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材料知识

2024-09-08

pa材料知识(精选4篇)

1.pa材料知识 篇一

PA年终总结

弹指之间,2010年已逝去,一个崭新的2011即将到来。PA班根据餐饮部总体计划,在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PA员工的努力下,PA班紧紧围绕以经营为中心并在卫生、安全、成本控制等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现将今年一年工作具体开展情况予以总结:

一、卫生工作

1、完成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

2、按照部门的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所负责的区域工作。

3、根据实际情况会将平常一些计划性的改成实际性工作。

二、、在安全方面

1、在工作安全方面要求严格按照程序操作,做到不被劳动工具伤害,不因不正确操作损坏设备,或被设备伤害。在平时的工作中始终注意客人的安全问题。发现有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等情况,发现可疑人员在公共区域走动等情况要及时上报领导

2、在清洗地面时,时刻会注意提醒客人及自己的同事注意地滑。

三、控制成本方面

通过节水、节电。物品的回收利用。在不影响质量的情况下选择一些便宜的清洁剂来代替使用。严格按照配比例使用清洁剂等来节约成本减少开支。把部门的成本降到最低。

2010年虽然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我们会在2011年的工作中针对这些不足不断完善工作,继续围绕以经营为中心的思想来开展各项工作,在保证经营目标完成的情况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设施,为宾客提供一个清洁卫生、安全舒适、宾至如归的居家氛围而努力!同时也希望部门领导和各兄弟区域一如既往的支持PA的工作。

2.pa材料知识 篇二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

尼龙-6(PA-6,1013B),日本宇部;碳纤维(T300),北京化工大学;硝酸,市售;硅烷偶联剂,市售。

1.2 设备

双螺杆挤出机(TSSJ25/40型),南京科瑞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注射机(JN88E型),宁波通用塑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简支梁冲击试验机(XJJ-50型),承德大华试验机有限公司;台式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CMT6000型),美国MTS公司;熔融指数仪(MFI400A型),承德金建检测仪器有限公司;扫描电镜(SEM,LTDx-650型),日本日立集团公司。

1.3 材料制备

将碳纤维放入60%HNO3中,在60~80℃下处理1~2h,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pH=7,再用含硅烷偶联剂3%的乙醇溶液涂覆处理过的碳纤维,最后将碳纤维自然晾干,待用。

将PA-6和碳纤维按配方预混,再于挤出机中造粒,最后将粒料注塑成试样。

1.4 性能测试

熔融指数(MFR)按GB/T 3682—2000测试,条件:载荷2.160kg,温度230℃;弯曲模量按GB/T 9341—2000测试;拉伸强度按ASTM D638—81测试;冲击强度按GB/T 1043—1993测试;利用SEM研究PA-6/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

2 结果与讨论

2.1 碳纤维对PA-6MFR的影响

碳纤维用量对PA-6 MFR的影响见图1。由图可知,PA-6的MFR随碳纤维的加入不断下降。碳纤维用量从0增加到4%(wt,质量分数,下同)时,MFR降低程度较大,为30.30%(未加碳纤维时的MFR与碳纤维用量4%时的MFR的差除以未加碳纤维时的MFR);之后,MFR降低速度变缓,碳纤维用量从4%增加到8%时,MFR仅下降了8.14%(碳纤维用量4%时的MFR与碳纤维用量8%时的MFR的差除以碳纤维用量4%时的MFR)。MFR是衡量材料加工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加入会对PA-6的加工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出现上述实验结果的原因在于:体系中碳纤维加入量较少时,PA-6和碳纤维之间会产生物理缠结点,阻碍PA-6分子间的相对移动,使PA-6的流动性降低;另外,PA-6与经过处理的碳纤维间存在比较稳定的粘结力,这也会降低PA-6分子间的相对移动能力,对PA-6的流动性产生不利影响,这两方面的综合作用使得PA-6的MFR下降幅度较大。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比例较大时,PA-6和碳纤维间缠结点的数目变大,对PA-6分子间相对移动的束缚作用变强,PA-6的流动性变差;另一方面,复合材料中碳纤维比例的增加将使一些碳纤维间出现团聚,影响PA-6与碳纤维间的粘结力,减弱对PA-6流动性的不利影响,综合这两方面的影响,PA-6的MFR下降幅度变缓。

2.2 碳纤维对PA-6力学性能的影响

图2为碳纤维用量对PA-6冲击强度的影响。由图可知,随着碳纤维在复合材料中所占比例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先增加再降低。当碳纤维在复合材料中所占的比例从0增加到6%时,冲击强度增加3.87kJ/m2,增幅25.34%;之后,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呈现出下降态势,当碳纤维的用量增加到8%时,冲击强度降低0.93kJ/m2,降幅4.86%。当体系中碳纤维所占的比例较低时,PA-6与处理过的碳纤维间有比较稳定的粘结力,复合材料受到的冲击力可以在PA-6基体树脂和碳纤维间得到较好的分散,冲击强度较高;随着体系中碳纤维所占比例的增加,碳纤维间开始出现团聚现象,PA-6与碳纤维间的粘结力减弱,复合材料分散冲击力的能力变差,冲击强度下降。

碳纤维用量对PA-6拉伸强度的影响见图3。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碳纤维在复合材料中所占比例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持续变大。当碳纤维在复合材料中所占的比例从0增加到8%时,拉伸强度增加22.18MPa,增幅36.75%。这是因为碳纤维自身强度极高,可以承受很大的拉伸应力,它加入到PA-6的体系中以后,借助PA-6基体的塑性及其与碳纤维间的粘结力将相当一部分拉伸应力传递给碳纤维,使碳纤维成为PA-6体系受力时的关键承载体。随着复合材料中碳纤维比例的持续变大,这种拉伸应力承载体的数目也在增多,使得PA-6体系可以承受的拉伸应力也越大。

碳纤维用量对PA-6弯曲模量的影响见图4。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PA-6的弯曲模量。当碳纤维在复合材料中所占的比例从0增加到8%时,弯曲模量持续增加707MPa,增幅43.37%。这是因为碳纤维属于高刚性材料,有很强的抵抗弯曲应力的能力,且PA-6与处理过的碳纤维间有较好的界面粘结力,随着碳纤维的加入,当体系受到弯曲载荷作用时,可以将相当一部分弯曲应力传递给碳纤维,使PA-6体系承受弯曲载荷的能力持续增强。

2.3 碳纤维对PA-6力学性能稳定性的影响

碳纤维对PA-6力学性能稳定性的影响见图5-7。实验结果显示,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PA-6和PA-6/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随时间的延续下降较显著;在自然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PA-6和PA-6/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时间的延续下降速度减慢,逐渐趋于稳定。在自然环境中放置90d后,PA-6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降低2.15kJ/m2、4.51MPa和268MPa,降幅分别为14.08%、7.47%和16.44%;PA-6/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降低0.85kJ/m2、1.22MPa和113MPa,降幅分别为4.44%、1.56%和5.10%。可见,碳纤维的加入对PA-6力学性能稳定性的提升作用十分显著。这是因为处理过的碳纤维与PA-6基体间有较好的界面粘结力,它加入到PA-6基体中以后,可以增加PA-6基体结构的完整性,降低PA-6基体中的微裂纹,从而减弱外界因素如水分、氧气等对PA-6基体的渗透破坏作用,增强PA-6在自然条件下力学性能的稳定性。

2.4 水浸泡对PA-6和PA-6/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表1所示为PA-6和PA-6/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水中浸泡后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在水中浸泡48h后,PA-6的冲击强度明显增加,增加值为2.14kJ/m2,增幅为14.01%;PA-6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均显著下降,下降值分别为12.86MPa和278MPa,降幅分别为21.31%和17.06%。PA-6/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略有增加,增加值为0.79kJ/m2,增幅为4.13%;PA-6/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均有所降低,降低值分别为6.08MPa和122MPa,降幅分别为7.76%和5.51%。可见,水浸泡对PA-6/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产生的影响较PA-6小得多。原因在于:PA-6吸水后,水分子进入到PA-6分子间,减弱了PA-6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加了PA-6分子的活动能力,起到了增塑的作用,使得PA-6和PA-6/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而PA-6和PA-6/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另外,处理过的碳纤维与PA-6基体间浸润性良好,使得复合材料内部的微裂纹明显减少,有效降低了水分子进入复合材料中的几率,减弱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注:部分测试试样在20℃水中浸泡48h。

2.5 PA-6/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

PA-6/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见图8。可以看出,未经处理的碳纤维与PA-6形成的复合材料断面上有大量因为碳纤维的抽出而形成的小孔。分析认为:未经处理的碳纤维表面光滑,活性差,与PA-6基体间的粘结能力低,主要借助机械物理作用达到与PA-6基体间的结合,因此当复合材料受到足够外力作用而发生断裂时,碳纤维就很容易从PA-6中被拔出。从处理过的碳纤维与PA-6形成的复合材料断面SEM照片中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碳纤维与PA-6紧紧地粘结在一起而没有被拔脱。其原因在于:碳纤维先后经过硝酸及硅烷偶联剂处理后,它的比表面积大幅度增加,且它的表面上出现了大量极性官能团,增强了与PA-6间的界面反应能力,使得碳纤维与PA-6基体间的界面粘结作用力大幅度增加,所以复合材料发生断裂时碳纤维不易被拔脱。

[(a)未经处理的碳纤维;(b)处理过的碳纤维]

3 结论

在PA-6中加入碳纤维后,PA-6的加工性能变差;由于处理过的碳纤维与PA-6间可以形成比较稳固的粘结力,使得PA-6的韧性有所增加,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及在自然条件下力学性能的稳定性则显著提升,吸水性明显降低。

摘要: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了PA-6/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了碳纤维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PA-6/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加入碳纤维后,PA-6的熔融指数降低;处理过的碳纤维与PA-6基体间界面粘结性较好,使得PA-6的冲击强度有所增加,拉伸强度、弯曲模量及力学性能的稳定性显著提升,吸水性明显降低。

关键词:PA-6,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

参考文献

[1]梁全才,邱桂学.PA6增强增韧改性研究进展[J].塑料科技,2009,37(8):80-83.

[2]邓如生,魏运方,陈步宁.聚酰胺树脂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96-197.

[3]贺福.碳纤维及其应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8.

[4]贺福,赵建国,王润娥.回顾与展望我国的碳纤维工业[J].化工进展,2000,19(5):12-17.

[5]周传雷,艾辉,闫永君.碳纤维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化学工程师,2010(8):42-43.

3.pa工作计划 篇三

一雅禾酒店现在特点:

1涉及面广,工作量大: 酒店公共区域主要分外部和内部2个区域,外部:前广场.后院.停车场.绿化带.外玻璃.员工区域.验货区.内部:前厅.走廊.通道.客用洗手间.地毯清洗.大理石保养等

2工作琐碎,重复性大:公共区域卫生要做到保持各处都是整洁的,这就要求服务人员不断地.重复地清扫.3技术性强,条件艰苦:地毯污渍的处理和大理石翻新和保养.以上都要需要受过培训专业人员来操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二酒店pA班组一般属于房务部直接领导,来分管酒店所划的公共区域的卫生,根据工作的需要制定工作计划,公共区域循环清洁表,清洁保养标准,工具器械的操作标准.负责安排日清洁及计划卫生工作,工作计划《pa工作计划》。控制所有清洁物品的消耗,并控制卫生用品的储备量。贮存所需的清洁设备和工具并监督其使用情况。

。(1)日常清洁的内容有:大堂各种家具的除尘,地面的保洁,公共卫生间的清洁,各餐厅餐后的清洁,客用电梯,大门和玻璃的擦拭,铜件的抛光,车道和停车场的清洁,公用电话亭及电话的清洁,各种烟缸和烟灰筒的清洁等。

(2)定期清洁的内容有:墙面的清洗,地毯的清洗,各种大型吊灯的清洗,窗户的清洗,各种地面的洗抛打蜡,家具的打蜡,餐厅座椅和沙发的清洗,喷泉水池的清洗,各区域的杀虫喷药等。清洗计划的制定有助于明确工作任务,合理安排工作人力和机器设备的使用也便于管理监督和检查清洁工作的质量。

三掌握清洁四要素.① 时间 清洁尽量在污迹上去的第一时间进行,污迹停留时间越长越难清理干净。根据行业老师的实验证明,地毯污迹在两小时之内大多能去掉,两小时到四小时之间的较难去掉,六小时以上的地毯污迹就很难去掉。还要讲究去迹过程中在污迹上滴涂上清洁剂起化学反应的时间控制。

② 机械力 在清洁过程中要控制好使用工具的力度,力度过强会损害被清理物品表面,力度太弱起不到很好的去污效果。

③ 浓度 在清洁过程中要控制好清洁剂的稀释比例,浓度太高会损害被清理物品而且还浪费清洁剂。浓度太低起不到清洁作用。

4.pa材料知识 篇四

本实验通过对聚合物基体的活化, 在聚苯醚的主链上引入磺酸基团, 制备聚苯醚/尼龙6/蒙脱土复合材料, 探讨了磺化聚苯醚对复合材料热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的影响。

1实验部分

1.1材料制备

1.1.1 磺化聚苯醚的制备

取一定量的PPO溶于二氯甲烷中, 再将一定量的氯磺酸逐滴加入PPO的溶液中。室温下反应4h, 水洗至中性, 真空烘干至恒重, 粉碎, 过筛, 备用。

1.1.2 复合材料的制备

按一定比例称取PPO、PS、PA6、OMT以及SPPO。混合均匀后, 采用“一步法”在螺杆挤出机上熔融共混挤出, 制得一系列的聚合物/蒙脱土复合材料。

1.2测试方法

1.2.1 FT-IR分析

采用美国Nicolet 公司NexusTM FT-IR型红外光谱仪进行测试, 样品通过溴化钾压片法制备。

1.2.2 DSC分析

采用美国TA公司的DSC2910型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材料的热性能进行表征。升温速率10℃/min, N2气氛。测试中样品在高温停留5min以消除热历史。

1.2.3 TG分析

采用美国TA公司SDT 2960 Simultaneous DSC-TGA热重分析仪以10℃/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扫描至700℃, 记录样品的热失重曲线。

1.2.4 XRD分析

采用德国Bruker D8 Advance 粉末X射线衍射仪研究样品的X射线衍射。扫描范围为2°~35°, 扫描速率为5°/min。

1.2.5 SEM分析

采用日本日立公司S-3500N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断面氮气保护下喷涂黄金, 在扫描电压为15KV下观察产物的断面形貌。

2结果与讨论

2.1SPPO分析

2.1.1 FT-IR分析

图1为聚苯醚和磺化聚苯醚的FT-IR谱图。

(a:PPO; b:SPPO)

对比磺化前后的IR谱图, 1061和669cm-1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其中1061cm-1处对应芳环上-SO3H的伸缩振动峰, 669cm-1处对应C-S键的伸缩振动。说明通过磺化反应, 聚苯醚的骨架上已经被引入了磺酸基官能团[11]。

2.1.2 TG分析

图2是PPO和SPPO的TG曲线。

由图2可以看出, PPO在418℃之前无分解, 418℃开始的失重是主链逐渐断裂所引起;SPPO主要呈现出三个阶段的重量损失:第一阶段, 在40~130℃之间, 失重是由结合在磺酸基团上的水分子的失去引起;第二阶段, 在180~275℃之间, 失重是由于磺酸基团的脱落引起;第三阶段, 失重从365℃开始, 主要是由于主链断裂引起。

2.2复合材料分析

2.2.1 复合材料红外分析

图3为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图。其中 (a) 为不含SPPO的复合材料, (b) 为含有5%SPPO的复合材料。从图上可以看出, 添加SPPO后, 在曲线 (b) 的1065cm-1和1138cm-1附近出现-SO-3的吸收峰, 说明通过“一步法”引入SPPO, 可得到SPPO-PPO/PA6/MMT复合材料, 另一方面, 这两个吸收峰都非常的弱, 可能是由于磺化聚苯醚上的磺酸基在较高温度下加工时, 发生部分脱去现象。

(a:PPO/PA6/MMT;b:SPPO-PPO/PA6/MMT)

2.2.2 复合材料DSC分析

图4 (a) 、 (b) 分别为PPO/PA6/MMT复合材料和加入5%SPPO制得的SPPO-PPO/PA6/MMT复合材料的DSC降温曲线图。

(a:PPO/PA6/MMT;b:SPPO-PPO/PA6/MMT)

从图4可知, SPPO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有所降低, 包括初始结晶温度和结晶峰值温度, 其结晶峰也随着变宽。其中未引入SPPO结晶峰温度为187℃;引入5%SPPO后, 结晶温度为184℃。这说明SPPO的加入对材料中尼龙6的结晶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首先SPPO的加入破环了尼龙6固有的排列结构:一方面, SPPO中的磺酸基团与尼龙6中的-H作用, 形成氢键;尼龙6中的酰胺基团与SPPO中的-H形成氢键;另一方面, 部分磺酸基团与尼龙6分子链末端的氨基相互作用, 产生新的化学键;再者高温造成部分磺酸基团脱去时聚苯醚与尼龙发生交联。因而破坏了尼龙6的分子规整性, 限制了尼龙6分子内氢键的形成, 使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降低, 结晶峰变宽。

图5为复合材料的DSL升温曲线。

(a:PPO/PA6/MMT;b:SPPO-PPO/PA6/MMT)

对比两条曲线可知, 添加SPPO后, 复合材料仍呈现两个熔融峰, 但是一次熔融峰的面积有所减小。熔融峰向低温移动, 熔融峰值温度降低, 熔融峰的宽度增加。这说明磺化聚苯醚的加入对复合材料中可结晶部分产生了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磺化的聚苯醚因为其主链上引入了极性的官能团, 使得空间位阻增大, 阻碍了尼龙分子链的运动;另一方面, 极性基团的相互作用也改变了尼龙6中的氢键分布, 致使尼龙6形成了部分不完善的晶型;两种因素共同作用表现出熔融温度降低, 熔融峰面积变宽以及一次熔融峰面积减小的现象。

2.2.3 复合材料TG分析

图6是复合材料的TG曲线图。

(a:PPO/PA6/MMT;b:SPPO-PPO/PA6/MMT)

从图6中对比两曲线可以看出, 两条曲线都只有一个失重峰, 且含有SPPO的复合材料较未含有SPPO的复合材料热分解温度降低。两曲线都只含有一个失重峰, 说明复合材料中SPPO磺酸基团的分解已经不存在, 这也说明了磺酸基官能团与复合材料体系中发生了相互作用, 或反应, 或交联;另一方面, 添加SPPO后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有所降低, 这可能是因为磺化聚苯醚的存在破坏了尼龙6内部固有的氢键结构, 形成了无定形态的结构, 聚合物分子链缠结不紧密, 表现为热分解温度的降低。

2.2.4 复合材料XRD分析

图7是复合材料的XRD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两曲线形状相近, 均在20.2°处存在一个强衍射峰, 在23.6°处存在一个较弱的衍射峰。相比而言, 添加SPPO的复合材料在20.2°处衍射峰的强度更高, 而在23.6°处的衍射峰的强度相对偏小, 这种现象说明了SPPO的存在对尼龙6的结晶产生影响, 影响尼龙6的晶格排列, 使得尼龙6趋向于以一种排列为主。

(a:PPO/PA6/MMT;b:SPPO-PPO/PA6/MMT)

2.2.5 复合材料SEM分析

图8是复合材料的SEM图。从图可知, 在相同倍数下, 未引入SPPO的材料断面 (a) 粒子分布较不均匀, 相与相之间的连接不是很紧密;而 (b) 中粒子孔径更小, 并且呈现一种互穿网络状结构, 由此可见磺化聚苯醚的加入降低了体系的界面张力, 对复合材料的形态改善起到一定的作用, 同时在 (b) 中看到一些片状结构贯穿在复合材料中, 这是由于在复合材料的体系中添加了有机化的蒙脱土所致。

(a:PPO/PA6/MMT;b:SPPO-PPO/PA6/MMT)

3结论

(1) FTIR分析表明, 氯磺酸作为一种有效的磺化剂, 可以成功对聚苯醚进行磺化。

(2) DSC分析表明, 磺化聚苯醚的加入, 使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以及熔融温度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

(3) TG分析表明, 磺化聚苯醚使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呈现下降的趋势。

(4) XRD测试表明, 磺化聚苯醚的加入对尼龙6的结晶行为存在一定的影响, 促使尼龙6趋向于形成单一的晶型。

(5) SEM分析表明, 引入SPPO对PPO/PA6/MMT复合材料的界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降低了体系的界面张力。

参考文献

[1] Okada A, Kavasi M.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ylon-6-clay hybrid [J]. Polym Prepr, 1987, 289 (2) :447-448.

[2]Roohollah Dermanaki Farahani, Ahmad Ramazani S A.Meltprepar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properties of toughened Poly-amide 66 with SEBS-g-MA and their nanocomposites[J].Materials&Design, 2008, 29 (1) :105-111.

[3]Cai Jiali, Yu Qing, Han Ying, et al.Thermal stability, crys-tallization,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syndiotactic 1, 2-poly-butadiene/organoclay nanocomposite[J].European PolymerJournal, 2007, 43 (7) :2866-2881.

[4]Tsutomu Takeichi, Rachib Zeidam, Tarek Agag.Polybenzox-azine/clay hybrid nanocomposites:influence of preparationmethod on the curing behavior and properties of polybenzox-azines[J].Polymer, 2002, 43 (1) :45-53.

[5]Hao Xiangyang, Gai Guosheng, Liu Jiping, et al.Flame retar-dancy and antidripping effect of OMT/PA nanocomposites[J].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06, 96 (1) :34-41.

[6] Liu Yu-chuan, Tsai Chenh-jung. Enhancements in conductivity and thermal and conductive stabilities of electropolymerized polypyrrole with caprolactam-modified clay[J].Chem Mater, 2003, 15 (1) :320-326.

[7] Wang Ke, Wang Cong, Li Jiang, et al. Effect of clay on phase morpholog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polyamide 6/EPDM-g-MA/organoclay ternary nanocomposites[J]. Polymer, 2007 (7) , 48:2144-2154.

[8]Tang Yong, Hu Yuan, Zhang Rui, et al.Investigation on poly-propylene and polyamide 6 alloys/montmorillonite nanocom-posites[J].Polymer, 2004, 45 (15) :5317-5326.

[9] Zou Hao, Zhang Qin, Tan Hong, et al. Clay locked phase morphology in the PPS/PA66/clay blends during compounding in an internal mixer[J]. Polymer, 2006, 47 (1) :6-11.

[10] Meng Xiaoyu, Du Xiaohua, Wang Zhe, et al. The investigation of exfoliation process of organic modified montmorillonite in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with different moleculat weights[J].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68 (7-8) :1815-1821.

上一篇:初三期中考试后的反思作文下一篇:义务劳动心得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