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审美教学

2024-06-10

文言文审美教学(共11篇)

1.文言文审美教学 篇一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意趣论文

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提高,对美的需求也日益明显。学校是用艺术熏陶人生的重要场所。语文课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文中华美的词藻,寓意深刻的话语,无不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美,并在这美的愉悦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一篇作品时,要让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用真情实感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感悟作者抒发的真挚情感,从而认知事物,陶冶性情,体验生活,感悟人生,学会求知,学会审美,更学会做人。

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但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这种力量却偏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一些过于注重语法教学而忽略了文字美的赏读;过于注重条分缕析而忽视了内容美的领悟;过于注重固定化的授予而淡化了形象美的感动,往往在不自觉中淡化了对美的追求,弱化了文言文教学应有的功能――让学生从蕴含着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美的千古佳作中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古为今用。由于这种弱化,导致了教学目的上的重大偏差,导致了教学效果上的严重削弱,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极为不利。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足够重视和充分实践:

一、要使文言文的教学充满审美愉悦

综观当今的文言文教学,尤其是在中职,许多老师借故学生基础差,只重灌输不重感悟、只会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品味的做法还普遍存在,甚至抵触文言文教学。文言文教学必须充满审美的愉悦,必须能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流连于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才能真正使教学获得成功,即让学生在文字上更增些品味增些风采,在思想内容上多些感悟多些升华,在形象上多些感动多些向往,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审美愉悦很神秘吗?不,它不是水中月,雾中花。一篇声情并茂的朗诵,一则有趣的奇闻轶事,一段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都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审美的愉悦投入到挖掘美的学习中。

二、充分发掘文言文教学的美的因素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籍,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的,文学艺术的。尤其是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任何一篇美文佳作,都是因其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而深入人心、脍炙人口、流传千古。因此,我们从事教学活动,毫无疑问的是要充分发掘蕴含其中的美的要素,让形式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放射出无穷的魅力,在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了解文言文中的形式美

中国文学从现实主义源头《诗经》、浪漫主义源头《楚辞》以来,有百家争鸣,有汉赋铺陈,有唐宋散文,更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或韵或散,或律或绝,五彩斑斓,形式异彩纷呈。

文言文的发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跃动着各种各样的优美文体,语言之美,恰似那清流,那急湍,滋养过多少中华儿女,当然也应该滋养当今的华夏子孙。在现行教材中,分别选取了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两汉魏晋散文、唐代散文、宋代散文、明清散文。这些入选篇目,均是真正的“古文观止”,历史人文色彩极为浓重。从语言特色来看,这些文章,或音韵谐调,或整散结合,或写实朴素,或比拟夸张,或气势磅礴,或娟秀优美,或情景交融,或直抒胸臆等等,不一而足。使人真正感受到了中国语言之丰富凝练、含蓄深沉。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其中的形式美,引领学生自主感悟主动倾心文言文。

2、品味文言文中的人物美

人格美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审美过程中,为人物的言行神思而喜怒哀乐,在共鸣中得到审美的愉悦,使灵魂受到荡涤与洗礼,这是文言文教学应有的作用,也是其魅力所在。例如:《项脊轩志》用“以指叩门扉”“以手阖门”等细节和“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样极其平淡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祖母和妻子的思念之情,对物是人非的身世之感,吟咏出深沉的人生哀歌,是对所写人物的心灵美的凸现。

再如《鸿门宴》中的刘邦、项羽的形象,也很值得细细品味。通过在紧急关头这两人的语言、行为、神情的深入理解与讨论,学生才能深入准确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情感得到陶冶,审美得到提高。过去,我们很多人在教学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灌输“知识”的现象,把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强行输入给学生,更有甚者,以教参为唯一的标准,变教学为搬教参,根本没有自己的见地。文言文的教学,我们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进入人物美的长廊,我们必须做的是引领者,而决不是搬运工。

3、体验文言文中的情感美

在浩瀚的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情感美犹如一朵朵浪花,常开不败,留香千载,不绝如缕。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走进作品,通过阅读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去同喜同悲、共乐共怒,更进一步,在对人物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写作缘起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之后,更深入地感动于情感之美,产生共鸣,产生向往。了解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卓然不群,自然能够品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此中真味;认识了王羲之兰亭赋诗作序,以文会友的洒脱情怀,才能感受“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无穷意味;魏征直谏太宗十思,只为求得为上者“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的清明政治;杜牧构思《阿房宫赋》,为的是告诫后来者,不要“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归有光写成《项脊轩志》,“多可喜,亦多可悲”的人伦真情;张溥写就《五人墓碑记》,五人之从容就死,“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些情感之美,闪烁着多么动人的光芒!

4、感悟文言文中的思想美

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的、经过历史长河冲刷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当然是思想文化的精华,至少是可以让我们去批判地接受的优秀遗产。而充分发掘出这些作品中的思想之美,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透过这些经典的文言作品我们可以看到隐藏在其背后的生命意识、宽容意识、责任意识和超越意识等思想的光华。

从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坚韧;感受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志节;感受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懈;感受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的生命意识。同样,我们还可以体会到周敦颐的超然个性;陶渊明的淡泊情怀;杜甫的博大胸襟;辛弃疾的豪情壮志。

三、要引导学生诵读,使其亲近课本、接近作者,用情感主动地进行审美

审美从来都不是被动的,只有摆脱非我的束缚,审美才具有其本质的特征。

学生在面对文言文时,如果只是简单地读读看看,那么其心灵的眼睛是关闭的,其感情的大门是封锁的,课文不过是一堆无生命的文字而已,我们还能奢谈什么教学效果呢?真正的诵读要用心读,用情读,反复读。久之,便耳熟能详,目闭可诵,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感受,不知不觉间就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就会和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和对话了。因此,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让他们和课文息息相通,从而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委曲衷情,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博爱情怀。惟有用心感受,用情诵读,才能真正走入不同时代诸多圣贤精心营造的精神家园,获得最丰富、最深沉的审美体验。

中职文言文教学,读懂文字、理解意思是基础,品味、鉴赏文言文的神奇的美的力量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在中职的文言文教学中,用其形式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放射出来的无穷魅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是语文教学所担负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王珏.文言文教学价值的再认识[J].语文教学之友,,(6).

[2]谭蒙革.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办法[J].成功教育,,(08).

[3]王槐松.文言文诵读法古今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4).

[4]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3).

2.文言文审美教学 篇二

(一)文言文作品中蕴含丰富的美育资源

1.文言作品的形态美。文言作品中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具有深刻独到的意旨美,高尚真挚的情感美,千变万化的结构美,异彩纷呈的语言美。文言作品的形态多彩,既有小说的人物形象美,故事情节美,典型环境美(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有散文的意境美(如《桃花源记》),杂文的犀利美(如《卖柑者言》),既有诗词的音韵美(如《木兰诗》),也有戏剧的冲突美(《窦娥冤》)等。

2.文言作品的语言美。我们伟大祖国的语言生动优美,它表达情意的准确与细腻世界罕见。教材中的文言作品,语言运用大多具有典范性,而且各具特色。《醉翁亭记》《桃花源记》等散文语言的绮丽美和朴素美,《水调歌头》等诗词语言的凝练美,此外还有一向讲究文采、锤字炼句的传统,如对偶、排比造成整齐之美;长短句相间构成参差美,整散句交替显示错综之美;平仄相间,抑扬顿挫又展现出音韵和谐之美。总之,文言作品有它独具魅力的语言文字美。

3.文言作品的人格美。要塑造中学生健全的人格,需要树立高尚的人格形象来感染学生。纵观古代作品,一个个高尚的人格形象树立在我们面前:有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政治抱负的“仁人”形象,有“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与民同乐的“醉翁”形象;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形象;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形象……

(二)多样化的审美教育方法

1.发现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读出语调,读出情感,读出韵味,使学生从“读”中产生共鸣,从而从整体上发现作品的美,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种豪放旷达的语句能吸引学生,会被“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样出世、入世的矛盾情绪所感染,会被“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样充满哲理的词句所点悟,更会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开朗乐观的祝福所折服。

2.鉴赏美。学生理解文言文作品中更多更深的美,单凭朗读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分析比较,在教师、作品、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实现鉴赏美的优化效应。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是学生喜欢的古典散文,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在学习这两篇散时,可用比较鉴赏法来挖掘美的宝藏。首先,比较两篇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两篇散文都是作者被贬官谪居时所作,众人多是颓废消沉,心灰意冷,而两位却与众不同,“放逐流离”仍然不消极沉沦,不怨天尤人,而是“以风节自持”,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塑造了一个放情山水、与民同乐的醉翁形象,借此表达对贬谪生活的不满,对黑暗现实的抗议。《岳阳楼记》中,作者胸怀宽广,抱负远大。读完此文,一个居高官则忧其民、遭贬谪则忧其君的古仁人形象立在眼前。读这样的文章可以净化学生感情和灵魂,使学生肃然起敬。其次,比较两篇文章的创作构思。二者都巧于构思,别出心裁,都没有落人俗套,而是通过巧妙的构思,精心安排文章的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情怀。《醉翁亭记》的结尾层层递进,层层引伸,含而不露,《岳阳楼记》构思曲尽其炒,异于凡响。第三,比较两篇文章的文笔,鉴赏美的风格。二者笔法灵活,不拘一格,熔记叙、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巧妙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怀志趣。《岳阳楼记》借景言志,形“散”实严,语言瑰伟奇绝,有着阳刚之美,《醉翁亭记》借景抒情,新奇而别致,情深隽永,语言有阴柔之美。

3.创造美。用美的语言来表达美的思想情感,进行美的创造,是审美的教育的归宿。教师可利用古代作品典范进行仿写训练,如学习《爱莲说》之后,以“爱××说”为题写两段话,要求与课文一样,第一段先总说,再分说,用上对比。这样,学生理解了写作特点,化知识为能力,进入创造美的阶段。

3.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三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如林,内容磅礴,形式多样,反映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入选语文教材的文言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美感,是审美教育素材的典范。在此 ,笔者想根据多年的教学感悟,谈谈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问题。

一、激发美的情感

语文审美教育应该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打开学生的心扉。诵读,是表现和体会这种感情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获得文章形象美感的主要途径。鲁迅先生说:“音美以感耳。”叶圣陶先生曾创造性地提出“美读法”,就是强调通过对声音节奏之美的感受,深入课文深层意蕴的情感思想,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感通”的艺术境界。

课文中的文言文往往文质兼美,字字珠玑,诵读尤为重要。通过诵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而且可以唤起学生的想象,从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领悟,形成主体与审美对象的感应,激发审美情感。我在教读每一篇文言文时,都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情感,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从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比如:北朝民歌《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辽远壮阔的景象使学生品味到北方游牧民族热爱草原的豪情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惊险雄奇,以及“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旷世韬略,使学生感受到慷慨激昂的豪放美。在教读《琵琶行》时,配上古典琵琶名曲,抓住音乐旋律的起伏跌宕:舒缓轻快——锵铿悦耳——幽咽冷涩——凝绝暂歇——激越雄壮,读出诗歌语言的音乐感,体会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以及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学生沉浸在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音乐之中,便把握了这一千古传诵名篇的精髓,受到了艺术感染和美的陶冶。教学中,通过这样的诵读,就自然地将学生带到了艺术境界,体味了艺术形象的魅力,激发了审美情趣,培养了个性品质。

二、感受美的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意境”作了这样的解释:“境界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意境的构成,要求主观的情与意和客观的景与境统一。“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动于衷而辞发于外”。作者写文章胸中必定有一个境,即一定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图景。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绘的特定意境,如身临其境,似感同身受,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优秀的古典诗文,无不突现意境美。如王维的山水诗,总给人一种诗中有画、景中有情的意境天成的美感。再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是春天的优美意境;“幽林一夜雨,洗出万山青”是雨后清新的意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边塞壮美的意境。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中无一字直接言情,但又无一字不在言情,体现了诗的意境美。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引导学生由创作背景入境:李白被贬,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突然遇赦,心情欢快、振奋,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其次,体会诗中“境”,即具体景物的特定审美意义,如“彩云”、“猿声”、“轻舟”、“万重山”等等。重点感悟第三句的神妙境界。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猿声本来使人感到凄婉,所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但此时,身在这如离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是何等畅快而又兴奋啊!连猿声也被涂上了欢快的色彩。再者,将这首诗和李白流放时逆流而上所写的《上三峡》对比“巴水忽可尽,青山不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同样是寓情于景,无一字直接言“愁”,无一字不在言“愁”,觉得船重,心情更为滞重,流露出愁苦、烦闷、迷惘的心情。王国维曾语“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如果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作家的情感,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进入审美情境。

三、欣赏美的语言

“文以载道”。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文章写了什么,还要让他们明白作者是怎么写的和为什么要这么写。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引导学生欣赏品味语言美。

美的语言主要指准确、形象的语言,这种语言也是感染力强的语言。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说过,“要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讲语言美”。语言美是语文教材所选文言文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些作品在真和善的基础上,大都很讲求语言的整齐和谐、抑扬顿挫、回环往复和生动形象。

杜牧《阿房宫赋》的语言铺陈渲染,字句整齐,音节和谐,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

首先,文章许多地方押韵,具有音韵美。如“毕、一、兀、出、日 ”,“龙、虹、东、融”等等。

其次,叙事语言高度概括,体现了简洁美。本文开头“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只用十二个字组成四个短语,每个句子的谓语只有一个字,写出了阿房宫建造的历史条件和所耗人力、物力之浩繁。第三段的末尾“咸卒叫……可怜焦土”四句,用了两个三字句、两个四字句,只用十四个字就概括地叙述了秦朝灭亡、阿房宫被焚的史实,和全文开头的四个三字句相照应。

再次,综合运用了比喻、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方法极力描写阿房宫。例如:写楼、阁、廊、檐,用腰、牙、 心、角为喻……

四、体味美的思想

审美的目的在于促成人对自然和社会的审美关系,提高审美能力和发展人的审美理想。所以,审美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教学中要通过对人物、事物、内容的分析,使学生在对作品深入体验的基础上,由情入理,把握作品的思想、观点,产生审美效应,体会文章的思想美。

优秀的文言作品能名垂千古,除了作品本身精湛的艺术技巧外,更主要的是因为作品散发着无穷的精神魅力,这种精神财富是作品对社会对人生的一种“终极关怀”。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的是自己的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学《左忠毅公逸事》一课时,在指导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讨论:1.本文写了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2.文章从几个方面写左公的?表现他怎样的精神和品质?3.对文中左光斗所表现的精神品质,你有什么看法?通过层层深入地分析,左光斗选拔人才的远见卓识以及坚贞不屈,不计个人生死荣辱而以国事为重的可贵品质就能在学生心田中深深扎根。学生由此感受到了文章的思想美,既扩大了知识视野,又陶冶了情操。

五、感知美的形象

美育的两大特点是形象性和情感性,它以美的形象为手段,达到培养人的崇高情感的目的。“美与崇高”存在于语言文字中。教材中的文言文多是名篇精粹,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其中的各种形象是丰富复杂的生活现实在艺术中的升华。这些形象可以给学生以美的启迪,美的感染。

有的形象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的美。如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等都表现了人类在想象中征服自然的力量,体现了英雄之美;陶渊明《归园田居》体现了生活之美;关汉卿《窦娥冤》体现了悲壮之美;《孔雀东南飞》体现了忠贞之美;《晏子使楚》体现了智慧之美……这些感人的形象,可以激发学生从善向上的愿望。

有的作品表现了自然形象的美。如曹操《观沧海》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抺总相宜”让我们感受到西湖的秀美。而马致远《天净河·秋思》则是一幅形象鲜明的秋景夕照图,给人一种苍凉的美感。这些诗句能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遐思,得到美感享受。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抓住审美教育这一课题,从多侧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他们理解美的实质,树立美的观念,进而去追求美、创造美。

4.《琵琶行》审美教学设想 篇四

《琵琶行》是白居易新乐府诗的代表作。这首诗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在叙事写景中融入了复杂而强烈的感情,展现出一幅幅凄冷萧瑟的画面;在双线交织的结构中刻画出一对落魄、受损害的人物形象;抒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情;构建出错落有致而又貌异神合的结构美,产生出摄人心魄的艺术美感。

下面结合我个人在诗歌教学方面的体会,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发掘其丰富的审美意蕴。

一、引导学生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鉴赏诗歌意境

首先,让学生含情颂读。在学生有了第一感觉时,让他们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品味这些句子的意境。因为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具体的可感的,学生又有了鉴赏的方向和要求,所以很容易进入到审美赏析中来。他们大多能从诵读中找出写景的句子。这时,老师再让他们将自己找出来的句子进行想象、勾画,用更丰富具体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引导学生抓住表现时间、地点、环境的字词进行想象、渲染。学生在老师的这种引导下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到了审美的第二环节(展开想象)中来。例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叙写江边送客的句子,有个学生把它丰富为:“一轮孤月悬坠,秋风清寒,浔阳江头伫立着两个神情黯然的人,他们都不忍视对方,木然地注视着浸泡在茫茫江水中的那轮寒月,他们心绪的麻乱就像那枫叶荻花飘转在瑟瑟寒风中一样。”应该说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将有限的文字恰到好处地描绘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非常契合诗歌的意境。显然,学生在鉴赏诗人笔下景物的时候,已经调动了个人的情感(悲情),已经做到了意(感情)与境(画面、景物)的结合。这不正是审美鉴赏的目的之一吗?他们在想象时已经进入到了审美的第三环节——调动感情中来。诗中写景的句子还有很多,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这些句子或景中藏情,或情景并茂,都是可以让学生发掘美的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惨”、“空”、“绕”、“寒”、“黄”、“苦”、“江浸月”、“悄无言”、“秋月白”等字词让学生联系叙事感触人物在此景下的心情,引导学生探讨“月”在文人心中乃至我国传统文化中审美意蕴,让学生在审美感受中体味诗的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作品中描绘的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契合交融而形成的虚实相生、能诱发和开拓出丰富审美想象空间的整体意象。如果忽略对诗歌意境的分析而舍本求末地分析人物、分析主题和艺术手法,学生往往觉得诗歌索然无味,老师的肢解还不如诵读一遍有味道,这样的授课也就达不到悟理、启真、冶性的审美目的了。

二、引导学生探析人物命运,感受人物的情感,鉴赏人物美

诗歌塑造了一对备受沦落之苦,饱尝世态炎凉的人物形象。人物的自叙渗透了各自伤痛、悲愁的情感。这种不幸的人生际遇引起读者深切的同情和强烈的不满。这种情感又驱使读者再次创造,在不断丰满形象的过程中,作品人物就折射出一种启真冶性的美感。

(一)、引导学生再创造琵琶女形象

引导学生再创造的目的,不只是要学生具体地描摹她的美貌,

还要求学生能依托文字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审美体验。琵琶女是在“千呼万唤”中出场的,出场后还“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句人们常常吟颂的名句,准确生动地表现了她含羞的神态和自惭身世的那种复杂沉重的心理,写得形神具备、含意深邃。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千”、“万”、“始”、“半遮面”等字词揣摩琵琶女的心境,再让学生结合“琵琶声停欲语迟”这一句,去体味她心中的那种幽愁暗恨。这“千呼万唤”、“半遮面”“欲语迟”几个动词短语在学生头脑形成了一个可以发展想象的空间。学生的想象又丰富了琵琶女的形象。

再引导学生先分别后结合地感受有关音乐描写的段落和琵琶女自述身世的.段落,让学生在这种感受音乐与探查身世的结合中领悟琵琶女内心情感,教师同样要点拨学生抓住一些重点字词进行体味。这样,学生可通过具体可感的音乐去理解琵琶女不幸的人生遭遇,又可通过她不幸的人生遭遇来理解她倾注在乐曲中的感情。学生在这两种互相补充的感受中不断充实、丰满人物形象,从而完成形象的再创造,获得审美体验。再创造的过程又是调动想象与情感的过程,还是感性判断的过程,因而这种审美体验一步步接近审美的最高目的。

(二)、引导学生再创造诗人形象

诗人的自述是进行再创造的主要材料,教师在点拨重点字词的基础上,还可以补充白居易写作此诗前的一段经历,让学生概括出诗人政治失意、无辜遭贬、漂泊江湖、郁闷孤苦的仕人形象,再让学生结合“醉不成欢惨将别”、“同是天涯沦落人”、“江洲司马青衫湿”等句子,感受诗人心境与情感,这样诗人形象就不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可以打动学生的审美对象了:他的心境凄楚而悲凉,他的情感怨愤而又富有柔情,他能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与自己的失意人生中找到情感的相通点,并能将这种情感的共鸣升华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达出社会变乱、政治衰败带给人民深重灾难的深刻主题。学生在再创造中对社会对人生进行了一次审问,获得了悲剧美和崇高美的享受。

在这样的审美再创造中完成的诗人形象是最富有感染力的,因而诗人的形象是美的。

三、引导学生品读描写音乐的句子,鉴赏音乐美

(一)、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形象美

形象性是美的基本特征,美的事物和现象总是形象的、具体的,欣赏者总是凭借事物具体可感的形象进入到审美体验中来。但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用文字描写的音乐更是抽象的。白居易却借一连串的比喻,用通感的手法赋予音乐以具体可感的形象,使欣赏者在视觉的想象中感知到音乐的美。教师可引导学生着重品味有关音乐描写的段落,让学生想象“大弦”“如急雨”、“小弦”“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等这些句子模拟的声音,再让学生揣摩琵琶女用这些声音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粗重繁密”、“幽细柔宛”、“清脆圆润”等音响上的认识,不仅获得了描写音乐的艺术美感,而且从音乐中体味到人物情感,想象的力量让学生获得了生动具体的形象美感。

(二)、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音韵美

音韵美是诗歌的基本特征,它是诗歌音韵上体现出来的抑扬顿挫的节奏。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怎样有感情地朗读外,还要让学生去体味诗中叠音词——“弦弦”、“声声”、“嘈嘈”、“切切”,双声叠韵词——“间关”、“幽咽”传达的美感,因为这些词或拟声,或状态,或摩情,不仅细微地刻画了琵琶女弹奏音乐的形象,而且充分地传达了她的感情。因而,颂读起来,总觉得有一股气在胸中回旋、变化。

(三)、引导学生鉴赏音乐描写的烘托美

烘托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手法。诗文通过音乐效果的描写(包括环境描写和人的感受)来烘托琵琶声的优美动听,深切感人。如:“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这动心移情的音乐不仅使人流连忘返,还诱得人去“寻声暗问”;又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个白描式的环境描写,逼真地描摩出了听者沉湎于音乐的情景,侧面表现了音乐的神奇魅力。这不正是烘托产生的艺术效果吗?

至于音乐中的情感美,上文谈到的几点都有涉及,这里不再赘述。

四、引导学生概括叙事结构,鉴赏整齐兼变化的结构美

《琵琶行》以人物为线索,形成明暗对称又交织汇聚的双线结构,这种结构既严谨缜密又错落有致,显现出对称的整齐美,交织汇聚的变化美。明线是琵琶女的人生遭遇,暗线是诗人的感受,两线重点汇合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句子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出诗文如下的结构:

秋江夜送客

暗线(诗人的感受)----------------------明线(琵琶女的身世)

第一次弹奏月夜弹琵琶

秋夜闻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移船相近邀相间犹抱琵琶半遮面

(两线交织)

低眉信手续续弹

第二次弹奏说尽心中无限事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凄凉话身世(悲惨飘零)

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情感交织)

同病相怜感慨多

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

第三次弹奏却坐促弦弦转急

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

(线索、情感再次交织)

学生在讨论中感受到结构的整齐美、变化美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讨论两条线索对揭示主题的作用,深挖结构的内涵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诗人只写明线或只写暗线,诗歌的主题将是怎样的,如果交换明线和暗线,变诗人的经历为明线,琵琶女的身世为暗线,诗中的人物形象将会有何变化,并与原结构进行比较谈谈哪一种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主题、人物将再一次在讨论中升华,冲击学生的情感闸门,产生出回味无穷的审美体验。因为原结构的两条线索揭示的是社会的变乱、政治的衰败在朝野的反映,如果只写明线或只写暗线,就没有诗人与琵琶女的情感共鸣,就不能产生出发人深省的思想主题。如果将明线与暗线交换来写,突出诗人的不幸,弱化琵琶女的遭遇,诗人唱响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名言就不那么深刻感人,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就不会那么强烈地感染学生,诗中的人物形象也会弱化,产生不出强烈的美感,达不到启真、冶性的审美目的。

5.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五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使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从审美角度,通过人们对现实的审美视察,在审美实践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丰富其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提高人们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遵循美的原则,发挥其创造能力。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提高青少年对自然美、艺术美、形体美的感受和欣赏水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更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

美育是造就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引导青年学生走向美好生活的明灯,而语文教学的课堂,又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实施审美教育是加强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能够作出它应有的重要的贡献。在实施审美教育中要明确语文教学采用此手段的紧迫性必要性以及它的基本任务,同时要注意在读写听说这四个实施点怎样去实施美育。

一、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美。

普列汉诺夫说:“美则凭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及。教学形式也是多种多样,预习课,讲读课,讨论课,展示课,无所不包。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是什么形式,都不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美的渗透,美的熏陶。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阅读中品味语言美。

叶圣陶说过:“读的方面,它是包含了了解的程度及欣赏的程度,就像一幅画,你觉得它确实太好了,但问你好到什么境地,那得由你自己体会,从体会的能力就见出欣赏的深浅”。的确,读的过程是对教材加深感觉,形成体验的过程。只有通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才能不知不觉使学生的心情得到陶冶净化。如《珍珠泉》这篇文章所用的字语虽然寻常,作用却实为瑰妙。以“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开放着的野花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水太清太凉了”描绘珍珠泉的地理环境。还用了“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来形容“水泡”从潭底冒出来。深入文章,发掘语言的内涵,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学生在读中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在读中进入美的意境,在读中感悟美的语言。在这样的美读中,学生不仅获得了愉悦的审美体验,还可以品味到文章的语言美。

2.在阅读中品味节奏美。

洪镇涛先生说,朗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朗读不仅是将每个字的音发出来,而且要将字音与字义结合起来,遵循词类和句法原则,注意停顿和轻重,进一步到用审美的读法,要能表现文学趣味和兴趣,要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

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如在指导朗读《小小的船》时,教师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多媒体设备,边作生动的描述,边用亲切的语气朗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然后提问:假如你坐在小小的船里,会有什么感觉了?让学生展开想像 的翅膀,进一步体会情境,激发美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朗读的的语调的高低、语音的轻重、节奏的快慢、停顿的长短、感情的流露都恰到好处。力求声音与意义的完全融合,对语言的品味,对作品意境的体验,使语感进一步趋于细腻,让学生感觉到语言(声音)的韵律的优美。

3.在阅读中品味音韵美。

汉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它具有音美,形美,意美三重美。三种美有机结合,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和欣赏,从而感受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美感能力的培养还应培养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情绪体验。一切美都能触动人的情感。没有美的情绪体验,就不能获得美的感受。“文章不是无情物”,文学作品倾注着写作者的感情,富有复杂的人物情绪。因此,教师应善于让学生置身于作品的意境中,去感受领悟美。同时也要求学生能亲自用自己的情绪,去获得美感的愉快和自由。

例如在讲授《再见了,亲人》时,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了特定的情境(图像),并配上比较忧伤的纯音乐。营造了一个充满伤感、离别的氛围,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亲人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利用音乐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感恩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与文字语言的结合,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4、在阅读中品味神韵美。

语文“阅读”教学所蕴含的美学因素是丰富广泛的。语文课本课本身的思想内容、体裁、结构、风格、语言表达等都是美的,因此要让学生会欣赏、受陶冶。并且这些文章大部分都是“文学作品”,叶圣陶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领会什么是美,花木山川的美,城市的美,道德品质的美,广大群众为伟大目标而斗争的美,都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深切的体会”。

例如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课文《秋天的雨》以“清凉”,“温柔”和“轻轻地”,就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用黄色给银杏树的叶子做了一把小扇”“用红色给枫叶做了一枚邮票”“给田野铺上了一片金黄色的海洋”“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使抽象的“秋天”有形、有色、有声、有神、有情,喷射出诗意的光辉。又借助视觉、听觉等感官手段,把秋天五彩缤纷的景色,小喜鹊造房子,小松鼠觅食,小青蛙睡大觉描绘成了一幅动人的、立体的、充满神韵的秋天的清丽明朗的水彩画,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文章字时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写物附意,扬言切事,抒发对秋天无比热爱和热情赞美的深沉感情。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笔下的美并加以具体的分析感受,要看到作者笔下的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使学生的审美、立美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二、在写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感知美。

1、在作文训练表达中,拓展学生的想像美。

写作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去表现美、创造美。审美创造的基础是审美观察。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儿童作文同样不能离开生活。别林斯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因此,要让学生到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去领悟到实际生活中的美,要让学生深入到现实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同时要求学生在作文表达训练中去创造美,更深刻去理解美,在这种“美是生活”的实践中努力提高审美立美能力。要指导学生平时关注生活,体验生活,作生活中的有心人,领略到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使学生

创作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例如:要求学生写《我的妈妈》这篇作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既可以从大的方面去写,也可以从小的方面去写。但总的一点就是应该让学生通过内心去抒发出对生活的“美”来。可以去写“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时,就应感受到妈妈无私的美;可以去写“唱《感恩的心》”时,就应体会到伟大母爱的美;可以去写“唱《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时,就要对过去、现在生活中所蕴含的美进行阐释。要让学生明白,作文要从美学的角度,去立意和析理,要认识到作文的美,就是真实,就是和谐,就是人的愉快和美。使学生能够按照美的规律借鉴创造出美的文章来。

2、在书法训练中,体会创造美。

书法是一种极其丰富广博、涵盖诸门艺术的综合性极强的学问。书法是一门艺术,它以美好的希望和慰藉,丰富和充实着人们的生活,更能净化和提升人生的境界.能让小学生懂得书法艺术的美。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俗话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这是因为字写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风度等。汉字作为方块字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本身含有美的因素:线条美、结体美等等。因此,语文教学实施美育时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书法课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是学好书法的关键。我们在教授书法的同时,可以利用课内外时间,让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汉字的演化过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给学生讲述一些通俗有趣的著名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如“草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怀素无钱买纸,以蕉叶代之;王羲之为了练字,用了十八缸水等轶闻。从而使学生在榜样的熏陶下,培养热爱书法、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同时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圣地和欣赏临摹一些名家书法作品等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书法艺术的兴趣,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爱上书法。比如,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最后要做到背临,包括意临和临意,必须建立在“对临”的基础上,在反复临习书法作品的同时,尽可能背诵作品文字内容。凡是临摹各家,不过窃取用笔,非规矩形似只取大意,尊古为实临,意临为求新;同时也可以抛开章法临意,借“意”书写,做到走出字帖,写出自己的风格。《小仓山房诗文集》中说,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着我。可以说,临帖知识学习书法的前提途径,是一个“跳板”。一旦离开“跳板”,就得走自己的路,不能老停在“跳板”上,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取其各家长处,为我所用,慢慢形成自己的特点风格。

三、在倾听中领悟独特美。

语言学家指出,人类语言交流中,听说占90%,读写只占10%。美国口语专家罗斯的一份报告表明,听是获得信息、摄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每个人成长的亲身经历也告诉我们,人们最初学习语言都是从听别人说,到自己模仿别人说开始的。

1、激发听的兴趣感受美。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仍然是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的注意不稳定,不持久,很容易分散,而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听力”,选材必须儿童化。选择的内容要新颖,要有一定的情节,词语要通俗,学生能听懂,为满足新时期儿童的求知欲望,特别要选择一些学生从未听过但又急切需要知道的内容作为听说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为此,我们安排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知识性故事、抒情散文及他们渴望了解的最新科技信息作为培养学生“听力”的教材。如:《找春天》,《笋芽儿》,《泉水》,《难忘的泼水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恐龙的灭绝》,《蜜蜂引路》等,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况下听记。

2、以目助听感受美。

现在的学生普遍都活泼好动,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从低年级新生入学开始就教学生“以目助听”。因为,人的感觉器官是相互联系的,其中耳与目的关系尤为密切。教师要教学生听别人说话时,眼睛要注意讲话的人,留心讲话人的姿势、神态和表情,当讲话人变换时,听的人目光也随之转换。如:老师讲述时看着老师,由老师讲转为同学回答时,大家的目光应转移到正在发言的同学身上。在听的过程中,力求目光不去注视周围与听讲内容无关的任何景或物,要集中到讲话人身上。在教学活动中反复训练学生努力使自己的眼睛为耳朵服务,并告诉学生,听人说话时看着对方,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长此以往,学生就能逐步养成集中注意力地听人说话的好习惯,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听力基础。

3、用心欣赏去倾听感受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利用已有生活经验课文中的情境,让学生在倾听同伴生动的描述中感受美。如:老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范读,让学生边听边看文,心里记住并在文中做上该读轻、重、缓、急的记号,然后模仿着朗读。又如:教《桂林山水》一文时,变换一下通常边看边听的方法,采用放配乐的课文录音,让学生将眼睛闭起来,侧耳细听,此时课文中优美的语言集中地通过鼓膜,流入心田,学生仿佛跟随导游荡舟漓江,心旷神怡。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再让他们和着音乐练习朗读。这种做法既可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4、多种形式听感受美。

小学生具有好奇的天性,最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如果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的注意力肯定容易分散,倾听就无从谈起。研究表明,学生在老师讲故事、举例子,以及游戏、组织小品表演、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参与性的活动时,听得最认真。因此在形式上要讲究方法,如:“用悄悄话传口令”、“打电话”,做“打开知识宫”、“寻找百宝箱”等游戏,寓听力训练于游戏活动之中。如上《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为便于学生听记海底千奇百怪的鱼,课前我配置好录音,绘好幻灯片,设计游戏、活动。课上,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听,海底有哪些千奇百怪的鱼,它们有哪些特点?孩子们带着问题,一边聚精会神地听配有优美音乐的录音,一边全神贯注地看色彩斑斓的幻灯片,注意力是那么的集中,兴趣是那么浓厚,一篇210个字的短文,学生听一遍录音后就能听出重点,并能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复述。我还组织“小小考察队”到“百宝箱”中去寻宝。“考察队员”汇报考察情况后,组织听话比赛,比一比哪位同学听到的“宝藏”最多。造成一个人人用耳,个个动口的良好的听说情景,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即使是听说能力较差的学生,在游戏的热烈气氛中也跃跃欲试,主动接受训练,这就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听的能力。

四、在口头表达中,拓展学生的整体美。

说话能力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当今社会人们交往中,说话能力已成为认定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应具备的。

1、创设情景,体会对比美。

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景,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像。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低年级每单元都有一节口语交际课,我认为口语交际课是集中训练学生说话能力,教给学生说话方法的好时机。教师在上口语交际课时应精心设计好教学步骤,扩大训练面,增加参与量,提高参与训练度。可根据学生的基础,把总的课堂教学目标分解成几个分目标,创设情景,逐步训练。分步训练要循序渐进,化难为易,放缓坡度,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而后在分步训练的基础上把一段话连贯地说出来。

在教学《地震中的父子》一文时,我就采取口语交际的形式进行情感的训练。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来扮演,例如:被救的孩子、路人、记者、消防员、家长等等。然后通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对人物的诠析,全心投入情景中去。使学生通过实际的口语交际,加深了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从而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珍惜,学会关爱,学会承担责任。真正使语文教育体现知识和情操的美的教育。

2、以述促听,体会哲理美。

叶圣陶说过:“读和听是一回事,写和说是一回事,不能丢开听说不顾,光管读和写。”复述是进行说话训练的一种好形式。促进理解,锻炼思维,在机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放下书本,进行理解和记忆性复述。选择生动的童话故事、成语典故,生活常识为其主要内容,采取简单复述、创造性复述、内容提要简述、听取别人复述后复述、多人接力复述等,既能促进学生记忆和理解能力,又可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想象能力,说话有条理,用词正确,提高逻辑思维的敏捷性。

2、以述促听,体会哲理美。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在教学中,经常选择一些学生身边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自述和简要评说,由于贴近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相互交流,依据这一点,我们可以设计出许多的自述内容——各种童话图画、我的家,我的小伙伴、买物品、迎客人、向教师请假、上学路上的新鲜事等等,自述形式采取大家互相交流、对话、自由插话。我在一年级上学期就曾搞过许多游戏,如“打电话”。这是一种对话性的说话趣味活动。其目的在于:训练学生问答一致、条理清楚地口述和正确转述的能力。示范表演如下:教师扮妈妈,一个同学扮小明,另一个同学扮爸爸。妈妈的电话:“喂,你是小明吗?妈妈今天晚上开会,晚一点回家吃饭,你和爸爸先吃。”小明告诉爸爸:“妈妈在电话里说她今晚开会,晚一点回家吃饭,叫我们先吃。”表演完请同学评小明把电话内容传达得是否正确。再请三个同学分别演妈妈、小明和爸爸,示范一次。同桌两人互相扮小明和爸爸,把电话内容传达一遍。

4、语感训练,体会层次美。

加强语感训练是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方法,学生语感能力越强,说话能力就越好,分析理解能力就越强,语感训练的内容以说一明确的话题或一件事为材料,强调说前准备,培养先想后说的能力,写好说话提纲,言之有序。其形式可采用故事会、演讲、辩论会等。要求讲述清楚明白,完整畅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词准确丰富,语调、语音适当,表情姿态自然大方,说话语言表达上要更接近于书面表达的要求。重视语感训练。一方面可提高说话能力的水平,另一方面也为儿童从说话表达顺利向书面表达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

6.小学语文审美素养教学思考论文 篇六

语文的美是多层、多样的。有文本所携带的作者情感的真情美,如善良、友爱、亲情;有文本所描绘的画面美,如山峦之壮、河川之润;有文字本身的韵律美,如排比、对仗、压韵;有作者放飞思想的创意美,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以看出,通过语文的教学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不仅是这个学科的职能,也是这个学科的优势。下面,从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小学语文审美内容的把握

通过语文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首先要做的是能够使学生能够从语文中发现美的存在,也就是把握住语文美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体悟语言之美。文本的语言美,是小学语文审美内容最显见的,有的生动流畅、有的纵横捭阖、有的温婉细腻、有的格律优雅。如在教学翁卷的《乡村四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字组织的分析体悟来感受古体诗歌所特有的精炼、韵律之美。如“绿遍山原白满川”,教师要提示学生这一句中“绿”与“白”两个颜色的.呼应,又注意“遍”和“满”所带来的视觉冲击。2.感受意境之美。语言文本往往能够将读者的思维带入一个三维的空间,以文字勾勒出具象的“视觉”意境,这就是语言这种表现手段所特有的想象与引思的美。如《桂林山水》这一课中“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这一段精彩的描写,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让他们随着教师轻轻的朗读,想象“这座山像老人,那座山像巨象,另一座山像骆驼……还有的山像新生的竹笋……”使学生通过想象进入文本的画面中去感受美。3.挖掘情感之美。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而这些情感通常具有哲思的美或人性的美。学生可通过对作者情感的感知,享受并提升情感思想的审美情趣。如学习《草原》,这篇文章看似是描写草原上的风土人情,但其实作者写作的意图不仅仅是想向大家介绍“草原”,而是通过对“草原”的描绘表达“蒙汉情深”的情感。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这种“民族和谐、民族团结”的情感之美。4.欣赏创造之美。课文中经常会看到作者充满想象、充满创造的语言,把读者的思想、情感和思维带入到一个惊奇的境界之中,给读者带来突破与惊艳的美。如《桥》讲述了一次人们与洪水搏斗的过程,体现人性的美。作者在描述中充满了创造性。如开篇写“……雨突然大了,像沷、像倒。”一个“沷”字,一个“倒”字,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震撼体验当中。再如“洪水的狞笑”“木桥的发抖、呻吟”,都是具有创造性的语言表述。

二、小学语文审美教学的方法

审美教学,仅有内容是不够的,还应采用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懂得和学会审美,这样,才能使审美真正成为他们的素养。1.构建审美情境。小学生的阅历有限,单单凭借想象或语言讲授,很难深刻地体验到语文的美。这就需要教师构建具象的情境,帮助他们理解文本内涵。如《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学生们对西部环境缺少直观体验,很难体悟到“战胜困难”的人格美和奉献美。我从网络上搜集了柴达木盆地、昆仑山、青藏高原、雪山、暴风雪等相关图片或视频,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这条铁路修建的“难”,从而领悟建设者的“美”。2.提供审美体验。审美素养的培养,不仅在于教师的引和学生的学,更主要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与实践来实现。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表演、绘画等方法,使学生实现对文本“美”的体验。如《威尼斯的小艇》,我让学生尝试依据文本绘制一张威尼斯的水城画面。3.亲历创作过程。作者创作过程中所生成的美感,读者通过阅读是不能准确体悟到的。因而,我会让学生通过仿写课文对创作过程产生亲历感,从而更准确的理解作者,以深刻地理解作品的美。如《祖父的园子》这一课,我安排学生仿写一篇文章,写自己小时候跟着祖辈“玩”的经历,通过写的过程挖掘自己对亲人的情感,来最终理解作者对“祖父”的情感。4.表述启发情思。学习的过程需要多种感观的多重作用,才能实现高效,教师应想办法将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等调动起来共同参与学习。如《可贵的沉默》,为了使学生将作者的情感转化为自己对父母“爱”的感知,使这种亲情美内化为他们的素养,我让学生们聊一聊自己和父母的日常生活,让他们感悟自己与父母情感付出的“不对等”。

总之,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征和优势来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审美素养教育,使他们在享受语言美、情感美的过程中获得情操上的陶冶,并逐渐形成受益终生的完美人格。

参考文献:

[1]刘改红.开展小学语文审美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2,(17).

7.语文教师如何挖掘文言文审美特质 篇七

一人格美

文言文最直接面对的是宇宙间最美丽的生命体——人, 而社会美的核心就是人物美, 人物美重在人格美。文言文中有许多历史人物都具有纯洁高尚的人格, 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蔺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 ;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一心为国的屈原 (《屈原列传》) ;忠贞爱国、宁死不屈、大义凛然、“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等。这些历史人物都闪耀着人格美的光辉。中学生的审美心理尚不健全, 加之处于较为复杂纷繁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 存在过多追求外形美而忽视内在美的现象。教学中, 要通过对人格的品评, 领悟纯洁高尚的人格美, 让闪光的历史人物占领学生的心, 激发学生对美好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教育学生怎样做人, 怎样立身行事, 从而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情感美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之所以能打动人心, 是因为作品表达了一种真挚深厚的情感, 具有一种情感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 边泣边诉, 吞吐呜咽, 哀己之未老先衰, 哀死者之早夭, 疑天理疑神明, 疑生死之数……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亡侄十二郎的痛惜和怀念之情。文章字字句句凄楚动人, 融注着深挚的骨肉深情, 读之令人潸然泪下。李密的《陈情表》向晋武帝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 提出终养祖母的请求。但作者不是直陈其事, 而是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 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的不幸, 与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 强调“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愿陛下矜悯愚诚, 听臣微志。”文章表现了一种至诚至上、刻骨铭心的孝情, 千载感人。袁枚的《祭妹文》通过叙述幼年时兄妹同捉蟋蟀、相伴温书, 以及妹回家后扶持阿奶、办治文墨、“终宵刺探”我的病情、气绝前“忍死待子”等琐事, 抒发了作者痛惜、哀伤、悔恨的真挚感情。件件小事都寄托着作者无限的哀思、撕肝裂胆的悲痛, 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语文教师一定要营造气氛, 引导学生感受、体验, 深切领悟课文中真挚深厚的情感美, 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产生强烈的美感, 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哲理美

所谓哲理, 就是关于天地人生的深刻道理, 这是人类认识、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经验结晶, 是人类思维的奇葩, 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佳酿。它不仅可以启迪人的心智, 使人警醒、奋发, 而且能给人以美感, 使人获得极大的精神愉悦。文言文有许多充满哲理美的文章。荀子的《劝学》运用大量比喻阐明了学习要想获得成功, 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的道理, 通篇放射着哲理的光芒, 是一篇典型的哲理散文。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他和伙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发表议论, 阐述了一个人要实现远大的理想、成就一番事业, 必须有坚定的志向、顽强的毅力和必要的物质条件的道理。欧阳修的《伶官传序》通过概述后唐兴亡的历史过程, 阐明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 告诫人们要力戒骄奢, 防微杜渐, 励精图治。苏轼的《石钟山记》通过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考察探究, 说明要认识事物必须进行调查研究, 不可主观臆断的道理。在文言文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领悟, 去获得生命的力量和智慧。

四景物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个善于发现美的人能从大自然或生活场景中领悟到美的意境, 陶冶情操, 丰富生活, 提高生活的质量。许多优秀的文学家因其高雅的情操、优美的文笔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那些浸渍着大师们或纤尘不染, 或晶莹剔透, 或悠闲自若的心灵感悟的文字, 荡涤着读者的心灵, 丰富了人们的情感, 给人们展现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意境。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 有相当一部分描绘了生活中的场景美和自然美,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归有光的《项脊轩记》中的“庭阶寂寂, 小鸟时来啄食, 人至不去。三五之夜,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都极为生动地展现了生活场景之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王勃的《滕王阁序》, 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苏轼的《赤壁赋》则以大量的笔墨写景状物, 摹山范水, 绘声绘色, 穷形尽相, 闪耀着自然美的光芒。姚鼐的《登泰山记》以简洁洗练的文字, 通过烘托陪衬,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 展现了泰山巍然耸立、高峻宏廓、神秀壮丽的风采神韵。教师要善于发掘这些课文的审美功能,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细心品味, 合理大胆地想象, 领略其中的妙处, 培养学生优雅的生活情趣和欣赏、热爱自然的美德, 提高审美修养。

总之, 新课标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审美教学中, 教师引领学生进入审美殿堂的重要角色, 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的审美特质, 才能实现文言文审美性教学的目标。

[责任编辑:陈晨]

摘要:高中文言文教学是较高层次的教学, 语文教师要注重文本审美特质的挖掘, 才能实现新课程文言文审美性教学的目标。

8.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意趣 篇八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审美意趣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发展中为我们留下来的浩繁的典籍,有自然科学类的、文学艺术类的,还有社会科学类的,尤其是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学。语文文言文中优美而又华丽的词句蕴含着古代中国的文化和意境,无不让学生感受和体会着文学的美,并在这美的陶冶和熏陶下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每一篇美文佳作中美的元素,在引导学生欣赏文言文作品时,要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能切身地感受文中的文字美、情感美、人物美、思想美。促進学生在这样的感受中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感悟作者的真挚情感,从而陶冶情操、体会人生,学会审美和求知。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必要性

文言文是和白话文相对的一种文体,它以先秦典籍所使用的语言为基础,到秦汉以后慢慢成熟并定型的古代书面语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也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更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工具。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尤其重要,无论是语文教材还是课外读本,文言文所占的比例都较大,其重点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能够自由阅读历史文献并将其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工具。高中语文教材的说明指出“古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其中高一以古代散文为主,着重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高二、高三也有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在继续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时,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可见,高中语文教学对文言文教学的高度重视。

二、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的美

1.异彩纷呈的形式美

中国语言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且最有魅力的语言,文言文在数千年的发展和沉淀中不断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美,犹如那清泉流水,又似那急湍猛浪,滋养了无数的华夏儿女。我们不难发现,高中语文教材对文言文格外重视,其中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以及两汉魏晋散文,《诗经》和《楚辞》分别作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其语言或韵、或散、或律、或绝。这些绚丽多彩的作品中都带有极为浓重的历史人文色彩,它们或真实朴素、或夸张比拟、或气势磅礴、或娟秀优美等,给人以异彩纷呈的感觉,使人真正感受到了文言文语言的丰富内涵及优美情怀。

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戏曲单元,曲词的对仗形式灵活多样,有重叠对、首尾对等。曲词在字数、韵律、平仄上既有一定的格式,又有衬字、对仗、重韵及赘韵的灵活运用,使作品中的语言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从而达到了因情赋声的效果。明清的小品中有许多情趣盎然、见解独到的短论,通俗不失庄重,诙谐不乏智慧,读来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2.陶冶人性情的情感美

文言文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中,其情感美犹如一朵常开不败的浪花,流芳千载,不绝如缕,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之一。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并无尽地回味,促进他们在阅读和欣赏中领会作品所蕴含的情感美,从而受到美的陶冶和熏陶。当然,领会作品的情感美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主动去欣赏和品味,而并非被动地接受灌输。朱光潜言之:“古诗词的鉴赏要学会知人论世”,让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走进作品,感受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将自己置身于作品,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乐,共悲共怒,同时,在深入了解写作背景、缘由之后,产生共鸣和向往,从而更为深刻地感动于其中的情感美。

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此词怀古高歌,在感叹自己功业无成、老大无为后,转而以豁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教师应让学生正确地把握词人“多情应笑我,早生白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消沉、无奈却又很洒脱的错杂情感。在教授时,可以先让学生自读名人曹臣所编的《舌华录》中的“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由此使學生体会小品中东坡的豪放洒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领会作者的情感,进而陶冶情操、丰富人生。

3.光芒四射的思想美

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所积累和沉淀的思想内涵有着无比强大的力量,这些经过历史长河冲刷而留存下来的,且又为我们现在能够批判地去接受的历史文化作品,都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也是思想文化的精华,可见,我国历史文化的丰厚和深沉,因此,教师深入挖掘出这些文本的思想美是至关重要的。诸子百家、楚辞汉赋等各式各样的学说文赋博大精深、流芳青史,为中国文化奠定了丰厚的思想基础,而后千百年以来思想上的发展也是极为丰富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体会和感悟隐藏在它们背后的生命意识、责任意识、宽容意识等思想。

如《兰亭集序》一文,兰渚之亭则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作者在欣赏山水之美的乐趣中领悟到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作品中充溢着对客观世界精微深广的探求和浓郁的人生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描绘的美好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中所获得的那份审美意趣。

4.形神兼备的人物美

高中文言文作品中写人物的篇幅为数不少,这些人物身上闪烁的人格美拥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人物的言行神思而喜怒而哀乐,这就是阅读这类作品时获得的审美感受,这种共鸣能使学生心灵受到洗涤,这是文言文作品的独特魅力。

nlc202309080948

例如《鸿门宴》一文,刘邦、项羽两支反秦军队首次对抗争夺天下,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刘邦和项羽这两位人物的形象就值得我们细细地去品味。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两人的语言、神情、行为进行深入探讨和体会,促进他们更加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受到情感上的陶冶,审美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审美意趣的培养策略

1.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领悟美

在文言文教学的分析活动中,学生的阅读和审美是自由而无拘无束的,也是丰富且生动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向学生灌输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思想,不如教会他们领悟和审美的方法,一味地照本宣科,忽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体会,很难唤起他们的主动审美意识。在文言文教學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他们深入理解作品含义。比如,在学习《滕王阁序》时,不要布置硬性的阅读任务,而是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自主阅读、讨论交流,有利于他们体会王勃由景生情,抒发对人生路途坎坷的感慨,表明了在逆境中的执着態度,以及感悟文本中的色彩变化之美、远近错落之美、上下浑成之美、虚实相映之美。

2.动情吟诵,有利于学生体会美

曾国藩曾言:“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这句话道出了吟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俗话说:“非读不可以达其妙”,动情吟诵才能境界全出。情之所牵,心之所至,学生动情诵读了,自然能“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文言文的各种美妙就能得以体会。比如,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并不是让学生直接接受教师对作品的理解,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动情吟诵,体会出作品文势跌宕、错落有致的结构之美;寻味文本雄山峻岭、云霞明灭的画面之美;感受作者倜傥潇洒、傲岸不羁的情感之美。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共鸣,精神得到陶冶。

3.读法指导,有利于学生感悟美

文言文讲究骈骊对仗,文章常抑扬顿挫,句子亦富于变化,所以读法指导要区别于现代文及诗歌。就文言文句式而言,有省略句,有倒装句,有固定结构,朗读时要关注情感,留意句式,两者不可偏废。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其中“……者,……也”即要读出判断句式又要读出作者对廉颇的赞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既要读出对仗句式又要读出作者心境的开阔;“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而”字既要读出转折又要读出诸葛孔明的遗憾。文言文朗读若指导得法,学生就能感悟到文言的美与精妙,从而达到清代沉德潜《说诗啐语》卷上所言:“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的美学效果。

4.含英咀华,有利于学生培养美

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的用语都很凝练且结构精巧,而缺乏“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环节的文言文教学难以激起学生对文言文的热爱之情。因此,教师应在学生阅读文言文作品时,引导学生对名句名段进行反复回味和揣摩,明白其美在何处。比如《易水歌》中的第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的是临别时的环境,萧瑟的秋风,寒冽的易水,一派悲壮苍凉的气氛。景物描写中渗透着荆轲的感情,感情的后面蕴藏着高尚的爱国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文言文教学中应发扬朱光潜先生倡导的“咬文嚼字”精神,探寻看似平淡却蕴含无比精彩的内容,由此指导学生含英咀华,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趣。

总而言之,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在众多古今文人身上沉淀凝练,并体现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文言文作品中,以固定的文化形态慢慢传播开来。在现如今教育教学的不断进步和变革的大环境下,作为教学者,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在优秀思想文化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思想,有更远大的理想,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9.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 篇九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欣赏客体与主体发生一种审美关系。一方面,客体对人的审美感知和体验、审美能力 和需要的本质特性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客体具有审美价值,主体对其感知与体验必定表现为评价性;客体 在主体心理中的地位和认可程度,都具有主体的评价标准和情感态度。虽说评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但审美价 值必须经过评价才能被认识和掌握。在教学中,这种评价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有教师和学生对客体的评价, 又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评价的再评价;评价既可以是外部语言的表述,也可以是内心的检校与评判。通过 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交互活动,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价值相吻合,以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 。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特征

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 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 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 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 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 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曾在上海举办“法国250年绘画作 品展”会上,从男女老少、 各界人士的`交流中我发现,人们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这类写实作品。然而,另一个 事实却让我吃惊,在“毕加索”、“米罗”的画展上,许多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向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 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他们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情绪。造成这 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 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以上列举的事实可以说明,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 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 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

我们已经知道,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然而,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 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假如,我们从伦勃朗作品中感知到铜盔的金属 质感,能否成为帮助学生认识某种物理属性的辅助教材;假如,一幅画讲述的是某些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和时 代精神性的内容,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回答是肯定的。但不禁要 问,欣赏教学本身的特征是什么?也许我们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 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但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 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正如在其它学科教学中,偶尔得到一些类似艺术中审美感知的内容一样 也是继发性的作用,并不是该教学的主要特征。

二、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1.审美价值的客观

10.文言文审美教学 篇十

关键词:高中美术;审美教学;现状

高中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课程,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有利于自身审美水平的提高。以往的美术课程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一些不利影响,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要充分重视科学应用审美教学方法,提高审美教学的质量。

11.重建文言文的审美教育 篇十一

一是教学模式陈旧,以串讲为主,强调重点字词句的积累。整堂课以串讲式教学模式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字字落实,句句到位”,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讲解,学生充当“书记员”,记录文言知识点,积累重点字词句以备未来的应试之需。二是教学功利性明显,品读鉴赏点到为止,弱化审美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更关注文言考点,大型测试题型的训练和背诵默写往往成为教学的重点。对于文言文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师生往往只是蜻蜓点水,不作深入的剖析和品鉴,文言文的教育功能和审美价值因此被极大的边缘化,原本饶有趣味的文言文教学变成了味同嚼蜡的古汉语知识课。

因此,挖掘文言文的美育资源,重建文言文的审美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创设情感情境,深入挖掘文言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强化审美教育的直观效果

情境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他们主动思维,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文言文的审美教育功能决定了它实施情境教学的优势。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直观审美渗透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言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寻找作品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让学生通过文本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转化为自己内心深沉的审美体验。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带领学生在豪放高亢的歌声中,感受苍凉悲壮的氛围,体会作者对历史兴衰、人生浮沉的感慨。

二、实施朗读教学,感知领悟文言作品中的审美特色,培养学生的自觉审美意识

相对于现代白话文,文言文更讲究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高低起伏、语势的自然流畅。学习文言文如果不作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诵读,就很难准确地把握作品蕴含的丰富旨趣和美学特色。毫不夸张地说,大声朗读文言文的过程就是感知、领略、体验美的过程。

比如王勃用骈体写成的《滕王阁序》,它以四六字句为主,大量使用骈偶,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这篇作品无论从作品形式还是内容主旨上看都特别适合实施朗读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训练,尤其是句读进行指导,如四字句停顿“豫章/故郡”,六字句停顿“孟学士/之词宗”,七字句停顿“襟三江/而带五湖”。流利顺畅的朗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熟悉作品语境,增强文言语感,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比较系统完整地感受作品的语言风格、逻辑层次、情感态度和审美意趣,培养学生的自觉审美意识。

三、开展论说活动,在交流讨论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水平

如果说朗读是感知、领悟美的过程,它对美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那论说就是认识、理解美的过程,它对美的理解已经上升到了理性层面。学生通过朗读可以产生了愉悦的审美感受,但对作品的认识可能还是模糊而笼统的,这就是所谓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有然”。学生只有经过自身由具体到抽象的思考,在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或者辩论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对文言文美的特质有比较清晰而系统认识理解。因此,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展演讲、讨论、辩论等论说活动,并对活动形式和过程进行督导,这样有利于缩小学生个体的理解差距,将学生的审美认识水平提高到同一个水平线上来。

四、进行写作训练,以文言形式表达自己的审美储蓄,促进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学生在感受美、认识美之后,就可以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尝试进行美的创造。然而由于文言文鲜明的时代特征,加之新课标对文言文写作不作强制要求,当下的中学生很少进行文言文写作方面的尝试。然而写作对于文言文教学的意义不言而喻,它是文言文审美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学生在感知文言作品意境、认识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才情、内心的情感等审美储蓄用最原始、朴素的文言形式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巩固文言文基础知识,更好地把握古代文体的美学特质,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促使他们积累一些美的创造技巧,提升他们的审美创造能力。

上一篇:装修酒吧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下一篇:朱子治家格言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