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总结(共8篇)(共8篇)
1.社会学总结 篇一
第九章
农村卫生
第一节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民国时期的农村卫生
(一)、农村卫生的含义 是指农村社会和个人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创造符合生理、心理要求的社会环境、生产环境、生活条件所采取的措施。
(二)、农村的卫生状况 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民国时期,中国农民被三座大山压的喘不过气来,期间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在中国的城乡可以说是此起彼伏。
霍乱、鼠疫(黑死病)等
旧中国农村卫生落后的主要原因
一是经济落后、贫困、饥饿困扰。二是卫生资源资源匮乏,农村缺少医院,农民难以求医。三是农民缺乏科学卫生常识,往往轻视疾病。四是农民积累久远的卫生旧习惯、迷信思想根深蒂固,患了病听天由命。
(三)、农村卫生组织中国首创的农村卫生组织是1928年夏由上海吴淞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和上海市卫生局合办的吴淞镇卫生公所。
1929年河北定县实验区设立卫生教育部办理农村卫生事业。此后,全国各地纷纷组建了一批农村卫生组织。
二、农村卫生教育的实验
(一)定县的农村卫生教育实验
其突出的业绩有三个 第一,疾病的预防。-种痘(天花病)第二,注重妇婴卫生,提倡节制生育。第三,保健制度的创建。三级保健制度:村设保健员、联村设保健所、县设保健院。
(二)邹平县的农村卫生教育实验
1934年9月下旬,梁漱溟主持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与齐鲁医学院合作,成立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医院”,实行“诊疗与卫生并重”方针。
建立三级卫生网络、培养接生员
三、新中国的卫生革命
(一)传染病的防治
其一,传染病流行状况。鼠疫、天花、回归热
其二,建立传染病防治机构。
1954年开始建立卫生防疫站、普及预防注射。
其三,传染病防治的成就。消灭和控制几十种传染病。
世界银行:“中国在控制传染病死亡率方面所获得的成功,大大超过了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所取得的成就”
(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合作制度起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卫生合作社。1950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决定有步骤地发展和健全全国基层卫生组织,要求农村的每个乡都要有医疗卫生组织。
1959年开完全国农村卫生工作现场会议后,合作医疗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城市中的医院领导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一是,有计划的抽调医务人员下乡巡回医疗;二是,帮助农村培养赤脚医生。
1976年,全国90%以上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第二节
农村健康问题
一、影响健康的因素1.环境2.生活方式及个人行为 3.卫生医疗条件
4.早期儿童营养状况 5.遗传因素
二、农村的主要健康问题
(一)威胁农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血吸虫、SARS、禽流感、艾滋病
三、儿童健康
(一)计划免疫
1.计划免疫就是根据传染病流行病学的规律,按不同的年龄进行有计划地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传染病流行的目的。
50年代开始普及、70年代《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
(二)营养和体重
营养不良是中国经济落后地区儿童的主要健康问题。
(三)婴幼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儿童营养不良的表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儿童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第三节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一、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与意义
中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是指农村卫生机构、卫生队伍和县、乡(镇)、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有机构成。
二、当前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是农民受重大传染病、地方传染病危害严重,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差距拉大。
二是农村卫生资源严重短缺。
三是中西部农村卫生机构落后。
四是农民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突出。
五是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卫生服务水平低下。
六是农村合作医疗名存实亡。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政府用于农村卫生的投资和事业费比例偏低。
二是体制改革滞后、运行机制不活。
三是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
四是对农村公共卫生安全缺乏公益性的科学认识,存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问题。
三、农村卫生服务的重大举措:卫生下乡
(一)卫生下乡的含义
含义:卫生下乡是指遵照中宣部等十部委的精神,职能部门组织城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送医送药下农村,为农民的健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活动,是城市反哺农村的一种形式。
(二)卫生下乡的活动的内容 活动包括:1)医务人员下乡,巡回医疗,送医送药下乡;(2)减免农村贫困患者医疗费用;3)在农村社区、学校、家庭等开展健康教育;(4)扶持乡村卫生组织,为农村培训、培养医务卫生人员;(5)参与和推动当地合作医疗事业
(三)卫生下乡的阶段性成绩
1.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
2.加大对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高发地区的支持力度
3.加强对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能力的建设
4.积极推进农民健康促进活动,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引导和帮助农民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四节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一、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含义
含义: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指社会成员因受到疾病威胁或需要进行预防时,由社会提供供各种形式的卫生服务,保障农村居民获得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一种综合性制度。农村合作医疗是整个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体与核心部分。
合作医疗的组成及其体系
在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分配,补偿中,涉及到合作医疗管理方、卫生服务提供方和合作医疗参加方。这三方面的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合作医疗组成体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进展和目标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 ”。
“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仍存在不足★社会满意度低 ★保障水平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不到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程序过于繁琐
(二)统筹医疗制度
三)医疗保险制度
(四)儿童计划免疫保障制 五)妇幼保健保偿责任制
第十三章
农村社会分层 第一节 农村社会分层概述
一、社会分层概述
概念:就是按照一定的社会区分指标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实质:是社会资源(财富、收入、声望、教育机会等)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包括:社会分层结构和社会流动
二、社会分层的标准
社会分层是如何划分? 卡尔·马克思(1818-1883):阶级结构学说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多元社会分层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标准
阶级结构学说:用阶级来表示社会分层。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为阶级划分的根本标准。具体讲①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
②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③领取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不同
(二)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
多元分层理论:“社会不是一元分层体系”
划分社会层次的三个标准: 财富(经济)、地位(社会)、权利(政治)
理由:任何社会这三种都是稀缺的,因此人们总是追逐这些。这三个标准都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每一个都可以单独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
阶级理论与多元社会分层理论的不同点
多元社会分层理论:将社会成员的社会差别解释为个人特征方面的差别。职业地位、收人等。阶级理论: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根源于以财产关系为核心的生产关系。
阶级地位——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阶级不平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三)目前社会分层的主要标准
阶级结构学说:它无法明确的把阶级社会中许多并不占有生产资料而其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又明显高于一般人的群体划归到某一阶级。多元社会分层:农民的职业地位、收入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之间无相关性。
以职业为标准,同时联系收入等标准。
职业、收入、权力、教育程度等。
阶级和阶层
阶级: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处于相同地位的人们所组成的一种大的社会集团。
阶层:根据人们不同的社会特征进行多角度划分而形成的社会地位阶梯。
区别:
①阶级是关系的概念,即对抗关系。而阶层是更多注重社会不平等的外在表现。
②阶级是经济关系,而阶层是多元关系(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等)
三、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的历史变迁
(一)解放前农村的阶级与阶层
1.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观点 1923年7月,陈独秀发表《中国农民问题》
①地主、②自耕农(含富农)、③半无产阶级、④农业无产阶级(佃农)1925年12月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①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
革命的敌人
②中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③小资产阶级;
亲密程度不同的朋友
④半无产阶级;
⑤无产阶级。
革命的主体
目的:说明革命的动因、对象、力量,动员群众推翻旧社会。
(二)土地改革时期的农村阶级、阶层分析 1、1950年进行土地改革,为了给土地改革和成分划分提供依据,当时的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农村划分阶级成分的决定》。
农村人口被划分为13个阶级、阶层: 根据这个文件,农村人口被划分为 13个阶级、阶层:
(1)地主、恶霸、军阀、官僚、劣绅、破产地主、管公堂;(2)资本家:手工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3)开明绅士;(4)富农、反动富农;(5)中农、富裕中农;(6)知识分子;(7)自由职业者;(8)宗教职业者;(9)小手工业者;(10)小商小贩;(11)贫农;(12)工人、手工工人;(13)贫民、游民。土地改革后的农民分化:
一小部分农户
生活陷人因难;
另一部分农户
很快富裕
中央认为 “与社会主义目标不相符舍”
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
(三)集体化时期的农村社会阶层 政治身份等级成为划分农村社会阶级与阶层的主要标准。形成以“身份制”“单位制”“行政制”为特征的制度结构体系。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城市户口、农村户口
第二节 当前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与趋势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分化的条件 农民分化的原因:
①联产承包家庭经营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农民分化的基本前提;
②非农业与城镇、市场的发展,为离开土地的农民提供了新的载体与生存空间; ③城市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国际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为中国农民分化提供了契机。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社会分层
2O世纪80年代的农村社会阶层
①农业劳动者阶层。
②农民工阶层。
③雇佣工人阶层。
④农村知识分子阶层。
⑤个体工商业户与个体劳动者阶层。
⑥私营企业主阶层。
⑦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
⑧农村社会管理者阶层。
三、农村社会分层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存在的问题:
1、农村社会阶层分化面临着诸多问题
农民劳动者、农民工、个体工商户及个体经营者、知识分子
2、农村社会阶层发育中的不均匀
农村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增长缓慢;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3、农村工问题正在发生深刻转换
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
趋势:1.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
2.农民阶层结构趋于简单化
3.农业劳动者及农业工人将成为最主要的阶层,且在比例较小
4.农民真正成为一个职业
第三节 农民工阶层
一、农民工阶层的概念及其特征
农民工阶层:一般统称那些具有农村户口身份,而在城镇或非农领域务工的劳动者阶层。
农民外出就业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离土不离乡”,也称“本地就业”;如乡镇企业
二是“离土又离乡”,也称“异地就业”。
农民工阶层的主要特征1.以初中文化的青壮年为主。16-30岁占61%2.以自发性外出为主。自发方式88%,组织外出12%3.以来自中西部地区为主。四川、河南4.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就业为主。5.以到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为主。6.以在城乡间双向流动为主,“候鸟式”流动为主
城市中的农民工
农民工未能被城市接纳,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所谓“外来妹”与“打土仔”。农民工无法获得真实的城市市民身份,使我国在原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又生出了三元结构。北京的“浙江村”、“新疆村”。
二、农民工阶层的内部分化
1.业主层2.个体劳动者层3.雇工层4.不正当职业者层
三、农民工阶层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心态
农民工阶层的社会地位
无论是从组织资源还是从经济资源或是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看,农民工阶层处于整个社会分层体系的底层。
很难摆脱边缘身份的制约。
农民工阶层的社会心态
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排斥与偏见,对农民工的社会心态造成了深刻影响。农民工的社会心态问题与其生存生态状况相比,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整体社会变迁的角度看,农民工将是中国社会长期和持久的建设者,是城市的生命力的表征,是联系乡村与城市的桥梁。
2.社会学总结 篇二
青少年社会教育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无论是在工作内容,如青少年宫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技术知识普及教育、体育运动、文化艺术教育、 游戏娱乐、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教学,还是在青少年宫建设管理、参与青少年社会事务、与校内和社会资源整合等都有着大量的成功实践。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在涉及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宫办宫理念、青少年机构功能定位、公益性、青少年素质教育与价值观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当前,面临国家教育重大改革发展契机,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总结运用青少年社会教育丰富实践形成的理论成果指导开展工作。
一、运用青少年社会教育自主参与、活动体验的功能特征,在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习总书记强调: “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 强基固本的工程,从娃娃抓起、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教育具有培养和选拔的功能,但教育之道归根到底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培养人的方向,更确立了中国教育的发展观。新东方俞敏洪先生前阶段的一个讲话中提到应该培养“以良知、 理性、仁爱为经,以知识、科技、创新为纬,造就新一代人格平等、思想自由、 精神独立的国民”。我认为很有借鉴意义。否则我们就会培养出钱理群先生讲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者是温铁军先生讲的“有技术没文化的小知识分子”。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不是一己悲欢、不是杯水风波”,笔者认为对教育工作者同样适用。作为未成年人重要的教育形态的青少年社会教育要在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需要综合考虑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入了解青少年的所思所想和价值变动轨迹,依托于青少年社会教育生动、有效的载体,把枯燥的理论变成活生生的事例和具体的活动,让他们了解国情、感受社会、认识人生,克服价值观教育给青少年“假、大、空”的印象。同时,青少年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所以载体创新非常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思想引领的目标和任务潜移默化融入到符合青少年特点,易于他们接受的青少年教育方式中,青少年社会教育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突破了以讲授为主的学校教育,采用活动性教育,强调青少年经验发展额价值,让其在经验生成中达到总书记提出关于核心价值观的“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的要求。
二、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青少年社会教育中理论实践中的应用
古人云: 文以载道。总书记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 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来以文育人。
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讲话中明确指出: 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国的教育只有立足于自身文化才能在未来世界文明格局中拥有文化辐射能力。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蕴涵极具价值的人文科学思想,它根植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并以中华民族自身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告知了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 孔子说“仁者爱人”。朱熹说 “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王阳明说“致良知、心外无理、知行合一”。同时更教会我们运用何种载体育人。青少年社会教育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大的文化背景之中,必须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服务于青少年社会教育。随着当代广大青少年思想意识和生活空间不断发展扩大,在其认知社会、参与社会的需求中,我们要将传统文化要素渗透青少年社会教育各种活动中,增强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整体认知,拉近青少年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要以人文环境建设为软渠道,将课堂上枯燥的说教融入到青少年的实际生活中。在实践中打造形成一批传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品牌项目。
三、充分借助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营地,广泛开展夏(冬)令营活动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夏令营是以亲近自然、鼓励探索、培养能力、促进友谊和丰富人生为基本宗旨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具有团队性、体验性、娱乐性和教育性等显著特点。夏令营活动时间一般不长,却以其深刻的体验性帮助青少年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充满激情地走向未来。因此,创造性地举办各种各样的夏令营,已成为世界各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据教育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由政府投资兴建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10313所,其中教育系统所属8707所( 独立建制的3307所,依托乡镇中小学乡村青少年宫5400所) ,其余归属共青团、妇联和科协的群团组织。根据2014年5月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组织的团属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教育资源专项调查报告,团属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702家,其中省级20家,地市级245家,县级437家。这都为广泛开展夏令营等活动提供了丰富时间场所。
2014年暑假,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发动各地少先队组织、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营地,积极探索路径、创造条件,发挥好少先队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和实践活动的积极作用广泛开展了暑期红领巾夏令营活动。同时,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对全国100家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开展的夏令营情况进行了监测。这100家单位共设计开展夏令营活动近600项, 适龄青少年参与人次达13万。在这些夏令营活动中,33. 17% 以体验类为主或包含有体验类的内容,47. 5% 为免费活动,每项活动平均为期4. 65天。
实践证明: 各地在夏令营建设和活动方面已形成了一套丰富工作体系,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社会上夏令营组织管理一定程度上的无序和鱼龙混杂。2015年,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在五届三次理事会上已建立专门的分支机构夏令营工作委员会,希望逐步建立营地和相关举办机构、从业教师应具备的资质标准、认证流程体系,促进夏( 冬) 令营活动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总结市场开拓经验和活动开展规律; 搭建国际夏( 冬) 令营工作交流平台; 学习国外先进夏( 冬) 令营行业管理经验发挥作用。
摘要:青少年社会教育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无论是在工作内容,如青少年宫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技术知识普及教育、体育运动、文化艺术教育、游戏娱乐、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教学,还是在青少年宫建设管理、参与青少年社会事务、与校内和社会资源整合等都有着大量的成功实践。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在涉及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宫办宫理念、青少年机构功能定位、公益性、青少年素质教育与价值观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3.社会学总结 篇三
关键词:交通社会学;社会学方法论;系统整体论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代社会学的历史转变中,应用社会学也在不断地发育和生长起来,各分支社会学层出不穷。在这一背景下,黎德扬教授带领其研究团队于1997年4月提出应创建交通社会学,并于2001年12月出版新著《社会交通与社会发展》,至此,国内学术界初步形成了对交通社会学研究的关注,发表了一批论文和著述。但此时,该方面的研究尚属起步,黎德扬教授的研究团队为进一步推动交通社会问题的研究,于2012年12月推出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著——《交通社会学》。
该书的出版可以说是分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项重大创新。因为它不仅极大地推进了交通社会学完整体系的建立,更为重要的是超越了其他分支社会学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特定系统的研究定式,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及研究结果上都有很大突破。
首先,就研究对象的确立而言,该书首先从交通与社会生活多侧面的关联中收集有关资料,确立了交通的社会性和整体观,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6个方面,阐明了交通的社会学意义,然后再以此为基础确立了大交通的概念,并因此确立了交通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这一研究对象的确立摆脱了传统社会学分支研究的惯式。
其次,在研究方法性和定的选取上,该书紧扣时代背景,提出交通社会学体系的建立应基于社会发展变迁下发生的社会学方法论原则的变迁,即从实物中心论向系统中心论,从分析哲学向综合哲学,从世界是事物的集合体到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转变。就此,“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关于新孔德主义的思想路线”和“关于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就成为了该书研究方法选取的三个重要指标。这一研究方法的选择为交通社会学的研究寻求了新的生长点。
第三,就研究结果的论证来说,该书以科学的社会历史观为基本理念,从大交通概念视野引入了信息时代交通发展的新成果,充分吸纳了当代社会学的新进展和当代交通发展的新资料,运用系统整体论的方法,探究交通与社会系统中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机理,从多视角考察交通在社会整体结构中的功能及其谋求自身发展的途径,从而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交通社会学学科体系,极大地推进了交通社会学的研究。
该书分为12章,包括导论、交通的社会形成、交通与人的社会化、交通与社会心理、交通人的结构分析、交通与组织的互构、交通影响下的城市化、交通与科技、交通与经济、交通与社会文化、交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交通调查与预测。它不仅用全新的视角介绍了交通社会学这门新兴应用社会学和交叉学科的研究对象、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而且为交通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深入研究的空间。
4.北大社会学教程 考点总结 篇四
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也被称为市民社会,是指以自由契约关系为基础,而与以强制力量为基础的国家(政府)相对应的人类生活形式。它是人们按照契约规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治为基础的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领域。
公民社会这一概念涉及到“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讨论,是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领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讨论可以追溯到近代政治哲学家霍布斯和洛克等人的相关论述。如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认为,在自然状态中,是“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人们通过订立契约,成立了国家。国家是高于个人的存在。
2.社会唯实论,社会唯名论
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它外在于个人而独立存在,并对个人具有强制作用。尽管社会是由无数个人联合而形成的,但它本身具有超越于个人的突生性质,而这些性质无法在单个个人身上找到。社会唯实论的代表人物有斯宾塞和涂尔干等人。如斯宾塞认为,社会是一个拥有器官和功能系统的超级有机体;涂尔干认为,社会是一个客观存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对社会的研究不能还原到生物和心理层次上。
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只是一个名称而已,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社会真正存在的是个人以及个人行动,认识社会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社会唯名论坚持还原论的观点,它认为认识社会必须还原到个人的生理或心理层次上。社会唯名论的代表人物在经典社会学时期有吉丁斯和韦伯等人,而在现代社会学时期则有布鲁默和戈夫曼等人。
3.文化元素,文化丛,文化模式(2014,名)文化元素是指文化中最小而有意义的单位,即它是能独立地反映某种文化意义的东西。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常常将自己行动的意义用某种器物或符号表示出来,这些器物和符号就是文化元素。文化元素可以分为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物质的,如电灯、火车、轮船等;非物质的,如一种礼节、一种观点、一个手势等。
文化丛是指相关的文化元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功能单位,这种文化丛在时空中可以作为一个单位存在并发挥作用。比如,农民的犁头、耕牛、套具等会形成一个文化丛,它们的结合可以发挥耕地的功能。文化丛是相关的文化要素按照内在的功能逻辑进行整合的产物。即是说,相关的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系是有一定逻辑的,不符合逻辑的文化元素的堆放并不能形成文化丛,也不能发挥作用。
文化模式是相关的文化丛经过有秩序、有条理地整合而形成的整体。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文化模式:第一种文化模式的理解用于不同民族文化的本质性区别;第二种文化模式的理解是从功能角度出发,它指的是任何文化体系中在较大时空中发挥功能的、由文化丛结合而成的整体。文化模式可以分成特殊文化模式和普遍文化模式两种类型。美国社会学家威斯勒曾在《人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普遍文化的九个方面。
《菊与刀》的作者、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也写过一本同名著作《文化模式》(1934)
4.主文化,亚文化(2004,名),反文化
主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文化,也被称为主流文化。
亚文化是与主文化相对的文化,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与社会主导性文化不同的文化。亚文化是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现象,或是一局部的文化现象。亚文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否定主导性文化,仅仅是忽视其某些方面,并以自己特有的形态补充主导性文化。亚文化通常会产生特殊的生活方式、语言和价值体系。从发展的角度看,主文化和亚文化并不是绝对的。两种都在变化,也能相互转化。
亚文化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等
反文化是指,亚文化一旦不与主导性文化共存,而是反抗主导性文化,这就成了反文化。反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有主导性文化的抵制。
5.我族中心主义,文化相对主义(2005,名;2016,名)
我族中心主义,也被称为民族中心主义,是指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认为本民族的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人们习惯于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对本民族的文化高度认同并有自豪感,对其他文化不易理解,这是正常现象,这并不是民族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是比较极端的认同本族群的文化而否定其他文化的现象。我族中心主义并不只是发生在民族文化的层面,有时也发生于同一民族的亚文化之间,即某一文化对另一文化的排斥。我族中心主义常常导致文化冲突。
文化相对主义,也被称为文化相对论,认为文化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的文化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而要依照他群的文化逻辑和文化模式去判断和解释他人的行为。文化相对主义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强调不同文化之间共存和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费孝通先生曾对此有过一句经典的论述,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6.社会性断乳
社会性断乳也称为心理上的断乳,它是相对母体对婴儿的生理上的断乳。社会性断乳是指少年、青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力图脱离家庭及其他方面的监护、独立自主地进入某些社会生活领域,但是他们又经验不足,从而产生危机的状况。其性质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社会性的。它一般反映为少年、青年不愿向家长和师长述说自己的想法,自己因缺乏经验和主见而犹豫不决、焦虑不安,在行动上则带有混乱的特征。社会性断乳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阶段,它是一个人从依赖他人到独立的中间环节。要减缓社会性断乳对少年、青年的冲击,施教者要加强与少年、青年的沟通。费孝通先生曾在其《生育制度》(1947)一书中对社会性断乳有过专门论述。
7.代沟(2006,名)
代沟这一概念是由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所著《代沟》中提出的,指的是由于社会的迅速变迁,两代人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上产生巨大差异的现象。她认为人类发明的技术把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成长起来的人与此后成长起来的人分开了。当新一代到了读大学年龄的时候,老一代是极为孤立的。另外,老一代的魅力已不复存在,年轻人面对的是一个没有楷模和先例援引的世界。
8.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2007,名;2015,名),逆向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是指在人们基础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继续社会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扮演新的角色,如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职业人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新角色;;另一种是对同一角色的进一步学习,这往往是由于时代的迅速变化,已有的知识不能适应角色的需求,如信息社会的来临,使得许多职业必须学习相关的知识。
再社会化(resocialization)是指原有的社会化失败或基本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群体和社会文化的过程。再社会化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非强制性的再社会化,即个体主动地、自觉地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这类社会化多是由于社会文化或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造成的,如移民国外;二是强制性的再社会化,即对那些思想和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人,在管制下进行教化。这种教化一般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机构,如监狱、工读学校等来实行。如犯罪人员的劳动改造。
逆向社会化,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传统的受化者向施化者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就是逆向社会化(reversal socialization),南京大学的周晓虹也把这种现象称为“文化反哺”。逆向社会化的产生是由于社会的迅速变化,造成年长一代的知识陈旧落伍,而年轻一代则可能因贴近时代具有新的知识。逆向社会化并没有否定一般社会化的意义和作用,相反,它表明传统社会单向度的社会化方式正在向双向乃至多向的社会化方向转变。
9.集体行为
集体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克在其1921年出版的《社会学科学导论》一书中提出的。集体行为指的是缺乏组织的一群人受到某个因素的刺激或影响而形成的众多人的共同行为。集体行为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如时尚、骚动等。集体行为具有如下特征:群体性,集体行为是众多人共同的、一致的行为;匿名性,这是因为集体行为以群体的形式出现,责任分散,“去个性化行为”发生;非组织性,集体行为虽由许多人的行为构成,但却缺乏组织;突发性,集体行为常常是在现场突然发生的。
10.社会角色(1997,简;2000,简;2003,名;2012,名)
角色(role)原本是戏剧中的名词,它指的是演员在戏中扮演的人物。社会科学家将其引入到社会研究之中,产生了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两个学术研究传统,如米德的儿童角色扮演、林顿将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联系。社会角色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社会角色不仅是个人社会地位的表征,也是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规范。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角色分成不同的类型,最常见的有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规定角色和实际角色等。
11.先赋角色(2004,名),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又叫归属角色,是指个人与生俱来的,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由先赋地位所规定的角色。先赋角色是与自致角色相对的一种角色。先赋角色包括两类:一类是由遗传、血缘等先天或生理决定的,如性别角色、种族角色、年龄角色等;另一类是由社会规定的先赋角色,称之为制度性的先赋角色,最典型的就是世袭角色,如通过世袭获得的王位、贵族身份。先赋角色主要反映的是个人角色获得的被动性。
自致角色也叫成就角色,指的是依赖于社会成员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现代社会中的学校角色、职业角色中绝大多数都是自致角色。自致角色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竞争性,自致性角色的获得要靠个人奋斗。但社会学也认为,自致角色的获得除了与个人努力有关外,也与社会制度有关。在现代的开放社会中,人们通过个人努力获得自己所期望的地位和角色的可能性更大。
12.规定角色,开放角色
规定角色是指那些权利义务、行为规范有严格限制和明确规定的角色。法官、警察是最典型的规定性角色,人们在扮演这些角色时其行为受到很大的约束和限制。违反规定的行为将会受到惩戒,严重的会遭受法律制裁。在现代社会中,各种组织中的角色规范要求都比较明确,对某些重要职位要求更加具体和严格。
开放角色是指那些权利义务、行为规范没有严格限制和明确规定的角色。社会成员可以根据对自己社会地位和社会期望的理解,比较随意地去扮演这类社会角色。扮演这类角色时,个人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如在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就是一种开放角色。
13.理想角色,实际角色,角色距离
理想角色,对于处于任何社会位置、承担某一角色的成员来说,社会都为其设计了一套应该遵循的、理想的、被期待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其行为,这套行为规范被称为理想角色。理想角色是以维持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为基础的,一般地,它是一种标准和较高要求。如古代儒家的三纲五常等。
实际角色是处于某一社会地位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循的角色规范的情况,而实际表现出来的角色。
实际角色与理想角色之间的差距就是角色距离。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对游乐园中旋转木马的观察发现,这种木马只适合3、4岁的儿童玩耍,其他年龄的人则不能很好的进入角色。角色距离的研究表明,个人在某种角色上能否积极地发挥作用取决于他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但变化如此之快的社会,又哪有一成不变的角色,另外这种角色又是由谁规定的,自己活他人。
14.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指的是一个人承担某种社会角色,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行动的过程。“角色扮演”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提出的,米德从社会化的角度分析角色扮演对儿童成长的意义,认为儿童的各种游戏,如过家家等有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角色扮演一般需要经历三个阶段: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还提出了角色扮演的技巧,如理想化表演,神秘化表演等。
15.角色混淆,角色紧张(2013,名),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角色混淆是指人们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和角色规范认识不清,从而使扮演该角色的行为与其他角色的要求发生混淆的现象。角色混淆的发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角色认知不清,即人们对自己要扮演的角色规范认识不足;另一个是场景分辨不清,即角色扮演与一定的情景想联系,某种情景中的角色行为不能应用于另一情景中。角色混淆主要是社会化出现了问题。角色紧张是指个人在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中所引起的在时间和精力上的紧张。一个人并不仅仅承担一种社会角色,而是具有多种社会角色。当许多种角色同时对同一个人提出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时,角色紧张就会发生,即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就会发生矛盾。角色紧张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长期的,长期的角色紧张会带来心理压力,以致引发心理疾病。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诸如此类的角色紧张更是时常发生,如许多人在家庭和工作之间就难以取得平衡。
角色冲突,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被称为“角色丛”。在现实中,一个人同时承担了多种角色,而且其中的两种或多种角色对承担者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这种现象称为“角色冲突”。中国文化中常说的“忠孝不能两全”就指的是角色冲突。角色冲突反映了人们社会生活多样化、复杂化的现实。
角色失败是指个人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产生的极为严重的角色失调现象。它是一个人未能或无法成功扮演某种角色的情况。角色失败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角色扮演者未能有效地按照社会的期望进行表演,从而角色行为失败,如有的学生因各种原因而中途退学;另一种的是角色关系体系解体,原来的角色承担者无法再继续扮演原来的角色,如夫妻之间因各种原因难以适应而离婚。虽然角色失败属于负面事件,但处理得当也会为以后的成功角色扮演提供经验。
16.内群体,外群体
内群体和外群体,又称作“我群”和“他群”。这一对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在《民俗论》(1907)一书中提出的。萨姆纳认为,根据成员对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程度的自我感觉以及对不同群体的态度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凡是成员感到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对群体有强烈归属感的,就是内群体。而那些由他人结合而成、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群体,就是外群体。内群体和外群体是通过“我们”和“他们”的群体界线来划分和定义的。这些群体界线,有的是有形的,如校徽就是一种群体界线符号,然而,更多的是基于一种感情上的亲切和态度上的认同。
17.参照群体(2014,名)参照群体也被称为参考群体,它是人们在确定自己的地位时进行比较的社会群体,或人们在决定其行为和态度时所参照的群体。参照群体是与所属群体相对应的一种群体,有的是人为树立的,有的是自然形成的。参照群体具有对照比较功能和价值规范功能,我们的自我估价会受到选择的参照群体的重要影响。因此,参照群体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18.群体凝聚力(2008,名)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它是不同个体结合成群体的基本要素和内在机制。群体凝聚力表现为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团结。群体凝聚力的发展一般表现为三个层次:第一是人际吸引,即群体成员由于某种原因而渴望相互接触的冲动;第二是群体规范的形成与遵从;第三是成员把群体的目标自觉地作为自己的目标,把群体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另外,群体凝聚力的形成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群体之间的信息沟通、群体受到的外部压力等。
19.初级社会群体(2001,名;2006,名;2010,名;2013,名)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初级社会群体是最基本的一种群体形式,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初级社会群体(primary group)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其写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的。初级社会群体,也被称为首属群体、基本群体,指的是人们面对面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类型有家庭、儿童游戏群体、邻居等。初级社会群体一般具有以下特征:规模较小;持续的直接而全面的交往;人际关系密切;非正式控制。库利把初级社会群体称为“人性的养育所”,是培育个人的爱心和同情心的地方,是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梁。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998,名)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一部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代表作之一。副标题为“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是在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基础上写出的著作。书中主要观点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产生了私有财产,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由于各阶级的冲突导致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旧社会被摧毁,被组成国家的新社会所取代;家庭制度受所有制支配。
夫妇式家庭
夫妇式家庭是有美国学者威廉,古德在其所著的《家庭》一书中提出的。夫妇式家庭的产生是与工业化有关的,传统的家庭是一个经济协作体,而现代化过程中,家庭的经济功能逐渐外移。使得夫妻关系逐渐平等。夫妇式家庭的特征主要有:择偶自由;婚后小家庭独居;对夫妻双方家庭同等对待。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2016,名),联合家庭
核心家庭,指的是一对夫妻与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主干(直系)家庭,是核心家庭的扩大化形态,指的是三代或四代同堂,每代至多只能有一代夫妻,且最小一代上面的那一对夫妻必须健全。
联合家庭,指的是同一代中有两对夫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家庭生命周期(2003,名)
家庭生命周期(family life cycle)是反映一个家庭从形成到解体呈循环运动过程的范畴。美国学者P.C.格里克最早于1947年从人口学角度提出比较完整的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并对一个家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作了划分。一般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与解体6个阶段。标志每一阶段的起始与结束的人口事件,如表所示
家长制,科层制(2006,名;2011,名)家长制是组织管理的一种方式,是传统社会中比较普遍的管理方式。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家长制具有以下特点:组织管理的权力高度集中于组织最上层,不向下分权;最高管理人和领导人基本上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管理行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组织的领导人把组织当成自己的领地,不容许他人干涉;组织中缺乏严格的办事准则,没有明确的规范。
科层制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根据理想类型观点提出的,指的是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科层制具有以下特征:组织中有严格的规则,它指导着各个职位上职员的行动,从而组织成员的行为都有章可循;组织中的成员都具有专业的资格;组织中中以事为中心,排除个人的情感。科层制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合理性,提高组织的效率,但也容易造成对个人情感的忽视。乔治,瑞泽儿在1993年出版的《社会的麦当劳化》一书中对当代社会中的科层现象进行了描述。
社会人假设(1999,名)
社会人假设是对组织管中,对人性的一种假设,在传统的管理中,人是理性的存在,也就是“理性人”假设。但霍桑实验发现,在组织中,职工不仅有经济需要,也有广泛的社会需要,如心理,情感等,也就是“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假设形成了全新的管理思路,突出了人在组织的因素。正式群体外的非正式群体就是社会人假设的一种表现。
社会资本(2000,名)
社会资本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组织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的概念。系统的社会资本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相互默认的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这种网络从集体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各会员提供支持。另外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之间的关系,它是由信任、义务和期望、信息网络、规范和权威等组成,是存在与人际关系结构之中并能为结构中的个人实现目标提供便利的东西。
单位制(2000,名;2003,名)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沃德关于中国国营企业的研究开创了单位组织和单位制度的研究。单位制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实行的、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承担政府的社会分工目标并对其成员进行全面管理的制度,执行这种制度的企事业组织被称为“单位组织”,简称“单位”。单位制具有 以下特征:功能合一;组织资源的非流动性;组织成员对组织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具有行政等级性。
社会分化(2007,名;2015,名)
分化是事物由同质性向异质性的变化过程。而从社会结构角度来讲,社会分化是指原来承担多种社会功能的社会单位变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个单位,以及诸多社会单位由地位相同变为地位相异的现象。在这里社会单位既指社会个体,也指各种社会群体。社会分化具有两个特征:功能专门化和地位多样化。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社会分化分成不同的类型,最典型的是分为水平分化和垂直分化。
等级制度(2008,名)等级制度是在传统社会中,将阶级差别用居民等级划分而固定下来的制度。等级制度是划分社会集团的制度。其划分是以阶级分化为基础的,是阶级差别的一种形式。社会中不同等级成员的不同权利、义务及加入或排除于某等级的条件,都是由国家法定的。等级身份一般是世袭的;个别成员的身份有时因战功、贡纳或罪罚等而升降。等级制度的实质是法律规定了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在欧洲的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以及我国古代社会的某些时期都盛行过等级制度。
身份制度(2012,名)
“身份”一词具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在一定情景中对角色的区别,即人们在角色关系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应用于社会互动;另一种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对某一位置的评价,应用于社会分层。身份制是对各类社会成员进行社会声望评价并将其规范化、体系化的制度。它规定了不同类别的社会成员有不同的权利和机会,而且不同社会成员那以改变自己的身份。身份制度实际上是对社会成员进行划分的制度。如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就是一种身份制度。
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caste)是一些国家所采取的封闭性的社会分层制度。在这些国家中,一个人在社会分层的体系中的地位是一出生就确定的,即是先赋的,而且这种地位终身不变。在种姓制度中,不同种族之间是相互隔离的,不同种族之间的婚姻或性关系是被禁止的和违法的。族内婚是种姓制度的一个特点,它有助于保持本种姓内血统的纯正性和划清层次之间的界限,从而巩固种族之间的等级关系。如在传统印度,种姓制度从高到低依次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社会阶层,社会分层
社会阶层概念是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社会学把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是社会分化的结果。与社会分层相似的概念是社会阶级。马克思是从社会的不平等去看待社会阶级,期望用革命去改变不平等的实施,而韦伯则关注社会阶级中的地位,机会等因素。
社会阶层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著名的由马克斯韦伯的权力、财富和声望分层体系,及马克思的生产资料占有划分等。
地位一致,地位相悖(1999,名)
不同的分层标准会产生不同的分层体系,因而同一社会群体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会有不同的地位。地位一致是指一些群体或职业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的地位大体是一致的。地位一致实际上反映了社会资源在不同的谁群体中分配相对集中的情况,即社会资源优先被某些社会群体所占有,而另一些群体很少占有资源。
地位相悖是指社会群体或职业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地位的排列完全相反。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对私营企业主的评价就是如此,私营企业主在经济标准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而在政治标准中则具有较低的地位。地位相悖反映了各种社会资源在不同社会群体中分配较为分散的状况,它是不同群体的在不同资源分配体系中各得其所,它反映的是社会结构多元化。
社会流动,代际流动
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结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的过程。社会流动不是物理空间上的流动,而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地位上的变化。判断某种变动是否属于社会流动,关键是看当事人在社会结构中获取或占有他所期望的资源的机会是否发生了变化。社会流动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如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代际流动和一生流动等。
代际流动指的是子代相对于父辈而言社会阶层的变化。当子代的职业、地位与父辈相比发生了变化时,也就发生了代际流动在一个开放、不断不进步的社会中,代际流动在总体上也表现出向上流动的倾向,即子代的职业地位高于父辈。反之,在一个封闭的、停滞的社会中代际流动较小,子代的职业和地位具有更多先赋的色彩。
精英循环(1999,名;2002,名)精英指的是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成员。对精英的界定主要是看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是否有超凡的、出类拨萃的表现。意大利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帕累托是最早对精英理论进行系统论述的学者。他认为,精英这一概念与道德或名誉无关,它只是在一定圈子内“具有最高才能指数的人”。他把精英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政府中直接或间接发挥作用的人组成的统治精英;另一种是有其他人员组成的非统治精英。帕累托认为,精英地位是与卓越的才智相关的。当精英的地位与能力不对称时应该要求精英的循环,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而当已有的精英阻止具有非凡才能的人进入精英行列时,精英循环就会受阻,这样就会产生两个结果:或者是社会、国家动荡,衰败,或是用暴力推翻过时、无能的精英。
超稳定结构
超稳定结构是20世纪80年代由金观涛、刘青峰所写的《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一书中提出的。超稳定结构主要是对我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一种剖析。在我国传统社会中,由于小农经济发达,工商业不发达,社会分层较为简单,社会流动的规模较小,也不剧烈。人们向上流动的的机会主要是读书和军功,中国社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稳定性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都不显著。
社区(2001,名)在社会学领域中,社区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世纪末期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其所著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社区是指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形成的、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组合方式。在其后,社区的概念不断发展,综合来说,社区指的是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社区具有以下构成要素: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人群;一定的地域;共同的社会生活;社区文化;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城乡二元结构
二元结构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同时存在着有重大差别的部分,而且两者又相互隔离、无法沟通的现象。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在研究发展国家经济时提出“二元经济”理论,借用他的概念,我国社会学家提出了“城乡二元结构”概念。城乡二元结构指的是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类型和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享受的社会福利待遇和受教育机会,乃至在政治与社会权利方面存在重大差别的现象。这一概念高度概括了我国的城乡差别,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城乡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
郊区化,逆城市化(2016,名)
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2005,名;2011,名)制度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并形成了著名的制度学派和新制度学派。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的创造的、正式的、由成文的相关规定构成的规范体系,他们在组织和社会活动中具有明确的合法性,并靠组织的正式结构来实施。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不成文的、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观念、伦理规范和风俗习惯。非正式制度往往对正式制度发挥着补充、支持作用,重视个人的创造性。制度学派的诺斯曾经提出过“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
制度化,制度变迁(制度生命周期),制度化,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活动方式的模式化,规范化的过程,反映在人们重复的共同活动中。制度化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制度化是一个过程,是指规范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中通过互动、相互调整而逐渐形成的,并调节着其后的互动,使其稳定。通过这一过程,制度化的模式得以建立、维持或改变。制度化是一种结构,是指当人们的互动制度化时,可以说某一种社会结构也就存在了。对制度的起源,有两种观念:一种是自然起源论,一种是人为设计论。
任何社会制度都不是永恒的。制度生命周期指的是一种社会制度从其产生、不断完善到成熟、再到衰落直至消亡的过程。从功能角度讲,这一过程是:制度因不完备而发挥有限的功能--制度因成熟而发挥充分的功能--制度因落后于人们的需要而不能有效的发挥功能--制度因过时而不能发挥积极功能。制度生命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形式化阶段消亡阶段。
适度人口,结构性失业,结构性贫困(2005,名)适度人口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保持某种特定标准或指标达到最高水平所需要的人口数量。适度人口是一种理想状态。
结构性失业指的是因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导致的失业。在结构性失业中,失业常常带有群体性特点,这种失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技术更新换代中会经常发生。
结构性贫困是指由于社会结构、社会分配制度而造成的相当数量社会成员的平困现象。比如一定时期政府忽视农民利益而使相当数量的农民处于贫困状态;劳动政策的调整使得大量缺乏竞争力的中年工人失业,导致家庭贫困。结构性贫困具有群体性特点,影响着社会结构的形态。
人性的自然秩序(2000,名)
人性的自然秩序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在其1901年出版的《社会控制》一书中 提出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大规模的向城市移民使城市中的越越轨和犯罪频繁发生,社会秩序称为问题。罗斯认为这种混乱与某些初级社会群体的解体有关,与人性的自然秩序被破坏,人们缺乏自我约束和相互约束有关。
罗斯认为,同情心、互助性和正义感是天生的,是人性的自然秩序。人性的自然秩序可以调节自己的行为,并与他人和平相处,从而维护社会秩序。但是在移居的城市中,某些初级社会群体的解体,人们的自我意识难以形成。这样人们生活在陌生的、缺乏同情和互相帮组的环境之中,各种社会问题就容易产生。罗斯认为,在人性的自然秩序遭到破坏下,要维护社会秩序就需要社会力量,这就是社会控制。
相对剥夺感
相对剥夺感是指人们面对自己实际达到的与期望达到的有一定差距时的心理感受,相对剥夺感实际上是不满足感或不满意感,这容易引发一致的行为。
结构性压力(2002,名)结构性压力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斯梅尔赛提出的一个概念,用来分析集体行为。他认为集体行为实质上是人在受到不可靠、威胁或极度紧张等压力下,为改变他们的环境而进行的尝试。这是结构之下对个人心理上的反映。他指出集体行为发生的六个条件:结构性助长、结构性紧张、概化信念、催发因素、行动动员和社会控制机制。
文化堕距
“文化堕距”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在1923年出版的《社会变迁》一书中首先提出。他用这个概念来说明在社会变迁中由于社会各部分变化的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种种问题。奥格本认为,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物质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变迁速度往往是很快的,而制度与观念等部分的变化则较慢,这就产生了一种迟延现象。他认为,有的迟延现象可延续较长的时间,有时甚至达数年之久。这种迟延产生的差距即文化堕距。
社会趋同论(1998,名)
“趋同”原是生物学术语,20世纪40年代后,西方学者将这一术语引入社会科学领域。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在1949年所写的《俄国与美国》一书中首先使用这一慨念。社会趋同论认为,所有社会和民族都将普遍经历现代化过程,并形成大体相同的社会特征,即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组织管理上的科层化、城市化和文化的世俗化。社会趋同论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是现代化不同阶段的体现,发展中国家经过现代化过程,最终会会形成发达国家。社会趋同论的理论基础是工业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性,但却忽视了文化的影响。
后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其所写的《后工业社会来临》一书中提出的。在这本书中写道,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种种迹象表明,在今后的30-50年里,人们可以看到一种可以称之为“后工业社会”或“知识社会”的社会形式出现。后工业社会具有以下特征:服务性经济的创立;专业和技术阶级占据优势地位;理论知识的首要地位;对技术的发展进行规划和控制;新的智能技术的兴起。后工业社会反映的是技术变迁所引发的各种经济、社会、政治的影响。
风险社会,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5.考研体育社会学总结复习资料 篇五
体育现象扩大化的表现 1体育的国际化与全球化趋势2体育文化的普及3体育于大众传播媒介的高度结合4体育的大众化与平民化发展
体育现象的复杂的表现 1大量经济活动介入体育之中2体育现象的社会政治化3体育社会问题的广泛出现
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1研究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及社会的相互关系2研究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体育社会问题3不同体育形态的研究
社会学的三个研究对象1社会2个人及其社会行为3人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学的研究领域1群体单位:家庭、城市民族等2社会制度:经济、政治、教育等3社会过程:合作、竞争、战争等 中国体育改革的四个特征 1紧迫性2渐进性3滞后性4长期性
体育社会研究应坚持的原则1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2运用辩证法的特点3运用系统的观点4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5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意义1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体育繁荣2为政府的体育决策提供依据3为体育事业管理提供依据4引导家庭与个人对体育的参与
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步骤1选题和提出假设2研究设计3收集资料4处理和分析资料5阐述结果以验证假设
影响选题的几种因素1研究模式2价值观念3方法论
体育社会学研究的课题类型 1社会现状调查2评估体系研究3社会心理分析4影响因素分析5新概念开发6专家预测7比较分析8历史回顾研究9跟踪调查 测量的层次1定类2定序3定比 现代调查研究方法的特点1科学化2系统化3定量化
提问题的顺序1敏感性和开放性的提问放在后面2容易回答的问题放在前面3对后面的问题有启发意义的可安排在前面4问题的安排要有逻辑性5避免形成回答定向6将检查新都的问题分开7处理好列联问题
提问题的注意事项 1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诱导性2不要用否定式提问3问题要避免双重含义
问卷设计的注意事项 1要围绕着调查目的去设计2设计问卷应该使用清晰、明确、简单的语言,问题不要过多,以不超过30个问题,在半小时内可以回答完为宜3设计问题要避免带有感情色彩,尽量做到客观,以减少偏误4问卷最好匿名回答
影响问卷回收的因素 1调查主办者的权威性2问卷版式的吸引性3问卷的长度4要求合作的附设的质量5填表及回寄的难易程度6为回复提供的利诱如何7调查对象的特点8邮寄的方式9邮寄的日期10催促新的性质
体育对经济的作用1对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2对企业文化的建设3体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社区 指一定地域内,按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
社区体育,指以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
社会分层 指社会中的人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社会变迁 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社会变迁的内容 1自然环境引起的社会变迁2人口的变迁3经济的变迁4社会结构的变迁5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迁6科学技术的变迁7文化的变迁 社会变迁的类型 1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2社会进步与社会倒退3社会进化与社会革命4自然性社会变迁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对体育的影响 1经济变迁可以改变体育的发展方向和规模2社会制度的变迁可改变体育的性质和体育的价值观念3社会的科技变迁可以加速体育的发展4社会变迁的方向决定了体育的发展目标和功能5社会的文化变迁可以形成体育的文化类型
体育运动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1经济联系2与人的联系3社会活动联系4精神文化联系5体育与自然环境
社会对体育的软控制1风俗对体育的控制2到得对体育的控制3信仰和信念 社会流动 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想另一种职业的转变过程
体育社会流动的趋势 1水平流动越来越频繁2向上流动多与向下流动3非自然流动、结构性流动增加4体育人才个人一生中流动增加,范围加大速度加快5流动中的经济因素增加
人口数量与体育的关系 1社会人口数量过多,会造成体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足2学校学生数量过多,造成人均体育教师数量,人均体育经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和人均体育器材设施数量的严重不足3家庭子女数量过多也不利于体育的发展 人口质量的直接指标 1人口平均预期寿命2人口的疾病死亡谱3残疾人所占的比例4青少年生长发育指标5教育水平指标6体育水平指标
体育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里,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与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社会群体
我国体育人口的结构1性别结构2年龄结构3城乡、职业结构4家庭经济结构 竞技体育的特点1竞争是竞技体育的灵魂2运动竞赛的结果具有预先不可确定性3具有竞赛规则、裁判与仲裁手段4竞技体育追求既定的功利目标,传播和宣传某种价值观念5竞技体育具有完整的组织体系和严格的规章制度
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1竞技体育是一种庄严肃穆的礼仪庆典文化2竞技体育是记录人类潜能的人体文化3经济体育是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规范文化4经济体育是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 群体 指通过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单位
群体的要素 1具有联系纽带2具有共同的目标和活动3具有群体规范4具有群体意识
体育群体 指为了达到某种体育的目的,而自发的或认为地组织起来的具有结构性特征的小群体
体育群体的特征1以体育为共同目标2以体育实践为共同的基本活动方式3成员对某种体育活动项目或某种体育手段具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4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5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
按群体从事的体育活动性质把体育群体分为1体育学习群体2竞技体育群体3健身娱乐群社团就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
体育社团是社会团体的重要类别,也是对体育活动的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 体育社团的性质1民间性2非盈利性3互益性4同类相聚性
构成体育社团的条件 1一定数量的较为固定的成员2特定的体育目标3明确的行为规范4权力结构5一定的物质设备6适宜的外部环境7一定的社会承认 体育社团的种类1竞技体育类社团2社会体育类社团3体育科学学术社团4体育观众社团5体育娱乐享受型社团6体育经济型社团
文化的性质1文化的继承性2文化的时代性3文化的民族性4文化的世界性5文化的阶级性
中国文化的特质1统一性2连续性3非宗教性4泛道德性5中庸和平6乡土情谊 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
度、精神文化的总和
为什么说体育是一种文化 1体育是人类,也只有人类才能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活动2体育运动具有文化的各种特征3体育运动不仅有它外在的身体活动形式以及设施、器材等物态体系,而且具有内在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行为规范等 体育文化在文化中的地位体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文化形态所不能取代的,甚至其他文化形态的发展,还不得不从体育文化中借鉴、迁延某些具有特质的东西。因此体育一旦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有助于完善和健全社会文化,也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协调发展
社会化的内容1传授基本知识技能2教导社会行为规范3指点生活进取目标4培养适当社会角色
体育社会化的功能1身体教育、运动教育与生活技术、技能传授2体育运动与社会规范教育3体育运动与社会价值观念体系4体育运动与社会角色习得5体育运动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一种教育 体育对科学技术的贡献1体育实践是检验科学技术成果的标准之一2体育科学是重要的科学门类之一3运动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技术
知识经济对体育发展的影响1在只是经济时代,竞技体育的实力将转化为各种不同质的知识产品的智力,其竞争手段主要依靠技术创新以及创新技术的推广能力2对体育人才的争夺与培养、体育科学知识的创造,体育科学知识产权的保护,将成为未来社会体育运动的焦点3在追求知识劳动放大的知识经济社会,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将成为强有力的工具,体育活动中的大量常规性的、逻辑性智力活动将交给电脑去完成体育科学化的发展趋势1体育科学体系更加完整2体育科研的管理体制更加完善3科学技术成果在体育领域的广泛使用4运动处方科学是体育科学化的重要标志5体育科学与反科学、伪科学之间的斗争更加有力
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1赋予人物、时间和社会活动以某种社会地位2社会控制的中介作用3模拟社会环境
大众传播媒介与体育的关系1大众传播媒介影响力人们的体育态度与行为2大众传播媒介缩短了体育活动与人们的社会距离3大众传播媒介使体育运动的传播速度加快,社会覆盖面加大4大众传播媒介为体育树立形象5大众传播媒介为社会提供提与娱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6体育运动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吸引社会注意力7大众传播媒介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发展8体育运动是各种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新闻战的争夺内容
社会问题指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失调,影响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生活,破坏社会正常运行,妨碍社会协调发展,需要依靠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社会问题的特性1普遍性2变异性3复合性4周期性5潜伏性
体育社会问题出现的必然性1社会基本构成要素相互关系的失调造成了体育社会问题2由于人们的社会关系失调,以及参与体育运动的各种利益群体都会因利益的追逐和分配产生种种矛盾3由于制度与体制的失调带来的社会问题4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剧烈变革的历史时期 体育社问题的特点1体育社会问题是多层面的,大多发生在伦理层面、管理层面,但有时也可能上升为法律问题2体育社会问题比一般社会问题有较大的局限性,其危害要小些3体育社会问题寄生与体育文化现象,它的产生与社会的体育价值观念、体育管理水平关系较大
我国的体育社会问题1高水平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失衡问题2竞技体育队伍的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3侵占体育场地设施问题
体育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1大力发展体
育事业与产业,增加社会体育资源2着眼于体育体制的改善和完善4建立社会“安全阀”机制
体育运动对民族的作用1强身健体增强民族体质2竞技体育振奋民族精神3我国民族体育之花长盛不衰
体育与宗教的本质对立1宗教与体育对人的态度是根本对立的2宗教与体育在人的身心统一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3宗教与体育在“现实生活”上存在对立 社会体育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体育活动
社会体育的特点1社会体育的广泛性2社会体育的多样性3社会体育的灵活性4社会体育的业余性
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1社会体育的普及化程度将有较快的发展2社会体育将全面走向社会化3社会体育的科学化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4社会体育呈多样化发展的格局
我国社会体育的价值取向1满足社会成员的多种需要2社会体育是建设精神文明的必不可少的社会活动3社会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力
社会体育的制约因素1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2体育场地设施3参与者体育价值观念和态度
社会现代化的标准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000美元以上2农业产值在国名经济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超过12%至15%3服务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超过45%4非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过70%5有文化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过80%6青年适龄年龄组中上大学的人数比例超过10%至15%7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50%8平均每个公民一生负担的人口在1000人以下9平均预期寿命在70岁以上10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1%以下 体育运动对社会现代化的贡献1体育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2体育维护了社会健康3体育参与了社会文化的建设4体育推动了城市建设的现代化5体育推动高科技的发展
生活方式是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行状况具体而生动的反映形式,对它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社会运行的规律
影响生活方式的因素1生产方式是生活方式的前提2不同的社会制度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3自然地理环境也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4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水平5文化传统对生活方式产生着久远的影响
6.社会学总结 篇六
(2013—2014学上)
4—6年级
上园镇炒米甸小学
品德与社会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德育是个系统的工程,内容也比较多,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可见,品德与社会课承担着德育任务,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本学期我们根据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制定了德育渗透计划。全学期依照教学内容,结合班级的实际进行授课,重点做了下面几点工作。
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德育内容组织科学化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材的编写主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有较强的阶段性。人的品德发展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在整个发展中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德育内容蕴含于知识内容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不同的教育阶段确定不同德育教育内容的侧重点,从而体现其内容组织的科学化。
2、紧扣教材,注意德育渗透的自然性
结合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特点,把德育教育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学科的综合性、生活性与德育教育的思想性紧密结合,达到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教育的水乳交融,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不会感到是在接受单纯的思想教育,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已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教学中,不把德育教育生拉硬套的附着在单一的知识传授上,德育教育在学科中自然而然渗透的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寻求学生精神需求与德育要求的最佳结合点,增强其针对性
德育教育不仅要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结合,还应选准它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面对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学生耐挫能力不强,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吃苦,自理能力差,父母教育方式不当,道德观念、集体观念、节俭思想意识淡薄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认准学生精神需求的同时,对症下药,对其进行相应的德育渗透。
4、加强德育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品德形成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将品德从学生的生活中剥离出来作为一门知识去传授。品德与社会学科加强了德育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德育的实效性,把学生置于特定的生活情境中,让问题在情境中提出,呈现了生活化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道德冲突,感悟道德选择,实现自我、主动的教育过程。
5、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7.社会学总结 篇七
进入21世纪以来, 党和国家确定了我国社会建设的目标, 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 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2006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进一步详细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及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等。至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作为一项庄严而紧迫的任务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 也是党和全国人民共同的行动方向和奋斗目标。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 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来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 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起了鲜明的旗帜, 创造了有利条件。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 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 推动我国向着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一步步迈进。
二、和谐社会的内涵
那么, 和谐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从“和谐”二字的造型上有人做通俗的理解, 就是人人有饭吃, 人人能说话。当然, 这只是最表层的理解。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和”被看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宗旨, “谐”是所追求的一种融洽、协调的状态, 它应该是“和”产生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和谐社会的描述,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儒家思想中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 那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 类似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 一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自由人联合体”。中共中央2005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省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 胡锦涛同志出席研讨会时, 首度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结合我国建国以来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状况, 以及当前的具体国情,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 和谐社会就是处于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的社会, 大的方面表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之间、不同层次之间相互促进,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适应。这是任何社会发展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因
为什么我党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 并把它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和奋斗的最终目标呢?传统学术观点认为, 一个社会的运行状态非治即乱、非乱即治, 但现代社会学研究表明, 社会运行在治与乱之间, 还有一种中间状态。社会运行和发展有三种状态或类型, 即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综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运行的实际状况来看, 我们经历过建国初期短暂的、初步的良性运行, 那时党风优良、政治清明, 社会风气正, 人民思想觉悟高, 只是当时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 经济落后, 综合国力弱。也有过“十年动乱”时期全面的恶性运行, 但是大部分时间处在中性运行中。也就是说, 在社会运行过程中, 总体上是和谐的, 但还存在着一些矛盾、障碍和不协调因素, 社会发展还不很平衡。尤其是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期以来, 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增多, 各种新旧矛盾更加突出和尖锐。虽然这些障碍和不协调因素一直被有效地加以控制和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但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地加以解决, 新旧矛盾一齐恶化的话, 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社会的正常运行。当前存在的问题从内部来看主要有: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 适龄劳动人口的就业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亟待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而导致的腐败问题;一部分社会成员诚信缺失, 道德素质下滑, 信仰虚无, 意识形态危机的问题严重;还有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 民主法制还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社会阶层及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矛盾错综复杂, 有的社会群体或个人甚至用非理性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有序、安全稳定地运行和发展。同时, 外部压力也很大, 敌对势力和少数国家一直以来都未放弃对我国的政治施压、经济制裁和军事挑衅。所以, 我们必须要看到我国还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尤其是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 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 经济体制深刻改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结构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动, 既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动力和活力, 同时也带来许多矛盾和问题。所以, 目前是“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 机遇与挑战同在, 动力和压力共生。这样, 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中间状态都有可能朝着两个极端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处在中性运行中, 如果听任这些问题继续存在下去, 社会就有滑向恶性运行的危险。如果这些问题能逐步地很好的加以解决, 社会就会由中性运行逐渐进入到良性运行中。也就是说, 控制好这些社会运行的障碍和不协调因素, 就能构建和谐社会。同时, 和谐社会只能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前提之下,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决定了它在根本上、总体上不能实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之一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 正是表明了资本主义只能在微观上而不能在宏观上做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另一个具体表现, 即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经济危机时期是它的恶性运行时期。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而导致的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 表明资本主义总是会周期性地处在恶性运行中。所以, 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根本上全面进入和谐社会。但是社会主义社会从根本上、总体上是能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 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的, 它与生产的社会化是一致的。这正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地方。但是, 这只是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 而不是现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 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但是和谐社会不会自动地、自然而然地到来, 我们要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科学发展, 继续坚定不移改革开放,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上下一致, 齐心协力, 一定能够把我国构建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8.礼品社会学 篇八
自古有谚云:“官不打送礼的。”但今时今日,律法昭昭。
依照国务院与中办在1993年发布的指导文件,党政机关人员在对外交往中“接收价值按照我国市价折合人民币二百元以上的礼物,应当自接受礼物之日起一个月内填写礼品上报单,并将应当上缴的礼物上缴礼品管理部门或受礼人所在单位”。超标且逾期不缴即视同贪污。倘若要追究刑责,累计价值只需达到5000元以上。
在物价飞涨的今天,随便送个像样物件儿,依此律都得充公。因此绝大多数人给领导送礼,都会避开公务场合。只要不直接涉及钱权交易,尺度便宽松得多。
除了礼品自身实用性,便于估价与二次流通也是送礼者必须考虑的因素。
几乎每个党政机关住宅小区的周边,都会有若干家礼品回收店。这也提醒了广大送礼者,除了礼品自身的实用性,便于估价与二次流通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高档烟酒、茶叶与保健品便成了热门之选。
尽管重庆、南昌、鄂尔多斯等地纷纷开始限制售卖“天价烟”,要求卷烟零售价格均不允许超过999元一条或99.9元一包,但在强劲的市场需求刺激下,各大烟厂依然我行我素。中华软3依旧是最佳选择,因为除了好流通外还不惹眼。在更贵价的品种里,时代版熊猫的过滤嘴太长,黄鹤楼1916的烟枝太短,铂金苏烟的金属盒太招摇,都可能给眼尖的无聊人盯上而留下话柄。当年那位房产局长周久耕,就是被一包至尊九五给出卖了。至于更尊贵低调的“6号”,从不在市面上流通,识者寥寥,倒也符合衣锦夜行的官场作风。
酒水与虫草,因极少会在公务场合使用,反倒没有这般顾虑。酒水在礼市上同属快速消费品,送多了之后,有心人就开始打新、奇、特品种的主意。私房菜馆兴起后,送礼者更可将踏破铁鞋搜罗来的琼浆玉液直接存放于领导常光临的会所,再无被偷窥之虞。大约五六年前,某部队后勤部门有一批特制的蓝瓶装飞天茅台流入坊间,因奇货可居,迅速成为送礼界大热门。后来此酒不再供应,市面上假货泛滥,至今仍有人前赴后继地中招。如今又开始流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库存老白酒(主要是茅、五、泸、剑四大品牌),台湾和东南亚便有人勾结大陆奸商,专靠做旧、高仿来牟取暴利。种种歪门邪道,说白了都是靠内地礼市供需养活。
茶叶也是礼品中的大宗,不但催生出天福茗茶这样的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就连专走“商政礼节茶”路线的八马,近来也在冲刺IPO了。这些茶叶用来供养要求不高的领导已经足够,若要精益求精,就必须找更小众而讲究的出品。农残超标风波之后,铁观音的阴影一时难去;舍不得乌龙茶的独到香气,可以选台湾产的头等白毫东方美人。近年岩茶在华东官场蔚然成风,武夷山幔亭研究所的限量出品大受追捧。
如果送的是普洱,就起码得是特级“一棵树”或者陈国义的“88青饼”。一般对茶叶有研究的主儿对壶也有爱好,带动了精品紫砂的行情。从拍卖行弄几件顾景舟等大师的名作与名家字画有相等效果。
说到以名家字画与文物做礼品,就不得不提温州鹿城公安分局原局长王天义。他出事时,执法部门从其家中一举搜出名家书画195件,古瓷及西方艺术品27件,另有银元、金币、邮票、鸡血石等清玩1351件,不乏齐白石的《春山图》与清乾隆斗彩团花罐这样的珍品。其中就有不少是送礼人从拍卖会上竞投而来。国画家范曾谈到自己作品行情不断看涨的原因时,就曾笑言“内靠贪官,外靠土匪”。
还有一种礼品是送“名”,透过高校送个特聘教授或客座教授的头衔,既无风险,且不失风雅。
观察时下送礼的新动向,亦可从高档楼盘附近新开业的商铺着眼。近年高档红木器作店纷纷进驻豪宅周边,大多同时开设回收业务。支撑他们的并非都是巨商大贾,许多领导在外边置了业,也喜欢添置几件保值性强的海南黄花梨或小叶紫檀的家具,再不济也是大红酸枝。
领导私宅大多讲究风水,各种上等玉石摆件与关公、佛像比毛主席像更受欢迎。某位在地产公司供职的友人,就曾亲自护送一尊超过200万元的寿山石摆件进京。能往人家里送这档次物件的,基本都是领导身边交情甚笃的老伙计,一般人敢送,那边厢还不敢收呢。
时下网络监督成为全民热议话题,名表、名笔或名牌腰带等随身用品成为网友关注的对象。今年南方某省有位厅局级干部,就因为戴了春节时弟弟相赠的“工字头”腰带,被卷入一场浩大的口水风波,险些葬送锦绣前程。
以名表做礼物,最好回避标志特别明显的款式。一般来讲,像欧米茄(星座与海马系列)、浪琴(嘉岚与瑰丽系列)、雷达(精密陶瓷系列)与帝舵(王子骏珏系列)这些二三线品牌的基本款要稳妥一些,以领导的正常收入,也能够负担。更省事的做法是直接送购物卡。
坊间有打油诗:“过节送礼太正常,小小红包献吉祥。你家有事我捧场,沟通感情多来往。领导拍板单位支,公款送礼我无私。你怕出事不要紧,送你家人照样行。先送小来再送大,一步一步交兄弟。”文火慢炖是送礼基本路线,一种情况是例外,那就是送“名”,比如透过高校送个特聘教授或客座教授的头衔。虽然弯儿绕得大了一些,却无风险之虞,且不失风雅。“学者型官员”正是当下最受欢迎的品种,而高校也乐于将有为官员吸收为校友,实在是安全体面、一举多赢的盛事。
相较于官场,商场上送礼的禁忌就少得多。SOHO大佬潘石屹,前年因在微博上先后发布两代“潘币”成为街头巷议的话题。后来干脆印了限量版的实物作为公司礼品馈赠各界人士,传为一时美谈。不久前,另一位命运跌宕的传奇人物、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复出后推出的“褚橙”,也成为京沪商圈最流行的新年礼物
【社会学总结】推荐阅读:
农村社会学总结复习06-29
社会学选择题总结07-25
年社会学学会工作总结10-27
寒假社会实践总结: 聚焦民生 关注社会08-12
社会育人总结06-14
社会组织总结报告08-04
社会调查毕业总结06-10
工程社会实践总结06-11
马基社会实践总结07-01
精选社会个人实践总结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