗 ?

(3)同学们,对称有许多的优点,但它也有它的不足,如有时会显得呆板、静止、缺少变化,对称的景物司空见惯了,给人的视觉刺激不强烈。大家在以后的美术课学习中还可以继续领悟其他的结构方法。

实物

第5课记忆大比拼

激趣导人

1.CAI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猜猜像什么。(水壶的半张图片)2.教师点击课件出现另一半后,学生看像什么。(水壶)3.揭示课题——记忆大比拼。

CAI画面出示水壶半张图片,或利用教材。

尝试表现 探究方法

1.请同学把桌上的作业添画完整。(已准备好的只有一半的火锅图片)2.分析学生作品,指导矫正作业中常见的问题:线条是否流畅?

3.引导学生观察火锅外形结构特点。教师小结: 火锅由炉筒、锅身(锅盖)、底座三部分组成。

4.添画方法:首先根据记忆画出其外轮廓线,再添加其内部结构线。

CAI画面出示火锅半张图片,点击后线条慢慢 勾出其外轮廓线,再勾 出内部结构线。再出示 火锅各部位的文字说明。

游戏解难

1.游戏——大家来找茬

(1)分组讨论,课件出示游戏内容。游戏内容: 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提出问题:这些图片里面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怎样添画更合理?

(2)每组请一个代表上台分析图片。(重点引导学生说说不合理的地方如何添画合理。)

学生每发现一处错误就及时分析如何添画,课件可点击添画过程,并归纳不同外形的不同特征。

方形物体的特征:对边平行。垂直于地平线的线永远垂直。

圆柱形物体的特征:顶部和底部圆形的变化。

出示透视缩形学具进行说明。

不规则物体:根据记忆和想像添画。

2.教师小结。

CAI画面出示游戏内容。

CAI画面出示8张规则 和不规则的图片,不合 理的图片点击可出现合 理的结构线。并出现不 同物体不同特征的文字说明。(或直接用图片)

学生作业 教师指导

1.优秀学生作品赏析。欣赏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描绘的线描作业。

2.课件出示作业要求:请仔细观察教材中的3张图片,把这些物体添画完整。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CAI课件出示作业要求。(或板书)

展示交流

1.学生将自己的画贴在教室周围的展板上。

2.自由欣赏,相互评价。

3.教师总结。

第6课 静物一家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田

课前活动 布置

布置学生选择2~3件日常生活用品,可以是自己、亲人或朋友喜欢的物品。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了解静物的含义,呈现 课题

1.学生把带来的物品集中放在小组的桌上。

2.分享、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谁来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你带的是什么?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你很喜欢它呢?

(1)学生讲述。

(2)小组内交流。

3.同学们带来的物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和必需的物品有许许多多,它们静止不动、无声无息,陪伴着我们学习、生活、成长。陪伴着我们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这些物品就是静物。

寻找生活中 的静物,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对静物的情感

1.静物是个大家族,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这个家族的成员吧。以录像或图片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室内、室外的各类静物。如:书房的、厨房的、客厅的、学校篮球场上的、路边的„„

2.(将图片定格)看到这组静物,你想起了什么呢?

3.老师出示几个小主题,学生根据主题联想相关的物品。

录像资料或 图片、实物

静物分类 游戏“静物找朋友”(情境设置思考感悟)

静物家族的每个成员不是孤单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朋友。

1.老师在讲台上将自己带来的物品中随意拿出一件,让学生根据其用途等特征在所有带来的物品中找朋友。

2.小组内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学生将组内的物品初步分类)3.小组间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各组间的物品相互交流补充)。

师生带来的 物品

自主探究 认知体会

(情境设置思考感悟)

每组的桌上都有分好类的物品,怎样把这些无声的静物画得有声有色呢? 1.讨论:前几天,老师家茶几上的一盆水仙开花了,我很喜欢,拍了几

张照片做个纪念,这是朋友用数码相机拍的照片,请你们帮我参考一下,哪 一张最合适并说说理由。出示几张构图不同、画面主体物在不同位置的作品.

2.学生分析讨论。

3.老师小结:一般来说,主要物品安排在画面主要的、合适的位置,能使画面的主题突出;物品的摆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画面更加生动、美观。

CAI课件或 图片

(尝试体验深化认识)

1.教师用纸将讲台上已分好类的静物剪成平面形的模板。

学生利用静物的模板在黑板上进行尝试摆放,要求体现主次关系,不同形式的摆放体现不同的个性、情感。体验主次构图关系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2.各组同学合作,将本组桌上的物品按一定的主次关系合理美观进行组合摆放,教师引导学生适当注意物品间的大小、疏密、前后的关系。在物品的组合摆放中思考相关的主题名称。

3.师生评价,教师及时予以指导调整。

模板教具 粉笔演示

作品赏析

1.欣赏画家作品中选择了哪些物品?主要的物品是什么?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意。

2.欣赏学生的作品。

(1)历届学生的静物画作品。

(2)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自主表现

作业要求:用线描的形式画出本组桌上已分类、组合好的物品,注意物品的组合体现主次关系,构图合理、美观。

绘画工具材料

交流评价

1.小组内交流:相互欣赏同学间的线描作品,从构图、线条表现的角度交流。

2.小组间的交流:从物品的组合摆放、线描作品的角度交流。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参与、交往状况、小组合作及作品的表现等。

课后延伸

尝试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室外的静物,品味活动中的另一番情趣.

第7课草丛中

一、激趣

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讲草丛故事。

播放轻柔的音乐

二、观察(单棵草)

1.教师将草轻拂学生的脸颊,学生闭上眼猜是什么。

2.学生睁开双眼,分小组讨论观察草叶各部分的外形特点。叶面出现转折的草和叶面没有出现转折的草看上去有什么不同?

3.各组再派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小组观察的结果。每组发放草叶实物并插在泥团中

三、组拼(几棵草)

1.组合游戏。在大自然中草总是会长在一块儿的,那么,几棵草长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呢?引导学生根据平时观察到的几棵草长在一起的情形,将带来的几棵草组合在一起,注意组合出高低、穿插等变化。

2.教师小结:几棵草长在一起时,它们会有前后、高低、大小等各种变化,呈现出生动的自然效果。各种各样草的实物、大块泥团

四、添加

1.思考在草丛中除了草以外,还会有些什么呢?

2.学生讨论:有蜻蜓、蝴蝶、蚱蜢、青蛙、小朋友、玩具等等。

3.请一两位学生把小玩具或动物标本等放入草丛。玩具、标本等

五、改画

1.打开教材,看一看教材上P18右下角的三片草叶,将这三片草叶进行改画。

2.评析指导尝试作业。

(1)画有转折的草叶时,能同时看到正反两个面,叶面外轮廓线产生变化。

(2)画多片草叶时,草叶之间出现了相互穿插、遮挡,要先画前面的,再画后面的。后面被挡住的部分不用画线条。

在教材预留空白处添画

六、欣赏

1.欣赏教材上的画家作品。观察作品中每棵草的转折、穿插等不同姿态,以及画面上动静结合的生动效果。

2.出示其他有关草的优秀线描作品,感受用线的变化。

3.对照刚才自己改画的草,找出与这些作品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怎么改进会更好? 课件和线描作品

七、描绘

1.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组合的场景进行观察描绘:

(1)先画一棵草,注意强调草叶的转折变化。

(2)然后再画几棵草,强调要表现出草的穿插、遮挡、高低变化。

2.也可以画记忆和想像中的草丛。

(1)将动物、人物等适当地添画到草丛中,要画出前后遮挡关系,注意:草是主体,添加物不能太多。

(2)思考:还要怎样画,画面才更加完善呢?

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

八、评析

1.将学生作业都展示出来,学生下位互相欣赏、评论。

2.总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草,并且用生动的线条描绘出了美丽的草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描绘出千变万化的事物。

第8课恐龙世界

情境导入

1.观看影视片段《恐龙的传说》。

2.引入课题。片中的主角是谁?你想了解它们吗?那就让我们一同走人《恐龙世界》吧。

课件:关于恐龙的传说

观察了解

1.观看恐龙图片。结合学生对恐龙已有的认知提问,了解恐龙的种类、体貌特征及部分生活习性。

(1)你能把所知道的恐龙告诉大家吗?

(2)恐龙生活的年代很久远,它们统治了地球一亿多年,它们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体貌特征、生活习性与当时的生活环境非常协调,那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2.教师小结:恐龙的种类很多,可分成两大类:鸟龙类和蜥龙类。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分为食肉类或是食草类。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态更是多种多样。这些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还有在陆地上爬的。

课件:恐龙种类图片若干

方法指导

教师对个别有特色的恐龙外部形态略作画法演示并讲解。

1.画陆地恐龙时要把握其一般的形体特征:体大,尾粗长,从头至尾的脊椎呈流线型,后腿粗壮,大多有粗皮,少毛或无毛,有的有甲、剑等生长物。

2.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既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就是由它们演化来的。

自由表现

布置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自由画出自己感兴趣的恐龙形象。可以在恐龙身体部分稍加上自己的想像进行装饰,但必须抓住恐龙的大致特点。

欣赏评述

1.对学生优秀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发现优秀作品在构图、着色、想像等方面的表现,以加强对“好”作品的感官认识,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2.展示一些不完善的学生作业,比较课件中学生作品与之相比之间的差异。谈自己的看法,找自己的差距。

课件:学生优秀作品图片若干,不完善作品若干

想像拓展

1.学生继续观赏恐龙抚育幼仔的影视故事片段,并从自己收集的恐龙故事中获得有关物象,编一个有关恐龙的故事。

2.观看恐龙掠食与恐龙遭遇灭绝的画面,学生将原有的作业丰富完善。

课件:影视

课件:图片

集体展示

1.将各自用同样大小纸张表现出的作品组合粘贴成恐龙大世界。粘贴时稍注意每张之间的色彩联系,尽量使大画面色彩协调。

2.(可拓展为第二课时)采用分工合作,部分学生剪贴花草树木,另一部分则剪贴各种恐龙,拼贴到KT板或大纸上(粘贴时可稍作层次处理),共同创造一个“恐龙乐园”。

KT板材

1—2张全开大纸

相关活动

登陆“中国科普网”,查看关于恐龙的详细资料,想一想:恐龙是冷血动物还是温血动物?体形巨大的恐龙是怎么飞上天的?恐龙到底是怎么灭绝的?科学家可以通过什么途径研究恐龙?它们还能有希望复活吗? 第9课绿色呼唤

一、欣赏感受

1.欣赏课件图片:四季的树木实景,体味大自然的色彩美。

2.欣赏课件图片:树木的色彩画,说说色彩画与摄

影图片的不同感受。

课件出示图片

二、整体感知,了解 画法

1.观察课件图片:自然界的树。思考如何用色彩进行表现。

2.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整体感知用色彩画风景的表现方法。

3.师生归纳方法步骤:第一步用线条画树:先画近处的树,再画远处的树;先画树干,再画主枝,最后画树叶。第二步用淡彩着色:色彩清淡而又富于变化。

4.观察课件图片(结合教材图例),了解几种不同的构图方式和色彩表现方法。

(1)先用色涂染后再适当勾画几笔线条来表现树林。

(2)树木局部的表现:前后层次在形的处理上主要表现为主次关系和空间大小关系,在色彩的处理上主要为色彩的深浅关系。

1.课件图片:自然界的树

2.课件出示方法步骤

三、局部演示,尝试 练习

1.教师演示树干的线描画法。

2.教师演示树叶的线描画法:

(1)三种常见的叶丛画法演示:

(2)注意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出不同树叶的特征。

3.学生尝试在教材范例图上进行添画练习。

4.仔细观察教材色彩图片,思考下列问题:

(1)红色为什么会有深浅变化?(2)绿色是直接画上去的吗?

(3)两色间的边缘线为什么这么清晰?

5.学生尝试进行调色练习,同桌或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6.师生合作验证讨论结果:

(1)红色颜料中加入水分的多少不同产生了浓淡深浅变化;

(2)黄色与蓝色相互渗透出现了绿色;

(3)两色相接部位运用了干画法,学生说原因,教师重点用色彩演示几种不同的调色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干、湿、浓、淡以及自然渗透产生的不同效果。

7.指出调色注意事项:

(1)颜色不宜调得太均匀,避免色彩呆板:

(2)水分控制适当;

(3)防止把色彩画得太脏。

1.课件出示色彩探究的三个问题

2.铅笔、白纸、色彩画工具、教材

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用线勾画一片树林,再涂上较淡薄的颜色,体现对自然的感受。

2.教师巡回指导。

色彩画工具材料

五、作业展评

作业展评,小结全课。

第10课编纸条

(第一课时)欣赏激趣

教师在课前运用“一提一压”的穿编方法,制作一件双色对比色调的编纸条作品。选用不同颜色同等长度的纸条,在作品背面将有关纬条加长,加长部分隐藏在作品背面。

1.展示这件“一提一压”双色编纸条作品正面。

2.教师依次拉动加长的纬条,将这件双色编纸条作品变成三色编纸条作品。

3.再依次拉动加长的纬条,将这件三色编纸条作品变成四色编纸条作品。

4.展示一件协调色调编纸条作品,和这件冷暖对比色调作品进行对比分析。

5.完整展示一件编纸条作品的正面和背面。

6.揭示课题——编纸条。

这个变戏法的部分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展示

方法探究

1.学生自学教材左页的制作步骤和制作图示。

2.师生讨论:

(1)经条和纬条的制作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经条的上下两段要相连?(3)整理作品时不粘牢纬条两端可以吗?

3.学生上台尝试“一提一压”的穿编方法。

展示图片或实物

创新探索

1.教师问:怎样让你的编纸条作品与众不同?学生自学教材右页的创新方法。

2.师生讨论,小结创新方法:

(1)纬条:改变纬条的材料和宽度。

(2)经条:改变经条的形状和宽度,如折线形、弧线形。

(3)穿编方法:改变提压数目,如两提一压或一提三压。由此作品可分为抽象类和具象类的变化。对照相应的图片或实物逐一进行分析

欣赏评价

1.展开自评和互评,交流感受和体会。

2.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制作热情,并使学生对下节课充满期待。

学生作业

(第二课时)思维拓展

1.展示、欣赏几件不同尺寸的编纸条作品,问学生它们适合用在哪里? 2.各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并交流设想。

3.教师出示一张未经装饰的贺卡用纸和一本书。师生讨论、交流,共同将编纸条作品改装、组合成贺卡、书签、包书纸等。

创造表现

1.学生之间交谈自己的创作设想。

2.明确作业要求:制作一件实用的编纸条作品。

3.学生自主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播放轻松的音乐

欣赏评析

1.展示作品,欣赏评析。2.学生下位,自由欣赏他人作品,交流感受。

第11课花团锦簇

(第一课时)创设情境

1.欣赏鲜花店的视频或图片,创设一个花团锦簇的情境。

2.师生交流花艺的基本知识以及送花的常识。

3.师:鲜花虽美,却不能持久。有什么方法能留住花的美丽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把鲜花制成干花,用其他材料制作工艺花等。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花的方法。

课件展示鲜花店的视频或图片 :各种下花、绢花、塑料花、纸花等图片

方法探索

1.出示一瓶做好的叠绕纸花,每朵花的花形都不同。逐枝欣赏,并设疑:这么多种不同的纸花,我们得学多少种制作纸花的方法啊?

2.学生翻阅教材,发现教材中只介绍了一种制作方法。师: 原来这么多种纸花都是用叠绕纸花这一种制作方法制作出来的,同学们也来试试吧。

3.学生自学,每人试做一朵叠绕纸花。

4.收集学生做的几枝纸花,探究学生作业中普遍出现的问题。

5.教师示范做纸花的步骤和方法,制作一朵纸花。

6.探究同一种制作方法能制作出不同种类纸花的原因。

(1)小游戏:板画几种花瓣的形状,对比花瓶中的纸花成品,推测哪种花瓣可以做出哪种花形。

(2)展示两种同一种花瓣形状做的纸花,叠绕程度不同,一个褶子多,一个褶子少,让学生对比分析花形的区别。

(3)教师小结:花瓣的形状、叠绕的程度等是影响花朵形状的因素。

展示一瓶纸花实物

课件展示或板画与实物结合展示

创造表现

1.欣赏各种鲜花的造型,讨论分析怎样表现最合适。仔细观察鲜花原型,如花朵展开的程度,花瓣的多少,花瓣边缘的形状,思考怎样处理纸材更接近原型。

2.提出作业要求:分组制作,每人至少制作一朵纸花,看哪组制作出的花形最多。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展示各种鲜花的造型

展评交流

1.教师评价各组制作中的表现,公布获胜小组。

2.请制作出新花形的同学上台传授经验。

3.请学生保留制作好的纸花,安排下节课的事宜。

(第二课时)欣赏提高

1.欣赏花卉包装作品的图片,渲染温馨气氛。

2.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包装纸花的方法和种类。

(1)包装材料:彩纸、纸盒、瓶子、花篮等。

(2)包装的花枝数量:几枝、多枝。

(3)礼物类型:花是包装主体,花是礼物上的附属装饰。

(4)其他。

课件展示花卉包装图片

交流讨论

1.分组讨论送花方案:做纸花想送给谁?送什么花,送几朵,怎么包装纸花? 2.分组讨论:采取合作还是单独制作的作业形式? 3.师生交流制作计划。

板书或课件展示送花方案

创造表现

1.根据计划制作纸花。

2.自主或合作包装纸花。

欣赏评述

1.学生下位欣赏各小组作品,展开互评和自评。

2.鼓励学生下课后把花送给自己想送的人。

第12课妙笔生花(活动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中国名家花鸟画欣赏,使学生对中国画花卉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并向学生进行评析

欣赏活动。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名家花鸟画的展示

教师在黑板上随意几笔示范花卉的画法(强调随意几 笔),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画

法。并感受到学中国画并不是很难的事,增强学生信心

观察活动。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示范,为尝试绘画做准备。

绘画步骤,各种用笔的 演示

请几位学生上台,通过刚才的观察,试画一幅。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试画尝试活动。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尝试绘画,亲身感受一下绘画的乐趣。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评,指出不足,发扬优点练习活动。教师再次具体讲解绘画步骤,学生在具体步骤的指导下再次进行练习。

教师再次示范,边画边讲解具体绘画步骤并板书

1.用朱砂画花瓣,侧锋用笔

2.淡墨中锋画枝

3.淡墨侧锋添叶

4.浓墨中锋画蕴含蕊、叶筋

再欣赏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媒体的演示其他花卉的不同画法,学习花卉的其他画法。

其他花卉画法的演示

学生自己练习

作业要求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其他不同画法的花卉,并简单示范,使学生掌握不同的画法学生再次进行综合创作活动。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绘画知识,进行自由创作绘画。

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活动。教师对学生的绘画进行讲评,学生自己对自己的绘画进行自评或互评。

第13课大力神(活动一)教学活动

欣赏引入

1.欣赏录像资料:祖国建设的好帮手,工作中的大力神——吊车。

2.揭示课题:大力神。

录像展示吊车在建筑工地上施工的场景画面出示课题

探讨认识

1.认识吊车种类:分组分类整理搜集的资料,讨论探讨:

(1)吊车的用途:用于港口、车间、工地等地。

(2)吊车的种类:

A.可移动式:汽车吊、履带吊、行吊等。

B.固定式:码头吊、塔吊、龙门吊等。2.了解吊车的基本结构:主机、底座、臂杆、滑轮组等。

3.学生将讨论结果写在展板上并粘贴上课前收集的相关图片资料,进行汇报。

4.课件总结展示:多姿多彩的吊车。

画面出示讨论要求

画面展示各种吊车的图片:

汽车吊、履带吊、行吊、码头吊、塔吊、龙门吊、轮船吊等画面展示简单的吊车结构图

画法学习

1.感受线条特点:哪种线条适合表现吊车?为什么?尝试画出你所认为最能表现出吊车力度的线条。

2.分析不同结构的表现方法:

(1)出示吊车不同部位的图片。

(2)学生对应尝试画出不同细节。

3.教师示范绘画步骤:

(1)确定构图与大的形体特征。

(2)分块画出大的结构外形,注意比例。

(3)细致地画出内部结构特征。

(4)整理完善,适当添画人物和场景。

画面出示几种不同的线条

画面分步出示吊车局部的图片

画面出示吊车局部的范画

画面分步出示绘画步骤图

尝试表现

1.每组选择一张吊车图片作为写生的对象,用线描的方法生动准确地画出大吊车的特点与结构细节。

2.注意线条的力度和线条疏密。

3.教师巡回指导。

画面出示作业要求

赏评展示

1.分组进行展示欣赏与交流。

2.师生共同点评。

投影展示优秀作品进行再点赏评

课外拓展

I.了解吊车的lI作原理,并自己动手做一些吊重的小实验。

2.收集相关用品材料。

第13课大力神(活动二)认识原理

1.认识吊车吊重原理。(教师准备:每组有支架、滑轮、一条绳索、一组重物)

2.学生尝试:利用工具怎样吊起更多的重物?结论: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吊重更多。

3.课件展示吊车吊重工作原理: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能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是吊车吊起重物的重要法宝。

4.想一想吊车怎样保持平衡:在底部设置重物与吊臂形成杠杆保持平衡。

课件展示吊车吊重工作原

理模拟动画

课件展示杠杆原理模拟动画

合作制作

1.每人将所带的材料以组为单位集中。

2.将所带的材料分类整理,选取可用材料。

3.小组成员依据制作要求进行细致分工一 设计师:

制作:底座、臂杆、滑轮组、装饰。

总监:

4.讨论分析材料的特点,共同设计吊车样式、结构。“设计师”绘出草图。

5.合作制作:

(1)分部分工制作部件。

(2)组合装配调试。

(3)进行外部装饰,完善细节,完成制作。

6.教师指导帮助。

课件展示分组与制作要求课件播放音乐

赏评分析

1.分组赏评竞赛。

2.“大力神”吊重。

3.师生讨论评奖:

外形美观——艺术奖;

结构合理——设计奖;

吊物能力——大力神杯;

合作意识——合作奖。

课件出示竞赛规则

总结提高

4.湘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篇四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www.5y

kj.co

m 第八课蹦蹦跳跳

一、教材分析:

本课蹦蹦跳跳目是从民间折纸“纸弹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折、剪、贴、画为一体的综合制作课。

教材蹦蹦跳跳主体部分的呈现,表现出了儿歌创设的情境,一群活泼可爱、蹦蹦跳跳的小朋友、小动物开开心心地在一起说说笑笑,他们那生动的表情、动作,能把学习者带入到热烈的情境中,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制作热情。

教材蹦蹦跳跳中主要展示了两大类能蹦蹦跳跳的玩具。蹦蹦跳跳一是利用纸弹簧做身体,在它的基础上添加四肢和头部,玩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按,它就能蹦蹦跳跳;另一类是利用纸弹簧来制作身体的其他部位,如长颈鹿的脖子、四肢。教师可启发学生变化出各种形象。教材除了对纸弹簧的制作方法作了提示外,还呈现了用铁丝做弹簧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在家完成一个利用铁丝弹簧做的小玩具。

由于本课蹦蹦跳跳学习内容为制作玩具,所以在如何玩得巧、玩得有趣上也要开动脑筋。教材对所呈现的学生活动的场面作了相关的提示,我们可以用线绳连着玩具的头、四肢,用小木棒提起就能进行类似于木偶的表演。那些纸弹簧部分较短的玩具还可以固定在桌上作摆件装饰美化环境。教材在最后提示学生可将玩具放在纸盒内,只要打开盒子它就会弹出来,非常有趣。

本课学习内容将制作和玩乐充分地融为一体,无论是在玩具的制作上,还是在玩具的玩法上都具有很强的发散性和趣味性,学生都能以极大的学习兴趣投入其中。

二、教学目标

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

体验和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

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三、教学设计

本课蹦蹦跳跳在制作方法这一教学环节中,采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巧妙利用纸弹簧制作的构思上可通过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学生的制作行为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制作。

教学过程可作如下安排:情境导入——探究质疑——尝试制作——交流讨论——综合制作——欣赏评价——表演游戏。

教师可出示几个“蹦蹦跳跳”的玩具实物,用故事表演的形式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后,可将这几个玩具分发给各组的学生,让他们看看这些玩具是如何制作而成的,观察后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使他们明白这些玩具都是在纸弹簧的基础上通过剪贴添加而成的。然后让学生参考书上的提示或拆开教师提供的玩具范品尝试制作纸弹簧。

让学生设计制作出各种有趣的玩具和玩法是本课的难点。可采用“金点子”等竞赛方法,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充分利用所带的材料,做出与众不同的创意。

在欣赏评价中,可让每小组推举几个同学上台用自己的作品进行表演,大家一起评选出“最佳创意”、“最佳形象”、“最佳制作”等奖项。最后的游戏环节,学生可自由或有组织地表演玩乐。

四、教学建议

制作时要注意材料的选择,用来做身子的纸弹簧要适当的厚一点,要有一定的韧性,这样才能支撑起头和四肢。

制作玩具要注意将各部分粘接紧密,以防在玩乐表演中散掉。

可和其他学科联系,使小玩具不但能玩还能派上用场,如为语文课目设计制作形象,用来表演课本剧等。

第九课快乐的舞蹈

一、教材分析

舞蹈是学生常见并乐于参与的艺术活动。快乐的舞蹈人们在舞蹈时身体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美的运动,再加上舞蹈者的服饰、道具等极具表现性,非常适合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

本课快乐的舞蹈的学习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感受,充分运用所掌握的形色知识和方法进行感性表现,充分地宣泄他们的快乐情绪。快乐的舞蹈在表现中可让学生运用自己喜爱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表现快乐舞蹈者的姿态,对于人物动态画得准确与否不作过高的要求。

教材快乐的舞蹈欣赏主图选择了法国画家德加的作品《舞蹈者》,此作品所采用的视角非常独特,表现了舞蹈者优美舒展的舞姿,给人的印象仿佛是在舞台上盛开了一朵迎风招展的鲜花,给人以美的感受。教材中呈现的画家赵士英的几幅舞蹈速写,以简洁、流畅、富有韵律感的笔触,快速而生动地描绘了舞蹈者的各种姿态。此图的选用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舞蹈动作是靠身体各部位和谐优美的运动所产生的,只有大胆地画出人物头、躯体、四肢的动态,才能表现出舞蹈者的姿态。

教材快乐的舞蹈还提供了三幅学生作品和一些小朋友身着漂亮民族服装、手拿道具的舞蹈表演造型图片。这些画和图片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丰富了学生的记忆表象,从而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手法进行有个性的表现。

本课的学习将带给学生极大的身心愉悦。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运动中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

了解人物动态产生的原理。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三、教学设计

这是一节和音乐、舞蹈综合的课目。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利用多方面的因素,如音乐、录像、道具等手段来激发调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融入到音乐的欢快节奏中,以促进大胆自由地表现。

教学过程的安排可设立如下程序:

欣赏感受——引导回忆——综合体验——观察分析——赏析评述——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欣赏感受可借用舞蹈表演录像带,给学生欣赏各种门类的舞蹈,如民族舞、芭蕾舞等,开阔学生视野,让他们受到美的熏陶。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并交流他们见过的最美或最有趣的舞蹈,既可以是生活周围的,也可以是电视或舞台上的。

综合体验这一环节可播放一些欢快的音乐,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如红绸、扇子等。教师应和学生一起舞起来,要带动他们,让他们尽情地欢乐、尽情地舞蹈,以增强情感体验。体验活动之后再结合画家赵士英的速写,简单分析人物动态产生的原因,可以让学生用简洁的线条试着画一画舞蹈者的姿态。

在欣赏画家和小朋友作品这一环节时,可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画中除了描绘舞蹈者优美而富有动感的舞姿外,还画了些什么来丰富画面效果,烘托快乐的气氛。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人物的表情、发型、服饰以及道具灯光等细节描绘对画面效果起到的重要作用。学生创作表现之前要在画面构图方面稍作提示。

本课的学习评价可让学生讲讲自己在创作时的感受并介绍评价自己的作品。

作业要求:根据记忆和想像,运用所学的形色知识,画一幅快乐舞蹈的图画。

四、教学建议

人物舞蹈动态的教学可利用类似一年级教材《伸伸腿弯弯腰》一课的人物分解卡片,让学生摆出各种人物舞蹈动态,为下一步绘画表现作铺垫。

在综合体验活动,学生自由舞蹈时,可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老师一声令下,学生动作就保持定格,然后大家互相观察动态,这样既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又能让学生认识到动作姿态的多样性。

第十课望远神镜

一、教材望远神镜分析

望远镜真神奇,它能帮助航海员寻找远处的海岸,望远神镜还能帮助天文学家眺望远处的星空……望远镜是儿童喜爱的玩具,他们总是喜欢神气地手执望远镜好奇地探索远方神秘的世界。

本课望远神镜是一节制作课。利用各种废旧圆筒状的纸筒,运用各种制作方法进行组装后,适当加以装饰,制作成各式各样的望远镜。这也是望远神镜学会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的一个途径。

纸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卫生纸巾中的纸筒、保鲜膜中的纸筒、包装薯片用的纸筒以及捆扎布匹中的纸筒等等。他们一是在形状上与望远镜相似,只需要采用拼、粘、套、剪等方式的加工,比较容易进行制作;二是便于绘画等装饰活动,适合低年级学生制作。

望远神镜是一种远距离观察工具。它的结构比较简单,从样式上大致可分成单筒和双筒望远镜。望远镜用途很广,有用在军事上的军用望远镜,有用在天文研究方面的天文望远镜,还有用于宇宙探测的空间望远镜,以及生活用望远镜等等。

纸筒的选择和拼接组合是本课教学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将带来的材料分组集中,有相对自主的材料选择空间,才能创作出更多有特色的望远镜的外形。拼接组合也有多种方式,如可以用胶带粘贴连接,用大小不同的纸筒穿插连接,用纸包卷固定等,以保证制作的成功。

望远镜的基本形制作好后,学生还可以选择各种方式方法来进行装饰美化,如添画、粘贴花纹,或用挂历纸、包装纸来装饰等。

二、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望远镜的外形特征。

了解望远镜整体造型与大小、形状、材料选择的关系。

尝试、探究合适的组拼粘接方法。

在摹拟活动的行为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三、教学设计

本课可设定为制作活动课,突出学生选材、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更好的让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可以做如下安排:

情境导入——拓展交流——选材组装——装饰美化——作品展示。

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引入一个寻找星球的故事情境中,让学生思考自己需要借助什么工具才能观测到宇宙中的星球,并说说为什么选择天文望远镜,从中了解天文望远镜的功能。

结合前一个教学活动,在认识了解天文望远镜的基础上,拓宽视野,通过学生交流或采用介绍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不同用途的望远镜的外形结构和特征有个初浅的了解,为下一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

选材组装可以先由学生自己尝试,动手拼一拼、套一套或摆一摆,看看能做成什么形状的望远镜。设计好基本形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伙伴学习的形式一起完成组装工作,在活动中做到能发现问题,并能努力去解决问题。

装饰美化之前,可以发布举办作品展示会的公告,各组将有机会向所有人推荐自己的作品。以此来鼓励学生进一步努力,保证装饰美化的质量。作品展示中要力求发现每件作品的亮点。

作业要求:利用废纸筒,运用合适的方法制作一副自己的望远镜并加以装饰,用它玩一玩,看一看。

四、教学建议

教师可以多提供一些望远镜的式样,使学生的学习呈现多样化,同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式样。

可以开展模拟的作品交易、望远镜展示会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创作的成就感。

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查询了解望远镜的有关知识,如望远镜的种类、功能、造型等等,使他们在主动学习的状态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或展示自己获得的信息,使学生对望远镜有更多的了解、认识。

当学生提出望远镜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清晰地看见远处的景物的问题时,教师在教学中可简单介绍望远镜的工作原理,并给学生留下一个学习悬念,为以后的自然科学学科的学习作一个铺垫。

第十一课看大夫

一、教材分析

“看大夫”在儿童的生活体验中总是和恐惧、痛苦联系在一起,所以在他们的记忆里是比较深刻的。因此儿童对以这一题材为学习内容本身有较强的敏感性。本课“看大夫”目就是利用题材来诱发学生的兴趣,使之进行创造。

教材“看大夫”中选用了台湾小朋友创作的《牙科医院》作为重点欣赏作品。该画“看大夫”是作者在对生活感知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创造出的新形象,表达了他的情感与愿望。画中医院场景的主色调为黄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画面主体画的是一个神态略有一点紧张的小患者躺在床上,张着大大的嘴巴,露出了虫牙,医生正在全神贯注地进行治疗,护士阿姨则笑眯眯地托着器械站在旁边。画中这一组人物非常突出,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画中背景也处理得非常有特色,药品柜、器械、“妙手回春”及“医术高明”的匾,交代了医院这一特殊的环境,体现了小作者对生活细微的观察,而条纹、墙纸、盆景、挂画等又有别于一般的医院,使医院像一个温暖的家。所以色彩的巧妙运用、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以及背景的主观添加,使此画有别一般表现医院题材的儿童画作品。

教材中此画的下面呈现了三幅小图片,一幅将主体人物缩小其余不变,一幅将色彩改变为冷色其余不变,另一幅将背景全部简化,其余不变。出示这三幅画的目的在于利用反证这一揭示规律的途径,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了解到,由于构图不同、画面环境的不同以及色彩搭配的不同都会使画面产生不同的效果。教材中还呈现了一些学生作品,它们生动地表现了打针、医生疗伤等场景。这些题材大都是孩子们经历过的场面,是他们真情实感的体现。通过这一系列的欣赏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形象储存,相信能为活动一的绘画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二是为自己家或班级制作一个保健盒。让学生对生活中废弃的纸盒进行内外部改装,使它能分门别类地存放一些药品和病历,然后对其外部进行装饰,使一个普普通通的纸盒变成能装一些简单药品的漂亮的保健盒。这一活动能让学生将学习成果直接运用到生活中,从而使他们感受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教材中呈现了盒子的改装、隔板的基本做法及制作好的成品,它给学生以提示,帮助他们自主地学习。

本课学习中还应通过描绘看病的经历和保健盒的制作,对学生进行健康保健教育,提高他们的防病意识。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绘画表现力和设计、动手制作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儿童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增强学生的保健意识,消除学生对医院、医生的恐惧感。

三、教学设计

本课活动一教学重点应放在欣赏评析《牙科医院》这幅画上,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欣赏评述一幅作品,让他们了解一幅生动的作品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时也借此画引发学生对“看大夫”的记忆,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回忆所见、所闻,体味当时感受的心情中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储备和形象组织能力,根据记忆加上一定的主观想像,大胆画出明了生动的画面。教学中可作如下安排:欣赏评述——引导回忆——创作表现。

欣赏评述时可采用自主探究或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看书上的范画以及下面的三幅小画,看看他们有什么细节不同,看看由于这些不同产生了什么不同的效果;再经过小组讨论《牙科医院》这幅画的特点后,由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通过这种比较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

引导回忆时可先让学生谈一谈他看病的经历,以及对医院、大夫、护士等的印象,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玩一玩“看大夫”的游戏,把学生带入到“看大夫”的情境中以帮助学生回忆、联想。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应消除学生对医院对大夫的神秘感和恐惧感。

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启发、激活了学生的记忆储存后,就让他们开始创作。在创作时提醒学生注意人物情绪的表现、环境的添加以及色彩的运用。

活动二要综合运用剪、贴、画等手工制作方法进行制作。教学过程可作如下安排:观察分析——尝试制作——提供指导——综合制作——交流评析。课前要布置学生带好相关的材料,既可以是个人形式的也可以是集体合作形式的制作。保健盒的制作可分为两个阶段:改装和装饰。纸盒的改装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可通过自己对教材范作、制作步骤的观察分析,尝试练习和教师的指导来解决。装饰有几个基本要求:一是要有文字(保健箱、班级等),二是要有红十字,它们都要美观、醒目。其他的装饰美化则不需要过多干预。交流评析这一环节,可让学生把各自的保健盒陈列出来,布置成自选商场中专柜的形式,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制保健箱的功能、特色,玩一玩购买保健箱的游戏。

作业要求:活动一,欣赏教材上的范画,回忆自己看大夫时的情景,并把当时的感觉画下来。活动二,寻找合适的盒子和其他材料,对盒子进行简单的改装并适当地添加装饰,使它成为一个家用或班级使用的保健盒。

四、教学建议

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借一些医生的服装和简单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听诊器等。还可以到医院去拍摄一些场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回忆。

引导学生创作时,可通过欣赏学生作品,交流谈话,启发他们的发散思维,要避免题材的单一性,使他们取材的角度尽量与众不同。

制作保健盒的材料要有一定的厚度和硬度,要能耐用。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保健盒隔板的制作以及改装方法不能过于复杂,但要粘接牢固。

可教授学生简单的药品分类知识,如认识常用的内服药、外用药以及外用药应和内服药分类存放等。

第十二课我爱我家

一、教材分析

我爱我家是我们一生的港湾,是孩子们赖以生存与成长的地方,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并热爱自己的家。在小学生的生活范围里,最熟悉的环境莫过于是自己的我爱我家,且家中每一个角落、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回忆、牵挂,我爱我家对父母亲及其家人更是一往情深,永远依恋。《我爱我家》是在这样一个情感基础上编排的,因而对它的学习与表现具有特别意义和诸多内容,也有较大的教学拓展余地。

教材我爱我家在编排上考虑到了家的空间秩序和情感的由浅入深,学习活动有家居环境的绘画表现、给家人画像和制作全家福相框。走进家门一般首先见到的是客厅,客厅重要的是整洁、温馨与质朴的个性,并不在豪华。儿童的起居室也很重要,玩耍、学习、休息都在其中,它庇护孩子的成长。因此,在选择什么样的家居图片时编者经过了一番苦心。我爱我家通过遴选,呈现在教材上的应该是最合适的:温暖、美观、实用,可作为教学时对家的认识与生活追求的一种标准。对父亲及家人并不存在要了解,只需要让学生加深对他们的认识(甚至脸上的皱纹)。教材安排有父亲、母亲的照片,用于教学时对男女不同形象特征的区别与把握,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画出自己父亲、母亲的形象与性格,加深对双亲的认识。学生作业分别从线描画头像、画全身像和表现家中快乐生活的不同场景,体现家庭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暗示可以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不同表现形式来画父母之像、来画家人的生活。家庭迪斯科、给妈妈洗头、用餐、看电视、做家务等都是很好的表现内容。

本课是单元课,安排有密切相连的三个教学活动内容,最后一个活动是在前两个的基础上设置的,即做全家福立体纸相框。单元学习过程是总结性的,其意义是要大家热爱自己的家,珍惜每一份亲情,懂得表达对全家人的爱。自己亲自动手做一个小相框,在对家的表现形式上又有新的趣味。安排此活动时还提升了一定难度,即要有立体花边,教材已呈现花边的制作方法及相框的一般制作步骤,当然不限制用更好更有趣的形式方法来制作,最好能就地取材,不拘一格。

全课的三个活动内容是一脉相承相互联系的,但又相对独立,教学时也可自主合理变序。

二、教学目标

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人,自己的起居环境,学会制作立体纸相框。

引导学生凭记忆画出自己家的一隅,给父母家人画像或画一幅表现家人生活场景的画。

培养学生更好地热爱生活与家庭,孝敬长辈,珍惜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

三、教学设计

本课宜用较为充裕的课时安排教学。第一课时:进行认识家居环境和怎样给家人画像的指导,可用记忆的形式初步画出家居的一隅,布置学生回家写生画家居环境和父母之像。第二课时:作业交流评析后,再做进一步的创作(画家人的生活物景)。第三课时:制作相框。

第一课时可按以下程序进行。

1.切入新课。

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的音乐后设问:为什么要想有个家呢?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家充满温暖、乐趣、祥和、安宁和关怀)。

2.引导记忆。

设问:你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喜欢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让大家充分讲述后教师小结,家由两部分组成:物的部分(房子、家具等)和人的部分(父母、家人等)。教师提出并告诫:不论自己的家是什么样子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家和家里的人;在家里,大家都应该相互尊敬,听长辈的话,做个乖孩子,任何嫌家、怨家、不尊敬父母的心理、言行都是不应该的。

3.技法传授

设问:怎样画出自己的家呢?

①要充分熟悉了解自己家的陈设特点和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陈设上是朴素的、艺术化的还是富裕的,家人的形象是严肃的、慈祥的还是快乐的,应从他们的精神面貌以及发式、脸型、穿戴和爱好上加以把握。如果要同时画家居陈设和家里的人,应该选取家人平常最爱进行的活动,如会餐、看电视、做美食等;先画出人的面貌与活动,后画(添加)家具陈设,可以相互遮挡、映衬。如果只画家里的家具陈设,应选取最能表现自己家气氛特点的一个房间或一角,主次有别,恰当地安排好前后关系、陈设间的构图位置关系。

②教师在黑板上徒手画出一些家具的样式与构图关系示意图,补充说明以上创作指导,之后观摩教材上的学生作品。

4.作业要求:可用记忆画的形式初画家居一隅,或回家写生画家居环境和父母之像。

四、教学建议新-课-标-第-一-网

在授课时,可边描述家具的形状特征边示范画一个家具,使学生掌握一种画家具的具体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活动中的困难。

简单分析人物、家具的前后遮挡关系和远近、上下位置关系。但在学生作业时,由于各人认知能力的差别,可任其自由安排。

学生画自己最关心的家具和物件,提倡画自己家最独特的物件。

要考虑到有些学生的家庭成员的不完整,父母离异或父或母去世或寄养等情况,教师要从语言上婉转地安慰、鼓励,布置作业不要为难他们,可暗示他们变通处理。

制作全家福相框的学习活动,可以布置学生做课前准备(有色硬纸、五寸照片等),在家根据照片大小裁剪相框底框及框撑,有利于课堂上重点进行纸立体花边的制作与相框的装饰完善。纸立体花边在制作时要细心折、勒(即压划折痕)、剪、粘,使之立起后美观大方。相框的框撑(即支撑相框立起的支架物)可以多样,教材中的框撑是做框时的多余部分粘接而成的。

第十三课堆沙

一、教材分析

堆沙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之一,堆沙具有造型表现的功能,且适合集体合作参与。

本课堆沙通过大家一起玩沙,自由或小组堆雕有趣的事物,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参与体验。教学内容侧重于对泥沙立体造型的浅显认知,在堆沙玩中获取泥沙造型的多种方法,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课堆沙学习的材料沙子易堆易雕,又好玩,工具有成套的沙滩玩具(小水桶、小铲子、小水壶等),可选择可替代的工具易准备,参与形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很符合学生的情感需要。堆沙在教师有效地组织、合作、参与下,学生既能够尽情体验到堆沙造型活动的愉快,也能在活动中提升美术学习能力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体验一起堆沙和合作进行造型活动的愉悦,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浓厚兴趣。

了解和发现堆沙造型的不同方法,学会巧妙地利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堆沙造型游戏。

培养初步的立体空间想像能力,体现相互配合的群体意识。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以参与体验为学习原则,注重在玩中学,将沙雕知识教学建构在快乐堆沙游戏的情境之中,从而把对沙雕造型知识与方法的学习转化为学生自觉学习的需要。

学习需要以参与、体验、发现为切入点,所以教学过程可考虑玩玩堆沙游戏——发现堆沙造型——选择方法尝试——沙雕造型表现——即兴述说表演等环节。

玩玩堆沙游戏可从“说说在沙地上能做些什么”入手,使学生充分、尽情地玩,寻找到能做的一件事,一般包括图画、写字、浇水、堆沙造型等等。

然后,先让学生说一说,再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看一看,由此设计出堆沙造型。在这个环节中可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堆沙造型的方式和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空间,从而引发对利用工具堆沙的思考。

选择方法尝试时,一方面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来选择方法,另一方面可给予适当的现场演示,指导能力强的学生利用塑料桶、一次性水杯、沙滩玩具的模具等进行较为复杂的堆沙造型。同时对堆沙造型的再塑造,即雕的方法,包括铲、挖、切等应作一定的指导。

沙雕造型表现时,一般可考虑分小组合作表现,有利于观赏效果和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即兴述说表演,可让学生根据小组作业和个人作业的内容,自己的经验和想像,先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后即兴述说一个故事或进行一个小表演,可丰富作业评价的形式,传递艺术评价过程中可能萌生的再创造意图。

学生相互评价应渗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于帮助找到美术学习的闪光点并加以概括。

作业要求:大家一起玩堆沙游戏,看一看,想一想,雕一雕,在沙地上塑造出有趣的事物情景。

四、教学建议

在校内或校外找到一块有一定湿度的沙地是本课教学的前提,湿度不够可适度浇水,湿的沙便于堆雕造型。

启发学生充分利用能进行堆沙造型的一切工具,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传递玩得好与玩得巧的经验,注意在玩与学中启迪学生智慧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思路也可考虑进行有主题性设计意义的沙雕造型,全班同学集体制作一个大的沙雕造型。在这个思路中,精心策划和细心安排及有序组织较为关键。

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思路,但应防止低效的教学活动,为玩而玩,导致美术教学失去应有的作用。

第十四课花儿遍地开

一、教材分析

堆沙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之一,沙子具有造型表现的功能,且适合集体合作参与。

本课花儿遍地开通过大家一起玩沙,自由或小组堆雕有趣的事物,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参与体验。教学内容花儿遍地开侧重于对泥沙立体造型的浅显认知,花儿遍地开在玩中获取泥沙造型的多种方法,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课花儿遍地开学习的材料沙子易堆易雕,又好玩,工具有成套的沙滩玩具(小水桶、小铲子、小水壶等),可选择可替代的工具易准备,参与形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很符合学生的情感需要。在教师有效地组织、合作、参与下,学生既能够尽情体验到堆沙造型活动的愉快,也能在活动中提升美术学习能力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体验一起堆沙和合作进行造型活动的愉悦,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浓厚兴趣。

了解和发现堆沙造型的不同方法,学会巧妙地利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堆沙造型游戏。

培养初步的立体空间想像能力,体现相互配合的群体意识。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以参与体验为学习原则,注重在玩中学,将沙雕知识教学建构在快乐堆沙游戏的情境之中,从而把对沙雕造型知识与方法的学习转化为学生自觉学习的需要。

学习需要以参与、体验、发现为切入点,所以教学过程可考虑玩玩堆沙游戏——发现堆沙造型——选择方法尝试——沙雕造型表现——即兴述说表演等环节。

玩玩堆沙游戏可从“说说在沙地上能做些什么”入手,使学生充分、尽情地玩,寻找到能做的一件事,一般包括图画、写字、浇水、堆沙造型等等。

然后,先让学生说一说,再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看一看,由此设计出堆沙造型。在这个环节中可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堆沙造型的方式和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空间,从而引发对利用工具堆沙的思考。

选择方法尝试时,一方面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来选择方法,另一方面可给予适当的现场演示,指导能力强的学生利用塑料桶、一次性水杯、沙滩玩具的模具等进行较为复杂的堆沙造型。同时对堆沙造型的再塑造,即雕的方法,包括铲、挖、切等应作一定的指导。

沙雕造型表现时,一般可考虑分小组合作表现,有利于观赏效果和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即兴述说表演,可让学生根据小组作业和个人作业的内容,自己的经验和想像,先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后即兴述说一个故事或进行一个小表演,可丰富作业评价的形式,传递艺术评价过程中可能萌生的再创造意图。

学生相互评价应渗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于帮助找到美术学习的闪光点并加以概括。

作业要求:大家一起玩堆沙游戏,看一看,想一想,雕一雕,在沙地上塑造出有趣的事物情景。

四、教学建议

在校内或校外找到一块有一定湿度的沙地是本课教学的前提,湿度不够可适度浇水,湿的沙便于堆雕造型。

启发学生充分利用能进行堆沙造型的一切工具,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传递玩得好与玩得巧的经验,注意在玩与学中启迪学生智慧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www.5y

kj.co

上一篇:幼儿园手工制作的花朵下一篇:志愿者年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