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情感归纳

2024-11-16

诗歌情感归纳(精选11篇)

1.诗歌情感归纳 篇一

比喻:刘禹锡《望洞庭》“遥望;白银”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归雁” 比拟:拟人:杜甫《春夜喜雨》《春望》“感时;恨别”贺知章《咏柳》 拟物:李煜《虞美人》“问君;恰似”李清照《武陵春》“只恐” 夸张:李白《秋浦歌》“白发”《望庐山瀑布》“飞流”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春来” 借代:杜甫《岁暮》“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设问: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反问:李白《将进酒》“君不见”两句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李清照《夏日绝句》“至今;不肯”杜甫《登高》“艰难;潦倒” 借景抒情:杜甫《蜀相》“映阶;隔叶”孟浩然《宿建德江》张继《枫桥夜泊》 触景生情:王昌龄《闺怨》“闺中;春日。忽见;悔叫。”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虚实相生:(实:眼前之景;虚:想象之景)李商隐《巴山夜雨》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动静结合:杜甫《绝句》“两个。窗含”“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蝉噪;鸟鸣”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陌上桑》王维《山居秋暝》“正面景-侧面人” 细节描写:叶绍翁《游园不值》赵师秀《约客》苏轼《江城子·十年》 白描:《过故人庄》《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聂夷中《田家》 衬托:正衬:见烘托;反衬:“乐景哀情”杜甫《蜀相》李白《越中览古》 渲染、烘托:贺铸《青玉案》元稹《闻乐天受江州司马》王昌龄《从军行》 对比: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战士军前;美人帐下”

象征:多为托物言志诗:骆宾王《在狱咏蝉》黄巢《不第后咏菊》王安石《梅花》郑板桥《竹石》

用典:李商隐《锦瑟》李白《行路难》“闲来垂钓;忽复乘舟”“长风;直挂” 以小见大:金昌绪《春怨》杜牧《泊秦淮》《江南逢李龟年》元稹《行宫》 卒章显志:末句直接表明思想:李白《行路难》“长风”《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杜《茅屋》

以景结情:末句写景抒发情思:王昌龄《从军行》元稹《闻乐天受江州司马》

托物言志:骆宾王《在狱咏蝉》黄巢《不第后咏菊》王安石《梅花》郑板桥《竹石》 欲扬先抑:叶绍翁《游园不值》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借古讽今:李白《越中览古》刘禹锡《乌衣巷》杜牧《江南春绝句》张养浩《山坡羊》 怀古伤己:杜甫《蜀相》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陆游《书愤》李清照《夏日绝句》 【诗歌中的形象·人物形象】

常见题型

1诗歌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解题思路

诗歌中的人物分两类: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和抒情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解此类题首先要明确是诗人塑造的人物形象还是诗人自己;其次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主要抓住对人物的各种描写,如动作、神态、心理等,还要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经历、情趣爱好、精神品质、处世态度(知人论世)等尽量深入地赏析。最后要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常见的人物形象有:1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2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士大夫形象;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士形象;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5羁旅漂泊、思念家乡的游子形象。真题演示寻陆鸿渐不遇(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作品从哪两个方面刻画这一形象?(4分)答:诗中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烘托他的高洁不俗(远离尘俗,崇尚隐逸);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表现了陆鸿渐是一个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高人。(2)“欲去问西家”一句中诗人“欲去”还“问”,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诗人自己未寻见友人的惆怅与迷茫,急切想知道友人近况的关切之情。【诗歌中的形象·景物形象】

常见题型

1诗歌的某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分析诗歌中的景物特点。

(二)解题思路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迷昂会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既有实景,也有虚景;既有单一景物,又有意象组合。赏析诗歌的景物形象,要按照“景物——意象——意境”的层次由浅入深进行分析。尤其要关注的是景物的季节、时间、色彩、明暗、温度等,把握诗人写景的方式,如视角远近、高低的变化、景物范围的大小、特殊意象的运用等。再就是参见注释,知人论世,明确创作背景与诗人的写作意图。

(三)真题演示吴松道中二首(其二)(宋)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答:描写清早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潇潇、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伤感的氛围。【诗歌中的形象·事物形象】注:分咏物诗中的事物形象与杂诗中的特殊事物形象

(一)常见题型

1这首诗歌描绘了某物怎样的形象? 2诗歌的某句展现了某物什么样的形象?

(二)解题思路咏物诗的手法就是托物言志,鉴赏事物形象往往由物及人,从“人物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首先要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词语来把握事物的特征,再联系创作背景进行有关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层分析。常见的事物有梅兰竹菊、桃柳松柏;春风秋月、夏雨冬雪等等。杂诗中的事物往往是具有特殊含义的意象,如月、雁、水等等,这些事物往往不单纯最为写景渲染意境,而是单独出现另有深意。例赵嘏《寒塘》中的雁;李白《闻王昌龄》的月;《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三)真题演示(此题为杂诗中的事物形象)赠别(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1)如何理解诗中蜡烛的形象及其作用?

(在回答“诗中蜡烛的形象”时就要结合“有心”来分析。)“蜡烛有心”谐音相关,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将蜡烛拟人化,蜡烛整夜流着烛泪,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的离别而伤心。诗中借物抒情,借蜡烛写出了诗人自己的伤感,形象生动,含蓄蕴藉。【修辞手法】

(一)常见题型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这一修辞手法的?

(二)解题思路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明确手法)

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还原修辞)

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谈效果、表感情)

(三)答题用语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四)真题演示

1、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问:作者是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采用拟人的手法(步骤一)。“系”字赋予柳条藤蔓人的动作,“啼”表现黄莺似有人的情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挽留诗人(步骤二)。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步骤三)。

2、岁 暮①

[唐]杜 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 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问: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答:借代,“烟尘”、“鼓角”代指边境战事;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抒情方式】

(一)常见题型:

1、诗歌中“某句、某联”句运用了那种抒情方式?

2、这首诗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情感的?

(二)解题思路

1、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明确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2、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寄情于景。写景特点(季节、时间、色彩、温度、明暗)

(三)答题用语:

1、直接抒情: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的情感。

2、间接抒情:诗歌(这几句)借助(选取了)等意象(景物)(构建)描绘出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主人公)的情感(情绪)。借景抒情(烘托)触景生情(引发)。

(四)真题演示: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问: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

答:诗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抒情手法。诗人独爱甘于寂寞的涧边幽草,秀美树林中黄鹂清脆的鸣叫,郊野渡口潮涨雨急,而自己的一叶扁舟自在地横于江中。四句写景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也表露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无奈与忧伤。【描写技巧】

(一)常见题型:这首诗歌的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二)解题思路:

1、明确描写类型;

2、分析写景内容和手法特点;

3、点明表达效果;

4、明确感情。

(三)答题用语:

1、虚实结合:实:眼前之景;虚:想象之景。效果: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开拓诗中的意境。

2、动静结合:静态景物(山、树、月等类);动态景物(声音、飞鸟等类)效果:动静结合,对意境诗歌富于表现力。

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正面表现,侧面烘托。效果:增强表现力,加强主题对象的形象特点。

4、细节描写:常见诗歌中人物的动作描写。效果: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情感。

5、白描:语言朴实清新(山水田园诗常见)。

(四)真题演示: 送魏二(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问:关于三、四两句诗,明朝陆时雍《诗境总论》中评价“代为之思,其情更远”,从描写手法角度赏析这首诗歌。

答: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写风雨小舟、醉酒送别的场景,后两句想象友人离别之后到达潇湘之地,月夜相思,猿鸣悲伤,愁情无限;通过想象拓展诗境,使主客双方惜别之情更为浓郁深远。【表现手法】

(一)常见题型: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二)解题思路:

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

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

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

4、指出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

(三)答题用语:

1、衬托:(正衬)借助景物的描写烘托(渲染)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对比:(反衬)“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的情感。

用典、象征:按照诗歌内容具体分析,有“自比、自喻、托物言志”类作用。

2、表现手法一类的问题是诗歌鉴赏中比较宽泛的提问方式之一,包括“修辞手法、抒情方式、描写手法、结构技巧”等,所以要根据诗歌内容具体而定。

(四)真题演示: 别滁(注)(宋)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注】: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作此诗。

问:诗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诗人抒发情感起着什么作用?作简要分析。

答:诗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前两句写春花灿烂的季节滁州吏民为诗人设宴送行。三四两句抒情,诗人假装与往日一样歌舞欢乐,实则是在隐藏自己离别的不舍与忧伤。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手法,表现了诗人与当地民众的深情厚谊。【立意技巧】

(一)常见题型:

1、诗歌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诗歌的“某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诗歌的“某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二)解题思路

1、明确立意技巧;

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结构作用;

3、点明诗歌思想感情。

(三)答题用语

1、以小见大:通过(闺怨、伤春)等平凡细微的生活小事反映(战争、兴衰)等重大的主题。

2、卒章显志:诗歌结尾直抒胸臆或直接表明诗人的情感、思想,表明诗歌主旨。

3、以景结情:诗歌末句写景,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创设意境,进一步烘托主题。

4、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前后内容、色彩上的转折,表现了诗人的情感由“喜/悲”转“悲/喜”的变化。

5、借古讽今或怀古伤今: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影射来讽喻当朝;或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等悲凉情怀。

6、托物言志:咏物诗的基本手法,参见【诗歌中的形象•事物形象】

(四)真题演示:【略】此类题一定要注重将诗歌中的写景内容与立意技巧相结合进行分析。【诗歌中的“炼字”艺术】

(一)常见题型:

1、诗歌中“某字”运用的准确传神,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的“诗眼”是那个字?结合诗歌内容经行赏析。

(二)解题思路

1、明确用字特点:形容词、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数词、副词等各有不同,多考察形容词用作动词,多用于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结合题中要求诗句或全诗各句内容经行赏析:由景物内容到情感、思想内容,终集于“某字”。

(三)真题演示: 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蝉鸣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问:诗人的情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简要赏析。答:“乱”一个字体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抒发了诗人复杂的家国之思。首联描绘昏暗凄凉的意境,表明诗人心烦意乱;颔联写自己的多病之愁和羁旅之苦;颈联表达自己身处远地忧国忧民的感叹;尾联借寒蝉残鸣将几种情绪收于“乱”字,以景结情,进一步烘托出诗人情绪的烦乱之感。【诗歌题材分类】

送别抒怀诗《芙蓉楼送辛渐》《别董大》《送孟浩然》《送元二》《送杜少府》《左迁龙标》

2、民生疾苦诗“三吏三别”《兵车行》《卖炭翁》《观刈麦》《悯农》《山坡羊·潼关怀古》

3、羁旅思乡诗《登高》《次北固山下》《黄鹤楼》《泊船瓜洲》《宿建德江》《枫桥夜泊》《九月九日》

4、山水田园诗《归园田居》《山居秋暝》《过故人庄》《钱塘湖春行》《鸟鸣涧》《绝句·两个黄鹂》

5、怀古咏史诗《蜀相》《赤壁》《泊秦淮》《越中览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

6、边塞征战诗《白雪歌》《凉州词·葡萄美酒》《雁门太守行》《出塞·秦时明月》《凉州词·黄河远上》

7、即事抒怀诗《咏柳》《梅花》《石灰吟》《登岳阳楼》《将进酒》《书愤》《寻隐者不遇》《行宫》《江南逢李龟年》

8、闺情宫怨诗《闺怨》《行宫》《菩萨蛮·小山重叠》《春怨》“打起黄莺儿”

2.诗歌情感归纳 篇二

关键词:诗歌,把握,渲染,基调

有人说, 诗歌是无谱的音乐, 欣赏音乐要用“心”聆听, 整体感悟。你能把音乐拆成“碎片”来欣赏吗?诗歌也应该是这样的。一定要注意做到整体把握。这就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

一、深入内心法

引导学生深入到作者的内心深处, 把握作者的情感波澜。诗歌是情感郁积的产物, 情郁于中, 自然要发之于外。把作者的“情”参透了, 其他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结合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经历, 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作者, 感受作者写作此诗的情感态度, 理出诗歌情感轨迹。

比如学习现代诗歌曾卓的《悬崖边的树》, 我们就应该先向学生介绍作者的情况。曾卓1922年出生于武汉, 14岁开始写作, 17岁正式发表作品, 是在抗日救亡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诗人。诗人一生境遇坎坷, 1955年被卷入所谓的“反党集团”。教师尤其要介绍这一点:文化大革命中再次受迫害, 诗人经受着灵魂和肉体的双重煎熬, 整整做了25年的囚犯, 直到1980年诗人才获得“解放”。本诗创作于1970年, 那时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这首诗是正直而勇敢的诗人面对厄运时的内心独白, 表现了生活中一个强者的信念与追求。

我就有一张曾卓的图片:图片中, 曾卓满头银发, 一脸沧桑, 但是却带着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这个笑容中有诗人对25年囚犯生活一扫而过的淡定和平静, 有诗人独特的细腻和睿智, 有对沧桑岁月艰苦磨砺的乐观和坚毅, 更多的是一种正直顽强的内心独白。其实我自己都在曾卓的笑容中被感动了, 我们的这些情绪, 也是可以适时传递给学生的, 动情的语言渲染使学生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你所设置的情境中去, 造成浓厚的情境氛围, 唤起学生的共鸣, 激发学生情感, 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好感悟诗歌的情韵。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诗歌和绘画是艺术家族的孪生姊妹, 它们相互依存, 触类旁通。我国很多优美的诗歌, 既是一首精美的诗, 又是一幅绝妙的画。教读诗歌,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 通过再现画面的方式, 让学生深入诗歌的艺术构思, 感悟诗歌所构筑的优美意境, 进而体会诗中流露出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比如在教读《根》一文时, 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根的形状的图片, 引导同学们分析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在学生的自由发言后, 将同学们的思路引到诗中“向下, 向下……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这两句话, 从而帮助学生体会根的信念和追求, 这两句话是诗中的精髓, 也是我们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抓住了关键诗句, 就能迅速打开了解读诗歌的思路。

三、用音乐来渲染气氛, 将学生带入诗歌情境

诗歌是情感郁积的产物, 情郁于中, 自然要发之于外。每一首诗歌都有它的感情基调, 或热情奔放, 或忧郁感伤, 或慷慨激昂, 或悲痛愤怒等等。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也就是准确地把握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教读诗歌时播放与诗歌内容及情感相适应的乐曲, 就能一下子扣住学生的心弦, 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你所设置的情境中去, 从而能够更好感悟诗歌的情韵。

3.高考诗歌“思想感情”类题型归纳 篇三

一、 对单一情感的考查

有些古典诗歌的思想感情较为单一、集中。例如:

(2010高考语文辽宁卷)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 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 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 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颔联主要是借景抒情,明确传统意象燕子、梧桐的含义是答题关键。“燕子经年梦”较难理解。

【参考答案】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

二、 对复杂情感的考察

有些诗歌含有多层次情感。如:

(2010高考语文北京卷)

古风(其三十九)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 徂辉:落日余晖。② 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 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这首诗与《行路难》是同期之作,创作时间约为李白“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之前。这时的他,已在长安生活两三年,对朝廷腐败和社会弊端有了不少体验。他从自身的遭遇里,看到了如“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一般不合理的用人现象,愤怒之极而产生归隐之念,并发而为诗。

开头四句“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乃登临所见之秋景。茫茫天地间,但见严霜覆万物,西风吹荒野,道不尽景象的浩大空洞与苍凉萧索。这景象,既是大自然深秋的画面,又是社会冰冷的写照。诗人不仅身寒而且心寒了。

际遇多舛,怎不令人痛感“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呢?而这种际遇实因“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所致。诗人感叹身世,并从自身的不得志中,看到了“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的社会现象。“鸳鸾”是传说中高贵的鸟类,《庄子·秋水》说,“宛鸟”“刍鸟”(即鸾凤之属)“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枳棘”乃两种多刺的恶木,非“鸳鸾”所能息止。然而,“鸳鸾”竟栖身于此,与得意的“燕雀”形成多么强烈的对比啊!

诗人极欲改变这种对比,但无能为力,因而只有“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以示对社会不公的抗议了。“归去来”指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剑歌”,指孟尝君食客冯谖因未被重用曾弹剑而歌意欲离去之事(见《史记·孟尝君列传》)。它们已成为封建社会失意者的精神武器。诗人李白即以此为武器,准备拂袖而去了!

【参考答案】(1) 对荣华易逝、命途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2) 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3) 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三、 对变化情感的考查

有些诗歌虽短小,但蕴含的感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阅读白居易的《村夜》诗,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绪?

春 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解析】第一步,找出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霜草苍苍”“虫切切”“月明荞麦”“花如雪”。第二步,仔细审视这些景物所体现的特点,景语皆情语,以景传情。你看前者冷清、愁苦;后者明亮、美好。第三步,抓住能体现人物心态的词语,如“行人绝”“独出门”等,尤其从“独出门”可以发现诗人情感上有一个转变过程。表现在首句和尾句上,尤其是“霜草苍苍”和“花如雪”,两种景象截然不同。

【参考答案】这首诗抒发了詩人由原先的孤独寂寞,到独出门后去排遣烦闷,看到了明丽景色而感到特别喜悦的感情变化。

对情感变化的分析,要关注以下两点:首先,抓住提示,凸显层次,梳理出诗人的感情“由……到……”的过程;其次,要找到导致感情变化的因素,知道导致诗人感情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就能对情感发生何种变化作出正确分析。

4.情感诗歌汇总 篇四

叹此生无极业障,红尘中辗转朦胧,伤世事一重。

长短令,荫下醉花浓。

浊酒一杯添索寞,离别时再撞一盅,唯洒泪苍穹。

钱的深思

钱,凡是有智之人,谁也想拥有。

无智的傻子,也离不开它,因生活必需。

人的一生,谁也离不开钱。

穷人想钱,夫人有钱也想钱。

有人为钱送了命,有人为钱伤透了心。

有人为钱失人格,有人为钱失贞洁。

有人有钱大腐化,有人有钱爱心加。

有人有钱使鬼推磨,把别人的命当儿戏耍。

有多少高官为钱丢官,丢职丢人格。

有多少穷人无钱看病把命洒。

钱啊钱,你是人生存的必需品,也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锐利刀。

钱字会演变出多少动人的故事,也会演变出无数变化。

人生在世,花自己应得的钱,用血汗换来的钱,最放心。

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钱字,很值得人们深思。

你安好,我随意

人生自古别泪多,思苦漫漫岁消磨。

花开花落怎由人,缘起缘灭原是梦。

思随流水到天涯,浊酒一杯问卿安。

掬一杯月光,对影流殇

蓦然回首,前尘已是几度春秋?自卿离后,愁肥人瘦,欲将这俗世繁华看透,寻一处芳泥静土,只与山水邂逅,舍我烦忧,弃我伤愁。莫道缘浅,只怨这本情债太厚,爱恨纠缠不休,让我如何离开轻挥衣袖。寻望,陌上花未开,彼岸谁等候?此情此景怎解缘由?

千年夙愿,难诉痴恋,执笔便是风花雪月,欲绘谁倾城容颜?又欲写谁红尘相伴?轻叹,叹一段似水流年,如何在情海中搁浅?夜难眠,自凭栏,风卷珠帘,心事参差谁剪?碎了一生眷恋,谁痛,谁念?若无言,不过是泪撒窗前,入墨一纸诗篇,忍尽肝肠寸断。若怪,只怪誓言难书,问一句情为何物?答一句朝朝暮暮,愿陪你看日落月出,一生呵护。饮一杯特制情毒,纵是穿肠烂肚,亲身目睹,也看不透谁最无辜。

谁又在红尘踌躇?月下,捻一地落红细数,默记情愫。撇开无情岁月,犹记当初。于桃花纷飞中漫步,寻一缕清香盈袖,觅一处永恒归宿。若不能天荒地老便是相忘江湖,轻轻撩过那些难忘,迈着伤痕累累的脚步,走一条浪迹天涯的路,待只待容颜迟暮,静守孤独。

那年年华静美,你亦是青春貌美,多情浪子怎能不对你痴醉?若相随,便是执子携手与子偕老,无怨无悔,不哀不悲。遇此繁华盛世,何不酌酒一杯?嗅你胭脂香味,岂能不大醉一回。醉就醉倒在芸芸众生里,独自安享静谧。

前尘旧梦,不若回忆。若忆,终失落于那一帘烟雨。意乱情迷,往事堆积,撑一把油纸伞,曾与谁执手相惜,吟那缠绵悱恻的诗句,念想能够郎情妾意,至死不渝。烟雨斜织,却未能织一件嫁衣,穿你身上待你长发及腰将你迎娶。

伞下的倩影又如何令我洞悉,雨落肌肤,冰冷了谁的脸颊,吾自多情,刚将容颜拾起,奈何却又葬落于这场烟雨,几番寻觅,终是扑朔迷离,若我再叹,只叹伊人远去,此愁怎寄,此情怎续?

是谁在阡陌红尘中独自徘徊,是谁在古道长亭外苦苦等待?休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就注定能够彼此青睐。这一世情债,终敌不过你无情离开,此生还有谁爱,谁待?容我弹指回眸,早已是物是人非人去楼空,如何携一片桃花入梦,暗香寄寒风,缕缕心痛。夜深露还重,相思味正浓。无处话离愁,寂寞谁同,孤独谁共,守着窗儿看破飞红。深叹,前世的擦肩,今生的相逢,都是红尘给予的嘲讽。

夜半央,雪入窗,谁念西风独自凉,叶落为谁伤?掬一杯月光,对影流殇。饮罢三尺惆怅,卿不见,何处诉衷肠?若不是情到深处难自禁,又怎会百转情结费思量。天涯寻望,再回不到我的身旁,容我再深叹,余生两茫茫。

江南烟雨情

江南烟雨人留恋,仙雾弥漫。

往事忆,多少欢。

执笔抒情情难眠,凭谁堪语旧时年。

梧桐杜鹃,香幽离寒。

残颜孤影倚栏杆,弦断流年。

叹浮生,无常怨。

迷眸碧空望尘穿,锦瑟无端深情念。

5.情感诗歌-阎魔爱 篇五

是你,带着相信,依赖他

是你,带着希望,看着他

可,你被埋了

是他埋的,所以你恨他

你看着他,自己点点被埋

这里很冷,很黑,你睁开了眼

这是地府,你的新家

你有足够的怨念

阎王赏识你,给了你希望

四百年,只要四百年

你享受着冷,恐怖

你日日年年的.让他们满足并恐怖的下去

你不知道了对错,你也无力反抗

因为,这是你的工作

四百年,快过了

你有了座车,仆人,亦友亦仆

你遇到了他,埋了你的他

你让他知道了一切

你想杀了他,你动手了

朋友们阻止你,地府高层阻止你

因为这不是你的工作,你没资格送他才地狱

你动手了,你知道他已不是他

可,你的力量还是太弱,你抵不了高层

都走了

有一天,新的接任者来了

她夺去了你仅有的朋友,法力

你曾帮过她,她却重伤你

她有怨恨,有力量

她报仇,却胜不了高层,她违规

你本该脱离苦海,为救她,你又回来了

看着重得的法力与朋友,你笑了

你笑的很苦涩,你只有这些

这次的工作,也许就是永世永生

地府的要求是不可能实现的,你知道

你继续了工作

虽然送过无数好坏人下地狱

6.没落情感诗歌 篇六

《同病相怜》

三月,除了动情

呻吟的冰雪也飞了

一片桃花,内心正虔诚

以无比之痛切入光的皮肤

你说:相爱

鸟儿停伫枝头,鱼儿跃出水面

我,跨越了离别

《没有理由》

穿过风

穿过蔚蓝与失恋相混的境界

我和飞雨,划着病态的轨迹

坠近你的苍穹

没有理由,整片现实就此跌落

关于这些冷酷

会繁衍出怎样的暗示

这一生,都会有人用手指

伸向头顶的`孤寂

《关于幸福》

你从太阳的光芒处爬下

舞蹈的半空,失足向我询问

我远远收回步履

装作自信

凌乱了一整天对你的追寻

关于幸福

不过是午夜23:28分

我颤栗着,与你

7.激发情感提高诗歌教学有效性 篇七

一、精心设计导语,导情入文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巧的导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还能起到渲染情感之效,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上课伊始,老师就应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创造好情境,从而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 刘勰曾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为文学作品, 它承载了读者和作品以及读者和作者情感交流的任务。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加强学生和作品、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和情感交流,精心设计导语,从而极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

导语的设计依据不同文体和内容, 或针对课题中的隐藏点,提出问题;或来一个趣味横生的故事,引人入胜;或播放一首轻松柔和的曲子,愉悦身心; 或展示几幅风景宜人的图片,赏心悦目。

例如,笔者在执教何其芳的《秋天》 这首诗时,采用的是这样饱含深情的导语:“有人说,秋天是个绚丽多姿的季节。拂在脸颊,尽是那习习的凉风,沁人心脾;抬头望去,满眼是累累的硕果, 甜蜜心底;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黄澄澄的景象,丰收喜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何其芳先生的诗歌——《秋天》,去感受诗人笔下的秋那份独特韵味。”老师如此情感丰富的导语,很快就将学生带入对秋景回忆的氛围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了对秋天的无比喜爱和赞美之情。

因此,在情感式的导入教学中,导语应把情感作为垫脚石,导情入文,这样才能叩击学生的心扉,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课堂有无穷无尽的期待。 此时,学生们自然而然就会顺着这条情感线索,融入文本,和作品中的人、景、 物进行心与心的碰撞交流。这样的教学导语不仅能传授知识,还能传导情感, 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二、悉心创设情境,传情悟文

情感的产生需要情境这块土壤,这是毋庸置疑的。在诗歌教学中一定要积极创设情境,营造气氛,用情传情,乃至让学生动情。课堂教学时,可以用过渡语言巧妙引导,也可以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还可以联想和想象诗歌中的意象,进一步领悟诗中所隐含的深层情感。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让学生的情感与诗歌中的情感有了共鸣,从而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苗,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例如晏殊的《浣溪沙》, 在体会“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就是晏殊。这时,你独自一人在小园中静静地徘徊着,幽幽的小路上铺着落花,鼻尖处满是落花的余香,路边的花儿只剩下光秃秃的残枝, 抬眼望去,忽然看见燕子翩然飞过,恍然觉得似曾相识, 去年的春天,不也是这般情景吗?”如此悉心地创设好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描述得越具体细致越好,顺势引导学生体悟此番情境下作者心头的感受。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抓住文中的感情迸发点,才能引导学生品味文本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做到用自己真实的感情、切身的感受去浸润学生,触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产生情感认同感,从而达到教师教得扎实有效,学生学得主动高效的目标。教学设计要一环扣一环,疏密有致步步引领,努力捕捉情感点,并由此生发开去。这些无一例外都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因此,在“情动于衷,不吐不快” 的诗歌中,教师更要引领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殿堂里,积极地去捕捉、感受并努力挖掘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在愉悦而主动的情感氛围中,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与作品中的人物休戚与共,与作品中的景物我相融,陶醉其间,甚至达到一种浑然忘我的境界。这样,呈现在学生眼前的就不仅仅是乏味的语言文字,而是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了。这样的课堂语言,形象逼真,使学生真正领悟到了文本蕴藏的深层用意。

三、慧心拓展延伸,升情练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流动, 就会苍白无力,索然无味,学生对知识的感触就会迟钝。”因此,在诗歌教学的拓展延伸环节,可以通过小练笔的方式让学生的情感体验获得进一步的提升,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笔想象,加强学生新的情感体验。

笔者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设计了一个课堂小练笔:“乡愁是一棵常青树,驻扎在每一个人的心间;乡愁是一只风筝,放飞在故乡的天空中;乡愁还是一首恋歌,隐藏着多少海外游子的恋家情怀……诗人饱含着真挚的情感抒写了对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尝试,仿写‘乡愁是……’这个句式呢?”

通过这样富含感情色彩的言语,既能聚集学生的情感,使其和文本产生共鸣,又能让学生感受文本内容,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净化学生的心灵,真正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从而提升学生情感。

四、倾心反馈情感,激情结文

作为饱含情感的诗歌语言,时时刻刻都在彰显着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当一堂课接近尾声之际,有必要感性地进行小结,引领学生的情感反馈, 从而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情感的熏陶和感召下,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感染。

例如,笔者在教学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这样激情结文的: “三十多年前,舒婷为祖国的贫瘠和悲哀而痛苦,为祖国的重生和追求而欢欣鼓舞,在回顾祖国艰难历程中豪情壮志地写下了献身祖国的优美诗篇!三十多年后,那烙在亿万炎黄子孙心中的飞天梦伴随着几代航天人的努力终于梦想成真了;那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上跨越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宾朋;而那绯红的黎明更是喷发出了富饶、辉煌的新天地! 这不由得让我们感叹:伟大的灵魂铸就了伟大的诗篇,伟大的民族孕育着伟大的诗人。不管它以何种形式呈现,永恒不变的都是对我们伟大祖国无比忠诚的热爱!”通过这样的激情语言文字结束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心潮澎湃中感受到诗人对祖国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唤醒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祖国情感的深深热爱。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 “做老师的绝不能够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老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古尔曼也说:“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语文教师就应该像一团熊熊烈火,饱含着一份真挚的情感融入课堂,从而更好地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感染每一个学生。 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鲜活、轻松和高效起来,从而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涵养学生情趣,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 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8.高考诗歌鉴赏:情感观点类 篇八

(2011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名师精析】

关于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高考语文大纲考查要求只是“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E,没有具体的子项划分与规定,因而显得有些笼统。但从历年的高考命题情况看,这类题目不外乎要求考生分析归纳作者在诗歌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或者所寓含的人生哲理。而要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又离不开具体的意象和表现情感的关键词语。因此,考生必须明确一个中心:“诗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鉴赏诗歌要总体把握作者在特定时期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哲理认识。可以秉持“披文入情”的两个“抓手”——抓住两类语言。一是形象语言,即诗歌当中描写的人、物、景这些意象。熟悉常见古代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如松、竹、梅、菊代表高洁等。二是情感语言,如喜、怒、哀、乐、愁、苦,等等。

例题中的词作,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初春时节的生机与美丽;下片则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辛弃疾在其《摸鱼儿》词中写道:“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爱春、惜春、伤春之情。据此便可作答——

参考答案: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或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迈情感)。

【技巧点拨】

1. 了解作家。

“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是把握思想感情的基础。例如曹植生逢乱世,素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以其才华深得曹操的赏识与宠爱,几乎被立为太子,志满意得,写于这一时期的《白马篇》便借一个武艺高强、战功显赫、爱国赴难、视死如归的少年英雄形象,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而在曹丕称帝后,曹植备受迫害和压抑,后期诗歌多表现壮志不能伸展的愤激不平,如《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

2. 把握时代。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诗歌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折射。正因如此,杜甫的现实主义诗作被誉为“诗史”。把握时代风貌特征,把诗歌放在时代背景下评析,才能准确领悟其思想感情。例如南宋前期的诗人,生活在战乱频仍的年代,目睹甚至亲历山河破碎、人民流离的痛苦,便胸怀收复中原的宏愿,有的还参加抗金斗争,其作品大多抒慷慨愤世之情,壮怀高唱爱国热情;而南宋后期大势已去,只能感喟哀时,低吟亡国之民的黍离之悲了。

3. 解读形象。

解读形象(意象),从诗歌表现的人、事、景、物等生活图景中体味思想感情,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如王维的《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水之清,滩之浅,石之白,蒲之绿,浣纱之欢快,都衬托出月之明,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气,表现出一种自然、纯真的美,寄托着诗人对自然、纯真的美的追求。

4. 品味语言。

诗歌的语言,饱含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品析语言的重点是:

①抓题眼。扣住题目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字眼。如《春夜喜雨》《汾上惊秋》《望月怀远》《闺怨》《书愤》《秋夜独坐》《哭晁卿衡》《悲陈陶》《哀江头》《恨别》《倦夜》等诗题中“喜”“惊”“怀”“怨”“愤”“独”“哭”“悲”“哀”“恨”“倦”诸字。

②抓诗眼。特别是那些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和诗句,如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愁”显然是全词词眼,但上阕中的“愁”是无病呻吟的闲愁,下阕中的“愁”则是怀才不遇的哀愁。又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集中抒发了诗人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精神。

③从景语中感受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杜甫《倦夜》前六句写景:“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从入夜月升到月落破晓,暗示出诗人彻夜难眠,心事重重。

④从情语中体会情。如杜甫《倦夜》末两句是写情:“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抒发出诗人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无限关注,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和忧愤。

5. 留心序注。

有些作者在自序、自注中对作品的内容、背景等加以说明,是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的重要参考资料。如姜夔《扬州慢》序中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便对该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了明确的概括。

6. 运用想象。

诗歌创作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诗歌鉴赏同样离不开读者的再造想象。读诗要充分调动自身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积累,对诗歌进行如临其境的体味,才能准确地真切地感受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温庭筠《商山早行》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被誉为“早行名句尽此一联”,全由名词组成,字字皆为物象,通过想象,便会变成生动的画面,体会出其中蕴含的不尽之意。

7. 注重诵读。

诵读是体味诗情的最好办法。诵读,要倾注激情,要精读细品,不要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考场做诗歌鉴赏题时,也应该把诗歌默诵几遍,不要急于作答。古人说:“读书切戒在匆忙,涵咏功夫兴味长。”涵咏是“沉浸”的意思,就是把文本当作“水”,读者投入其中,如鱼得水,鉴赏玩索,掂量比较,浇灌心田。

8. 掌握术语。

要准确、简明地评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就要熟悉并恰当地运用相应的术语。常用来评价诗歌思想感情的术语,有表示思想感情性质的“喜悦、惊喜、愉快、欢乐、挚爱、执着、愤怒、愤慨、激愤、悲愤、愤懑、恬淡、抑郁、郁闷、迷惘、惆怅、孤独、寂寞、哀伤、哀痛、凄苦、同情、怜悯、怜惜、惋惜、歌颂、赞赏、赞许”等等;有表示思想感情涉及内容及对象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忧国忧民、感叹时世、同情民生疾苦、眷恋故国、思乡怀亲、热爱自然、追求真善美、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抚今追昔、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怀才吊亡、建功立业、统一山河、求贤若渴、厌弃官场、蔑视权贵、漠视功名利禄、追求自由、向往归隐、超凡脱俗、羁旅愁思、恋情闺怨”等等。

【复习警示】

对于思想内容类的诗歌鉴赏题目,我们掌握了以上知识和方法技巧外,还要注意诗人表达情感的两种特殊情况:一是悲喜交加类,一是乐景哀情类。特别是后一种,我们更应警惕,对于那些遭受贬谪的诗人来说,许多诗作都是表达郁抑不得志的苦闷无聊之情,鉴赏时绝不能被表面的闲适、喜悦之景所迷惑。古人云:“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就是反衬(映衬)的手法。下面分别举例说明之。

例1.(2009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有的考生只看到诗歌标题上的“喜”字,于是答“表达了诗人对外弟卢纶来家看望自己的喜悦之情”;有的考生则从诗歌前四句读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贫困衰朽的悲凉处境,于是答“表达了诗人在雨夜灯下的孤苦悲哀之情”。结果上面两种答案都被判了零分。认真分析,不难发现,这两类考生都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没有全面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其实,只要把诗歌的后四句读完,在结合题目的意思,就能准确归纳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参考答案:此诗表达了诗人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

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诗人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朵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读者千万不要被这些烂漫绚丽的景色所迷惑,诗人的旨意并不在于赞美春天。你看,诗人接下来在第二联中笔路陡转,慨而叹之——“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参考答案:抒发了诗人羁旅异乡的感慨(漂泊的感伤),表达了浓重的思乡之情。

(作者单位:江西省临川市第一中学)

9.情感角度诗歌的分类 篇九

⒈借景抒情诗

借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表达作者对所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⒉咏史怀古诗

怀古(含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借所吟咏的古人、往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诗歌。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即诗人往往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表达的是面对古赤壁战场所产生的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⒊伤春伤别诗(闺怨诗)

古代上流社会的女子常因寂闷孤独而面临美好的春光想到自己韶华将逝,更加思念离家宦游的丈夫或天各一方的情人,所以人们就有了“女子伤春”之说(当然这个“春”可以不指季节,而指恋情)。

伤春伤别诗往往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⒋羁旅行役诗

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或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由所见所闻所感触发思乡之愁,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这类许多诗人的诗中都有,尤以杜牧、李商隐、柳永、秦观、李清照为著。这类诗词亦可称之为思乡怀人诗,其特点多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望月伤心,见花落泪,听雨思亲,多少景物都被染上诗人的感情色彩,因而此类诗中常将伤感、迷离、凄苦、寂寞、孤寂、惆怅、忧郁的情怀及种种离愁别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很婉约、含蓄。

⒌山水田园诗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了一个重要诗派——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或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厌恶官场、远离浊世,对宁静平和的田园生活生活的向往;或描写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对壮丽山河热爱;或表现归耕隐居之乐,多抒发质朴、清新、恬淡、闲适、物我两忘的感情,表现不同流俗的清高,追求隐逸,有消极避世的思想。他们的艺术成就颇高,具有用语言艺术再现自然景物的能力。景物逼真,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诗风恬静清朴,而少奔放雄浑。代表作家如陶渊明、谢灵运、谢眺、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⒍托物言志诗

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便有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

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比喻、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常有松、竹、梅等意象),即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情操志趣。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

⒎即事抒怀诗

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所谓“即事”诗,一般来说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一般皆可笼统称之为“即事感怀诗”。

⒏边塞征战诗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疆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王翰等。他们继承汉魏乐府及六朝、初唐诗人鲍照、陈子昂等的传统,多以诗歌描写边塞山川景物、风土人情;他们的诗或描写塞外风光,或表现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或反映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或描写望月思乡的苍凉和长年征战的悲苦,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及其不幸遭遇;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

⒐谈禅说理诗

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与咏物言志诗有共同的特点,分析时要注意把握。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诗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中的“庐山”便含有比喻义,后两句的议论隐含许多哲理,既蕴含看待任何事物和问题都应一分为二的意思,又隐含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多种答案的哲理,还含有和俗话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样的道理,只不过这句俗话纯乎说理,而苏轼是以形象来喻理。

⒑赠友送别诗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江淹《别赋》)作为至情至性的诗人,与挚友分别时,心中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因此,在古诗词中国诗坛上,赠友送别诗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内容丰富,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这类诗歌主要抒写离别之情,借对送别情景的描写,表达达依依不舍的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

古代的交通不发达,人们“相见时难别亦难”,诗人们抒写了大量的这类诗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大多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余味深长,令人击节叹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无尽的友情熔铸在诗情画意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深挚的情谊包含在殷勤的祝福中;“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人的相思之情充塞在天地春色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的质朴与豪爽寄托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晶莹透明的冰壶装下了理解和信任……

⒒闲适隐逸诗

一些诗人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反映这些生活的诗歌,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有不少令人拍案之作。

这类诗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与山水田园诗相近或相同,在分析时可结合起来。

⒓悼亡游仙诗

10.诗歌情感教学的体验与生成 篇十

诗歌教学“教什么”?“教情感”这一点是共识,但“情感”是教出来的吗?或者说能教会吗?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在诗歌教学上给予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迪,笔者试从诗歌情感教学“体验”与“生成”的角度来谈王老师的这首诗的教学。

“诗歌的阅读,应该放弃纯粹理性的、纯粹思想性的解读,回到诗性的阅读的立场上来。所谓‘诗性阅读,就是尊重诗歌特质的阅读,尊重诗歌的情感情绪性、想象性、象征性、超现实性。这些特质都具有弥散性,非直接言说性。那么,最具有‘诗性的阅读方式是‘体会。它是读者在面对一部文学作品时的忘我的浸入、交融、重合。”①怎样“体会”,需要全部调动人的各种感官,把人的想象、情绪、情感、直觉等体悟性的东西都激发出来。“体验式教学”无疑是激活这些内在体悟性的东西,达到生成情感体验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从阅读的角度来说,体验理论认为,一个作品是作家的一种体验,阅读一部作品,就是体验作家的一种体验、体验作家体验过的的世界,是一种体验的体验。文本的意义是在读者的阅读体验中生成的。”“体验式阅读教学是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新理念,体验式阅读教学强调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体对话特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阅读活动本质上就是学生主体体验、生命成长的过程。因此,体验式阅读教学的主要机制就是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创造、在体验中提高语文素养。”“体验式阅读教学把教学基本点从对文本的概念化分析转到学生自主性体验和创造性理解上来,以主题体验活动建构文本的意义,促进学生对自我的全新建构。”②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抓住文本的内在情感体验线索,遵循阅读的感知、理解及深悟的三个心理过程,激发起学生相应的体验,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教学达到和谐共振情感升华的理想境地。具体说来,王老师主要采用“多模态教学”和“创设情境”两种教学策略来实施“体验式教学法”达到课堂生成的。

一.多模态教学

王老师认为:“一个有智慧的语文老师,教诗的最好途径就是不教诗。而是让‘诗凭着自己的言语存在而说话,让学生直接贴在诗的面颊上感受她的诗意。”他还说:“我后来教《长相思》,就是沿着这样一条路径往前走的。既然从根本上说,诗是不可解的,那么,教学中我就有权利、更有责任和学生一起保护‘诗,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形的存在,而这种保护的最佳策略无疑就是诵读,就是‘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诵读,就是‘因声解义、因声传情、因声求气的诵读,就是‘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的诵读,就是‘眼与耳谋、耳与口谋、心与神谋的诵读。”③很显然,这种通过声音的传递,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充分地想象、感悟、涵咏诗歌的“情”和“意”,达到身心渐染,感同身受的多模态教学是语文教师在文学作品教学时普遍采用的方法,但是,怎样在教学中通过多模态教学达到情感的体验,教学有效的生成也是难以做到的。王老师执教的《长相思》以诵读为主线的多模态教学设计了三个环节:

教学的起始环节即第一环节是“借助注释,读懂词意”,使学生充分地感知诗歌。在这一环节中,每一位学生至少读了12遍,可以说每一位学生经历了十二遍地读,已经能自然成诵了。读的方式灵活多样,有教师范读,有学生个别读,有自由读,也有齐读。从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到“正确”“有节奏”,进而读出“味道”与“感觉”,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为了课堂中学生的有效生成,王老师作了充分的预设,第一环节设计了七个小的步骤,而每一个步骤又都有很大的弹性,给课堂的生成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如第三个步骤,教学设计是:3.检查:谁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停顿”“有板有眼”,不同层次的学生读可能在词的理解处理上是不同的,课堂上的生成靠师生集体的智慧,王老师引导学生听读,听出停顿的位置,适时地点评“有板有眼”,趁热打铁地引导学生齐读两遍,适时地体验感悟诗词的“味道”,自然过渡到第四个教学步骤“读出味道”。

教学的第二环节是“展开想象,读出词情。”学生已经充分感知理解了词意,第二环节一开始,王老师在音乐声中用浑厚而富有磁性的声音范读课文,将静止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变为立体的有生命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也在背景音乐中齐读全词,想象眼前的画面及情景,并立即切换到词人的家乡故园:“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学生陆续想象描绘“故园”的安静、祥和、温馨、美丽的幸福画面。这既是言语训练,又是情感体验,老师总结过渡:“故园的生活真是其乐融融啊!但是,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都破碎了。”“谁再来读读《长相思》?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叨叨,这里只有——(生读原词)”在这一遍又一遍的对比声中,学生的心也“碎”了,沉浸在词情之中。“听”“说”“读”“想象”“思考”“感悟”,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多模态教学式的情感体验达到生成,纳兰性德的思乡情切、思乡的无奈痛楚,已植于学生的心中。王老师并没就此打住,把全词教学推向高潮:

教学第三个环节是“互文印证,读透词心。”这一环节,王老师进行创造性地读,变换角色地问,变换角色地答,在问答声中一遍又一遍地创造性地读,师总结,学生在“长相思”的声响中戛然而止,情感的体验,课堂的生成也余音未了。这个教学环节,在常规教学中,往往是被忽视的环节。通常,执教者在执教中认为学生能理解文本,感悟到诗人的情感,已经是理想的教学效果。王老师在教学中站在一个更高的的角度,要让学生深切体验甚至内化这一情感,通过“问、答、诵读”这种形式进入文本深处,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生成一种最佳境界——与文学作品的共鸣。

二.创设情境

王老师在执教《长相思》备课感言中说:“既然诗很难诉诸理性的拆解,既然诗只存在于直观、直感和直觉之中,既然对诗的意解只能接受诗之语言的暗示,用画面去偷换文字,用情绪去揣摩诗意,那么,就让学生凭着‘意会的念力将《长相思》的意境兑换成自己的心境吧。······黛玉教香菱学诗,正是‘意会二字,不由分说地将香菱和王维的诗心粘在了一起。‘意会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直觉内省、体验感悟的情感色彩。用维柯的话说叫‘诗性逻辑,用卡西尔的话说叫‘隐喻思维。在我看来,‘意会是一种比言传更本质、更内源、更真实的生命方式。这种意会,不光基于直感和直觉,还基于联想和想象。事实上,对诗的意会,是一个直觉和想象纠缠不清的过程。”④为了这个“意会”王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主要用了三种策略来实现:

(一)想象征途:

教学第一环节,在充分的诵读之后,王老师要求学生默读,按要求思考词的大意。老师提问:

师:第一个问题听清楚: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 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孩子你说。

这个问题,从语言表达层面乍一看,重复啰嗦,实则不然,王老师为了让“身”激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为了理解“山一程,水一程”的妙处,接连点了七名同学反复回答同一个问题。接着,老师小结:

师:营帐里面,请站着。孩子们,这里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七位同学就是作者身经过的七个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大河小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

学生一个一个亲身经历了“山一程,水一程”,这比从语言角度分析“山一程,水一程”的妙处,对小学生而言,效果要好的多,课堂的生成在潜移默化之中。王老师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了作者心在故园。依常理,学生对词意的理解已经可以了。但王老师又在背景音乐中再诵读全词,有了又一个想象征途的场景:

师: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教师范读)

师:孩子们,睁开眼睛,现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面?

学生们再一次“行走在征途”,体验更深入——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充满了远离与牵挂。王老师文字形态的不可触摸及情感的渺茫寄寓在一定的情境中,使学生对文字、对情感可看、可听、可摸,叩击学生的心扉,唤起学生与文本相应的情绪。情景体验,情感内化生成。

(二)还原生活场景

孙绍振教授的“还原分析法”被广大语文教师采纳、吸收并运用在教学实践之中,王老师执教《长相思》对此法的运用是“还原生活场景,创设情境”。在教学的第二环节有一个教学片断,学生在背景音乐下,想象词人故乡的场景,并写下来。教师边巡视边描绘词人在家乡生活的一个个美好场景。在王老师的引领下,同学们“又来到了作者的家乡”,词人美丽的家园,这与常年漂泊征战在外的生活的情景形成了对比,在进行学生语言的训练,想象思维的训练的同时,情感的体验也应运而生。学生的脑海里自然就产生疑问了,为什么离家?至此,教学推向又一个高潮,王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再次获得体验。

(三)角色体验

体验式阅读教学重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双向情感交流和对话活动,既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接受和把握,又重在学生对文本意义的丰富和补充。这样,就需要引导学生从自己情感体验出发,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甚至创造性的诠释。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采用角色体验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教学中,老师们常做的方法是角色朗读或者角色表演。王老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这种办法,展开想象扮演角色对话。老师抛出纳兰性德另一首征途上写的词中的一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要求学生扮演不同的亲人角色,并回答。“问君何事亲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王老师从这一句切入文本,把“词人为什么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推向深处、广处,学生模拟词人的“妻子”“儿子”“父亲”“哥哥”,一次次叩问“问君何事轻离别?”在问答之中体验着“乡思”。学生对“故园”的感悟步步加深,“乡愁”之情也越来越浓。

无论是多模式教学体验,还是创设情境体验,实质上都是抓住阅读教学的本质——对话,让文本与学生经验对接,“山”“水”“风”“雪”学生并不陌生,但作者文中的“山”“水”“风”“雪”,摆在学生的眼前,学生不易看到,老师就需要把它的“真面目”揭示出来,展示给学生看,王老师通过想象征途创设情境的方法,唤醒学生的经验,直接与作者对话,感受体验“人在征途”中的“山”“水”“风”“雪”。充分的感悟、理解了词人在征途身无居所的漂泊之感,再看学生较为陌生的“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也就水到渠成,创设情境再次聆听诗词,想象画面,在对话中生成“翻山越水、夜不能寐”的征战生活。“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是学生经验所没有的,怎么对接,需要填补,不知道词人的“故园”“心碎”,但学生有美好家乡的概念,有亲人分别的概念,老师还原生活场景“家乡”“征途”对比深入对话,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模拟角色拓展对话空间。在每一个创设情境的对话之中,王老师又在音乐背景烘托下,激情诵读,听、说、读、写、思融为一体,得“意”,得“言”,得“法”,得“情”。依王老师讲就是:语文教学需要“举象”“造境”“入情”。“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语文教学的言和意不能直来直去,不能由言到意,不能由意到言。这样就应了语文老师‘少慢差费这四个字。我们应该‘执其两端而用其中。这个‘中就是象,言到象,象到意,也就是说,意需要象,象需要言。”“造境,机载举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境、意境、心境。”“入情,就是置身于语言文字所造的境中,体验其所承载的情感、情味和情怀。我不反对分析,也不反对语文知识、写作知识、阅读知识的渗透,但是,你得有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什么?让学生充分体验,让学生的生命情感之门打开以后,感受语文的精彩和魅力”。⑤王老师的课就是这样的一种在“体验”中“生成”,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正如叶澜教授所讲:“我们把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们不止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发展,教学才不仅是知识与科学,而且是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⑥

注释:

①王荣生等著,《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版。

②曹明海、陈秀春等著,《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版。

③④⑤王崧舟著,《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⑥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11.论花意象与盛唐诗歌的情感世界 篇十一

在盛唐诗歌中, 花意象以个体和群体出现, 成为诗人的情感寄托。在个体“花”中, 荷花、桃花、杨花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数据表明:唐诗中, 咏莲诗大约有2000首, 约占《全唐诗》的6%[1]。“唐代文学中内容中含有‘桃’的作品为1714篇, 是唐前作品总量的21倍, 具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2]对于杨花意象, “盛唐时期有9位诗人的26首诗歌用到此意象, 李白有9首、杜甫有7首、王维4首、王昌龄2首, 赵彦昭、孟浩然、贾至、楼颖均有1首诗歌用到了杨花柳絮的意象”[3]。而花作为群体意象则常以“山花”、“花路”、“落花”等形态出现。本文选取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鼎盛时期的盛唐时期, 意在探讨特定时代, 繁荣的文化氛围对花意象流变定型的影响及花意象对时代和人的生动呈现, 从出现频率较高的荷花、桃花和杨花的个案再到花的群体意象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一、以花托兴:花意象的个案研究

1. 荷花。

荷花又称莲花、菡萏、芙蓉, 它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出淤泥而不染, 清丽高洁。盛唐诗人以莲寄寓高尚的品质和人生理想及理想不能实现的愁苦愤懑。如李白在《古风》 (“碧荷生幽泉”) 和《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中描写的荷花“履洁怀芳”却只能孤芳自赏, 天然不饰铅华却自开自落无人欣赏, 这和诗人空怀报国热情和治国大志的苦闷何其相似。

荷花具有特殊的宗教意义, 在佛教中又称“青莲”, 佛座亦名“莲台”, 佛国可称“莲界”, 经文以莲花命名《妙法莲花经》。佛教教义中宣扬的解脱是从从尘世到净界的过程, 如同莲花生于淤泥之中。盛唐时期, 开明的宗教和文化氛围造就了儒释道思想并存, 无论是想走终南捷径谋求功名还是功成身退隐居田园, 抑或生性淡泊纵情山水, 徜徉于山水间成为诗人们的向往, 在诗歌中均体现为隐逸情怀和淡淡的禅意。例如:孟浩然的《题义公禅房》、王维的《山居秋暝》和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三首诗均以荷花代表一种禅意, 恬静的生活是一曲田园牧歌, 荷花的清静淡雅与心中的隐逸淡泊不谋而合。

此外, 荷花以其高洁之美, 在诗中也常被用来描写女性。例如:李白的《古风》“美人出南国, 灼灼芙蓉姿”;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 (其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人面荷花, 浑然一体, 相映成趣, 极富意境之美。

2. 桃花。

阳春三月, 桃花盛开, 热烈烂漫, 如霞似锦。桃花怒放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 无限春光, 无限愉悦, 赞美春天是桃花意象运用的第一个审美文化内涵。譬如王维《田园乐七首》之六:经过宿雨的洗礼, 桃花更显娇嫩, 落花满地无人扫起, 只是因为清晨太早人未起, 诗人对春天、自然的热爱溢于字里行间。

桃花虽美艳, 但质性娇弱, 经不起风吹雨打, 容易凋零衰败。正所谓“好花不常开, 好景不常在”, 红颜易逝, 青春易老, 桃花被诗人赋予了春愁。如贾至的《春思二首》 (其一) 中, 桃花的盛开凋零牵动着女子的心, 纵是草长莺飞的阳春季节却徒增烦恼, 心生落寞。此外, 士大夫常借桃花抒发身世的感慨。杜甫流落成都, 看到逐水流逝的桃花, 引起对国难的忧愁, 对奸佞小人认贼作父的痛恨, 写下《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此外, 桃花还经常当做典故使用。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寄寓隐逸的向往, 盛唐诗人们在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时沿用桃花意象, 表达对世外桃源的追慕之情。张旭在《桃花溪》中写道:“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野烟袅袅, 飞桥隐隐, 桃花逐流水, 桃源何处?诗人追寻桃花源, 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3. 杨花。

杨花又称为柳絮, 柄端顶一伞形羽状物, 以便随风飘扬落在各地生根生长。它的生命极其短暂, 生长于暮春季节, 白色如雪, 浮游空中, 飘飘荡荡, 被诗人赋予了离愁别恨。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就是看到杨花落尽, 漂泊不定, 友人流放蛮荒, 深感身世浮沉。

杨花更像是人短暂的一生, 一经开放便像棉絮一样随风而散, 因此更应该在短暂的生命中创造辉煌, 这种昂扬的心态表现为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例如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从一个青楼少妇的角度看年轻的将军受赏的全过程:大军凯旋, 飞尘滚滚, 归来的英雄正是少妇的丈夫。长安御道, 漫天的杨花是胜利的豪迈, 夫妻共享建功立业的幸福和快乐。

杨花轻盈之态不由得让人联想到美女, 李白就曰“兴来携妓恣经过, 其若杨花似雪何”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盛唐社会风气比较解放, 妇女受到礼教的束缚相对较少, 对爱情的歌颂和追求也更为奔放大胆。如李白的《杨叛儿》, 通过乌鸦归巢, 在杨花柳叶间栖息, 比兴生动地写出爱情的炽烈。但也有批判不符合道德, 甚至祸乱国家的爱情。“杨花雪落覆白苹, 青鸟飞去衔红巾” (《丽人行》) , 杜甫借北魏胡太后和杨白华私通的典故, 讽刺杨氏兄妹的淫乱, 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当时时政的混乱。

二、借花抒怀:花意象群体的情感寄寓

从荷花、桃花和杨花这三种常见的个体意象分析可以看出, 花的形态、花香、花期都会引发诗人的感怀, 把花比做美女或象征爱情, 或是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高尚情操, 或者以花自喻, 感时伤世, 但这些可能引发的情感毕竟有特殊和典型性。作为大自然的精灵, 不同时节盛开凋零, 风姿绰约的花朵, 以群体出现备受诗人的垂青。“落花”、“乱蕊”、“花路”、“山花”、“百花”或者单独一个“花”, 都饱含诗人的深厚情感。纷繁的花意象带给诗人更大的想象空间, 他们借花抒怀, 使花成为情感的触媒和载体。下面从花的群体意象入手, 分类剖析花意象的普遍审美内涵。

1. 起兴造境, 暗切时节。

盛唐时代, 诗人多具开朗向上的积极心态。因此对于花, 他们关注较多的是“花开”而非“花落”。这里的花并没有非常深厚的情感内涵, 而是作为“兴”的功能, 营造某种美的意境。

鲜艳欲燃的花在诗歌中烘托热烈、欢快的气氛。例如:王维的《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描写的花与春天相切, 展现了满城的春色繁花, 回看帝京长安一片繁华, 虽是应制诗不免有夸大昌盛的嫌疑, 但是盛世诗人的自信在不经意间展现了时代的强盛。

同样当诗人面对花落时, 闲适悠然的心境看到的落花也淡雅从容, 落英缤纷营造淡雅清幽的意境。像孟浩然的《春晓》, 虽然描写了落花满地, 却不同于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喟然长叹, 而表现出对春景的喜爱, 对春光的珍惜, 从平和清新的意境可见唐人的进取之心。

2. 人生难料, 世事无常。

盛唐后期隐藏着巨大的社会危机, 经历安史之乱后由盛而衰, 饱受国难的诗人看到娇嫩的花也心生落寞的悲哀。花如同所处的时代, 曾经的辉煌很快凋零衰败, 于是, 诗人们发出了人生难料、世事无常的慨叹, 这也是由花期引发的感慨。比如杜甫的《曲江二首 (其一) 》 (“一片花飞减却春”) 和《绝句漫兴九首 (其一) 》 (“眼见客愁愁不醒”) 。杜甫笔下的花, 寄寓着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鲜花自繁自艳, 可是时局危急, 只能困陷长安, 对花伤怀, 由第一首的伤春惜春到第二首的恼春, 多层次的愁绪正反映了国破家亡的离乱之痛。

此外, 对盛衰无常的思索还反映在今昔对比和古今对比, 依旧自在开落的花无情地提醒着盛景已不在, 例如: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其一) 》 (“梁园日暮乱飞鸦”) 和李白《越中览古》。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苍凉衬托出变化无常的人事, 美好热闹和欢乐显现出历史的变化, 时间的永恒与人的渺小使人心生悲凉。

3. 香花美人, 比翼双飞。

花的娇艳的形态自然而然地使人想到美女, 以花比喻美女, 最典型的要数李白的《清平调 (三首) 》:诗人以花喻美人杨玉环, 花美人更美;花与人相融, 人又更胜一筹;花在阑外, 人倚阑干, 点明玄宗贵妃赏花之地———“沉香亭北”。

花的开放热烈烂漫, 如同坠入爱河的男女, 爱慕大胆而不拘谨。“落花如有意, 来去逐轻舟” (储光羲《江南曲四首 (其三) 》) 表现出了难以捉摸、欲藏欲露、欲说还休的微妙心理, 落花随着流水, 在船桨的划动下忽前忽后, 却依然紧随船儿向前流, 紧紧相随不分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追求颇为细腻。

由于花的某些自然习性与士大夫有相通暗合之处, 在一些诗中托花言志, 花格即人格, 花心似我心。兰、桂、菊、梅等花成为文人精神世界的象征物。兰、桂象征高洁品质, 菊有隐逸气质, 梅凌霜怒放坚贞不屈, 这些涉及花的个体, 在这里毋庸赘述。

综上所述, 盛唐诗人用独特的思维方式捕捉到“花”的审美内涵, 他们融情于花, 以花托兴, 借花抒情, 以花喻人, 赋予花独特的情感意蕴, 带领着我们进入一个万花筒一般的情感世界, 更让我们听到一代盛世的悲歌与凯歌。

参考文献

[1]杜笑宇.一支幽怨而错失的莲——论席慕蓉笔下莲的意象[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3) .

[2]渠红岩.唐代文学中的桃花意象[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3 (2) .

[3]戴永新.唐诗中杨花意象之流变[J].北方论丛, 2009 (6) .

上一篇:《师德师风十查十看教师个人剖析材料》下一篇:审计人员招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