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散文《老家的端午节》

2024-11-26

端午节散文《老家的端午节》(20篇)

1.端午节散文《老家的端午节》 篇一

今天,我和小记者们一起来到了绿野仙踪薰衣草庄园,开始为期一天的野营活动。

我和我的朋友早早地来到了大门口,然后在短暂休整后进入了园区,又来到了搭帐篷的地方,很快搭好了帐篷。

我们吃过饭,就到了下午活动的时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包粽子和蹴鞠游戏了。先说蹴鞠吧。蹴鞠就是足球,我需要把球踢进小圈里才算成功。终于轮到我踢了,哇,球好独特呀,看样子是用树枝编成的。我把球放在脚下,眼睛盯紧那个小圈,“砰”的踢了一脚,没进!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我的情绪。又轮到我了,我助跑了一下,然后飞起一脚,将球踢了进去!我太高兴了。然后就是包粽子了,我先有模有样地拿来三片粽子叶,然后弯成一个小勺,我赶紧抓来一把米放在里面,又摸了一颗枣扔在里面,显得手忙脚乱,然后又把剩下的叶子那头盖在米和枣上面,又用毛线一阵乱捆,耶!成功了!当然还有许多项目都很有意思。

晚上,我和朋友躺在帐篷里,看天上繁星数点,斑驳的月光洒在帐篷上,小蜘蛛,小甲虫在外面爬,我们就这样进入了梦乡……

2.端午节散文《老家的端午节》 篇二

一、问题的缘起

近期,我听了几节同课异构的《端午的鸭蛋》 (选自人教版),在这几堂课中我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像《端午的鸭蛋》这一类的散文如何教,希望通过我的研究能发现一些策略。

二、问题的分析

(一)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了对文本的解读,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我们往往关注的是学什么,而很少关注让其怎样学。如果对学生回访,收获最大的是什么,或学到最多的是什么,相信大多学生会说,端午节有很多好玩的事情,高邮的鸭蛋又是如何的与众不同。但如果学完后,学生还知道了怎么分析文本,散文语言怎么赏析,怎么表达。那就学到了阅读分析的方法。

(二)在备课中,教师往往把散文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对主题的挖掘与理解上

面对一篇作品我们都会不假思索的考虑:这篇散文要反映一个什么主题,并且希望能从作品中找到相关的语句明确的回答出来。这种教学的惯性使教师不由自主的把自己的解读强加给学生,课堂上千方百计的让学生往自己预先设定的这种结论上靠拢。而忽略了散文这种文体独特的地方,散文的教学重点应该是作者独特的个性化的情思。

(三)在教学设计上,教师更为注重课堂教学的方法,很少顾及学生的“学”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归根到底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而学习的有效性,在阅读教学中体现为学生之间的理解和感受在互相交流和促发,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递升和丰厚,如果教师的教学着眼点放在了“教的活动”,往往就忽视了学生活动的整体设计。

三、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让学生学得更有效,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在王荣生教授的《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中曾提出一个教学的“模板”,比较明晰的体现了“学”的活动,我觉得用在散文的教学中同样适合,具体的策略和操作步骤如下:

(一)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目标,明了教学的终点

首先我们要明确这篇文章的体式,是一篇带有回忆性质的文艺性散文,重点叙述了端午的一些民俗和家乡的鸭蛋,由此我们可以明了该课教学的一个“终点”:能够体认汪曾祺散文平淡有味的语言风格。

(二)根据学生学情,明确教学起点

在课前预习中设计了调查问卷进行前测:①你对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地方是哪些?②你自己读这篇文章有什么困难?③用一段话说说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通过调查我们得知学生对文章中感情把握的还是比较准确,但对于文章如此安排结构感到疑惑,对最后一段的作用难以体会,这些都是学生的阅读困难。而学生对于语言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比如标点的运用,通俗化语言的运用等。由此我们可以把作者独特的情感品味作为一个次要教学目标,而把学生感到困难的和感兴趣的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三)中间设计 2-3 个教学环节

主要就是组织学生较充分的进行“学的活动”,搭“台阶”意在说明教学流程是逐层深入的,必须是有梯度的,即学生的学习经验是逐渐丰厚的。

第一个教学环节是通篇朗读,并讨论全文写了哪些内容。朗读后让学生在全文筛选出端午各种风俗和活动,再让学生来说说这些事、物中你觉得最有趣的是哪个,最疑惑的地方在哪?由此来了解到文章的逻辑脉络,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发现、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第二个教学环节可以通过品读和点评,来体认作者散文平淡而有味的语言风格。在这一环节,先展示一段其他名人对于汪曾祺语言特点的介绍,由此让学生体会到作者语言平淡而有味的特点,再让学生思考你觉得文中哪里的语言让你感觉“很有味”、很特别?

例1:“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个“吱”字,一个破折号就能写出高邮咸蛋的质细而油多的特点,声音的延长表现出油多并且在筷子的挤压下被迫出油的情形。

例2:“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杂夹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让学生读一读,读出语气和语调,其中蕴含的感情一目了然。

(四)考虑与教学相一致的课前预习以及相关后续活动的设计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写一写其他传统节日的民俗、食物或者你在节日里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等。

四、结语

该课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不仅要在“教”的方式、内容上着力,更要在学生“学”的角度出发设计课堂学习活动,让其通过学习能掌握一定的散文阅读方法,了解到散文阅读的独特之处:不仅要体味精准的语言表达,更要在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的人生经验的基础上,琢磨出自己独特的情思。

摘要:散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本文以《端午的鸭蛋》为例,通过对几堂课的问题剖析来归纳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力求通过“依体式,定终点;缘学情,明起点;中间搭2-3个台阶”的教学策略,来探寻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散文教学的方法。

3.端午节的由来 篇三

The origin of this summer festival centers around a scholarly government official named Chu Yuan. He was a good and respected man, but because of the misdeeds of jealous rivals he eventually fell into disfavor in the emperors court. Unable to regain the respect of the emperor, in his sorrow Chu Yuan threw himself intothe Mi Low river.Because of their admiration for Chu Yuan, the local people living adjacent to the Mi Lo River rushed into their boats to search for him while throwing rice into thewaters to appease the river dragons. Although they were unable to find Chu Yuan, their efforts are still commemorated today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节,又称为重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是三个重要的中国节庆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中秋节和农历新年。

这个节日的由来是古代中国有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因为一位充满嫉妒的政敌陷害,从此在朝廷中失宠。由于无法获得皇帝的重视,屈原在忧郁的情况下投汨罗江自尽。出于对屈原的爱戴,汨罗江畔的居民匆忙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且将米饭丢入汨罗江中,让汨罗江中的蛟龙吃饱(而不吃屈原)。即使他们当时并没有找到屈原,但是他们的行为,直到今天在端午节的时候,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

风俗习惯

Traditions at the center of this festival are the dragon boat races. Competing teams drive theircolorful dragon boats forward to the rhythm of beating drums. These exciting races were inspired by the villager"s valiant attempts to rescue Chu Yuan from the Mi Lo river. This tradition has remained unbroken for centuries.

Zong Zi

A very popular dish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Zong Zi. This tasty dish consists of rice dumplings with meat, peanut, egg yolk, or other fillings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 Thetradition of Zong Zi is meant to remind us of the village fishermen scattering rice across the water of the Mi Low river in order to appease the river dragons so that they would notdevour Chu Yuan.

Ai Cao

The time of year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fifth lunar moon, has more significancethan just the story of Chu Yuan. Many Chinese consider this time of year an especiallydangerous time when extra efforts must be made to protect their family from illness. Families will hang various herbs, called Ai Cao, on their door for protection.

赛龙舟

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赛,比赛的队伍在有节奏的鼓声中划着他们彩色的龙舟前进。这项活动的灵感是来自于当时汨罗江畔的居民,在江中划船救屈原,而这个传统也一直保持了数个世纪。

粽子

在端午节时受欢迎的食物就是粽子,粽子是以饭团包着肉、花生、蛋黄及其他材料,再以竹叶包裹。而粽子的传统则来自于汨罗江边的渔夫,将饭撒入江中让江中的蛟龙吃饱,希望它们不要将屈原吃掉。

艾草

4.端午节的散文 篇四

但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

贲楼茆留有我美好的记忆,

塔子山留有我快乐的童年。

质朴的父老乡亲让我终生难忘!

虽然端午节我未曾回老家,

但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早已深刻脑海。

拔苦菜砍苜蓿等米下锅,

拦羊喂猪养鸡填补日子的清苦。

勤劳善良的乡亲总盼有个好光景!

虽然端午节我未曾回老家,

但我的心儿早已飞回生我养我的小山村。

大叔家的院子里聚满了久而未聚的叔父和兄弟,

满饮的啤酒敞开胸怀叙述浓浓的乡思。

血浓于水全村一家亲永远是我们困了累了歇脚的地方!

虽然端午节我未曾回老家,

但那香甜的糯米粽子早已祭奠我的祖先。

高家圪佬的戏台上晋剧声声响起,

庙里的神像开光光照四方。

上布施的人们啊心底祈求神灵保佑平安健康!

洒一壶浊酒倒一壶水,

立一尊石碑保四方绥。

端午节啊,这个祭祀得节日,

远方的游子时时为家乡祈福。

让我们撕开粽叶,

5.童年的端午节散文 篇五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我六虚岁那年的端午节。那是我在爷爷奶奶身边度过的最后一个端午节。爷爷告诉我说,过了端午节,就要送我去爸爸妈妈那里了。他们说爸爸妈妈住在城市里,那里有汽车、火车,有公园和宽阔的大路,还有卖各种花衣服的商店。我对这些都不感兴趣,我最想见到的是爸爸妈妈,还有弟弟妹妹。我最想知道的是爸爸妈妈是不是很爱我。

奶奶提前一天的下午就把大黄米和糯米淘洗干净,各泡了小半盆,把芦苇叶、马蔺叶、红小豆、红枣、肥瘦相间的肉都准备好,然后就开始包粽子了。奶奶先把芦苇叶折叠成漏斗状,放一把大黄米,再放上几个红枣,或者是一块肉,然后用手利索地一扭,就成了一个粽子的模样,最后用马蔺叶捆绑结实,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包完大黄米的,再包糯米的。两种粽子合起来有一大锅呢!

晚饭后,奶奶就把粽子放在锅里,然后放上适量的水,开始往灶膛里面加柴禾,一边拉风箱,一边加柴禾,火焰在灶膛脸部一进一出的,像是要逗人玩似的`。我说:“奶奶,我来帮你烧火吧。”奶奶说:“不用啦,已经差不多了,你在这里看着灶火,别叫火烧出来啊。”于是,奶奶从蒲团上站起来,走了。我赶紧坐在灶火旁边的蒲团上,把马秸秆往灶膛里添。

一会儿,我发现奶奶去点炭火盆了,那是一个小小的泥做的火盆,烧的是木炭。上面只能放一个小小的砂锅。这个小砂锅是奶奶专门用来做砂锅豆腐的,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可是,今天是端午节的前夜,奶奶不需要做砂锅豆腐,她干什么呢?我蹑手蹑脚地走过去一看,奶奶在数鸡蛋呢。她对我说:“过端午节了,奶奶做茶叶蛋给你吃。”喔,原来是要煮茶叶蛋啊。奶奶把鸡蛋洗干净,放在砂锅里,倒上水,就咕咕嘟嘟地煮起来了,蓝色的火苗一舔一舔地亲吻这小砂锅的锅底,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不一会儿,鸡蛋就熟了,奶奶用铜勺子背把鸡蛋壳敲开,然后放上茶叶,小火煮了一会儿,就端下来,放在门口的石头台阶上,说:“明天才能吃,你小心点,不要碰了砂锅。”

第二天清早,奶奶把五彩线系在我的手腕上,说这是辟邪的,还把一盒小香囊系在我的脖子上,我吸吸鼻子,真香啊!这时候爷爷已经从山上拉露水回来了,把又凉又湿的大手往我脸上抹,抹得我一脸露水。这也是端午节的讲究。据说这样可以明目,对眼睛有好处。三叔手里是一大捆艾草、桃树枝,他把这些用红布条捆了,挂在门楣上。总之都是为了辟邪和健康。我也不多问了,我只关心什么时候让吃粽子啊!

终于可以吃粽子了,全家人围坐在方桌旁边。奶奶端上小砂锅,打开一看,我愣住了:不是茶叶鸡蛋吗?怎么变成粉条烩猪肉了?三叔拿出一个瓶子对爷爷说:“爹,这是雄黄酒,喝点儿吧。”说着给爷爷到了一杯。奶奶端上一个小盆,里面是鸡蛋,鸡蛋已经变了颜色。奶奶又拿来一个小篮子,一篮子都是清香的粽子,粽子还冒着热气呢!

这时候,爷爷讲起了白蛇传,我对那个故事还不能理解,只记住了白娘子喝了雄黄酒,就变成一条白蛇了。啊,雄黄酒可不是随便喝的啊,奶奶不喝,我也不喝,我怕变成蛇,那样爸爸妈妈就不认识我了。奶奶可能也怕变成蛇吧,男人们喝了没事,不会变成蛇的。我小小的心眼里琢磨着这些令人费解的事情……

第三天,我大舅来了,给我带来一件花裙子,是粉红色的小碎花,我很喜欢。大舅说要去城里见我爸爸妈妈,要带着我到城里上学读书。我自然是很高兴。奶奶偷偷地抹眼泪,爷爷说:“没出息的娘们,哭什么,孩子去城里找爸爸妈妈,是高兴的事儿,你看你这个老太婆……”奶奶破涕为笑了。我说:“奶奶别难过,明年端午节我还回家来吃粽子”。

奶奶拿出一个大竹篮,装了许多粽子、鸡蛋、杏儿,红枣,一边装一边说:“他们那边孩子多,都是能吃不能干的年龄,多给他们带些吧。”我心里想:难道爸爸妈妈就不会包粽子吗?那他们怎么过端午节呢?

到了城里才明白了,城里不但没有那些丰富的食材,而且爸爸妈妈也没有时间包粽子,要吃的话,就是买。而买的那些粽子无论如何也没有奶奶做的那种特殊的味道。

几十年过去了,我吃过的粽子数不过来了,可是在我的心中,最好吃的粽子还是奶奶包的粽子。那是地道的家乡味儿,吃着它才想到故乡的人,故乡的情。

6.端午节为主题的散文 篇六

“端取乎正,午得其中”,除了香香的,端午也是端端的。这节日恰在一年的中间,元宵以后,中秋以前,这是这一时段最盛大的节日。古时民间庆典,大抵总与节候有关,端午时节,天气转热,百虫萌动,百毒衍生,蕴含在这个节日仪式背后的,也就是造成端午的香香的气味的,正是适应节候去瘟避邪的动机。端午到了,家家门楣插上红纸围束的艾蒿和菖蒲,说是门上悬剑,妖魔却步,实是借那些植物分泌的香气驱虫。让小孩们饮雄黄酒,给女孩们额前点朱砂痣,那些香囊其中装的.也是一些中药材的粉末。这些举措,无不指向这个盛夏到来之前消毒祛魔的实际,所谓的“菖蒲似剑斩千邪”即指此。

我们的祖先是智慧的,他们能够把实用的动机予以诗化,使人们在充满诗意的仪式中享受节日的愉悦。记得幼时,节日临近,家家都贴起对联——在福州,对联不光是春节张贴,一般节庆也都贴的——记得一副对联是:“海国中天传令节,江城五月落梅花”。那时似懂非懂,倒是记住了,直到如今。福州近海,原是“海国”无疑,闽江贯穿福州城,说是“江城”,更是贴切。然而,农历五月天,挥汗如雨,哪有什么梅花?梅花又怎么会“落”?不懂了。后来读唐诗,方知其句出自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由此才知道“梅花”是笛曲名,汉乐府的名曲有叫“梅花落”,也叫“梅花引”的。

端午的诗情远不止这些,这个节日是为一位伟大的诗人而设,全中国的百姓都在用各自的方式怀念屈原,但龙舟竞渡在有水的地方倒是不分南北的一致。我曾在汉江上游的安康观看过盛大的龙舟节。“扒龙船”(福州话)是为了寻找那位为理想投江的诗人——结果成就了一项惊天动地、万民同乐的竞技;包粽子,据说是给溺水的诗人送食物的,结果成就了一方传统美食。全中国的人们都在这天包粽子纪念诗人,但全中国的人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包。广西的枕头粽,浙江的火腿粽,厦门和泉州的肉粽堪称粽中极致,最为富丽堂皇——它是咸肉粽:火腿、鸡、松花、花生——恨不得把所有的美味囊括其中。

在福州,母亲包的粽子非常结实,她总是把专用的草绳固定在一处,一头用牙咬着绳子的另一端,拼全力把粽子勒得紧紧的——母亲此时有一种惊人的爆发力——因为母亲的缘故,到了北方之后,常常感叹他们包的粽子总松松垮垮的,好像总在敷衍,比母亲的手艺差多了。福州粽子大体用花生或赤豆和着糯米做材料,不咸也不甜,糯米加上很重的碱(这是福州粽子的特色),橙黄色深到发暗,糯米碱面的香气,加上竹叶的香气,非常的迷人。吃时蘸糖,与别处的粽子不同,它靠的是本色的味道。

闽都端午活动的重心是龙舟竞渡。闽江流过城市中心,是极佳的竞赛场所。竞渡之前来自四乡的龙舟分别在闽江各处整装待发,龙潭角、鸭姆洲、仓霞洲各处都有健儿的身影。当然正式的比赛是在江面开阔处,万寿桥下是中心,龙舟从上渡方向顺流而下,到了中洲,正是冲刺的时节,此时锣鼓喧天千舟齐发,气势极为雄伟。当日我家住仓前山程浦头,离江甚远,也还是冒着夏日的苦暑前往观战。这时候热辣辣的太阳直接照射着,毫无遮拦,即使如此,也不能减去我们的热情。清代一首榕城竹枝词:“凉船过处水生风,鳌鼓声喧万桨同。若个锦标先夺得,蒲葵扇系手巾红。”(董平章)写的就是这个场面。

7.最爱端午节 篇七

这天放学, 我还没进家门, 就闻到了一股令我心醉的味道, 猛然想起:端午节快来了。我立即冲进厨房, 对奶奶说:“奶奶, 粽子好香啊!”

奶奶笑着应道:“是啊, 端午节马上就要来啦。”

我开心地咧着嘴笑, 说:“奶奶, 我吃了这么多的粽子, 还是你包的最好吃。”

奶奶笑了, 嘴上却说:“马屁精!”

突然, 家附近的小河传来了锣鼓声。哇, 赛龙舟呢!我大叫:“奶奶, 我要先去看划龙舟啦!”说完, 我向河边飞奔而去。我来到现场, 看见三支龙舟已经在江中准备好了:第一支龙舟是红色的, 龙正张牙舞爪, 舟上的人穿着红衣服;第二支龙舟是黄色的, 龙头高傲地仰着, 舟上的人穿着黄衣服;第三支龙舟是黑色的, 龙头庄重地注视前方, 舟上的人穿着黑衣服。又一阵震天鼓响, 三支龙舟一齐冲了出去。刚开始时, 红队遥遥领先, 黄队拼命追赶, 黑队则不紧不慢地跟在它们后面。不一会儿, 红队和黄队都渐渐变慢了, 黑队却开始冲刺。最后关头, 黑队最先越过了线, 赢啦!这还只是训练呢, 等到端午那天真正比赛时, 岂不更精彩。

看着看着, 我的肚子“咕”了一声, 顿时觉得鼻子里灌满了粽子的味道。我拔腿往家里跑, 推开大门就看到客厅桌子上已经放了一大盘煮好的粽子!爸爸正坐在桌边, 大口大口地吃着粽子呢。我手也顾不上洗了, 立刻抓起一个粽子就剥开它的绿衣裳, 哇, 那浓浓的米香混着粽叶味, 加上香菇、虾米、红烧肉, 啊呀呀, 别提多美味了……

你知道我为什么最爱端午节了吧?

8.旧京的端午节 篇八

一、樱桃桑葚红枣棕,玫瑰花饼镇五毒

(一)食粽子

说到传统节日,似乎每个节日都有其特殊的饮食文化,比如正月十五要吃元宵、立春吃春饼、八月十五吃月饼等等。端午节在我国各地都要吃粽子。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五月初五,屈原在楚国行将灭亡之际,怀着一腔幽愤投汨罗江而死。当地百姓去江边凭吊屈原,为了不让河里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将糯米裹在菰叶之中投入江里;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寻找,打捞他的真身;医者将雄黄酒倒进江里,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此后形成传统,每到五月初五屈原投江的日子,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以纪念这位爱国诗人。京城地处北方,少河湖,因此赛龙舟的习俗在京城并不盛行,但是京城百姓在端午节用吃粽子的方式纪念屈原。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粽子是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在南方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人周处在《岳阳风土记》中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最初只是在民间流行,直到晋代,粽子才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也更加丰富,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粽子在此时也作为交往的礼品进行馈赠。唐代,粽子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有“大唐粽子”的记载。宋代吃粽子已成为了流行的时尚,诗人苏东坡还写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可知宋代已出现了新品种的粽子——“蜜饯粽”,即在粽中包入蜜饯果品。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皮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馅料也有了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也更加丰富,南北方的差异也愈加明显。北方在粽子中多喜爱用小枣做馅料,比如北京的枣粽;而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此外,吃粽子的风俗不仅在我国盛行不衰,而且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还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吃粽子在民间的习俗中,不仅在端午节为纪念屈原,而在科举考试的早晨也流行吃红枣粽子。红枣粽子就是粽子中以红枣作为馅料,这样的粽子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考试入围就叫“考中”。封建时代,如果读书人想入仕,必须在科举考试中“考中”才行,一旦“考中”对于寒门子弟就如鲤鱼跃龙门一般,从此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所以在考试的当天早晨,去参加考试的考生为取吉利,都会吃枣棕,为的是可以早中状元。时至今日在考中学、大学等重要的入学考试日的早晨,有的家长还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二)食果品、五毒饼、玫瑰饼

端午节正是北方樱桃、桑葚上市的时节,旧京端午节吃食自然也少不了水果。清代的《燕京岁时记·端阳》中就有记载:“每届端阳以前,府第朱门皆以粽子相馈饴,并副以樱桃、桑葚、荸荠、桃、杏及五毒饼、玫瑰饼等物。”《帝京岁时纪胜·端阳》亦载有:“家堂奉祀,蔬供米粽外,果品则红樱桃、黑桑葚、文官果、八达杏。”从这些记载可知,端午节时家家还要举行祭祀活动,而樱桃、桑葚等时令水果不仅作为礼品相赠,还会作为祭祀时的供品。

端午节前后,京城食铺还会出售五毒饼,五毒饼是北方端午节特有的节令食品。所谓五毒饼就是一种酥饼点心,在饼的外皮上有五毒的图案。古人以蛇、蜈蚣、蝎子、蜘蛛、蟾蜍为五毒,认为初夏时节正是这些毒物滋生活跃的时候,吃了五毒饼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灭虫免灾。做五毒饼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酥饼放入用枣木做的模子里磕出五毒的图案来,然后上吊炉烤熟,出炉后提浆上彩,表面上再抹一层油糖,这样点心上就有凸凹的五毒花纹了;另一种是将翻毛酥皮饼做好后,再盖上鲜红的有五毒图案的印子。五毒饼有杏蓉、枣泥、绿豆蓉、黑芝麻蓉等馅儿。每到端午节之际,京城百姓走亲访友时都会提上装有五毒饼的点心匣子送给亲友,祝愿他们消病强身,祈求健康。

老北京的富贵人家认为端午节吃上玫瑰饼是非常吉利的事。农历四月正是京城玫瑰花开之时,经常有小贩沿街唤卖,一般人家买来玫瑰大多是装饰屋舍,若用玫瑰花做成玫瑰饼就堪称奢侈了。玫瑰饼就是用玫瑰花和以蜂蜜拌匀做馅,制成饼,上火烙成,名曰端午饽饽,分为酥皮、硬皮两种,是高档细点,价格很贵。在玫瑰饼中又以京西妙峰山当年产的玫瑰花制成的饼最为高贵,一般人家是吃不起的。

二、菖蒲艾蒿配香囊,更备雄黄酒一壶

(一)插菖蒲、艾蒿

清代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五月朔,家家悬朱符,插蒲龙艾虎,窗户贴红纸吉祥葫芦。”而民谚亦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之说。有人说端午节就是古代的“卫生节”,因为在端午节,家家都要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艾蒿,又名家艾、艾,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具有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古人认为端午节正是各种毒虫出动之时,人若受毒虫之害便会生病,而插艾蒿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所以在端午节就要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以达到杀菌防病的作用。

(二)佩香囊

应劭在《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民俗中,端午节的早晨,各家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由此可以保安康。《燕京岁时记》亦记载有“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葫芦、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小儿之背。”从这些对于地方风俗习惯记载的史籍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端午节最普遍的配饰就是妇人、孩童要佩戴制作成粽子、葫芦、老虎等各种不同形状的香囊,用以驱瘴、避邪、除瘟。

(三)点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对于雄黄酒大家一定不陌生,《白蛇传》的故事里,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真身的情节,是给雄黄酒能够破解蛇、蝎子等害虫之毒做得最好的广告。雄黄酒是将雄黄磨成粉末状后,倒入白酒或黄酒中稍加浸制而成。很多人认为雄黄酒是用来喝的,其实喝雄黄酒不仅达不到驱邪、解毒的目的,反而可能会中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古人使用雄黄酒不仅为了饮用,更多是用来“点”的。据《帝京岁时纪胜》记载,端午节时,会将蒲根切成细末,伴上雄黄在太阳下曝晒,然后泡在酒中,这样做好的雄黄酒除饮用之余,还会沾上它在小孩脑门画个王字,然后用雄黄酒抹在孩子的耳朵、鼻子、手腕、脚腕等处,并将雄黄酒洒在床帐之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以驱邪避害。

三、家家户户贴黄纸,道是端阳有朱符

旧时京城过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在门上贴天师符。据《燕京岁时记·天师符》记载:“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崇恶。”在户门上贴天师符的习俗源于汉代,据《后汉书·礼仪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桃符,为门户饰,以止恶气。”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中载有:“插门以艾……家各悬五雷符。”清代的《清嘉录·五月贴天师符》亦载有:“朔日,人家以道院所贻天师符,贴厅事以镇恶,肃拜烧香,至六月朔,始焚而送之。有贻自梵氏者,亦多以红、黄、白纸,用朱墨画韦陀镇凶,则非天师小户又多粘五色桃印彩符,每描画姜太公、财神及聚宝盆、摇钱树之类。受符者必至院观拈香,答以钱文,谓之符金。”

9.端午节 散文 篇九

她的香味,是那么的浓郁,沁入人心脾。

我见过很多种花,但是,没有哪一种花有栀子花这样的浓烈 和芳香。

她洁白的花瓣,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是那么的清雅、娇嫩。

轻轻地靠近她,只是用鼻子嗅她,不舍得用满是老茧的手去碰触,害怕会碰伤了她。

我认为,花是有灵性的。眼前的这些栀子花,就像是情窦初开的少女,带着精致的妩媚和羞涩,正以她别样的方式向我倾情地挥洒着她的绝世芳华。

轻轻地闻她的芬芳,热烈而痴迷。我的热烈里,满是爱的情感。但我的热情并没有丝毫的猥亵。我相信,她的美丽正是为欣赏她的人开的。如我,正是那个欣赏她的人。也许,朋友也是吧。

她是朋友的女人。好东西,应该好朋友共同分享。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剪下一根枝条,打算拿回家,扦插。即使看上去朋友还有些恋恋不舍。

朋友说:“够呛,大概插不活。”

“试试吧,”我说。

10.端午节亲情散文 篇十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多年历史,通过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据《史记》记载,农历五月初五,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在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异常悲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把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粽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今天的粽子。

小时候,看到芦苇发芽就扳着手指数算着端午节的到来,于是我们每天便跑到小河里看芦苇长了没有,期盼着芦苇的叶子一天天的长大。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大街小巷便是一片粽子飘香,但是多数人家只是把粽子煮好,舍不得吃,要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解馋的!端午节的早晨是粽子的天下,更是孩子们的天下,孩子们终于可以敞开肚皮大吃一顿!除了粽子,还有鸡鸭鹅蛋,于是孩子们个个吃得直打饱嗝!多数孩子会把母亲分给的鸡鸭鹅蛋留着,带到学校,和别人碰蛋,看谁的鸡鸭鹅蛋更结实!哪一方的鸡鸭鹅蛋碰破了就输了,那时候碰蛋的游戏可要比现在的足球世界杯还能让孩子兴高采烈!中午时分,大大小小的孩子都被家长叫回家,用艾蒿水洗澡,洗完还要在耳朵、鼻孔、肚脐等地方抹雄黄酒,那酒抹在身上,凉凉的,辣辣的,感觉很特别。然后在脖子上系上母亲给缝制的“荷包”,于是大街小巷脖子上挂着花花绿绿的“香荷包”,飘着清香艾蒿的味道.......

转眼我自己成家了,而母亲还是会在端午节记得为我送上一把艾蒿,叮嘱我带回新家,悬挂在门前。朱红色防盗门上系着这把纯天然的辟邪之物,满载的是母亲心目中那个永远要惦念着的孩子,承载的是眷眷的母爱。

每年的端午节,母亲都要到村西的卧虎山上采摘“柏腊叶”,亲手包裹出一只只诱人的粽子,她说只有我们村子特有的柏腊叶才有这份独特的清香。而我,却不以为然,在遍布粽子花色、品种世界的超市,买一些就可以过节,何必徒劳那份累。其实,不管是儿时,还是现在,我都不懂那份端午粽子里包裹着的深深母爱。虽然现在粽子的种类越来越多,但是总也品不出小时候的甜美。

11.端午节俗的现代意义 篇十一

端午是中国传统大节,又名端阳节、天中节、天医节、香包节、诗人节、粽子节、龙舟节等等,从这众多的端午节名中,我们可感受到端午节俗的五彩斑斓。

端午节历史久远,起源于先秦,夏至节令是它最初发生的时间依据,它最终脱离节令形成独立节日是在汉魏时期,真正成为民俗大节是在六朝以后。

在千年传承积累中,端午节俗丰富,内涵厚重。中华各地虽然由于水土的不同、生活条件的差异,节俗各有特色,千姿百态,但总体上看,端午节俗可归为三大类别:避瘟保健,龙舟竞渡,追念屈原。

从端午节在今天的传承意义上来说,端午节有三大值得弘扬的主题,那就是关爱生命、激扬精神、眷念家国。

珍重生命是人类的本性,也是社会得以延续的保证。中国传统节日自古就重视对人的生命关注,如大年守岁的祈寿、重阳登高的求福等等,而端午节在关爱生命的主题上表现尤为鲜明。

端午节时间在夏历的五月五日,此时正值仲夏,暑热潮湿、毒虫肆虐,人们易感疾病,人的生存环境出现季节性恶化。传统社会人们称五月为“恶月”,五月五日为“恶日”。人们为了祛除现实的健康危险与消解对死亡的精神恐惧,创造出了众多纾解身心的节俗保健活动,其中之一是采药。人们在端午节的正午上山采药,说这时的阳气最旺,采回的药草治疗阴虚的病最有效。端午的药草最为人看重的是艾草与菖蒲,人们在门口挂艾,用菖蒲根簪发髻,艾叶、菖蒲煎水洗浴,五月以兰汤沐浴方法在《夏小正》中就已有记载,后来成为端午节俗之一。在北京旧时有端午捉蟾蜍入药的习俗,所以俗谚有蟾蜍最怕端午节的说法。

保健节俗之二是香囊去秽。佩香去秽是古人看重的习俗,我们看屈原的《离骚》就能明白香草与健康的关系。在传统社会,医疗条件严重不足的仲夏时节,是一个充满危险的时段,人们不仅要门口插艾,兰汤洗浴,而且随身要佩戴驱邪去秽的香囊。外绣吉祥图案,内盛香草的香囊在民间称为香包。端午送香包,就是送去生命的关爱与祝福。

保健习俗之三是喝雄黄酒。雄黄酒在传统社会是端午节的保健药酒,传说它有驱避毒害的作用。白娘子就是在雄黄酒的作用下,现出了白蛇的真容。其实从今天的药理分析看,雄黄有毒性,雄黄酒是不能服用的。

无论如何,人们对生命的关爱与呵护,体现在端午的细微节俗之中。所以现代社会人们一度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我觉得端午卫生护生的节俗在今天值得弘扬。

人不仅要有基本的物质条件保障生命延续,同时人作为万物之灵长,还需要精神生存,精神是人的生存支柱之一。由于环境的恶劣与岁月的平庸,人们易于产生精神的疲乏与困顿,为了健全人类心灵,激发生命动力,人们发明了节日,以周期性的节日娱乐活动调剂个人与社会的精神需要。端午节就是这样一个激扬精神的民族节日。

中国的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是龙舟竞渡。龙舟竞渡是一项水上竞技活动,至今仍是民族体育的重要内容。2008年香港龙舟传圣火的创意就来自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中国的文化互渗与交融。其实在中国早期社会,端午节有两种趋向:一种是静养过节,人们认为夏至是阴阳二气变化急剧的时刻,在家隐居避免活动,这是早期社会主要的岁时避忌方式;一种是人们的活动应该顺从时气变化的需要,以人事助长生气,这种方式主要体现在端午竞渡上。

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加深与生存能力的增强,人们的心态发生了从被动适应自然到主动应对自然的变化,端午竞渡逐渐成为主要过节方式(南方尤其如此)。端午赛龙舟本义是扶阴抑阳,水神祭祀,后来演变为水上军事训练方式。水上的激烈竞技与对抗,不仅需要勇气与力量,同时强调团体协作精神。在龙舟赛中,龙舟参赛者精神昂扬、齐心协力,观赏者夹岸欢腾,船桨声、舵手叫号声、观众欢呼声,击浪拍岸,这是一年一度地民众精神振奋的良机,民族的勇武、坚韧、团结精神在端午节龙舟竞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在竞技与观赏中实现了精神的升华。

中国是一个重视文化伦理的国度,中国传统节日大多具有或隐或显的伦理意义。端午节之所以在中国成为民俗大节并延续千年,就与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有直接关系。端午节在起源时主要是避瘟保健、水上祭祀活动等,随着历史的推移,人们逐渐在端午节日中加注纪念爱国先贤的内涵。

自汉朝以来,各地端午纪念的历史人物不尽相同,楚地纪念屈原,越地纪念勾践、曹娥,吴地纪念伍子胥等,他们都有地方传说作为依据,也就是地方文化情感需要有这些先贤作为投射对象。但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广大中国人最终选择了屈原,屈原由地方先贤上升为祖国先贤,甚至是世界名人,屈原成为端午节期间被祭祀的重要的爱乡爱国人物。屈原在端午祭祀中的脱颖而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选择,忧国忧民的人道情怀、忠诚故国的高尚品质、纯美无瑕的人格魅力,让屈原光耀千载。中国历史上历经分裂与战乱,中国人民多灾多难,中国需要屈原这样的忠臣,正是有了屈原这样的民族忠臣,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不倒。端午节纪念屈原这样的爱国先贤,不仅来自民俗社会的朴素情感,“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更应该是国家层面的祭祀,在诗的国度,对伟大爱国诗人的纪念其意义重大与深远。“多难兴邦”,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必定会受到许多磨难与挑战,我们注定需要培养屈原那样的对国家忠诚对人民悲悯的家国情怀。

(作者:萧放 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12.端午节与中国菖蒲文化 篇十二

其重要而常见的几种:一谓悬蒲剑。称之蒲剑,盖因蒲叶形状似剑故名。梁朝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称菖蒲“叶如剑刀”。既为剑刀,其避邪的意象功能便不言而喻。这是菖蒲在端午节很简单的一种用法。老百姓只需将蒲叶往门厅、床头一挂,或加以小的整饰,利剑便成。锋刃之下,邪虫恶豸自是不敢轻易进屋,古人的心理便有了象征吉瑞的抚慰。某些地区,人们甚至在朱符上写道: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持菖蒲剑,斩魔入地府。(《民国开阳县志》)此可见当地人民对蒲剑的信赖。《燕京岁时记》上说“端五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详,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清嘉录》曰“截蒲为剑,……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这些都是蒲剑于端午广泛流行的写照。

二谓佩蒲人。蒲人者,顾名思义,乃以菖蒲制成人状之谓也。宋朝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刻蒲剑为小人子,……带之辟邪”可见,在古人心目中,蒲人和蒲剑一样,都是可以驱恶避邪的吉祥之物。所不同的只是,蒲人的制作工序更为繁复,且蒲剑多用来悬挂,而蒲人多作佩物、簪物。

三谓饮蒲酒。《荆楚岁时记》上说,端午节用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可以“辟瘟气”。凡草皆是药。菖蒲酒作为一种药酒,饮之去毒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不像蒲剑、蒲人,本质上不过是人们内心美好愿望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表达罢了。李时珍说:“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本草纲目》),这便是对菖蒲酒的一种药学上的肯定。端午饮菖蒲酒自唐宋以来就蔚然成风。唐人殷尧藩《端午日》诗云:“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明人曰:“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见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七卷),都反映出端午饮蒲酒的时兴。菖蒲酒的制法及用法各朝各地不尽相同:或仅以蒲根入酒,或配以雄黄,或外敷,或“浑洒床帐间”(《帝京岁时纪胜》)。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而道家将之演绎得尤为有趣。《道藏经·菖蒲传》云:

菖蒲者,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也。其法,采紧小似鱼鳞者一斤,以水及米泔浸各一宿,刮去皮切,暴干捣筛,以糯米粥和匀,更入熟蜜拔和丸如梧子大,稀葛袋盛,置风处令干。每旦酒饮,任下三十丸。……一月消食,二月痰除,至五年骨髓充,颜色泽,白发黑,落齿更生。

可以看到,这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菖蒲酒了——菖蒲制成蒲丸,摇身一变,竟成了绝妙的佐酒之物;也可以看到,在道家的眼里,菖蒲俨然天赐的神草,被他们奉为得以长生不死、得道升仙的仙丹了。这则文字,很是有趣。

此外,还有菖蒲果子、菖蒲浴、菖蒲祭,等等。

作避邪除毒之用的菖蒲,与端午紧紧联系起来,深有其因,并不偶然。首先,古人谓菖蒲于农历五月间成熟,是以又把五月称为“蒲月”,五月用菖蒲正当时。其次,古时,农历五月是民间意义上的恶月,五月五这一天更被认为是“阴气萌作”(《后汉书》)、恶气难止的日子。又《说文解字》曰:“午,牾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也。”其中“牾”是“不顺”的意思,可见端午不祥。在当代,某些农村地区还流行着“五月五生子,男孩克父,女孩克母”的说法,这一天的“游百病”等习俗也由此而来。既是恶月、恶日,一心祈求吉祥的纯良百姓少不得便要用“正”来压“邪”。一物降一物,菖蒲本身真实存在的药性以及人们不断赋予它的美好意象,使民众相信,这种草不一般,它是可以抵御得住恶月里的邪毒之物的。

对于菖蒲药性的记载,古文献中比比皆是。东汉《神农本草经》较早对其进行了阐发,称其“主风寒湿痹,开心孔,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温肠胃,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按今天的说法,菖蒲是天南星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基生,长约40厘米一70厘米,六七月间开淡黄绿色的小花。菖蒲主要以根茎入药,气芳香,味苦微辛,主要成分是一些挥发油,有镇静、促进消化液分泌等功效。它的水浸液对皮肤表面的真菌有抑制作用。古时,还有人把菖蒲捣烂用来治疗痈疽、湿疮等。以此看来,菖蒲的“避邪杀毒”并不完全徒有虚名。古人在岁时节俗上,也表现着他们的智慧。

菖蒲成为古代社会一种流行的物质文化符号,自然离不开、也少不了文人墨客笔下的渲染寄意。与其他许多流行的文化符号一样,有时我们已难以分清到底是文化要素本身的日渐风行引起文人更多的关注,从而带来相关文艺作品繁荣的景观;还是不断涌现的文艺作品促进了文化要素的炙手可热。文化要素与文艺作品,这两者剪不断、理还乱;或许原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历史深处一路相互提携着走来,保持互利共生的状态。

菖蒲之咏,照有关说法,在楚辞中就已经大量出现了。《离骚草木疏》考证说,《离骚》里出现率很高的“荪”,即是指菖蒲。假设这种说法正确的话,那些如“荪桡兮兰旌”“荪壁兮紫坛”的句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赋予了菖蒲崇高不屈的品质,使人自然联想到《离骚》的作者屈原以及他同样崇高的人格。端午的菖蒲之俗和民间流传的端午节源于祭祀屈原的说法,两者之间或有联系也未可知。

到宋代,另一位人诗人苏轼,在千年之后秉承了屈原借菖蒲以寄意的手法,对菖蒲更是赞赏有加。苏轼在他的《石菖蒲赞》的序言中,说菖蒲“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并且能够“忍寒苦,安淡泊,与清泉白石为伍”。这可谓是对菖蒲有史以来所有文字记录中最热烈而直接的赞美。清水养蒲,独忍寒苦,对菖蒲赞美的背后,也透着大诗人怀才不遇的微微失意以及安贫乐道的坚韧有节。将植物人格化并以自况,是中国文人沿袭几千年而不衰的癖好——陶渊明之于菊,周敦颐之于莲,都是此种情形的典型代表,比周敦颐稍晚的苏轼自然没能逃过。

然咏及菖蒲,多数还是那些只借物应景的文字,像先前提及的“樽俎泛菖蒲”一类,点到辄止,并不展开。菖蒲二字,义气十足,意韵横生,本身便是一道不俗的风景;兼有前人吟咏,赋予其品格,更能提示节令,展现风俗。因此,以之入诗词文章,也屡见不鲜。宋人朱松有一首《重五》的小诗,颇有情致:

异乡逢午节,卧病此衰翁。

竹笋进新紫,榴花开小红。

山深人寂寂,气润雨濛濛。

煮酒无寻处,菖蒲在水中。

试想,重五时节,病卧他乡,这是何等的百无聊赖,何等的孤寂难熬;而新笋自发,榴花自红,无异于说“病树前头万木春”,更是何等的凄清。惟一能陪伴左右的,便只有这同样孤寂的菖蒲了。

今人也有以菖蒲入诗的。席慕容就作过一首《菖蒲花》,里边写道:“此刻菖蒲花还正随意绽放/这里那里到处丛生不已/悍然向周遭的世界/展示她的激情。”在她笔下,菖蒲花代表着肆意与自信,这与古人的菖蒲寄意便离得更远了。不过,整篇诗里所透出的忧郁是厚重的,是压抑而深沉的:“我曾经多么希望能够遇见你/但是不可以。”这些文字能让人的心随之一颤。诗当然是好诗。

菖蒲可以辟邪,可以入药,可以入文章,它还可以指示物候、预告农时。农谚说“人不知春草知春”,菖蒲便是这样一种感觉敏锐的植物。《吕氏春秋·任地》篇云:“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竺可桢先生在他的《物候学》一书中,曾引这条记录来说明野生植物与农作物之间物候期的相关性;又认为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知晓并掌握了以物候报农时的一些方法。唐朝李咸用《和殷衙推春霖即事诗》中写道“柳眉低带泣,蒲剑锐初抽”,可见柳叶初展时,菖蒲也已经开始破土挺生了。菖蒲始生确实是能够报得早春的一种物候现象。

杂谈一通菖蒲之后,有两种感慨,最是强烈。

一是今天能认得菖蒲的人恐怕寥寥无几。钟敬文先生曾作过一篇《多识草木》的文章,先生在文中感慨道:“我们和自然,实在太生疏了!”诚如钟先生所说,我们于很多自然界的事物,均是“见物不知名”,或是“知名不识物”。今人对自然的关注,较之古人是人人不如了。我们对初春的新绿鲜有所视,对婉转的鸟鸣鲜有所闻。我们大都不盲不聋,是健康的人;然而这些对人自然的感官,却正不知不觉一天天衰退下去。农耕时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相互依存以及古人对自然界物事的那种如数家珍的熟稔,都足以使我们感到羞赧难当。只是这种羞赧的情愫,却也是在一天天地渐趋于亡了吧。

二是我们正在遗失一些传承千年的民俗文化。古时的端午之俗,除了今日犹可见到的食粽子(古称“角黍”)、赛龙舟、游百病之外,还有悬艾蒲、系彩丝、斗百草、饮雄黄酒、百草浴等等,可谓名目繁多,多姿多彩。而这些名目想必今人也不曾人人皆知,更何况身体力行。于是乎,日本人在端午节吃柏叶饼、饮菖蒲酒,韩国人拿着端午祭申遗,往往把我们听得一愣一愣,疑惑者有之,愤怒者有之,叫骂者有之,当然更有反思的;只不过这种反思能否真正挽得住一些既成事实继续向前的脚步,尚存疑问。农业文明在被工业文明取代的同时,许多原本我们可以亲近熟识的东西便走远了。这其间包括物质,也包括文化。

特别地,在城乡传统民俗一起走向简约化、单一化时,城市的步伐迈得比乡村迅疾多了。都市人群在光电化气愈演愈烈的轮番轰炸下,遗失某些东西,似乎也有一些无奈的必然。大城市里,站在一点向任意一个方向走,一天也未必见得着一块真正的土地;仅就菖蒲而言,何处又有它一棵小草的容身之处。其实,民俗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不同地理空间的分野,是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城乡差异古今皆有;但是,几乎又没有哪一个朝代,这种差异能和现在一样,表现得如此显著。20世纪末,都市民俗作为一个新兴的地理性文化概念,在国内引起了越来越多学人的关注——是喜是忧,还须留待人们去评说。

13.端午节优美散文 篇十三

节前两天,我们这里家家要买来生长在高邮湖边的芦叶——粽箬叶子,用翠绿的粽箬叶子把雪白的糯米裹成粽子。裹出的粽子特色纷呈,就食材上分,有鲜肉粽、咸肉粽、赤豆粽、蜜枣粽和普通的白糯米粽等等。从粽子的形状上分,有四角粽、跷脚粽等。粽子裹好后,每两只联结在一体成为一对。到了煮粽子的时间,家家户户散发出阵阵诱人的粽叶清香,把整个小城染透,用“香喷喷”这个词来修饰端午节是最恰当不过了。

端午节这天,小城许多人家的大门上要插上蒲草和香艾,用来驱邪。母亲要给孩子的手腕系上五色丝线编成的“百索子”,用来避邪护身。民间有“六月六,百索子抛上屋”的歌谣。“百索子”一定要抛上屋,而不能随意抛弃。据说在六月初六这天,抛上屋的“百索子”,会被等候的喜鹊衔去,用于在银河之上搭起彩桥,让牛郎织女过桥相会呢。小孩的脖子上,还会挂着母亲头一天晚上用彩线编成的网兜,网兜里装着一只煮熟的绿壳咸鸭蛋。

做饭的时辰,户户菜香四溢。在我的记忆中,一年中节日的菜肴,除了春节,就数端午节菜品丰富,也更有特色。这天的菜有“十二红”,这是我们扬州的传统菜式。一般有:炒红苋菜、拌莴苣、拌凉粉、拌黄瓜、盐水毛豆、糖渍西红柿、烧黄鱼、炒河虾、炒黄鳝、红烧肉、红烧鹅和流淌着红油的咸鸭蛋等等。

中午,不客气地热起来的太阳当顶照着村子。家家围着八仙桌吃饭,大人们喝着雄黄酒,戏说着许仙与白娘子的千古传说;孩子们的两只筷子像长了眼睛似的,瞄着炒黄鳝的盘子,夹着香软的黄鳝脊背直往嘴里送。一家人直吃得满面红光、酒足饭饱。

饭后,家长还会带着孩子去浴室洗艾水澡。巧的是,在端午节这天泡艾水澡,到了盛夏时节即便受了暑气,身上也不生疮疱。所以端午节前后三天,邮城大大小小的男浴室,都会打出“艾水澡”的招牌,前来沐浴者不少,一个个唱着歌儿来去。

14.关于端午节散文文章 篇十四

小时候,端午节总是不期而至,因为,我们已习惯了月份牌上记数的方式,不能弄懂阴历和阳历的换算计法。然而,总有那几日,街头巷尾忽然平添了几分热乎,起早买菜的妇人们菜篮子里多了平时不常有的粽叶,我们这才知道,又要过“粽子节”了。那时节生活贫苦,平日难有鼓励肠胃蠕动的美味佳肴。傍晚时分,粽子的清香从各家厨房里飘散出来,弥漫着楼道和院落,沁润在忙碌了一天“抓革命,促生产”的人们的脸上,仿佛这时,生活的本质才回到苦撑已久的人的笑容里。有古趣雅兴的人家,还会弄来苍术白子或艾条在屋子里点燃,一股股浓浓的草药香味飘满了整个屋子,熏出星火微微。每户人家门头上还会挂上菖蒲艾草,以驱除五毒。外婆说,夏天就要来了,蛰伏一冬的毒虫害物都会跑出来祸害娃娃,用草药驱赶,孩子和家人就能避开邪毒,五毒不侵,洁净平安了。包粽子是一门学问,如果包裹不好,米粒会跑漏出来。经济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在粽子里配放红枣,赤豆,咸肉丁或鲜肉丁,真是味美香异;节俭的人家,会把用食过的粽叶清洗凉干,高悬门廊,以备来年再用。南京是个文化多元的城市,南北交际,在这个都市里生活着多样的花儿般的女人。虽然那是个禁“美”的年代,但却藏不住女人们心头的那点点波动,好像她们的心思全用到了这小小的粽子的样式花色上了。街坊四邻拿出煮好的粽子换食品尝,女人们相互揣摩包粽子的手艺技巧:江南女子的秀巧,北方姑娘的朴实,更有那岭南女人的玲珑雅致,在那一个“革命”的年代里,其乐融融的场面真不多见。孩子们更是互相攀比,嘴里吃着用线穿成串的煮熟的蚕豆,在彩线编织的网兜里装盛煮熟的咸鸭蛋,垂挂胸前,一个个捧着相互撞击,看谁不被击破,以证胜败。老人们也不甘寂寞,拿出针线,戴上老花镜,用硬纸板折剪成立体三角形,然后把五彩丝线一层层的缠绕上去,斑阑剔透的小粽子就做成了,端午节当日,再把这一个饱含老人家美好祝愿和希冀的工艺小粽子佩挂在孩子的颈项上、床头边,保佑小孙儿快快长大。

端午节的食谱必备“五红”和“五黄”,可能是与“五毒”相对吧。这“五黄”首推黄鳝,其次是黄鱼,“五红”有烤鸭、苋菜和咸鸭蛋等。苋菜煮食的方法着实讲究,关键点在要吃淡、吃烫、吃烂。当然,这“五黄”是必不可能备齐的,或许更多的“吃法”只能停留在传说中。我当时生与活的年头不长,没有遥想,食物不丰,想象力也没法超越和离奇,但有一事今天想来也委实奇特。70年代中前期,资本主义的尾巴已被割刈得不见屁门星了,但每逢端午节来临,街头路口的拐角,总能见到卖烤鸭的商贩在街面上设摊,样子有点像80年代街头卖卤菜的摊点,但是,端午一过,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今天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洪武路上宰牛巷口那一家烤鸭店,用一块钱,就能剁斩一大蓝边碗,顺手捡拿一块放入嘴中,激得满口油汁,回味无穷。那种满足和愉悦是今天食得山珍海味也难能敌得。90年代初还去过那家店,名字起的雄劲超牛,直把一个个体工商户威逼成一个国家科研事业单位——“南京烤鸭研究所”。明天又要过端午了,街面上加紧地热闹起来,我适时地买了一把艾草菖蒲悬挂门头,用币一元钱。

15.端午节,糖友需注意两件事 篇十五

吃粽子粽子可以说是每个端午节都不可缺少的吃食, 传统的粽子大都是糯米的, 但是如今根据地域和人们各自不同的需要粽子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 如豆沙粽、肉粽、辣粽、酸菜粽等等。但面对美味, 糖友们却“望而却步”, 因为糯米制作的口感粘糯的粽子还是比较容易升高血糖的。而肉粽比糯米粽子更加油腻, 辣粽比较辛辣不太适合糖友、酸菜粽倒是不错的选择, 糖友可以适量的品尝一下。

为了增加节日气氛, 会包粽子的糖友们可以自己在家动手制作粽子。用少量的糯米, 加入红豆或者绿豆制作粽子;也可以用生米、黑豆、一粒大枣来特制糙米粽子;吃粽子时可以搭配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有些地方吃粽子的时候习惯沾些糖, 糖友可以用木糖醇来代替糖等等。

另外, 在包粽子或者是买粽子的时候最好是选用那种用棉质绳子或者荷叶做成的细线来包的粽子, 因为用塑料胶带包粽子, 塑料胶带加热后有可能会释放有毒物质, 不利于身体健康!

雄黄酒端午节饮雄黄酒是很多地方至今保留下来的食俗, 相信很多糖友对《新白娘子传奇》中, 白素贞喝下雄黄酒之后变白蛇的经典一幕吧?而雄黄作为一种中药材, 可以做解毒剂和杀虫药, 而我们古人就认为雄黄是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 便将雄黄磨粉撒在蚊虫滋生的地方, 将雄黄泡酒饮用雄黄酒来祈望自己能够辟邪, 远离疾病的侵害。

其实不然, 科学发展到今天, 经证明, 雄黄中的主要成分是砷, 而提炼砒霜的主要原料也是砷, 在这层意义上讲, 喝雄黄酒等于是吃砒霜, 即使很少量的食用雄黄也能够对肝脏造成伤害。服用雄黄也是很容易使人中毒的, 症状较轻的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是麻痹中枢神经系统麻痹, 症状更严重的则会致人死亡。

由此可见, 我们不仅不能饮用雄黄酒, 更不能自制雄黄酒, 如果一定要自制些雄黄酒来增加节日气氛, 也要在医生指导下按着古时的方法泡制雄黄酒才可以。

另外, 端午佳节, 也可以用黄酒来替代雄黄酒。经国内专家研究, 适量的饮用黄酒能降低胆固醇、血脂、降低血压, 还能提高记忆力和身体的免疫力。

16.端午节那些辟邪增运的习俗 篇十六

端午节除了是为纪念屈原,也是作为夏季来临前一个驱除瘟疫的重大节日。在民间,端午节的庆祝形式很是隆重,形式各式各样,

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悬艾叶、喝雄黄酒等。

这些形式都因每年的流年不同而有着不一样的气场,

若能在端午节增运辟邪,便能大大增加自己的正能量,旺运一整年!

赛龙舟驱邪增运

不少地区每逢端午都会举行一次隆重的龙舟比赛。早期在民间认为是为了用龙船将“瘟病”赶快送走,也与驱瘟的目的分不开。面对龙舟来往穿梭,水上水下的动人情景,热气沸腾的的气场能使自己精神振奋,学习工作都倍增动力。

吃粽子驱邪增运

一、粽子的“角”是模仿动物角趋吉避凶的功效而来,有不顺或灾祸,吃有角的粽子可驱走霉运交好运。圆柱形的粽子因用苇叶(竹叶)包裹成圆筒后,像极一节竹子,竹子是君子的象征,吃圆柱形粽子就可以帮自己增加贵人运,远离小人。

二、高考将至,正在做最后冲刺的莘莘学子吃枣粽最适合不过了。枣粽谐音为“早中”,意为早中状元。

三、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上几个鸡蛋或者鸭蛋、鹅蛋。传说端午节吃粽子水煮出来的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煮熟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12点-1点)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夏天不容易头痛。

佩香囊

端午节佩戴香囊,有避邪驱瘟之意。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等辅料,既能防病健身,又可以驱邪。将香囊佩在胸前,香气扑鼻,可以助你驱邪醒脑,增加运势。有青年男女用香囊来表达爱意,选择红色、粉色的香囊,握在手中来回搓动三次,更有助于爱情表白!

系五彩丝线驱邪增运

古代人认为流行疾病的产生不但是由于四时的恶气所致,更主要的是因为鬼神作祟,而在端午节用五彩丝系臂就是一种解祟的方法,《风俗通义佚文》中说:“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这种五彩丝又叫长命缕、续命缕等,它的颜色有青、赤、黄、白、黑,是按照阴阳五行的观念确定的,古人认为青、黄、白、赤、黑就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而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相辅相成,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只要五行齐全,一切毒物邪鬼都会对其避而远之,因此系戴上五彩丝就能够驱邪避役、长命百岁,道教中道士作法时所布的五色旗也是依此原理。在端午节被定位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今天,佩戴五彩绳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又是一种时尚。

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着带五彩绳的习俗,将五彩绳戴在身上,可以积累未来一年里所有的晦气,然后,在端午节零点后的第一场雨时,将彩绳丢到下水道、十字路口、浅水滩等地,可以将晦气丢掉,表示未来一年能够风调雨顺。

挂艾枝、悬菖蒲驱邪增运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在这一天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可以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辟邪增运。《荆楚岁时记》中说,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要到野外去光着脚踩踏青草,预防病痛,还要采集艾草,将其扎为人形或虎形,悬挂在门上,这样既能借艾草的香气辟毒,因为艾草煎汤洗浴能治某些皮肤病,而将干艾草点燃后其烟雾可以驱蚊蚋,又能借老虎的威势吓退邪鬼。人们除了将艾草编成虎的样子外,还会用彩绸剪成小老虎的样子,贴上艾草,佩戴于胸前,女儿家将其挂在头发上,或者将其作为钗头,因此艾虎在民间端午节中扮有重要的角色,是人们辟邪的重要饰物。除了艾虎之外,古代民间还又悬菖蒲的风俗,《燕京岁时记》中就记载端午节有用菖蒲、艾子插在门旁,以禳解不吉之物的作法,有时人们也将菖蒲种植在花盆中,在端午前后摆放在门旁,另外,还有用菖蒲雕刻成天师驭虎像的作法,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就说:“仲夏五日以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师驭虎像于中,四围以五色染菖蒲悬围于左右”。这些风俗在今天仍然存在,如浙江嘉兴几乎家家户户在端午节到来时都将菖蒲、艾叶和大蒜合为一束挂在檐头和门楣上,以表驱邪之意。

17.节日散文:今年端午节 篇十七

小时候过端午节,父母还要按照最传统的习俗,兑雄黄酒来饮,之前就要购买一些独圆蒜,在端午节的这一天晚上,晚饭之后,用饮剩的雄黄酒来灌独圆蒜,把灌了雄黄酒的独圆蒜,用布包裹好,让每个人都有一个,揣在上衣的荷包里,以避邪驱瘟。这些都是小时候的记忆了,成年后回老家过端午节,父母会给我灌雄黄酒独圆蒜的,我会放在上衣的荷包里,揣到喷香干瘪也舍不得丢,那是父母给我的护身符啊。

端午节是忙碌的,因为这个节日正是插秧的季节,小时候,我们不懂忙紧,还没有到端午节,就要提前琢磨节日那天到哪里去游百病,实际是就是借口不做事情,借口出去玩,父母早知道我们的心事,对我们出去游百病,从来没有责怪。

农村的端午节,在我们老家沙家马场那里,既没有赛龙舟的活动,也没有其他庆典活动开展,而游百病是传统,应该说绝大部分都出去游百病。当然,在城里要悬挂和插的艾、菖蒲是到街上去买,去晚了还不一定买得到,而在老家,满田坎都是,去挖几兜,折几株就行了,不像城里显得紧缺和珍贵。而城里的端午节虽然热烈,但和老家那里的比,就是不热闹,氛围也特别淡。因为端午节要吃的粽子,老家那里喊叫棕巴,这些都不用自己做,去买就行,吃的咸蛋也一样。至于喝雄黄酒,很多知识人士在各种媒体上说那会有损身体的健康,所以,就很少有喝雄黄酒的习俗了。到了城里生活的父母是比较顽固的,所以依然坚持他们对端午节过的习俗,一丝也不改。

父母的固守,有他们的理由,该不该固守呢?

也许就是我们不像父母那样顽固而去固守那些本来就是健康而又是有纪念意义的节日习俗,甚至忘记了,去追求一些刺激的“洋节”风尚,所以韩国人才把本来就是我们的端午节申报为他们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是抱石跳的汨罗江,以身殉职的,那汨罗江没有在韩国啊,这么多年吊祭屈原的习俗,怎么就成了韩国人的了呢?这不能说不丢我们的脸啊,自己的东西,不珍惜,变成了别人的,我们如今要开展类似的活动没有的专利,能怪韩国人吗?

[节日散文:今年端午节]

★ 今年与梨花无缘散文

★ 第一百八十六,第一百八十六文天祥,第一百八十六的意思,第一百八十六赏析

★ 今年高考范文

★ 今年的水仙花终于开放了散文

★ 粗暴的伯父作文

★ 伯父生日宴会主持词

★ 今年七夕节是什么时候

★ 今年高考作文优秀范文

★ 今年的高考作文

18.端午节散文 篇十八

端午节回家,看到,父亲又像往年一样,能喝点啤酒,沾点儿肉了,身体强一些了,好开心,呵~今年真是个好年景呀!

又听到乡邻对父亲由衷的盛赞,父亲是村里的楷模,是勤劳、信用、精明、诚恳、克己受累的代名词,她们形容我的父亲是天底下最累不死的铁人,叮嘱我知道父亲的好,记住父亲的好,一定要对父亲好,我有点心酸。有听有看有比较,我怎会不知,父亲对儿女的爱,是那么的深沉无私,父亲的信念就是一息尚存,奋斗不止。双亲磨短自己的生命, 养育儿女,并在人生的关口给予儿女无私的体恤和扶持,恩深似海,数不胜数,回报点滴于索取,不能接父母聚守天伦是深藏的遗憾和企盼。

中学的时候,父亲为我送药,我曾在同学的目光中闪躲。而今,优雅如我,父亲,如果能握住您的手在人群中走过,是我多么荣幸的骄傲!当您老了,有我搀扶,是我多么渴求而踏实的幸福!

月如钩

妈妈去姐夫的工地帮忙去了,到天黑了,还没有看到她,心里空落落的,孩子们在屋里看电视,我却像个孩子一样坐到村口去等她。远处一道道光束,驰来,失望又再次充满期待。我在站台上不安,就看看天吧。好亲切呀,这家乡的气息,白天灼热,绿树掩映,晚上静宓,树影婆娑。楼房真的是破坏了这和谐相依的景致,很少再有蓝天、白云、绿树、红房的相互配衬与错落。但仍会生出些许诗情画意的情愫,默然站台独坐,月如钩,老树昏鸦风影动,农户挑灯抢收种……

19.《端午的鸭蛋》教学实例 篇十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学习以质朴的语言展现所描绘事物的特点;

(2) 学习详略结合、重点描述具有代表意义的事物, 表现主题的写法;

(3) 学习将记叙与描写相结合表现主题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1) 反复朗读, 体会语言魅力, 感悟文章情趣;

(2) 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 为口头表达、写作做好积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宁静、淡泊、闲适的心情和志趣超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的独特语言风格, 认真品读。

2.激励学生用心体验生活, 珍惜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延伸拓展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引用诗词导入新课

师:“唐朝文秀有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从这首诗中, 你们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端午、屈原。

师:相传, 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许多端午的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你们都知道哪些呢?

生: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包、吃鸡蛋……

师:我国各地端午的风俗是不尽相同的,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去江苏高邮看看那里的端午风俗, 品一品那里与众不同的《端午的鸭蛋》。

(设计说明:以与端午有关的诗词导入新课,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端午的节日氛围中,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作者·简介:汪曾祺 (1920-1997) , 现、当代作家, 江苏高邮人。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分别给第一段, 第二、三段, 第四段拟一个小标题。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生:端午的风俗。

生:家乡的鸭蛋。

生:端午的鸭蛋。

师: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为什么先写端午的习俗?

生:系百索子、做香角子。

生:剪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

生:放黄烟、写一笔虎、吃十二红。

生:作者浓墨重彩渲染端午气氛是为文章的主体“鸭蛋”预设了合理背景。

(设计说明:以上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从结构上、思想上整体把握文章, 理清行文思路, 领会文章主旨, 使学生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日常生活中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的感悟。)

三、细读课文, 问题探究

师:高邮鸭蛋有什么特点?

生:蛋白柔嫩、油多, 黄是通红的“双黄蛋”。 (质细而油多。)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高邮鸭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多媒体显示:高邮鸭蛋。)

师: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读出汪先生的一个心愿, 这个心愿是什么?

生:不仅希望高邮鸭蛋走向全国, 更希望它走向世界。

师:请大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拟一句广告语, 宣传一下高邮鸭蛋。 (学生交流, 然后即兴回答。)

生1:高邮鸭蛋, 蛋白柔嫩, 质细油多。

生2:高邮鸭蛋, 鸭蛋中的战斗 (双黄) 蛋。

生3:今年过节不收礼, 收礼就收高邮蛋。 (生笑。)

师:其实, 在很久以前就有人为它作了宣传, 他就是袁枚。我们读读他是怎样宣传鸭蛋的。 (请一位学生读引文。) 作者引用袁枚的《腌蛋》, 有什么好处?

生:丰富文章的内容, 增添古朴之气。

师: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请看第三段最后一句话。哪位同学能有感情地读一下? (一名女生先读, 感情表达有所欠缺。又有一名男生自荐读, 赢得大家的掌声。)

师:作者为何要否定北京的鸭蛋呢?

生:通过对比和反问, 突出对故乡咸鸭蛋的喜爱之情。

师:作者写端午的鸭蛋着重写鸭蛋络子、吃鸭蛋、玩蛋壳, 为什么写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行文活泼生动, 充满童趣, 抒写了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留恋和对故乡的热爱、眷恋之情。

(设计说明:通过以上情节的设计, 让学生随着问题的逐层深入, 感悟作者对故乡的热爱、眷恋之情, 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会揣摩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细微感情。)

四、品味语言, 感受情趣

师:其实和高邮的咸鸭蛋同样有味道的还有作者的语言,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本文的语言。

生:运用短句:如开头的“出鸭”“系百索子”。

师:短句读起来有什么感受呢?

生:如同唠家常, 亲切自然。

师:除了短句, 还有什么呢?

生:第143页, “蛋白……”用了对比的手法, 突出家乡鸭蛋的美味。

生:文中第143、144页用了“白嘴”“空头”, 富有乡土气息。

师:这是什么语言呢?是富有地方特色的……

生齐:方言。

生:第143页, 筷子头一扎下去, “吱”, 红油冒出来了, 用一个“吱”字, 极其形象, 如闻其声, 如观其象。

师:你真会用词, “如闻其声”“如观其象”, 如临其境哪!确实, 就这么一个字, 便绘声绘色地写出了红油冒出来的动感与品尝者的快感。

师:但你刚才读的时候, 红油冒出来了吗?我们大家一块帮她冒出来。

生齐读一次, 再读一次。

师:这汪老就是不一般, 文章写得很随意, 很自然, 很有生活情趣。

生:引用资料, 比如引用了囊萤映雪的故事。我不懂的是, 为什么要引用这个故事呢?

师:这个问题我也不会, 同学们, 谁帮我解答?

生:紧接上文做的蛋灯来写, 也可以让我们领会古人的苦读精神。

生:对美好童年往事的无限遐思和眷恋。

生:引用历史上有关读书的名人轶事, 更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艺术氛围, 有淡雅的幽思令人回味。

师:这就是汪曾祺, 写文章如同随意聊天。

生:有些语句形象, 有孩子气。如“这有什么好看的呢?”“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师:对啊, 不管什么时候, 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童心, 就不会老。

师:刚才我们一起探讨了口语, 方言, 古诗, 短句。还有一种语言,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所食鸭蛋多矣。”“矣”字经常会在哪类文章中出现啊?

生:文言文。

师:对了, 这就是文言词语。作者善于使用口语, 方言, 短句, 使文章通俗易懂;又善于使用文言, 古诗, 使文章典雅大气, 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 查找语句, 品味本文语言朴素、幽默、典雅之美, 感悟作者宁静、淡泊、闲适的心情和志趣超然的情感, 感受作者闲适自由的创作风格。)

五、创设情境, 深刻反思

师:随着时间的流逝, 我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 一些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不必说端午, 也不必说中秋, 就是春节这个最具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 在今天似乎也显得年味儿有点淡了。越来越多的国人不贴年画, 不吃年糕, 不贴窗花, 以至于不断有民俗专家担忧春节是否会消失。因而有必要掀起一场“保卫春节”的文化运动;然而, 与之相反的是, 春节在国外多个国家成为了时尚, 春节开始走红世界———印尼把春节定为全国性假日。英国首相、美国总统、加拿大总理、俄罗斯总统等许多国家领导人, 都会以新春贺信等方式, 给华人拜年。而韩国已经申报端午节为文化遗产……学了本文后, 谈谈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

(小组讨论, 各抒己见。)

得出结论:保护传统节日, 珍视传统文化!

(设计说明:引发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思考, 增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和使命感, 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六: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师:“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一份浓浓的乡情, 一份甜甜的童趣。生活中, 我们总会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东西:也许是带给你笑声的一个尖尖的沙堆, 也许是轻轻滑过你脸庞的一片树叶……同学们, 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 真真切切地记下生活的滋味吧!请大家以“生活滋味, 始于”为题写一段文字, 记下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 字数不限, 但要写出乡土味, 写出感情。下课, 同学们再见!

生齐:老师再见!

(设计说明:让学生体会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让学生明白:好的文章取材于生活, 来源于生活, 生活之中处处有语文。我们要有一双观察生活, 发现美的慧眼。同时, 通过课后练笔,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

一、在主题情感的挖掘上不够深入, 探讨研究缺乏深度。

我对“为什么以端午的鸭蛋为题”这个整体感知的部分把握不够, 为了进入下一个环节, 让学生活动不够到位。因此, 有些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动手、动口的活动来不及开展, 未让学生很好地展开讨论, 感受不够深入。在分析体味语言时, 有些学生的发言未尽, 也是轻轻点过, 未让学生畅所欲言, 挖得不够深。个别学生的口头表达声音过小, 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二、板书的设计缺乏美感, 知识呈现不够系统。

板书的得出比较匆忙, 不够自然, 应该因势利导, 而且板书过分注重情感的表述, 整体性不够。同时, 在学生品析完语言后, 未能做及时完整的归纳和鼓励。诸如此类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引起注意、重视。

20.漫话端午节 篇二十

端午节每个名称都有它的来历。

天中节 在吴自牧写的《梦梁录》里说道“五月五日天中节”。

浴兰令节 在《梦梁录》中曾记述:“仲夏一日,禁中宰执以下公服罗衫。五日重五节,又曰浴兰令节。”

女儿节 相传汉朝时有位著名的孝女名叫曹娥,在她14岁时,因父溺死于今日浙江省境内的一条江中,尸体沉没于江底,她沿江号哭七日,在极其悲痛的情况下,于农历五月初五日投江而死,其尸负父尸而出。当地人为了永远纪念她,教育人们尊老爱幼,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德,便把此江命名為曹娥江,并立碑纪之,把曹娥死的这天,定为女儿节。

端阳节 据《月令广义》载:“五月初五端阳节。”由于“午”时,正值烈日当空,阳光灿烂,故名为“端阳”。

蒲节 《幼学句解》称“端午是为蒲节”。昔日端午节用菖蒲泛酒以辟毒,故云蒲节。

千秋节 在洪迈《容斋随笔》卷一述:“唐玄宗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另据宋璟《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则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也。”

午节 按照农历以地支纪月的方式: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三月为辰月,四月为巳月,五月为午月……因为节日是处在五月,故称“午节”。

重五、重午 端午节这天,正逢月日均为五,“午”与“五”既同音又通用,所以称“重五”或“重午”。

端午、端五 “端”是开始,也可以说是初的意思,“午”是五的顺号,“五”与“午”既同音又通用。所谓端午,也就是初五。《风土记》有云:“仲夏端午,初也。”

在我国民俗中,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总习惯吃粽子、饮黄酒、佩戴香包,用艾叶熏房子、插柳、插艾;临河傍水的地方,还举行龙舟竞渡等活动。在这每项活动中,又都有它的含义。

吃粽子、饮黄酒、赛龙舟的习俗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是楚国的三闾大夫,他为了挽救国家,多次向楚王提出改革内政外交的意见,楚王不但不听,反撤了他的职,并赶他出京城。后来,秦国攻破楚国京城,屈原觉得自己的一切希望都破灭了,于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跳进了今日湖南省境内的汨罗江,以身报国。当地人闻讯后,争先恐后划着船去抢救,但迟了一步。人们敬仰和怀念他,便把他投江这天,定为端午节。2 000多年来年年纪念,代代相传,绵绵不息。据传,屈原投江以后,沿江群众把米、粽子和黄酒投洒在江里,一方面祭祀他,一方面喂鱼和蛟龙,希望他们吃米或粽子,不要伤害屈原的尸体。端午节赛龙舟,也是屈原投江后沿袭下来的,意在表达和重现当时人们抢救屈原的情景。

端午节的清晨人们习惯拿上镰刀到野外割艾、割柳条,回来插在自己房檐下或门窗上,有人说,此风俗是为了蒙蔽天官,让他们误认为凡间疾病横行,门上和窗口都长满了野树,便不再打发病魔下凡。

端午节除纪念屈原、曹娥外,还有几种说法。第一说,认为端午节是庆祝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日。第二说,认为端午节是龙的生日,来源于吴越一带人民原来举行图腾祭的节日。第三说,认为端午节是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的。第四说,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第五说,认为端午节南、北方意义不同,南方纪念屈原,北方则是踏青春游的节日。第六说,认为端午节的许多习俗都是为了镇妖避邪。第七说,认为端午节是在纪念沔阳的四位劫富济贫的豪杰。

上一篇:小学家长会课件内容下一篇:交通工程系宣传部十二月份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