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社会实践活动

2024-09-10

初中生社会实践活动(精选15篇)

1.初中生社会实践活动 篇一

初中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第四中学在2014年暑假期间开展了以“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走进社区,自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热衷于选择的主题是假期的旅游日记、社区活动等,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的学生熟悉祖国部分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在社区活动和家庭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增加了家庭之间成员情感的促进,并提高了对生活常识的认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在实践活动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同学如:2.2班家庭实践活动王思宇《我和舅舅在田间劳动》;3.10班李冰《我的南示 上海之旅》;2.2周涵的《云南昆明游记》;2.8班孙曼婷的《爸爸教我骑马》;2.4班张雨欣的《我在养老院的一天》;2.4杨林《社区志愿者》;1.5郑文静的《万宝公园》卫生志愿者等,学校并在开学初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利用一节班会课的时间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汇报总结,学生们分享的热情很高,通过彼此的分享都彼此有了收货,收效明显。

2.初中生社会实践活动 篇二

(1) 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是对所选中的探究课题进行积极探究, 分析探讨。探究性学习的意义就在于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动手操作, 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搜索验证。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培养探究能力, 树立探究意识。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它使学生在实施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使其树立探究意识。

(3) 立足实验, 具有较强实践意义。探究性实践活动立足于实验, 围绕实验活动而展开。探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科学规律、自然现象寻根问底, 寻求其中隐藏的奥秘和规律。它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社会, 关注身边的自然现象, 将所学的知识与周围现实世界联系起来, 将其运用于现实生活中, 解决现实问题, 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2. 实施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

(1) 可行性。初中生物探究性实践活动必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或可操作性, 既能满足学生的主观需要, 又能满足客观现实需要的要求, 能够在现实中顺利实施。

(2) 目的性。初中生物探究性实践活动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只有目标明确, 学生才能认准探究的方向, 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实践活动的目标的选择必须依据教材和现实生活, 抓住教材知识中的重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探究,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掌握重难点, 进而掌握理论知识。探究性实践活动的目标设置要注意依据教学目标, 加强学生发展与理论知识的联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同时还要注意课堂情境的创设。

(3) 科学性。实施初中生物探究性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使学生在其中学会学习和思维方法, 学会科学探究, 并从活动结果中学会科学知识, 增长见识, 拓宽视野。因此, 初中生物探究性实践活动必须具有科学价值,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 创新性。创新是探究性学习的灵魂。虽然学生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得出的结论大多都是前人已经探究过并有了定论的课题, 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就应该完全被动按照前人的模式重复一遍, 感受前人探究的乐趣。恰恰相反, 虽然课题对于人类整体而言是已知的实验模式, 但是对于进行实践活动的学生而言却是全新的知识领域, 是未知的奇妙的世界, 理应具有创新性。

3. 实施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策略

(1) 根据教学内容, 选择相应探究方式。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立足教学实际, 根据具体教学内容, 选择相应的研究方式。如“问题”引领式、小组互动式、实验观察式探究等, 提升实践活动的效果。

(2) 立足生活, 从已有经验出发。在开展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活动时, 教师应当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 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教学资源, 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推动实践活动的有效展开。

(3) 活动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发展水平。教师在实施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时, 应当注意对活动的主题内容、难度以及活动方式等进行把握, 使活动的水平与学生的知识量、学习水平以及智力水平相适应。教师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使活动难度处于螺旋上升的状态, 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探究能力。同时, 需要教师在工作生活中多观察、多研究,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实施实践活动。

(4) 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实施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中, 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 立足于教材及社会生活, 选择设置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假设, 搜集资料, 设计可行的实验实施方案, 并付诸实践。帮助学生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背后隐藏的科学规律, 并引导其积极进行知识的迁移, 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

摘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生物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 又是学习的方式。”本文通过对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初中生物课堂实践活动实施中的可行性、实施要求、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 探讨了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初中生物实践活动中的运用, 以期能够提高初中生物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剑钊.浅谈初中生物探究活动教学的有效性[J].大众文艺, 2010, (1) .

3.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研究 篇三

[摘 要]: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新的课程类型确立并在全国各类实验区实施以来,人们对这一课程形态产生了极大的关注,笔者认为,这是解决生物学科教育矛盾的利器,为开拓生物教学新局面将产生长远的、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生物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

长期以来,初中生物的教学中,要么忽视这门学科,要么因升学压力,强调知识忽视实践,导致这门学科在初中教学中的畸形发展。其实,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新的课程类型确立并在全国各类实验区实施以来,人们对这一课程形态产生了极大的关注,笔者认为,这是解决生物学科教育矛盾的利器,为开拓生物教学新局面将产生长远的、深刻的影响。

一、生物学教学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禁锢,存在着种种弊端

1.过多地倚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忽视发现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以授受式教学方式为重要特征的传统教学存在着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倾向,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而传统的统一的课程难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因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只能提供学生极少的实际活动机会,难使学生获得必需的直接经验;只能传递事先编好的具有现成结论与答案的教材,很难提供学生学科以外的信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难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相关研究表明,中小学生课内外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习兴趣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相当大的潜移默化功能。学生长期地处于授受性的教学环境中,往往习惯了被动学习而缺乏问题意识、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2.重视书本知识的习得,忽视直接经验的获取。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也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都强调了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尽管对于青少年来说,成才之路有千万条,但还是具有一定规律性,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通过“做中学”达到学以致用。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的往往是一种体验性知识。由体验所获得的信息,在其后遇到类似的对象和情景时,能够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实际的问题,其体验成为经验,意识成为知识。因此说,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恢复知识的生活性、具体性和多样性特点,也是致力于恢复学校知识的人性化的理想和愿望。因为体验是由身体性活动和直接体验而产生的主观性的感情和意识,它具有主观性、感觉性、感情性、个别性、全人性的特点。尤其是在直接经验的获得过程中,与之相伴随而产生的良好体验,对于人的成长将产生长远的、深刻的影响。

二、综合实践活动能解决初中生物教学的弊端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初中生物教学的影响巨大、联系紧密,综合实践的指导思想与新生物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是一致的,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展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生物教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开展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丰富

生物课中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包括教材中生物学所辐射的绝大多数范围。

1.动植物标本制作。大型标本制作方面:植物的标本可以制作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动物标本则主要选择节肢动物门中的动物,还可以制作例如用鱼、蛙、龟、蛇等脊椎动物的透明骨骼标本;微观标本制作方面:植物的可以考虑“洋葱根尖的纵切面结构”、“叶的横切面结构”等永久切片,既教会了学生一定的制作技术,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又可以通过观察更进一步掌握根、茎、叶的结构知识。

2.植物栽培。可以利用学校绿化和家庭、教室的美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还可以利用嫁接、扦插等技术让学生进行多植株栽培和多品种单植株创新栽培,利用无土栽培技术来装扮教室或家庭等。

3.探究性实验。生物课本中的探究式实验非常多,由于上课时间限制,一些无法完成的探究性实验就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来安排、落实和完成。

4.调查研究。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也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手段。现在的学生所必备的素质不仅仅是能够学习,还需要有和社会交流、融入社会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到课堂外,到大自然和社会环境里,通过访问、座谈、问卷等手段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5.作品展示。利用摄影作品、手抄报等展示知识和学生作品,体现了活动的科学性、知识性,还将技术性和艺术性结合了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对其他同学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也是促进和示范。

四、开展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意义深远

1.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由于兴趣主动参与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积极性高。在老师的引导下参加的探究活动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展示技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促使学生思维方式有了进一步发展,学习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生物学学习效果明显改善,进而使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发生改变。

2.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自主设计活动主题、自主选择活动形式,体验活动的过程,检验活动的效果,能使主体性充分体现;活动中,同小组学生相互沟通、协商、合作,改善了同学间关系,增进了友谊;充分发挥特长和特殊技能,展示自我和发展自我,增强了自信心,促使学生各个方面的转变,智商、情商都得到发展。

3.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认知。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要关心学生是否获得知识,而且要关心学生是否获得体验,增长了智慧。生物学科特点之一就是学习素材丰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感受经历、获取知识,并使一些理论知识得以应用和巩固。

4.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给学生提供活动的平台和资源。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他人以及社会发生接触、交流和获取帮助,因此会使学生自觉克服不良的性格,学会相处、谦让、容忍,逐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5.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只有在生活中、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才会想办法去解决。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促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所有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内化,成为创新的动力。

4.初中生社会实践活动 篇四

今天,我和爸爸去敬老院看望婆婆。

大约开了十分钟的车,我们就到了目的地敬老院,热心的大伯帮我们开了门。只见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在悠闲地晒太阳,非常惬意。有的老人在谈话,看起来兴致勃勃。有的在散步,偶尔的抬起头望望湛蓝的天空。还有的老人可能困了正睡得香呢!

我跟随着爸爸往里走,准备直奔太婆住的房间,我东张西望地注视着每一位老人。就在这时一只粗糙的手搭在我肩上,我回头一看是一位老奶奶,她问:“小姑娘,你来看谁呀?”我回答:“我来看望太婆。”老奶奶低下头思索了一会儿,又看看沉甸甸的篮子,抬起头,说:“小姑娘,带了这么多的点心给太婆啊!能不能给我一个?”旁边的老人严肃地提醒我:“别给她,她得了神经病。”可我还是控制不住双手,我觉得住在这里的老人都挺可怜,挺孤独的,心生怜悯的我不由自主地拿出一块点心,说:“这个给您吃。”老人们十分惊讶。

递了点心,我奔向太婆房间,只见太婆半躺着,看起来有些疲倦。我提起篮子,对太婆说:“太婆,我来看您了,还带了点心和葡萄给您呢!”我边说边拿出来,太婆立刻起身,突然变得有精神了,她的眼眶有些湿润,把葡萄递给我,说:“小艺,乖孩子,你多吃点。”我和太婆聊了片刻,爸爸进来了说;“下大雨了。”我忙走出去看看。呀,这雨下得可真大呀!哗啦啦地居然下个不停,这坏天气在今天的我看来却并不坏,这样,我就可以和太婆多呆一会儿,让太婆高兴高兴。平时,她一个人住在这里,虽然生活起居都有人照顾了,可是我想没有亲人陪伴在身旁的她一定是孤独的,一定非常想念她的儿孙。

聊着聊着,就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我跟太婆道了别,走进了茫茫雨雾中……

敬老院心得体会2

同学们,你们有过和最好的同学,最敬爱的老师集体坐车去敬老院慰问的经历吗?你们知道去那里的感受是什么吗?

9月29日,我就和全班同学和老师一同去了敬老院。现在我就给大家讲讲去那里的感受。坐上车,我的心一直“呯呯”地跳着,我的心里想着敬老院里什么样?我们要慰问的老人是什么样子呢?我带着疑问去了。

下车了,我们排好队走进大门,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走上二楼,来到一间活动室。我们看见正前方的墙壁上悬挂着横幅“热烈欢迎英华小学来院慰问演出”,我的心里很高兴,因为我很希望看到各位老人,迫不及待地想把礼物送给他们,然后跟他们说说话,聊聊天。我们按顺序坐好,因为我坐第一排,所以不敢太放松,一直挺起身板,把手放在腿上端正地坐着。

不一会儿,老人们来了,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有顺序地坐下来。主持人宣布慰问演出开始,第一个环节就是为老人献礼物,我把我准备的小收音机送给了一位老奶奶,在她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可以解解闷,听听收音机里的节目。老奶奶一个劲地向我表示感谢。我又问了问老奶奶多大年龄,在敬老院里生活得好不好。老奶奶告诉我,她已经73岁了,在这里生活得挺好的,有工作人员每天照顾她。开始表演节目了,爷爷奶奶们聚精会神地欣赏着我们的节目。终于到我们班的大合唱了,我们走上台,用心地演唱着。这时,我发现台下的老人中有一半多都流下了眼泪。我想他们流下的应该是感动的泪吧。最后我们与老人们合影留念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我想我们应该多去看看老人,多给老人们一些关爱。

敬老院心得体会3

这是我第一次去敬老院,这一行让我感慨很多,我们去的敬老院不是非常华丽的院座,也不是破旧的小楼,可以说是一座舒适朴实的楼房,背靠小小的山头,环境非常幽静。

进入门口,就看到有些老人在一起玩麻将,坐在一起聊天,那时感觉他们关系很好,觉得老爷爷老奶奶也需要关心和呵护,他们需要温暖,需要我们多去理解和关心他们,看到他们高兴我们也高兴。

我们到了敬老院里面,那里管理员接见我们,给我们大致介绍了一下敬老院的信息,之后我们三五成群的去看望老人,陪他们谈心和聊天,虽然我们不会当地方言,但是我们真切的关怀,让老人感动如潮水般涌出泪水,感谢的言语早已不仅其中。有些老人还讲了他们以前的很多事情,有些老人讲着讲着不禁流出泪水,我们都感动万分。后来我们给老人唱《新不了情》这首歌,我看着老人们的眼睛,他们充满高兴与感动的表情,看了也让我热泪盈眶,让我感到我们的到来给了他们带来快乐感,带给他们幸福和快乐。有些老人甚至在这里呆了好几年,他们没有亲人的问候,没有儿女的嘘寒问暖,他们每一个都有一些迫不得已的理由才住在敬老院的,没有至亲的关怀,日复一日的那样的生活。他们是多么的渴望有人陪他们聊天,给他们关心,他们都没有说出口,只有在那真情才会毫不掩饰的表现出来。我想我们都需要献出一点点爱,把苦涩的泪水抹平,让他们好好度过晚年,让他们不在孤独,让他们感受到世间还有真情。

让我们奉献出一点爱心,为那些孤寡老人增添一份温暖,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人间!

敬老院心得体会4

这个暑假学校的大队部让我们去献一份爱心,那我想了想,便要去敬老院。

下午,我坐着舅舅的车子来到了康乐老人公寓,我先在门口拍了一张照片,便对门口的管理人员说:“叔叔,能让我们进去看望老人吗?我们学习组织了活动。”没想到叔叔听了一口就答应了,似乎还很支持。真是让我喜出望外!

走进敬老院,我们先来到了一间住着一位老奶奶的房间,这里的老奶奶有六七十岁了,大概都是因为儿女工作太忙,顾不上这些老人,才把她们送到这来的。当我们走进房间的时候看到她们正在高高兴兴的聊着天,有说有笑的,看到我们似乎很惊喜,不知道我们要干什么,可是听说我们特意来为他们表演节目,就更高兴了,一下子都围了过来。

“奶奶们下午好,我今天为大家唱一首歌,名字叫”我是一个粉刷匠“。”我的话一说完就赢得了她们一阵热烈掌声。接着我唱完了歌曲,这首活泼的曲子,引起她们对过去的美好回忆。看着她们开心的样子,我也觉得很高兴。唱完歌,我便带着老奶奶去阳台去呼吸新鲜空气了,老奶奶说,“哎,人老了,好久没来这阳台了,没想到空气那么新鲜。”过了一会,我便把老奶奶推回了房间,让她休息。我和老奶奶告了别便走了。

这次来到敬老院,我又有了感受。我觉得我们就算再忙,也不能把父母送进敬老院。因为他们把我们养育大,我们就应该报恩,亲自照顾他们。而不是把他们随随便便送到敬老院,那种寂寞和孤独是我们无法感受到的。

敬老院心得体会5

7月15日,我去了闵行敬老院,住在那里的都是满头银丝的老人们。

刚进门,我就看到了一位老奶奶,她正在弹钢琴。一个年轻的老师对我说那个奶奶会弹很好听的钢琴曲,我想她年纪已经是82岁了,还能坚持弹琴啊,真不容易。我问奶奶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琴的,奶奶说是从80岁开始学的,我听了听她的乐曲,我觉得她弹得比我弹得还好,一看原来只有右手在弹啊,我是用两只手弹的,看来姜还是老的辣呀。

接着,我给老奶奶他们弹曲子,我弹了大约五首曲子,他们都拍手拍得可响了。电子琴和钢琴我都弹了,我在弹钢琴的时候总不习惯,因为它高了一个八度音,而且还要力度,我把这两个要求牢牢地记在心里面,但是总是记不住,记住了这个就忘记了那个,在我弹得时候,甚至不知道哪个是中心的C,还是老奶奶给我指出来,老奶奶真厉害。

弹完了琴,我给老奶奶们讲了故事,都是笑话故事,逗得奶奶们笑得嘴都合不扰了。一个穿深绿色衣服的老奶奶给我端了杯桔汁说:“天太热了,喝点水吧!”但是我只喝了一口,就接着给他们讲故事,讲到第六个故事时,我又喝了一口,讲完第八个故事时,我又喝了一口,九个故事全部讲完了,我觉得口实在太渴了,一下子把桔汁全部喝完了。老人望着我这个“小水牛”,乐的哈哈大笑。

最后,那位弹琴的老奶奶带我去参观了她的房间吧,奶奶说她的房间在七楼,于是我们乘了电梯开到了七楼,到了老奶奶的房间,奶奶给我几粒糖,我说不要,她不肯,于是,我只能要了一粒糖。奶奶还给了我一个大苹果,我再一次说不要,但她又塞到我手上,可真热情啊。

5.初中班级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五

首先老师带领宣布晚会开幕.

1.首先全班同学在班主任何老师带领下布置好教室,将教室的桌子靠在一起,在桌子上面挂彩带气球装扮,中间空出位置由学生表演节目,,然后大家把前天买的一切准备东西拿出来.

(在前一天大家可以准备好零食.同学录,和准备的一些小礼物.准备好一本漂亮的本子.也准备好自己的几张大头贴.)

2.边吃东西边玩传花游戏,(此游戏是用一个水瓶或可以传用的物体,由一个同学在旁边打拍子.随着声音一直传下去,当拍子停住那水瓶在谁手上就是谁被抓到了,然后在拿出准备好的装着大家学号的小箱子抽一张出来,定为向被抓到的人提出要求的人,然后被抓到的人就按照要求的办.下一场抽学号的人就是由上一位被抓人抽)---------------------------此活动将可以进行半小时的时间.,

3.组织同学们制作贺卡等小礼物,并把这些礼物送给曾经教过我们的老师们,和他们交流自己的心得感受,向教过自己的大学老师献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4.以一种文明的方式来抒发同学们的离别情怀。将邀请老师们参加,与同学们一起唱歌跳舞,表达师生之间的感情。中间会唱歌,吃蛋糕,确定我们班的纪念日。(希望那时侯能提前准备好录音机和磁带以便效果更好)接着选首歌合唱.---------------------------这个节目期间可能会比较混乱,当这时.主持人当然要发挥作用啦,先唱首各歌.然后在推荐名单.

5.集体心里话,这个活动的意思是将教室后面的黑板涂干净,用笔写下自己对下一届初三的学弟学妹们的话,装在信封里然后将信摆在黑板后面,列成一排,-------------------------这个环节希望每个人凭心而论,写下自己对他们真正的告戒与祝福.当然关于能不能让下届在我们班上课的学弟学妹们看见与拿到,这可能需要班主任的帮助,将信收好到下学期的到来将信给他们的老师并每人一封.

6.全班同学把自己的QQ和电话或可联络地址写在黑板上,让同学记录下来.

7.每个人发表自己未来的梦想,然后写在纸上,折好交给主持人,主持人收集好,并可以承诺在每人实现了之后可以到老师家拜访和探望时取回------------------------此环节每人必须参与,可以说很容易很难企及的,但根据每人心里所想的,不嘲笑对方的言行,这个举止很容易发生在同学演讲的时候.,这环节可以帮助许多对未来迷茫和无助的同学参考自己未来打算.

8.踩气球:把4、5个气球吹好后绑在一只脚的脚踝处,一面保护自己的气球,一面去踩别人的气球,到时间后(2-3分钟),看谁剩的气球多谁胜,非常有意思。

9.班主任颁发一些奖品.总结晚会的落幕,

10.集体认真清扫教室卫生,带着对这个我们第二个家的爱护与感谢打扫每一个角落.做到“文明告别母校,留下美好回忆”------------------------此环节卫生委员要事先准备好桶子,抹布和一切要用的清洁工具

11.中考完后为使同学们身心得到放松,同时为了给即将离开母校的同学留下最后美好的校园回忆,特在学校内举办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在这一天内拍下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校园各个角落的照片及dv,并可借此机会与老师、同学合影留念.

注意事项:

1.要先准备好传花游戏的学号箱.

2.准备好录音机和放的歌曲磁带.

3.准备好零食和同学录和大头贴和几张信纸和信封笔以备要写东西的时候用.食物要挑大众化一点的,种类要尽量多一点,水果自然是不能少的,考虑到预算问题,建议可以买时令水果,总之要确保每个人都有东西吃哪。

地点要找那种宽敞的,光线好的,桌子就用课桌没关系。桌子可以排成一圈,因为这种场合即使有老师或者嘉宾,他们往往也很乐意融入同学之中。

还要找同学做一下主持人,要准备一些节目游戏什么的,要让气氛HIGH起来。

5.宣传.文艺或其他班干部应早点布置好教室的装扮,使教室更加可爱温馨.

6.建议此次的资费从班费上扣出.

7.茶话会间增加如词语接龙什么的余兴节目。活动期间不要去注意纪律问题,但是要注意学生安全问题,打架吵骂是需要禁的。

8.晚会不能进行时间太长,以免各位家长担心,应考虑到安全问题

6.高中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篇六

1007班周日

一、提出问题

寒假到了,新年快要到了。我们终于可以快乐地过一个美妙的假期了。刚离开学校回家的途中,妈妈就收到了英语老师发的寒假作业要求,她得意地念给我听,可我却耍赖:前两天我要好好地休息,让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妈妈答应了。

两天后,我乖乖地走进爸爸布置好了书房,开始了我的寒假作业之旅。上午三小时,下午四小时,晚上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网络就与我说拜拜了。妈妈还嘀咕:要是准许学校补课该多好!加威胁:你可不要等到开学了还没完成好作业!这样的生活让我不免有了些许牢骚,可妈妈不为所动。

过年了,除夕夜,妈妈说我可以上网了,利用这过年的前几天完成一项作业——社会调查。

题目:中学生们是怎么过寒假的?

对象:我的QQ和妈妈QQ里的中学生好友。

二:中学生寒假生活调查表:

1、寒假里你主要进行了哪些活动?(请列举至少4项)

2、你在寒假中有什么自己十分想做的事吗?

3、你是否能经常进行体育活动?是什么体育活动?

4、你定的寒假计划家长干预了吗?

5、你是否还得上一些补习班?这是你自愿的吗?

6、面对皑皑白雪,你去打雪仗了吗?家长同意或支持了你吗?

7、你每天帮父母做了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吗?

8、你按时完成自己了自己原先定好的寒假计划了吗?

谢谢合作!祝新春快乐!

三:调查结论:

以上问题以聊天或留言的形式询问了60人,其中,高一学生:36人,职高生:10人,初三学生:8人,初一学生:6人。询问后回答问题的有49人。我经过统计发现大家的计划无非是烤火、拜年100%、做作业100%、看电视100%或是上网83.67%之类的,几乎是所有的同学都认为放寒假没什么有趣的,也没什么自己特别想做的事(因为即使是有,也实现不了),至于参加体育锻炼的话,那就可以说也是没有,仅仅有男同学说喜欢打篮球,所以在天气好时,会偶尔打打篮球。寒假计划?只有心里头模糊的,不具体,没形成文字啦。补习班?哈哈,太好了!没有!玩雪,那是肯定的,这就不要请示家长了吧?“家务活本就不多,大人们也好象嫌我越帮越乱,老说要我走开些,呵呵。不过,喊我做什么,我还是执行。”家长们都要求子女少玩一些,多搞搞学习。

在走亲戚的途中,我发现了9个同学加入了玩龙灯的行列,小宇说他初一那天赚了300元,小军说初二那天他们每人分到了400多元。大人对这行动无一例外都说支持。

四、调查意见:

1、制定寒假生活计划。“你只有早做计划、合理安排,才能度过一段快乐而又充实的寒假生活。”老爸说,“你应该写一份寒假计划书,合理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 1

作息时间,你才会成为时间的主人。才会让这个寒假过得很有规律、很充实。

2、礼仪教育不可忽视。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在寒假期间,同学们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收集了解过年的礼仪和风俗,并在过年时自觉遵守。同时,要学习一些交际用语和待人接物的方法,为自己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尊老爱幼,探望长辈。在寒假,同学们应该和父母趁着春节,看一看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等,向他们拜年、问好。

遵章守纪,注重公共场所秩序。寒假期间外出乘车、骑车要注意交通礼仪。要力求做到时时处处讲究“礼貌、礼让、礼仪”,作为中学生不要抽烟、酗酒。

3、沟通亲情。

平时,同学们忙着上学,家长忙着上班,坐在一起交流的时间很少。在寒假,同学有了时间,可多和父母一起做做家务、走亲访友,增进与父母、亲人的沟通交流。坐下来和亲人谈谈心,汇报一下学习,也可以和亲人讨论社会热点,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寒假期间,还可以和家人一起去逛逛书店、博物馆、科技馆,和亲人一起充实自己的大脑。你也许会“惊讶”地发现,其实大人们原来也是很好沟通的。

4、培养爱好。

7.初中数学活动板块的实践与思考 篇七

一、数学活动课的内容分析

为了实施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理念, 同时落实“实践与综合运用”的具体内容, 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在每章结束后, 统一安排了“数学活动”这一栏目, 教学量为1课时, 共有33课时.

1. 数学活动课的内涵

数学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形式, 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 发现和解决问题, 体验和感受生活,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强调进行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它作为数学课程的一部分, 首先必须是学科课程的探索性活动课, 其教学内容应先于学科课程的教学, 所起作用在于先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形成感性认识, 并进一步探究问题的结论.

2. 数学活动课的活动方式

教材中的数学活动通常是引导学生应用本章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主要有以下六种活动方式: (1) 动手操作, 数学操作可以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比如九年级 (上) 的折纸与证明问题; (2) 数学实验, 数学实验往往是用来验证、证明数学定理的正确性.比如八年级 (上) 关于勾股定理的研究; (3) 实际测量, 实际测量是学生十分喜爱的户外体验活动, 实际测量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 增长见识, 促进数学教学交流,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七年级 (上) 的测量距离; (4) 调查统计,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每个人必须掌握处理信息的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也应顺应社会的发展, 增加学生统计调查的机会和体验能力,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学校的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比如九年级 (下) 的香烟浸出液对种子萌芽的影响; (5) 规划设计,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规划设计式的体验学习, 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比如八年级 (上) 的平面镶嵌活动; (6) 思维游戏, 游戏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体力、智力、交际能力和情感等.比如七年级 (上) 的算“24”.

3. 数学活动课素材的开发

教材中数学活动课的基本素材不充足, 有的只有几句话, 比如数学活动———设计包装纸箱:“市场上某种型号的肥皂, 它的长、宽、高分别是16cm、

教学月刊·中学版

教学参考2011年第10期19

6cm、3cm, 一箱这种肥皂计30块.请你为肥皂厂设计一种包装箱, 使该纸箱所用的材料尽可能少.”要老师上这样一节课, 老师感到困难.这时我们首先要思考:教材为什么要增设这样的内容?编写意图是什么?怎样发挥它的作用?从对教材的编排分析, 笔者认为编者是希望以此为引子, 让学生沿着这根线走进数学世界, 去拓展更广阔的数学学习天地.了解了意图, 就有素材可开发了.笔者布置学生课前去超市调查各种货物的包装, 思考其包装盒形状的合理性.再布置学生找一些包装盒实物.这样课堂上教师展示一些学生收集的包装盒, 让学生观察分析.然后把课本上的问题设计成具有梯度的问题串:问题一, 有两盒肥皂, 它们的长、宽、高分别是16cm、6cm、3cm, 请大家设计一个长方体的包装盒, 能把这两盒肥皂恰好放进去.看看有几种方案, 并画出每种方案的包装盒的表面展开图.若不考虑粘接处, 哪种方案材料最省?问题二, 如果有六盒肥皂, 它们的长、宽、高分别是16cm、6cm、3cm, 这样的包装盒又如何设计呢?再追问:若不考虑粘接处, 哪种方案材料最省?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问题三, 如果是三十盒, 你能设计出一种你认为是比较合理的包装方案吗?你选择方案的理由是什么呢?最后拓展:用一张正方形的硬纸板制作一个体积尽可能大的无盖的长方体纸盒, 应如何设计?这样素材就很丰富了.

教者认为开发数学活动课的素材主要是从生活中收集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素材, 更多的是选择、调整、整合、创造、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材.要选好数学活动课素材, 教师要有较深厚的数学文化底蕴, 必须掌握丰富的活动课原材料.这就要求教师去博览群书, 结合实践去收集原始素材, 然后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 提炼成为一些与数学活动课教学相辅相成的、具有梯度的数学故事、趣味游戏或问题串等方面的资料, 作为数学活动课的备选材料.

二、数学活动课的意义与价值

数学活动课对于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 让学生从活动中感悟数学、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创新能力和提升自信力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意义.

1. 有助于实践“为培养创新能力而教”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识事物是从手指开始的.”实践活动是儿童获得大量信息的源泉.数学也同样, 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本质规律, 必须通过各种活动获得有效信息, 进一步通过分析才能从中认识其内涵.荷兰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说过:学生学习数学最好的方法是“再创造”, 即学生在活动中探究, 再发现数学知识.在活动的基础上学习数学, 才能真正发展人的创造力.

2. 有助于实现“为多元智能而教”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 多元智能理论能够更为准确地描绘和评价人类能力的面貌, 每个人的智能强项是不同的, 教育的责任就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智能强项.多元智能理论给初中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启示是:学生的智能是多元化的;社会与学校提供学生的学习机会应该是多元化的;学校与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课程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只有这样, 学生的各种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倡导教师“为多元智能而教”、“通过多元智能来教”.“为多元智能而教”在于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通过多元智能来教”在于努力使不同智力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同时, 通过调动不同智力活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同作用, 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怎么样, 但对于数学活动课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动手能力并不比其他学生差, 这是多元智能的最好说明.

3. 有助于贯彻“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的“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发展能力与创新精神;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为了达到这些要求, 按教材进度定期开设活动课无疑是一个良好的举措, 因为教材中每一章的活动内容对于训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达到“数学地提出问题”、形成“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都是很好的材料.

三、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原则

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才能体现数学活动课的意义和价值.

1. 问题性原则

强调以问题为载体和核心, 围绕问题的提出、解决和拓展而展开课题.

2. 探究性原则

强调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在教师指导下, 探索已知数学情景, 发现问题, 并探究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3. 主体性原则

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地探究问题, 给予学生对个人价值和信仰问题做出独立决定的机会, 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 只能在必要时给予启发和适当的指导.

4. 互动性原则

强调多重互动, 如教师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等多种形式, 互动是一种交流、碰撞、协作的过程, 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方法.

5. 实践性原则

数学活动课的重要特点是强调“活动”, 因此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 让他们在活动中多动手实践、多动脑思考和多动口表述, 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6. 发展性原则

强调着眼于学生的智力因素, 非智力心理因素的整合发展, 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技能的同时, 全面提升个人素质.活动只是数学教学组织的形式, 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 形成数学能力才是数学活动课的最终目的.

四、数学活动课的教学模式

数学活动课也是数学课, 它的开设应与常态下的数学课基本一致, 以教室内集体上课的形式为主;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数学课, 上课时应该有“活动”的一面.笔者通过实践探索, 认为数学活动课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 纯课堂式教学.学生的活动基本在课堂上完成.开设这类活动课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以纯知识为主, 比如七年级 (上) 的算“24”. (2) 课前学生活动———课上教师讲解式教学.开设这类活动课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某个知识应用性方面的题材, 比如八年级 (下) 的“反比例函数实例调查”. (3) 课上教师讲解有关知识———学生室外活动———回到课堂交流式教学.开设这类活动课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测量一类的题材, 比如七年级 (上) 的“测量距离”. (4) 课前活动———课上交流———课后活动式教学.开设这类活动课所涉及的内容以探究性知识为主, 比如八年级 (上) 的“勾股定理的研究”.当然数学活动的教学模式不止这些, 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五、数学活动课的情境创设与作业布置

在近年来的实践探索中, 笔者越来越意识到活动课不必像一般课堂教学那样, 上课时一定要有“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情境”可有可无.因为数学活动课本身的教学重心已经发生了偏移, 已不再是纯知识的传授.如果非要每节活动课都来一个“情境创设”的话就显得太机械了, 而且有的题材不易做到, 因为这些题材本身就是游戏性质的, 它是通过游戏来说明一个数学问题, 如“石头、剪子、布”就是这样的.而有的数学活动课是具有思辨性的, 这类活动课可以创设一个恰当的情境, 如“平面镶嵌”这一内容, 上课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 街上的石块铺设用的是一些什么形状的石材?关于活动课作业的问题, 笔者认为, 活动课既可以布置纸质作业也可以是纯活动性作业, 根据课题而定.有的活动课本身要求的就是实习为主的作业, 如课外搜集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课后了解“三个一次”的应用、剪纸等, 这类活动课无需设计纸质作业;而像“正方体涂色”、“画画算算”、“二次函数与校园景观设计”这类与中考有较大联系的课题可以设计一些纸质作业;而像“确定藏宝图”、“测量距离”这些课题无需布置课后作业.

实践证明, 开设数学活动课有着常规数学课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 数学活动课作为新生事物, 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 教学中涉及的理论内容不多, 基本上是实践性的, 这对提高数学活动课的研究档次不够;开设活动课还没有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现阶段获得的成果对活用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是有一定作用的, 同时感受到将这些成果总结出适合不同地区的教学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数学活动课教学的认识和探索无止尽, 如何能更好地提高数学活动课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等问题方面, 还需广大数学工作者共同努力!□◢

教学月刊·中学版

8.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索 篇八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超越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紧密联系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首先,挖掘学生熟悉的资源。教师可以把学校的计划作为一个“框架”,然后留出足够的生成“空间”,让学生去发挥,鼓励他们到社会上去,寻求社会关注的热点,指导他们主动完成调查专访等,从而真正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特色;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活动中、实践中提出感兴趣的课题,使之课程化,比如学生春游前,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设置计划,调查、访问、考察、采访当地人,调查农民粮食收成情况或者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现状及运用推广情况等。

其次,挖掘教师熟悉的资源。首先应挖掘校园、社区的教师资源,让有一技之长的教师、师傅、有特长的家长等组成实践课程的智慧队伍。学校还可组织各年级教学骨干,安排好具体可实施操作方案,结合本校特点制订活动项目,设置体现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促进教师间相互配合、切磋提高。如此安排,既能让教师们分工又合作,既集思广益又体现综合的要求,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综合活动中去,从而加快综合活动师资的培养步伐,为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条件。

二、多方面体现课程活力

教师在实施综合活动课程过程中,如何让综合活动真正充满活力,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一是要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

教师应抛弃旧观念,放下高高在上的权威架子,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合作关系。教师必须与学生多沟通交流,把要传授的知识通过活动传授给学生。教师还要杜绝以成人的眼光来探究问题,在教学实践中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做活动的主人,教师只能作为参与者、组织者、帮助者和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还要和学生一起开展探究实践,树立为全体学生服务的观念,灵活安排活动时间。综合活动在时间上可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教师可在课表上安排步骤、组织协调好,做到时间上不拘一格,充分利用校园、社区资源,利用休假日等,以此体现课程活动管理的灵活性、开放性,让学生有自主的活动空间。

二是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传统课堂的活动方式侧重于教师讲,学生听,侧重于练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侧重于活动、体验、调查、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校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和参与活动的条件,让他们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活动中可采用动手操作和生命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如采用烹饪、生命救护、航模、折剪纸等活动方式主要为动手操作,而地震小屋、模拟法庭、体能拓展等活动方式则侧重于生命体验。

三、建立多角度评价机制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从评价主体来说有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从评价的维度来说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学校要提高综合实践的效果,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学校应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做到目标多元、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教师要注重挖掘和发展学生自我评价的潜能,每次活动后可要求学生自我总结,如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碰到什么问题、有什么决策和建议等,都要有记录。教师应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不断修改调整评价策略,及时给学生肯定和鼓励,获取学生的主观认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应仅以获得系统知识为目的,还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生成和经验重组,关注他们的实际体验、感受和收获,即关注过程对学生的发展价值。教师组织评价时,应跳出问题看问题。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的各种体验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了活动本身。

(作者单位:秭归县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严 芳

9.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九

课题1:有关“家”的常识

【活动目的】

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亲情的摇篮,家是我们童年的乐园,家是我们成长的起点。家让我们魂牵梦绕,每个人都想拥有自己的家。鸟儿倦飞知返,在外漂泊的游子想回到家,家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记忆,家里的每一样东西都留下了我们的痕迹。一张“全家福”留下了永恒的瞬间,你笑得那样甜。

此活动可以增强对家的感情,对亲人的感情;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责任和奉献意识;美化自己的家,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家的发展演变历史。

2.增强对家的感情,对亲人的感情。

3.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责任和奉献意识。4.美化自己的家,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5.认识中外家庭伦理的差异。

【活动准备】

1.思想准备

2.认真思考与“家”有关的问题,打算为“家”做些什么? 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2.材料准备

①搜寻与家庭有关的杂志、书籍来阅读。②找一些房间布置方面的书籍研究。③准备好与“回家”有关的光碟或磁带。④上网查询与“家”有关的网址。

【活动建议】

1.采取个体活动与集体活动相结合的方式。2.请求父母给予大力支持,积极配合。

3.请老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包括资料的提供。4.活动结束后要进行评价和总结。5.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活动过程】

我爱我家

打开轻纱窗

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亲情的摇篮,家是我们童年的乐园,家是我们成长的起点。家让我们魂牵梦绕,每个人都想拥有自己的家。鸟儿倦飞知返,在外漂泊的游子想回到家,家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记忆,家里的每一样东西都留下了我们的痕迹。一张“全家福”留下了永恒的瞬间,你笑得那样甜;门前的那棵桃树伴随你一起成长,到了春天开满了粉红色的花,再过两三个月就结满了桃子;祖上传下来的八仙桌,依然放在你的客厅,接待着远亲近客…… 昨天——今天——明天 过去的家

听父母介绍一下,十多年前你家的情况,包括房屋、家具、生用文字写下来。老照片: 现在的家:

现在你家是什么模样呢?请画一下你家住房的平面图。未来的家

再过十多年,你长大了,社会发展了,条件更加好了,你打算建成什么样呢请用彩笔画出你理想中的家。构建新家谱

调查了解你的家庭的历史及现状,填写下来。姓名:

生活年代:

职业:

动动手 1.打扮自己家的小院或阳台。

假如让你来布置你家的小院子或阳台,你打算买哪些花草、如何布置。把你的设想写下来,并付诸行动。(提示: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到市场上买一些价廉物美的花草,合理布置,利用时间管护、如浇水、剪枝等)

2.营造属于自己的个性空间——你的房间布置

你的房间是你的小天地,是属于你自己的心灵空间,你可以在里面做功课,写日记,你可以在里面听音乐,看童话故事。你一定希望把自己的房间打扮得独具魅力。那么就动手吧,发挥想像力,精心营造一下。①小工艺品名称 ②墙上装饰画名称 ③小床的摆放 ④书桌的摆放 ⑤台灯的式样 ⑥闹钟的式样 ⑦小书橱内的书名

3.尝试做下面的几个“一” ①为父母做一次饭 ②给父母洗一次衣服

③和父母一起到田间干活一回

④和父母进行一次促膝谈话 ⑤给父母唱一支歌

大家一起来 1.反哺之德

你的父母养育了你,对你恩重如山,你将如何报答他们的恩情?乌鸦尚知反哺,何况我们人呢?父母对我们无微不至地关怀与爱护,我们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轻他们一点负担,让他们感到你长大了、懂事了。母亲的目光

母亲的目光 母亲的目光

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是深情的针,绵绵的线 无论何时何地 我生活的每一处细节

故事的主人公总是我都被缝补得完整而美丽 母亲的目光 母亲的目光

是一缕温柔的阳光 是通往故乡的小路 无论天寒地冻 踩着叮咛与关怀

都会给我勇气和力量我走向梦中的天堂

读了这首小诗,你有什么感想,写下你对母爱的感受,并请你也写一首小诗,来赞美你的母亲。

2.在班级举行一次“我爱我家”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语文老师帮助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并将优秀作品贴在教室后面的“作文园地”内。优秀作品的题目及作者

10.初中综合实践课活动 计划 篇十

一、工作思路及目标

本学期,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教研工作仍坚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教学常规为规范,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厚德强能,用心研教”,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继续提高中学两学科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促进两学科的教研工作和课程改革的从深发展,进一步加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力度。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指导思想

2010-2011学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重点着眼于进一步彰显课程特性,以“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走进自然”为主题,突出课程“开放”,关注探究“过程”,不断完善课程形态。倡导在研究过程指导以及研究方法指导领域的纵深发展与大胆突破创新。同时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开展课题培训,加强指导,切实提高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领域的研究水平和专业素养,在实践中继续探寻最佳的课程实施方法。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课程意识,提升组织和指导课程实施的水平。

三 活动措施 计划

1、定期组织区级综合实践活动 评比工作,不断总结、反思和交流活动的成果,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性资源。

2、利用网络优势,形成交流的平台,建立市、区、校三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网页,为学生及时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理论与动态、丰富教育资源、交流经验、解决困惑提供支持和帮助。

11.初中语文实践活动课浅析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语文

实践课语文素养

新课标提出,教师应当多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与探究语文知识。初中生语文能力的形成需要借助实践活动来实现,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价值观的形成等,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既需要凸出学生的地位,还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此提高实践活动的时效性,这也是语文实践活动的目标。

1.活用音乐资源。扩张“广”度空间

语文实践课不能太过随意,但在形式与内容方面也不能太过死板,需要容纳更多的内容,接受不同的立场,按照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师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内容的开放不仅能够使教师把握课改的目标,还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在课堂上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就能够为学生观察世界,了解生活提供良好的依据。在教学中,教师可将音乐资源与语文课程相结合,帮助学生感受文本意境。例如在学习《鼎湖山听泉》时,文中将泉水比作种种乐声,假如只靠教师讲解,过于抽象,学生很难理解为何作者要将泉水流动的声音比作提琴。此时教师就试着引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与古筝《高山流水》。先为学生播放《梁祝》,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描写的悠扬的乐声是小提琴的。随后为学生播放《高山流水》,这首乐曲与流水声更加接近,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就能够理解文本的意境,深刻地分析作品的主题。随后教師可让学生针对“文章为庆云寺带来了大批的旅游者,但给自然保护区带来了哪些威胁”展开讨论,经过讨论,学生就了解了社会问题。而在学习《水调歌头》时,教师则为学生播放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这首歌曲流传较广,在课堂播放后,学生的印象则更加深刻,多数学生不用刻意背诵,就能够记住诗词的内容。当学生记住诗词的内容后,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演唱,或者朗诵,由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综合素养。在教学中注入开场白,营造良好的氛围,能够带领每一位学生融入情境,将文字与音乐融合得天衣无缝,课堂容量也得到了扩张。

2.认真指导,“活”学活“动”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时,应当具体指导不同的环节,设计科学的活动程度,优化课堂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能力与个性,为学生安排实践活动,由此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以《开展一次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为题,开展实践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学生不仅发挥想象力亲手制作礼品,还设计了很多活动方案,教学过程非常顺利。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相信学生的能力,只要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实践,认真思考,就能够达成教学目标。如教师可以《赏春联》为题,让学生自己搜集不同的春联,看到自己喜欢的春联就抄写下来,整理好以后在课堂上展示,学生间可相互欣赏。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自己写春联,也许语法方面会有欠缺,韵味不足,此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就能够认识到写春联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怎样才能做到工整对仗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开发资源。为语文活动课增添鲜活血液

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仅依靠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是不够的,必须拓展活动空间,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个性化的综合实践活动除了要具备地方特色,还需要充分地发挥学校的课程资源,按照当地的自然条件与地方文化等,凸出实践活动的个性。例如教师可以“了解家乡,感受家乡”为题,让学生写一篇感情真挚的文章。在校期间,教师可安排一次综合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用半个月的时间,分几个步骤来完成。在准备阶段,可以十个人为一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围绕家乡确定研究课题,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在交流阶段,教师就可让学生相互交流,汇报课题的研究内容与途径。主要的课题为:发掘历史、开发旅游资源以及展现新貌。学生汇报内容后,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如旅游图片或者历史故事等,对如何介绍名胜或者讲故事等进行点拨。最后写出文章,每组选一篇文章进行演说。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的能力也将得到有效的提高。

12.初中生社会实践活动 篇十二

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以下简称“新课标”) 中对英语课程的性质是这样定义的: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 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 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 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 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新课标还提倡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因此, 英语课堂教学要在教师的主导下,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鼓励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才能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语言应用能力。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能使教师了解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差距, 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调整教学、改进教法, 做到因材施教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获得了大量的知识、经验, 形成了思维能力, 丰富和发展了兴趣和爱好, 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科学态度。通过参与教学活动,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机会用已有的知识去认识和解决现实中的新问题, 这能使他们不断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能力, 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程度都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是值得每一个英语教师探讨的课题。

二、提高初中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的策略与实践

1.多对学生进行肯定和积极评价。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从心理暗示角度讲, 教师对学生肯定和积极的评价会直接在心理层面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增强、兴趣和能力的提高, 还能帮助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现在的初中生自尊心较强, 多数学生都怕在同学面前丢面子, 教师多对学生进行肯定和正面的评价有利于淡化学生的这种心理,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以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因此, 对于学生在课堂活动中, 特别是会话训练中的一些不影响沟通顺利进行的错误, 教师应该忽略, 而非马上打断学生的谈话进行纠正。因为过多的对细微错误的纠正会打消学生继续发言的积极性, 同时也使会话训练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在做出反馈和评价时, 教师应该注意在正面和负面评价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既要指出学生的优点, 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也要适当指出明显的错误。在指出和纠正错误这个环节上, 教师也可把大多数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收集起来, 再集中在某一个时间让所有学生共同讨论和纠正。这样则可避免当中指出某个学生的错处, 造成紧张心理和压力, 影响课堂活动顺利进行。

2.注重引入环节。有效的引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而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应围绕教学内容, 认真研究每节课的引入, 为新课的引入铺路搭桥, 目的是使学生明确目标, 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联系学生的亲身经历也是一个很好的引入方式。因为亲身经历, 所以有话可说。如而语法课通常都枯燥乏味, 大部分老师都会先呈现语法规则, 然后通过大量的语法操练使学生掌握语法规则, 或先呈现例句, 让学生总结归纳语法规则, 这种课时一般课堂气氛都比较沉闷, 学生容易开小差。但在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中, 笔者用学生学工期间的照片作为引入, 通过展示照片, 让学生们自由讨论, 回忆在学工期间的一些活动来引入一般过去时, 课堂气氛热烈, 同学们都拥跃发言, 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3.结合教学目标, 创设情境。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因此, 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意味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创设应和教学目标一致, 并且应该接近实际生活。例如, 八上中的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中, 笔者就将制作milk shake所需的食材及搅拌机等带入了课堂。先示范, 然后让学生亲身参与, 亲自制作。一节课下来, 学生能熟练掌握句型, 并将其用于其他的食品制作过程。由此可见, 教师创设或模拟的生活场景, 应具有真实、生动、实用的特点, 便于学生将所学语言材料进行综合、创造性地进行表达交流。这种练习方法, 有接近生活的交际功能, 而且能变单调、机械的句型操练为活泼、生动的交际性练习, 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

4.搭建支架, 逐步提高。支架式教学策略提出: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及时的、恰当的支持帮助; 随着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认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教师将逐渐减少对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新知识后, 教师将撤去所有的知识框架, 让学生完全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独立完成任务。研究表明, “支架式教学法”能彻底释放学生的潜能, 促使他们通过与他人互动完成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例如, 在Unit 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中, 先搭建支架, 教师帮助操练和巩固be going to do句型, brain storm关于职业的词汇, 然后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 随着2012的即将结束, 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笔者搭建支架, 先问:If doom day really comes, what will you do? 然后再问:Will you ride a spaceship to mars? 最后再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to help people on mars? 几个课堂活动由易到难, 为学生的语言输出搭建了支架, 使学生有话可说, 踊跃发言, 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性, 提高了课堂效率。

5.小组合作学习。建构主义认为, 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 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 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而且, 在目前大班教学的背景下, 以分组的形式开展英语课堂教学, 能为更多的学生创设交流和展示的机会, 能为学生提供更多运用语言的机会,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与同学的讨论和共同学习, 比班级教学和个人自学在学习上能取得更大的收获, 更好地理解和建构所学的知识。例如, 在八年级下Unit 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中, 笔者要求学生们按座位自己组成四人小组, 自己确立组长, 并讨论“What will the world be like in 1000 years?”, 要求每个人都要表述自己的观点, 并由组长记录, 笔者则在教室内走动, 帮助表达有困难的学生, 或鼓励不主动发言的学生。因为答案是开放性的, 并且在组内相对在全班面前人数少很多, 笔者观察到大部分学生都畅所欲言, 甚至有些同学还能得到组内其他同学的帮助。

总之, 要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应该多样化。因此, 老师在课前应该做好充分准备, 根据每单元课文的主题设计各种活动。课堂活动的模式可以丰富多彩, 灵活多变。只要能用心设计、切合主题, 沉闷的课堂就可以变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 学生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就会增强。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开展“如何激发初中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试图通过教师自身对教学法的研究, 根据人教版《Go For It!》每单元不同的主题, 组织各种课堂活动, 并以此提高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充分结合,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 总结了提高初中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的策略:多对学生进行肯定和积极的评价, 注重引入环节, 创设情境, 搭建支架和小组合作学习等。

关键词:初中生,课堂活动,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2011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

1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优秀 篇十三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和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2、学会制作贺卡,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美术等学科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精神,使学生体验到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制作贺卡,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美术等学科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精神,使学生体验到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教 学准 备:

1、每个学生准备好卡纸、剪刀、胶水、水彩笔或蜡笔及其他做贺卡所需材料。

2、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音乐。

3、几张供学生参考的贺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让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你们喜欢这首歌吗?为什么呢?

2、是呀,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有哪位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又有哪一个孩子不爱自己的妈妈。

3、3月8日是母亲的节日,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你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二、小组协作,制作贺卡

1、今天这堂课上,我们就亲自制作一张贺卡送给亲爱的妈妈,带给她一份惊喜,好吗?

2、做一做 ①贺卡的样式有很多,你们瞧--师边出示边简介:有心形的、圆形的、镂空的、立体的等等。 ②小朋友,这些贺卡漂亮吗?其实,只要你肯动脑筋,设计出的贺卡会更漂亮。你准备设计怎样的贺卡呢?跟同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③让灵巧的小手动起来吧,看谁的贺卡最有特色。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与学生个别交流) ④交流评议。

3、说一说、写一写、问一问 ①“三八”节即将到来,小朋友有什么祝贺的话想对妈妈说吗? ②小组讨论(学生逐个发言,其他学生耐心倾听,待发言结束后发表见解。③在合作中,学生锻炼了听、说能力。 ④交流反馈。 ⑤小朋友,你们都说得很好,现在让我们拿起笔,把刚才说的话写在贺卡上,看谁的字写得美。不会写的字可以请教同组的小朋友,也可以问老师。

4、画一画。 ①小朋友,想让贺卡更加精美吗?请发挥你们的想象,用五彩的笔去装扮它吧。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和小组的伙伴商量。 ②学生动手操作。

三、展示交流,互相学习。 (分小组、全班同步进行)

四、联系生活,巧送贺卡

1、亲手制作一张贺卡,就是对母亲的一份爱。小朋友,你准备怎样把贺卡送给妈妈呢?

14.高中生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怎么填 篇十四

为了对这一年半来所学的知识、所培养的能力作一个除期末考试以外的另一个侧面的检验,在这个寒假中进行了一次家教实践活动。现将该次实践报告的具体情况作如下报告: 实践对象:本村一名小学一年级女学生(学习成绩较差);

实践目的:对该生一年级所学知识作全面复习、巩固、提高,使其对即将学习的二年级的知识作初步了解;

实践过程:在整个过程的起初的两三天里,我并未贸然进行实质性的教学活动。我首先翻阅了该生一学期的作业及考试试卷,又向其家长了解了一些情况,我对该生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掌握:由于该生一直住校,家长管理较少,造成学习上的长期松懈,基础较差,具体表现有:20以内的加减法不能准确而迅速的算出;对拼音字母的识记和正确拼写有困难。

针对上述情况,通过大概一周的练习后,该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我认为这一阶段的教学没有多少方法和技巧的讲究,关键在于熟练程度,即所谓“熟能生巧”。所以在这两周时间里,我保证每天都有足量的书面习题让其练习,并随时以口算的方式进行考察来加深印象、巩固效果。而语言叙述尽量直白,数量关系尽量简单,涉及数值在20以内;等到这一关过了以后,我便逐渐加大难度,语言叙述,数量关系略显复杂,涉及数值扩大至100以内。与此同时,为培养该生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将供其练习过的应用题变换主题后抽取“条件”或“问题”让其补充完整再解答。经过这番辅导后,该生解答应用题的障碍基本得以扫除。

在“拼音的正确的拼写和拼读”这个问题上:我首先让其明确了拼音拼写拼读的基本规则,然后在其课本生字表内找错读、易混淆的音节为其特别指出,帮其加以辨认、辨读。接下来,我将生字表按“同韵、同音”的原则分类后,让其注音;还将生词的拼音写出,让其写出汉字。以此来加深其对字形与读音、拼写方式的印象。这样的练习完成一遍后,我又将在练习中出现错误的整理出来,先提供正确答案让其辨认、朗读,再为其听写。这样反复几遍,“逐渐缩小包围圈”,扫除“死角”。最终,该生在做“为字注音”“看拼音,写词语”这类型习题是都有了很高的正确率。

实践结果: 最后让该生做模拟考卷,语文、数学均能达到90分以上;了解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乘法的运算方法,完成了乘法口诀表的背诵;语文第三册生字识记过半,新课文朗诵流利。基本达到了预想效果。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实践体会:

第一,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专心和钻心”;我为这次实践的顺利进行,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准备。虽然说对于一年级的知识不在话下,但我还是找来了教材和教参等专心备课,力求做到在知识上准确无误;除了在“教什么”上下功夫,我在“怎样教”也丝毫不敢马虎,我翻阅了《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小学语文、数学教学法等专业书籍,上网查询了有关经验交流,在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从事教学工作需要“耐心”;面对一个年仅7岁的一年级的学生,他对知识接受和记忆的方式和能力都有其特点和限制,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从自身主观出发“想当然之”。对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障碍要“耐心”的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三遍,同时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对路,切忌“简单粗暴”。

第三,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与人“交心”;在教学中不能够“闭门造车”、“一叶障目,不视泰山”,要多与外界交流,掌握更多的信息,丰富自己的教育背景。我注意了与家长的交流,一方面更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有利于我“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我及时将教学进展及时反馈给家长,有利于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同时,我还向多位我以前的老师请教,他们的经验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因此,我的教学原则是:对待孩子要有耐心、有真心、有童心。有的老师不能体谅学生的难处,作业写错了就动辄大声呵斥,小孩子很容易有反抗情绪。就算学生屡次不改,我还是支持感化方式。比如说有的时候,讲解了好几遍的问题,学生也貌似是懂了,可是到了第二天,又犯了同样的错误。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就会觉得自己非常无力,但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有限的,不像我们大人一样一说就通,需要多练几遍才能记住跟理解。讲解一次两次不能理解,我可以再讲,或者尝试其他的沟通方式,这都不是问题。重要的是不能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而是应该鼓励他们有勇气有兴趣有耐性的去解决更难的问题。

我通过这次为时近一个月的实践,从另一个侧面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发现一些了自己的不足,使我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弥补和提高。可以说,这次实践让我是“受益匪浅”。

15.综合实践活动与初中化学教学研究 篇十五

一、借助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自身的特点,老师只有把实践与学生的思维联系起来,新知识才能在学生的实践中产生。 老师讲述有关生活、社会与化学的联系话题,通过一些小实验激发学生热情。

如:在讲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这个课题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化工厂,以“参观访问化工厂”为活动主题,让他们感受到化学的精彩、化学的奇妙、化学带来的财富,从而让刚接触化学的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

又如在教学《爱护水资源》一节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课下对身边的水资源进行调查。 1上网调查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世界、我国和本地的水资源状况、水污染主要来源与危害、爱护水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增强节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家庭节水调查调查家庭用水情况,细致了解家庭生活用水情况,制定节水措施,把节水意识变成实际行动。 3居住地考察小组合作,分析污染产生的原因,从深层次亲自了解居住地的水资源状况、水污染主要来源,增强爱护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和情感。 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方法认识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地球上有丰富的水,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水的短缺问题。 充实学习内容,加强化学和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认识到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以设置学生熟悉的情景、或联系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实际,提出“似曾相识”,又无法解释的问题为实践活动的主题,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浓厚兴趣。 教师作适当指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活动中,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诱发对化学学习更浓厚的兴趣。

二、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各项能力

以初中化学教材的知识内容为主,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利用家庭小实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 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从成见、迷信、幻想中走出来,研究事物,认识真理;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自主从事实践和创造;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言论自由,言语无忌;解放学生的时空,让他们走向社会,向各行各业学习。 我们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 使创新成为一种行为习惯;二是要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敢于冒险、勇于挑战的创新习惯。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探索知识和一切创造发明的原动力,初中生正处于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阶段。 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性很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有趣的化学现象感到无限神奇,内心充满解开谜底的强烈愿望。

例如在讲完序言课后,我们可以布置学生完成新教材中设计的13个综合实践小实验,此外,可以补充十几个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又能够找到材料并独立完成的小实验,如观察小泥鳅在装水的汽水瓶中的活动、 蜡烛燃烧的现象和产物的判断、酒精在什么条件下能燃烧或使火焰熄灭及用家庭厨房里的生活用品进行一系列“厨房里的化学”小实验等作为综合实践作业,都能调动学生钻研科学实验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这些实验按教学进度陆续布置给学生完成。 并要求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综合实践小实验记录本, 把所完成的实验项目、日期、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等详细记录下来,半学期检查一次。 这些综合实践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教师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精心选择观念新,材料新,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解题中展现他们的才能。

上一篇:房产中介公司的经典广告词下一篇:2024年起河南20类考生可享受高考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