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精选9篇)
1.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篇一
语文文言文虚词.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
1、但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副词,仅,只)
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连词,只是,不过)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连词,只要)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连词,假如)
2、唯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副词,只,只有)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语助词,希望)
3、徒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徒然,白白的)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只是,仅仅)
4、直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副词,只是)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疏》)。(副词,竟然)
5、第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副词,只)
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海瑞传》)。(副词,但是,只是)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大泽乡起义》)。(副词,即使。“借第令”三词同义)
阴使人至郗所曰:“第举兵!”(《史记》)(副词,尽管。)
6、独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鱼,我所欲也》)。(副词,仅,只)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副词,唯独)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难道)
7、特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副词,特地,特此)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只,仅)
然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三国志》)。(副词,只,仅)
8、向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受之(《鱼,我所欲也》)。(副词,以前,往昔)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赤壁之战》)。(副词,刚才)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连词,假如,假使)9、诚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实在,确实)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副词,果真,如果)10、固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记王忠肃公敖事》)(副词,一定,必定)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副词,本来)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副词,确实,诚然)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副词,到底,究竟)
11、必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副词,必须,一定要)
王必无人,臣愿捧璧往使(《廉颇蔺相如列传》)。(连词,果真,如果)
12、顾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只是,但是)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副词,难道)
13、见
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被)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代词,我)
14、相
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寡人之于国也》)。(副词,互相)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代词,你)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代词,我)15莫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赤壁之战》)。(副词,不要)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师》)。(代词,没有谁)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促织》)。(副词,不)
16、微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副词,偷偷的,暗暗的)
味苦而微辛。(副词,稍微)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动词,没有)
17、每
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副词,每次)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副词,常常)
18、幸
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幸而)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希望)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幸运的)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特地
2.新增文言文虚词指导与训练 篇二
一、乎
1.作助词用
①用在句末,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如: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用在句末,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如: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
③用在句末,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④用在句末,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等。如: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
⑤用在句中的停顿处,可不译。如: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
⑥作词尾,可译为“……的样子”、“……地”。如: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2.作介词用
相当于“于”,可译作“在”“对”“比”“向”等。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二、也
1.句末语气词
①表示判断语气。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或感叹语气的。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③用在因果句尾表示解释。如: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④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的。如: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2.句中语气词
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三、者
1.作结构助词用
①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形容性词组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或事物。可译为“……的(人、事、物、情况)”。如: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②用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件”等。如: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
③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如: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魏公子列传》)
④用在时间词或否定词后,表示“……的时候”或“……的话”。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⑤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⑥定语后置句的标志。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⑦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等。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2.语气词
放在疑问句的句末,与疑问词相配合,表示疑问语气等。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实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日食饮得无衰乎
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C.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也”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A.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C.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D.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者”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C.一夫夜叫,乱者四应
D.此三者,吾遗恨也
二、语段训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陵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
(节选自《李陵答苏武书》有删改)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也”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然陵不死,有所为也
A.是岁,元和四年也
B.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C.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D.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者”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
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B.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
B.①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C.①灭名不如报德也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D.①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参考答案
1.A(例句和A项均表测度语气,吧;B作词尾,“……地”;C表反问语气,呢;D介词,相当于“于”)
2.D(例句和D项均为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A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呢;B表判断语气,可不译;C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呢)
3.B(例句和B项均为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可不译;A用于否定词后,“……的话”;C用在动词后面,指人;D用在数词后边,“……件”)
4.C(例句和C项均为用在因果句尾表示解释;A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可不译;B表示肯定语气的;D表示感叹语气的)
5.A(例句和A项均为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形容性词组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或事物;B用在时间词或否定词后,表示“……的时候”;C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D放在后置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3.高一语文文言文之文言虚词解析 篇三
而
夜缒而出: 而,修饰连词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而、顺承连词
今急而求子:而,才,表顺承 朝济而夕设版焉:而,表转折,连词
以
敢以(之)烦执事:以、介词、用、拿 越国以鄙远:以、表顺承连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把…作为
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夫晋,何厌之有?: 提宾标志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结构助词,的 将焉取之: 代词,指代土地
焉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不译) 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为什么)
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介词,表被动) 为之奈何(对,介词)
乃为装谴荆轲(整理,动词) 乃令秦武阳为副(做,担任)
为变徵之声(发出,动词) 又前而为歌曰(作,动词)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替) 愿举国为内臣(做,动词)
使子婴为相(动词,任,做)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介词,被)
军中无以为乐(动词,作为) 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表判断,是)
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
因
蒙故业,因遗策(动词,继承、沿袭)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副词,就、于是)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副词,趁势,趁机)
者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呢,也可不译,助词)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用在时间名词之后表示停顿,助词)
4.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 篇四
【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5.赤壁赋文言虚词总结 篇五
1.之
⑴(代词)它。①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②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⑵(代词)这。①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⑶(助词)的。①壬戌之秋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③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⑷(助词)取独。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②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③不知东方之既白(2009年浙江)
⑸(音节助词)①扣舷而歌之
2.与
⑴(连词)和。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006年湖南)②则物与我皆无尽也③客亦知夫水与月乎(2014年山东)
3.于
⑴(介词)在。①月出于东山之上(2012安徽),徘徊于斗牛之间(2007年重庆)②于是饮酒乐甚③托遗响于悲风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2011天津)⑵(介词)表被动。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焉
⑴形容词词尾。①少焉
5.所
⑴组成名词性短语。①纵一苇之所如②而不知其所止③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6.而
⑴(连词)表修饰关系。①扣舷而歌之②顺流而东也③倚歌而和之(2010年浙江)④抱明月而长终
⑵(连词)表承接关系。①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②羽化而登仙③耳得之而为声④客喜而笑 ⑶(连词)表转折关系。①而今安在哉?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⑷(连词)表并列关系。①侣鱼虾而友麋鹿
7.其
⑴(代词)它的。①而不知其所止 ⑵(代词)他。①方其破荆州
⑶(代词)这,那。①其声呜呜然②何为其然也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2012天津)8.乎
⑴(介词)于。①枕藉乎舟中
⑵(疑问语气助词)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⑶(反问语气助词)①而又何羡乎!⑷(句中停顿语气助词)①知不可乎骤得
⑸形容词词尾。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②飘飘乎如遗世独立③郁乎苍苍 9.者
⑴组成名词性短语。①逝者如斯②客有吹箫者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10.然
⑴(代词)这样。①何为其然也
⑵形容词词尾。①凌万顷之茫然②苏子愀然③其声呜呜然 11.为
⑴(动词)成为。①耳得之而为声 ⑵(介词)表原因。①何为其然也
12.也
⑴(疑问语气)①何为其然也 ⑵(肯定语气)①而卒莫消长也
⑶(判断语气)①固一世之雄也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13.哉
⑴(疑问语气)①而今安在哉
14.则
⑴(连词)那么。①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②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5.以
⑴(连词)表修饰关系。①挟飞仙以遨游 ⑵(连词)表承接关系。①举匏樽以相属 16.且
6.文言虚词初探 篇六
全国新课标卷对虚词的考查一直没有单独设题,而是糅合在翻译题和断句题中,《考试大纲》中列出的18个文言虚词无疑是考查重点。
如,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II语文试题第七题翻译
(1)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
(2)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
两题考查了其、于、则、者、焉5个虚词。如果没有掌握这几个虚词的意义用法,那么这道题就很难拿到分。
虚词之所以“虚”,表现在有时并没有具体实际的意义,仅仅表现一种关系,比如“而”,学生在理解记忆起来有一定难度,也为我们的教学增加了难度。似乎无论我们讲的如何详细,学生都会记忆的很混乱,实际运用起来也很困难。以虛词“何”为例,教师上课一般会这样归纳:
例如,【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例: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这样讲解,虽然详细的把虚词的各种用法意义集合在一起,但实际上由于句子过散,并不利于学生记忆。即使勉强记住,也不会灵活运用。
如何巧记文言虚词呢?我在教学中归纳了以下的方法:
一、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找出课本中这些虚词不同意义和用法的句子,并摘抄出来。让学生从熟悉的课文出发,讲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对虚词形成初步的认识。
例如:归纳“其”的意义用法
(一)用作代词。
1、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2、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3、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4、 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二)用作副词。
1、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三)用作连词。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四)用作助词。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二、学生分组合作,将这些含有虚词的句子 归纳、改编,润色成一篇小的文言文。教师先给出示例。依然以“其”为例: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解析:(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或表感叹语气,多么,真。
(2)连词,表假设,如果。
(3)指示代词,其中的。
(4)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
(5)副词,加强疑问语气,又。
(6)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7)(8)连词,连用,表选择,是……还是……。
(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
(10)指示代词,那种。
(11)副词,加强祈使语气,表希望、要求,相当于“一定”、“还是”。
(12)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
(13)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三、学生仿照示例自己编出故事,并展示,其他学生一同纠错,并解析每个字的意义用法。教师给予补充。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通过自己编写故事不仅理解了虚词的意义用法,还能熟练运用虚词,通过对他人故事的订正分析,更深入的理解这些词语。并且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讨,增强了学习兴趣,一箭多雕。
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编写的小故事:
秦王谓群臣曰:“朕欲得仙丹,将焉取之?”一卿曰:“臣闻西山白云观有一方士,能炼此丹焉。”秦王曰:“速取焉。”遣人至白云观,寻之未果。反。至于殿下,秦王怒焉,斥群臣:“此白云观,上宝福地,风雨兴焉,焉有取之未果之理。”
虽然这个故事编写的不是很完美,也有一些小错误,但是学生能通过合作学习,把“焉”的所有意义和用法集合在一起,这已经很不容易了,相信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也能掌握这个字的用法。
我也在网上看到很多这样的故事,也试过直接将这些例子拿来给学生讲解,但是,效果很不佳。跟一般归纳总结的方法就没有区别。后来我尝试让学生分组合作,自己编故事,刚开始也担心过学生没有兴趣,积累不够编不出来。但是,我把例子举出来之后,学生虽然哀叹了一番,还是认真去做了,并且讨论的非常热烈,最后给出的故事虽然不尽完美,但也符合了我的要求,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在后来的练习课中,学生对虚词的理解运用明显提高了很多。
7.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文言虚词 篇七
一、12个常用文言虚词: 之:
a)代词,表指代作用,可以指代人、事、物,译为“他(她、它)”,“他的”,„„做宾语 [例] 爱共叔段,欲立之。
姜氏欲之
b)代词,表指示作用,作定语,译为“这”,“这个”„„ [例] 之二虫又何知(《庄子》)c)代词,衬足音节,无意义,不翻译 [例] 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左传》)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
d)助词,用于定语与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例]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e)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例]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 f)助词,指明语序倒装,不翻译 [例] 姜氏何厌之有
其是之谓乎
我之谓也(《秋水》)
g)动词,译为“到”、“往”
[例]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李将军列传》)其:
a)代词,表指代作用,译为“他”,“他的”„„ [例]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b)代词,表指示作用,译为“那”,“那个”„„
[例]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语气词,表估计、推测语气,译为“大概”,“恐怕”„„ [例]王室其将卑乎(《国语》)
d)语气词,表反问语气,译为“难道”„„ [例]其敢忘君主之大赐?(《左传》)
e)语气词,表祈使、命令语气,译为“就”,“要”,“一定”„„
[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者:
起辅助作用的代词。与一般代词不同的是,“者”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附着于其他词或短语之后,共同构成名词性结构,以指代一定的人、事、物,可在句中充当主语、定语、宾语、中心语等。可以与“者”组合的词类较多,意义或作用也各不相同,主要有: 与名词组合:
主要可分两类:复指名词或名词性主语,引出谓语。此时“者”通常可以不译,也可视需要译为“„„此人”、“„„这个人”、“„„的情况”等。例如: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李将军列传》)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马伶传》)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2.复指名词或名词结构,充当动词宾语。此时“者”通常可以不译,也可视需要译为“„„此人”、“„„的人(情况)”等。例如:(1)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冯谖客孟尝君》)
与数量词组合:
表示数量的种类。可译为“种”、“样”、“类”、“方面”等,也可不译。例如: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此三者,吾遗恨也。(《五代史伶官传序》)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谏逐客书》)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谏逐客书》)
与时间词组合:
表示一定的时间范围,可译为“„„的时候”等。例如: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将伐颛臾》)
(2)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答李翊书》)
与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组合:将原有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变成名词性结构,可酌情译为“„„的”、“„„的人(或情况、东西、事情等)”。例如:(1)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谏逐客书》)
与动词或动词短语组合:
将原有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变为名词性结构,也可酌情译为“„„的”、“„„的人(或情况、东西、事情等)”。例如:(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
(3)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
(4)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李将军列传》)
(5)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张中丞传后叙》)
(6)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前赤壁赋》)此外,“者”字结构有一类是提示或强调结果,以引出对缘由的解释,此时可译为“„„的原因”等。
例如: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庄子?秋水》)
若是者何也?(《谏逐客书》)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冯谖客孟尝君》)所,代词
“所”也是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辅助性代词,所组成的结构也是名词性结构。与“者”不同的是:(1)“所”置于其他词或短语之前,而不是其后;
(2)“所”的后面只能接动词,而且通常是及物动词。因此,如果不及物动词、形容词等与“所”字组合,它们自身一般也都变得具有及物动词的性质;
(3)“所”字之所以通常与及物动词组合,是因为此时的“所”具有动词宾语的性质。因此,“所”字结构说明的是受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物,而“者”字结构则是说明发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实施者(如“所见”指看到的东西;“见者”则指看东西的主体),二者的意义差别是明显的,决不可混为一谈。例如: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五代史伶官传序》)――所归:归处。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所希冀:企盼的内容。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庄子?秋水》)――所连:指禅让的君位;所争:争夺的政权;所忧、所劳:指为此而忧虑、操劳的国事。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李将军列传》)――所之:去的地方、去处。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所能上报:指能够回报的恩德。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前赤壁赋》)――所如:去往的地方。
此外,还有一些由“所”组成的常见结构应当注意: 1.“所„„者”
此一结构表达的意义等同于“所”字结构,而不等同于“者”结构,亦即说明受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而不是发出或实施动作行为的主体。例如: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谏逐客书》)――所重者:看重的东西;所轻者:轻视的东西。
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答李翊书》)――所为者与所期者:指文章的写作与期盼达到的水平。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冯谖客孟尝君》)――所寡有者:缺少的东西。所欲忠者,国与主耳。(《张中丞传后叙》)――所欲忠者:愿意效忠的对象。所以
“所以”这一凝固结构表达的意思较复杂,主要有:
意义比较具体,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凭借、工具、方法等,可译为“用来„„ 的„„”、“凭它来„„的”等。
如:A.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谏逐客书》)
B.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谏逐客书》)
C.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答李翊书》)
D.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答司马谏议书》)
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知所以志也。(《张中丞传后叙》)
意义比较抽象,用以引出某种结果的原因,可译为“导致„„„的原因”、“这就是„„的原因”。
如:A.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谏逐客书》)
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五代史伶官传序》)
C.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李将军列传》)指代缘由、原因的名词性结构,做动词宾语。
如:A.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约数词
此时接续在数量词后,表示大约的数量范畴。可译为“左右”、“前后”等。例如: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李将军列传》)
诸,合音词
1.“之于”的合音(即取“之”的声母、“于”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于”古音同“乎”)。“之”为指示代词,“于”为介词,所以此时“诸”只出现在句中:“之”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指代上文提到的人、事、物;“于”则与后面的词或短语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前面的动宾结构关涉到对象、处所、地点、内容等。例如:用与舍属诸人。(《答李翊书》)
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答李翊书》)
更譬诸操舟„„(《论毅力》)
公伐诸鄢。(《郑伯克段于鄢》)
2.“之乎”的合音。“之”为指示代词,“乎”为语气词,此时“诸”只出现在句末: “之”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乎”用来结束句子。例如: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约数词 此时“诸”作定语,表示某一范围的全体,或全体中的每一个体,可译为“各位”、“众”等。
例如: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卷。(《冯谖客孟尝君》)
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李将军列传》)焉,兼词
兼有介词“于”和指示代词“是(此)”的意思,通常用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后,介绍关涉到的人、事、物、处所等。
例如: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於国也》)
虢叔死焉,佗邑唯命。(《郑伯克段于鄢》)指示代词
通常用在及物动词之后充当宾语,指代前面出现的人、事、物等。
例如: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论毅力》)――尝焉:试着做这件事。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怜焉:爱护百姓。疑问代词
通常用于动词或动词性结构之前表示疑问,可译为“哪里”、“怎么”等。例如: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焉足以知是且非邪?(《答李翊书》)
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语气词
作为语气词,“焉”可用于句中或句末,表示不同的语气。表陈述语气,可译为“了”,或不译。
例如: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论毅力》)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如:君何患焉?(《郑伯克段于鄢》)
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报刘一丈书》)
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答李翊书》)则
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不同的逻辑关系。主要有: 表示顺承接继关系,可酌情译为“就”、“于是”、“那么”等。例如: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於国也》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郑伯克段于鄢》)
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刘一丈书》)表示逆向转折关系,可酌情译为“却”、“反倒”、“然而”、“但是”等。例如: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於国也》
今取人则不然。(《谏逐客书》)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论毅力》)
他植者则不然。(《种树郭橐驼传》)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虽然”、“倒是”等。例如:美则美矣,抑臣亦有惧矣。(《国语?晋语九》)
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国语?吴语》)
巧则巧矣,未尽善也。(《傅子?附录》)而,连词 作为连词,“而”通常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而是连结形容词、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结构、主谓结构、句子等,表示多种逻辑关系。主要有:
表示顺承接续关系:
有时是表示两种行为或性质的联系,可译为“就”、“来”等,也可不译。例如: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庄子?秋水》)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
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
坐客乃西顾而叹。(《马伶传》)
有时用在偏正结构里,连结状语和中心语,可酌情译为“来”、“„„着”等,也可不译。例如: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秋水》)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冯谖客孟尝君》)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前赤壁赋》)
有时表示时间上的承续性,可译为“以后”、“然后”。例如:公入而赋„„姜出而赋„„(《郑伯克段于鄢》
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论毅力》)
(2)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李将军列传》)
有时还可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例如:(1)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李将军列传》)2.表示逆向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是”、“然而”、“反而”、“反倒”等: 例如: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季氏将伐颛臾》)
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氏将伐颛臾》)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庄子?秋水》)
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论毅力》)
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这耶?(《张中丞传后叙》)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赤壁赋》)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前赤壁赋》)
虽一毫而莫取。(《前赤壁赋》)代词
指代第二人称,用作主语或定语,译为“你”或“你们”。例如: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年》)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
于(於)
介词。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事物、内容等,可译为“对”、“向”、“到”等,有时也可不译。例如: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答李翊书》)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之,有献于公。(《郑伯克段于鄢》)
文倦于是,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冯谖客孟尝君》)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地点、时间等。可译为“在”、“从”、“至”、“到”等。
例如: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寡人之於国也》)――于:可译为“到”、“至”。
昔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谏逐客书》)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五代史伶官传序》)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郑伯克段于鄢》)(6)谁习会计,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8)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马伶传》)(9)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前赤壁赋》)
3.置于形容词或某一结构之后,引出对比的对象,表示二者间的比较,可译为“比„„”、“与„„比起来”等。
例如: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於国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於国也》)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许远)与(张)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张中丞传后叙》)
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取于人矣。(《答李翊书》)――胜于人:超过他人。
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李将军列传》)
4.用于被动句中的动词或结构之后,引入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意义。
例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前赤壁赋》)
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取于人矣。(《答李翊书》)――取于人:被他人学习效仿。
以,介词 作为介词,“以”的用法较多且意义复杂,但基本内容是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凭借,其余用法大多可视为这一其本用法的引申和变化。分别说明如下:
表示凭借
基本用法和意义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人、某物为依据或凭借,可译为“用”、“拿”等。例如: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五代史伶官传序》)
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马伶传》)
有的表示以某事或某种技能为依据或凭借,意义有所虚化,除可译为“用”“拿”外,还可译为“凭借”、“依照”、“根据”等。
例如: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於国也》)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於国也》)
皆以用战为名。(《李将军列传》)
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论毅力》)
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马伶传》)
有的表示凭借某种身份、资格或地位从事某事,意义更为抽象。例如: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李将军列传》)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李将军列传》)表示原因
原因是导致某种结果的逻辑根据,因此此种用法可视为表示凭借用法向更为抽象的事理逻辑方面的延伸和发展,可译为“因”、“因为”、“由于”等,有时也可直接翻译为“凭着”、“凭借”。
例如: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
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答李翊书》)
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张中丞传后叙》)
表示带领、带领
可以带领、带领的其实也一定是可以依赖、可为凭借的,因此也与表示凭借的用法有一定的关系,有时甚至也可直接翻译为 “凭”、“靠”。例如: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经?氓》)
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张中丞传后叙》)表示时间
“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在”、“于”,有时可据需要译为“按照”。例如: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李将军列传》)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於国也》)表示关涉或处置对象
“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把”、“让”等。例如: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卷。(《冯谖客孟尝君》)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冯谖客孟尝君》)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冯谖客孟尝君》)
必以其言为信。(《张中丞传后叙》)
(二)副词 作为副词,“以”主要表示某种情态或语气。例如:(1)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冯谖客孟尝君》)――以:只有,也就是。
(三)连词 作为连词,“以”的语法功能与“而”类似,只不过通常只用于表示顺承接续的种种关系,可译为“就”、“来”、“而”、“然后”、“而且”等,也可不译出。例如: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郑伯克段于鄢》)
今皆解鞍以示不走。(《李将军列传》)
且硕茂,蚤食以蕃。(《种树郭橐驼传》)――蚤食以蕃:果实结得早而且结得多。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前赤壁赋》)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前赤壁赋》)
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马伶传》)
(四)动词
“以”作为动词,常见的是“认为”、“以为”的意思。
例如: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庄子?秋水》)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由“以”构成的几种常见结构 1.“以”字结构用作补语
在古汉语中,由“以”构成的介宾结构,时常用作动词或动词性短的补语成分,表示这一动作行为的方式、工具、凭借或关涉到的人、事、物等。而现代汉语中这种用法基本不再出现,相关内容通常用状语或动词宾语的形式出现,这是在阅读理解时应当注意。例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於国也》)――树之以桑:把桑树种在那里(或:在那里种上桑树)。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於国也》)――申之以孝悌之义:教给他们孝悌的道理。
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答李翊书》)――告生以其道:把他自己掌握的道理、知识告诉你。
请其矢,盛以锦囊。(《五代史伶官传序》)――盛以锦囊:用锦囊装起来。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五代史伶官传序》)――系燕父子以组:用绳索把燕王父子捆起来。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则某知罪矣。(《答司马谏议书》)――责我以在位久:用在位时间太长为理由批评我。
而贼语以国亡主灭。(《张中丞传后叙》)――语以国亡主灭:告诉(他们)国家已亡、君王已死。
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张中丞传后叙》)――责二公以死守:以死守孤城为理由指责张巡、许远。
省略了的介宾形式在古汉语中,当介词“以”后面的宾语是代词(如“之”、“是”之类),而且所指代的对象已在前文出现时,那么这个代词宾语时常可以省略。阅读和理解时又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代词宾语所指代的对象出现在前面的句子中,相距较远,翻译时就应当把这个代词宾语补出。例如: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郑伯克段于鄢》)――请以遗之:请求把君王的煮肉送给她。
左右以告。(《冯谖客孟尝君》)――手下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冯谖客孟尝君》)――以何市而反:用收债的钱买什么回来?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谏逐客书》)――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因为变法而富足,国家因为变法而强大。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陈情表》)――无以至今日:不能靠祖母活到今天;无以终馀年:不能靠我度过残年。
欲将以有为也。(《张中丞传后叙》)――打算留着这条命有所作为。
二是代词宾语所指代的对象在同句之中,而且就在“以”字之前,翻译时可直接将它作为“以”的宾语对待。这种情况也可看作是“以”的宾语为了强调而提前的形式。
例如: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礼记?大同》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秋以为期:以秋为期。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谏逐客书》)――用驱逐客卿的方式帮助敌国,用减少人才的行为使仇人获利。
3.“以为”
“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凝固结构,主要有两种意义: 一是复合动词,表示“认为”、“觉得”的意思,这较为常见。例如: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冯谖客孟尝君》)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谏逐客书》)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答司马谏议书》)
二是省略了代词宾语的“以”字结构与动词“为”组合而成,因此是两个词。理解和翻译时必须把“以”的宾语补出,才不致产生误解。例如: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将伐颛臾》)――以为东蒙主:让他(指颛臾君)东蒙山祭祀的主祭人。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辞之以为博。(《庄子?秋水》)――以为名:以此博取高洁的美名;以为博:以此换取博学的赞誉。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冯谖客孟尝君》)――无以为家:没有用来养家的资财。
传其事以为官戒。(《种树郭橐驼传》)――写下他的事迹,以此作为官员的戒鉴。且,副词
作为副词,“且”可以表示情态、程度、时间等,可译为“尚且”“姑且”、“暂且”、“而且”、“况且”等,这与现代汉语的用法近似,不难理解。另有两种用法是现代汉语所不具备的,应注意掌握。
置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前,表示这一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快要”、“就 要”、“将要”等。例如:(1)坐,且将戮。(《张中丞传后叙》)
(2)虽食,且不下咽!(《张中丞传后叙》)
(3)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李将军列传》)――且尽:将要完结。下同。
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李将军列传》)
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张中丞传后叙》)
及其无救而且穷也„„虽欲去,必不达。(《张中丞传后叙》)――且穷:指将要无计可施。
2.置于数量词之前,表示接近这个数目,可译为“大约”、“接近”、“快到”等。例如: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张中丞传后叙》)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马伶传》)连词
连结前后两项,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作“是„„还是„„”、“„„还是„„”等。例如:焉足以知是且非邪?(《答李翊书》是且非:对还是错。)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李将军列传》)
连结前后两项,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又„„”或“一边„„一边„„”等。例如:居一二日,(萧)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史记?淮阴侯列传》)乃
副词
作为副词,“乃”可以表示多种接续关系或情态,有时用法近于连词。表示顺承接续关系,可译为“于是”、“就”等。例如:今尔出于崖,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庄子?秋水》)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李将军列传》)
表示逆向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是”、“反而”、“竟然”等。例如: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谏逐客书》)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
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徒令臣出东道。(《李将军列传》)表示对某人、某事的确认,可译为“这”、“这就是”等。例如: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冯谖客孟尝君》)
因烧其卷,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冯谖客孟尝君》)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李将军列传》)
表示对结果的强调,可译为“才”、“这才”等。例如: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答李翊书》)
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李将军列传》)
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李将军列传》)
良久,乃许之。(《李将军列传》)
5.表示递进,常与“至”等合用,或译为“以至”、“以至于”。例如:(1)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论毅力》)代词
指代第二人称,通常只作定语,可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如: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
8.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篇八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指要)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若何】怎么样。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所谓】所说的。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所在】
1、到处。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所在之处,处所。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9、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2、以为,认为。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中国搜课网 http://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中国搜课网 http://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
给,替。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①为之奈何?(《鸿门宴》)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1、表示判断语气。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⑴表示判断语气。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⑵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⑶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⑷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⑸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之谓也】【其„„之中国搜课网 http://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中国搜课网 http://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
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12、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①无以,则王乎?【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⑵把„„作为或制成。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13、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②变法者因时而化。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中国搜课网 http://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中国搜课网 http://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
(《鸿门宴》)
5、因为,由于。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高考文言虚词复习指要》一文由中国搜课网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9.文言虚词辨析十法 篇九
下边结合实例介绍十种辨析方法,供参考。
一、语境辨析法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如下列四个句子中的“焉”:
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③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的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
④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根据语境辨析虚词是虚词辨析常用的方法之一。考生如能于此用心体会,自会获益良多。
二、词性界定法
文言虚词往往兼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意义和用法肯定也不同。
(2007年高考重庆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荷锄者有菜色/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B.国家建都于北/徘徊于斗牛之间
C.伏闻陛下以灾异屡见,敕群臣尽言无讳/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D.诚恐今日所言,又为虚文/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
【解析】此题答案为C。根据语境,“敕群臣尽言无讳”的原因是“灾异屡见”,故C组第一个“以”可译为“因为”,是个介词;“蝉蜕于浊秽”的目的就是“浮游尘埃之外”,故第二个“以”可译为“来”,是个连词。其余三个答案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依次为:者,助词,可译为“……的人”;于,介词,可译为“在”;所,助词,和后边的动词共同组成一个所字短语。无实在意义,不译。
三、课文迁移法
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题在设题上有一个显着特点:试题提供的用于比较的文苦句子大都有一句出自中学课文,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熟悉课内文句的优势来进行辨析,用所知道的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推断所给文言语段中句子中的虚词的用法。如:
(2007年高考山东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戎尝与阮籍饮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以母忧去职
不赂者以赂者丧
【解析】此题每组句子中用于比较的一个句子均出自课文,因此,答题时我们可以利用熟悉的课内文句的优势来进行辨析。A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出自荀子的《劝学》,“而”在这里可解释为“并且”或“而且”,是个递进连词;“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中的“而”所在句子结构、放置位置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而”基本相似,因此可判定其必定也是一个连词。那么,是一个什么连词呢?运用语境辨析法可确定其为转折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却”。B组“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中的“与”放在两个动词性的短语中间,是连詞:“戎尝与阮籍饮”的中“与”的后边是名词“阮籍”。前边是副词“尝”,前后词语的性质与“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与”的前后词语截然不同,根据语境判断法,可确定其为介词。根据同样的方法,可确定C组第一个“之”为结构助词,可译为“的”,第二个“之”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组两个“以”均为介词“因为”。此题答案为D。
四、句位分析法
有些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其词性、作用也不相同。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焉”在句末动词后面。一般是兼词,如“风雨兴焉”。“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2006年高考福建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若至近世,操行不轨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且七十子之徒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其孰能讥之乎
【解析】此题答案为A。按照句位分析法,A组两个“之”均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为助词。B组第一个“若”放在句首,为连词,可译为“至于”;第二个“若”放在句中,且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可译为“比得上”,是个动词。C组第一个“且”放在句首,可译为“再说”,是个连词;第二个“且”放在句中,可译为“尚且”,是个表让步关系的连词。D组第一个“其”放在句中,且处在谓语动词“知”的后边,可译为“哪一个”,是指示代词;第二个“其”放在句首,且与句末的“乎”构成“其……乎”的固定格式,“其”为表反问的语气副词,可译为“难道”。
五、功能认定法
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着特殊的语法功能,根据语境认定这些虚词特殊的语法功能,也就可以推断出虚词的用法。如“之”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个助词:“见”和“于”组合可表被动“见”是助词,“予”是介词:“是”和“之”可作提宾的标志,均为助词;判断句的标志通常为“者”“也”“乃”等。如: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⑤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⑥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⑧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句①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为结构助同;句②中的“之”为宾语前置的标
志,亦为结构助词;句③中的“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电是个助词;句④中的“见”“于”组合起来构成“见……于”式被动句,其中“见”是助词,“于”是介词;句⑤中的“者”“也”用在判断句,构成“者……也”式判断句,“者”表停顿。“也”表判断,二者均为语气助词;句⑥中的“以”用在表目的的分句前,为目的连词;句⑦中的“而”用在主谓之间,连接主语与谓语,相当于假设连词“如果”;句⑧中的“而”用在状语与谓语之间,连接状语与谓语,为修饰连词,
六、结构推断法
顾名思义,就是依据句子结构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一种方法。可分两种情况:
1.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如以下几例:
①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
“而”在文言文中的最常见的用法是做连词,在句①中“而”是一个连接状语和谓语的修饰连词,由于“风飘飘而吹衣”的结构同“舟遥遥以轻扬”的结构完全一样,所以可断定“舟遥遥以轻扬”中的“以”也应该是修饰连词。句②中“因利”与“乘便”的结构方式完全一致,据此可推知加点的词“因”与“乘”的意义与用法也应该是相同的。那么,“因”“乘”究竟作何解释呢?我们先看“乘便”。“乘便”就是“趁着便利的条件”或“凭借着便利的条件”的意思。在这里,“乘”是“趁着”“凭借”,是介词,“便”是“便利的条件”,是名词,“乘便”便是一个典型的介词结构。这样,我们便可判定“因利”也是一个介词结构,“因”是介词。“利”是名词。句③中的“思”的意义和用法较难判断,但根据常识,“矣”是语气助词,“思”所在的句子结构又同“矣”所在句子结构完全一样,因此,可推知“思”也应是语气助词。
2.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下列几例:
①先妣抚之甚厚(《项脊轩志》)
“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永》)
“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泽为“的”。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④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垄上”是补充说明“之”的处所。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
七、句式推断法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借助句式来推断。如下边5例中加点的虚词: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③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④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⑤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句①是介词结构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为后置的介词结构,因此“于”可解释为“比”,介词。句②为定语后置句,后置定语是“铿然有声者”,因此“之”可解释为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句③是个宾语前置句,前置宾语是“何”,因此可判定“以”是介词,可解释为“凭借”。句④是个省略句,补全应为“竖子不足与(之)谋”,把“与”的宾语“之”省略掉了,因此可判定“与”是介词,可解释为“同”“跟”等。句⑤是个被动句,其中“为”表被动,相当于被动词“被”,为介词。
八、语气分析法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借助其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如以下三例中的“其”:
①以余之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上述三例中的“其”均为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句①中的“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句②中“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句③中“其”表祈使语气,可译为“一定”。
再如下面“也”字的用法也可从其所表达的语气中推知: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軒志》)
②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吾真真不能忘汝也!(《与妻书》)
上述三例中“也”均为语气助词,但具体用法又有不同。句①是判断句,“也”表判断语气,不译;句②是疑问句,“电”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句③是感叹句,“也”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九、固定搭配推断法
有的虚词经常与别的虚词或词语搭配使用,用法较为固定,意思也比较同定,我们可以根据这种情况来推断它们的用法。
1.“其”与语气词“何”或“乎”连用,表反问语气。“其”为语气副词,“乎”或“何”为语气助词。如:
①其孰能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2.“……者……也”连用,表判断语气,“者”“也”均为语气助词。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为……所……”连用,“见……于……”连用,均表被动,“为”“于”可译为“被”,是介词;“所”“见”是助词,不译。如: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4.“何……为”连用,表反问,“何”为疑问代词,“为”是表反问的语气助词。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5.“以……为……”连用,表意动,“以”是介词,“为”是动词。如:
①匈奴以为神。(《苏武传》)
十、前后词语词性推断法
虚词前后放置的词语的词性不同,这个虚词用法就不相同。这条规律是我们推断虚词用法的又一条重要途径。如:
1.“而”“且”作并列连词时,它们前后词语的词性、结构都相同,前后词语的位置可以对调,意思不改变。
①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土(《过秦论》)
第一个“而”前后是两个形容词,前后词语位置对调,意思不改变。第三个“而”前后是两个动宾结构,前后位置可以对调,意思不改变。
②又若老人咳且笼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且”前后是两个动词,表并列,可译为“一边……一边……”。
③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前后是两个形容词,表并列,可译为“又……又……”
2.“于”用在形容词后表比较,可译为“比”,介词。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青于蓝”“寒于水”两个“于”都用在形容词之后表比较,可译为“比”。
3.“之”用在表时间的副词后作音节助词。无实义,不译;用在表处所的名词之前,一般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去”等;用在动词之后,一般作代词,可译为“他(们)”“她”“它(们)”。如下边三例:
①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②驱而之薛。(《国策·齐策四》)
③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书》)
①中“之”为音节助词,无实义,不译;②中的“之”用在表处所的名词前,为动词,可译为“到”等;③中“之”放在动词之后,为代词,可根据语境灵活译出。
【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推荐阅读:
必修二语文文言实词虚词知识点06-19
高中文言文虚词用法07-02
中考文言文虚词归纳11-01
文言文常用虚词的用法09-01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总结06-30
八年级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测试11-04
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06-22
语文文言文应用10-02
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