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读书报告

2024-07-27

假期读书报告(共12篇)

1.假期读书报告 篇一

读书心得

《做最好的党员》这本书由吴甘霖先生所著,吴甘霖是享誉海内外的管理学、方法学和工作学专家、著名培训师、畅销书作家。现任甘霖智慧培训机构理事长、国资委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认证及考评委员会主任委员。其服务对象包括财政部等三十多个中央国家机关部委。近年来,吴甘霖共出版著作三十余部,其中《方法总比问题多》,至今已重印四十多次,发行七十多万册,是近年来全国最畅销的团购著作之一。《做最好的党员》一书是吴甘霖先生今年的新作,作者将广受欢迎的畅销书写法,应用到党政图书方面,是对当前党政读物写作的良好创新。此书一经出版,便好评不断。

最初拿到《做最好的党员》这本书时,深怕自己会看不进去,以为其像通常的党政读物一样,理论知识太多,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板起面孔,一味的灌输一些党的思想。可是读了几页后发现,自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住了。本书的观点比较新颖,紧跟时代的步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述深刻的道理;案例鲜活,学习的榜样不再是“高、大、全”式的人物,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普通人;可操作性强,不强调应该怎么办,而是告诉你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到底该怎么办,观点和建议会给实际工作带来帮助。书中那些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优秀党员事迹让我颇受教益,我想今后的日子里能自觉学习,以实际行动争做像他们一样的优秀共产党员。读《做最好的党员》一书,使我深深体会到“最好的党员怎样想、最好的党员怎样做、做好的党员怎样说、最好的党员怎样学”,教导我如何去做一个最好的党员。书中

例举的优秀党员都是普通人,有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优秀点滴使人萌发学习的动力。他们之所以做得更好,是因为他们在处理问题、面临决择时,自觉超越个人情感,将对人民群众的服务与奉献,落实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如优秀党员沈浩逆中国古话“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而行,在人民群众殷切呼唤他时,他不怕人往低处走,义无反顾地从省厅下到安徽小岗村担任村官,一干就是六年,工作中遇到“小我”“大我”的矛盾时,他也痛苦流泪,但最终选择了“小我”向“大我”让路,他的忘我工作使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有人性的党员,我们学习起来就觉得真实、自然。

对照书中的四条主线,我对自己进行了剖析:我该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才能进步的更快?做最好的党员是每个党员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但“最好”却不是能轻易承诺出的。

最好的党员都是怎样想的呢?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入党誓词。每个共产党员,在入党的时候都明白:入党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人民奉献一生,是为人民服务。这个奉献,是“共产党员”的代名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是在处理问题时、在面临选择时,能够自觉超越个人的情感,将对人民群众的服务与奉献,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与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去。在十八大中,胡总书记强调,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能够坚持自己入党时的誓词,能够全心全意的为群众服务。

最好的党员需要怎样做?这是我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的答案。书中说---对最好的党员而言,永远都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只要是共产党员的工作岗位,必然是最能闪光的岗位。可又如何面对平凡而又很难出闪光点的岗位呢?书中这样诠释--在最好的党员眼里,工作没有贵贱之分。最好的党员能将平凡的工作做到不平凡,能在人人厌倦的地方不厌倦,而且能够“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这让我想到十八大中主席讲话中最常出现的一个词就是“责任”。主席在发言中分别提到“这个重大的责任,是对民族的责任”、“这个重大的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 这个重大的责任,就是对党的责任”。责任是一种能力,又远胜于能力,责任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品格。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党员的岗位都是很平凡的。不是我没能力,也不是我干不好,而是我们容易抱怨工作太平凡、太枯燥、太没有挑战性,而是我们没有想到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其实我们都忘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对工作不爱、不负责、对专业不精的人,到哪里都不可能把工作做成做好。无论是在对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学习,还是在和班级干部讨论班级建设工作,责任意识往往是大家讨论的基础和核心。为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懈奋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科学家钱伟民背后,是对祖国深沉的责任感;为甘肃省玛曲县的医疗事业奋斗42年,救助了无数个生命的王万青背后,是对社会厚重的责任感;为玉树地震后紧张的运送了30多名群众才敢回家的才哇背后,是对村民浓浓的责任感;而在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我们更是看到了对工人的高度的责任感。

最好的党员需要说什么?真话、实话而不是假话、空话。“说真话就会挨批评,在领导面前,要学会说领导爱听的话。”“说真话会被同事取笑,还是不说真话的好。“说真话太容易得罪人惹麻烦,谁不想少一点麻烦。”这样的工作作风的确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可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我们应该摒弃这些不健康的思想。“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千万不要瞧不起老实,因为,很多时候老实人并不吃亏;相反的“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好的党员应该讲“有益于解决问题的话,不讲不利于解决问题的话。”语言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怎么说,都有方法和技巧。把话说好了,说到位了,问题往往就容易解决了。这段话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说出的话更要讲究方式方法。因为你不仅仅代表自己,还代表了广大的党员。虽然有时候我们仅仅是随意随便的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党员都这样说,党员都这么看问题!!”我们忘记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要对自己和党组织负责,要用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来处理我们遇到的各种问题,最好的党员怎样学?学什么?这让我想到了,正在积极找工作的我们,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学习力就是竞争力。”我是不是这个单位不可缺少的人?我是不是这个职位不可缺少的人?我是不是这项工作不可缺少的人?越是不可缺少,越有竞争力。可能很多人会说,一个单位缺了谁都是一样的。其实不尽然。因为缺少了精于业务的你,使周围的人感到工作起来不顺畅,这样你的价值就会凸显出来。怎样提高一个人的价值力呢?其实就是需要不断的充电、学习,不断学习

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更多的养分充实自己,并运用到工作中,真正干得“出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的进步。工作的标准没有止境,学习也同样没有止境。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定要“学到老、用到老、进步到老”。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时代对共产党员提出的要求。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而学习党的十八大,形式多种多样,方法各具特色,但不管什么形式,不论何种方法,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到一个“干”字上来。在干中树信心,在干中求转变,在干中谋突破,在干中促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务实大干,才能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化解转型中的矛盾,实现跨越中的升级。干,不一定成功;不干,必然会失败。一句话,实干,才是硬道理。

要实干,先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共识是发展的前提。团结一致、凝心聚力是我们干成一项事业的根本保障。干部群众只有把思想意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中来,把精力智慧凝聚到科学发展的宏伟征程中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才能形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合力,将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要实干,必须提振精神,鼓足干劲。状态决定作为,干劲决定成效。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我们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重要保障。广大干部只有把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提上来,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干劲,事不避难、迎难而上的拼劲,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上紧发条,卯足精神,咬紧目标,狠抓落实,才能将美好愿景变为幸福现实。

要实干,更要争分夺秒,奋勇争先。时间就是财富,效率就是生命。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机遇千载难逢。时间不等人,形势很逼人,事业更催人。全体同志只有坚持不议论、不犹疑、不观望,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乘势而上,抢抓机遇,才能在改革大潮中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历史机遇稍纵即逝,事业发展不进则退。在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关键时刻,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广大党员干部更要以思想凝聚力量,用旗帜引领方向,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投入到干事创业中去,在真抓实干中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

09化学(1)班

2013年2月28日

2.假期读书报告 篇二

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在伟大的20世纪显现出了它前所未有的内在力量, 被无数注重人性的艺术家和理论家重新解读与创造。

艺术在欧洲经历了几百年的注重“写实”的探索之后, 逐渐的开启了新的方法道路。“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 不但深刻影响了19世纪的法国文坛, 同样在艺术领域里掀起了轩然大波。直到20世纪, 抽象主义作为主导艺术之一“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纪的面貌” (米歇尔.瑟夫) 叔本华在《康的哲学批判》一书中作了这样的描述“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可见世界幻觉的产物, 是一种骗人的巫术, 一种把视觉幻想和空间加以比较所产生的无根基、即无自身本质的外观, 这个可见世界是一层环绕着人类意识的浑浊的迷雾, 它是那种同时是错误和真实的东西, 这种东西人们可以在说他不存在的同时说他是存在的。”康定斯基在欧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思想文化产生着巨变的背景之下, 追求精神自由, 强调内在力量的作用, 成为了《论艺术的精神》的原动力与理论出发点。

《论艺术的精神》, 是康定斯基的最重要的理论文献之一, 这篇文章分为了概论与绘画两个部分。概论中用引言、运动、精神转折点与金字塔四个小部分解释了他对于艺术品、艺术家等的定义与互动把艺术的过程与变化归结到精神的作用并以一种运动的方式把这个过程展现给读者。

第一部分概论

“所以一件艺术作品的形式有不可抗拒的内在力量所举, 这是艺术中唯一不变的法则。一件优美的作品是内涵和外表统一和谐的结果:换句话说, 一幅画是个精神有机体, 他像一切物质有机体一样, 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艺术的原动力来自于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种力量积极向上、催人奋进。在作者对人类自身的认知中, 灵魂与肉体紧密相连, 它通过各种感觉媒介产生印象。演绎了欣赏艺术品的整个过程:感情 (艺术家的) ——>感受——>艺术作品——>感受——>感情 (观赏者的) 。在这里, 整个过程包含了几个概念:艺术家的感情, 感受1, 艺术作品, 感受2, 观赏者感情。整个过程似乎揭示了作者的理论主旨:精神至尚。艺术品的形式应该“内在的, 所以它孕育着希望和未来。”艺术作品包含着艺术家的灵魂, 艺术家是“能够描绘一切事物的人。”抽象的论述和高亢的基调铺垫了艺术精神的“运动”, 精神生活所代表的“巨大的锐角三角形”, 也许也是康定斯基绘画思维的产物, 又也许是他抽象成果的宣言符号。这个巨大的三角形需要冲破的, 不仅仅是旧的“怎样表现”的向上的物理运动, 同时在内部的形式里也有着层出不穷的关于艺术与艺术家的稳定结构。随着三角形的运动, 内部的结构似乎在一个临界状态开始动荡, 带着摇摇欲坠和呼之欲出的惊悚, 人类的精神终于出现了康定斯基所认知的“转折点”。在“精神的转折点”一节中, 蕴含着批判的影子, 康定斯基提出了他对于时代思想混乱的出路及自己的艺术理论基础:通神学, 并把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内心。他标榜了布莱维斯基夫人的理论把梅特林克与瓦格纳作为了例证的典型从象征与重复的文学手法与结构等发掘了艺术精神的表现形式。在他所引证的伟大的艺术家之中, 有音乐家和印象主义、野兽派和立体主义画家, 但无一不都指向了他所旨在阐明的艺术的内在精神力量即向上的, 冲破传统追求自由的状态。在“金字塔”一节中, 充满了康定斯基近乎豪迈的对艺术的展望“‘自我分析’可以把每门艺术和其他艺术区分开来, 它们之间的相互研究使他们的内在努力重新结合。每门艺术均有其独有的力量, 这是无法相互替代的。最后, 各门艺术的独有力量可以相互配合, 而这种配合终将导致我们现在可以展望的一门新的艺术——真正史诗性的 (monumental) 艺术。”

第二部分绘画

绘画是《论艺术的精神》中的第二个部分。这个部分可以看成是第一部分的理论实践。绘画是康定斯基在三十而立之后才开始追求和耕耘的艺术形式。在这部分里, 显然是康定斯基在此之前的, 对于艺术的无尽热爱和探索的一个总结性的结晶成果。这个部分分为以下几个小点:一、色彩的效果, 二、形式和色彩的语言, 三、理论, 四、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五、结论。看康定斯基的画, 我们不难理解这部分所诠释的内容, 像他提倡的“感觉”一样, 我们用内心的情感去感受他的画:丰富、跳跃的色彩, 绚丽的、仿佛又节奏的音乐感……在这部分或者描述或者解释的理论中就能更深的了解作者所言的理念。艺术是发自于人类的需要, 绘画“色彩和谐统一的关键最终在于对人类心灵有目的的启示激发;这是内在需要的指导原则之一。”而内在需要原则成为了超脱于非本质的、普遍存在和唯一纯粹的艺术标准和原则。在第一部分中, 康定斯基对于“金字塔”的理论揭示了他所理想的史诗性的艺术。音乐和绘画的紧密联系必会使绘画在抽象性上发展, 最终达到绘画构成的境界。在“形式和色彩语言”中, 有种种神秘的质感, 那种说不清道不明又蛊惑着抽象艺术蠢蠢欲动的情愫围绕着心理学和形而上构成了“纯粹结构形式”最终提出了“数是各类艺术最终的抽象表现”理论。“凡是由内在需要产生并来源于灵魂的东西就是美的。”艺术家要具有的三大责任:1) 他必须发挥出自己的天才;2) 他的行为、情感和思想与常人一样, 但他却必须用他们创造出一个精神境界, 这精神境界要么情节纯净, 要么掺进了杂质;3) 他的行为和思想是创作的素材, 他们将会对他创造的精神境界发生影响。从这种互动式的纲领下, 似乎隐含了康定斯基对于现代艺术的理解。在最后的“结论”中, 康定斯基表明了他的观点:“我们正在迅速临近一个更富有理性、更有意识的构成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 画家们将自豪地宣布他们的作品是‘构成的’——这是与他们根本解释不了的印象主义者的主张相对而言的, 宣布他们的艺术来自于灵感。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有意识的创造的时代, 绘画中的这种崭新的精神正与思维携手并进, 正在迈向一个伟大精神的纪元。”不得不说, 这是构成主义的宣言, 抽象艺术的先锋理论之作。

但是在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中, 将自然主义的艺术、写实的艺术统称作“无目的的艺术”。这类艺术“是一种遭到阉割的艺术, 不可能有未来”。这种看法在现在看来的确是有些犀利以及“草率”, 毕竟按照一般美术史论的描述, 似乎抽象主义也被纳入为一个特定时间段的产物, 它具有他所处时代的特征以及不可比拟的能量放射性。作者特意强调艺术作品的精神特性, 这固然不错, 但是受到神学思想的影响, 并且不断地向外界阐述艺术应当抛弃其物质性特征, 将这种“丑陋”的物质性视为艺术创作中的最大的阻碍, 这种把二元论作为世界观的典型体现太过于牵强了。不管怎样这也是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创作的思想源泉及理论基础, 并在长时间内主导了康定斯基的艺术观点。

在作者的论述中一直强调绘画的“内在需要原则”, 并进一步对绘画的形、色等要素与心灵的关系作了独特的解释。比如谈颜色, 他认为“颜色是直接对心灵产生影响的一种方式, 色彩是琴键, 眼睛是音锤, 心灵是绷满弦的琴”, 颜色经由视觉通道拨动心灵的琴弦。这在现在对于我们在色彩上的探索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并且较为具体的说明“色彩的和谐只能以有目的地激荡人类灵魂这一原则为基础”。之后康定斯基由绘画语言的分析入手, 又提出了“内在声音”这一概念。这个概念有三重含义: (1) 指人的感官感觉, 主要是视觉与听觉; (2) 用于绘画的专门术语, 特指运动、张力以及类似的状态; (3) 专指与宇宙精神同一的特性。

按照美术史家的说法, 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由前期和后期之分。他的前期抽象作品的主题集中表现为骑士、万圣节、大洪水、末日审判、基督复活之类的宗教题材上, 画中仍保留着可以辨认出来的主题暗示, 隐含的形象引导观者进入他的精神世界和启示录幻象世界。由于画面上还保留着非常生动的形状和色彩的关系, 所以又把它称之为抒情的抽象。他的后期抽象完成于包豪斯学院教学时期, 画面的构成更注重绘画语言本身的独立价值和相互关系, 呈现出几何结构风格, 故又称几何抽象时期。后期抽象作品拆除了前期抽象画中的符号图像与自然图像之间的桥梁, 作为宗教幻象的前期隐性结构这时表现为观照时的“内心体验”。精神与宇宙的和谐, 救世主的幻象或者在总体观照中产生, 或者在形色关系中暗示出来。

康定斯基的一生经历了世纪转折期的精神危机与两次世界大战的社会动荡, 他是带着明显的危机意识与改造现实的雄心从事艺术活动, 创立抽象艺术理论的。他的抽象画论, 集中体现了与他同时代的抽象画家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他对绘画元素的分析, 主张借鉴音乐的构成手段, 追求画面的音乐感受力。这些正是当时抽象画家集中探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康定斯基提出的“内在需要”“内在声音”“综合艺术”“隐形结构”等概念曾对二十世纪视觉艺术观念的变革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当我们今天回顾以往抽象主义运动时, 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的抽象艺术家, 无论在绘画实践还是理论上都对丰富艺术的表现手段, 拓宽艺术的审美领域以及改善视觉形象的构成方式, 都具有建设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查立译, 腾守尧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3.《长寿公司》读书报告 篇三

关键词:生命型公司;长寿公司;宽容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280-01

一、此书由来

我们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有些公司如龟般缓慢成长,却能长寿,有些如兔般快速发展,却短命。有些公司,只领风骚一二年,而有些却可以长领风骚上百年。有些公司好比练武功,各种门派各种招式都学,而有些公司专于其一。

读这本《长寿公司》,便是让人思考为什么有些公司寿命长,而有些公司如昙花一现、绚烂短暂好似空中花火?什么样的公司特质铸就了长寿公司?在当今瞬息万变、全球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如何保持活力伫立于强者之林,是什么样的竞争优势让公司立于不倒神话之中?这也是作者阿里·德赫斯写此书想要探究的。

二、主要内容

在《长寿公司》这本书中,作者首先提出了“学习中的组织”这个概念,也许这正是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关于学习型组织思考的前身。

作者还提出了“生命型公司”和“经济型公司”之间的区别。生命型公司把自己当作富有潜力的、处于永久成长中的团体来看待,并以此来造就自己。而经济型公司只纯粹忙于为一小部分或个人创造财富。作者认为长寿的生命型公司为生存而管理,经济型公司为利润而管理,公司壮年夭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的管理者过于拘泥于生产与服务行为,忘记了他们所在的公司组织的真正本质是人类社区。

总结了这些发现后,作者提出了长寿公司的四项长寿基因特质:

(一)长寿公司对自己周围的环境都非常敏感。他们与周围的世界都非常和谐。他们总是善于调整自己,能够因时制宜,能够对周围的环境做出及时反应。

(二)长寿公司通常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员工有较强的认同感。这意味着企业具备营造内部组织气氛及特色的能力。虽然这些凝聚力、归属感和认同感犹如空气般无声无息,不易察觉,但正是这些整体意识,对于公司的长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之相反的是,大多数企业,也许因为少了组织认同感和凝聚力,在危难中就彻底成为了历史了。

(三)财务层面上,长寿公司一般实行保守主义的融资理念或稳健的财务运作。保守的财务策略,代表企业具备自我成长管理及掌控自我演进的能力。这一点虽然常常被认为是传统或保守的,尤其是在这个高速运转的“新经济”时代,但它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因素。经营方式可以灵活,经营品种可以多变,但财务上一定要谨慎。

(四)长寿公司的一般都是宽容型公司,而宽容为公司带来活力。高包容度与分权想法,代表企业对周围生态的理解。常情况下,公司领导者允许脱离常规的“边缘事件”发生,也允许核心事业之外的活动发生。公司的决策与管理结构不是高度集中统一的“垂直型”、“金字塔型”,而是充分发挥各层次各部门和授予员工创造性权力的分散结构的管理模式。

然而作者认为,这四项长寿特质并非最后的答案,它们只代表一个开端。由此开始探询有关商业组织的本质与成功,以及它们在人类社会中地位的基础性问题。

三、作者的心智模式

首先,作者界定了长寿公司。

然后提出了长寿公司的四项特质。

通观作者思维,作者是把公司看做生命体。

作者在文中,借用了来自生物学、生态学、认知心理学、神经学、免疫学、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把有活力的企业看作是一种有机体(生命体)。它需要有免疫系统来维持健康,有神经系统来辨别环境和做出反应,有运动系统来协调各部分的活动,有社会系统来交流和学习。简言之,有生命力的公司的思想和行为更像是一种高级生物,而非由石块堆砌的堡垒。

公司是为了什么而存在?

和所有组织一样,长寿公司的存在首先是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发挥出它的潜能,使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

公司因何而长久不衰?

首先作者发现了学习力。学习型组织对自身周围的环境具备敏感性,因时制宜,随变而变。学习,是由感知开始的。因而在一个多变的世界中生存和繁荣,长寿公司首先要有对公司环境具有敏感性的管理。这种敏感性并不是事后的调整,而是一种预见变化,继而思考如何做的学习力。其次,长寿公司很关键的特质是,组织高度的凝聚力和员工的认同感,能把组织从危难中从分裂中凝聚起来而获得新生。那么是何种力量让公司能长久存活于员工心中呢?作者提到了愿景。愿景是就组织为什么要存在的理由。正是通过愿景共享,每个员工的高度认同感,以及对组织的归属感,才让公司能够持续发展,才能让公司长寿。

四、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对中国企业来说,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也是一个很现实的挑战。正像德赫斯在书中指出的那样,企业管理者必须在建设“生命型公司”和“经济型公司”之间做出选择。长寿的“生命型公司”是为生存而管理,而“经济型公司”是为利润而管理。文中提到的长寿公司在四个方面的独特品质,对中国企业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首先,中国的企业要把握好商业发展的脉搏,很好地融入到外部世界中。管理者应该培养自身对环境变化的洞察力,保持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新事物的敏感,这就要求管理者学会倾听,善于接受新鲜事物。

其次,企业要培育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对长寿公司的调研表明,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比民族文化更能够创造并维护团体感及团体价值。尤其在公司经历困难或是变革的时期,他们的凝聚力能够使公司走出困境实现变革。这主要因为共同的价值观及团体感,让公司每位员工都团结在一起,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再次,企业要注重员工内在潜力的开发。长寿公司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独占鳌头,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而不是只追求新的生产线,建设新的办公楼或购买新的办公设备。经验表明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在职培训,这可以采取集体攻坚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传、帮、带的方式来组织实施。

最后需要借鉴的是长寿公司的宽容型管理方式。这种方式突出表现为对员工创意的包容。在我国企业变革发展的过程中,这种管理方式对发挥员工积极性、激发我国企业活力,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但是,实施宽容型管理,绝对不是指企业不要严格的规章制度,不要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而是指这种制度与体制,以宽容为特征,积极鼓励支持员工的创造性活动,以求得企业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4.假期读书活动总结 篇四

按照教育局《关于认真做好暑假期间各项工作的通知》中关于师生学习和读书活动的要求,我校认真研究部署,本着“诚信、务实、实效”的指导思想,重点解决好“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读书的时间和阵地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了检查学生假期读书活动的效果,在本月21日下午七八节进行了假期读书活动汇报。特总结如下:

1、学生能够按照学校假期部署,成立读书小组,各村、屯学生按照低中高编成读书小组,中高年组的学生带动、帮助低年组学生读书,为一年级学生视听朗读、范听领读,积极开展读书汇报活动。读书小组组长每周组织一次读书汇报会,向组内成员汇报本周读书情况,以多种形式进行读书汇报,扩大了读书活动的影响,使读书活动向社会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

2、按照要求完成了读书笔记。二年级学生每周写一篇250字的读书笔记,主要以词语分类积累和佳句摘抄为主,积累古诗词5篇段;三至五年级学生每周写一篇400字的读书心得体会,每周写一篇日记和一篇习作,每周积累古诗文2篇段;一年级每周积累古诗文2篇。

3、通过汇报活动可以看出,学生的视野开阔,达到了预期效果,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展示了我校读书活动的经验和方法。可以看出,读书已经成为师生的日常行为,走进了师生的生活,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学生从机械被动的读书变为积极主动的读书,读书兴趣日趋浓厚,利用已获得的学习经验和方法进行,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已经把读书当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形成了自己的读书特色,促进了学生个体发展,读书活动真正起到了促进习作水平提高的作用,完成提前写作的目标。

总之,我们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师生携手前行,把读书活动长期坚持下去,共同开创洪泉小学读书活动的良好局面。

洪泉乡太平庄小学2007、8、21

假期读书活动总结

5.假期读书计划(定稿) 篇五

作为一名教师,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把读书活动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与反思,提高师德素质和自身修养。假期就要来临了为此我为自己定下了以下的读书计划:

1、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同时通过阅读接触更广的课外知识,深化更多的学科内容 , 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通过阅读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通过阅读使自己业务精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念,开阔教师的视野,积累教学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通过阅读学习,丰富自身个人文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主要措施:

1、个人自学为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书目,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勤于做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每天确保一小时的读书时间,让读书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

2、读书做到与反思相结合,带着问题读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注重实效;读书与切身工作相结合,切实化解实践中的难题;读书与不断解放思想相结合,提高认识,创新工作思路,真正做到“读”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

4、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了解、把握教育教学的信息和动态。

读书安排:

1、阅读:《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

2、历史阅读:《曾国藩》

3、每日必读:《搜狐新闻》

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专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出敏捷睿智的光彩,充盈着创造的活力和快乐。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人生,而且能促使教师去不断地思考教学工作、生活、生命,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

辽宁实验

傲天一

6.假期读书计划 篇六

一、活动目的: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扩充知识,读书可以陶冶性情,读书可以提升品味,读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是汲取精华的良好学习方式。寒假即将来临,为了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让他们遨游在书海中,使整个寒假过得更有意义,学校决定在寒假期间举办“每人读一本好书 ”活动。

二、活动内容及过程:

(一)七年级和八年级两年级,根据七下、八下教材中的“名著导读”选择其一,然后作为寒假作业布置给学生;并请班主任加以强调。

(二)要求:

1、每人读一本好书,做好摘记。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不要连续大段大段地抄,将写得最精彩的一句或几句摘抄。

2、读完后,每位学生写一篇读书心得。

(三)下学期开学,分七年级和八年级进行评比。

建议:七年级下的书目:《童年》、《鲁滨逊漂游记》、《昆虫记》等。八年级下的书目:《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名人传》等。

三、评比要求:

1、七、八年级以学生读后感作为评比内容。先由各任课教师进行班内选拔,每班推荐5-10名同学的读后感参加年级评比,学校将评出一、二、三及鼓励奖若干,在开学后两周内完成评定。

2、对于读后感中的优秀作品,学校将在校宣传窗公开展出,并装订成册,校内公开发行。

四、上缴文章要求:

1、读后感字数要求在600-800左右,要求有题目。

2、参加年级段评比的文章要求必须手写,并在题目后写上作者的姓名,所在班级,指导教师。

7.假期读书报告 篇七

关键词: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读书报告

一、本书概况

前言部分主要阐述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制定的现实背景、通过的历史过程以及重大意义, 并对该法的实施效果做了大胆的展望和预测。九章的正文是本书的主体, 详细介绍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各章节的理论渊源和具体规定。最后的附录部分, 包括《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全部法条以及作者撰写本书的后记。

二、重点章节解读

本书第一章为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立法, 作者从调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的名称入手, 辨析了调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的名称, 以实证方式解析了法律适用法, 追溯了中国法律适用法立法的历史, 叙述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制定过程。得出我国调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的名称应为法律适用法的结论。在辨析调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名称时, 作者放眼世界, 追溯历史, 分别作了横向对比与纵向分析, 引用了其他国家大量的立法资料和理论依据。在谈到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起源时, 作者独具匠心地列举了古代历史事件 (诸如汉代“刘细君和亲案”、“昭君和亲案”等) 来证明自己的论点, 大大加强了本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另外, 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叙述了《法律适用法》的制定过程, 每次专家组的汇集与讨论作者都像写故事一样写明时间与地点, 由此可以看出齐湘泉老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国际私法学科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最后, 从2009年9月到2010年10月, 《法律适用法》终于三读通过, 在我国成为正式法律。本章是从宏观上对《法律适用法》的制定到出台做了叙述性的描写, 告诉了读者这部法律是什么, 为以后各章着重描写法律问题作了很好的理解性的铺垫。

第二章是本书的重中之重, 论述了我国《法律适用法》的立法宗旨与调整对象, 探讨了《法律适用法》与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的关系;与我国国内法的关系、与外国法的关系, 并说明了总则中各个原则的理论来源, 对后文具有指导作用。

个人认为, 第二节和第三节是第二章的重点, 这两节分别阐述了涉外民事关系的两大原则, 即最密切联系原则与意思自治原则。这两节分别从两大原则的产生与演进, 各国立法和国际条约对两大原则的采纳, 以及该两大原则的适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详细地论述。作者开篇就指出《法律适用法》取得的立法成果之一是把最密切联系原则这种法律规则选择方法提升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总的补充原则, 使我国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有了兜底条款。接下来, 作者以奥汀诉奥汀案引出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首次践行。各种国际条约 (诸如《关于信托的法律适用及其承认的公约》、《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法法律适用公约》等) 以及世界上多数法律适用法均采纳了最密切联系原则, 而且阐明该原则主要适用在合同和侵权领域。接下来, 引出我国法律适用法对该原则的认可态度及采纳程度。作者先从《法律适用法》出台以前我国有关立法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8年《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2007年《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 中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规定 (仅适用于合同邻域) 引出《法律适用法》的规定, 即法律适用法规定最密切联系原则适用于涉外民事关系所有领域, 提升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地位。并对该条规定从立法技术、社会影响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关于意思自治原则的论述采用与最密切联系原测相似的方法, 即通过横向对比、列举案例、纵向发展的方法得出我国《法律适用法》将意思自治原则上升为法律适用基本原则是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根本性的变革这一结论。这种写作方法对比清晰, 层层递进, 重点鲜明, 使得读者心中有格局, 不仅使读者了解到我国《法律适用法》对两大原则的具体规定, 而且使读者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到这样规定的法理和现实原因, 可见作者的写作颇具逻辑性和严谨性。

第四节阐述了“直接适用的法”与公共秩序保留的关系。作者指出, “直接适用的法”在是否是直接规范、直接适用的法的效力、是否是公法方面引起了截然对立的两派争议。作者对比了赞成者和反对者的理由及依据, 最后对“直接适用的法”进行了梳理, 得出如下结论:“直接适用的法”是一种新型的法律适用规范, 是一种集单边法律适用规范和和公共秩序规范为一体, 又有别于单边法律适用规范和公共秩序规范的法律适用规范和公共秩序规范的法律适用规范。因为有了之前的铺垫, 所以作者的观点得出的顺理成章, 水道渠成, 不管是结构上还是内容上都十分严谨。关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作者从该制度的法律特征, 起源及立法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在纵观了世界其他国家对该制度的采纳情况后, 作者再次回到我国《法律适用法》的立法上, 即我国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一贯持肯定态度, 而且进行了较为完备的立法, 《法律适用法》将“直接适用的法”和“公共秩序保留”分别规定, 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个人认为, 第八节的反致制度是本章另一个重点。所谓反致, 是法律适用法特有的一项制度, 是指法院审理某一涉外民事案件, 依本国法律适用规范的指引应适用某外国法, 但该外国法律适用规范却指向法院地法或第三国法, 法院适用本国实体法或第三国实体法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作者从反致制度存在的价值、产生的条件、引起的争议等多方面全方位地对反致制度本身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接着, 作者列举了法国、德国、瑞士、奥地利、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对反致的态度得出了多数国家认可反致这一结论。最后, 对比完后, 再次落脚到我国立法对反致的态度, 即我国《法律适用法》明确反对反致制度。尽管我国法律这么规定, 作者还是表明了自己的学术立场, 认为从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 反致制度是应该被我国所采纳的。由于立法上的拒绝, 作者从感情上对该制度以后在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希望, 结客观与主观于一体, 体现了作者“只唯实, 不唯上”的治学态度, 也体现了作者对该项问题的关切。

第三、的内容是民事主体, 也是法律适用法总则的最后一部分。前三节主要写了自然人作为涉外民事关系主体的法律适用, 诸如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以及自然人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的法律适用。作者指出, 世界各国立法关于自然人权利能力的取得和消灭的规定是相同的, 即都为“始于出生, 终于死亡”, 但具体到“何为出生, 何为死亡”的问题上, 各国的法律规定又不相同。接下来, 作者通过列举一些不同国家的标准引出在解决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冲突方面主要采用属人法。接着, 作者再次把焦点对准我国, 指出我国法律适用法关于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规定也是以属人法为标准, 只是我国属人法抛弃了国籍国法原则, 采用“经常居住地法原则”, 形成属人法以经常居所地法为主、住所地法为辅、国籍国法为补充的格局。更重要的是, 作者指出了我国这一立法的先进性:即采用经常居所地法作为属人法的国家不是很多, 我国《法律适用法》以经常居所地法为属人法在立法上是超前的。关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的写作结构与民事权利能力这一节相似。由于自然人是涉外民事关系中最主要的主体, 因此作者花了大量笔墨说明这一问题, 从自然人具有法律人格到其背后的价值理念, 再到各个国家关于“出生”和“死亡”的不同标准, 再到我国关于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立法变化, 作者以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阐述, 有法有理, 有历史有现实, 彻底而清晰地论证了这一问题, 使读者对此项规定了然于心。

与自然人相对, 在涉外民事关系中另一个重要的主体即为法人。作者通过考察匈牙利、奥地利、马其顿等国家对法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法人组织机构及股东权利等事项的法律适用, 得出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适用法人的属人法, 而各个国家对属人法又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规定。最后, 落实到我国, 我国《法律适用法》也是采用属人法, 且这种属人法为登记地国法和法人主营业地法律。本节的写作结构与第一、二节相似, 内容全面完整, 结构紧凑。

本书从第四章到第八章, 每章一个主题, 分别阐述了涉外婚姻家庭的法律适用、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涉外物权的法律适用、涉外债权的法律适用以及涉外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该几章均遵循以下写作结构:世界其他国家对该问题所采用的适用方法、理论上的利弊分析、我国对该问题在历史上的立法活动以及我国《法律适用法》最终确定的适用方法。在写作方法上, 作者依然以实证分析、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为主, 引用了大量的宏微观资料, 包括其他国家的立法、该问题产生的理论渊源、该问题的实践等, 使读者再一次全方位多角度地厘清了我国立法的依据和目的。个人认为, 物权与债权的重要性略高一筹。

法律适用法中的物权, 其基础是民法中的物权, 且含有涉外或跨国因素, 这些因素决定了法律适用法所规范的物权核心问题是物权的法律适用问题, 即涉外的或跨国的物权关系应受何种法律调整或规制的问题。我国《法律适用法》采用分割制分别规定了不动产物权、动产物权、权利质权的法律适用, 且三者的适用方法各不相同。对于不动产物权, 我国采用“物之所在地法”规定“不动产物权, 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而对动产物权的规定, 我国引入了完全的意思自治原则, 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领先的, 且采用选择性法律适用规范, 当事人可以无限选择法律。对于无形财产的法律适用, 我国《法律适用法》将无形财产的有价证券和权利质权进行了区分, 对权利质权, 适用质权设立地法律, 而对于有价证券则适用有价证券权利实现地法律或者其他与该有价证券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我国《法律适用法》对物权的规定在立法技术上十分先进, 既遵循了一些古老悠久的原则, 又体现了法律适用多元化的趋势, 可谓与时俱进, 方便灵活。

在有关债权的法律适用中, 个人认为, 其中的合同的法律适用最为重要。因为涉外民事关系主要调整的就是基于意思自治而产生的诸多合同关系。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涉外, 合同都占据了民事关系的绝大部分。正是基于涉外实践中合同的大量存在, 作者用了100多页对该问题进行详尽地论述。这其中不仅有理论渊源, 理论争议, 世界各国对此立法的不同, 还有作者在考察资料后的主观评价和观点倾斜。对于合同法律适用的方法, 作者从最原始的理论争议 (分割论与单一论的博弈) 入手, 在列举了大量的法律资料和理论学说后, 指出我国《法律适用法》虽未对合同的法律适用并未明确是采取单一制还是分割制, 但作者认为我国应采取分割制。还指出对合同法律适用的规定是有条件的选择性法律适用规范, 很好地体现了主观论和客观论的统一。最后, 作者高屋建瓴, 对我国《法律适用法》中有关合同的规定作了总结性的评价, 即采取以意思自治原则为主, 客观性援引的法律和最密切联系原则选择的法律为补充的立法模式。

三、附录

作者在附录部分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全部法条展现出来, 使得读者对该法一目了然, 尤其在前篇已经对该法进行过分析的基础上, 对应着正文的理论分析再来查阅相关法条, 能够起到事半功倍、升华理解的作用。此外, 该部分完善了本书的编写体例, 解析与法条相得益彰, 使得整本书的结构相当紧凑, 浑然一体, 实乃写作结构上的一大创新。

四、结语

8.《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书报告 篇八

【关键词】资本主义;宣传思想;启示

丹尼尔贝尔是当代美国重要的学者和思想家。他在战后西方的社会学、未来学和发达资本主义研究诸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这本《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是他的主要代表著作之一。

贝尔在本书中集中探讨了当代西方社会内部的脱节与断裂问题。作者的主要观点是:“资本主义历经二百余年的发展和演变,已经形成它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内的根本对立与冲突。这三个领域相互独立,分别围绕自身的独立原则,以不同的节律交错运转,甚至发生逆向运转,而且这种冲突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将更加突出。”

在贝尔看来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资本主义的结构矛盾:在经济领域体现为经济活动中的“效益原则”导致了人性被压榨;在政治领域人人平等的观念vs日益庞大的官僚机构(官僚机构的诞生其本身的目的在于控制阶级冲突和对抗,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在文化领域表现为资本主义“自我表达与自我满足”与现代派文艺理论和作品中的返祖与反理性。(个人理解这可能由于文化在发展变革中的滞后性以及信念缺失导致的对传统价值的回归。)

②资本主义精神的裂变:法治社会下传统道德观念(禁欲与节制)被突破,因为“法无禁止即许可”,以及金钱作用下享乐主义的盛行打破了原有的道德基础,原有道德的约束力在降低甚至消失。

③现代主义与信仰危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打破了中世纪人们对时空的认识,将“人”从原来的对“神”的崇拜中解脱出来,这理应是人类社会思想文化的一大进步。但同时这种认识上的颠覆造成了人们信仰上的缺失,由于人超越神成为了世界的主宰,反而使人们难以把握自我。

④后工业化社会的新宗教:在思想观念上,人已经取代神成为世界的主宰,成为改造世界的主要力量。它既需要通过科学了解和征服自然界,也需要寻找自己的信仰,而宗教无疑成为这一角色的最好扮演者。无论生产力如何发展,人类生存面临的基本问题(生与死、善与恶、美与丑等)总是无法回避,因此宗教得以回归。

在贝尔看来,一个理性的人所应有的状态是有节制的物欲需求、以社会公共利益和文化为重和较发达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公德。但是在市场经济浪潮下,包括思想文化在内的许多要素都被绑上了商品经济的”战车”,深深打上金钱的烙印,都会被“物化”。

一、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必要性的思考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飞速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得以丰富。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实行,国门向世界洞开,一些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纷至沓来,这给我国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诸多挑战。邓小平曾经指出:“当中国打开窗户的时候,苍蝇蚊子都要飞进来。”一些资产阶级的腐朽文化开始冲击着原有的思想文化秩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资本主义思想在社会上泛滥开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迫切需要重构我们的价值体系,寻找我们的信念支撑。因为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是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由此可见发达的物质生活水平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条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二、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略举措

首先,当前全社会正在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正是为我们构建一个理念框架,让社会各要素都在既定的“规矩”下活动。此外,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在充分运用市场规律的同时,不能忽略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诸如“群体价值超过个人价值”,“财富切莫转化为与之无关领域内的特权”,这就不仅需要道德方面的约束,更需要政府在宏观层面加以干预,以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最后,思想道德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固然可以通过建立“社会征信系统”的方式将其具体化,但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全民族道德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来实现,使社会全体成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至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更是要常抓不懈,时时防止资产阶级的“文化侵蚀”、“和平演变”。“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筑牢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主阵地。在影响国家安全的诸多要素中,笔者认为“意识形态”安全应该放在首位。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只有“阵地战”与“持久战”,而不是“游击战”与“速决战”。为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自觉落实到行动中来。我们要了解中国国情,也就是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和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中华文化的精髓修身养性,提升自身内涵,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当然,我们也要对外来优秀文化持包容态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古代东西方圣贤的许多理念存在共通性,对此我们都要自觉吸收借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

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从贝尔的视角来看,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容易导致两大系统产生相互冲突,但是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有着自身的优势,例如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为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三联书店,1989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89

9.2022假期读书计划 篇九

二、活动目的: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浓厚兴趣。从小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孩子阅读的水平和孩子的审美情趣,促进全面的发展。

三、活动内容:熟读背诵《小孩子必背古诗》和《诗苑情趣》,《小孩子作文一点通》、《小孩子课外阅读》、《七彩语文》以及平度市教研室出台的《小孩子节假日读书书目表》中所要求的图书。

四、活动口号:我读书,我快乐

五、活动阶段:

(一)宣传发动,制定计划。

1、每位孩子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使他们充分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来读书。如:安排中午的时间,晚上完成家庭作业后的时间,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每天读书不得少于半小时。

2、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提倡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选择合适的读物,慢慢引导孩子扩大阅读范围。

(二)实施行动。

1、让孩子充分利用早晨、中午的闲散时间进行阅读,保证孩子每天在校至少有二十分钟的阅读时间(平时,允许孩子来校带课外书)。让孩子每天晚上在家里安排二十分钟阅读时间,双休日、节假日,更要做到读书、休息两不误,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

2、开展交流活动。例如,孩子选取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分享。老师和孩子一起共读一本书,谈谈读书心得。

3、老师做好导读工作,引导孩子阅读方法。提倡个性阅读,初步教给孩子读书做记号,读书做笔记的简单读书方法。要求孩子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摘录在“采蜜本”中,鼓励孩子多写读后感日记。

4、运用教材进行拓展阅读,从教材扩展延伸。在用好教材以外,安排一些相关的读物。例如,学习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后,为了进一步了解《史记》,引导孩子阅读《史记》中的故事。这样,既可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又将课外知识融入课堂学习中,让孩子感受到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帮助。

5、利用黑板报、古诗天天诵活动等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通过做书签、古诗文诵读、绘制读书小报、读书交流等活动,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6、学校将定期组织小孩子参加演讲、故事比赛、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旨在提高广大小孩子的读书兴趣,举办小孩子优秀读书笔记展,引导每一个孩子做好读书笔记。

10.假期读书心得 篇十

他叫姚跃,是一位非常聪明的人,只可惜,因为身材过于矮小,成了一名别人眼中的残疾儿童。因此,常常被别人忽视。但他并没有因此灰心。上小学时,学校举行发明比赛,他主动提出要参加。他的作品就拿了学校里和市里的奖。

正因此事,他在中学参加“青少年科技大赛”,获得大赛一等奖,为学校争了光。二零零三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在每国选一位少年代表去巴塞罗那参赛。他勇敢一试,居然成了中国唯一的入选者。

11.假期读书报告 篇十一

摘 要:文本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读本》为澜本,分章节阐释内容并进行简要概括,进而从中得出读书的心得,借此来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打下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读书报告

一、书本出版信息简介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读本》是由南京大学哲学系袁久红教授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值得广大大学生点赞的经典著作,全书共268页。

二、内容概要

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指出的“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江苏省委宣传部、组织部、教育工委、教育厅共同组织专家学者编写的《江苏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读本》。目前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读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读本》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读本》。在这里,我们选读的是大学生读本。

导论部分,笔者向大众发问崛起的中国亟需什么,并从主体“我们自己”和核心价值观两方面简要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及现实意义。

文章主要包括七个章节,对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科学内涵以及价值意义作了全面化、具体化和准确化的解说,并且着重就当前时代的困惑及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对大学生真正地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对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一章[探寻源头活水——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来自哪里]:对以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过程进行了详细解说,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是对中国人民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智慧结晶。

第二章[理想的国度——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从国家层面,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的具体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行了具体分析,明确指出我国未来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第三章[良序社会的建构——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从社会层面,对美好社会的建构提出了更为清晰的要求。就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四个方面分别阐明了建设有秩序的社会的具体要求和意义所在。

第四章[共同的底线——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公民]:从个人行为层面,就评价公民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公民的行为约束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倡导公民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使公民对基本道德规范产生思想和行为上的共鸣。

第五章[价值“核心”的重估——对我们时代的价值困惑与难题的反思]:从中国新时代的眼光看待马克思,用实践检验中国道路的正确与否,对时代的价值困惑与难题进行反思总结,探索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使人们对核心价值达成共识的有效路径。

第六章[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我们该怎样做出正确的价值认识与价值评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念进行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正确进行价值认识与价值评价的科学方法论。

第七章[知行合一之道——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忧乐与价值担当]: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特点调查,为引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追求幸福生活的乐观精神,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提升个人行为能力等提供思想行为上的理论指导。

三、读后心得

首先谈谈选择这本书的理由。第一,它的写作背景正是在江苏这个大环境下,旨在“让价值力量激荡建设新江苏‘精气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江苏能真正被公民们理解和认同,充分发挥其作为内核地位的作用。另外,我组的成员都是江苏人,调查对象也是以江苏范围内的大学生为主。因此,书中的内容对我们的研究内容来说更具针对性。第二,从此书的书名来看,这是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读本》中适合当代大学生细读和深入学习的大学生读本,研究和适用主体更明确。第三,正是因为本书的主要适读对象为大学生,文中的语言用词较为通俗化,对大学生来说都比较容易接受,不会过于理论化,更容易引起大学生读者的关注,诱发我们深入研究的意向。第四,此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过程十分细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步步来源分析、科学内涵的深入解读,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详尽的价值意义阐述,包括最后对江苏地区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数据调查及针对数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和建议的提出。整个过程都在向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细致地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所在,对我们个体的未来、对新江苏的建构,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的关键作用。

其次,书中设置的一些原声再现、延伸阅读和专家视点等等的模块,对大学生学习和了解时政内容,深入研究调查和把握主流观点有实际性的帮助作用。例如,在原声再现模块中令我印象较深的: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这么一句“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是我们中国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中勇往直前的必然要求。其中蕴涵的不仅仅是对家国未来美好建构的期望,还有对中国上下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升华,这是中国仅有的、独一无二的核心价值观,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及数次的实践检验得出的结果。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作为有理想、有朝气、有抱负、有文化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应当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从内心真正的理解和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价值认同。再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升华,需要我们维护、继承和创新,我们要把这种责任转化为我们的精神动力,激发自己的斗志,为实现自身的价值提供精神力量。

除此之外,本书在章节的编排上又十分讲究。作为适合大学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荐书目,文章的各个章节名称的设置可谓是环环相扣,发人深省,副标题更是形象直接地表现了所要阐述的核心内容。在开篇的导论部分,笔者强调了对当代大学生的准确定位,激发当代大学生在“软实力”战略盛行的时代发扬自己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激励大学生直面现实不完美的社会,卯足精神和勇气去追求未来社会和生活的美好。在这个形形色色的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起着一个指南针的作用,它承载着中国十三亿多人口的未来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奋斗的行动向导,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国家建设的内核力量,我们应当发挥它的关键作用,将其“内化为我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我们的自觉行动。”而不是一味地空谈理想化、道德化,要做到肯干实干,在“知行合一”上多下功夫。

高校作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主要场所,应当担负起培育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深入了解学生的普遍的和特殊的价值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思想感化。尽管江苏并不属于少数民族聚集地,但就近几十年来人口的大规模迁移以及大学在全国范围内的招生情况来看,我们身边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并不在少数。受宗教文化、生活环境、文化教育、地区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在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上或多或少会有些许差异,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这方面的困惑与需求,有目标地选择适当的途径和方式。当然,价值的实现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成的,还需要大学生自觉自律,努力提升自己坚强的意志力,提高自身的道德涵养并将其渗透至日常的行为活动中。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不单单是政府和高校的任务,也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所在。“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大学生是建构美好社会的主力,承继着富国强国、国泰民安的重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在这过程中引领我们不断阔步向前的精神动力,带领我们实现“中国梦”。我们大学生也正是在这反复的奋斗中不断成长,获悉知识的源泉,实现人生的价值。

四、评语

这本书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辅助书目,是一本值得广大师生点赞的好书。虽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理论形式上的观点,但书中将其形象生动地用通俗化的语言为我们详细的解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过程、科学内涵及其现实价值意义,有针对性地为广大大学生解读了我们会在学习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可能或者已经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书中的许多模块也让大学生们开拓了视野,能够从更多地角度去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并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更是为我们专业学习和研究给予了有效的帮助,也省去了我们到处查找相关资料的繁杂程序,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因为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限制而造成的困难,这也正是我们需要感谢和学习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袁久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读本[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作者简介:冯梦婷(1994—),女,江苏南通人,本科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2.假期读书报告 篇十二

一、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为了提高本次调查问卷的有效度, 本调查问卷在正式调查之前进行了一次预调查, 总共发放问卷50份, 收回有效问卷49份, 我们根据预调查对问卷进行了修改, 对与研究内容关联不够紧密和设计存在漏洞的问题进行了删减和补充, 并在预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假设进行了修订。

正式调查抽取了中央财经大学本科四个年级的学生355名, 其中235名来自城市, 120名来自农村, 调查对象来自金融、保险、财政、精算、法学、社会、英语、信息、会计,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在调查收回的400份问卷中, 有效问卷355份 (对于数据缺失的问卷均定义为无效的问卷) ,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75%。 (见表1-1)

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数据统计, 用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同时, 问卷涉及到的开放性问题, 旨在了解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

二、大学生阅读基本现状及数据分析

(一) 阅读时间

从总体上看, 高校大学生阅读时间在静态上可以划分为大量时间、中等时间和较少时间三个档次。根据以往的调查将阅读量水平做如下区分:大量阅读定义为每天3小时以上, 适量阅读定义为每天1-3小时 (含3小时) , 微量阅读定义为每天0-1小时 (含1小时) 。

调查表明, 每天阅读时间在3小时以上, 所占比例7.89%, 时间在1-3小时, 比例25.07%, 时间在1小时以下, 占67.04%。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属于微量阅读。需要说明的是, 在进行大量阅读的群体中已经出现了每天阅读超过10小时的学生, 而在微量阅读中也有每天不进行任何阅读的学生, 数量是25个, 占到调查人群的6.98%.换言之, 在大部分同学阅读时间较少的情况下有部分极端现象发生。

表2-2显示了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每日阅读时间状况, 通过进一步分析了解到, 每天大量时间阅读群体大部分来自农村, 占到了78.57%。而每天少量时间阅读的群体大量来自城市, 占79.41%。可见, 就阅读时间来说, 存在大量阅读和微量阅读现象, 并且有两极分化的趋势。但在所调查的学生当中, 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时间仍然偏少。

我们给大学生阅读日的定义为如果大学生一天阅读书刊或杂志的时间超过累计超过30分钟, 则当日记为一个阅读日。通过表2-3, 我们发现城市学生的每周阅读日天数集中在1-3天, 并且7天均为阅读日的人数也相对较多, 达到36人, 占14.01%。城市学生总体平均天数为3.13天。而农村学生多集中在3天和5天, 总体平均天数为3.01天。加权平均后全体被调查学生每周阅读日天数为3.09天。

(二) 阅读方式与内容

阅读习惯是大学生读书状况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我们结合所调查学校大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 重点考察了以下几个方面:阅读笔记、阅读环境、阅读方式、阅读范围等。

1. 阅读环境偏好

表2-4显示了当今大学生对阅读坏境的偏好, 从总体上来看, 约有41.23%的学生表示喜欢在宿舍或家中, 就这一点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的偏好比例差异不大, 分别为40.52%和43.93%;其次约1/5的学生偏好图书馆或是阅览室, 在这一点的横向比较上我们不难发现, 城市大学生对其的偏好远大于农村学生, 高出约20个百分点;然而在对其他公共场合的偏好上农村学生 (28.45%) 远高于城市学生 (3.12%) , 这就可能是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差异带来的对不同阅读坏境的偏好;教室作为大学生阅读的场所也被很多人偏好, 占到13.59%。综上所诉, 换句话说大学生对喜欢的阅读环境的选择更多的集中在非教学场所。

2. 阅读方式偏好

如图2-5所示, 通过我们调查表明, 大学生在选择阅读方式的过程存在较大的差异, 其中选择自己购买和图书馆借书的人都约为1/5, 相对来说大学生更偏好自己购买, 其中比例高达32.63%, 同时约有15.48%的学生选择同学互借。总体来看几乎各种阅读方式是平分秋色。通过城市和农村的横向比较, 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城市学生 (30.72%) 对图书馆等借书机构的依赖远远大于农村学生 (6.90%) , 约是其的4.5倍;而在自己购买和网络的途径上农村学生的选择却比城市大约高出8个百分点;而在其他方式的选择上通过我们调查学生还偏好相互拼书等方式。

3. 阅读内容偏好

从表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出, 从来不进行的相关阅读的人高达9.72%。据资料显示全国有2000万大学生, 也就是有大约200万的学生不进行相关的专业拓展, 仅仅拘泥于课本。而经常阅读的人的比例约为16.68%, 其中农村的大学生略高于城市大学生, 而大部分都集中于有时和偶尔, 其比例分别达到28.42%和45.79%。换句话说我国目前大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的拓展领域是相当局限的。

表2-7显示了大学生平时学习和生活所阅读或者最关注的课外读物, 从总体上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文学著作永远是不老的话题, 超过1/5的学生爱好文学著作。其次大学生比较喜欢阅读非学术类杂志 (19.88%) 、报纸 (17.27%) 、教科书 (16.43%) 以及考试复习书 (12.39%) , 而在报纸和非学术类杂志的选择上农村大学生偏好前者而城市大学生偏好后者。而科普, 学术性书籍触碰的学生则是相对较少的, 也就是100个人就几个人阅读此类书籍。对于其他的书籍, 我们调查过程发现小说, 流行文化杂志等也是大学生课余的选择。

4. 读书摘录情况

调查表明, 大学生阅读过程中有各种的习惯, 如摘录, 备注等, 然而不同的人在这些习惯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图2-8所示, 就我们调查的样本中, 在阅读过程中没有摘录, 评价, 备注等习惯的人数就达到40人;一直有这些阅读习惯的人更是屈指可数, 仅20人才有1人。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只是偶尔或者几乎没有, 其比例高达70.19%。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可以说是“走马观花”式的, 而没有更多的进行相关的记录、深沉思考等。

(三) 借阅及购买书籍相关情况

1. 前往书店次数及购书频率

如图2-8所示, 从具体统计数值来看, 当代大学生平均每月去书店次数不超过1次的占62.05%, 而这一部分中的约80%表示只去一次;平均每月去两次的人约为调查人数的18.00%, 而高于2次的比例还不到20%。大学生光顾书店的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大学生对购买图书的客观需求和阅读的主观愿望的程度。就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 80%的学生平均光顾书店的次数超过2次, 换言之, 当代大学生对于书店的利用率是相当的低或是各大书店缺乏吸引效应, 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2. 图书馆使用率

表2-9显示了我国大学生对国家图书馆的大体利用情况。从数据中我们直接得出:在08年从未去过国家图书馆的大学生人数比例高达62.01%, 而其中城市学生的比例更高, 达到67.17%, 农村学生相对较低约为1/2。在去过国家图书馆的大学生中1次和2次的比例相对较高, 分别为10.59%, 9.04%;去国家图书馆次数达到5次以上的100人不足5人。据中国青年报资料显示北京2008年在校大学生约为53.7万人, 也就是有 (53.7万×62.01%=33.30万) 没有去过国家图书馆, 由此我们可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这种国民共有阅读资源的利用是相当不充分的, 也是资源的浪费。

3. 图书价格

图2-10显示了在网络普及的时代, 人们对于纸质书籍的价格的看法。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书籍价格整体感觉是比较贵, 其比例高达58.90%;另外约有20%的大学生表示价格比较适合, 15.89%的大学生表示价格非常贵。结合图2-12我们可进一步说明, 图书价格过高也阻碍大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大学生的阅读受到经济的制约。因此也说明在提高大学生阅读率的途径中我们也要关注图书本身对大学生存在的约束。

4. 图书开销情况

如图2-11,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大学生在阅读上的花费比例。经过统计得出每月大学生在读书上的花费大约为106.24元, 城市大学生每个月在阅读上的花费大约134.84元, 农村大学生为57.92元。从图表我们得出每个月大约有10.72%的学生不在读书上花费, 而在读书250元以上的高消费人群的比例也达到12.60%;大部分人 (67, 55%) 的花费集中在0~200元。结合表2-10大学生对于图书价格的看法分析可知, 其也是对大学生读书花费的制约因素之一。

5. 购书满足程度

表2-12表明了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对读书需求的影响。从总体水平来看差不多一半 (43.06%) 的学生表示现在的生活水平基本可以满足购书需求。从城市大学生来看41.25%的学生表示现在的消费水平基本可以满足, 略低于农村学生的46.90%。另外表中可以看出31.25%的城市学生和34.51%的农村学生表示现在的消费水平不太能满足自己的读书需求, 也就是说明了很多人可能是想买书可是要迫于自己的消费限制。对于完全不能满足自己读书需求的学生城市和农村占有相同的比例, 均为7.08%。而就完全的能满足读书需求的比例来看城市学生 (20.42%) 比农村学生 (17.56%) 高中大概3个百分点。就消费水平来看, 调查结果整体显示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有能力来满足自己读书需求的, 只是满足程度上存在着大小差异。

(四) 网络阅读现状

调查表明, 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约为两个小时, 而两个小时中用来进行网络阅读的时间大约为半个小时。当我们计算出网络阅读时间所占总上网时间比值时, 我们发现, 农村学生的这一比值达到了33.07%, 明显高于城市学生的26.71%。这一方面表明了网络阅读快捷、便利、花销低等特点, 同时也表现出农村学生在大学阶段对读书的渴望程度要高于城市学生。

表2-14与表2-15显示了大学生对于纸质版图书和电子版图书的偏好情况。表2-14显示, 74.29%的学生仍然偏好于纸质版图书, 12.57%的学生把电子版图书视为他们的首选。表1.3调查的问题是如果您已经看过某读物的电子书, 您是否还会购买它的纸质书?结果显示, 76.31%的学生表示如果感兴趣的话仍然会购买纸质版图书作为收藏以及再次阅读。仅有23.69%的学生表示不管内容如何都不会再购买纸质版图书。

(五) 图书馆利用情况

大学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通过上面的调查分析, 图书馆也是大学生获得图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一个大学的图书馆利用率直接影响着学生总体的阅读情况。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我们发现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一个现象, 即每个月从图书馆借很多本书, 但是等到还书的时候, 很多书根本没有看过。造成大量图书资源的浪费。针对这一情况, 我们小组做了细致的调查, 统计情况如下:

通过表2-16,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学生平均每月借书三本左右, 而上学期整个学期从未借书的同学占到了8.77%, 也就是说每十一个同学中就有一个整个学期都没有在图书馆借过一本书, 平均每月借书超过六本的同学占到了10%左右。通过纵向对比, 我们发现农村学生的借阅积极性明显高于城市学生。在平均每月借书大于六本的学生中, 农村学生占到了70.6%。从每月借阅的平均值上来看, 农村学生达到了4.85本/月, 明显高于城市学生的3.43本/月。

表2-17与表2-18反应了上文所提到的问题, 即图书馆资源浪费现象, 通过表格我们发现城市学生的图书利用率仅为59.77%, 而农村学生却高达74.02%。加权平均后得到整体学生的平均图书利用率为65.30%。我们按照一个学期五个月计算, 一个学年十个月。根据教育部官方资料显示, 我国目前大学生人数约为2000万。根据公式:图书浪费量=月份×每人每月浪费数量×全国大学生数量, 代入数据, 全国每年大学生图书浪费量=10× (3.89-2.54) ×2000=27000万本, 即每年大学生借走但不看的图书达到两亿七千本。这无疑是我国图书资源的一个巨大浪费。

三.结论

(一) 大学生阅读在时间上呈现微量阅读的总体现状, 但仍存在极端现象

总体调查数据显示, 大学生日阅读时间在3小时以上者所占比例为7.89%, 1-3小时者比例为25.07%, 而1小时以下者则高达67.04%, 即大部分学生阅读停留在微量阅读阶段。然而有必要指出的是, 在进行大量阅读的群体中已经出现了每天阅读超过10小时的学生, 而在微量阅读中也有每天不进行任何阅读的学生 (数量是25个, 占到调查人群的6.98%) 。换言之, 在大部分同学阅读时间较少的情况下有部分极端现象发生。

(二) 大学生阅读时间上呈现城乡差异

农村学生在大学阶段对读书的渴望程度明显高于城市学生。在阅读时间调查中, 我们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量度——日阅读时间和周阅读日。调查数据显示, 就日极端阅读量的学生群体而言, 每天进行大量阅读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 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78.57%。而每天进行少量阅读的群体大部分来自城市, 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79.41%。可见极端日阅读量呈现明显的城乡差异。但是, 值得关注的是, 城市和农村学生阅读日差异甚微, 且城市学生略高于农村学生, 城市学生总体平均周阅读日为3.13天。而农村学生为3.01天。结合城市和农村学生生活特点和差异以及将两种量度衡量下的数据比较和分析可知, 农村学生由于学习时间较长或者需要从事兼职等原因而倾向于集中于个别天进行每天较多量的阅读, 而城市学生可能由于学习压力大或者在娱乐休闲方面花费时间较多而更倾向于分散若干天每天进行每天较小量的阅读。

(三) 从阅读环境偏好来看, 宿舍和家中是当代大学生 (无论农村大学生还是城市大学生) 都极其偏好的阅读场所

其次约1/5的学生偏好图书馆或是阅览室, 在这一点的横向比较上我们不难发现, 城市大学生对其偏好远大于农村学生, 高出约20个百分点;然而在对其他公共场合的偏好上农村学生 (28.45%) 远高于城市学生 (3.12%) , 表现出不同的生活背景、生活方式的差异带来的对不同阅读坏境的偏好。教室作为大学生阅读的场所也被很多人偏好, 占到13.59%。综上所述, 大学生对阅读环境的选择更多的集中在非教学场所, 适合的环境可以使他们对于阅读的内容印象更为深刻, 也可以使阅读的效果更为明显。

(四) 从阅读方式来看, 总体来看各种方式 (总结购买, 网络阅读, 图书馆等) 可谓平分秋色

在被调者中, 32.63%的大学生表示喜欢自己购买;其次大部分都表示偏向于网络阅读或是图书馆借书, 比例均为20%, 通过后边的比较我们却发现图书馆利用率却是很低的;同时约有15.48%的学生选择同学互借。通过城市和农村的横向比较,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城市学生 (30.72%) 对图书馆等借书机构的利用远远大于农村学生 (6.90%) , 约是其的4.5倍, 而在自己购买和网络的途径上农村学生的选择却比城市大约高出8个百分点。在其他方式的选择上,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还偏好相互拼书等新颖方式进行阅读。

(五) 从阅读范围来看, 大学生总体在对专业课程的相关阅读范围是比较局限的

有近十分之一 (9.72%) 的大学生几乎从不进行专业相关阅读, 经常阅读的人数也不到20% (16.68%) , 而大部分都集中于有时 (28.42%) 或者偶尔阅读 (45.79%) 。这一现象反映出, 大学生在专业相关阅读方面仍处于欠缺的状态, 专业领域的拓展极为局限。

(六) 从阅读记笔记的习惯来看, 大学生总体上阅读做摘录、备注等的习惯尚未完全形成

在阅读过程中没有摘录, 评价, 备注等习惯的人数就达到40人;一直有这些阅读习惯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仅20人中才有1人。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只是偶尔或者几乎没有, 其比例高达70.19%。这一数据反映出, 大学生多数以走马观花式的方式进行阅读, 普遍缺乏做摘录、备注和记录问题等好的阅读习惯。也可以进一步分析出, 大学生生活中存在种种因素导致当前大学生普遍产生阅读的浮躁心理, 致使大面积的阅读习惯缺失。

(七) 图书价格过高, 购书积极性低

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光顾书店的频率极低, 月平均次数不超过1次的占62.05%, 而其中的约80%表示只去一次;月平均去两次的人约为调查人数的18.00%, 而其中高于2次的比例尚不到20%。

此外, 大学生对书籍价格整体感觉是比较贵 (58.90%) , 另外约有20%的大学生表示价格比较适合, 15.89%的大学生表示价格非常贵。分析和比较可见, 图书价格偏高, 成为了大学生购书热情不高的制约性因素。总体数据显示, 43.06%的学生表示现在的消费水平基本可以满足购书需求。而31.25%的城市学生和34.51%的农村学生表示现在的消费水平不太能满足自己的读书需求, 即很多人想买书可是迫于自己的消费水平的限制无法实现。同时, 也存在着消费水平完全不能满足自己读书需求的学生, 城市和农村占有相同的比例, 均为7.08%。调查结果整体显示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有能力来满足自己读书需求的, 但在满足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八) 网络阅读不断挑战传统阅读, 但是纸质版书籍仍是大学生的最爱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 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约为两个小时, 而两个小时中用来进行网络阅读的时间大约为半个小时。经计算, 网络阅读时间所占总上网时间比例, 农村学生为33.07%, 高于城市学生的26.71%。这一数字表明网络阅读快捷、便利、花销低等特点使得其成为一种挑战传统阅读的新阅读途径。但是关于电子版和纸质版阅读偏好的数据显示, 目前, 纸质版仍未大学生读书的首选 (74.29%) 。

(九) 图书馆的使用情况和利用率急需提高, 在资源的利用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从月借阅量来看, 学生平均每月借书三本左右, 而上学期整个学期从未借书的同学占到了8.77%, 平均每月借书超过六本的同学占到了仅占10%左右, 可见大学生月借阅图书数量还是比较少的。且农村学生月借阅平均值 (4.85本/月) 明显高于城市学生 (3.43本/月) 。

从图书馆的利用率来看, 图书馆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且城乡差异明显, 城市学生的图书利用率仅为59.77%, 而农村学生却高达74.02%。2008年从未去过国家图书馆的大学生人数比例高达62.01%, 国家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较学校图书馆的更低。

四.相关建议

(一) 各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阅读意识、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和阅读选择的引导和培养, 合理地开展一定的大学生阅读激励活动, 增强大学生阅读意识, 提高大学生阅读质量, 从长远角度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 树立正确并远大的理想, 基于自我的需要自觉拓宽专业知识面, 提高综合素质, 博览群书, 充分挖掘自己的各项潜能。

(三) 我国图书市场有必要针对图书价格展开整改, 在现有基础上适当节约生产成本、调整图书价格, 必要用价格因素熄灭大学生的读书热情;纠正图书出版过程中致使价格虚高的种种弊病, 从图书消费者的角度, 合理定价, 在维持图书市场稳定发展的同时让更多的人群有能力购买图书.从而活跃图书市场, 也间接地提高大学生购书热情, 鼓励大学生读者群体的读书行为。

(四) 在日常学习中, 可以通过要求大学生在看教科书, 课外书, 参考书等后写读后感、批注、综述类的文章, 并且要求学生把参考读物上包含的知识反映在专业课考试, 选修课考试, 限选课考试中的内容上, 这些都可以促进学生扩大学术类课外读物的阅读量,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 对于学校图书室, 国家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利用可以采取奖励制度来促进书籍的借阅,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设置全校读书日, 读书月等活动, 评选读书达人等来加强对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以此提高大学生图书阅读率以及图书馆等的利用率等。

上一篇:学生会内部考核下一篇:开展工程总承包工作提高工程建设全过程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