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

2024-06-23

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精选8篇)

1.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 篇一

客户关系管理产生于企业经营理念的发展。企业经营理念经历了产品中心论-销售中心论-利润中心论-客户中心论四个阶段的发展。

当市场属于卖方的时期,该时期产品属于供不应求的时期,企业的管理焦点聚集在如何提高产品的产值上面,由于产品能够带来高额利润,企业的经营理念专注于如何扩大生产规模。当各个企业都在扩大生产规模之后,市场上出售的产品开始大量激增,市场从供不应求转变成供过于求,慢慢导致经济危机,这个时期产品已经是无差异化,各个企业之间都想法设法提高銷售额,因此在第二时期企业将促销活动作为经营重点。随着竞争越演越烈,企业从每份产品或服务当中获得的利润逐渐减少,客户也在逐渐流失,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努力控制成本流出,包括员工、流水线等各方面成本。在减少各种成本之后,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当客户不能够被满足之后,开始减少对于产品的购买量,企业的客户群逐渐流失,这时期企业开始重视客户,努力打造客户满意、客户忠诚,因此在这个阶段企业重点研究客户关系管理,以客户为中心。

2客户关系管理核心内容分析

2.1客户中心理念

对于企业来说,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分析谁能为企业带来巨大利润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发展的历程经历了产品中心论到现如今的客户中心论,研究表明,认真分析客户感知、客户需求,从而制定相对应的营销措施才能有效促进企业发展。

客户这一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客户涉及到的范围较广,指一切与企业经营效益有关的各方;狭义的客户则是指最终购买产品的企业和个人,所以狭义客户就是通常说的`消费者。通过企业对于客户的认识,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客户都成为企业的研究重点,应对其所有客户群进行删选,重点研究如何与现有客户建立良好客户关系,并努力将其转化成忠诚客户。更有研究表明,企业开发新客户并成功赢得新客户的成本是维护现有老客户成本的5倍之多,所以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有效管理现有客户关系是企业有效经营的关键。当今市场中客户资源已然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资源,往日企业将中心力量放在提高内部工作效率上,目前都已经向获取客户、保持客户方向上转移。所以树立客户中心理念成为了企业现阶段的重要举措。客户中心理念要求企业应以客户为中心,分析客户感知,了解客户所需,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客户保持率。虽然开发新客户的成本相对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停止开发新客户,应该在维持好现有客户群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客户群,从而赢得更多的经济利润。

2.2客户价值分析

要分析客户的价值首先要明确客户的类型。客户价值分为客户让渡价值和客户商业价值两大类。客户让渡价值是针对客户自身而言,客户商业价值是针对企业而言。

客户让渡价值实质就是客户获得价值与为之付出成本的差额,包含产品价值、服务价值、形象价值、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等。客户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希望通过自身知识分析设法获得最大价值。因此研究其价值能够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有效减少企业的成本、激发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客户忠诚度。

2.3建立客户忠诚

客户忠诚是客户在对企业的某个产品或服务、企业经营理念等各方面都十分满意,长期在该企业进行购买行为,并对企业有着足够的肯定。客户忠诚包含七种种类,其中超值忠诚就是对于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高度满意,并高频率重复购买。

既然客户忠诚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提高客户忠诚度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可以从锁定客户群、特色服务、以客户为中心、增加沟通、较好处理客户抱怨等五个方面努力。客户群对于企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要重视每一个客户,这对于企业开发成本较高,所以企业要通过对于客户购买资料的分析找到最有可能成为忠诚客户的目标客户群,从而加以重点关注;在锁定了重点客户群之后,为其的需求提供特殊的服务,能够为客户制造被在乎;当前客户资源是市场的重要资源,企业如果能有效占领该种资源必定对其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企业要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做到能够详细了解客户需求,处处为客户着想;由于市场的不断变化、产品的不断推新,客户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要随时保持跟客户的联系;当客户抱怨的时候,企业要正确处理。客户之所以抱怨是因为他能够为企业提供最新的改进方向,同时也指出了企业经营方面的不当。所以企业要给予高度重视,从而累计经验。

2.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 篇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8年10月14日应约与英国首相布朗通话时表示, 要认真总结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 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温总理向西方发达国家首脑提出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的呼吁, 一定程度上意味着, 不论是深深卷入危机中的欧美金融强国, 还是需要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 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均已成当务之急。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论述着手, 认为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美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以及当代经济运行方式变化所带来的美国经济去工业化和虚拟化, 由此导致的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所致。

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理论阐述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是指银行信用、有价证券、产权、物权及各种金融衍生品等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 具有高流动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特征①。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表现为一种对立统一关系。虚拟经济既是以实体经济为其发展的基础, 相对于实体经济具有依附性和派生性;同时由于虚拟经济是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 其运行方式相异于实体经济, 因此又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反作用。

1.1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

1.1.1 从起源的角度看, 虚拟经济源于实体经济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商品经济的一切秘密都隐藏在商品中, 因此, 分析虚拟经济也应从剖析商品开始。通过剖析可知, 能够虚拟化的只能是商品的价值形式。用货币表示的商品价值形式即价格是其后一切价值符号的根源, 同时也是以虚拟资本为代表的价值符号的基础。随着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伴随着信用制度、股份制度、资本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每个确定的和有规则的货币收入都表现为资本的利息, 而不论这种收入是不是由资本生出。货币收入首先转化为利息, 有了利息, 然后得出产生这种货币收入的资本。”②随着收入的资本化, 虚拟资本产生并发展起来, 由此虚拟经济便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1.1.2 从发展的角度看, 虚拟经济发展的规模与程度取决于实体经济的规模与程度

作为虚拟经济载体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是实体经济中经济主体根据实体经济中资金的需要而发行的, 因而发行的规模是由实体经济决定的。有价证券的发行制约着证券二级市场的交易规模。尽管虚拟资本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与实体经济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是它依托于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 因而也取决于实体经济的规模与需要。

1.1.3 从经济运行状况看, 虚拟经济运行状况取决于实体经济的运行状况

虚拟经济是附着在实体经济上的, 靠从实体经济身上吸收养分来枝繁叶茂、发展壮大。如果实体经济运行状况良好, 则虚拟经济必然茁壮成长;反之, 假如宏观经济不景气、微观经济缺乏活力、结构失调等因素使实体经济出了问题, 那么虚拟经济最终必然萎缩, 股价下跌, 资本市场低迷。

1.2 虚拟经济促进与制约实体经济发展

尽管虚拟经济决定于实体经济, 但是它对实体经济有反作用, 即既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又可能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 是一柄双刃剑。

适度发展的虚拟经济能够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适度发展的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 能够使有限的金融资源更多地流向前景好、潜力大、效益高、管理规范的行业和企业, 能够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能够推进股权置换、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和破产重整等产权交易方式创新, 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经济效能。 (2) 金融衍生工具的适度发展, 能够实施套期保值, 开展货币和利率掉期业务, 促进基础金融市场的繁荣与稳定, 降低实体经济风险。 (3) 虚拟经济规模的扩张, 不仅可以通过提高服务业产值的方式增加GDP规模, 而且还能够提高就业促进消费, 拉动经济增长。

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会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虚拟资本交易中存在大量的投机活动, 若监控不当, 虚拟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实体经济增长需求时, 会损害实体经济发展。 (1) 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时, 投资于股市、汇市和房地产等的收益会较大幅度超过实体经济回报, 使大量资本从实体经济部门流入虚拟经济领域, 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阻碍实体经济发展; (2) 泡沫经济引致的虚假繁荣景象引发过度消费和过度进口, 恶化国际收支; (3) 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过程中投机活动盛行, 资金需求剧增诱使银行等金融机构盲目扩大信贷, 放大金融泡沫, 诱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

2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基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

2.1 概述

依据上文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认识, 我们认为2007年3月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 产生的原因在于美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以及当代经济运行方式变化所带来的美国经济去工业化和虚拟化, 由此导致的美国虚拟经济与实经济的长期失衡所致。

在资本主义占有制度下, 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剩余价值。 (1) 追求更多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市场竞争的外部压力, 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而随着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生产资料和生产愈来愈社会化了。 (2) 生产仍然服从于资本主义的占有方式, 这种占有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都归资本家占有为前提, 劳动者只有在能够保证资本更快增值的条件下, 凭出卖劳动力换回自己所需的生活资料。日益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成为增加剩余价值的条件和手段, 但是, 由资本主义占有决定的对抗性分配关系却同时极大地限制了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这是因为, “这种分配关系, 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这个消费力还要受到追求积累的欲望的限制, 受到扩大资本和扩大剩余价值生产规模的欲望的限制。”②资本积累的结果是, 资本主义的生产迅速增大, 资产阶级获得的利润迅速增加, 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劳动者在社会总财富中所占比重不断缩小, 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社会购买力与产品增长的差额也随之迅速扩大。“生产力越发展, 它就越和消费关系的狭隘基础发生冲突。……生产剩余价值的条件和实现这个剩余价值的条件之间的矛盾, 正好因此而日益增长。”②在这种经济形势下, 为了刺激踯躅不前、提升乏力的消费力, 支持经济的增长, 美国采取了两种并行和互相促进的手段: (1) 大力发展消费信贷, 鼓励居民大量借债, 在近几年来储蓄率为负值的条件下, 仍以寅吃卯粮的办法, 依靠日益增大的负债去提早兑现未来二三十年的消费能力, 以保证大量过剩产品的销路, 实现已经由工人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 (2) 利用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工具, 多方分散和转移贷款风险, 以“高回报、低风险”为饵进行欺诈诱骗, 从世界各地吸引巨额资金。供美国国内放胆扩大消费, 并使金融资本获取惊人的巨额利润。正是这两种做法加剧了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 引发次贷危机。

2.2 美国次贷危机原因之实体经济实证分析——实体经济衰退

关于第一种手段, 过度消费的后果是储蓄率降低, 经济增长率下降, 产生衰退。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1980年以来美国个人储蓄率呈现显著阶段性变化:20世纪80年代, 平均在9%左右;20世纪90年代, 下降到不足5%, 2000年以来, 美国个人储蓄率进一步下降, 平均不到1%, 特别是在2005~2006年个人储蓄率连续两年为负值。而且, 这还是美国的平均数, 美国中低收入阶层个人储蓄率比这一数字更低, 基本没有储蓄。结果, 随着个人储蓄率的持续下降, 美国经济增长率持续走低:1980~2000年美国GDP增长率还能保持约为3.12个百分点, 进入2000年以后, 美国全年GDP平均增长率只有2.3个百分点, 2007年美国全年经济增长率仅达2%, 尤其是2007年第4季度经济增长率仅为-0.2%, 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为2002年以来同期经济增长率最低。

过度消费使得美国近年储蓄率过低甚至为负, 完全违背经济客观规律要求, 导致消费和投资比例失衡、供求失衡, 扩大再生产所要求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实体经济状况 (消费、储蓄、投资等) 决定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必须大体符合实体经济发展状况。所以, 过小储蓄率本身意味社会经济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如果未能及时采取对策措施加以解决, 出现问题, 产生次贷危机, 继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于全面的经济、社会危机, 都是必然结局。

2.3 美国次贷危机原因之虚拟经济实证分析——虚拟经济过度

关于第二种手段, 使得美国实体经济在不断衰退时, 美国经济的虚拟化程度却在不断加深。这其中也不能忽略当代美国经济特殊的运行方式。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 全世界的货币都不再有含金量, 全世界的货币都只沦为一种单纯的符号, 货币被彻底虚拟化了。这一做法保住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也使美元的对外发行不再有黄金储备的束缚, 金融资产替代黄金成了支撑美元国际货币的支柱, 只要有足够的债券、股票以及其他金融资产, 就足可以替代黄金以应付来自境外美元回流的压力。1982年以后, 美国开始了持续经常项目逆差的时代, 逆差规模从1982年的55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07年的8000多亿美元, 世界没有任何一个非国际本位货币国家这么做。美国通过经常项目逆差用美元现金买回其他国家的产品和资源, 卖出产品及资源得到美元的其他国家再用得到的美元现金购买美国的债券等金融资产, 美元现金通过经常项目逆差流出美国, 又通过资本金融账户流回美国。在这个过程中, 美国一方面消费了别国的资源、商品、劳务;另一方面又在境外留下了越来越大的美元债券和其他的美元金融资产, 这期间一个重要的变化是, 通过资本金融账户不断回流的美元刺激了美国境内可以炒作的“虚拟资本”的不断膨胀, 这些“虚拟资本”包括房地产、股票、债券及其他可以反复炒作的金融资产。也就是说, 这种特殊的循环方式刺激美国虚拟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造成了美国实体经济的衰落。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最终使得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均衡关系得到破坏。

我们这里用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表示美国的实体经济, 用金融、保险服务业和房地产及租赁服务业表示美国的虚拟经济, 从下表可以看出, 美国实体经济创造的GDP占其全部GDP的比例从1950年的41.25%, 下降到2007年的18.70%;而其虚拟经济创造的GDP占全部GDP的比例则从1950年的8.63%上升到2007年的20.67%, 虚拟经济领域无论从绝对量上还是从相对比例上在整个GDP中都已经相当庞大。美国战后的三大支柱产业, 汽车、钢铁和建筑业早已不再具有往日辉煌, 取而代之的是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行业。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公布的数据整理得到。

但虚拟资本交易中存在大量的投机活动, 若监控不当, 虚拟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实体经济增长需求时, 会损害实体经济发展。以美国房地产市场为例。从1975年1月~2008年7月美国房价收入比的历史数据看, 美国居民对住宅价格的平均承受能力体现在房价收入比上就是8.4年。如果房价上涨过快, 房价收入比超过9年, 房地产泡沫就会破裂, 引发房地产市场危机。1979年和1989年美国房价收入比都超过了9年, 引发了两次储贷危机;而2004年7月~2007年3月期间美国的房价收入比平均保持在9.5年的较高水平, 2007年3月更是达到9.9年的历史最高水平, 房地产泡沫达到历史高峰, 预示危机的爆发。到了2007年6月房地产泡沫被彻底刺破, 美国次贷危机彻底爆发。现实完全印证了上述分析, 美国房地产信贷非理性的扩张, 刺激投资者大量投资房地产, 进而引起房地产泡沫为本次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

无论是这次的金融危机还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任何一个国家发生的任何一次金融危机反过来都会引发比较严重的经济衰退。例如, 亚洲金融危机后, 1998年第一至第四季度韩国GDP同比降幅分别高达10.2个、13.95个、13.22个和8.85个百分点, 马来西亚GDP同比降幅分别达9.17个、14.29个、17.41个和17.33个百分点, 印度尼西亚GDP同比降幅分别达12.04个、18.54个、21.3个和19.34个百分点;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 美国2008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负0.5, 美国经济四季度经济陷入更深的衰退, 四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负3.8, 这是近27年来的新低。英国2008年第一至第三季度GDP同比分别下滑了0.6个、1.5个和3个百分点。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1.5%, 降幅超过上一季度的0.6%, 为自1980年以来最大降幅。根据GDP连续两个季度萎缩则进入经济衰退期的定义, 这一数字标志着英国经济正式步入衰退。

3 启示

探寻美国经济体系出现的问题, 剖析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 归根到底是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3.1 科学把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1) 必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夯实实体经济的基础; (2) 要良好掌控虚拟经济的发展节奏和发展程度, 增强金融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 在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促进作用的同时, 将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可能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危害降到最低。

3.2 建立合理的世界金融新体系

这次危机一方面暴露了有美元主宰一切的世界金融体系的重大弊端, 另一方面也打击了这一不合理的体系。我国应该利用这个时机, 联合发展中国家, 通过必要的斗争和灵活的国际谈判, 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金融新体系, 以减少旧体系对发展中国家的侵害, 促进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思危.虚拟经济论丛[M].北京:民主建设出版社, 2003

[2].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8

[3].张云, 刘骏民.从次贷危机透视虚拟经济命题的研究[J].东岳论丛, 2009, (9)

[4].吴宣恭.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J].经济学动态, 2009, (1)

[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第四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6].吴晓求.准确把握虚拟经济的适度性[N].上海证券报, 2009-03-31

[7].卢宇峰.收入差距: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与本质[J].统计与决策, 2008, (16)

[8].杨琳.从几次金融危机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J].中国金融, 2009, (5)

3.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 篇三

[Abstract]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 special lithography image started to be popular and became an efficient imagery media, for transferring information and ideas, widely used in commercial field. Based on the outstanding advantage of the technique of lithography to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wooden block print, on manufacture, promotion, popularization and rich expression forms, etc., lithography had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the starting of China modern commercial arts and helped to form its early prosperity

[Key words] The Republic of China; Commercial arts;Image;Lithography

民国初年,工商业城市初步建立,城市的商业活动变得日益频繁,形形色色的商品以及五花八门的广告营销成为了典型的都市景观,商业美术也随之发展繁荣。这些商业美术主要包括平面广告和产品包装。就技术层面来讲,商业美术的繁荣与印刷技术革命息息相关,用于制作这些商业美术的平版印刷术的最初形态是石印。来自西方的石版印刷技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中国经历了一系列发展,逐渐替代中国传统雕版,垄断了图像复制的市场。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被广泛运用的胶印则是石印的改良,延续了石印的基本技术特点,即由早期石印技术的特性——快捷、廉价、图像制作优势等——所决定的印刷图像特点。民众图像观念的改变以及印刷图像的发行模式决定了民国初年商业美术的面目和形态,本文将分析早期商业美术的产生和发展与清末民初石版印刷技术的关系。

一、石印技术保障了图像的流通和传播,是商业美术产生的前提

清末早期,报纸上即有配图,如《小孩月报》和《画图新报》。但由于这些刊物的读者群有限,图像质量不稳定,又由于刊物多为月刊,图像的更新周期过长,无法对视觉产生持续的刺激和引起读者的长期关注,对图像的流通不能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

图像真正的流行是在一系列中文日报与石印技术的配合之后。石印技术快捷、廉价、操作灵活,使得印刷图像的制作很快进入到规模化生产阶段,图像能够配合日报短周期地发行。而字报的成功发行也保障了其后出现的以图像为主的刊物——石印画报的推广,使得石印画报在产生伊始便拥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如著名的《点石斋画报》就由《申报》馆发行,每隔十日随报附赠。配合《申报》的亲民性特点,《点石斋画报》除刊登社会新闻画和战事新闻画与《申报》的文字报道相互补充之外,还有大量世俗文化的特写,其内容丰富,轻松直观。再现性的石印图像纪实地表现民众所熟悉的身边事物,街谈巷议,趣事琐闻,深得市民喜爱,也进一步增加了《申报》的人气,不失为一大成功的营销策略。(图1、2)

《点石斋画报》取得的巨大成功吸引了其他报馆竞相效仿,纷纷推出自己的石印画报。再不久,有些画报社在发行画报的同时还开始随报免费赠送单幅石印画(据阿英推断,“约光绪十年前后” ,报刊开始附送单页年画和日历,也是从石印术传入后开始的)(图3)。赠送的风气很快流行起来,这些附赠图像包括年画、日历、装饰画等。如随《飞云馆画报》附赠着色《广寒图》立轴、《吴王西施采莲》中堂、《牛郎织女》中堂等;随《飞云馆画册》附赠着色《杨妃》立轴和《仕女》挂屏;随《舞墨楼古今画报》每期附送《天官赐福》中堂全幅、《仕女》立轴、《八美图》屏条等五彩石印画,“盖亦当时时尚也”。 这些赠送的形式美观的石印图像被作为装饰画挂在普通市民家中,妆点生活,并常常更新。而此前的居家装饰画多半是只有富贵人家才买得起的精印木版装饰画或普通人家逢年过节才难得购买张贴的木版年画(图4)。

赠送石印装饰画这一策略无疑与报社开办画报有异曲同工之妙,仍然是从老百姓的喜好出发,以图像吸引顾客。画报的发行已建立广泛的读者群,并培养了读者阅读图像的习惯。同时,报社要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读报群体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图像需求和对图像日益苛刻的品质要求。因而,这些免费赠送图像多有较好的品质保证 ,有利于吸引读者并且留住读者。赠送日历最初也出于同样目的,起始年代不详,但发展势头迅猛(图5)。随后,这些日历上出现了商业广告,这就是后来民国初年最受欢迎的商业画——“月份牌”的早期形式。

这样,在石印技术的支持下,石印新闻画、石印图片相继问世并逐渐流行。直到月份牌的出现,出版商发行石印图像不再仅仅是传播新闻和“讨好读者”了,而是开始与商业广告结合在一起,利用石印图像在民众中的认可度和传播面来向读者渗透广告讯息和推销产品,商业美术由此产生(图6)。

nlc202309051037

二、石印技术使得图像逐渐脱离文学而变得相对纯粹,有利于同商业的结合

用传统方式刻印的雕版小说、传奇中的插图虽然精美,但脱离不了文本,仍是文字的附属。又由于书籍一度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书籍插图同文字一样,只能成为占人口少数的知识阶层把玩的稀罕物,并且如非有相当文学造诣则无法品评图像内涵(图7)。至于在平民中流行的独幅版画,除少数写景的纯装饰画外,最流行的木版年画也多为“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式化风格(图8)。此类图像的表象下是约定俗成的观念,对其的欣赏也是建立在特定的图像学知识基础上的,而非单纯的视觉欣赏。

由于上述原因,雕版印刷时代的图像脱离不了文学解释,无法独立存在并真正发挥其异于文字的特殊视觉表现力。图像特有的视觉语言受到了文字和印刷技术的双重限制,无法向普通大众更直接、广泛地传播信息和推广视觉经验。

直到清中、晚期,随着印刷技术的改良和商业出版的再次繁荣,被反复复制模仿的名家插图才开始在民间更广泛地流传。图像从由精英阶层独享,开始面向普通民众,其信息承载力和传播力得到释放;民众对图画的单纯的喜爱,又令图像进一步脱离文本,开始以视觉艺术的自身规律演进,并建立了流行图像在纯视觉欣赏领域的价值。石印术的运用更加速了这一变化。图像从设计、制作到应用、推广的周期被大大缩短,价廉、精致又形式丰富的石印图像被大量复制并迅速进入流通领域。随着该时期开埠城市市民阶层的形成,“观图”也成为了新兴市民阶层的一种阅读习惯,与“读文”成为了并列的获取信息的渠道。

以《红楼梦》小说版画为例,其不同阶段的一系列演变为我们图解了印刷图像脱离文本并形成自身语义系统这一过程。多种版本的《红楼梦》版画中对近代画家产生较大影响的要数改琦的《红楼梦图咏》,曾有光绪五年(1879)淮浦居士刊本,后又印行有《红楼梦图咏》、《红楼梦图》及《红楼梦临本》三种,20世纪初还有珂罗版精印本 。多次翻印说明该图咏的市场需求量之大,也能推断该图像在民间的流行度和对同类作品可能产生的影响力。如吴友如的《金陵十二钗图》(图9、10)就在人物、场景等设计上多处借鉴了改琦的《红楼梦图咏》(图11、12)。改琦的红楼梦插图已经把《红楼梦》的形象界定为才子佳人范畴,画中人物已模糊了个性而显得雷同。以后的王希廉评本《红楼梦》(1832)、王墀的 《增刻红楼梦图咏》专册(1882)、姚梅伯的评铅排本《石头记》之石版插图(1892)等,进一步发展了这种风格,形成一种模式化的仕女画。之后,石印画报的频繁刊印和转载,使这类图像进一步流行,并几乎完全脱离小说,文学色彩进一步减退,从而成为一种赏心悦目但内涵模糊的通俗图画。如吴友如的《红楼金钗》(1893,《飞影阁画册》)、周慕桥的《十二金钗图》(1894,《飞影阁画册》)、何元俊的《金陵十二钗图咏》(1900,《求是斋画报》),这些大量涌现的红楼梦人物图同该时代的其他类似作品一起,通过大量复制和传播,很快形成一种流行于晚清的通俗、直观的“美人图”(图13),其最初的文学标签已变得非常淡了。这种图式也是以后月份牌式“美人图”的来源之一,是同一种趣味的延续。

月份牌广告画虽然属于商业广告,但只是将产品广告“攀附”在此类“美人图”上。主要画面基本是古今各式美女,上端是公司或产品名称,下端是日历和商品,有时候商品图标连续编织成美人图四周的外框。“预先画好的美女画,会应用在不同广告上,因此在部分画稿上,可以看到铅笔定位和周围剪贴不同产品模样的痕迹。有些较热门的题材,如木兰从军等,会反复使用,出现在不同的月份牌上。” 所以,从本质上,月份牌是脱离文本的“美人图”在新时代旧瓶装新酒式的产物(图14、15)。

三、石印技术具有丰富的图像表现力,加强了商业美术的视觉效果

过去的雕版印刷限于技术,只能以线条表达为主,画面趋于程式化。石印则更多地采用来自西方的“塑形的”再现性美术语言处理细节和以黑白灰来铺陈多级层次。这种表现方式给画面带来更丰富的细节和由明暗色层构成的凹凸起伏感,还有艺术家不受版刻等工艺限制的更个人化的、随性的笔头发挥。这种黑白灰的整体概括以及另一方面的对细节的关注正是现代设计产生的源泉,包含着平面设计中所强调的黑白构成感和图案装饰性等元素(图16、17、18)。

随着石印技术本身的发展,图像的表现力也日益丰富。19世纪80年代,五彩石印已经传入中国,其图像的表现力较之黑白石印已大为丰富。而后,更为细腻的分深浅的彩色石印技术使得复制、再现彩色画稿的能力又进了一步。这样,除了疏密、黑白以及细节的表达以外,色彩的明暗变化,微妙的过渡、晕染效果也可以在石印复制上得到再现。某些精印的石印图片甚至开始模仿摄影的三维错觉,以追求绝对的写实感。并且通过对图像的美化加工,赋予作品更加真实和赏心悦目的效果,使得印刷图像能够创造出同时期摄影术所无法实现的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过渡。再进一步发展,石版为胶版所替代,

平版图像的制作与其他多种印刷手段的结合更灵活,商业美术的形态和应用面也更广,画面层次和效果更丰富。至此,印刷图像已可用多种造型语言传递信息,具备了完善的形象表达力。而艺术家或设计师在这样的技术保障下,无需过多顾及复制工艺的限制而牺牲绘画性,可以更自由地发挥创造力,发掘图像的表现力,丰富商业美术的形式并强化其表达效果(图19)。

四、结语

石印的应用使得印刷图像得以推广和流行,成为商业美术产生的前提。而随着图像的流行和石印技术在图像叙事功能方面的日臻完善,石印画进一步脱离文学,开始以其特有的视觉语言开发图像独立表达的潜能。随着技术的精进,图像语言日益丰富,印刷图像与商业功能结合更紧密,从而促成了民国初年商业美术的繁荣。

参考文献:

[1]阿英.阿英.阿英全集(八)[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701.

[2][美]周绍明(Joseph P. McDermott).书籍的社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3.

[3] 王伯敏.中国版画通史[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

[4]韩琦.晚清西方印刷术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石印术的传入为例韩琦[A].[意]米盖拉.中国和欧洲·印刷书与书籍史[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5][美]李欧梵,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公文的产生与发展 篇四

萌芽于黄帝时期,秦汉时期得到了发展,到唐宋时期逐渐成熟,到元明清时期趋于短暂稳定,由于历史因素,民国时期产生了变革,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相继颁布了《公文暂行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等政策法规,公文处理才趋于稳定和完善。

二、各历史阶段的公文形式

1、秦汉时期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朝在公文的字体、文种、格式、收发传递等方面都做了统一和规定。

第一次规定了下行文和上行文的使用规范:

下行文有“制”、“诏”、“策”、“诫”;

上行文有“章”、“表”、“议”、“书”等。

汉代及后几个朝代公文基本沿用秦代的公文制度。

2、唐宋时期

公文发展逐渐成熟:

帝王使用的下行文有“册(策)”、“制”、“敕”、“旨”、“诰书”;

官府使用的下行文有“符”、“帖”;

上行文有“书”、“呈”、“章”、“表”、“题”、“状”等。

同时出现了平行文“关”、“刺”、“移”等。

3、元明清时期

公文的类别与体式基本是沿用唐宋时期的做法:

官府上行文主要有“咨呈”、“呈状”、“申状”、“牒上折”等

下行文主要有“制书”、“命”、“诏令”、“批答”、“黄牒”、“下帖”等

平行文有“咨文”、“平关”、“平牒”、“札子”、“解牒”、“移会”等。

4、民国时期

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公布了新的公文程式:

规定公文文种为“令”、“布告”、“状”、“咨”、“公函”、“呈”、“批”七种,这是一次公文名称的革命,但公文内容仍用文言文。

北洋政府 1927 年改公文文种为 10个:即“令”、“通告”、“训令”、“指令”、“委状”、“呈”、“咨”、“咨呈”、“公函”和“批答”。

1928年取消“咨呈”和“状”,改“通告”为“布告”。

至此,国民党政府的公文就大体稳定了。

5、新中国成立后

第一、1950年12月,政务院秘书厅发布《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草案)》规定公文种类为8类10种:1、函;2 、令;3 、决定;4、指示;5、报告、签报;6、批复;7、布告;8 、通报、通知。

第二、1987年2月,国办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种类为10类15种,即:1、命令(令)、指令;2 、决定、决议;3 、指示;4、布告、公告、通告;5、通知;6、通报;7、报告、请示;8、批复;9、函;10、会议纪要。

第三、2012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将党政机关公文文种合并统一为15种:1、决议;2、决定;3、命令(令);4、公报;5、公告;6、通告;7、意见;8、通知;9、通报;10、报告;11、请示;12、批复;13、议案;14、函;15、纪要。

★ 浅谈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论文

★ 健康与发展范文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说课稿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 语文词语辨析匪与非

5.集体合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篇五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张喜亮

集体合同制度成为调整劳资关系的一种产生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集体协商即集体谈判的行为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末。1791年美国的费城和纽约等城市的印刷业工人、制鞋业工人和木制业的工人都成立了行业组织,大家以这样的组织形式团结起来反抗雇主方面的剥削。据史料记载,最早的集体谈判是在17,美国费城的制鞋业工人为维护其合理的经济利益而与雇主就劳动标准问题进行过集体谈判,后来费城和纽约等城市的印刷业等行业的工人也开始了这种谈判,集体谈判若是不能达成协议就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罢工斗争以示对雇主方面的抗议和威胁。雇主也想尽办法对工人和工人组织进行指控,但是这样的指控往往既难以达到其残酷剥削的目的也难平息此起彼伏的罢工浪潮。在这种斗争与妥协中,开始出现通过更认真的集体谈判解决问题的方案。虽然当时谈判的内容还比较简单,但是,这种行为却开启了集体谈判的先河。

十九世纪初英国工会合法化,1850年英国的纺织业、矿山业、冶铁业的.工会便代表劳工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就有关劳动标准问题达成协议,到1870年,涉及工资等劳动标准的协议越来越多。19英国商务院第一次发表集体合同调查报告。在1696件集体合同中关于工资标准的集体合同就有563件,一般雇用条件的集体合同有1103件,其它的有30件。

集体合同法制化出现在十九世纪初。19新西兰颁布了最早的集体合同法律,制定了各种有关集体合同的法律。19奥地利和荷兰也相继制定了有关集体合同的法律制度。19瑞士颁布的《债务法》也有两条是关于集体合同内容的。这个时期的集体合同多被视为民事法律关系,其内容也相对比较简单,但是这却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集体合同立法,开启了调整劳资关系的法律制度。集体合同制度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劳资斗争的成果之一,波澜壮阔的工人运动迫使雇主方面不得不正视工人作为一个最重要的社会力量的存在。为了避免更多的经济利益的损失,雇主方面必须缓解劳资矛盾,这个缓解矛盾的有效方式就是通过协商谈判的办法,一方面对劳工提出的要求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同时,通过这个协商谈判也对劳工的行为做出某种程度的约束。正是这种斗争与妥协带来的劳资关系的相对稳定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集体谈判进而签订集体合同的制度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与肯定,于是便产生了集体合同法律制度。

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迫于工人运动的压力德国在19底颁布了《集体合同、劳工及使用人委员会和劳动争议仲裁法》。这个法律文件对集体合同制度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此后,194月又颁布了《集体合同法》,把该法纳入了德国统一劳动法之中。19法国制定了集体合同特别法,也纳入了劳动法典当中。芬兰在1924年也制定了集体合同法,瑞士在1928年也颁发了集体合同法。美国1935年颁发的《国家劳资关系法》中也对集体合同的内容做了专门的规定。英国是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产生比较早的国家,但是由英国的判例法的法律体系本质所决定,其集体合同立法相对滞后于其它国家,甚至滞后于其殖民地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世界人民尤其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对战争和社会的动荡深恶痛绝,缓和劳资矛盾众望所向。欧美国家开始积极干预劳资关系,制定了一系列的劳动法律,集体合同这种调整劳资关系的有效制度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发展。二战后各国都在不断地制定和完善劳动法律,许多国家都对集体合同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给予认可。1946年到1950年的四年间,法国就颁布了多项涉及集体合同的法律。集体合同制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不发达的国家受到发达国家的影响也有一些发展。1958年非洲的加纳也制定了国家《劳资关系法》,1967年卢旺达制定了《劳工法》,1971年赞比亚制定了《劳资关系法》;阿拉伯世界国家如伊拉克在1970年制定了《共和国劳工法》,同年利比亚也制定了《利比亚劳工法》,同年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也制定了自己的《劳工法》等等,所有这些国家的劳工法或劳资关系法,其中都有关于集体合同的专门性规定。苏俄十月革命以后,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调整劳资关系的集体合同制度的经验,实行了按产业不同签订集体合同的做法,逐步在企业内部也开始实行集体合同制度。东欧国家照搬苏联的经验建国后也开始在企业内部实行集体合同制定,用集体合同制定来调整劳动关系。

集体谈判产生于十八世纪末,集体合同制度形成于十九世纪初中叶,现代意义的集体合同制度实际上是完善于二十世纪中叶,业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用人单位和员工之间关系的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手段,被各国普遍采用

6.我国网上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篇六

摘 要:网上银行又名网上银行,是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技术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银行,是一种新型的银行产业组织形式和制度形式。中国的网上银行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网上银行产生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找出国内网上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网上银行更加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网上银行;对策;趋势

一、网上银行的定义概述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前进,网上银行的出现,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率,改变了传统银行的运行模式,也给传统银行的运行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笔者认为可以尝试给网上银行一个基本定义:网上银行就是指那些为客户提供便捷,全方位,现代化金融服务的新型虚拟电子银行。只需要客户能够上网,无论在哪里,不论在家或者路途都可以享受全天候的银行服务,大大突破了传统银行的局限性,打开了另外一个新的市场。

二、我国网上银行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中国银行于 2 月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 web 站点,随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相继开办了网上银行业务。我国网上银行起步很晚,总体来说我国的网上银行还存在很多问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网上银行的形式大部分还是以传统银行服务为基础,属于分支型网上银行。我国网上银行的服务内容主要有信息服务,个人银行服务,企业银行服务,银证转帐,网上支付。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还表现在网上银行的业务种类,服务品种的迅速增多,中国的商业银行日益重视业务经营中的品牌网站,如招商银行的,一卡通,一网通,和工商银行的金融e通道已经成为我国网上银行的新型产品。

三、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网上银行的发展很快,但是就国内目前的状况来说,很多问题依然存在,本文归纳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保障网上银行稳健运营的法规规章制度缺位。电子商务活动是以网上银行为载体,发达国家对于网上银行的监管开始的比较早,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系统的监管法规以及风险监管的措施以及监管指引手册。如《网络信息安全稳健做法指引》,就是美国对于网上银行所制定的法律法规。但是从我国的情况看,保障网上银行的安全发展的法律条文还比较少。目前对网上银行的监管法规还仅限于《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该法规只是初步解决网上银行的市场准入的问题,像持续性监督,退出机制等法规都还有待研究。

(二)网上银行安全问题亟待解决。网上银行安全一直是网络金融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没有安全性的保障,其他创新性业务也就难以得到发展。虽然我国国内很多银行开始对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重视,采取了一些安全措施,但是还远远不够。此外,网上银行的参与者的安全意识也需要加强。参与者经常可以碰到网络诈骗等金融犯罪,由于参与者的安全意识薄弱,最终造成了参与者的财产损失,所以参与者自身的安全意识也是很重要。

(三)监管手段和方式滞后。目前,国内银行监管大多偏重于对市场准入等合规性进行检查,但是对其他的项目像流动性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的风险稽核还做的不够,事前的.风险监督以及监管的技术手段都还有待提高,监管技术落后,监管意识不够。此外,监管方式多以现场监督为主,非现场方式缺乏,监管指标体系大多沿用传统监管管理指标,这都可以反映出监管手段和监管方式滞后。

(四)社会信用机制尚不完善

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制度己经有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在我国,信用机制不完善,信用观念淡漠,己成为银行产生不良贷款和制约信用制度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互联网具有充分开放,管理松散的特点,网上交易,支付的双方互不见面,交易的真实性不易验证,所以信用机制的缺陷必将阻碍我国网上银行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个人信用则基本属于空白,仅在上海开始进行联合征信制度试点,社会信用机制的不健全需要政府来促成信用机制的完善。

四、我国发展网上银行应采取的对策

为了保障我国网上银行更加健康以及快速的发展,针对我国网上银行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我国应该尽快制定从实际出发的监管对策是保证国内网上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制定和完善网络交易法规。网络交易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应包括各种识别机制以及个人隐私信息的规则等。特别是对于电子签名的安全性仍然有待完善。总体来说,我国目前缺少一套保证网络交易公正以及有序的法规细则。这无形中增加了很多网上交易的风险。因此,加紧制定和完善网上交易法规,保证网上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已是刻不容缓。

(二)构建客户信用评估系统,积极发挥监管作用。网上银行是银行的电子商务活动,在当今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情况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网上银行的本质是基于信誉的基础,因此逐步建立起以诚信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为网上交易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有助于网上交易的有序进行。此外,构建信息共享的客户信用评估系统是一个可行的方案,这样可以有效发挥监管的作用。

(三)建立网上银行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网上银行的信息披露以及信息的质量对于各国的监管机构都是非常重视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曾经于 发布了“提高银行透明度”的指导性文件,建议银行披露包括财务,经营状况,风险管理政策等各类信息,这说明了监管机构对于信息披露及市场约束很重视,由于网上银行的特性将使得数据可能不会反映银行的真实经营状况,所以信息披露也成为网上银行监管的重点。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能够将各种可能诉诸法律的事件降低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同时也有利于网上银行自身完善治理结构,进行可持续发展经营。

(四)发展以客户为导向的业务战略。众所周知,发达国家的网上银行发展已经相对成熟。特别是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和营销策略已经深入人心。我国的银行都始于国有商业银行,注重计划性,始于计划经济时代,几乎没有以客户为中心这一经营理念。更不要说金融创新产品。近年来,由于我国银行的竞争原来越激烈,我国很多银行开始积极转型,开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业务。更贴近客户,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为顾客提供个性化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更好地进行市场定位和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孙森。《网上银行的产生于发展》,中国金融出版社, .

[2] 薛晓。《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7.探究生态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篇七

一、生态体育的概念

生态体育是指体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所构建的关系或联系的体育活动, 通过在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中开展的体育运动, 来展示人类的健康体格, 体现人类在体育运动中对自然———社会这一生态环境的关怀, 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 从而达到维护世界的和谐与发展。生态体育概念的产生对探究生态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二、生态体育的产生

生态体育的产生不仅经历了生态、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还受到学校体育多维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规范生态环境、体育生态手段) 的影响。生态、生态学概念的相继提出和发展、学校体育的多维生态系统促进了生态体育的产生。

(一) 体育运动的生态本性

生态环境是体育运动产生的摇篮。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它的价值不仅在于人的自身价值———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还在于让人类的能量有所开发和释放, 从根本上说, 体育是人向自身、社会、自然索求生态平衡的过程。在体育运动中, 无论是对抗、竞技体育, 还是自然养生、保健式体育, 其起源与发展实质上都具有一定的生态意义。参与自然养生、保健式体育的人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 而参与对抗、竞技体育的人更重视人与自然的征服、改造关系。因此, 参与体育运动的有机体无论是为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还是为了维护和遵循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完整, 都会体现体育运动的生态性, 生态体育应运而生。

(二) 学校体育多维的生态系统

1. 学校体育具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条件, 对青少年身体的发展、知识的积累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不仅对学生的心理、行为、情趣有着不同的影响, 铸就学生不同的行为习惯、文化态度, 还体现了学校的文化特色、办学特点。体育院校的建设与发展必将受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学校体育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也势必促进生态体育的产生。

2. 学校体育具有的社会生态系统

社会环境是人类所特有的生活环境。整个社会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 学校体育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生态系统。同时, 学校体育这个很小的社会环境孕育着生态体育, 推动着生态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例如: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 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 社区体育也为学校服务, 这就是生态体育产生的体现。

3. 学校体育的规范生态环境系统

规范环境是人类在群体生活中所形成和持有的态度、观念等。规范环境不但规范个人的生活和行为, 而且使个人的精神有所寄托, 从而把握生活的目的和生命的意义。使学校体育在文化生态环境中产生与发展。学校体育在规范生态环境下产生与发展必将使学校体育更具生态化, 体育活动也会在生态环境下发展, 生态体育的产生也将是必然。

4. 体育手段的生态系统

体育手段的生态化是指采用符合教育规律、人们身心发展规律的绿色教育手段以及以人为本的体育措施和方法。学校体育手段的生态化首先表现在使用了生态型体育器材和产品, 从而减少尘土、噪音对人体的伤害。其次, 体育教学的方法、手段、教辅用具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再次, 良好的师生关系如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教师对学生的关爱等, 都是一种生态关系, 如果这种关系失衡, 就会使体育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因此, 体育手段具有生态性, 生态体育在体育手段的推动下也将会产生和发展。

三、生态体育的发展过程

(一) 生物有机体发展阶段 (20世纪20年代以前)

赫克尔生态学概念 (生态学是关于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外部世界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的提出, 与生物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是生物学发展范围扩大的体现。生态学的概念提出之后, 生态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生态的内涵也逐渐扩大。之前, 生态的内涵仅限于生物有机体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之后它演变为生物种群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后来又发展到生物群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最后催生了生态系统概念的出现。随着生态学范围的扩展, 体育锻炼涉及环境问题, 生态体育也被人们提及。

(二) 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发展阶段 (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

生态内涵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环境问题的出现反映了人类与其他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失衡。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人们不得不把目光逐渐从生物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转移到人类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上来。随着全球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激增、自然生态恶化等现象的出现, 一些学者开始用生态体育可持续的观点来重新认识、思考和解决体育锻炼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生态体育在这一阶段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三) 人类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关系阶段 (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

1.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阶段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 劳动使人类得以进化, 而且也使人与动物、植物等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关系。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环境开始对人类宣战, 环境问题成为全人类、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成为现代生态学的核心内容, 并由此引发各种相关学科的生态理论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 环境问题是现代科技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的环境失衡的结果, 生态环境的危机不仅仅是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危机, 同时也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危机, 它直接危及人的生存。至此可以看出, 自然界的动植物和环境为主体的生态环境研究发展到了以人、自然界和社会为主体的生态环境研究。这使生态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生态体育也随之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2. 人类与人文环境的关系阶段

无论是生态学向其他学科的渗透, 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对生态学的借鉴, 以及生态学从多学科到跨学科的整体研究, 学术界系统、整体、有机、开放、动态、发展、跨学科的生态研究, 无论是作为一种理论还是一种方法论, 对“人———自然———社会”的整体研究, 将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至此, 生态研究进入了自然、人文环境的综合研究。当然, 这些领域的研究是一种拓展的生态观念, 同时又是拓宽深化的人文观念, 并在各自的相关领域理论研究中有所突破。体育作为与自然、人文环境密不可分的学科, 同样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 生态体育在此阶段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研究生态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不仅能为体育更有效的发展提供保障, 也为生态体育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生态体育体系后, 体育与生态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这将有利于避免不和谐因素的产生。首先, 生态效益将是最立竿见影的。有了生态体育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保障, 体育公共基础设施的设计与建设将更符合生态要求, 材料选用将向绿色产品看齐。此外, 在能源、生物营养、垃圾处理等方面广泛开发利用高科技使其更加符合环保的要求。总之, 生态体育体系的建立将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态效益。因此, 对生态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宋言奇.浅析“生态”内涵及主体的演变[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5) .

[2]许传宝.体育生态学——绿色体育的理论基础[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1, (4) .

8.军警格斗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篇八

关键词:军警格斗;军事武术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027-01

军警格斗技术源自军事斗争与中华传统武术的结合—军事武术,它既是中华传统武术中提炼出的精华,也是中华武术传统文化的成果之一。军事武术在这个文化成果中,既有着前人向今人馈赠的智慧精华,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裹挟着它的历史尘埃。精华与糟粕并存,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个基本文化特点,只有在对军事武术历史的认识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以科学的理性精神才能对此有所甑别舍取,才能真继承和弘扬中华武术的优秀文化成果。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它是中国人们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中华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军事武术是我国数千年武术文化发展中的一朵奇葩,它是在我军部队中广泛开展的、为提高我军作战员的作战技能和心理素质的实用格斗武术。与世界各国军事格斗技術相比,军事武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随中华武术的产生而不断演进,并且长期作为中华武术发展的源动力,凝结着武术中最实用、最精华的部分,充分保留并体现出武术最原始的格斗属性,为军事斗争的需要服务,它的突出特点是: 简单、实用、杀伤力大、不受限制、一招制敌。通过军事武术训练可以锻炼指战员的身体素质,培养对抗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指战员迅速、准确、协调、勇猛、顽强的个人战斗风格和完成各项艰巨任务的能力,提高部队整体的作战能力。

一、军事武术在生存竞争的技击中萌芽

原始时代,人群生活在莽莽荒原中,人类在生存竞争中,首先是人与兽斗,在这种严酷的斗争中,武术技击开始了萌芽。技击的内容主要有二: 一是徒手,拳脚肢体的运用;一是使用器械。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在与禽兽的斗争中,必然逐渐形成奔跑、跳跃、闪躲、滚翻、拳打、脚踢等等技能。而器械的运用,更是人类在生存竞争中能战胜禽兽的特殊手段。早在四十余万年前的中国猿人——“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大量原始石器,有石锤、石刀、石尖嘴凿,还有不少骨器,有的锋刃尚锐。经过若干万年的逐步积累,终于形成了击刺的技巧、攻防的态姿与动作,伴随这些动作与技巧的掌握,逐渐产生自觉运用这些技巧的观念,于是,技击技巧与武术意识萌生了,这便是原始武术在生存竞争中的萌芽,在武术萌芽的初期,武术的主要内容就是军事武术。

二、原始部落战争促进了军事武术的成型

在原始人群的生存竞争中,人与兽斗固然是技击萌芽的因素之一,而人与人斗,则与军事武术的成型有更为直接的联系。到了氏族公社时代,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如黄帝与蚩尤“战于鹿野之阿”,在这些战争中,战斗非常激烈,有时一两个人就要对付好几个人,一旦武器脱手,就要徒手搏斗,使用拳打脚踢,有时还要空手对付器械,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掌握一定的攻防格斗技能。经过实践检验并能自觉运用这些攻防格斗技能,人们把这些技能进一步规范化、程式化,且在长期的军事斗争和日常生活实践中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技击性的军事武术开始成型了。

三、时代的变迁加速了军事武术的演进

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奴隶主的出现,标志着王位沿袭的开始。奴隶主与奴隶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的不平等性,构成了战争的基本条件。战争是残酷的,但战争也促进了军事武术的发展。自夏朝建立以后,战争一直不断,春秋战国之际,诸侯相竞,讲求武备,随着秦统一六国,军事武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两晋南北朝,随着北方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加剧了民族间的冲突,出现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并各自实行”府兵制”,到唐朝开始实行武举制,用考试来选拔军事武术人才,促进了军事武术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些时期,国家军力的强弱均是以武术为标志的,就是在火器出现的明清时期,这一点仍未有大的改变。因此,纵观军事武术的历史发展过程,军事武术活动历经了从原始、奴隶社会部落战争中的武舞操练到封建社会以武举制等选拔军事人才的演变,这一时期的武术活动是随历史的进程而逐步兴盛和完善的。

四、现代化背景下军事武术的发展

从 19 世纪中叶开始,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洋枪洋炮的威力使武术在军事格斗中的运用日趋减少。发展到现代,和平与稳定已成为了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武术作为一种军事活动主要用来增强军队的攻防意识及提高士兵各方面的身体素质。

目前,我军的军事武术训练在各野战部队、特种部队、武警和预备役部队中广泛开展,训练形式主要有套路运动和搏击两种运动形式: 套路运动包括拳术和器械,拳术主要有军体拳一、二、三套、捕俘拳、擒敌拳、防暴拳、功力拳、八极拳等,器械包括捕俘刀、短棍术、腰带术、匕首术和刺杀操等。搏击运动包括擒敌技术和散打技术,擒敌术又分为徒手擒敌术、徒手夺器械擒敌术和持械擒敌术等。在军事武术中的套路运动和搏击有别于传统民间武术的套路和搏击。它的套路和搏击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承、互为基础的。军事武术的套路动作都来源于实用搏击动作,是单个搏击动作的有机组合,练习者通过套路动作的练习为实战搏击奠定基础,又通过实战搏击了解和掌握套路动作的内涵和要领,进而提高练习者的整体水平,最大限度地为实战服务。长期进行军事武术的锻炼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军人自身的技击自卫能力,还能培养军人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同时也是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完成战备、值勤和作战等任务的重要保证。

作者简介:陈立(1977.11),江西九江人,硕士研究生,现任武警警官学院共同科目第二教研室主任。

上一篇:面试技巧:亲身经历:令人发指的面试问题下一篇:机电生产实习报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