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故事

2025-01-13

诸葛亮的故事(共14篇)

1.诸葛亮的故事 篇一

一、小聪明不断,缺乏全面的眼光。

蜀汉自始至终是魏蜀吴三国中实力最为薄弱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蜀汉势力的起步晚,起点低。核心统治者刘备虽有“汉室宗亲”、“皇叔”的“虚名”,但毕竟家道中落,出身于市井。刘备趁“黄巾之乱”依靠三百乡勇起家,充其量只能算个揭竿而起的农民武装,往往依附于各个政治集团,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刘备在三顾茅庐觅得诸葛亮辅佐前,好不容易占得新野这一地作为容身之所,却被诸葛亮的“火烧新野”付之一炬。这场战役虽然延缓了曹操军队的进攻,实际上却是“饮鸩止渴”,将唯一的根据地拱手相让。这里面虽然有曹操大军压境的客观现实,但在当时看来并不是只有“玉石俱焚”这一条路可走。新野是樊城的门户,更是荆州,甚至是江东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有利,只要刘备求救,那么无论是荆州的刘表还是江东的孙权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是断不可能不援助的,因为二者唇齿相依,唇亡齿寒,新野被曹军占领了,荆州就危险了,江东更会暴露在曹操的视野范围内。经过新野一战,刘备元气大伤,为以后的长坂坡惨败埋下伏笔。

二、在制订蜀汉政治集团整体势力扩张计划上存在明显失误,部分策略值得商榷。

赤壁之战胜利后,刘备按照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构想,进取西川,取益州,夺汉中,使蜀汉事业发展到了顶峰。然而关羽败走麦城失荆州后,刘备兴兵复仇,经历夷陵之战的惨痛失利后,蜀汉的实力已经大大地削弱了。诸葛亮临危受命,在白帝城受刘备托孤,全面执掌蜀汉朝政,采取了一些休养生息的措施,七擒孟获平定蜀汉南方,使蜀汉政权稍稍得到稳固,然而这些都是为“伐魏”所做的准备,紧接着诸葛亮六出祁山,和魏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姑且不论诸葛亮的动机是否真的就是为了报先帝知遇之恩,兴复汉室,但仅从双方实力对比上来看,纵使诸葛亮智慧超常,也占不了多少优势,反而拖垮了蜀国,以至于他死后不久蜀国就灭亡了。真正的智者应该做到知己知彼,客观地看待敌我双方的实力,抢占地盘满足发展自身的需要无可厚非,但发展经济笼络人心比这些更重要,诸葛亮在世时尚可以凭借人格魅力依靠蜀汉老臣们的支持勉强维持,然而死后立刻青黄不接。就算是攻占地盘,也应该从夺回荆州开始。荆州是刘备发家的地方,蜀汉在荆州经营了二十几年,对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且难度相比较与曹魏火拼要小得多。荆州是蜀汉心脏成都的门户,是天下的粮仓,对蜀国国家安全的作用不言而喻,不拿荆州,使得蜀汉始终处于腹背受敌、内外交困的局面。况且对于志在进取中原的诸葛亮来说,荆州的水陆交通更为便利,从荆州进军中原远不必翻越祁山。蜀汉始终在夹缝中求生存,诸葛亮难辞其咎。

三、凡事亲力亲为,忽视对蜀汉政治体系的建设,忽视人才培养。

诸葛亮自加入刘备阵营以来,凡事亲力亲为,刘备死后,更是到了“极端”。他“南征孟获”、“安居定五路”、“六出祁山”,凡事都亲自率军前往,亲自过问蜀国的每一件政事,这样做的表面现象是国家井井有条,可暗地里却是强弩之末,危机四伏。作为一个丞相,一名政府机构的首脑,他的职责在于在宏观上把握国家的方向,制定国家的大计方针,同时辅佐培养幼主,变“输血”为“造血”,构建一套完整的政治体系,变“人治”为“法治”。诸葛亮在这点上有违刘备托孤,只是凭借一己之力扶蜀汉大厦之将倾,忽视对后主刘禅的培养,作为一名丞相,他常年在战争前线,不上朝,对待后主也只能一味劝谏,因而效果并不明显,刘禅最后也终究没能“浪子回头”,以至于闹出了“乐不思蜀”的笑话。作为丞相却要亲自率军出征也从侧面折射出蜀国人才的缺失,这里面有刘禅“寡德”的因素,也有诸葛亮作为蜀国实际当权者忽视人才培养的不足。

四、封建气息浓重,带有封建知识分子的局限性。

刘备夺取西川,占据益州后,刚刚取得了事业的初步成就,诸葛亮就劝说刘备登基称帝,成为魏蜀吴三家中第一个称帝的。称帝使蜀汉政权迅速成为众矢之的,加速走向下坡路。称帝也不利于群臣保持警惕的态度,称帝后必然要大封群臣,给众人加官晋爵,满足了部分官僚生活奢靡腐化的欲望,不利于政权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诸葛亮抱着盲目的忠君思想,匆忙和曹魏交战,妄图夺取中原,不自量力,把蜀国一步步拖垮。

2.诸葛亮升值的背后 篇二

三国时期最富有悲剧色彩的一幕——五丈原诸葛禳星,便在这里上演。牵强附会的枝蔓显然是文学家罗贯中的夸大。但54岁的诸葛亮被司马懿拖死此地,却是不争的事实。蜀不及魏,亦不及吴,无可否认。可诸葛孔明乃至刘备、关羽、张飞明知不可为,却躬身为之,崇尚一个忠字,追求一个义字,似乎才是后人尊崇他们的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为失败者建庙立祠并不是时尚。单单一个蜀汉小国,人口不过百万,且偏处西南一隅,却有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诸庙兴建民间。这其中惟诸葛孔明名气最大,被神化成智慧的集大成者。如此等等,除民族文化推崇的“忠、孝、节、义”的成分外,怕还是诸葛一干人的“忠诚”被历代皇帝看中。从西晋开始,历代皇帝都热衷于给诸葛亮的名气注水——唐封武灵王,宋赐英惠庙,元追封“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朱元璋加以帝王之礼,钦定“帝王庙”。到了清代,诸葛亮更是身价倍增,其庙一修再修,春秋祭祀成规。康熙皇帝直抒胸襟:“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毋庸置疑,诸葛亮一生力行一个“诚”字。刘备托孤时,他表示要“竭肱股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一死”。日后辅佐刘禅,果然是“惟知嗣君之当辅,而不复知有其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何等耿耿忠怀!——阿斗虽庸弱,并不感到来自强相的威胁。而刘、关、张、赵,更强调一个“义”字。赵云虽未能赶上“桃园结义”,但他千里迢迢投奔刘备,同样情同手足。蜀汉的五位开国元老,尽管性格各异,但他们的精神信念,几乎涵盖了正统道德观的全部。这些忠、孝、节、义的思想品德,自然是封建皇帝最需要的。不以胜败论英雄,而以“忠、义”授尊称,恐怕也只有蜀汉的五位元勋享此殊荣。而此后的千百年里,“忠、义”不仅维护了皇权的统治,也深刻影响了数以万计的黎民百姓。

然而,一切事物的发展倘若超越极限,就会走向反面。刘备正是过分地牵挂了那个高傲自大的二弟关羽,连蜀汉的安危也不管了,发兵讨吴。结果,被东吴的新生代陆逊打了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连老命也丢在白帝城。张飞亦然,屠夫本性不改,下场更为悲惨。正由于这样的故端,才给一个“义”字做了大大的注脚。诸葛亮比刘、关、张高明一些,可六出祁山,均无功而返,还错用了一个马谡,冤杀了一个魏延。但诸葛亮的忠诚把一切瑕疵都掩盖了。要说英雄,曹操才是三国时期的英雄,刘备等辈均为其手下败将。曹操还是文学家,开慷慨苍凉一代诗风。但曹操动不动拿献帝开涮,后来的皇帝怎能看得顺眼?更不用说为他立庙建祠了。

答案大概得从“忠、义”说开去。关羽被后世尊为“武圣”,但他是打了败仗逃跑时,被对手擒拿斩首的。张飞被手下兵士要了小命,至少是治军无方。刘备只会哭,看不出有什么经国治世之方。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义”,这怕是后人为其立庙祭祀的因由吧!而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是他一生的忠实写照。因此,历代皇帝为其加冕,当属情理之中的事情。

诸葛亮忠于刘备,为完成刘备未竟的事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那个时代,仍有其合理性,所以,受到后人的尊崇。即使到了今天,他那种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仍然被人们敬仰。这恐怕是五丈原游人如织的缘故吧!

3.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 篇三

1、读懂课文,使学生明白诸葛亮偷偷喂米给打鸣的公鸡出发点是好的,是希望多听先生教书,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聪明好学。但是背着老师和学生做手脚,只顾了自己的兴趣,却让老师和同学饿肚子是错的。最后弄巧成拙,被先生发现,撵出了学校,险些连学都不能上了,又使他得到了深刻教训。

2、文中通篇以第三人称叙述,较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注意这种写法。

3、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用智谋的,聪明要用在正地方。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用智谋的,聪明要用在正地方。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诸葛亮这个人吗?谁能介绍一下,你觉得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生介绍(可引导学生介绍一些诸葛亮利用谋略取得胜利的小故事)

明示目标

那么谋略在什么时候对任何人都可以采用吗?(生答)为什么这样说?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到找找答案好吗?

初始通读

1、请大家打开书本。读书做记号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请你默读一遍,写得特别好的地方,或者你感受特别深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师:默读完的同学请大声朗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能读出自己感受更好。自己试一试。(教师指导)

3、指名朗读。

品味精读

1、师:把书放下。读了几遍课文,现在我发现每位同学脸上的表情跟刚才完全不一样了,现在我问大家,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全班交流。

2、还有问题吗?学生质疑,互相解疑。

3、谈话:诸葛亮做得对吗?(对于这个主题,四人一组展开辩论,鼓励学生充分运用课文或课外的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4、组内推选代表汇报辩论结果。

5、现在你对诸葛亮有了怎样的认识?指名回答。

6、谋略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可以用吗?小组内展开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实践悟读

1、诸葛亮偷偷喂米给打鸣的公鸡出发点是好的,是希望多听先生教书,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聪明好学,但是背着老师和学生做手脚,只顾了自己的兴趣,却让老师和同学饿肚子,是错的,最后弄巧成拙,被先生发现,撵出了学校,险些连学都不能上了,又使他得到了深刻教训。从这个例子我们知道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用智谋的,聪明要用在正地方。

4.我读《诸葛亮喂鸡》的故事 篇四

通渭县文庙街小学一年级四班 姚真

昨天我读了一个关于诸葛亮喂鸡的小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诸葛亮小时上学时,老师家养了一只芦花鸡,老师每天按时给它喂食吃,每当鸡叫的时候,老师就知道下课了。诸葛亮一心想把老师的知识都学到手,为了延长上课的时间,他就想了一个办法。每天上学时,他都装一些小米,当他估计芦花鸡快叫时,就抓一把小米扔出窗外,芦花鸡看见了就去吃小米,这样老师上课的时间就延长了很多。直到有一天,老师发现了这个秘密,诸葛亮赶紧向老师承认错误,老师看诸葛亮这样爱学习,就没有批评他,反而表扬了他。

诸葛亮后来成了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这与他小时候的刻苦学习是分不开了。所以我们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不仅要学习诸葛亮勤奋学习,不断进取的学习态度,还要学习他勇于承认错误的精神,立志长大后以自己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

5.校长莫学诸葛亮的强势 篇五

逆势而为。诸葛亮不了解曹魏的国力和统治的稳固性, 六出祁山, 盲目挑战;也不肯承认蜀国固守求存的弱势, 连年征战, 大动干戈。他虽然赢得眼前的数次小胜, 但终究还是没有改变失败的命运。连续十年, 六出祁山, 劳民伤财, 兴师动众, 无功而返。最后, 他星落五丈原, 蜀国也就此敲响了丧钟。诸葛亮过于强势, 明知不可为却强力为之, 其结果必然是悲剧性的。

为了加快推进学校的发展, 有的校长盲目行动, 自以为是地推行一些所谓的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经验;有的校长则四处奔走, 求经学艺, 今天学这所名校, 明天学那所名校, 然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教改实验。由于奉行“拿来主义”或“经验主义”, 没有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 致使教师一片迷茫, 无所适从。这样做, 不但无法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而且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身为校长, 应该审时度势, 一是加强师资培训,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这才是学校发展之本;二是根据学校的客观实际、师资力量和生源状况等, 因地制宜, 量力而行, 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变革之路, 切不可好高骛远。

任人唯亲。诸葛亮不听刘备的临终告诫———言过其实, 不可大用;撇开老将赵云, 猛将魏延, 青年将领姜维;不顾众人反对, 一意孤行, 重用马谡, 结果丢了街亭。而他也只好铤而走险, 唱空城计。马谡长于战争理论、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 但是缺乏实战经验, 失败在所难免。赵云虽老, 魏延虽猛, 姜维虽年轻, 但已是身经百战, 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诸葛亮过于强势, 致使他没能正确地发现人才、衡量人才和使用人才, 致使功亏一篑, 全军败绩。

校长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如果一人用对了, 用好了, 就会带动一批人;反之, 如果一人用错了, 就会影响一批人。为此, 首先要充分深入地了解教师, 然后根据教师在工作中的行为表现, 如责任心、专业素养、兴趣、能力等, 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岗位和施展的余地, 做到人得其所、才适其用。校长还要注意善于用人, 扬起所长, 避其所短, 不可因噎废食, 求全责备。教师或平实, 或狂放, 或高傲, 或清高, 或孤僻, 只要他在某些方面有能力有潜力, 就择善而用, 且要有重点、有目标地进行培养。当然, 最重要最理想的是制定章程, 规范程序, 减少对校长个人的依赖, 从规章制度建立起选人、用人和立人的内在机制, 这才是明智之举, 长久之策。

自命不凡。诸葛亮是接近于完美的人, 这也使他产生了极度的自信。过于自信的人, 往往就不会不把别人放进眼里, 更不愿假手于人。一出祁山之际, 魏延献计“出子午谷直杀长安”, 诸葛亮以“决不可用”, 拒绝采纳魏延的建议。诸葛亮治理蜀国, 多用平实之才 (见 《出师表》) , 守成有余, 开拓不足。由于诸葛亮的用人标准拘谨、偏执、求稳, 致使蜀国干部青黄不接。诸葛亮直到临终之前, 也没有物色一个好的接班人, 眼高如此, 挑剔如此, 实在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诸葛亮就如同一棵参天大树, 把阳光、周围的水分以及各种养分都攫取了, 小草自然就恹恹的无生气了———大树底下不长草。

校长要明白自己是一校之长, 完全可以权倾校园, 如果把自己扮成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 颐指气使, 独断专行, 只会让教师俯首帖耳, 唯命是从, 失去“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或者使得教师怨声载道、人心离散, 挫伤他们的工作激情, 泯灭他们的上进心。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校长要放下自己的架子, 遇事多听一听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而且努力做到让他们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没有岁月的考验, 小苗难成参天大树。校长要给年轻的教师留出位置, 打造平台, 让他们历经风雨磨炼, 让他们品味苦辣酸甜, 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事必躬亲。由于诸葛亮极度自信, 不轻易相信别人, 大大限制了部下的积极性, 这也养成了他们的依赖心理。所以, 司马懿对蜀国的一举一动, 无不了如指掌。因为他只需要研究诸葛亮一个人就行了。当年, 司马懿抓住蜀国的小兵, 问他诸葛亮每天都干些什么, 小兵想这个不算情报吧, 就说丞相凡是责罚20杖以上的军法事宜, 都要亲自监督。司马懿就知道了, 诸葛亮肯定会被累死。由此, 我们不能不为诸葛亮事事躬行感到遗憾, 蜀国的命运自然可想而知了。

6.诸葛亮的姓氏谜团 篇六

这当然是笑谈。但是,要说诸葛亮他家原本并不姓诸葛,那倒是真事。他家的姓氏来源,《三国志·诸葛瑾传》裴注有两说。一是《吴书》:“其先葛氏,本琅琊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说他家原本姓葛,琅琊郡诸县(今山东诸城市)人氏,后来迁到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而阳都先已有姓葛的,为了区别就被称为诸葛了。二是《风俗通》:“葛婴为陈涉将军,有功而诛。孝文帝追录,封其孙诸县侯,因并氏焉。”说是秦朝末年的葛婴,是陈涉(即陈胜)的大将,立下功勋却被冤杀。葛婴的子孙,被汉文帝追封为诸县的侯爵,家族为了显示荣耀,就把“诸”字加在姓氏前面,变成诸葛了。

两种说法,一说诸县是其原居地,一说是其封爵地,但是关键点完全相同:即原本姓葛,后来与诸县发生关系,才变成诸葛。而且诸葛亮的老祖宗葛婴,当初还跟着草莽大英雄陈胜、吴广,闹过一阵子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运动,在《史记·陈涉世家》留名青史,其中透露出来的信息,颇堪玩味。

你可能有疑问了:姓氏是一个家族的标志性符号,能够变来变去吗?

清初大学者顾炎武,喊出振聋发聩口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那一位,在其名著《日知录》中说,上古的姓与氏,并非一回事。以周代贵族为例,两者区别主要有二:一在功能上,姓用来“别婚姻”,即区别婚姻对象;氏用来“明贵贱”,即区别身份贵贱。古代先民知道近亲通婚会造成生育不繁衍,即《左传》所谓的“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为了避免近亲通婚,就有“姓”的产生。而同一家族中,各个分支的成员各自在社会上自行打拼,身分会有升降。高贵者为了显摆身份,就有“氏”的出现。二在性质上,姓是血缘基因符号,血缘基因不会变,所以姓也不能随意改变。而氏是身份贵贱符号,身份贵贱会发生改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身份改变了,氏也会发生变化。

但是,战国的大战乱,开始颠覆这一切。接下来刘邦从底层崛起,手提三尺剑开创汉朝,传统社会翻了个底朝天,以往与贵族制相配合的姓氏文化无法继续保持。于是汉代以后,姓与氏混为一体,上至天子,下至草根,都有各自的姓氏。而且这时的姓氏,既用来区别婚姻,也可以发生改变。诸葛亮的先世将葛氏改为诸葛氏,就是这种社会流变大背景下的产物。

《三国志·后主传》裴注引《魏略》云:“及禅立,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谓亮曰:‘政由葛氏,祭则寡人。’”同书《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死后,蜀地老百姓还把他继承侯爵的儿子诸葛瞻,尊称为“葛侯”。刘禅所称的“葛氏”,百姓口中的“葛侯”,都与诸葛亮家族最初的姓氏完全吻合。

7.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 篇七

诸葛亮听说周瑜病了,来到帐中探望,他说:“我有一方,可与都督治病。”随即屏退左右,在纸上写下十六字递与周瑜: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见心事被说破,只得以实情相告,请诸葛亮帮忙。诸葛亮满口答应,笑道:“亮虽不才,却会作法,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七星坛’。我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周瑜大喜:“休道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风,可成大事矣!”一跃而起,着人筑坛去了。

诸葛亮选择吉期,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上坛祭风。周瑜调兵遣将,只等东南风起,将士个个磨拳擦掌,准备厮杀。

这一日,看看近夜,天色清明,微风不动。周瑜在帐中坐立不安,说道:“隆冬之时,怎得东南风?”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周瑜出帐看时,旗角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周瑜看着风起,心中一楞,不由想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急唤徐盛、丁奉二将,教分水旱两路都到南屏山七星坛,休问长短,拿住诸葛亮斩首,便立大功。二将领命,徐盛下船,丁奉上马,各领一百军士,往南屏山来。丁奉马军先到,上坛不见诸葛亮,下坛寻时,徐盛船到。二人聚于江边,才听人报说,昨夜一只快船停在滩口,诸葛亮刚才下船,往上水去了。徐、丁便分水陆追袭。徐盛教拽起满帆,抢风而使,遥望前船不远,他立于船头高叫:“军师休去!都督有请!”诸葛亮立于船尾大笑:“上复都督:好好用兵!我已料定都督不能容我,必来加害,预先派赵子龙来相接,将军不必追赶。”徐盛见前船无帆,只顾赶去。看看至近,赵云拈弓搭箭,立于船尾大叫:“我乃常山赵子龙,奉命来接军师。你如何来追赶?本待一箭射死你,显得两家失了和气。——教你知我手段!”说罢一箭,正射断徐盛船上篷索,篷帆落下水去,船立时横在江中。赵云却教自己船上拽起满帆,乘顺风而去。其船如飞,追之不及。

8.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 篇八

王通:“若诸葛亮不死,则礼乐大兴。”

王勃:“于是诸葛适在军中,向令帷幄有谋,军容宿练,包左车之际,运田单之奇,曹悬兵数千,夜行三百。轴重不相继,声援不相闻,可不一战而禽也?坐以十万之众,而无一矢之备,何异驱犬羊之群,饵豺虎之口?故知应变将略,非武侯所长,斯言近矣。”

杜黄裳:“然事有纲领小大,当务知其远者大者;至如簿书讼狱,百吏能否,本非人主所自任也。昔秦始皇自程决事,见嗤前代;诸葛亮王霸之佐,二十罚以上皆自省之,亦为敌国所诮,知不久堪;魏明帝欲省尚书拟事,陈矫言其不可;隋文帝日旰听政,令卫士传餐,文皇帝亦笑其烦察。为人主之体固不可代下司职,但择人委任,责其成效,赏罚必信,谁不尽心。”

杜牧:“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勣、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於内,功后成於外。”

孙樵:“武侯死殆五百载,迄今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其爱于民如此而久也。”

尚驰:“至令官书庙食,成不刊之典,一山之内,每有风行草动,状带威神,若岁大旱,邦人祷之,能为云为雨,是谓存与没人皆福利,生死古今一也。死而不朽,反贵于生。”

吕温:“大勋未集,天夺其魄。至诚无忘,炳在日月,烈气不散。长为雷雨。”

诸葛亮的评价2

何去非:”孔明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众之仁,而元用众之智。故尝数动其众而亟于立功。功每不就,而众已疲。此孔明失于所以用蜀也。“

聂文豹:“古今论孔明者,莫不以忠义许之。然余兄文龙,尝考其颠末,以为孔明之才,谓之识时务则可,谓之明大义,则未也。谓之忠于刘备则可,谓忠之于汉室则未也。”

苏轼:“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

戴少望:“有仁人君子之心者,未必有英雄豪杰之才;有英雄豪杰之才者,未必有忠臣义士之节;三者,世人之所难全也。全之者,其惟诸葛亮乎!”

洪迈:“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

章如愚:”至于三国,各自据其土而成鼎峙之势,亦诸人之力也。故在魏,则荀攸、贾诩之算无遗策,郭嘉、刘晔之才策谋畧,管宁之渊雅高尚,毛玠之典选清正;在吴,则周瑜、鲁肃之俦入为腹心,出为股肱,甘宁、凌统之徒奋其威,黄盖、蒋钦之属宣其力;在蜀,则诸葛孔明之长于治国,费祎、董允之志虑忠纯,向宠之性行均淑,皆一时之人杰也。“

陈亮:“孔明之治蜀,王者之治也。”“孔明,伊周之徒也。”

诸葛亮的评价3

且不谈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的传说,根只据正史上的记载,诸葛亮能辅佐几乎一无所有的刘备开创帝业,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的过人之处,称他为“天下奇才”绝不为过。另外,在刘备入主川蜀之地后,诸葛亮把他的管理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蜀国国力日益增强。

在诸葛亮的努力下,蜀国与曹魏的差距逐渐缩小,若不是关羽失荆州,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还真有可能完成匡扶汉室的目标。经过几次交手之后,司马懿对诸葛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终还给出了第二句评价:“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意思是说,诸葛亮谨小慎微,好听点叫三思而后行,其实是优柔寡断。若是诸葛亮听到司马懿对他的这句评价,会感到非常扎心,肯定会怒怼道:“司马老贼,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我们蜀国缺兵少将,只有我一个在顶着,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我不得不慎之又慎。”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这两句评价,你最赞同哪一句呢?

诸葛亮的评价4

当初,曹操、孙权和刘备都不知道诸葛亮。统治荆州的刘表,也未重视。不像汉末许多名士,他出山前,未得天下认知。深识他的,只有身边有限的朋友。身在南阳“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的他,自比管仲乐毅,而“时人莫之许”。与友人谈以后的官位时,他说友人官职可达到郡守、剌史。友人问他,他却笑而不答。他自视甚高,志向非凡,虽只20余岁,身在乡野,却心怀天下,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隆中对”。说他无意入世显然不对,他在等待。凤栖何枝,才是他极重要的考量。无此,他是宁可无限等待的。

众多军阀中,他首先就放弃了曹操。他心目中的诸侯,是求贤若渴的齐桓公、燕昭王,而曹操不是。投奔曹操,他成不了管乐,建立不了 “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的伟业。他要兴复汉室,而汉室在曹操的手里。曹操是敌而非主人。 而最有希望统一天下,最有资格代表汉室者,是曹操。许多公认的经国治世的智能之士投奔了曹操。他本身对曹操也深为佩服,称曹操用兵“仿佛孙吴”。如果投曹操,能否充分发挥作用,是有疑问的。他自己也未必自信。

诸葛亮的评价5

智能之士,武勇将才投奔者众多,这得益于曹操的策略,更重要的是曹操的雄才大略深得认可。当初人们并不认为曹操是汉贼,而是忠臣。当时的诸葛亮也不可能确认曹操就是“汉贼”。但从历史经验来考察,曹操的发展前景,却令人怀疑。曹操具有人格风险性。诸葛亮也不能冒此风险。

9.蜀国需要诸葛亮的忠诚 篇九

“忠君报国”的说法似乎已经成为历史,不少年轻人甚至闻所未闻。对于诸葛亮辅佐刘备与刘禅的作为,有人认为,那不过是愚忠思想,当今社会是不值得提倡的。

诸葛亮的忠诚是愚忠吗?当我们翻阅三国的历史时会发现,魏、蜀、吴三国当中,民风最好的当属蜀国,管理井井有条的当属蜀国。

著名史学家范文澜讲,比较起来,三国当中蜀国是治理最好的。作为蜀国的丞相,管理国家的第一责任人,诸葛亮功不可没。

可以说,忠诚是人与人之间,是团体组织之间考察和衡量一个人品质的关键成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忠诚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值得永远弘扬光大的人生价值取向。

什么是愚忠呢?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本来就不可思议。愚蠢的人还有什么忠诚?忠诚从来就不属于愚蠢的人。愚与忠是褒与贬的组合,根本不能成立。所谓“愚忠”,不是忠诚于一个信仰,一个思想体系,而是忠诚某一个人。人是动态的,是变化的,你忠诚于这个人,则难免不出差错,难免不为之而干蠢事。

那么,诸葛亮接受刘备“托孤”,为了辅佐刘备的傻儿子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是“愚忠”吗?笔者以为,诸葛亮从来就没有效忠刘备,更没有效忠刘禅。

纵观诸葛亮的所作所为,可以认为,诸葛亮的忠诚,体现在对待蜀国这个国家。尽管诸葛亮承认刘备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也尽心尽力辅佐过刘禅,他尊重刘备,尊重刘禅,把刘家父子看作是自己的领导,是自己的上级,但是,尊重和服从不等于就是忠诚,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两人走到一起开国兴邦,说到底是因为信仰一致,目标一致。什么目标?就是光复汉室,为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而奋斗。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时讲:“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诸葛亮在《隆中对》结尾时说:“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

两个人的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诸葛亮出山不是为了效忠你刘备,而是为了匡扶汉室。诸葛亮当时不过是一山野村夫,没有名分和地位,纵使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无能为力。所以,要借助大汉皇叔的号召力,否则你诸葛亮的主意再好,不是也得束之高阁吗?

从刘备“托孤”这件事看,也不能说明诸葛亮单纯效忠刘家父子。刘备对诸葛亮讲,你看我儿子是当皇帝的材料,你就辅佐;你要看他不是那块材料,你就取而代之吧!诸葛亮当即表决心:我死也不会取而代之。

据《蜀书》记载:“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蜀书》中还说:“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备要刘禅把诸葛亮当父亲看待,这就让皇帝与臣子之间有了双重关系,既是上下级,更是父子。刘备的这一手,确实高明,上下级之间有政见相左的时候,有矛盾与分歧的时候,没关系,关起门来,咱们是父子,怎么说也不兴翻脸,置对方于死地。父子之间是亲情关系,上级批评下级是正常的,父亲教育儿子也无可厚非,帮助儿子那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

刘备的驭人之术在这里表现得确实与众不同,那就是以人为本,以感情来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人是感情动物,除非有根本的厉害冲突,感情因素往往左右一个人的决定和行动。诸葛亮一向以理智、冷静著称,可驾不住傻小子一个劲管你叫爹啊!刘备用亲情束缚住诸葛亮的手脚,让诸葛亮无话可说,只有死心塌地给人家尽心竭力的份了。

别看刘备打仗不行,谋略蹩脚,但是他的驭人之术绝了。刘备临终为什么把诸葛亮从成都召到奉节,为什么要对诸葛亮讲上面那一番话?是信任诸葛亮吗?刘备没有当上皇帝时,对诸葛亮那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当了皇帝以后,觉得自己是真龙天子了,他就不拿诸葛亮的话当一回事了。刘备御驾亲征打东吴,就是例证。

当时,诸葛亮与刘备意见相左,如果是愚忠的话,那就是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赶紧帮助刘备打东吴吧!可诸葛亮没有,先是“苦諫数次”,接着又在大殿上表劝阻,希望刘备“别作良图,则社稷甚幸!天下甚幸!”刘备什么态度,可没有当年那个虚心劲了,一下就把诸葛亮上的表摔在地上,曰:“朕意已决,无得再谏!”你说刘备心里能没有气吗?

刘备对诸葛亮还真是下了狠手,立马剥夺了诸葛亮的兵权,提拔李严为尚书令,“统内外军事”,也就是三军总司令。这样一来,改变了诸葛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蜀国政权有了一个与诸葛亮平起平坐的人物。无疑,刘备的目的是要削弱诸葛亮的权力。

让一场小小的胜利冲昏头脑的刘备,犯了兵家大忌,连营七百里下寨。马良提示刘备:这么安营扎寨合适吗?还是问问丞相吧。刘备说“朕亦颇知兵法,何必又问丞相?”显然对马良这个建议非常反感。

马良还不知道刘备那点用兵的本事,依旧劝谏。刘备一想,这马良是诸葛亮在襄阳时的朋友,是不是诸葛亮安插在我身边的奸细啊?行,你不是要我问问诸葛亮吗?好哇,那你亲自去问吧!

马良把刘备扎营的图本给诸葛亮一看,诸葛亮立马火了:谁出的这个主意?把这小子宰喽!这不是找死嘛!人家如果火攻,你还有救吗?马良说,这是皇上自己定的。诸葛亮这个气呀,可人家是皇上啊,他只好长叹一声:完喽完喽,“汉朝气数休矣!”

诸葛亮为什么这么讲?他知道刘备的对手是陆逊。陆逊也可以算是诸葛亮的学生,曾直接得到过诸葛亮的教益。孙权称王之初,曾任命诸葛亮的侄儿诸葛恪典掌军粮。亮为此致函陆逊,指出诸葛恪生疏,不宜任职,难免贻误吴国军资大事。陆逊听其言,调换了恪的职务。

刘备为什么要“托孤”诸葛亮呢?刘备伐吴大败而归,痛定思痛,觉得真刀真枪和人家战场上比试,还真离不开诸葛亮。这场失败让刘备清醒了,泄气了,没有脸面回成都了,在白帝城一病不起。

刘备60多岁了,开始思考身后之事。我打下的江山交给谁呢?会不会落到旁人手里呢?我是天下公认的英雄,没有诸葛亮就落了个一败涂地,我那傻儿子要是没有诸葛亮辅佐能成吗?本来想让李严和诸葛亮对着干,可李严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诸葛亮会不会夺我儿子的皇位呢?我那傻儿子怎么斗得过诸葛亮啊?于是,刘备演了“奉节托孤”一场戏。

诸葛亮在那种情况下能说什么?感动啊!诸葛亮料到刘备要是得胜还朝,自己肯定要倒霉,不说是卷铺盖回卧龙岗,丞相府也肯定要易主。眼下,皇帝知道江山离不开诸葛亮,还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你,这还不够吗?于是诸葛亮讲了“效忠贞之节”的话,告诉刘备尽管放心,我是不会篡权夺位的,老刘家永远是我的领导,我就是累死也要为老刘家效力。

应当说,刘备在用人方面是胜利者。他之所以坐上江山,之所以取得成功,在“天时、地利、人和”六字真言上,“人和”运用得炉火纯青。刘备同其部属的关系,比曹操、孙权有很大不同。

曹操以物质鼓励为主,如对待关羽,上马提金,下马提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房子、美女一一奉送,但还是留不住人心。

孙权用人以精神鼓励为主,敢于使用年轻干部,敢于使用没有资历的人。周瑜、陆逊上任时都是少年郎。自古英雄出少年,孙权深晓其中道理。他为年轻的人才铺平道路,为青年成才提供必要的舞台,这是孙权用人的高明之处。

刘备用的是以情动人。他用人以诚恳和互谅见长,将部下视为兄弟,视为朋友,坦诚相见,尊重属下的人格。有人言:“亮第一流人,二国俱不能得,备独能得之,亦可见以诚待人之效矣。”刘备向来以仁义之师自许,没有发现他有屠城与灭人三族之事。至于曹操、孙权乃至司马懿,则均不能免。

一个领导者,仅仅自己能干,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就不是好领导。吕布有万夫不当之勇,能得天下吗?不能。诸葛亮再有本领,也是刘备给了他机会。“三顾茅庐”和“奉节托孤”是刘备人性化管理的典范。对于刘备托孤诸葛亮,陈寿这样评价:“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胡省三则说:“自古托孤之主,无如昭烈(刘备帝号)之明白洞达者。”

诸葛亮为什么不可能自立为王呢?刘备托孤时即使不那样讲,诸葛亮也不会篡夺皇位的。他从小接受的传统教育,接受的家庭熏陶,让他不可能有非分之念。效忠国家的思想,在他出山之前就已经定了型。诸葛亮心目中的偶像,不是周文王,不是汉高祖,而是辅佐周文王的姜子牙,辅佐刘邦的张子房。他所学习的功课是如何管理国家,像管仲、乐毅那样为帝王打天下,治理天下,而不是如何称王称霸,作威作福。

诸葛亮的家教和家风影响了他的一生。诸葛家族显名当始于诸葛丰。他生活于西汉武、昭、宣、元四帝时期,是诸葛亮家前八世远祖。他谨守臣职,刚直耿介,有“伏节死谊”之志,后因弹劾周堪、张猛遭元帝免职抑郁而死。诸葛丰“杀身以安国,蒙诛以显君”的忘我牺牲精神,奠定了诸葛家族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诸葛丰,字少季,自幼聪慧,读经阅史,少年名特立,初为御史大夫贡禹属官,后荐举为文学御史。汉元帝时,授其为司隶校尉,加封光禄大夫。光禄大夫为从二品,到了这个官位,大约可以称之为国家的栋梁了。

诸葛亮小时候,经常听父亲诸葛珪讲远祖诸葛丰正直忠诚的故事:“远祖诸葛丰担任司隶校尉后,他认为皇帝给自己的这个名分和位置就是要他敢于说话,敢于抨击不法行为。于是,他不管是谁,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涉及江山社稷稳固,他就要面见皇帝,直言相谏。不管皇帝是在床榻安歇养神,还是在宫苑与嫔妃欣赏花草,他总是径直进入禁地,照本宣科,向皇帝告状。”

“时间一长,皇帝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可内心开始讨厌远祖了。史书上说他是‘数侵贵戚,在位多言其短。’”皇亲贵戚自然不能容忍远祖的所作所为了,纷纷向皇帝上书,说诸葛丰不适合担任司隶校尉,而且编造了远祖为人的一些短处。皇帝听到那么多人反对诸葛丰,也觉得远祖是一个不懂事的人。于是,一道圣旨,收回远祖的符节,‘徙城门校尉’。大汉王朝,就是从远祖诸葛丰开始,司隶校尉没有了持有符节的权利。”

“发展到这个地步,按说先祖应该自省其身,有所改正吧?没有,而是依然故我。他对家人讲:‘我要不直言相谏,我就不是诸葛丰了。’诸葛丰是什么?诸葛丰就是敢于直言的象征!就是勇于坚持真理的化身!只要是他了解到的问题,不管是谁,远祖照旧向皇帝反映!有时还尖锐地提出弹劾。”

“皇帝对远祖已经有了成见,根本就不愿意听他唠叨。有一次,远祖上书告周堪、张猛两位高官的罪状,说他们买官卖官。这一回,皇上很不耐烦,乃制诏御史,说城门校尉诸葛丰以前数称言堪、猛之美,今天怎么出尔反尔?皇帝给远祖下了评语,说:‘丰前为司隶校尉,不顺四时,修法度,专作苛暴以获虚威;朕不忍下吏,以为城门校尉。不内省诸己,而反怨堪、猛以求报举,告按无证之辞,暴扬难验之罪,毁誉恣意,不顾前言,不信之大也。’”

“这番话就是定了诸葛丰的罪,就要被杀头了。不过皇帝心里清楚,诸葛丰是个刚直之人,不过是办事不看火候,不招人喜欢罢了。于是下旨道:‘朕怜丰之耆老,不忍加刑,其免为庶人!’远祖对皇帝的处置怎么也想不明白。他回到阳都县城,一气之下,大病一场,从此卧床不起,没有不久,便与世长辞……”

“作为诸葛丰的后代,我们要学习远祖刚直不阿,疾恶如仇的品德;同时从远祖的身上,也要吸取教训,讲话要注意场合,要注意听者的情绪;对于昏庸之主,尽忠谏言,反招祸至。”诸葛珪语重心长地嘱咐儿子:“你们长大以后,准备为谁做事,要投奔哪位主公,一定要察访清楚,看他是不是明白之人。记住了吗?”

由诸葛珪的讲解可知,诸葛家远祖诸葛丰本就为汉室重臣,为汉室江山的中兴立过卓越功绩,因此诸葛家族也算是汉室的重臣遗族,虽最终蒙受冤屈,但是仍然与汉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不可割舍的情感。这也是诸葛亮择主汉室皇叔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根源之一。

应该说这样一个家族,在儒学兴盛的齐地,通经致用和重节尚义是其固有的传统和家学优势。诸葛亮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幼年即受家族文化的启蒙与培养,谋权篡位,是他想也不敢想的。难怪刘备一说出“你可自取”,诸葛亮就“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马上表示“臣虽肝胆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

诸葛亮对刘备如此表忠心,是不是效忠刘禅呢?依旧不是,他依然是辅佐而已,依然是盡君臣之道。当然,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报恩思想,但报恩思想无论如何也不能与忠诚扯到一块。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思想,表面上看是为了刘家天下,实质上依然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诸葛亮生逢乱世,幼丧怙恃,颠沛流离,家庭屡屡变故,对于尚未成年的诸葛亮可谓是苦难深重。然而,这样的境地也孕育了他日后的期望和理想,那就是兴汉室于水火,拯生灵于涂炭。夙愿一经确立,也就除却了庸俗之辈当官发财,唯利禄是图的邪念。

诸葛亮的理想抱负是什么?就是一旦可以指点江山,拥有改变坏境的能力,一定要让社会井然有序,让百姓安居乐业。刘备给了他这个机会,他当然要按照自己的理想架构蜀国的社会。他出身在基层官员家庭,深知地方管理的积弊。他躬耕在南阳,了解老百姓的疾苦。他经历过流离失所逃难的过程,深知社会安定对老百姓的重要。他接受的教育就是要为国家服务,效忠于国家。

诸葛亮与曹操挟天子有天壤之别。诸葛亮不但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治理国家,还希望皇帝刘禅能够理解自己的苦心。专门为刘禅抄写了《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经典著作,希望皇帝能够在政见和管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上,与他步调一致。

他的前后出师表,那是耿耿丹心,溢于言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用历史的经验教训警示刘禅,希望皇帝礼贤纳士,使国家长治久安。

诸葛亮治国治军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法治。陈寿评价说:“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诸葛亮从严依法治国治军,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其兴复汉室的远大政治抱负。

从诸葛亮的成长过程来看,从他的生活环境,自身修养,内在气质,审时度势的能力分析,诸葛亮肯定不会让刘禅下台,但是不可否认,刘禅是在他的左右之中。与其说他是臣子,不如说刘禅视诸葛亮为长者,言听计从。

在这一点上,诸葛亮与曹操如出一辙;曹操携天子以令诸侯,权倾朝野,为什么不取而代之?曹操才不会干那个傻事呢!曹操明白,为什么自己可以令行天下,因为他打着大汉的旗号,皇帝坐在龙椅上,就可以稳定朝野的大局,犯不着为了一个有名无实的位置大动干戈。

天下表面上姓刘,可姓刘的听谁的?还不是听咱们的。一句话,只要皇帝在咱们手上,听从咱们的摆布,让他的口说出咱们的意见,让他的口替咱们说话,咱们随心所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有这么一个皇帝作为招牌,作为幌子,省去多少麻烦?

诸葛亮与曹操不同的是,没有曹操那么蛮横霸道,没有曹操那么飞扬跋扈,他对刘禅是尊重的,始终体现一个托孤老臣的本色。皇帝就是皇帝,有什么事情该汇报一定汇报,该讲的一定讲清楚,一定要让朝野上下看明蜀国是刘家的天下。他仅仅是一个臣子,一个忠心耿耿的“托孤老臣”而已。

诸葛亮辅佐刘禅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因为从他决定出山时,就没有考虑是为了个人的私欲和权利欲,从他一生的政治生涯上看,完全可以说明这一点。

诸葛亮的人品政绩,受到朝野上下的尊崇,当时的李严就曾公开劝他进爵称王,而他的答复则大义凛然,发人深省:“今讨贼未效,知已未答,坐自贵大,非其义也;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诸葛亮何以得到民众的拥戴?政治清明的蜀国,来自于诸葛亮的严于律己。在发布的《劝将士勤攻己阙教》中,诸葛亮强调:“自今已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跷足而待矣。”

他率先垂范,严于律己。在马谡失街亭后他上表自贬三等,作为丞相,在处置失误的同时,并不是一味推卸责任,反而严格要求自身,自责自贬。严于律己,也是一种自身完善。

“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诸葛亮在《治国第一》一文中,开宗明义地提出治家的严肃性。诸葛亮从青年时代就耳闻目睹贪官污吏的丑恶行径,纨绔子弟横行霸道,权贵豪族欺行霸市,为非作歹。从社会底层走来的诸葛亮,深谙社会的弊端所在。

他六出祁山病死在五丈原,死前上奏后主刘禅的最后一道表章,言:“成都有桑八百棵,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治别生,以长尺寸。若臣死后,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此并非诸葛亮虚饰之词,有传言“及卒,如其所言”为证。

诸葛亮在与李严的一封信中,曾谈及自己的生活状况“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他积劳成疾,呕血去世前,曾“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身为宰辅、“相父”,专决朝政十余年,却“蓄财无余,妾无副服”,力求死后“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死时又遗命薄葬,其俭约实在罕见。

从历史的实践看,修身养性是诸葛亮终身不忘的信条,他以国计民生的大业为重,任人选贤,不结党营私,诚信待人,赏罚严明,率先垂范。他深有感触地说:“若将吏相猜,士卒不服,忠谋不用,群下谤议,谗慝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况众人乎。”

但是,不能不承认,诸葛亮侍奉的也就是刘禅吧。刘禅甘于享受,有诸葛丞相操劳国事,让皇帝省心,何乐而不为?这位日后乐不思蜀的君王,没有争权夺势的想法,因而是皆大欢喜。

假如说,诸葛亮辅佐的如果不是刘禅这样的皇帝,换一个雄心勃勃,要自己干一番事业的君王,结果会怎么样呢?如果诸葛亮用对待刘禅的办法辅佐康熙皇帝会怎么样?诸葛亮的结局能够比鳌拜好吗?

一句话,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成功没有离开我们所说的六字真言:“天时、地利、人和”。如果他不是治理蜀国,如果皇帝不是刘禅,那诸葛亮能不能成功就另当别论了。

总而言之,诸葛亮成长和成功的历程,与他所接受的传统教育与文化修养密切相关。诸葛亮的忠诚观念应从社会文化的主流方向和他的价值取向来分析,更要通过他治国安邦的实际行为来看待。

诸葛亮忠诚于蜀国政权。蜀国民众需要诸葛亮的忠诚。

10.诸葛亮的智慧与计谋从何而来 篇十

诸葛亮 (公元前234-181年) 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发明家。他给人留下的主要印象是智慧与计谋“神鬼莫测”。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没有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媒体;也没有电话作为通讯手段;交通不发达, 主要靠步行、骑 (乘) 马 (车) 。诸葛亮隐居隆中 (今湖北省襄阳市西三十里) , 其智慧与计谋主要来源于书本知识、实践、朋友和业余爱好。

一、书本 (竹简) 知识

诸葛亮从书本中获取的知识主要包括历史、地理、自然、文学和兵法。

1.历史知识。“此人自比管仲乐毅”中的“此人”即诸葛亮。管仲是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476年) 的齐国宰相, 乐毅是战国燕昭王的大将, 著名军事家。诸葛亮把自己比作历史人物, 说明他研读了历史, 将历史上大有作为的人物树为楷模, 立下了大志。

2.地理知识。刘备三顾茅庐, 诸葛亮《隆中对》答:“荆州北据汉、沔, 利尽南海, 东连吴会, 西通巴蜀”, 建议刘备“先取荆州为家, 后取益州建立基业”, 与北方曹操和江东孙权“成鼎足之势, 然后可图中原”。为刘备成就帝业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证明他对自身所处及周边的地理位置十分熟悉, 具有地理知识。

3.自然知识。诸葛亮与鲁肃论及用兵之道时谈到《七十二候图》, 即古代历法。将一年分为四季 (春夏秋冬) 、二十四节气 (立春-大寒) , 每个节气又分为三候, 五天为一候。从图中可以看出哪些时段天晴、刮风、下雨、起雾等, 诸葛亮将它默记在心。在周瑜要他“十日之内造十万支箭”的那天, 记得三日之后 (往年) 会起雾, 谋划了传奇的“草船借箭”。在东吴军队万事俱备, 进攻曹军只欠 (从东吴吹向曹营的) 东 (南) 风时, 诸葛亮记得往年十一月二十日至十一月二十二日是刮东 (南) 风, 如愿“借”到了东 (南) 风。至于他披头散发、装神弄鬼、舞剑“借风”, 只是蒙蔽世人、显露神秘而已。他真正的“底气”来源于自然知识。

4.文学知识。为了联吴抗曹, 诸葛亮只身江东, 舌战群儒, 智激周瑜。引用了曹植《铜雀台赋》中的“连二桥于东西兮, 若长空之虾蝾” (将东西方向的两个桥连起来, 就像天上的彩虹一样) , 将它“篡改”成“揽二乔于东南兮, 乐朝夕之与共” (把东南方向的两个乔美女抱在怀里, 早晚在一起快乐) 。二乔指的就是大乔 (孙权妻) 和小乔 (周瑜妻) , 曹操要霸占二乔, 孙权和周瑜岂不大怒?在东吴“降曹还是抗曹”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之时, 诸葛亮利用文学知识激怒其做出了 (抗曹) 决策。

5.兵法知识。《孙子兵法》的作者是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 共13篇 (始计、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诸葛亮的很多计谋来源于 (孙子) 兵法知识。例如“火烧博望坡” (地形、火攻) 、“空城计” (虚实) 等等。

二、实践

刘备初顾茅庐时, 门童对他说:“先生 (即诸葛亮) 一早就出去了”“归期不定”“或三五日, 或十数日 (才回家) ”。说明诸葛亮经常出门打探消息, 调查了解天下之事。虽然读书有益、多读博知, 但百闻不如一见。

三、朋友

诸葛亮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 联系密切。经常聚在一起谈论天下之事和各自的见闻。诸葛亮的朋友在当时具有较高的学识水平, 在隆中、荆州、襄阳等地比较著名。朋友不仅是诸葛亮知识和可靠信息的来源, 也是宣传或推销他的有效途径。刘备偶然闯入诸葛亮的朋友圈子, 朋友 (徐庶) 大力推荐诸葛亮。“此间有一奇士, 住在襄阳城外二十里处, 此人自比管仲乐毅, 有经天纬地之才, 盖天下之奇才也。此人乃琅琊阳都 (今山东省沂南县) 人, 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 所居之地有一山岗, 名卧龙岗, 因而自号卧龙先生, 使君若得此人辅佐, 何愁天下不定?”

四、业余爱好

诸葛亮的业余爱好是琴艺, 对乐律中蕴含的情感有悟性。《长河吟》是周瑜自创并喜欢弹奏的乐曲, 蕴含辅佐孙权成就霸业的理想难以实现, 属于周瑜的隐私。诸葛亮花重金求得此曲, (在有伏兵的山上) 弹奏周瑜的《长河吟》, “揭露”周瑜的“隐私”, 气死周瑜。

11.解析诸葛亮暗度陈仓的故事 篇十一

据说这是在楚汉战争时期韩信献给刘邦的一个计策,在这个计策中主要就是用表面上的一些明显的举动来吸引敌人的目光,其实这些不过是为了迷惑敌人,而真正的目的却在暗中悄悄的进行,以达到出其不意的破敌效果。虽然这个典故是出自楚汉战争时期,可是在历史上许多人都运用过这条计策,其中诸葛亮暗度陈仓的故事更是被众人所熟知,那么诸葛亮暗度陈仓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据说在诸葛亮养精蓄锐之后准备再次出兵讨伐魏国,而这次出兵的地点就是在陈仓。诸葛亮当时觉得陈仓这个地方非常重要,必须要先得到这个地方才能够出兵,于是命令手下一定要将陈仓拿下。可是在诸葛亮暗度陈仓的故事中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被司马懿看破了。司马懿早就猜测到诸葛亮暗度陈仓的故事,于是派了重兵把守在陈仓的要道上,诸葛亮的士兵连续攻打了几天却始终毫无进展,在这之后他又想招降守城的将领,可惜依旧是失败了,最后粮草全无的情况下诸葛亮只好退兵,但是诸葛亮暗度陈仓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吗?

其实在诸葛亮暗度陈仓的故事中结局并不是这样的,诸葛亮在此之后并没有放弃陈仓这个地方,于是趁着守城将领生病的时机再次运用暗度陈仓的计策,终于在这一次攻城中取得了成功,一举将陈仓这个地方攻破。

暗度陈仓的意思

暗度陈仓这本来是一个成语故事,同时也是楚汉争霸时期非常著名的一场战役。本来完整的话应该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成语是从当时的典故中得出来的,暗度陈仓还常常被人们写为暗渡陈仓,其实所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那么暗度陈仓的意思是什么呢?

暗度陈仓石版画

想要知道暗度陈仓的意思首先就要了解这个成语出自何处,暗度陈仓这个成语其实是来自楚汉战争时代,在那个时期项羽背弃了当初所说的谁先进入楚国的地方谁就是楚霸王的承诺,这让刘邦怒不可遏,当时的情况其实是容不得半点闪失的,可是暂时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装作烧毁了栈道来清除项羽的猜疑,后来在他觉得时机成熟的时候,按照韩信的计谋先派出许多精兵装作修整栈道,以此来吸引项羽的注意力,其实暗地里早就让人到达了陈仓,因此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从这里有了来源。

那么暗度陈仓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在两军作战的时候,表面上做出从正面开始攻击的样子,其实只是为了迷惑敌人的视线罢了,然后突然从侧面攻打出来,让敌人在措手不及中失去作战的优势和先机,这是暗度陈仓原来本身具有的含义。但是后来经过延伸之后暗度陈仓的意思就是将真正的想法和目标藏在后面,然后用特殊明显的行动来吸引对方的目光和注意,让他在这个时候因为迷惑而出现错觉,从而忽略了真正的目的最后出其不意反败为胜。

暗度陈仓的前提

暗度陈仓是一个著名的成语,这个成语来自古代时期的一个故事,据说在楚汉战争时期刘邦被项羽封做了汉王,但是他本身是十分不服气的,可是实际上的情况对他也不是十分的有利,于是在韩信的献计之下刘邦表面上命人修筑栈道来迷惑敌人的视线,可是暗地里却偷偷到了陈仓这个地方,后来这个成语便渐渐被人们流传下来,也延伸出许多其他的意思。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故事和计谋,那么暗度陈仓的前提是什么呢?

关于暗度陈仓的前提其实从当时的故事中就可以看出来,刘邦虽然说不能明目张胆的和项羽作战,可是他本身的实力还是不能被忽略的,如果说刘邦的能力并不是十分出众也不能在暗中偷偷到了汉中,所以暗度陈仓的前提首先就是使用计谋的本身就要有很强大的实力,否则就不能达到计谋的使用目标。暗度陈仓那个暗字才是整个计谋的精髓,所以说有了强大的实力才可以保证暗中计划能够得以实现。

12.诸葛亮故事(模版) 篇十二

空城计

一天,十余万魏军直奔西城而来,诸葛亮不慌不忙,虽然他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两千多文官,和一些老弱残的军人。他命令打开城门,让一些老兵去扫地,魏军见状,司马懿就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然后他下令大家赶快撤退。

相传,诸葛亮在临死前对后代说:“我死后,你们中的一个将来会遇到杀身大祸。那时,你们把房拆了,在墙里面有一个纸包,自有补救的办法。”说完,就离开了人世。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打下天下当了皇帝。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员将军是诸葛亮之后,想起过去曾屡次败在诸葛亮的手下,仍然羞怒难禁,便想找个机会

治治这个将军。

有一天,司马懿找了个借口,把这个将军定了死罪。在金殿上司马懿问这个将军说:“你祖父临死前说了些什么?”这个将军就一五一十地把诸葛亮的话说给他听。司马懿听后,便命令士兵把房子拆了,取出红包。只见纸包里面有封信,上面写着“遇皇而开”。士兵把信递给皇帝,皇帝打开信,只见里边写道:“请向后退三步。”皇帝立即站起身退后三步。他刚站稳,只听“咔嚓嚓”一声响,皇帝龙案上面正对的屋顶上,一根玉檩掉了下来,把桌椅砸得粉碎。皇帝吓得出了身冷汗。反过来再看信后写道:“我救你一命,请你留我后代一命。”

皇帝看完这封信,暗暗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来,他把那个将军官复原职。

三国时期,周瑜和诸葛亮各司其主,因诸葛亮才学渊博,计高一筹,使周瑜十分嫉妒。周瑜总想找个借口杀掉他。

有一次在酒宴上,周瑜故意对诸葛亮说:“孔明先生,我吟一首诗你来对,对得出,有赏;对不出,就心杀头为罚。如何?”诸葛亮从容一笑:“君子无戏言,请都督先说。”

周瑜大喜,便开口念道: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奚,去掉溪边水,有佳便是雞。得志猫儿胜过虎,落坡凤凰不如雞。

诸葛亮笑笑,开口吟道:有木也是棋,无木也是其,去掉棋边木,有欠便是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受犬欺。

周瑜听罢大怒,但有言在先,不好发作。沉吟片刻,便又出一句: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万难千选挑一妞。诸葛亮知道这话是在嘲笑自己的老婆黄阿丑长得丑,便应立刻道: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二娇。周瑜知道这话是在奚落自己的夫人。怒发冲冠,几欲发作,辛好鲁肃在一边说了一句:有木也是槽,无木也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槽,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

草船借箭三气周瑜舌战群儒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 六出祁山

诸葛亮第六次兵出祁山北伐中原,在渭水同魏军统帅司马懿相持许久,终于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弥留之际,诸葛亮预料他死后司马懿必定乘人之危,驱军追赶蜀军,为了保障蜀军撤退中不受任何损失,他特意在病榻前嘱咐杨仪道:“我死之后,不可挂孝开丧..我军可叫后面的营寨先撤,一营一营慢慢撤退。如果司马懿来追,你们可以布成阵势,擂鼓迎战。并将先时所雕的我的木偶像,置放在小车上,推出军前,让大小将士分列两旁。司马懿见了一定大为惊疑,慌忙撤兵。”诸葛亮死后,蜀军遵照他的遗嘱有秩序地缓缓撤退。魏国将领夏侯霸到五丈原查看,不见一人,急忙回报司马懿:“蜀兵已经撤退了。”

司马懿追到山脚下,望见蜀兵不远,便奋力追赶。忽然山后一声炮响,喊杀声大起,只见蜀兵杀出,树影中飘出军旗,上面写着一行大字:“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司马懿大惊失色。睁眼细看,只见蜀军几十个将领拥出一辆四轮

车,车上端坐着戴着纶帽、摇着鹅毛扇的孔明。司马懿大惊,叫道:“诸葛亮还没有死!我军中了他的埋伏了!”急令全军撤退。

背后姜维大叫,“不要逃,你中了我们丞相的计策了!”魏军吓得魂飞魄散,弃甲丢盔,各自逃命,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司马懿奔走了50里,背后两员魏将赶上,扯住他的马嚼环安慰道:“都督不要慌张。”

司马懿摸摸头颅:“我的头还在吗?”两个将领说:“都督不要怕,蜀军去远了。”司马懿喘息了半晌,神色才安静下来,率部慢慢退回本寨。

13.诸葛亮的故事 篇十三

关键词:诸葛亮,民族政策,和谐边疆

诸葛亮是中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所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包含了大量的民族自治思想, 这些思想在治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特别是其和谐边疆的法制思想在民族政策中的贯彻执行, 对于促进边疆的开发、民族团结及国家的统一有着积极的作用, 值得后人借鉴。

一、民族政策在治蜀中的体现

诸葛亮的民族自治思想体现在他治理蜀汉一系列实践中。该思想在平定南中叛乱、加强民族团结和发展南中经济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存恤百姓、仁政的思想

诸葛亮在南征战争中, 其表现出爱惜生命, 尽量少杀人, 争取少数民族理服心服的一面, 体现了以和谐理念治国、以民为本、存恤百姓、仁爱之心等法律思想。如在出兵攻打孟获前, 有人根据当地风俗建议用俘虏的夷人之头祭神, 期望能得到神的佑助。诸葛亮认为这样做可对孟获叛军起到震慑作用, 便采纳了, 但他不愿意滥杀无辜, 用的是替代品。“因杂用羊豕肉, 而包之以面, 像人头以祭。”更为重要的是, 在诸葛亮的和谐边疆建设理念与实践中, 充分地反映了诸葛氏尊重少数民族的利益关切, 在突出以理服人以仁治人的同时, 尤其注重照顾到少数民族特殊的利益需要, 以利益组建国家和民族共同体, 从而为蜀地的长治久安打下结实的政治基础。

(二) 民族自治的思想

平定南中叛乱之后, 诸葛亮采取“和抚政策”, 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统治, 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政策措施。不仅在尊重并照顾少数民族既有利益方面做的很好, 还以极大的努力关注通过发展来增加他们的利益, 全方位地促进边疆地区社会的和谐建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官吏任用方面。

平定南中之后, 诸葛亮一方面选派熟悉地方并在当地有影响的贤能之人为太守。如任命李恢、吕凯、马忠、王伉等人分别担任各郡太守, 并以李恢为统领七郡的庲降都督。这些人多为当地的土著, 长期在南中地区为官, 而且“忠于汉室”, 正直可靠, 廉洁奉公。因此, 他们一般都能严格贯彻诸葛亮的民族政策, 在治理南中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另一方面, 诸葛亮选拔地方人才, 任用少数民族首领参加蜀汉政权, 实行地方“自治”。为了争取少数民族首领的支持与合作, 诸葛亮重用那些拥护蜀汉政权而有很高威望的大姓首领, 让他们到中央朝廷中任职。如孟获官至御史中丞、孟琰官至辅汉将军、爨习官至领军将军等。在地方上, “皆即其渠帅而用之”, 即选拔各个部族中的上层分子来担任各级政府的官吏, 保留原来的部落组织, 承认原来少数民族的头领、酋长的统治权力, 给予新的封号, 并世袭官职, 这一措施成为明清时期“土司制度”的萌芽, 也可视为后世民族地方“自治”制度的渊源。

2. 经济方面。

促进了南中地区经济的开发, 加强了边远地区同内地的联系, 体现了“富国安民、以民为本”的法制思想。在封建社会, 安民必须富民, 而安民之本既是以农为本, 只有农桑发展了, 社会才能发展, 民之生活才能改善。南中地区土地广袤, 物产丰富。但生产水平低下, 经济文化落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诸葛亮推广汉族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如农耕、纺织等;设置盐铁官, 重视对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改进交通条件, 便利物资交流等。这些都体现了诸葛亮富国安民、以民为国之本的法制思想。

3. 文化方面。

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因势利导, 传播汉族的先进文化, 体现了教刑并重, 以教为先, 重视教化的法制思想。南中地区文化落后, 没有文字, 遇有重大事件以盟誓为信。《庆符县志》记载:在庆符县 (今四川高县西北) 的武侯祠内有一块“诸葛武侯南征誓蛮碑”, 表明诸葛亮尊重他们的习俗, 确实利用鬼神来同他们诅咒盟誓。诸葛亮在尊重夷人风俗习惯的同时, 还通过图谱将封建国家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灌输之中, 在潜移默化中被接受了。这种启迪教化, 正反映了诸葛亮重视教化、以教为先的法制思想。

通过以上的措施, 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经济、文化及思想方面的交流, 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 诸葛亮平定南中的叛乱, 是反对分裂主张统一, 反对互相仇视, 主张各族人民和睦相处, 因而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此外, 诸葛亮采取的攻心为上的和抚政策,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单纯的“刑以威四夷”的传统政策, 改变了从汉武帝开发西南三百多年来统治者对少数民族杀戮、镇压、掠夺的状况,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次, 有利于西南地区生产的发展, 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联系的加强, 在当时极大地促进了南中地区的经济发展, 增加了蜀汉政府的财政收入, 从而使得蜀汉以一州之地抗衡无论是人口、土地还是兵力方面都远远强大于己的魏国成为可能。再次, 对南中统治的加强, 对南中的进一步开发, 还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它为祖国西南边疆的建设和巩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到西晋时, “以益州大, 分南中四郡为宁州。”这表明南中与中央朝廷政治联系的程度已大大超过了两汉。

三、对构建和谐边疆的启示

当然, 诸葛亮毕竟是地主阶级政治家, 不可能实行真正的民族平等的政策, 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矛盾。但诸葛亮治理南中的民族自治思想及其实践, 在当代对于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边疆的开发以及国家的统一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对构建和谐边疆可提供以下启示:

1.政治方面。

首先, 民族政策必须要转化为具体的法律制度, 才能够始终如一地得到贯彻执行, 不会人走政息。诸葛亮的民族政策在南中的贯彻正好验证了这一点。当执行者能够正确认识其中的法制思想时, 政策就执行的比较好, 如马忠、张嶷;相反时, 政策的本意就会被曲解, 执行的效果就大不相同, 甚至南辕北辙, 如张翼。因此, 政策要被遵守、贯彻执行, 必须要被固定下来, 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措施、方法, 最好的手段就是法律制度。其次, 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既要使得地方服从中央的统一安排, 同时要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 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这在民族地方尤为重要。诸葛亮通过行政区划的重新划分, 加强了对南中地区的统治, 但同时给予地方“自治权”, 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由地方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在和谐边疆的构建过程中, 我们面对的问题主要是地方如何用好法律赋予的自主权。这就要求积极提高边疆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而这又是和官员的选拔、任命是密切相关的。再次, 选拔熟悉当地情况的良吏为官, 并大力选拔地方优秀人才, 做到政策制定中央把握, 政策的实施与监督则地方化, 从而大批吸收容纳当地各少数民族的精英之士, 形成中央与地方利益攸关的共同体。这是构建和谐边疆的关键, 因为政策、制度都要靠人来执行, 官员选拔、任命的是否合适, 直接导致政策执行的成功与否。诸葛亮治理南中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在构建和谐边疆的过程中, 就是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不分民族、出身, 任人唯贤, 特别是对于那些政治过硬、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民族干部, 要大胆提拔重用, 发挥他们在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地区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中的作用, 从而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2.经济方面。

引进先进生产技术, 开发边疆, 利用当地资源, 并造福于当地。诸葛亮推广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兴修水利, 对于世代居于深山丛林的人民进行晓谕, 从事农业生产, 改变了原有的落后的狩猎方式。并且以民为本, 知民疾苦, 存恤百姓, 充满了“仁者之情”。如今在西部开发、边疆发展之际, 不仅要关注经济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要关注社会的进步发展, 是否为百姓带来了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待遇的提高。要在改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的同时, 把重点放在改善少数民族群众民生、民计上来。要加快边疆农牧业、工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 要增加民族地区的就业机会, 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 改善物质生活条件, 同时合理利用资源, 要充分顾及到提升当地的社会建设与居民生活水平, 并要做到边疆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同行,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文化方面。

在尊重边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同时, 传播先进文化, 强化公民的国家意识。诸葛亮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因势利导, 传播汉族的先进文化。今天, 我们在构建和谐边疆的过程中, 应强化国家观念, 把忠于国家、忠于宪法、维护国家的统一作为公民的基本准则、最高理念和基本价值观, 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以增强公民的国家意识。同时, 应将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认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先进的价值观融入到社会生活中, 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共同发挥启迪教化人的作用, 从而培育出适应边疆新时代要求的合格的现代公民。

参考文献

[1]余明侠.诸葛亮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2]朱大渭, 梁满仓.诸葛亮大传[M].北京:中华书局, 2002.

[3]陈寿.三国志.蜀书[M].北京:中华书局, 2007.

[4]黄崇成, 高宏.诸葛亮的民族政策及其对蜀汉政权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 (4) .

14.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探析 篇十四

关键词: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人物;诸葛亮

火烧赤壁、空城绝技、木牛流马……诸葛亮是当的起“奇才”二字的,奇才的传奇经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不是一开始就受到刘备的重用,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人物。

一、浅析诸葛亮

诸葛亮出山之后的十多年里其实从未指挥过任何一个部队,而是在现在的湖南衡阳一带任职,他的职位相当于今天的“粮食局长”和“税务局长”。在曹操下江南时,刘备在军事上第一次用上诸葛亮。诸葛亮说服孙吴,以巧言激之,以利害说之,终于孙刘联手共抗曹操。

曹操败兵之后,刘备遂收江南,这才拜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使其都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刘备,使击张鲁。诸葛亮离开荆州,荆州的事务嘱托关羽负责,诸葛亮开始了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攻克成都。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只有这几字记录“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二、诸葛亮人生转折点

十年后,即建安二十六年,诸葛亮拥刘备为帝,刘备建立了西蜀王朝,诸葛亮被封为丞相尚书,从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诸葛亮虽然是西蜀丞相,但西蜀实质政权上的二把手却是关羽,关羽掌管着西蜀的半壁江山。诸葛亮和关羽之间有一个微妙敏感的事件,就是关羽之死。

自建安十六年,关羽独镇荆州。二十四年,刘备为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同年关羽攻打曹操。在关羽北征的半年里,荆州一直空虚。诸葛亮一生谨慎,关羽兵出荆州半年之久,他并未增添一兵一卒。难道说诸葛亮不知道荆襄的重要?还是他认为孙刘两家几十年来对荆州的争夺,孙吴突然放弃窥探荆襄之心?诸葛亮心里明白的很。当时西蜀兵多将广,诸葛亮不发兵将相助关羽,便与他的尽忠,他的谨慎的性格大大相反了。

三国复杂的人物关系耐人寻味,诸葛亮忠心刘备不容质疑,关羽忠心刘备更不容质疑,而两个忠心刘备的头号人物却时常闹矛盾。事实不是华容放曹之后诸葛亮饶关羽一命,关羽就对他言听必从了,诸葛亮用的人必须是对他言听计从,这话出自他自己之口。诸葛亮驾御不了关羽,关羽的命运在那个时候也许就有了决定。所以有学者怀疑,诸葛亮借助东吴之手杀害了关羽,这给诸葛亮鲜活的历史面貌上浓浓的摸了一黑。

罗贯中写三国的时候美化了西蜀美化了诸葛亮,然而熟读《三国演义》,从他的笔锋里也不难看出这些,这也许就是前辈文字里的寻味之处。

章武三年春,刘备去世,嘱咐刘禅拜诸葛亮为父。诸葛亮继承刘备遗志,统一华夏是他人生最大的目标。然而北上伐魏,必先平定南方。于是就有了“七擒孟获”的故事。

对敌人七擒七纵,以诸葛亮事事小心谨慎的性格,他决计不会有这么大的军事冒险行为。一切史料记载上也没有出现过“孟获”这个名字。在《三国志》里,对于诸葛亮南下只有十二字记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对三国史最有说服力度的《三国志》,太过简略。

学者们研究诸葛亮南下这场显赫的战役里,有的人说他一直打到今云南大理附近,有的说他已经打到老挝边界。至于“七擒孟获”可能是诸葛亮摧毁了敌人七个军事基地,如此说法,在历史一千多年的长河里,真的是无从稽考了。在南征的日子里,诸葛亮发明过一件杀伤力极高的武器“连弩”,这个武器给他北伐曹魏帮了不少忙。

三、诸葛亮北伐浅析

南方平定之后,《三国志》中这么记载“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这个时候,诸葛亮正式北上伐曹,写下了著名千年的《出师表》。《三国志》中也有记载“‘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禅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败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败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遂行,屯于沔阳。”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失街亭而告终,马谡无能,刘备曾嘱咐不能委于重用,诸葛亮还是重用了马谡。他这次伐魏最大的收获是收复姜维,可收复了他自认将才的姜维,他还是每每事必亲躬,没有给他留下多少实践的机会。在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遗志,却只知领兵打仗,不会处理人际关系,闹到最后刘禅疑他,要伤他性命,他还问别人保身之法。诸葛用人可见一斑。

六年冬,诸葛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此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因粮尽而还。

七年,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剌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此第三次伐魏始末。也就是在这次伐魏,诸葛亮渐渐疏远魏延,再一次在用人上露出瑕疵。

九年,诸葛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邰交战,射杀邰。“木牛流马”就是在第四次伐魏时,诸葛亮所发明的。

“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这是《三国志》里记载的第五次伐魏。司马义计不如诸葛,谋却胜于诸葛。坚守不战,最终熬死诸葛亮。诸葛亮五十四岁撒手人寰,空留下五丈原一夜秋风。

历史上并没有六出祁山,只此五次。诸葛亮一生在军事上一味逞强,穷兵黩武。在战略上谨小慎微,不纳别策,以致数次北伐无功而返。在政治上独把朝政,致使西蜀官员进出无门,后继乏人,不管在演义里还是史料中,这都是不争的事实。一代名相却始终不能力挽狂澜,难以改变历史的潮流。

四、讨论

诸葛亮一生成败被后人争论不休,诸家高谈阔论见仁见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成败暂且不论,他的执着追求,他的忠心耿耿却一直被后人所景仰,无怪乎罗贯中把他神话成人们心中完美的偶像。

【参考文献】

上一篇:小学美术优质课课件设计下一篇:好段好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