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平台

2024-06-08

电子政务平台(12篇)

1.电子政务平台 篇一

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论文

1、资源整合协作平台

所谓资源整合整合平台是指依靠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树立统1的信息整合、同享、交流平台,整合基础信息资源,建设起信息资源数据中心,从而实现业务互动、网络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同享、实用好用、服务便捷的建设目标。通过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增进政府信息资源患上到有效的开发应用,综合社会各方面的信息源,为危机管理提供不可缺乏的决策根据,解决危机处理中资源应用不足与应用效力不高的状态,将大量的信息资源从政府手中及时转移到公家手上,整合调和各方资源气力,充沛施展信息资源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对于危机状态下政府处理危机的效力有很大的意义以及价值。

2、决策制订转达平台

抉择危机结果的不是危机的严重程度,而是应答危机的方式。在危机管理中,政府因为时间以及精力的限制,单靠本身的气力不足以应答危机,需要多元主体介入决策,以做出有效的决策来处理危机。多元主体介入危机决策,1方面能够群策群力,防止危机决策的盲目性,晋升决策的科学性;另外一方面,多元主体介入决策,使患上决策更为民主,进而调动多元主体的踊跃性,有益于决策的落实执行。通过树立危机管理电子政务平台,可使患上多元决策主体能够解脱诸多因素的制约,更为有效的介入到决策制订中,进而极大的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3、信息发布交换平台

政务信息公然化、行政公务透明化,是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时最佳、最有效的危机公关途径。现代化的.信息社会以信息技术的利用为主要表征,在危机事件管理中,政府应当充沛尊敬社会公家的知情权,通过网络等媒介踊跃主动的回应社会关心,及时表露危机事件的进展。通过电子政务交换平台,及时发布公家关注的,急切但愿了解的信息。借助电子政务这么1个信息发布交换平台,迅速地对于外发布危机管理的相干信息,例如通过召开网上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发布相干危机信息。危机信息发布交换平台降低了公家获守信息的本钱,最为首要的是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的信息发布交换平台,可以减少民众的怀疑,防止了危机事件的进级。

4、危机普及教育平台

国民危机意识的强弱直接瓜葛到政府危机管理的效果。国外发达国家无比注重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平台来对于公民进行危机普及教育,通过网络危机教育来宣扬危机自救以及他救常识。而我国在网络危机教育方面比较后进,依据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教授介绍,我国在危机教育方面应用网络平台不足二0%,大部份危机管理还都是传统的宣扬教育方式。这就急切的请求政府在建设电子政务这1进程中,将公共危及教育引上规范化、轨制化、常态化轨道,应用危机管理网络平台,广泛展开危机常识普及宣扬,进而提高公家应答危机的能力。

5、灾后信念重筑平台

在1个共同体中,信任水平越高,合作的可能性越大。因而,在危机管理进程中要不断提高政府行动透明度,营建信任的氛围。1些经验钻研揭露了信任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如中村在印度古吉拉列的地震灾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那些对于社区其他成员以及社区领袖信任程度高的社区在灾后恢复速度更快,而且社区的居民对于恢复的情况的满意程度更高。社会瞬息万变,在危机产生后借助电子政务平台,及时有效的重构公家信念,是相当首要的。应当借助危机管理电子政务平台,鼎力宣扬战胜危机的正能量事件以及人物,和政府面对于危机采用的有效措施以及获得的成就,进而坚定人们灾后重建的信念。在公共危机频发的阶段,我国社会的公共危机管理已经经愈来愈不能适应政府危机管理需要,运用电子政务的优势,增进危机事件的解决,成为政府危机管理的必然选择。在公共危机管理的预警期、援救期、减缓以及恢复期中综合运用数据、信息收集交流平台、资源整合协作平台、决策制订转达平台、信息发布交换平台、危机普及教育平台和灾后信念重筑平台这6个平台为公共危机管理提供数据信息支撑、资源支撑、决策支撑、危机教育支撑以及信念重构支撑,使公共危机管理更为快速高效。

2.电子政务平台 篇二

日前,协同管理软件和私有云方案提供商通达信科推出电子政务软件“通达OA政务版”和“T10政务云平台”。T10政务云平台亦是目前国内唯一基于云计算的OA政务云平台。

通达OA政务版使用敏捷开发框架,支持多种数据库,统一布局。在其平台门户主操作区显示了邮件、公文、日程安排等常用信息,并支持多用户同时在线交流。其内部审批模块的所有应用则都基于政府工作流程,如报销、采购、接待、文件用印等,专项工作的审批也更加合理。在公文处理应用方面则依托工作流引擎技术,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收发公文、公文考核、督办等处理流程,同时使用了版式文件和电子印章等技术,确保公文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通达T10政务云平台目的是让政府信息化系统建立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下,为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用户建立自己可以完全掌控的私有云平台,以确保电子政务信息化高度安全。通达CEO高波认为:“不光是政府,所有的央企、民企都会存在隐私和安全的担忧。但我们现在的产品进入需要包括支持动态密码卡、UK的身份认证、数据证书等,让政府信息化建设免除后顾之忧。”

3.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平台的构建 篇三

关键词:业务数据交换平台;数据整理;中间件;工作流管理;信息孤岛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355-02

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之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的战略举措。

目前,据统计,我国的各级政府部门掌握着全体社会信息资源的80%。在这些掌握社会信息资源的各部门系统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息交换和共享不畅的问题。如何提高政府部门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是当前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新课题。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与趋势

我国电子政务在二十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一个内涵不断丰富、地位不断提高、作用不断增强的发展过程。虽然各级政府都大力推进了信息化建设,但有效信息的利用率低,“信息孤岛”、 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共享程度低、标准不统一等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已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共性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建立标准规范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信息管理支撑体系,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和应用的一体化,不断提高政府部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众服务的水平,已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当务之急。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就是将数字化的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共享、交互与流通,从而达到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一致性、和协同性,为正确的分析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为新决策的实施与部署,政府服务管理职能的优化提供信息交互和部署的平台,使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实现从前端应用,信息共享与流程的交互,政务决策,到决策的实施与部署的端到端的全流程管理。

二、电子政务数据交换体系的选择

业务数据交换是实现跨政府部门间的数据交换,它以单一的业务对象信息在不同的职能部门间为交换基点,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

电子政务数据交换是随着电子政务发展互联互通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产生的,政府管理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电子政务结构的复杂性,要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进行交互式办公和处理大量为公众服务的事项;而每一个部门的管理业务本身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业务差别很大,要使这些不同业务部门的政府机构之间实现互通互联,做到“一线式服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各部门、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主要有三种方式:

1、点对点互连。此种方式最为简单,两个系统之间各写一个接口就可以实现数据的交换。如果某个单位的信息系统发生变化,则相应的接口都会要进行调整。

2、数据交换中心。各应用系统与数据交换中心相连,通过数据交换中心来实现数据共享和路由。这种连接方式实现了数据的无缝交换和共享访问,保证了各应用系统的相互独立性和低耦合性,从整体上提高了系统运作效率和安全性。

3、业务数据交换。以单一的业务对象信息(如企业基础信息)在不同的职能部门间为交换基点,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业务数据交换不同于数据中心式的交换,首先它选择关联度高的业务实体,企业基础数据为中心开展政府各主管部门的业务,其他与企业基础数据无关的业务均不纳入交换系统当中。其次,平台共同拥有一个唯一标识,例如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以企业组织机构代码做唯一标识,在面向企业服务的部门中形成了与企业紧密的服务关系。事实上,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将被划分为业务数据交换和跨业务的数据交换。

三、业务数据交换平台总体架构

业务数据交换平台系统总体框架由交换前置机系统、数据交换总线系统、交换中心数据库、流程管理和服务监控系统组成。

业务数据交换台平总体架构图

(以企业基础数据交换平台为例)

1、交换前置机。交换前置机的主要任务是由部门业务数据库到前置交换机数据库之间的信息交换桥接接口,以完成两个信息库之间的在线实时交换。

2、数据交换总线:通过数据标准对比,实现不同部门前置交换信息库之间安全、可靠、稳定、高效的信息交换传递系统。

3、中心数据库:是以对象的原始数据(如企业登记注册信息)为基础,以元数据主键(如组织机构代码)为唯一标识,经在线实时交换及信息比对后形成的中心数据库。

4、管理与服务系统:由数据比对、对象基础信息库管理与维护、日志管理、用户及权限管理、数据备份以及对整个交换运行情况的监控等部分组成。

四、业务数据交换中间件系统

业务数据交换中间系统是通过集成不同应用系统之间形成松耦合连接,实现信息交换、路由、分发、转换等功能。数据交换系统主要以消息和异步通讯技术为手段,面向服务体系为框架,服务总线为基础,XML 为信息描述语言,实现各应用系统间的集成。

业务数据交换中间件系统由基础服务、消息服务、消息代理服务三部分组成。内置安全和目录管理提供安全认证、信息加密传输和资源访问控制等功能。同时,提供系统管理工具,实现系统的分布式远程管理和监控。

五、业务数据交换工作流程管理

业务流程管理系统是信息交互与管理的中枢,是应用系统间业务流程整合和信息纵横传输的控制中心。

流程管理系统基于应用集成技术和Web服务技术,独立于具体应用之外,提供流程设计、重组、部署、管理、监控、审计、优化的环境。

流程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流程建模。通过提供流程建模和设计工具,对业务流程规则与过程进行定义。

2、流程模拟。通过流程仿真运行环境,对设计完成的业务流程模拟运行,检查流程定义和各个节点配置正确与否,进行流程分析,提供各个节点资源消耗情况报告等。

3、流程运行环境。流程运行环境是流程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它为流程的运行提供虚拟机、状态存储、流程数据存储、服务的调度、任务的分配等核心服务。

4、流程仓库。提供流程定义的发布、更改、删除和版本控制,以及相关服务的注册、索引、查询、更改和删除。

5、流程部署。提供流程发布工具,将设计好的流程发布到流程仓库中,供流程运行环境使用。

6、流程管理和监控。实现流程调整、系统性能监控、系统异常处理等功能。

7、流程审计。对流程实例的创建、资源的应用、执行的日期、执行的人员、流程的结果等进行审计。

8、流程分析与优化。提供流程的统计报表,分析流程运行中的数据,对流程中影响性能的节点进行优化。

结束语: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平台的构建对于促进了政府管理流程优化、重组,提高了政府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将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塑造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全国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实施要求[J].云南政报.2005.

[2]苏新宁,吴鹏,朱晓峰,闵东.电子政务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3]李绪蓉,徐焕良.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电子政务平台 篇四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2月,我国手机用户约为12.4亿户,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2%。由于部分手机用户属于“双机”“三机”族,因此,我国目前的手机保有量实际上远高于12.4亿部。与此同时,友通商城以旧换新平台日前发布的一个关于旧手机处置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因为没有合适的处理渠道,超九成受访者的旧手机成了闲置的“僵尸机”。友通商城工作人员通过调查还发现,不少消费者也非常想知道家中的闲置手机交给谁处理才能放心。

回收利用率很低

“现在谁家里还没几部废旧手机?但是,这样很不安全,听说有的手机电池放久了会爆炸。我有部旧手机的电池腐蚀后流出了‘水’,不知道有没有毒。”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王女士这样对记者表示。

中关村在线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参与调查的人中,目前已经使用过10部以上手机的用户占比最高,达到21.9%。曾经使用过5部手机的用户也达到了19.7%。而当前他们更换手机的频率是一到两年更新一次,占比近五成。两年以上或半年到一年更换一次手机的受访者比例也均在两成以上。超三成的受访者表示手机没坏,但使用的时间长了,过时了,所以要更换。

可是对于如何处置旧手机,95.9%的受访者表示旧手机多处于闲置状态。仅有2.5%和1.6%的受访者将旧手机送人或者出售。而且,有47.2%的受访者表示目前拥有2-3部旧手机(huan.it2500.com),拥有1部、4部及5部以上旧手机的受访者比例也在10%以上。由此可以推断,目前在我国有大量的旧手机处于闲置状态,即睡大觉的“僵尸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手机闲置在家呢?“旧手机还好好的,扔了可惜,可是款式过时了,也不好意思送人。”消费者蔡先生这样告诉记者。消费者张小姐则表示,老爹老妈虽然并不在意手机是否过时,只要能打电话就行,但是他们更中意大字按键、功能简单的老人手机。在中关村在线的调查中,回答“不知道怎么处理”的受访者占31.8%。“一些手机回收渠道给出的价格太低,有点儿舍不得。”消费者张女士说,如果是苹果之类的高端智能手机,可以折出几百元钱;但如果是中低端旧手机,只能卖10元、几十元钱,她也就没有兴趣卖了。

5.电子政务平台 篇五

移动电子政务的英文名是“ Mobile e-Government”, 简写为“m-Government”,中文简称为“移动政务”,它是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普及和电子政务的迅速发展应运而生的。简单地说,移动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部门利用无线信息通信技术,通过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联合应用,实现政府管理及其政府服务的电子化和移动化

移动电子政务是电子政务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将为政府开展电子活动带来更大的便利和价值.对广大公民和企业来说,除了应用最为普通的移动电话获得政府服务以外,还可以通过PDA、笔记本电脑、可以穿戴的个人电脑(wearable PC)以及其他手持设备获得各种支持与服务。移动电子政务与传统的移动通话业务最明显的差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移动电子政务业务传递的主要是数据而非语音,而且,数据信息既可以是政府向公民发布的一般性的政府信息,也可以是政府与企业之间各种类型的商业信息;二是信息传递的载体也突破了传统移动通信网的概念,而是通过WAP、WLAN等方式实现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有机融合。可以肯定的说,目前尚处在发展初级阶段的移动电子政务在我国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无可替代的应用价值。

移动电子政务就是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新型电子政务模式。移动电子政务具有不受网线、网络接口的限制、配置简单、应用灵活等特点,开始引起许多政府部门的浓厚兴趣,也为广大IT厂商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

1.移动电子政务的主要好处

笔记本电脑的大规模使用和无线局域网的部署可以使政府部门告别穿线架管,甩掉线缆包围,实现“无线办公”。WLAN配置方式简捷,应用方式灵活,并可以保护前期投资。以前,网络布线往往令许多政府部门在搭建局域网时头疼不已。现在采用WLAN就不一样了,可以免去或减少繁杂的网络布线环节,一般只

要在安放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ccess Point,AP)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建筑或地区的局域网络。在有线网络中,网络设备的安放位置受网络信息点位置的限制,而在WLAN环境下,在无线网的信号覆盖区域内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这使得政府部门对网络的使用多了几份灵活,少了一份束缚。

随着移动因特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上网越来越普遍。公务员可以随意改变办公位置,而不再考虑调整布线,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短信接收政府快报、公文提要、重要文件到达提示等。过去政府领导在外出差时往往会耽误许多重要文件的审批,领导们也常常会感慨分身乏术,现在有了移动电子政务平台,无论领导在哪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审阅文件,走到哪里都可以办公,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领导的负担。

以前的人口普查员工作时需要把信息记到本子上,回去再录入到电脑里,重复的工作严重的浪费了人力资源,现在一切都变得十分简单,普查时只需现场将资料从移动终端录入,即可通过无线网络提交到内部的服务器上,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

过去公检法人员在现场工作的时候无法及时查阅信息库,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现在公检法人员办公时可以利用移动终端随时记录和查询信息库,例如公安人员可以在春运期间利用移动电子政务平台查询身份证号码库及被通缉罪犯档案追捕逃犯,可以极大的增加公安人员的办案效率。

不仅政府人员能够享受到移动电子政务平台带来的好处,普通民众也可以使用适当的权限进行申请、查询、上访等服务。比如一个人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直接了解自己的营业执照办理到什么阶段,何时办好,使普通民众能够更好的和政府沟通。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如地震、火灾、楼宇倒塌,固定业务将会因受到破坏而起不到任何作用,救援人员可以临时搭建一个平台内部的指挥中心网,利用内部

网络进行援助工作。在整个城市遭到重大灾难时,有线网络全部瘫痪,移动电子政务平台可以充当临时接入网,支撑整个城市继续正常运作。

2.移动电子政务的若干典型案例

目前,不少省市政府都正在利用手机短信、无线上网等方式实现部门移动办公、公务员即时沟通等传统电子政务无法实现的任务。

浙江移动通信公司为杭州市政府提供了市长热线短信平台全面解决方案,杭州市民遇到难题除了打市长热线之外,还可以马上发送手机短信到“12345”市长公开电话手机短信平台向市长反映,避免了以往“12345”市长热线拨打难的问题。广州移动通信公司为广州市政府提供了基于SMS短信、WAP手机上网和GPRS专线接入等方式的政府移动办公解决方案,并在公安、水利、交通等政府部门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大连市政府目前正在使用政府内部移动办公系统,通过政府短信服务平台,公务员可以将自己的电子邮件系统与手机短信联动,一旦收到邮件,就会得到手机短信通知、并且知道是谁发的,以便及时回复。江苏省太仓市公安局的警务信息能够通过公安无线网络平台进行传递,警务人员随身携带一种特制的PDA,在排查犯罪嫌疑人员和处罚违章车辆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例如,对于可疑人员,警务人员可以根据其姓名、年龄、籍贯等信息即时查询此人的档案数据,马上确定此人是否是在逃犯、犯罪嫌疑人等。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四川省绵阳市财政局对原有的网络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提供更便利的移动性和安全性,有更自由的网络应用;二是随着单位使用网络的人员增加,需要增加更多的接入点,原有的网络必须得到拓展。绵阳市财政局的办公楼一共有5层,只有第2层和第5层已经布线,其余3层还没有布线。在绵阳市财政局内部局域网改造过程中,由于采纳了“以无线局域网络为主的,在局部范围内采用有线网络”解决方案,结果用非常少的设备就做到了很大面积的覆盖。

绵阳市财政局内部局域网改造项目实施以后,整个大楼的工作区域均可获得了极佳的信号覆盖效果,每个接入点的信号都可以很好地覆盖到办公室的每个角

落,同时通过对系统信道进行了优化和对系统进行了加密,保证了用户不受到黑客的侵入,使网络在获得良好移动性的同时能够获得安全的访问。此外,无线网络解决方案有效地取代了传统电缆、光缆的铺设,保护了办公楼建筑物的完整性和原有的网络投资。值得一提的是,无线网络方案总造价比有线网络方案还要低。

3.一个移动电子政务典型系统

航天移动警务查询系统由警用手持终端和无线查询服务后台系统组成,利用短信、GPRS、CDMA等无线通信技术,与公安业务信息系统无缝连接,实现移动信息查询。公安一线干警使用航天警用手持终端,可以随时随地实施查询人口、车辆等数据库,为公安执法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

航天移动警务查询系统具有脱机查询、短信无线查询和GPRS无线查询功能。在警员查询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地域的网络情况,方便地在三种查询方式间切换。它同时具有三种查询方式的优点,并克服了三种查询方式的不足。其中脱机查询是将部分常用数据存储在警用终端中,民警只需在警用终端上的数据文件中查询,就可得到结果;短信无线数据查询以短消息作为查询信息的载体,通过GSM无线网络来传递查询请求和返回结果,主要用于文字信息的无线查询;GPRS/CDMA无线数据查询通过高速的无线数据通信网,实现图片、文字等信息高速查询。航天移动警务查询系统解决了其它移动警务终端单一查询方式无法实现全地域移动查询的问题。用户可以根据查询地点无线网络覆盖情况,在不同的查询方式间自由切换,查询范围没有盲区。

航天移动警务查询系统采用灵活开放式的结构,可以查询各种类型的数据库,不受数据库类型、数据库位置、数据结构、数据容量的限制,通过专用查询数据配置工具,经过简单的系统配置,即可实现与各种数据库的无缝连接。航天移动警务查询系统不需要另设数据中心。通过专用查询数据配置工具能有效的将公安后台各种业务、各种数据源连接起来,从而在航天移动警务终端上查询各警种的业务数据。

航天移动警务查询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以及各种数据库的特殊需

要,为用户因地制宜的定义出所需界面风格以及查询条件。该系统支持各种主流的终端设备,包括Palm、Pocket PC、CDMA(Brew)、Kjava等。终端软件采用系统采用功能相同,界面风格统一。

与国内同类系统比较,航天移动警务查询系统不用编程即可实现与各种公安信息系统的无缝连接,便于系统投入运行后查询内容的调整和增加;后台服务系统支持并发工作方式,根据用户数量或查询数据库规模不同,可以选择安装一套或多套无线应用服务的后台子系统;系统特别推出了全国车辆信息无线查询功能,解决了全国各地公安部门普遍存在的外地车辆管理难题;此外,系统还具有公安领导移动审批等功能;系统每次通信会话更换一次数据加密密钥,提供了端到端的安全通信通道,保证上行数据只有指定的后台服务器才可以解密,也保证了下行数据只有唯一指定的警务终端才可以解密,在手机与服务器的通信中不存在明文数据。

可以预见,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无线网络技术在政府领域的深入应用,电子政务将从“有线时代”走向“无线时代”,政府部门也将从“有线政府”变成“无线政府”。

其目的是(1)对移动政务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移动政务的发展脉络和发展阶段,阐述了移动政务实现的技术及终端环境,研究了移动政务的互动模式和处理事务流程,并对移动政务与其他政务方式进行了比较。(2)对移动政务下的公共服务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从对移动政务的服务进行分解开始,论述了移动政务服务的分级,着重论述了空间数据流式的传输方式及移动政务的信息传递及认识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用户对移动政务信息服务的兴趣度模型,以便改善移动政务信息服务效能以及政府提供新的移动政务信息服务内容。(3)对移动政务环境下的应急管理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构建了移动政务环境下的危机管理信息系统,明确了移动政务危机管理的流程,论述了应急管理下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和面向公众服务呼叫中心的技术框架。以北京东三环路京广桥事件为例,研究了手机短信在危机管理中的优势和应用,对手机短信参与危机管理的制度进行了研究分析。(4)根据移动政务流程优化的现实需求,明确了移动政务流程优

6.电子政务平台 篇六

基于Web的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方法的研究与设计

引言电子政务平台是根据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最新要求,以政府“面向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为导向,依托中国电信的品牌、产品、服务、网络、渠道和客户资源优势,建设将IT软、硬件产品与电信网络资源和增值服务相融合的兼容独享和共享模式的电子政府服务平台。该平台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维,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的信息技术,对政务业务进行流程及形式上的优化和再造,打造出一个全新的、能全面体现服务型政府的运作模式和管理体系,从而达到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互动,从真正意义上使政府与市民之间形成了互联互通的双向交流。需求分析报告根据合肥市国土资源管理局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开发目标和技术要求。在总体上系统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本功能需求。

从办公自动化功能实现的角度来看,办公自动化应用解决方案的核心技术是工作流,它的主要特点是流程的自动化,特别是那些包含了应用程序之间的交互的流程自动化。在一个办公流程中,文档、信息或任务等根据http:///一组设定的规则在参与者之间自动传递,以实现整体的业务目标。从国土业务办理中的GIS功能需求角度出发,国土部门在处理日常业务过程中,经常涉及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图件和属性数据的存储、查询等管理工作。因此,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把GIS应用作为不可或缺的正常功能需求来考虑。B/S结构网络业务平台的搭建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

7.关于电子政务综合平台的解决方案 篇七

1 相关技术简介

1.1 单点登录认证

单点登录认证采用统一的登录接口,使用户在同时访问多个系统时,只需要在最先访问的系统登录认证,而在访问其他系统时,用户无需再进行登录操作,系统将自动检测用户最先登录成功时的身份。这大大降低了政府领导同时访问多个系统的繁琐操作。

在技术实现上,单点登录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凭证传播和中央授权服务。

凭证传播是指通过将用户身份映射为相关系统的用户标识来的方式实现单点登录;凭证传播设计的主要好处在于它允许不相容的应用程序具有最大的灵活性和结合性。它的缺点在于它带来了与凭证管理相关的复杂性,对每个应用程序节点都需要额外的错误处理和事务支持。

中央授权服务是指将各个系统统一使用中央授权服务器的安全登录服务,这种方式不存在用户身份映射和转换,它的优点在于简化了所有应用程序间的用户管理,统一了用户概要信息并减少了冗余。它的主要缺点在于要求所有应用程序都支持所选的安全性代理,并且可能需要复杂的修改和迁移。

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的不同,我们将使用不同的实现方式;修改各个业务系统的工作量会比较大,也将会影响到目前的操作用户,所以,我们将使用凭证传播的实现方式,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身份映射和自动登录。它的工作流程是:用户通过统一的登录ID登录该入口后,当用户访问各个业务系统的时候,单点登录认证将根据该统一登录ID与相关系统用户的映射关系,自动使用对应的账户登录。

1.2 数据交换引擎

我们当前所掌握的数据交换技术有两种:基于数据库复制技术的数据交换、基于J2EE技术实现的数据交换。

基于数据库复制技术的数据交换,主要是利用同一类型的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功能:数据同步或复制,通过监控数据变更触发数据同步和复制;基于这种技术的数据交换,比较适合相同类型数据库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集整合,其交换效率比较高,但是对于不同类型数据库之间的交换就无能为力了。

针对上述的问题,我们开发出支持跨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基于J2EE技术的数据交换引擎。该引擎基于XML数据格式进行数据交换,支持多种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交换,包括所有支持JDBC的数据库、文件系统、FTP、HTTP等等;引擎提供统一的界面定制数据映射,支持数据流程、触发事件定义等高级功能。

图1为数据交换引擎工作的示意图。

数据交换引擎划分为数据接口、数据映射转换和数据流程驱动几个主要部分,数据接口定义从业务系统中获取的数据的属性和格式,数据映射转换部分根据预先定义的映射规则进行业务数据之间的转换,数据流程驱动作为引擎核心负责调度业务数据的调度。

1.3 门户容器

门户容器实际上是一个门户服务器(Portal Server),它为整合多个B/S应用提供一套portlet框架;通过定制portlet可以指定每一个portlet所显示的数据和内容,并把各种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和互联网资源统一集成到同一管理界面之下,实现统一输出,同时可根据每个用户使用特点和角色的不同,形成个性化的应用界面。

门户容器上运行的是各个内容构件Portlet。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每一个Portlet都是可以独立访问的小窗口,是其他应用在门户中的"窗口",从系统开发的角度来看,它是门户集成其他应用和功能扩展的接口。Portlet是国际标准的门户组件标准。Portlet容器主要负责提供Portlet运行时的基础服务包括:生命周期管理、数据持久化、会话状态保持、事件和消息机制、Portlet定制服务等。通过开发符合Portlet标准的门户构件,可以方便的扩展门户的功能,集成已有的应用,或者通过集成第三方厂商的Portlet,直接扩展门户功能。由于Portlet的开发和Servlet的开发非常相似,开发简单易学,扩展性强,所以各个主流应用厂已经全面接受该标准。

Portlet同时也是可重用的组件,提供对应用程序、基于Web的内容和其它资源的访问。Web页面、Web服务、应用程序和联合内容提供可通过Portlet来访问。Portlet不只是现有Web内容的简单视图。Portlet是完整的应用程序,符合标准的模型-视图-控制器(MVC)设计。

门户容器和Portlet的示意图如图2。

2 EGAIP设计方案

2.1 体系结构

按照前面所述的规划目标,我们将政务平台设计成如图3的框架结构。

电子政务综合平台主要由三个功能部分组成:

1)统一门户

提供统一的门户入口,通过该门户用户只需进行一次身份验证即可访问多个与其相关的业务系统。统一门户的组成结构图如图4。

2)业务数据交换

通过数据交换引擎,实现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整合分散在各业务系统上的业务流程,从而实现业务联动。也即是业务数据交换的目的是实现现有业务系统的数据流转,使一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变化能反映到另外一个业务系统中。我们将业务数据交换划分成如图5。

3)数据中心

通过数据复制等技术手段,对现有的各个业务系统数据进行转换整合,构造出法人、自然人、经济、资源和法律法规等五大标准基础数据库,为以后的业务数据应用提供标准基础数据支持。数据中心的功能结构图如图6。

容灾备份作为数据安全的一项基本措施,我们将采取相应的备份策略来满足电子政务综合平台本身和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安全需要。

2.2 系统支撑环境

电子政务综合平台的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如图7。

3 结束语

电子政务综合平台按照以数据中心为基础、统一门户为核心、业务交换为纽带的指导原则进行建设与实施,在实施策略上采取分步实施建设的方式,具体就是先实施数据中心,再实施统一门户,最后实施业务数据交换,分步实施建设体现在开发计划上,三个部分的需求、设计、编码和试运行将分别进行。由于在Internet应用方面,政府部门已陆续建立了自己的Web服务器和网站,有的系统还实现了一些简单的网上业务。但由于各系统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技术差异和经验欠缺,电子政务并未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实现,相反,不少政府站点在规划建设、管理维护以及安全性方面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我们提出该电子政务综合平台设计方案将对强化政府工作管理、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对推进政府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方面不遗余力。

摘要:该文通过描述目前电子政务行业中各业务系统间存在彼此孤立的现状,构建了数据中心、统一门户、数据交换的整合思路,并提出了电子政务综合平台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EGAIP,门户,数据交换,数据中心

参考文献

[1]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8.电子政务平台 篇八

关键词:企业服务总线;电子政务;SOA;应用支撑平台;区域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TN919.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9-0000-03

Enterprise Service Bus on the Application Support Platform for E-government

Wang Wenhua,Liu Yizhuo

(China National Software&Service Co.,Ltd.,Beijing102200,China)

Abstract:Enterprise Service Bus is the SOA architecture important technology,is one of a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for service between the intelligent integ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effective means.In this paper,the current status of e-government analysis,combined with enterprise service bus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e-government put forward for an SOA reference model and the supporting platform technology based on application of the reference architecture.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services within the scope of data integration and exchange, in order to solve the e-government construction in the face on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t use of existing systems issues.

Keywords:Enterprise service bus;E-government;SOA;Application support platform;Regional digital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区域电子政务建设信息化的发展,我国把电子政务工作放到信息化工程的首位,政府是全社会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和处理者,也是最大的信息技术用户。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在取得了很大成绩的同时,也逐步显现出主要问题是资源得不到统一整合。政府是社会的管理者,政府部门成为社会最大的信息源,这些信息涵盖了政策法规、报表数据、公文信息、档案资料、环境人文、空间地理等方面。由于多种原因,大多信息以档案、资料形式散落在部门和单位中,不能统一管理资源,难以形成规范、适用的电子信息数据库。

基于soa架构的企业服务总线是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中实现服务间智能化集成与管理的有效手段。在解决以上问题上具有很高的优越性,因此也成为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应用集成的首选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应用。

二、电子政务现状

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运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手段,以实现政务信息数字化、政务公开化、办公高效化、服务网络化等目标的过程。我国的电子政务起步比较晚,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城乡之间电子政务发展很不平衡,电子政务的理论、政策研究及应用还都处于探索阶段。总的来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可分三个阶段;一是办公自动化阶段;二是电子政务基础工程设施建设和政府上网工程启动阶段;三是构建电子政府和全面实施电子政务阶段。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历了前两个阶段,正向第三阶段过渡。

三、企业服务总线(ESB)研究

ESB是SOA的一种体现,在技术上实现了SOA的大部分功能,它的最大作用在于整合了异构系统的开发与部署,从侧面说明了ESB是SOA的核心,这点可以从定义上看出:

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ESB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基于标准的消息机制,通过简单的标准适配器和接口,来完成粗粒度应用(服务)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互操作,能够满足大型异构企业环境的集成需求,既可以帮助企业迁移到SOA,又能够让企业继续利用现有的己部署的软件投资。

ESB关键技术:

一个ESB将包括下列关键项:

1.为服务提供传输绑定。

2.定义和发现已部署服务。

3.在服务间基于规则的路由和编排消息。

4.包括文档传递在内的增值服务等。

5.多服务间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

这些关键项的具体实现,可以借由JBI、Web Service、BPEL、OSGI、以及SDO等技术来实现。

(一)JBI

现有的J2EE应用服务器主要有:Servlet容器,EJB容器和JMS容器。这三类容器都有自己特殊的通信协议,相互之间不能直接交互,他们只是服务提供者,而非集成者,不能通过松耦合的方式集成另一个容器的服务,即使是同类容器。

JBI(Java Business Intrgration,Java业务集成)定义了基于插件方式的架构,以一种插拔可配置的方式实现了不同类型服的集成。JBI提供了详细的接口,使服务能与JBI运行环境交互。这些服务要为JBI运行环境暴露接口,以便JBI运行环境为服务路由消息。

在同一Java虚拟机中,JBI核心主要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组件框架:组件框架把不同類型的组件部署到JBI运行环境。

规范化消息路服务:规范化消息路由器利用标准机制实现服务间消息交换。

管理框架:管理框架基于JMX进行部署、管理以及监控JBI运行中的组件。

(二)Web Service

Web Servcie采用了标准传输协议SOAP/HTTP。应用集成是离不开标准化传输协议的。开发服务组件的目的是要让客户能够调用其服务。Web Servcie定义了一套标准的调用过程,包括下列元素:

1.WSDL:服务器端通过WSDL向外界描述它所提供的服务。

2.SOAP:客户端与服务器端标准的通信协议。

3.UDDI:服务注册,服务提供者将服务放在一个公共的网址供大家查询。

同时,为了保证ESB的安全特性,Web Service也需要了解以下三个技术:

1.XML规范签名:通过确保对数据完整性、可靠性和不可否认性的支持,数字签名提供了在Web服务中促进数据可信交换所需的关键技术功能。

2.WS-Security规范:WS-Security主要是一个用于基于XML的安全性元数据容器的规范.它定义了一个具有安全可扩展性的SOAP消息头元素,以这种形式在现有安全标准和规范中添加了一个架构,用于将现有安全机制嵌入到SOAP消息中。

3.SAML:SAML(安全性断言标记语言)是用來以XML消息传输认证和授权信息的协议SAML使全异的安全性服务系统能够通过交换与安全性相关的信息(称为“断言”)来进行互操作。

(三)BPEL

BPEL将通过合作伙伴连接来实现服务的调用。BPEL的合作伙伴连接只定义所要调用的接口,一个抽象的WSDL接口,这个接口在BPEL运行时再绑定到真正的服务提供者上面。这样使接口和实现之间达到了一种松散耦合的效果,如果说Web Service实现了接口的可重用性,那么BPEL实现的是流程的可重用性。因为BPEL实现了抽象的WSDL接口的集成,所以它也属于SOA的解决方案之一。

相对于对象组装技术,服务组装更为复杂。人们必须面对SOA环境中异构的、松耦合的、自主的服务。它们间的交互关系是动态的、按需发生的,而且缺少中央控制。因此,BPEL提供的服务组装模型提供了下列特性。

1.灵活性:服务组装模型应该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能够描述复杂的交互场景,而且能够快速地适应变化。

2.嵌套组装:一个业务流程可以表现为一个标准的Web服务,并被组装到其他流程或服务中,构成更粗粒度的服务,提高了服务的可伸缩性和重用性。

3.关注点分离:BPEL只关注与服务组装的业务逻辑;其他关注点,可被作为附加扩展,由具体实现平台进行处理。

4.会话状态和生命周期管理:一个业务流程通常具有明确的生命周期模型,BPEL提供了对长时间运行的、有状态交互的支持。

5.可恢复性:BPEL提供了内置的失败处理和补偿机制,对于可预测的错误进行必要的处理。

(四)OSGi

OSGi——Open Service Gateway Initiative字面上的意思是一个公共的服务平台。1999年OSGi联盟成立,旨在建立一个开放的服务规范,为通过网络向设备提供服务建立开放的标准,是开放业务网关的发起者。

OSGi重点需要关注的是应用程序Bundles层。

它如下如下特点:

1.基于OSGi的应用程序可动态更改运行状态和行为。

2.它是一个稳定高效的系统。

3.可复用性强。

(五)SDO

SDO是一种数据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它包括一个体系结构和相应的API。SDO能够实现以下操作:

1.简化J2EE数据编程模型。

2.抽象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中的数据。

3.统一数据应用程序的开发。

4.支持和集成XML。

5.结合J2EE模式和最佳实践。

四、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

一般而言,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经济管理、市场监管、深化管理和公共服务。所以电子政务就是要将这四大职能电子化网络化。

电子政务的突出特点:

1.使政务工作更有效、更精简、更公开、更透明。

2.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3.重新构造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关系,使之比以前更加协调,使企业和居民能够更好的参与政府的管理。

首先ESB的应用体现在区域政务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及总体技术框架研究上,政务信息资源交换服务体系是建立在目录服务体系之上,实现不同业务应用对数据的透明传输,支持异地、异型、异构应用系统以及数据的交换和访问。建立信息资源交换服务体系,有利于打破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的现状,推动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为了实现这个目的,ESB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为提供有效的信息共享和交换提供了技术基础。它针对区域电子政务工程中横向和纵向多级信息交换共享的实际需求和信息安全保护条件,开展信息共享标准规范、区域信息共享机制和共享管理办法的研究。

二是ESB在分布式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协作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上也有所贡献。各个电子政务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包含了诸多功能模块的功能集合体,系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异构性,存在多种类型的数据访问。需要研究如何在现有的各种异构平台的基础上构筑一个通用的与平台无关、语言无关的技术层,各种不同平台之上的应用依靠这个技术层来实施彼此的连接和集成,从而实现分布式政务数据库整合。研究基于网络的区域和行业多源、异构、分布式信息资源的数据交换、数据集成、数据整合、数据表达、数据分发、应用集成、单点登录和敏捷软件框架等系列关键技术。

三是ESB应用在大型区域分布式信息资源共享服务软件平台上。大型区域分布式信息资源共享服务软件平台分为区域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协作平台、区域电子政务应用引擎和区域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三个子平台。区域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协作平台是架构于数字区域网络基础设施之上的分布式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它为数字区域的共享数据发布、数据查询、数据交换、数据整合、应用集成提供统一的底层技术构架;区域电子政务应用引擎是针对各种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访问的业务逻辑中间件等,基于区域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协作平台,建立支撑电子政务应用的中间件群;区域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是面向电子政务业务应用,基于政务信息交换协作平台和电子政务应用引擎,提供以业务为导向、快速构建应用系统的软件开发支撑平台。

五、总结

对于大型政务项目的实施建设,往往伴随着资源分散、系统不兼容等各类问题,那么通过ESB系统,有效地解决这一影响项目开发成本与维护成本的要素,通过成功的设计与实施,达到了圆满完成项目的目的。

结合之前我们的实施经验,总结出开发政务系统中,ESB的实施过程,如下:

1.确定业务需求以及项目建设目标。

2.通过业务分析形成工作流程。

3.分析遗留系统与分散信息资源。

4.使用我们自身成熟框架技术,快速搭建项目原型。

5.同步整合遗留系统与分散资源。

6.提出软硬件需求解决方案,完成项目实施。

参考文献:

[1]IBM White Paper IBM SOAFoundation:An architectural introducton and overiew[EB/0L]

[2]百度知道:电子政务系统[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320523.htm?fr=ala0

[3]周进刚,赵大哲,纪勇.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4]国家专业技术工作网http://www.wptpcn.gov.cn/guanyu/x.php?a=3

[5]杨桦.商情期刊.http://www.qikan.com.cn/Article/sqsq/sqsq200835/sqsq20083530.html

9.电子商务“双推”平台企业 篇九

电子商务“双推”平台企业

一、政策依据

《上海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规定》

《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

二、支持方式/支持标准

采用“政府贴一点、平台企业让一点、中小企业出一点”的方式,支持本市中小企业利用遴选出的年度“双推”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应用,所发生的首期基础应用服务年费原则上由财政专项资金资助1/

4、平台企业让利1/

2、中小企业自身承担1/4

三、申请条件

(一)申报单位必须是在本市范围内依法设立一年以上的企业法人单位(截至申报截止日);

(二)申报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健全,财务会计信用、纳税信用良好,遵纪守法,具有较好的社会诚信度;

(三)申报单位是面向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电子商务应用服务的平台企业,所服务的行业领域符合本市产业发展导向,提供的服务产品符合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需求,支持重点主要包括:

1.服务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重点行业领域,以交易服务为核心,促进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的垂直型电子商务集成服务平台;

2.围绕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经营各环节实际需求,利用电子商务方式提供创新服务的第三方平台,如产业调研、行业资讯、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金融服务、IT服务、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领域;

3.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创新电子商务服务业态、服务模式; 4.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相适应的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四)申报单位的平台建设与运营已相对稳定,具有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关电子商务应用服务的相应能力、比较成熟的针对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服务产品、一定的中小企业用户群与市场认可度,以及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与成长性。

(五)申报单位认同并承诺履行“政府贴一点、平台企业让一点、中小企业出一点”的财政资助方式。

(六)对于所在区县有资金配套支持政策的、有各类市场化专业投资机构参与投资的、开创新的服务领域,服务模式、服务业态的,或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一定带动作用的平台企业参与申报,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对于中小企业需求度较高,且在服务模式、服务产品、技术研发等方面不断创新和完善的历年入选的“双推”平台,可根据自身实际发展需要参与本次自主申报,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

四、申请流程/申请途径

(一)申报采取网上申报与书面申报并行的方式:申报单位需登录市经济信息化委网站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与服务平台(http://zxzj.sheitc.gov.cn),在线规范填写《上海市电子商务“双推”平台企业申报表》,并上传相关附件材料;申报单位完成网上填报后,需在线打印申报材料,连同其他纸质附件按顺序排列,并采用普通胶粘方式于左侧装订成册(不采用各种有突出棱角的文件夹进行装订),一式三份,加盖申报单位公章并由法人代表签名后,报有关申报初审单位进行初审。

(二)区县经济信息化委、经委(商务委)、信息委作为申报初审单位,应当明确具体的初审受理部门,组织符合条件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进行申报,做好申报材料的受理汇总、初审排序工作,对通过初审的申报材料填写推荐意见并加盖初审单位公章后一并报送市经济信息化委。如申报单位是控股(集团)公司所属企业,请申报单位报所属控股(集团)公司同意并盖章后,再报送所属区县初审单位。

(三)市经济信息化委受理申报材料后,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专家评审通过并经网上公示无异议的申报单位即成为2014年度“双推”平台。“双推”平台遴选工作完成后,即正式启动实施本年度电子商务“双推”工程,期间将对“双推”平台新增的符合资助条件的中小企业用户按照上述支持方式给予补贴资助。

五、提交材料

(一)《上海市电子商务“双推”平台企业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网上填报,在线打印);

(二)申报单位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三)申报单位2012年度审计报告和2013年度财务报表;

(四)经市征信办备案的信用服务机构出具的申报单位信用报告(经市征信办备案的信用服务机构名录请查阅“上海诚信网”,信用报告需要反映的主要内容详见《申报表》中说明栏);

(五)拟参与“双推”工程的服务产品有关服务合同(协议)范本,有关资质、成果或奖励证明,以及其他可说明有关情况的证明材料;

10.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协议 篇十

乙方:_________

鉴于甲方作为零售商、乙方作为供应商,双方存在商品购销/代销关系;鉴于甲方初步开发建设了_________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鉴于双方同意通过_________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行包括订货、补货、退货、销售及库存等信息查询在内的业务活动。

经过友好协商,双方就下列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一、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使用:

1.本协议生效后,在系统运行初期,原来的传真联系方式仍然有效,当系统运行一段时期后,经甲方发出通知,将停止原传真往来模式的使用,完全执行本协议的规定。

2.甲方每天定时向乙方传送数据信息,乙方应在甲方传送数据信息后的2-3个小时内立即进行反馈:甲方于每天上午11:00、下午3:00分别两次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发布订单等数据信息;乙方在每天下午的2:00和5:00以前进行两次反馈操作。

二、使用要求:

1.甲方负责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系统的维护、运行,提供每天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

2.甲方负责对乙方的系统维护人员进行培训,并对乙方在实际操作与运用中的技术问题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3.乙方应遵守《_________》,按照该手册的规定登录平台、维护机构信息、进行订单、退货单、对帐单的网上接收、查询和反馈。

4.甲方更新手册应及时通知乙方,乙方应遵守更新后的使用手册。

5.双方应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三、使用环境:

1.乙方必须配备一台可以顺利登录互联网的计算机、并配备一名系统维护人员(具体要求见手册)。

2.乙方使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时,甲方向乙方提供用户名、密码,乙方应及时更改初始密码,作好用户信息的保密工作。

四、相关费用的支付:乙方应向甲方支付下列费用:

1.系统开通费:签署本协议时,乙方一次性向甲方支付人民币_________元。

2.系统服务费与培训费:乙方按人民币_________元/季的标准,于每季度开始5日内向甲方交纳系统服务费与培训费(系统开通第一年,乙方支付系统开通费后免交第一年系统服务费与培训费)。

3.信息共享与使用费:库存、销售等信息的查询与共享功能开通使用后,乙方按当年交易额_________%的标准,于每终了接到甲方通知后5日内向甲方交纳信息共享与使用费。

五、保密一方对另一方的数据信息负有保密义务,不得泄露给第三方(包括各方内部未被授权的人员),并应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保证数据信息不被第三方(包括各方内部未被授权的人员)所知悉。否则,应负责赔偿对方因此受到的一切损失与支出的全部费用。各方承担的保密义务不随本合同的终止而终止。

六、违约责任:

1.乙方在接收到甲方数据后,必须进行同意或否决的反馈操作,如未按规定的时间及时反馈,乙方应按该次交易单据金额的2%-3%向甲方支付违约金。

11.电子政务平台 篇十一

【关键词】地震;电子政务;系统

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地形结构的原因地震给我国的人民的安全以及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一个完善的电子政务平台已成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然。

一、电子政务平台对地震检测的重要作用

1.信息发布交流平台的需要

地震事件所涉及的公共信息应该及时、公开、透明地披露,而电子政务为信息发布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政府网站迅速地对外发布地震救援的相关信息,这样减少了公众获取信息的成本,也降低了传统媒体深入第一线进行采访和报道时的人身安全和其他二次危险,为下一阶段的危机处理工作提供帮助。

2.决策制定传达的需要

在地震救援中中,由于时间和资源有限,需要有一个决策系统来支持决策,可以集思广益,把决策群体的知识、经验融为一体,减少决策的盲目性,也可以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以利于决策的落实与执行。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可以将不同领域的专家等集合到一起进行群体决策。提高地震应对措施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可以借助电子政务平台及其网络迅速地传达到相关执行部门,减少信息传递的延误,提高实施决策的效率。

3.普及地震相关教育的需要

在我国,全民的危机管理教育很单薄,多数人没有应对突发事件的物质和精神准备,而仅仅寄希望于政府和其他外部力量的帮助。这大大加重了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负担,也可能增加危机带来的损失。因此,强化危机管理的普及教育是政府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政务是非常合适的平台。在现阶段,要建立危机教育电子平台,具体操作可以是在政府门户网站下建立危机教育分站,或者建立单独的危机教育网站等,要将危机教育整合到政府网站群中。依靠该平台进行危机教育。

通过这个平台向公众进行危机相关的普及教育,指导公众在平时如何进行准备,在危机来临时,如何根据自己的能力为其他人提供帮助。借助该平台公布危机救助方式,告诉公众在地震紧急状态下应该如何寻求救助。地震危机防范是面向可能遭受危机打击的公众,而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因此政府部门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建立和完善该平台。

二、地震检测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落后

计算机系统本身的脆弱性使得它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也难以避免偶然无意造成的危害。地震的破坏造成环境的影响温湿度、磁场、碰撞、污染、断电或电压不稳定。这些危害会损害操作系统设备有时会丢失或破坏数据甚至毁掉整个系统。

2.缺乏统一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因为缺乏统一的信息安全标准、密码算法和协议,无法进行严格的安全确认。我国缺乏技术改造尤其是在系统安全和安全协议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程序一旦发生重大情况那些隐藏在软件中的“特洛伊木马”就能够在某种秘密指令下激活,造成我国电子政务关键软件系统的瘫痪。

3.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检查保护措施

再好的技术和设备都无法确保其信息安全。机房重地随意进出微机或工作站管理人员在开机状态下擅离岗位,没有设置系统的访问权限,可以轻易地绕过许多访问在内部系统进行网络刺探、尝试登录、破解密码等都相对容易。安全意识淡薄是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瓶颈。我国在网络工程中网络安全的投入费用不到同国外的相比有较大差距。技术产品落后是地震检测中心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隐忧,这些年,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几乎都是美国生产的。管理机制的缺陷制约了电子政务安全防范的力度。网络安全管理方面人才匮乏,不具备安全管理所需的技能、资源信息安全管理技术。安全措施不到位、不落实许多政府部门没有从管理制度上建立相应的安全防范机制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检查和应对保护制度。

4.电子政务系统缺乏法制化的防范机制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立法还存在相当多的空白。电子政务法所需的配套法规尚不健全。由于网络作案手段新、时间短、不留痕迹等特点给侦破和审理网上犯罪案件带来极大困难。

三、对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提出的要求

1.推进网站平台建设

建立防震减灾信息网,除了要有全球最新的滚动震情报告外,还有新闻中心、机构简介、政策法规、监测预报、地震目录、地震应急、地震科普的版块。及时反映了工作情况和最新的地震资讯。让网站成为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前沿阵地。及时公布信息,保证行政权力透明运行。

2.完善地震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运行机制

以当前的电子政务设施平台为基础。应急管理联动系统是综合的大型系统,利用现有的电子政务设施平台,将会节省大量的资金。地震联动系统本身就是电子政务的深度应用,离开电子政务平台,系统的作用将会受到限制。地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以网络设备、无线通讯设备为中心,以当前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平台为依托来打造,重点围绕如何使用设备,而不是从需求出发。

3.以优质服务改善管理功能

电子政务的发展与系统改革相互结合,建立统一的技术规范、数据标准、数据交换格式,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管理办法,在地震管理部门形成一个整合的、标准化的数据仓库,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促进信息共享,解决“信息荒岛”和“信息孤岛”。在应急时,有助于调度各个方面的应急资源,高效进行指挥。

4.建立地震危机状态跟踪子系统

在地震发生后,地震检测中心需要全面了解事态的现状及发展态势,才能及时正确地就危机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此时,地震危机状态跟踪子系统就将发挥重要作用。下设动态数据监测系统和反跟踪推测系统。动态数据监测系统利用现代化的终端感应探头,将危机事件采用科学定量或定性的方式转化成可供分析的数据,通过电子政务环境下,传输到国家危机管理系统中心数据库中。反跟踪推测系统根据现有的状态参数,反向推测、追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为全面分析危机事件提供一个相对全面的分析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文俊.浅谈IERS建设存在的问题[J].信息化建设, 2005(11).

[2]蒋力群.新加坡电子政务成功的因素[J].信息化建设,2006(6).

[3]范维澄.我国应急平台建设现状分析[J].计算机世界,2007(6).

[4]洪舂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及解决途径[J].科教文汇,2008(2).

12.电子政务平台 篇十二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分布式计算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引领IT技术的潮流。分布式对象计算实现了不同对象之间的透明互操作,解决了大型企业和商务公司运行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已经在金融、通信等行业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最近几年,由于Internet在各个领域应用的普及和深化,用户迫切需要能够方便地实现Internet上跨平台、语言独立、松散耦合的异构应用的数据共享和应用集成,这对分布式计算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Web Services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应运而生,提出了面向服务的分布式计算模式,用于解决在不同平台下应用之间的协同性。Web Services是一种部署在Web上的对象,它们具有对象技术所具备的各种优点,同时,Web Services建立在以XML语言为主的、开放的Web规范技术基础上,因此具有比任何现有的对象技术更好的开放性,是建立互操作的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新平台。Web Services平台是一套标准的集合,它定义了应用程序在Web上实现的互操作性,可以使用不同语言,在任何平台上编写需要的Web Services。基于上述分析,Web Services可以有如下的表述:

(1)模块化的应用程序结构,它可以在网络中被描述、发布、查找以及调用。

(2)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的模块化组件,它执行特定的任务,遵守具体的技术规范,因而能与其他兼容的组件进行互操作。

(3)由企业发布的能完成其特别业务需求的在线应用服务,其他企业和应用软件能够通过Internet访问来使用这些应用服务。[1]

在过去电子政务的使用和实施过程中,各个职能部门会有多套系统(如Windows,Linux等),并且这些系统是基于不同平台模式下(.NET,J2EE平台等),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行政部门之间的交互性与协同性将日益增强,系统需要根据工作流和用户进行交互,然而异构数据资源无法直接进行共享,一个用户无法在异构系统中同步获得数据信息。因此,电子政务平台需要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开放,可与其它异构系统进行交互,以实现跨机构、跨系统的应用系统。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建立Web Services来统一管理和调整,对于Web Services与客户端信息交互的方式通过固定格式的XML文档来实现,从而真正实现异构平台的应用和数据的集成,以实现软件即服务的操作。所以,Web Services的应用构架将成为实现电子政务解决方案的有效方式,比如电子政务网络上的用户根据用户的权限通过一次性登录,就可以访问平台上不同机构所发布的服务,共享各个相关部门的数据;电子文档在各个行政部门可以跨系统进行传阅、审批等业务,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办公效率,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在Web服务建立的基础上,需要保证整个系统在数据传递上的安全性,可以对XML文档进行加密处理。

2 系统架构

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数据流与工作流集成的应用平台,是一个数据开放的基于XML和Web Services数据交换体系。整个系统将参与交换的各机构异构应用系统看成是客户端可访问的服务对象,并通过消息传递机制、事物管理机制、工作流流程等建立起一个可扩展、集成数据和应用的系统结构,从而动态实现应用和数据的深层次交换和整合,主要是解决与促进各机构同构现有的应用系统之间信息交互、协同办公的问题,达到将业务流程、应用软件、数据以及各种标准联合起来,在两个或更多的政府、政务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无缝连接,使它们像一个整体一样进行业务处理和信息共享[2]。如图1分布式系统结构图所示。

从图1所示的系统结构图可以看出,客户端通过发送请求可以通过Web Services所提供的应用接口在.NET平台下和J2EE平台下共享A部门和B部门的数据业务,而不需要分别进入各个系统单独进行操作,真正实现了不同系统、不同平台下工作的统一性。系统结构中的核心环节是Web Services模型的建立。

首先,建立一套完整的基于Web服务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集成模型需要将各个职能部门(如图1所示的A部门和B部门)的实际应用逐渐转化成一组统一使用的业务逻辑单元(数据共享服务),这些业务逻辑单元为Web Services提供了集成的基础条件。同时,由于Web Services继承了组建开发和Web应用的优势,各种不同平台下的应用系统将根据标准的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协议作为消息传递机制,进行结构化的数据访问和交换,得到相应服务请求的执行结果。同时,电子政务系统的Web集成模式是将行政机构之间的多种应用系统按照规定的协议WSDL(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Web服务描述语言)被封装成可被Internet调用的Web服务,WSDL定义了一套基于XML的语法,用来将Web Services描述为能够进行消息交换的服务访问点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包括访问地址、变量等信息[3]。因而,电子政务系统中大多数Web Services都带有WSDL文档,指定应用程序提供的Web服务信息,如Web Services所提供的应用功能、Web服务的映射地址和客户端如何选择服务传输消息,电子政务应用程序利用这些信息分析Web Services的WSDL文档,寻找满足各个部门和用户特定需求的Web Services,使得整个Web Services更加层次化和有序化。最后,创建UDDI(Universal Description,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注册中心,实现Web服务的发布和发现,为用户提供了一致的接口,使得已经发布的Web服务能通过编程被需要的请求者发现,从而建立起服务请求、服务提供和服务注册的Web Services系统构架。

3 异构数据共享

在电子政务系统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一个用户可能在异构系统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当该用户需要了解所有业务信息的时候,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登录系统完成相应的业务职能,无法同时获得数据信息,造成了工作流程的复杂性,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异构数据共享成为系统集成的核心环节,从而在建立和管理基于Web系统的时候,XML提供了一种统一、有效的数据标准,同时具有显示和定义数据结构的能力[4]。在电子政务集成应用系统交互的过程中,需要存取异构多数据源数据,它们之间的数据无法进行直接转化和交互。所以,对于异构多数据源之间的访问,在系统中间层上生成的XML文档可以包括来自多个独立的数据库(比如SQL Server、DB2、Access和Oracle等)中的数据,使数据形成统一的格式,建立与不同平台下多个数据库的连接,后利用建立的公共模型来表示各数据源的数据,形成高效紧密的业务链接[5]。通过Web Services应用程序可以用标准的方法把相应功能和数据展示出来,供其它应用程序使用或用户直接使用,使用户能够迅速而完整地获得数据信息,与此同时,XML数据的更新同时也会同步地影响各个数据库相关数据信息的更新,完善了系统的数据架构,根据上述的分析,建立如图2所示的数据交换平台。

从图2可以看出,基于Web Services的数据交换平台是电子政务系统实现集成化和共享化的关键部分,一个基于XML格式的数据交换接口,所有不同类型和格式的数据都在这里进行有效控制。在此基础上,权限流控制是统一数据交换接口的重要部分,Web Services的服务对象是用户,不同权限的用户在获得共享数据的范围不同,接收通过格式转换后的XML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权限处理,然后传给相应的事务处理模块。事务处理模块处理完数据交换接口传来数据后,又将结果以XML文档形式传给数据交换接口。这些以XML形式存在的结果根据其数据流的方式,返回到相应的应用系统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权限流控制层针对XML数据进行识别,将不同的数据文档转为系统可以识别处理的具有特定标识的XML文档进行传输。

同时,对于XML中的某些元素,可能在多个数据源中的源字段标记不同[6],数据类型也不尽相同,但它们实际应用中表示相同的字段。所以,将数据固定在中间层的好处是语义可以连续识别,有效地消除数据冲突,保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XML作为结构化数据的一个统一标准,可以屏蔽掉多种数据源,而用一致的XML数据呈现给客户端和用户,为用户与数据库相关的办公自动化等类型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4 系统模块

电子政务系统的实现是建立在Web Services和XML语言的基础上的,异构系统之间数据交换是整个系统重要的模块之一,它将整合原有系统中的各种不同的异构源,统一成XML数据标准,最后形成一致的、开放的、集成的应用平台。以用户登录为例,在集成平台的两个系统之下,都有该用户的角色信息,通过Web服务提供相应接口,实现多个系统用户登录的服务体系。具体实现如下:

4.1 利用XML建立用户的数据信息

4.2 对数据信息的XML文档进行加密

4.3 编写Web Services服务组件及相关方法

(1)添加用户信息——addUser。

(2)更新用户信息——updateUser。

(3)删除用户信息——deleteUser。

(4)备份用户信息——bakeupUser。

(5)用户日志信息——transactUser。

这些基本方法都是应用服务根据客户端接收到的SOAP消息,用来及时更新电子政务系统中的用户数据和应用,然后将建立的Web Services服务组件系统部署在应用服务器上,并将生成相应的WSDL文档提供给调用服务的电子政务系统。

4.4 在电子政务系统中调用用户同步服务组件

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可以根据WSDL文档获得服务组件的访问地址以及提供的函数方法,然后在合适的地方访问服务,调用用户同步方法,如对用户的增加、更新、删除等操作以及对于系统用户数据备份的操作。

基于上述的分析,Web服务为电子政务系统提供了异构数据交互的良好平台,不仅限于用户信息的使用,同时可以应用政务文档的发布、批文的审批等业务环节,充分体现出了Web Services在支持服务数据的异构结构、服务描述的集中化存储和发布、服务的动态查询以及服务的组合等诸多方面的优势,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电子政务平台。

5 安全分析

当电子政务系统引入当前的Web服务,那么系统将会不断增加新的层次,系统的安全性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政务信息对于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整个Web服务需要满足以下四个基本的安全性要求。

(1)机密性:指信息对没有经过授权的个人、实体或进程的不可用性或不可公开性,并保证消息内容不对没有经过授权的个人公开。所以,数据在以XML格式进行传递时要进行加密操作。

(2)授权:指权限的授予,包括根据访问权限授予访问权和保证发送方被授予发送消息。因此,系统实现的过程中,消息传递模式SOAP需要进行数据签名,从而保证授权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3)数据完整性:指数据没有以未经授权的方式或被未经授权的用户不可察觉的改变或者破坏的性质,从而保证消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不会被偶然或者故意修改。在安全性策略中,电子政务的层次增加了事务模式,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

(4)原始性证明:对消息或数据的发送者进行标识的证据。断言消息由正确标识的发送者传送,并且不会重新发送以前传送过的消息。

因此,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各种安全技术从某种程度上加强了Web Services的安全性,它能够定制数据传输到后,能否被接受者所查看,进一步完善了传输后的安全,各种组织也在不断地制定Web Services的安全标准,比如SAML和WS-Security[7]等,从而保证电子政务平台在Web Services的支持下高效、有序、稳定的发展。

6 结语

采用Web Service技术进行电子政务异构系统的集成,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增强了行政部门内部的协调能力,增强了应用系统的服务质量。Web Services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它结合了面向组件方法和Web技术的优势,可以被任何应用系统、在任何地方动态访问,而不必考虑服务的具体实现。所以利用Web Services框架结构,能抛开各类应用系统的对象体系、运行环境、开发语言等技术方面的束缚,打破不同机构间的界限,建立稳定安全的电子政务平台。但是,单一的Web Services功能毕竟相对简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电子政务所有实际应用的需求,因而需要对Web Services技术进行合成[8],以生成功能更加全面,应用更加广泛的Web Services来适应各种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顾宁,刘家茂,柴晓路等.Web Services原理与研发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Medjahed B,Rezgui A,Bouguettaya A,Ouzzani M.WebDG-An Infrastructure for E-Government Services[J].IEEE In-ternetComputing,2003,37(18):58-65.

[3]Etban Cerami著,陈逸译.Web服务精髓[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4]Short S著,戴荣,马方平,吴健等译.构建XML Web服务——基于Microsoft.NET平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陈宏,曹健.分布异构环境下的数据集成方法及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5,31(5):115-116.

[6]Akmal B.Chaudhri,Awais Rashid,Roberto ZIcari著,邢春晓,张志强,李骅竞等译.XML数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W3C.Web Service相关标准[S].http://www.w3c.org,2003-06.

上一篇:工作总结2003年工作总结(科技扶贫)下一篇:2019品质部qe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