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用阅读答案

2024-10-08

有什么用阅读答案(6篇)

1.有什么用阅读答案 篇一

学科创始之初,高等教育学虽面临来自教育学科内部的种种怀疑和责难,但由于时事所需,高等教育学带着“物之初生,其形必丑”的天然缺陷迅速发展,建设和发展高等教育学在高等教育界“一呼百应”,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从1992年开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思想大解放、大改革、大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研究如火如荼,研究队伍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学虽然面临“学科论”与“研究领域论”的争论,但这只是就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和研究取向的不同认识,还不足以动摇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根基。从2008年国家学科管理政策调整到目前的“双一流”建设政策出台,则使高等教育学面临空前的发展困境,甚至关乎高等教育学的生死存亡。紧迫的发展形势,需要我们坚守高等教育学学科立场,科学分析导致高等教育学学科困境的主要原因,强化高等教育学学科情感,增强学科内部一致性,为高等教育学渡过学科危机和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共同努力。

一、是什么导致高等教育学学科危机

(一)高等教育学学科危机现象

1. 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急剧下降。

在我国,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软学科,其学科地位本来就不高。由于是从教育学中分化而来,高等教育学只是一门隶属于教育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再加上我国高等教育学主要在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大学中发展,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学科生态环境并不理想。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国家学科政策调整,使高等教育学本来就不高的学科地位受到重大冲击。西方国家建立的是“学术共同体”学科制度,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主要由学术共同体负责。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国家学科管理制度,虽然也存在“学术共同体”学科制度,但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与国家学科管理制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学科管理政策影响甚至决定学科资源配置、学术组织(院系和研究所)设置和学术从业人员的归属。这也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开创者们一定要将高等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学科的主要原因之一。2008年以来,我国学科管理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2011年版的学科专业目录取消了二级学科建制,明确将学位点申报、人才培养、学科评估等按一级学科执行。2015年启动的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以及国家出台的“双一流”建设政策,不断强化了按一级学科进行学科建设的学科管理思路。学科管理政策的调整,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形成了严重挑战和冲击。取消二级学科,动摇了高等教育学独立的学科地位,使其弱化为教育学一级学科体系中可随意摆布的“研究方向”,随时面临“被终结之虞”;学科政策调整意味着学科资源分配机制的转变,导致一些以高等教育研究见长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为了申报学位点和获得学科发展资源,纷纷采取“依附式”发展策略,借助教育学一级学科平台,通过将高教研究所(室)“升格”为教育学院,增设其他教育学科,以满足教育学一级学科发展诉求。这种“削足适履”的学科建设模式,淡化了原有的高等教育研究特色,挤压了高等教育学的生存发展空间,导致诸多院校高等教育研究传统被瓦解,对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产生致命打击。

2. 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被大量裁撤。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研究所、研究室、研究中心),虽然这些研究机构规模大小不一,职能各不相同,也并不都是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的,但它们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组织基础,是高教研究人员的从业之所。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上浮、下沉”现象[1],但研究机构终归还在。但近年来,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大学出现了一股高教研究机构和教育学院的“裁撤潮”,高教研究机构要么直接被撤销,要么并入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等专业学院,或者并入发展规划处、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等学校职能部门。高等教育学科及其专业研究人员面临无家可归的窘境,要么寄人篱下,要么改弦更张。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实行严格的“学科绑定”评估政策,并将按照一级学科评估的优秀率给高校配置学科建设资源,因此,不少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主动撤销了高等教育学学位点,高等教育学科沦为“双一流”建设的“战略舍弃品”。

3. 高等教育学学术共同体迅速分裂。

学术共同体的形成是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科成熟的标志,更是学科应对外部挑战和增强内部凝聚力与一致性的组织形式。在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初创期,以潘懋元先生为代表的第一代高等教育学人怀着崇高的学科使命感与责任感,笃定志向建设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在全国由点到面地推进高等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其间虽未免有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等问题的不同认识,但总体上来说,高等教育学学术共同体正在逐步形成。然而,新世纪以来,年轻的高等教育学面临着我国高等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外部环境。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国际化使得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生态环境发生急剧变革,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之中的大量现实问题成为推进高等教育研究的强大动力,正在形成中的高等教育学学术共同体,由于受研究者个人研究旨趣与学术研究“资源依附”的影响,研究队伍迅速分化,高等教育研究呈“分而治之”之势,切割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版图,形成了诸多独立的研究领域或亚学科,并渐次形成学科内部的学术壁垒,中断了正在形成中的学术共同体意识以及维系学科发展的利益与情感纽带,导致高等教育学学术共同体分裂。与此同时,问题导向的高等教育研究以及“非专业人士”的多学科高等教育研究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多是建立于其他学科理论背景的问题解决之策,导致高等教育学知识和成果呈现碎片化状态,研究者“各说各话”,很少有学术争论,无法形成统一的话语逻辑与学术交流机制,也难以形成研究成果的质量评价标准。形成了高等教育研究“空前繁荣”与高等教育学“理论虚无”同时并存的现象。在这过程中,一批研究人员丧失高等教育学学科立场、丧失学科自信、学科情感淡化,“甚至以所谓科学学科的名义或者用研究领域论范式来否定高等教育学,解构高等教育学”[2]。高等教育学的内部一致性遭遇严峻挑战。

(二)高等教育学学科危机的原因

目前人们认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危机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学科内部和学科外部两个方面,即既有学科内部的原因,也有学科外部的原因。对于学科内部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先天不足”所致,即作为一门学科的高等教育学还不成熟,还没有形成学科自身严格的概念、命题、范畴系统以及学科理论体系,学科地位比较低;有人认为是我们在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的定位上存在偏差,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应该定位于“应用性软学科”,而不是理论性学科。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切实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在于影响宏观教育决策,为一线的教授、学生及高校治理者提供新视野、新思路和新举措[3]。而对于学科外部的原因,大部分人认为国家学科政策调整是导致目前高等教育学学科危机的主要原因。

就学科内部的原因来看,高等教育学的确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它离像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的经典学科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但为何与高等教育学类似的其他社会科学并没有产生这种学科危机?以高等教育学的近邻教育学为例,教育学目前也还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也没有形成严格的统一的学科理论体系,“教育学成为别的学科领地的现象”非常普遍。但教育学并没有因为其学科成熟度低而遭遇像高等教育学这样的生存和发展危机。的确有人曾提出“教育学的终结”的观点,但主要是说传统教育学正面临挑战,教育学正向现代教育学转型。可见,学科成熟度并非影响学科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关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我国高等教育学界是有广泛共识的。在学科发展之初,潘懋元教授就认为,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但应用性学科也有自身的应用性理论。有学者还论证了“应用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4]。在近40年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历程中,我们一直把建设一门实践取向的高等教育学作为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虽然其中出现过关于“学科论”和“研究领域论”的争论,但这并不是关于高等教育学是否是一门实践取向学科的争论,而是关于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结构方式和学科形态的争论。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研究并行的高等教育研究,其主流主要是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体问题的研究,既有高等教育宏观政策的研究,也有高校办学和管理的研究,还有广大教师开展的量大面广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所以,很难说是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定位的偏差导致了目前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危机。

那么,导致目前高等教育学学科危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人们对“高等教育学有什么用”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要么对高等教育学提出了难以企及的高要求,要么认为高等教育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有为才能有位”的学科发展理念支配下,认为高等教育学“无所作为”,从而导致高等教育学的生存和发展危机。

回顾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史,可以看到,“有用”的确是高等教育学产生的初始动力和基本条件。20世纪50年代中期,潘懋元先生之所以提出要建设一门称之为“高等学校教育学”的学科,就是要研究和解决高等学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问题。因为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中小学学生有重大区别,必须通过建立高等学校教育学来研究和解决高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问题。改革开放后,建立高等教育学可谓“一呼百应”,特别是得到时任教育部长的高度重视,很快就主导成立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并且亲自担任学会会长;在教育学界对是否有必要建立高等教育学科还存在严重分歧和争论的情况下,国家很快就在学科建制上确定了高等教育学作为独立二级学科的学科地位。个中缘由在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建立和发展高等教育学对于高等教育界响应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于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来处理高等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对于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概言之,建立和发展高等教育学科有现实之用。

“有用性”是高等学校建立和发展高等教育学科的基本出发点。在高校,虽然要求所有的哲学社会科学都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但唯独对高等教育学的要求最高。不仅要求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来发展,在研究和解决国家层面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现实问题中提高学科发展水平,而且要求高等教育学为高校自身的改革发展服务。但我们发现,没有哪一所高校要求其公共管理学科主要研究和解决大学自身的有效治理问题;没有哪一所高校要求自己的新闻传播学科主要研究和解决学校的形象传播和品牌塑造问题;基本没有哪一所高校要求自己的法学学科主要研究和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法律问题;没有哪一所高校要求其经济学学者来研究和解决学校发展中的筹资和资源配置问题;更没有哪一所高校要求其哲学学科来解决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哲学问题。但对高等教育学而言,人们普遍认为高等教育学或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必须主要研究本校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并且要求高等教育学科要主动和管理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新闻传播学、法学等学科交叉,为学校办学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综合性服务。上述学科基本上也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高校对高等教育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与对这些学科的要求完全不同。这就是说,高校对高等教育学赋予了不只是作为一门学科的责任,不只是在一般意义上强调高等教育学的应用性,而是要求高等教育学通过“工作研究”来服务学校各方面的改革和发展。这实际上为高等教育学提出了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以此目标来衡量高等教育学科,必然得出高等教育学“无为、无用”的结论,高等教育学在学校诸多学科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二、怎样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有用性

毋庸讳言,我国高等教育学仍然存在理论体系不成熟、研究方法不规范、专业标准不清晰,以及理论脱离实际等缺陷,需要在建设和发展高等教育学科的过程中予以解决,但是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也急需国家学科管理部门和相关高校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高等教育学的有用性。要认识到高等教育学的“有用”有“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的分别,有“现实之用”和“长远之用”的分别,也有“所能之用”和“不能之用”的区别,从而“善待”和“善用”高等教育学。

(一)全面理解和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有用性”

1. 不能因高等教育学的应用性软学科特性而矮化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

在我国,软学科往往被看成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是“没有用”或用处不大的学科,因而其学科地位目前都比较低,而硬学科的学科地位则比较高。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软学科,同文史哲等理论性学科相比,高等教育学因其应用性而被认为理论性不足;与科技和工程等硬学科相比,高等教育学因其软学科特性而被认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在短期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学科建设思想影响下,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极为低下,严重限制了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

其实,作为应用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也有其应用性理论,而“软学科”也只是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的表现,并不反映学科水平的高低,软学科也有高水平。以文史哲为核心的软学科,是人类思想和文明的精华。人文社会科学等软学科,不仅是科学、技术和工程等硬学科产生的基础,而且是保证科学、技术和工程“以人为本”发展方向的重要平衡力量。追溯人类文明史的每个阶段,没有哪个阶段不是以思想文化领域的创新为先导的;环顾世界科技强国,没有哪个国家没有发达的人文社会科学;中国开创改革开放新时代,也是以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先声的。就高等教育而言,美国高等教育之所以在当今世界具有典范意义,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无不受其影响,原因在于它是以与时俱进的高等教育思想和理论为基础的。世界各国一流大学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与其发达的人文社会科学和先进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不能因高等教育学的应用性软学科特性而在国家学科政策层面予以歧视,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忽视甚至压制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

2. 高等教育学的有用性,不只是表现为研究和解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大学办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这些年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逐渐失去了对“教育科学”的“规划”性质,不仅立项资助的几乎都是关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体问题的研究课题,鲜有对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课题的资助,而且绝大部分课题都是自选题目,即使编制了少数重大和重点课题的课题指南,也主要是关于高等教育现实问题研究的。而教育部推出的高等教育方面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也都是基于实证调查研究方法的高等教育现实问题研究。另外,最近10余年来,不少大学将原来的“教育科学研究所”或者“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改为“教育研究院”或者“教育学院”或者“高等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机构名称的变化耐人寻味;还有前文所述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甚至高等教育学科的“裁撤潮”,其意不言自明。与此同时,高校还兴起了一股教育智库建设的热潮。这些反映了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高校层面,人们都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研究的有用性,并且这种有用性是一种现实的即时有用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有用性。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但应用性学科也有应用性理论。而且学科这个概念本来就具有双重意义,一是指科学研究的专门领域,二是指人才培养的教学科目。这就是说,发展高等教育学科,不仅要通过高等教育研究来解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还要通过学科教学活动,培养高等教育研究的继任者,以保证高等教育研究事业“基业长青”。对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而言,培养高等教育研究的继任者更具有本质性意义。这也是大学与科学研究机构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本质区别。培养高等教育的专业研究人员,必须进行高等教育学原理和研究方法的教学,使他们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因此,高等教育学必须要有学科自身的核心知识和理论体系,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就不只是从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问题研究,还要建设和发展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固然重要,但多学科高等教育研究的本质,是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运用,不能以其他学科的理论来代替高等教育学的理论。

3. 高等教育理论创新是高等教育学有用性的源头活水。

与火热的高等教育现实问题研究相比,当前的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显得“灰头土脸”,既得不到相应的资源配置,也常常被看作是不着边际的“屠龙术”。虽然目前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确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在重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前提下改进和加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才是正确的态度和方向。这是因为高等教育改革实践需要高等教育理论作为指导。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对改革实践具有引领作用,它不只是对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和改革政策的解释性研究,其重要价值还在于通过理论研究来反思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和改革政策,通过创新高等教育思想和理论来指导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保证高等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

目前,提高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水平,创新高等教育思想和理论更具紧迫性。我们必须正视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由于缺乏前瞻性理论指导所带来的重大偏差。以高等教育理念创新为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11月发布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重要报告,报告基于“教育是全球共同利益”这一前瞻性理念,提出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要逐步由国家责任向全球性责任转变,主动承担全球责任成为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提出未来教育的目标应从促进“全民教育”转变为促进“全民学习”,强调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是所有年龄段的人的基本权利;强调知识是人类共同遗产的一部分,必须向所有人开放,必须推行全球全纳的全民终身学习,要将“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作为引导未来15年世界教育发展的新目标之一。《报告》还从全球教育正义的高度,提出了有质量的、全球全纳的高等教育公平思想,并将之作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反观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理念,其差距不言自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化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但在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我们对“学习化社会”的理解和把握不能不说与国际高等教育新理念在基本精神上还存在很大差距,更不用说我们所采取的建设学习化社会的措施和行动了。又如,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所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总体上是一种“身份性”目标,即培养各行各业的“社会精英”和“成功者”,如政治领袖、商界巨子、科技英才、文化名流,等等。而西方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则把面向未来的素质和持续的学习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把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作为培养目标。我国高校提出的这些违背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培养目标,在本质上是因为缺乏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所导致的结果。还有违背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律的学科评估政策,脱离现代大学制度基本精神的大学治理结构等,都是我们不重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所致。这也充分说明,如果没有先进的高等教育理论和思想的指导,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就会失去方向,在违背高等教育规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必须善待和善用高等教育学

1. 在国家学科政策层面要善待和善用高等教育学。

由于对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的不同理解,我国事实上出现了两种意义的高等教育学:一种是作为高等教育原理的高等教育学,一种是研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实际问题的高等教育学。对于第一种,人们冠之以理论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学,主要注重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研究;对于第二种,人们认为高等教育学实质上是一个研究领域,是高等教育实际问题研究的集合。由于学科外部有大量“问题解决型”需求,“研究领域论”是占据上风的,即高等教育学主要是实践指向的,要以研究和解决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改革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为目的。其实,这两种意义的高等教育学本来应该是一体的。任何一个学科都是由上游的原理性学科和下游的应用性学科组成的学科体系。我们不能割裂上游的高等教育原理研究与下游的高等教育问题研究的关系,不能忽视高等教育原理研究在高等教育应用性研究中的源头作用。

从学科政策方面善待和善用高等教育学,当务之急就是要提升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为建设作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提供政策支持和政策保障。将高等教育学提升为一级学科,建设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是“双一流”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水平,更好发挥高等教育学在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化解高等教育学的学科身份危机和学科地位危机,另一方面改善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制度环境,促进高等教育学界增强学术共同体意识,齐心协力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从整体上提升高等教育学的实践品质和研究质量,同时避免高等教育学的组织危机。

2. 在大学学科建设层面也要善待和善用高等教育学。

目前,高等教育学在高校众多学科中是一个弱势学科。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学科建设思想支配下,绝大部分综合性大学基本没有认识到高等教育学科对学校整体学科建设和发展水平的贡献,也没有指望通过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来提高学校的学科竞争力;在师范大学,教育学科本来就是优势学科,高等教育学只是起锦上添花作用,有它不多,无它不少;而一些多科性大学,只是从院校研究角度来理解和认识高等教育研究对学校改革发展的作用,基本没有从学科建设意义上来重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由此,高校层面善待和善用高等教育学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而言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院校决策层和学科管理部门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属性,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学科及相应的学科组织在院校发展和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要依托高等教育学科平台,组建融教、研、用于一体的健全学科组织,将高等教育学科纳入学校学科组织框架内,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与资源配置,完善学科组织制度与机制建设,实现学科组织的有序发展。当然,高等教育学学科组织必须以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为基本使命,既要瞄准国内外高等教育理论前沿,开展高等教育理论创新,也要研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实践难题,直面鲜活的院校发展实际,关注院校管理与学生发展问题,担负起院校研究的职责,从而扩大学科组织的外部影响力,提高学科服务学校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善待和善用高等教育学,在大学层面还要解决高等教育学的“用之能用”问题。如前所述,不少大学领导者常常要求高等教育学科为学校改革发展服务,为改进学校管理、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服务,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但是另一方面,目前不少大学领导者又不大愿意听取高等教育专业研究人员的意见。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而且随着大学领导人的更替,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也随之改变。他们只是要求专业研究人员去论证和注解他们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而大学教师都是自身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方法也充满自信。可同样是教育学,基础教育领域就基本没有这种现象。基础教育的专业研究人员很受中小学领导和教师们欢迎,他们深入中小学,与学校管理者一起研究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广大教师共同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教研实践。同样要求发挥教育研究和教育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但在高校和中小学却有完全不同的境遇。这说明,在大学中发挥高等教育学科和高等教育研究的实际作用,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中国的大学必须实现依法治校、依规办学、专业化管理,必须改变个人决策、经验决策所带来的办学随意性问题。缺乏这个前提条件,就无法真正发挥高等教育学科和高等教育研究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因此,大学领导者必须解决好高等教育学的“用之能用”问题。

三、高等教育学如何实现成功突围

化解目前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危机,实现高等教育学的成功突围,关键在学科外部,在于国家学科政策的支持和相关高校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有用性。要获得国家学科政策的支持和高校领导的重视,高等教育学术共同体必须“做强自己”,团结一致,共赴时艰。学科发展危局越严重,增强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协调性就越紧迫越重要。

(一)致力于高等教育学的“再学科化”

在我国目前的学科管理制度框架下,必须要将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建设,这是高等教育学突破发展困境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致力于高等教育学的“再学科化”。现实的高等教育研究,为不断变动的高等教育问题所牵引,产生了丰富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特别是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产生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不仅量大面广,而且分属各具体领域,需要高等教育学学者将其纳入高等教育学科领域,按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知识逻辑来进行理论整合,实现其高等教育学科化建构。因为高等教育学不能是其他学科理论和知识的“大杂烩”,而应该是多学科理论和知识整合的产物。

高等教育学“再学科化”的主要任务是协调高等教育问题研究与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之间的关系,协调“研究领域论”与“学科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既要直面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与实践困惑,采用多学科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有效解决现实问题;又要通过学术共同体开展整合性研究,将高等教育问题研究成果纳入高等教育学理论框架中,积淀高等教育学专属的学科理论知识,发展高等教育学的核心理论知识,建构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

(二)增强高等教育学科内部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1. 要超越“学科论”和“研究领域论”之争,形成高等教育学的学科范式。

学科范式是一门学科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学科信念和方法论,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也是学科内部一致性的表现。目前高等教育学科还缺乏高度认同的学科范式,学科核心理论依托于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的运用,研究结论松散且关联性弱;既有关于高等教育内部高深知识生产与育人问题的研究,又涉及高等教育系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关系的研究;学科边界不清晰,学科知识的主观性强;亚学科领域林立、研究主题广泛、研究队伍分散且缺乏共识。这些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学科范式的形成,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在学科建设中予以解决。

2. 建设高等教育学的概念体系和话语体系。

独特的概念体系与语言逻辑是区别不同学科的重要标志,也是学者间相互交流的话语基础。目前,高等教育学尚未形成具有自身学科特性并在学科内互通的话语体系,学术共同体内部无法就学科核心概念的“质的规定性”及概念间的逻辑性达成共识,研究者之间“各说各话”,难以形成有效的沟通交流。因此,增强学术共同体的学术凝聚力亟需扎实开展学科基本理论研究与加强学科话语体系建设,构建学科共同体互通的“语言平台”,充分发挥话语体系对于学术共同体建设的凝聚与融合功能。

3. 建设高等教育学学术共同体,共同争取外部支持。

学术共同体是以学科为基础,围绕学科的知识领域,通过各种学术交流、协作而形成的学术群体。学术共同体“共享着某种价值和文化、态度和行为方式”[2]前言。构建具有凝聚力的学术共同体,不仅是提升高等教育学学术品质的重要保障,而且是共同争取学科发展条件和资源的组织基础。目前的高等教育学界关系松散,学者们主要进行着“田园型”知识生产劳作,躬耕于独属的学术专域之中,各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也只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彼此间缺乏沟通交流机制,无法形成一致性与凝聚力。因此,建设高等教育学术共同体,形成共促学科发展的共同愿景,共同应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危局,共同争取学科发展的外部支持,是一项极为紧迫和重要的工作。

(三)坚守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情感和学科立场

挽救高等教育学学科于既倒,共同应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危局,我们还需要特别强调必须坚持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信念、学科立场和学科情感。目前在受惠于高等教育学这门学科的第二代、第三代学者中,出现了一种丧失基本学科立场和学科情感的现象,他们对高等教育学缺乏基本的自信和尊重,需要我们通过增强学科凝聚力和学科发展使命感来解决。“学科同行的认同与忠诚是学科获得承认的基础”[5],也是连接学科共同体情感与增进学术共同体交流的重要机制。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危机之下,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前提是高等教育学人对高等教育学的尊重和忠诚。只有有了对学科的尊重和忠诚,才能产生学科情结和学科身份认同,才能增强学科共同体的学科使命感与内部一致性,才能使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之中,共同维护高等教育学的学术声誉与独立学科地位;才能通过独立的学科地位获取学科发展资源,形成高水平学科研究成果,培养高等教育学的继任研究者,从而走出高等教育学发展困境,实现高等教育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辉,郭桂英.高校教育研究机构“上浮”“下沉”现象透视[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2]托尼·比彻,保罗·特罗勒尔.学科部落及其领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龚放.把握学科特性选准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6(9).

[4]王建华.高等教育的应用性[J].教育研究,2013(4).

2.使命有什么用? 篇二

企业使命有什么用?企业的使命和战略有怎样的关系?没有明确企业的使命,企业将会有怎样的命运?请看这样一个案例。

百龙矿泉壶曾在90年代初期喧嚣一时,由于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更多的企业开始生产矿泉壶,矿泉壶市场竞争加剧。意想不到的是,消费者的兴趣发生了变化——想得到比矿泉壶更好的净化水的产品。然而,百龙公司的管理者们并没有察觉到这个变化,等到感觉到这个变化时,百龙已经陨落了。百龙总裁孙寅贵在企业失败后所写的《总裁的检讨》一书中回忆:我那时给企业定位是“生产矿泉壶”的行业,现在来看,其实我的企业本质是在“生产矿泉水”。如果我能早些认识到我是生产“水”的行业,而不是生产“壶”的行业,我就可能会是中国最早的矿泉水公司了。

正是因为孙寅贵最初并没有认识到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即没有充分地思考到企业的使命实质是提供健康优质的水源,从而明确企业的战略就是“生产矿泉水”,最终使企业走向失败。

企业使命是对企业是什么企业、为什么存在的界定和定位,它规定了企业应当做什么、不做什么。企业使命反映了企业的目的、特征和性质,是企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或是企业所肩负的最大责任。例如,通用电器的使命是“以科技及创新改善生活品质”,索尼的使命是“体验发展技术造福大众的快乐”,联想的使命则是“为客户利益而努力创新”。明确企业使命,也就是对本企业是干什么的,为哪一类顾客服务,企业对顾客的价值是什么,业务是什么等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做出回答。

德鲁克认为,使企业遭受挫折的惟一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人们很少充分地思考企业的使命是什么。企业在制定战略之前,必须先确定企业的使命。这是因为企业使命的确定过程,常常会从总体上引起企业发展方向、发展道路的改变,使企业发生战略性的变化;此外,确定企业使命也是制定企业战略目标的前提,是战略方案制定和选择的依据,是企业分配资源的基础。因此,只有先明确企业的使命,才能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引导企业走向成功的发展道路。

英特尔就是一家非常清楚自己使命的公司。80年代中期,计算机存储芯片是英特尔的主要业务,而日本的制造商想要占领存储芯片业务,因此总是将它们的定价相对英特尔以及其他芯片生产商的价格低10%。为了对付日本竞争对手的这种挑衅性的定价策略,英特尔总裁安德鲁·格罗夫在很多战略选择失败后,最终放弃了存储芯片业务——尽管这块业务占英特尔公司收入的70%,而将全部能力致力于为个人计算机开发出更强大的微处理器。格罗夫所做的这项大胆的决策,实际上给英特尔公司带来了一个新的战略使命:成为个人计算机行业微处理器最主要的供应商,使个人计算机成为公司和家庭应用的核心,成为推动个人计算机技术前进的一个无可争辩的领导者。今天,90%以上的个人电脑都带有“Intel Inside”的标签。

英特尔的成功也告诉我们,使命不是一成不变的,使命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动态的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企业要在动态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必须主动地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外部环境。连接企业与外部环境的是企业的战略计划,企业的战略计划首先要确定企业的使命。企业使命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企业必须调整企业的使命,并制定出适应新环境的新战略。

回答文章篇始的问题,就是一句话,环境决定使命,使命决定战略,战略决定命运。

3.有什么用阅读答案 篇三

比如甘蔗,它就含有不少蔗糖。工厂里的叔叔、阿姨把它们的汁液榨出来,经过煮沸,使水分挥发掉后,就得到了很甜的糖。我们平常吃的白砂糖,其主要来源就是甘蔗。甘蔗的汁液含糖量可达15%,难怪吃起来总是甜滋滋的。

甘草根,俗名叫甜草苗,是孩子们很喜欢吃的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它的味道也是甜的,但它的甜味不同于甘蔗,这又是为什么呢?噢,原来这是因为它们的.甜味不是糖,而是和糖性质完全不同的甘草素,因此甘草根无论如何也加工不出砂糖来。

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有甜甜的味道,含有苦味的植物也多得不计其数。如一些中草药的药汤就是苦涩涩的。那么它们是什么物质呢?苦味是由中草药所含的生物碱引起的。黄连之所以特别苦,就是因为它含有黄连素,这种物质在黄连的根中含量可高达5%。这种苦的物质对引起肠炎及其他症状的多种病菌杀伤力特别大,所以黄连就是“苦口良药”了。

有些水果吃起来很酸,没有成熟时尤其酸。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主要是由水果中含的有机酸引起的。像苹果中含有苹果酸,柑橘、柠檬中含有柠檬酸。但是有些酸性物质在渐渐成熟的过程中慢慢被分解,有的甚至变成了糖,所以许多果实成熟后,不但不再酸了,而且还很甜。但是有的果实虽然酸性物质被分解了不少,所含的有机酸仍有很多,所以虽然果实成熟,但吃起来还很酸,山楂、杏子就是这个道理。

植物的辣味也是各不相同的。辣椒之所以特别辣,是因为含有辣椒素;白萝卜皮的辣味则是因为它含有挥发性的芥子油;而大蒜的辣味,则是由大蒜素引起的。

现在我们已经解开了各种植物之所以有不同味道的谜。但是大家想一想:单单植物的味道就有如此深奥的知识,而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无穷尽的奥秘,它们将等着我们去学习,去发现,去探索。

【问题】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成语。

(1)不计其数:

4.实习证明有什么用 篇四

2、获得学分 。大学一般以学分来计算学生毕业资格,修满一定学分才能毕业。而这些学分中,除了文化课以外,还包含了实践学分、实习学分等非文化课内容。按照规定,高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一定时长的实习才能获得实习学分,而学校判定的依据则是单位开具的实习证明。

大学生在无一例外的参加实习之后,都能够拿到属于自己的实习证明。或许有很多的大学生会表示非常的不解,自己辛苦工作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就只能够拿到这样的一份纸质证明,那这样的大学生实习证明究竟有什么样的用处呢?对于大学生实习证明的用处,小编在下面给大家说明自己的几点看法,希望对于实习还存在着一定疑虑的大学生能够参考一下,正确的树立自己对于实习的态度。

首先是,一些学校在毕业之前,会要求学生提供自己实习的证明,以此来换取自己所应当修得的学分,这样才能够顺利的毕业。对于实习的要求,不同的学校或许会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大学生实习证明似乎就是唯一能够证明你经历过事实的唯一证据,所以在自己实习时间结束之后,一定要记得让用人单位出具自己的实习证明,这样才能够确保自己拿到学分。

其次是,大学生实习证明可以作为自己工作经历的证据。在毕业之后正式求职很多的大学生或许都拿不出很好的个人经历,这个时候自己的实习经历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在简历当中详细的说明自己的实习经历,对于提高自己的求职竞争力有的非常大的帮助。当然通过在简历当中附带自己的实习证明,有助于让用人单位对于你的简历更加的有信心。

5.儒学在今天有什么用 篇五

文化|11-12 14:54|作者:龚鹏程

一、儒家有用還是沒用?

儒学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到底有什么用?我们问这个问题,其實已經很久了。因为传统上大家都说“通经致用”“經世濟民”,读书就是为了运用到现实社会上去。但是儒学在当代,恰好即以它的实用功能备受質疑。

各位想必知道,从十七八世纪以来,《论语》等在西方流传已很广了。但西方人以西方哲学来对比《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时,往往觉得意趣不高。認為孔子只不过是讲了些道德格言的世故老人,并没有太多抽象性的、概念性的思辨表达,所以会觉得儒家只是一种世俗层面的道德传播者。

因此,西方对老子《道德经》的关注程度远高于《论语》。国内受过西方哲学训练的人,也往往觉得儒家的东西太过平实,跟现实社会的关系又太过紧密了。儒家甚至于被贴上了实用主义的标签,认为中国正因为受儒家的影响太大,所以凡事都有实用主义倾向。而又因有实用主义倾向,故我们缺乏抽象的玄思,也缺乏超越性的宗教嚮往,更缺乏“为学问而学问”这样一种思辨性的传统。說這類話的人很多,我相信各位也听到過。

但是,儒学又常面临到另外一种指责,说儒家的想法恰好是不切实际的。《史记》就讲孟子被当时人批评說他“迂远不近事情”。似乎儒家的想法太过理想化了,動不動就讲三代、讲诗书、先王之道,跟我们实际的人生社会是有距离的。

正因为这样,所以儒家又常被定位为“理想主义”。理想主义者讲的那一套,在现实世界难以实践。

孔子说的几句感叹话,常被拿来证明儒家確實就只是道德理想主义者。如孔子说“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孔子的志業,事实上是不可为的,在现实世界上,这种理想不可能落实,也没有落实,只代表一个理想。在我们现实的污浊世界,人人都像禽兽一样,以本能跟贪欲在过日子。社会无非如此。儒家呢,它提供了一种理想,让我们可以嚮往,也可以借着这个来提振自己,但是终究儒家的理想很难真正落实下来。

这两种南辕北辙的想法的评论,都很有意思,各自表达了两种对儒家的看法。一种觉得儒家太实用了,另一种觉得儒家根本就不实用,根本没法落实,只是一种理想。

有很多人,例如梁启超在讲儒家时,就认为儒家学说基本上即是一套政治哲学。换句话说,他是从实用的角度去看的。当代新儒家呢,又傾向把孔子定位为道德的理想主义者,从理想性这一面来闡述儒家。

在传统上,孔子孟子或后来宋明理学遭遇到批评,也與此有關。清朝初年不是有很多人批评宋明理学家“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嗎?認為理學家对现实社会的衰乱、国家的危机都没办法,提不出具体措施,无非把道德性提高了,最后殉国,最多只能如此,保持一种气节。所以當時很多学者批评宋明理学不具实用性,所强调学问應是“实学”,是有实际社会功能的,最典型的就是颜习斋这类人。后来还有乾嘉“朴学”。朴,就是质朴,認為確實的知識考證比较实际,整天讲天道性命,华而不实,没用!这是兩種种“实学”,一主张落實於社會現實,一主張實際於知識。这些思潮都是用来对治儒家的不具实用性。

可見儒家到底是实用主义还是理想主义,本来就争论很大,我剛剛的簡述,已然概括甚多,實際的爭議還遠不止於此。

二、儒家有用,但不適用於現代

那么我们现在該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儒家確實是強調有实用性的,例如說通经致用,或强调“百姓日用而不自知”,說这套学问可以落实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裡去。传统儒家總是不断这样在讲。

但是儒家的实用性,若跟墨家比,那又远远不如了。墨家恐怕是中国最强调实用性的。墨家反对儒家讲礼乐,为什么呢?墨子不是写過《非乐篇》嗎?他认为儒家讲的礼乐文化都是不实在、不必要的。例如我们要买张桌子,重点是桌子要能负载物品,达成桌子的功能。所以桌子最重要的是它的材质,实不实用,而不是造型、色彩、雕刻等等。所以他要“非乐”。乐,是泛指所有礼乐、文采、文饰。如果用儒家的术语来讲,墨家這就叫做“质而不文”,他只要“质”,质朴、实用这一部分,而不要那个“文”。儒家恰好不然,儒家是强调“文”的,要“文质彬彬”,既要质也要文。所以从实用的角度来讲,儒家不像墨子那么极端。

纯粹讲理想性的话,儒家又不如道家,道家恐怕更有理想性格。荀子曾经批评庄子说庄子很好,但是“蔽于天而不知人”。庄子的关注点在于天,在于超越性,要超越現时現世,所以一上來就讲《逍遥游》,大鹏鸟飞起来了,往下看,你这些在地面上的小麻雀跳来跳去,境界跟我根本不一样。他从人界到了天界。所以由他看,我们这个人世上的纷争、意见上的是非,都应该《齐物论》。顯然他更具有现实的超离感。老子也是如此,要不就讲上古的纯朴世界,要不就讲什么小国寡民。这对于当前的时代均是批判的、带否定性的。他当然也要治理这个时代,但更要回归到一个更理想的时代去。

如果我们以光谱来看,这两家可看成是左右两端,儒家則是“叩其两端而得其中”,综摄两端、中和为用。也就是說:他有理想性,但也有实践性格。所以儒家才会不断强调其学问不是空谈。

实践性,是儒家学问中非常重要的特点。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它不只描述世界,更要改造世界。这是对儒家性格的基本认定。

不過,近代对儒学的这种實踐性或用世性,卻还有两种批评。

第一种是说儒家是希望对现实世界产生作用,但是儒家在中国历史上,他最大的影响跟作用在哪里?在政治领域!然而近代人认为:中国的封建专制这么久长、这么巩固,正是因为儒家作了它的帮凶,或者作为君主专制的工具。近代这种批评我相信各位也非常熟悉。

第二种批是说孔子这一套讲法固然希望能作用于当下、作用于社会,但是产生这套想法的基础以及它的社会,实际上乃是个小农经济的社会。这个在小农经济社会中产生的思想,能对应于現在这样的社会嗎?他那样的社会已经过去了,跟我们现在社会完全是两回事;他的思想也因为如此,所以不可能切合于当代。

这两种批评都挺有趣。怎么说呢?第一,在近代,我们受西方的影响,使用一个西方的评论的模型,从孟德斯鸠、黑格尔以来,不斷地說“自由的欧洲、专制的亚洲”。說來說去,說得跟真的一樣。可是这样一个专制东方的判断,事实上是经不起检验的,因为他们从气候、从地域、从人种等等各种角度,“立理以限事”地談問題。自由跟奴役的对比是已然划定的,欧洲是自由的、亚洲是被奴役的,然后再去填空,找很多很多理由塞进去。而所找的理由大部分出于误解,如说中国过去君主统治底下老百姓没有财产权、没有人身自由,君主完全凭他一己的权力来决定老百姓的生死、决定他的财产的归属等等,这些都是荒谬的。但 4 是我们中国人长期以来都在这个框架中理解自己,所以我们常常也就说自己是君主專制,說儒家教我们“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有一位前辈就当面跟我讲过,说:我们今天怎么提倡传统儒学呢ㄥ传统儒学是讲这样一套的,这还了得?我問:儒家谁這樣讲啦?恐怕法家都没有讲过这样的话呢!諸如此類,我们總是把传统用恶意的解释的方式去满足这个论述模型。

再说儒家做了君主专制工具的問題。各位想想,若儒家是做为君主专制的工具,那么它在汉代就不应该提倡禅让,对不对?在宋代,它就不该講學。這樣,它在宋朝它就不会被政府打压,被批评为“伪学”。明朝曾经四次毁书院,不准儒者办书院,为什么?到清朝,更要兴文字狱呢!明朝朱元璋当了皇帝,说,你们这些儒者都说考试須考儒家之學,要读《四书》;《四书》到底讲什么?拿来给我看看。一看之後大惊,说:什么?孟子居然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又说國君若不把老百姓当人,老百姓也會把他当寇仇!這都是他不能忍受的。可見儒学不但不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而且儒家用它的学说主導了整个中国的过去的政治体系,提供了许多的监督机制。如果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做政治学的讨论,当然對此還可以做更多的梳理。不过简单说,近代我们把儒家的作用主要看在政治层面,卻看不清其真正作用,又忘记了儒家在其它领域里产的作用跟影响,这些都是非常大的缺失。

另外,刚刚讲到,許多人說儒學是小农经济底下的产物,已经不适用于现代了。这个讲法看起来好像很鋒利,实际上最可笑。为什么?因为如果这个讲法讲得通,那么所有一切古代的思想、外國的思想,都不需要看了。你现在还要谈柏拉图吗?还要谈亚里士多德吗?那都是希腊城邦社会的产物啊,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呢?我们也不需要读洛克,不需要读笛卡儿,不需要读康德、黑格尔、馬克 5 思等等等了。他们的时代跟我们现在都不一样啦,为什么還要读呢?所以这个讲法不是只用在否定儒家上。如果它说得通,那我们所有書都不用读了,如此,荒謬孰甚!

第二,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一种思想发生在某种社会,所以它不适用于另外一个社会。那麼我请问你:思想不是会传播吗?思想跨越它的原生地域、原生社会,传播到另一个地区去,在思想史上是最常见不过的。欧洲罗马人相信基督教,难道基督教是發源於罗马的吗?它是在希伯来地区出现的啊,但它传到欧洲去,影响到现在这么大;後來又到了美国,也影响那么大。时代、社会、地域都变了,为什么能够传播且生根發芽呢?才是思想可見思想跨越原生社會,能史的常态嘛!現代人讲如此荒谬理论,还觉得振振有辞,说儒家发生于小农经济时代,所以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了。我真替他感到難為情!若持此观点,这个人天下任何书也都不用读了。

不過这个讲法在过去讲是其社会现实的。过去曾经有一段时间,只承认人有社会性跟阶级性,不承认有普遍的人性。所以讲思想时,也不承认思想有普遍、永恒的价值,思想只能有历史性,没有永恒性。在讨论问题时,又经常采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这个想法,用简单庸俗的马克思理論来论事,所以才会这麼看。所以那是時代之限,而这个问题现在要辩驳它,已经非常容易了。

再者,这个问题,在近代,大家之所以會相信,是因为混杂着另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传统跟现代的纠葛。

近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发生于小农经济的社会、君主专制的体制;到今天,我们要走向现代,它不但已不适用,恰好還是我们要打倒的对象。我们就应 6 该打破这些封建的礼法、專制的政體等等,才能走入现代。所以儒家跟现代社会的关系,即在于我们不要让儒家在社会中继续起作用,这样我们才能现代化。

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种想法。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後,国际上开始慢慢有些调整。因为原先这样一个思考模型,其实不是在讨论中国问题中出现的,乃是西方人在讨论他们自己的社会变迁。“传统跟现代”云云,是指欧洲工业革命以前跟工业革命以后的社会。我们把这个讨论方式拿过来,用在东方西方的比较上。把西方近代工业革命以后的这些特征,讲成是西方的本質。忘了西方也有上古中古,有宗教時代;講得好似欧洲从来就是民主的、从来就是理性的、从来就是法治的、从来就是政教分离的。中国呢?儒家代表了中國向來就是神权跟政权结合,政教合一;社會又一直是以封建礼法來統治。忘了原先封建是讲欧洲的封建,而不是中国概念下的封建。以致於好像只有中国是传统的,西方則代表现代。所以中国要走向西方現代,或者用西方来改造中国。

三、儒家對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之用

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本身就调整了这个论式。

它也不是针对中西的调整,而是调整他们自己在解释现代西方跟他们中世纪的关系。过去的解释,都是反中世纪的,把中世纪形容為黑暗社会,强调要“走出中世纪”。为什么?因为中世纪愚昧、黑暗、教会掌权。启蒙运动那著名的號召,叫做“解除上帝魔咒”,就这个意思。人好像被上帝下了蛊或催了眠,猶如童话故事中公主被巫婆下了咒语昏睡了,王子亲吻她才能醒过来。整个欧洲也是这样,被上帝催眠了,昏昏沉沉跟着教会跑,只晓得崇拜上帝。启蒙运动之后,人才張开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這才重新看到世界。所以黑暗的中世 7 纪,理性开展出来的现代社会,兩者正相對立。过去西方的歷史解释模型基本是这样。

但大家慢慢就发现,现代西方的很多的東西,包括科学的创造,如牛顿三大定律,是因破除宗教迷信以後才出现的吗?不是的。因为牛顿本身就是非常坚定的有上帝信仰的人,他发现这些定律,乃是要寻找上帝创造这个宇宙的规则。这一类的新解释是在说明什么呢?说明现代跟传统之间也不是断裂的、逆反的、革命的关系,其间有很复杂的连续性。

大概50年代以后,西方开始有这样想法。我们的学者也开始运用这種想法來处理中国的传统與现代之关系,说传统很多看起来新的变革,实际上仍有传统的脉络。

到70年代,这讲法又更强化了。因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其實有中世纪以来的思想渊源。著名的韦伯的论述,即是說資本主義有其基督新教的精神脈絡。

換言之,传统不但不是要被打倒的东西,传统跟现代之间还藕断丝连,有非常复杂的关联。此外,传统还是造成现代、现代之所以如此的一个内在的根本,这样一套讲法。这个论述更进一步,更强的就是讲:传统不但是“现代之所以为现代”的根据,而且若把这些传统因素更好的发挥了,就可以让我们的现代更为健全。

这就是后来称为东亚儒家经济的論述,说亚洲的经济之所以能够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後崛起,得益于它的儒家传统與身份,所以儒家文化圈跟亚洲的新经济圈它是合一的。可見传统可以帮助现代,在经济、社会的現代化上有很大的价值。

现在当然纯粹从经济上讨论传统文化價值的人不那么多了,但最近这些年我们开始又谈“普世价值”啦。認為儒学不是只有历史性,不是只局限于中国或中国古代。它在那时候产生過作用,可實際上它对所有社会的人、全世界的人都能产生作用,所以儒学有普世价值。

这些讲法都是对“儒学只是一个小农经济时代的产物,它不能作用于现代”的调整。慢慢我们现在可以承认儒学对现代社会确实可以产生若干作用,如经济上的作用,現在已经论述很多了,甚至学界還有人提出“两种资本主义”。說一种是欧洲型的资本主义,其精神是新教伦理;亚洲型的东亚的资本主义,内涵則是儒家文化等等。

我不完全承认他们的讲法有道理的,但这些讲法其实都在解答我们今天的问题。今天的问题是“儒家在这个社会还有什么用?”,在经济领域上,他们其实已做了很多答复。

中国最早在哥伦比亚读书的博士,当时就写了一本《孔门理财学》,从现代经济,就是亚当·史密斯以后的这种经济形态,來解釋儒家可以有什么作用奏此以後,这种讨论可说汗牛充栋,从孔门理财学到80年代蔚然成风的儒家型经济、东亚经济、儒家经济圈、华人经济网络等論述,都在谈这个。

过去大家认为儒学影响最大的是政治领域,所以常追問:现代不走君主政治的路了,儒学还有什么用?現在這些論述,則似乎在說:即使政治領域沒用,在经济领域,儒家還是頂有用的。

各位看哪,儒学的身份頗有变迁:原先我们觉得它是帮凶、是工具、是完全不适合現代的古老陈旧之物。後来改变了,说儒家與我们现实经济体制跟资本主义社会可以高度结合。

事实上,不是儒家本身有变化,而是因为我们社会的需求改变了。早期我们追求现代化,把现代化认为是对的、好的。只要是跟现代性相矛盾或违背的东西,我们都认为它是错的,所以我们用尽一切可能,设想一切理由来抛弃儒家。这是我们当时的社会需要。

所以在当时,儒家承担了!----儒家最大的功能是什麼?是儒家成了整个社会的泄愤对象。一个人受尽了委屈以后,他需要找一个泄愤的对象。这时候,人通常不會說是因为自己笨、不争气,总是怪東怪西。所以你會發現一個人没办法的时候,老是“怨天、恨地、骂爹娘”。爹娘不好啊,生的时地不好啊,总之不是我的错,我充满了委屈,都是你们害的。我们过去讲儒家,就属于这种,要由儒家來承担我们所有的委屈,做我们的泄愤对象。所以我们找盡了理由来说儒家有这个那个问题。

四、现代社会大顽疾

可是现在卻已倒转了批判的矛头。现代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儒家可能越来越好、越來越重要重要?它在经济或其他一些领域,好像可以提供我们很多资粮,帮我们变得更好。主要是因我们的需求变了。经济学是讲供给面和需求面的,儒家供给我们什么东西,我们不见得需要。必須有需求,我们才會去找,才希望儒家提供一些东西给我们。

而我们现在的需求是什么呢?现代化这么久了,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已经有几百年的发展,社会的弊端卻越来越明显。中国走这条路也有一百年历史了,由信仰跟口號層面看,當然都說是進步了、文明了。可实际上现代人越來越不快乐了。這才是我们存在的现实。这基本上包含幾點:

一叫做“人心忧苦”。每个人活着都不愉快。一个社会,越现代化,它的大众心理学书刊一定越来越多。为什么?因为社会中人人都心理不正常,沮丧、压力、疏離、空虛、無意義,彌漫我人心頭。北大、清华、北师大,每年都要有好多人跳楼,整個社會的青少年自杀比例則越来越高。大家都非常忙,因为社会这个机制滚动起来,就讓大家忙個不了,生命在其中消耗很多。但是每个人又都没什么成就。这是所有人的感觉啊!各位想想,苏东坡会比我们忙吗?但是我们什么都没做出来。苏东坡、欧阳修他们也做官也做事,当时他们交通工具又不发达,被贬官一下得走好几个月。但他們寫了多少精彩的作品?。我们今天每个人都忙得不得了,然而每个人都没有成就。每个人都觉得压力很大,有很多挫折感,人跟人的沟通又有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丧失了意义的追求,忙来忙去常常有时不知所为何来,不晓得我们这个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这个意义的追求常被我们忽略了,或者无暇顾及。

现代社会中,還有个特别可怕、比过去所谓专制社会更恐怖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科层体制”。科层体制,在社会学中一般称为官僚制度。官僚制度過去只在政府中,但现代社会把它弥漫於一切组织,所以学校也是这样一套、醫院也是這樣一套,乃至協會、學會、公司無不如此。这一套组织是“左右分科、上下分层”的,人被塞進一一个位置裡去,屬於單位,且屬於單位中的某個位置。过去除了政府管我之外,人還有很大的空间,现在你是没有的,你被这个空间完全吃掉了,被这个網網住,被组织压迫住。所以人特别苦恼、烦闷,人跟人之间又没有办法沟通。我们所有的精力被这个科层体制剥削光了、压榨光了,工作之於的闲暇已非常之少。所以你不要说在工作中能不能做意义的追求,工作之於你要进行意义的追求都非常地困难呢,这就是现代社会的特征。

第二是“欲望的侵逼”。我们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逻辑很特别,它鼓动欲望,刺激消费,然后扩大产出,再让你不断继续消费。我们人生都有些基欲求,如要有工作,要吃饭,要买房,要娶老婆等等。人被这些基本欲求所压迫就已经受不了啦,何况你还越來越多。本来可以骑单车就行了,但现在你還想买个汽车;买了小汽车,隔一阵又想换大车。刚开始有小房子就很樂了,但慢慢又想换大房子。这些欲望不断侵逼你,让你必须不斷追著跑,被压迫得没辦法。現在社会上为什么权、钱横行呢?就是因为它本身即是个欲望的逻辑起的作用。

三是整个社会的败乱。这个社会体制不健全,且在混乱中,一直在“社会转型期”,改来改去,政令、法规都不健全,以致在这裡面大家都在钻空子、找机会。这么多的贪腐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社会体制、制度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而这些又不是我们个人所能改善的。人在这样一个体制中,力量很小,无可奈何,所以更加深了我们的痛苦。

第四是什么呢?就是环境的破坏。工业革命以后的发展,看起来使人增加了很多幸福。科技發達,越来越能够利用自然物资,但实际上對生态的破坏、环境的伤害非常大。青山绿水早就没有了,中國满是雾霾。这些都不用多说了,每个人心知肚明,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就是这样的,生态问题非常严重。

另外,我们每个人都成了科技的奴隶。本來是使用科技产品作为我们的工具,但我们完全不能离开它,甚至被它所牵制。设想今天若没有电,那我们生活會变成什么样?现在人每天都拿着手机,手机本来是我们的工具,可是如果你忽然间离开了你的手机,你看看,大部分人就都要心慌了,就无所措手足啊!

正因为现代是个这样的社会,所以我们想要改善它时,必然会想要求助于各种非現代的思想。西方人,会重新去想宗教。工业革命、启蒙运动以来,西方人 12 把宗教丢了,或者认为要脱离宗教才能發展;现在卻发现一个纯粹的理性人是非常可悲的,丟失了感性,乃至生命本身。他只有头脑,没有生命,那要怎么样把生命的这种感觉找回来呢?从存在主义以降,基本上都是这个思路。

讨论后工业社会的思想家,如丹尼贝尔这些人,則就会分析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而其出路,解救的方法是什么呢?他就重提宗教,认为人要重新跟上帝和解,重新从宗教中再得到内在滋养,否则人会疯掉的。

总之,在後现代情境中,大家对于要怎么解决现代社会所出现的这些问题,有非常多答案。有些思想家强调宗教,像我刚刚介绍的;有些强调生态,呼籲我们跟地球或大自然和解。让生态得以休养生息,不要再继续进行现代性的破坏,並减少工业跟科技的使用,这样才能让生活漸好。

有些思想家則认为,除了反省这些还不够: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以来,我们已经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的生命观是種机械的生命观,把世界想象成机器,人也是跟机器一样。我们工作時就常想象自己是個小螺丝钉,对不对?国家是一个大机器,社会也是大机器。我们用这种机械的方式来思考生命,这是不对的,故应重新调整我们的人生观,回到古代那种有机的生命观,而不是把自己模仿成机械。

还有一些人又吸收了西方哲学中一些旁支的,如一些小的信仰体系,基督教之外的其它信仰,甚至巫術。各位看,包括《哈利波特》以来的这些东西,为什么在最近这些年又流行了?《魔戒》《哈利波特》等这些,巫术已经从过去完全负面的形象改变了,它提供一种新的想象、新的可能、新的思想资源。

同样的,也就在整个大思潮底下,中国传统的佛教、道教、儒家也被大家认为或許可以在这其中找到一些对治、疗癒现代社会疾病的药方。

五、用儒家救治现代疾病

这時,它就會跟当时——20世纪从经济上去解释儒家在社会上它是有用的——解释的方式不一样。

在这个新时代裡,儒家被认为在什么地方可以起作用呢?第一就是天人关系。儒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或“天人感应”思想,最能符合當今的生态思潮。

过去我在台灣读书的时候,整个教育界其实跟大陆一样(因为从晚清、五四运动以来就是一条路数发展的嘛)。基本上态度就是讲现代、反对儒家,所以我们在解释儒家时,儒家讲“天人合一”都是被批判的。如说荀子,荀子的《天论篇》经常被拿出来高高举起,特别推崇,为什么呢?因為當時都认为荀子讲的天是个自然天,没有意志,天没想法。不是像《易经》上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那樣,不是的,天就是只是个自然的天。而且荀子被我们解释为是要“戡天役物”的。“戡”是平定的意思,我们要平定天;“役物”就是来役使萬物。戡天役物,意謂對於现实世界自然世界,我们要以人为主,利用起来、開發起來。这种思想,把荀子打扮成一位现代斗士,跟天抗衡,彰显人的意志,我不听你天的这一套!传统儒家大家讲说天命,我们現代則说没什么天命,天不为尧存、不为纣亡,天只是自然的,所以没有什么叫做天命。所以这是一个强化的、畸形的、膨胀的人文思想,只有人没有天了,这是由西方近代那个天人破裂的关系中來的。

整个西方近现代思想,是发生在人跟宗教拉开距离,人跟神決裂的关系中形成的。这样一种思潮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人天破裂。人不断宣稱人可以代替上帝,可以扮演上帝的那个角色。有创造性,可以出创造出任何东西出来,可以复制人、复制羊啊,可以创生出无数的东西出来。

傳統儒家思想对于西方現代这种人天破裂的关系,恰好可以起一个调节或改善的作用。天跟人是互相配合的,中国人說“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人文是相结合的。所以人可以“参赞化育”,参与天地的造化。但不是要打倒添、取代天、戡天役物,而是在順天地、和四時中長養萬物,故能與天地同春。我们跟生态的关系,叫做“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跟天地、四时能够结合。孟子讲“数罟不入洿池啊,鱼鳖不可胜用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就是教我们不要滥垦、滥伐、滥捕,节制我们人的生活需求,让自然可以得到生命复苏的机会。这類話,儒家讲了很多,天人合一,对现代西方社会,有非常大的治疗作用。

第二就是人的关系。各位都知道,儒家特别强调自律,教人要不斷自反、自省、努力學習。我们看《论语》,一打开就是孔子勸学,接着曾子又讲“吾日三省吾身”。读《论语》,你可以发现它有个《圣经》佛经都没有的现象,是什么呢?以佛祖來說,佛祖会说我错了嗎?佛祖是世尊呢,天下地下唯我独尊哪!他从来就没说過我错了,你读遍佛经也没这个话。那上帝就更不会说我错了,但孔子会!孔子会说我错了,谢谢你告诉我。“大禹闻过则喜”啊,聖人也有过错,但“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只要改過就好。所以儒家是十分强调自律、自反的,这个思想在全世界的思想譜系中非常特别。强调“克己”,这“己”就包括了我所的知见、自我意識,要求人在高度自省的精神中去做他的事。

所以你别看孟子讲浩然之气等等,雖千萬人阻擋我也不怕,可是他的第一步是什么?是自反,自反而缩,反省察識後,發現我是对的,这才能“虽千万人吾往矣“;如果自反却发现我不对了,那就要知过,並立刻改正。

故儒家讲的“诚”,基本上不是对别人诚信,而是对自己,所以叫“诚意正心”。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所以要“诚”。儒家讲的良知、正心、诚意,都是对内的。人自我的检查,高于别人对你的判断,这个是儒家的基本看法,事实上这也最符合人的性质。

很多人都会讲:現實世界中大家都昧着良心,誰憑良知做事啊?所以儒家的講法等於空談!其实良知非常简单。你注意看:任何一個人在跟你讲说小话、说别人的坏话、告诉你別人的隱私时,他的表情一定自己就先猥琐起来,壓低声音、遮住臉面,对不对?因為他自己知道這些話本身就是见不得人的。若他觉得自己的話代表正当正義,一定理直气壮,昂然坦然。為什麼?因你自己就有一个良知的判断,這是騙不了人的。

所以儒家说“慎独”,你一个人的时候,面对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对著自己,克己复礼,真誠克服自己的邪念貪慾。這種態度,亦稱為“敬”,是莊敬之敬。凡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知,这是儒家的基本原则。

基督教,佛教都是外向型的宗教,你要求解脱,須是求上帝拜阿彌陀佛。儒家不是,儒家一切以自己为主,所以它不是他力型的,它靠自力的,這樣才能形成克己修身的力量。在谈现代人的自处之道時,我觉得这个已经丢失很久的道理,正當重新拿出来讨论。

再說人跟别人的相处。人跟他人相处,近代服膺弱肉强食的原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但“弱肉强食”是人文世界的原理嗎?它是动物世界的原理呀!动物界都是弱肉强食的,可是人的世界不應这样。

人文世界应该是“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对于残疾的、力量小的、弱的人,要照顾他、帮助他,这才是人文世界的原理。

儒家所讲仁爱的仁,才是人跟人相处的原则,可用来替代现代社会弱肉强食的原则,與动物原则不同,儒家讲的“人禽之辨”,主要即在辨这个。

各位看动物,抢到一个东西,決不肯让别的动物去吃,或打一架,誰強誰吃。但是我们人就会想:吃這東西該有個秩序,老人先吃、小孩先吃、或復女先吃、或什麼该吃的人吃等等。這個秩序就是禮,禮中又有讓的精神,不是自己搶著獨霸,强调人跟人的关怀、分享、照顧弱小,而不是弱肉强食,你已經弱了我還欺负你。

过去,顾炎武曾经有个著名的论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指政权垮了。“亡天下”則是人相食。人剥削人、人欺负人,人吃人,这樣的社会叫做“亡天下”,就是没有文化了,回到禽兽世界。像现在,就是亡天下的时代,不是吗?因为我们都在弱肉强食,不斷教人要做强者、要做成功人士。这是禽兽,不是人啊!

传统儒家强调仁,仁是什么?就是人跟人之间有关怀、有同情,“他人有心,予忖度之”。這樣才能互相协助,互相帮助,人跟人之间才有合作可说。所以用仁爱原则来替换现在这种弱肉强食的原则,是儒家在人人关系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提醒。

另外就是應該用“礼让的原则”,或叫“礼敬的原则”來取代竞争原则。

现代的教育,从小进学校,老师就教你竞争,越是好学生,越是表示打败了很多人;社會上則認為把别人都打败了,才叫成功人士。这些都是竞争的原则。但儒家谈的不是这个,否則为什么儒家要讲礼呢?

过去我们老是罵儒家“以礼杀人”。礼其实不杀人,是救人的!怎么说?儒家曾言“礼,始诸饮食”。这兒有好吃的,怎么办?照着动物的方法,大家先打一架,赢的人吃?还是照我们人的道理,定个规则,以礼,譬如说老人先吃、体弱人先吃、女人先吃、小孩先吃、還是生病的人先吃等等?这个規矩,才是人文世界的逻辑,这就是礼!請問这礼是杀人的还是救人?何況,這礼還不只是一个形式,它内在表达的是人跟人之间互相的敬重。人对天地的敬重、对事物的敬重,对他人的敬重,这敬,贯串成我们整个文化的内涵,所以不会造成一個无所畏惧的人,什麼都敢做。现代社会基本上就丧失了这個原则,才會人吃人、你爭我奪。这種禽獸競爭原则是要改变的。

另外,儒家還特别强调学习的原则。每個人活下来,都有学的义务、也有学的权利。所以《论语》一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荀子》第一篇也是《劝学篇》,人活着就是要学习。《易经》上说“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讲的就是从问學到实践这一贯的过程。而这个学呢,是“君子没世而后已”的,学一辈子。人只要活着,就要学习,生命即是一段学习的历程。

这跟现代社会完全不一样。现代只認为學習是少年阶段的事,学习是有阶段性的,之後就不必再学了。而“学”又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其目的是找到一个职业,故“学”只是个工具,誰也不認為不是学习就是生命本身,不曉得我们生命跟世界的关系、跟知识的关系,是不断吸纳、不断调整自己的一个歷程。

正因重學,所以儒家强调“尊师”,強調师道。“师道”在儒學中特别重要,因为师道还有在政治上的应用。儒家在中国的政治上,曾很成功地把自己变成了皇帝的老师。过去的皇帝都要接受经筵教育。从皇子起,就接受儒學教育洗禮,培 18 养到成了皇帝;皇帝每天早朝,回去後,下午要上课,有老师来教你儒家的一些道理。所以儒者一直扮演这个教导者——老师的角色。

当然,他跟君主关系也一直是紧张的,儒家强调“道尊于势”,“道”——天道、师道,就是儒家之道——道的地位高於现实政治的权位、势力。所以皇帝你是學生,你要聽我的,我教你往正道上走。有些皇帝卻是壞學生,不认同這個關係,老想伸張自己的勢力,把倒壓下來,要由自己來“作之君,作之师”,因此这裡有一定紧张关系。但是儒家强调学习、强调师道、强调道尊於勢的作用,影响還是很大的。在近代的人际关系中,这些都可以是对我们现代社会的调整。

对我们社会,儒家還有什麼可能产生作用的地方呢?其實,儒家在社會組織方面,也有可觀之處,值得注意。

这部分不只在现代有用,在古代也是如此。周漢儒家就強調要整齊風俗、化民成俗。宋明以後,儒家发现把力量花在政治领域,效果有限,所以更著力於化民成俗,让儒学跟一般老百姓的生活结合起来。

这种结合表现在几方面,一是在民间广设书院。书院跟学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学校是“科举利禄之学”,是国家教育、国家的体制。它的教育内容是什么呢?就是培养人参加国家的科名考试,所以其教学的内涵跟现在中学读书的情况一样,就那幾冊课本,翻来覆去背誦、翻来覆练习答题技巧,最后你考上了,讀的東西也就扔了。这是学校。学校不是讲学问的地方,所以儒家要在各地广设书院。书院是一种民间的教育体系,这个体系教的是刚刚讲的人道,做人应该有的道理。通過學習,让社会真正变成一个人文禮樂的社會,同時也是個学习型的社会,大家都来讲习。

現代学校是圈地養豬型的,把学生圈进来,在裡面餵给你一些教材,你吃饱了出去,賣給市場。书院不是,书院是开放的,不是只教裡面这几个学生,它面对整个社会,所以附近的一般老百姓都可以参加书院的讲会。书院跟书院之间也有互动,故影響及於整个社会。用现代的概念来说,這叫“学习型社会”,实际上当时也即是朝这方向在做的。

第二就是在孝亲跟养老。在家庭跟社区、乡党、社区之间推行孝亲跟养老。就是孝的伦理跟养老的伦理,這在历史上也非常有成果。

第三是建立礼治的社会。社会很多地方不需要官方的统治。各位要知道:中国传统政府的管辖单位最低的只到县这一级,官吏也遠沒現在這麼多,龐大的民间社会,往往靠宗族、行會,还有民间的礼儀,就能自行管理、運作。具體管理法則,則可見諸宗族的族谱、族规,行業的規約,鄉黨的乡约。乡约最有趣。有点类似西方人上教堂,或者半个月一期,或者多久一期,大家聚会到一个约所,读圣人的一些书籍與教訓,互相勸勉一番,互相劝善。清朝都市間還由此發展出各種善堂,相互勸善行善。

这些,今天社会上也慢慢有些恢复的氣象,比如辦书院、興宗族、修族譜、推行社區德化,慢慢让这个污七八糟的社会恢复它原有的善性。

各位都知道儒家是要人“明德”的,要“明明德”,而止于至善,整個社会皆須能明德向善。目前儒家在社会中已经起了一些作用,很多书院、很多地方社区都在朝此努力,希望让这个社会重新恢复生機。

再者,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的人,都会碰到的一些东西。什么东西呢?第一是叫“生命礼儀”。我们的生命过程,有出生、成年、结婚、老死,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儒家面对这些,製定有一套生命礼礼仪。成年有成年礼,冠礼; 20 婚有婚礼;死亡有葬礼;祭祀有祭礼。这些礼,配合着人的一生,处理我们生命中的各個重要阶段,讓我们在这个阶段过得又庄严又有意义。前面已经讲了,现代人缺乏價值導向、不知生命的意义。儒家这些礼就可帮助我们、提醒我们生命的意义該如何来把握。

现在的青年,没有什么成年礼;结婚的礼,学西方又学得不像。西方婚礼是跟宗教有关的,愛,須與上帝相聯結。我们呢,结婚只是跑到酒店去大吃大喝,胡闹一通,完全没有神圣性。所以这些生命的礼仪,在现代也是可以恢复,或參考其義理而治理作樂的。

此外還有什么呢?刚刚不是讲了吗?“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儒家讲的天人关系,最自然、最简单,就是把人放入天地自然运化之中看,人的所有思维、行动、作息、身体内部的关系,都是跟天地宇宙相结合的。现代人常以为一般讲的小宇宙、大宇宙、人和天地的结合等觀念,出自道家,或出自中医,殊不知这是儒家的传统。

各位读过《礼记》的《月令》篇吧!每个月时令不同,人的行动也就有所变化。更早的《逸周书》第五十一篇《月令》、第五十二篇《时训》记一年二十四节气及七十二时之物候,也是讲人跟四季之间的关系。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在节气的阴阳变转之中,人应该怎么样跟天地结合?这其間有很多礼仪,怎么过端午、怎么过三月三上巳、怎么过重阳?这些礼仪,後来皆变成了民俗,形成了具體的文化內容。

人去体会自然,体会生命在自然中的流动,这些礼俗对豐富現代人生命的内涵都是有帮助的。所以你說儒家对現代社会有沒有用呢?

6.读书有什么用 篇六

我从小学四年级起就离开了学校,再也没有机会重新回到学校,所以到今天我最困难的事情是在填各种表格的时候,我的文化程度怎么填?我填小学四年级,都没有人能证明我在这个时期离开了学校。我没有任何文凭,可是它不妨碍我去读书。我有两年很好的时光,在家里没有事干,没有学上,也没有工作,哪儿都不能去,那就是我的16岁到18岁。我的一个邻居家有《红楼梦》,《红楼梦》在那个年月是禁书 ,古人认为读禁书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到今天,我还能背得出书中的一些经典段落。我小时候父母都在军队的医院,我就跑到医院那些废弃的屋子里去翻腾,偶然间翻腾出一本医学书,医学书对我这样没受过教育的人,读起来是非常枯涩的。有时候,甚至书名我都搞不清楚,就这样林林总总读了许多杂书。后来,到农村去当知识青年就没有书读了,天天就是干活。有一次去老乡家,老乡在那儿拿一本书撕开糊墙。我一看,说你这书别糊墙,我要看,我就是拿了这么一本书,前十几页后十几页都没了,连书名都不知道,就从人家那儿拿过来说:“我先看一宿,看完了你第二天再用它糊墙好吧?”老乡觉得这个书是没有用的,所以把它撕了糊墙。尽管不知道这书是什么内容,但是我认为这书对我一定有用,所以我要先借过来看。

读书有一个好处是什么呢,是锻炼你的抽象能力。我们今天已进入一个读图时代,所以我们不停地在问自己读书有什么用。读书是读字啊,你要锻炼自己的抽象能力,人类文明之所以有进步,是因为人类发明了文字。我们的文字即便是个象形文字,它也是在锻炼你的抽象能力,所以你读书的时候,读文学书的时候,你的理解跟旁边的人的理解可能就完全不一样。

可惜,我们今天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信息时代,我们开始大量的读图,读图是限制一个人的抽象能力的,所以读图的危险逐渐向人类靠拢,但我们浑然不觉。今天纯文字的书已经非常难卖了,包括我自己的书都拼命地往上配一些画,来让人更好地理解它。但是我们人类几千年来积攒的这些财富的精华,就是你的抽象能力。我们有将近4000年的文字史,练就我们民族有如此丰富的思维和情感的是因为文字的能力,不是你个人的能力。

我昨天晚上在床头翻的那本书,现在想想能不能把名字说清楚,啊,这本书的全名叫《斯基泰时期的有色金属加工业》,副标题叫“第聂伯河左岸森林草原地带”,是一个前苏联的叫巴尔采娃的女学者写的。这书枯燥吧?非常的枯燥。我认为我一生中读的最枯燥的书,对我的影响最大,最有意思的书,对我的影响是适度的。因为有意思的书,你可能很少去思考,越枯燥的书你想的就越多。我一直在说:“一个人怎么能够在这大千世界人海茫茫中多迈出一步呢?就是凡事多想一步,你就容易获得成功。”

古人把读书分三个阶段,从5岁到15岁,这第一个阶段叫“诵读”,你把它背下来,背下来就过关。我不需要你理解,我也不要求你理解它。我们今天的教育很大程度都希望你读过的文章一定要理解,但是理解起来太难。四书五经这些先贤的经典你每十年读一次理解都不同,所以你让一个5岁的孩子说出《论语》是怎么回事,很難,所以就要背它。中国历史上,凡是考科举的人四书五经必须全部要背。包括和珅,和珅四书五经全部能背诵下来。我们今天在全国范围内能有一个学者把四书五经流利地念一遍都很难 。第二个十年,从15岁到25岁,这个时期读书非常重要,古人叫“学贯”。你要学会贯通,对吧?学理科的你要读读文科的书,你要知道文理之间是有关联的,你要知道所有的学科中有价值的东西怎么去相连,怎么能够在你未来的生活中应用。这个时期,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高中到硕士毕业。最后一个十年,从25岁到35岁 ,古人要求你读书时注重两个字—— “涉猎”。一定要读不是你专业的书,什么书都要读。

我喜欢陶瓷,今天喜欢陶瓷的人很多,喜欢收藏的人也很多。但是有多少人认真读过《中国陶瓷史》?《中国陶瓷史》这么厚,这么大一本书,我几乎每一页都知道大概在说什么。我之所以对陶瓷非常的熟知,是因为我把《中国陶瓷史》当做最重要的陶瓷理论书去读 。那本书上永远不标价钱,不是说这个东西价值连城值多少多少钱,从来没有这样一句话,那是我们所有的学者对我们的先贤创造的文化的一种尊重,写上钱就不尊重了。所以你们看我在所有的电视节目中绝对不去谈这个东西值多少钱,钱对我们没有价值,只有文化对我们民族是有价值的。

如果说,通过古人指明的这个学习的路途你依然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明了这个社会,那我觉得你就可以做一个无所追求的人。我们都很希望我们在生活中有所追求,我们希望我们的生活能够达到内心的一个标准,对吧?你生活在这个社会中, 趋利是你人生的第一个目标。我要趋利,为什么要趋利呢?因为你不要给这个社会添加负担,你不是一个靠乞讨为生的人,不是一个靠救济为生的人,你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而且要生存得很好。所以只要在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趋利是你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当你趋到对应的利的时候你开始趋名,这个趋名也不是要你成为名人,导致你出门的时候所有人都冲你招手, 然后围观,不是这个意思。是你要趋你自己的名声,你要看中自己的名声 。比如我做这件事我的同事怎么看我?我的家里人怎么看我?我的朋友怎么看我?这些都叫趋名,你觉得为你这个名声去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是否值得,这是人生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人生就要趋静,就要趋内心的一个安静,我们今天生活在这个纷杂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焦躁和痛苦。我见过很多有钱人,都不是一般的有钱人,却生活得非常痛苦,老想逃离这个现实。我们也会看到有些富人破产了以后跳楼自杀了,结果人家说他那账面上还有好几百万美金呢。大家说他怎么有那么多钱还去自杀呢?就是因为他不能承受这个落差。我们要有精神享受,这种精神享受最浅的是我们今天去看一场电影,去听一支歌,深的是我们要去读一本文学小说、感受我们的唐诗宋词带来的愉悦,每个人的愉悦感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文明让我们国家成为一个大国。我们今天有如此好的生活,每个人衣食无忧,生活有基本保证,是因为我们是个大国。从秦汉以来,我们的先人一直有大国情怀,所以我们就要读书。中华民族的文化一定要通过我们来延续下去。

上一篇:给学校建议书作文下一篇:《踏青记》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