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长征纪念馆心得(精选11篇)
1.参观长征纪念馆心得 篇一
战火硝烟远去,红色记忆永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x周年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x周年之际,为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激发热情,开拓进取,进一步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6月23日至24日,监狱长罗元昌、纪委书记张雪雯、政治处主任黎德军带领各监区支委成员及部分优秀党员赴革命圣地土城参观了“青杠坡战斗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等,我有幸参加了这次瞻仰革命圣地的活动,受益匪浅。
经过约4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了革命圣地土城,来到这里,首先印入我眼帘的是一座座古老的房屋,村庄坐落有致,处处都似乎显现战斗的痕迹,经过讲解员的解说,我对这座革命古镇有了大略的认识,中国工农红军曾经在这里发生过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奇迹。
我们首先瞻仰了青杠坡战斗遗址,在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前,我们向红军烈士敬献了花圈,重温了入党誓词,监狱长罗元昌作了讲话,他要求大家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发扬革命先烈的英勇战斗精神,扎实开展好“手抄党章100天活动”,发扬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敢担当、多奉献的精神。这里的气候热得不用说,整个人就像在蒸笼里一般,但是每一个参与的同志都精神抖擞,踏着先烈们曾经战斗过的土地,每个人都心潮澎湃,忘记了烈日酷暑,汗水虽然湿透了每一个人的警服,但大家都希望能多呆一分钟,以表达对革命烈士的缅怀和崇敬。
瞻仰完青杠坡战斗遗址后,我们来到了“四渡赤水纪念馆”,通过参观,我们重温了红军长征那段艰苦而辉煌的历史,特别是举世闻名的四渡赤水。纪念馆详细介绍了四渡赤水战役的全过程,系统地展示了“四渡赤水”出奇制胜的战争史,突出讲述了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途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指战员军事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精彩华章,凸显了四渡赤水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四渡赤水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最惊心动魄、最精彩的军事行动,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在川、滇、黔边围歼红军的计划,摆脱了敌军的围追堵截;是长征途中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战斗;是毛泽东军事指挥的“得意之笔”;是我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的运动战典范;是中国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而成的。此次战役中,中国共产党人铸造了不怕牺牲、不怕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伟大革命精神,强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的胜利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伟大象征,“四渡赤水”精神将永垂史册。
看着纪念馆陈列的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再从“一渡赤水”到“四渡赤水”场景展示,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革命前辈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不怕牺牲、矢志奋斗的坚定信念。战火硝烟的岁月已经远去,但革命的精神永远铭记于我们心中,为中国革命伟大事业鞠躬尽瘁、流血牺牲的共产党人我们一个也不会忘记,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激励着我们在闪闪发光的党徽下勇往直前,迈向新征程。
今天,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快乐的工作着,没有了战火硝烟,没有了枪林弹雨,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和平幸福的生活。我们要牢记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和平之不易,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敢于担当、勇于拼搏的精神状态,保持对工作和事业的激情,珍惜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换来的美好生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作为监狱安全稳定的护航使者,我们肩上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工作中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妥善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扎扎实实做好改造罪犯的工作。同时,结合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专题教育活动,坚定理想信念,严格要求自己,坚决做到听党指挥,忠于职守,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伟大的监狱事业中,为监狱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2.参观长征纪念馆心得 篇二
1. 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
2. 时间:1935年2~5月。
3. 经过:
1934年10月中旬,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共8.6万余人, 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 开始长征。红军突破国民党军的层层封锁线, 强渡乌江天险, 于1935年1月7日占领遵义。1月15日至17日, 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 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 红军在毛泽东等人的指挥下, 在敌军重兵围堵中灵活机动, 穿插迂回于数十万敌人之中, 四渡赤水, 把几十万敌军甩在身后, 并迅速南渡乌江、佯攻贵阳、西进云南、威逼昆明、抢渡金沙江。5月上旬, 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的指挥下, 3万多红军凭借六条木船, 历时七天, 在禄劝皎平渡顺利渡江 (红三军团第十三团在禄劝洪门渡口渡江) ;与此同时, 罗炳辉领导的红九军团, 也从平彝 (今富源) 进入云南, 连克宣威、会泽等县城后, 从东川的树桔渡口渡过金沙江。红军顺利渡过金沙江, 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6月中旬, 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 8月恢复红军第一方面军番号, 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 先期结束了长征。
中央红军长征途中, 于1935年2月4日至14日、4月23日至5月9日两次转战云南, 在云南境内先后活动28天, 途经威信、镇雄、平彝、宣威、沾益、曲靖、马龙、寻甸、东川 (今会泽及昆明市东川区) 、巧家、嵩明、昆明、富民、禄劝、武定、元谋等16个县境, 先后攻占威信、马龙、宣威、东川、嵩明、寻甸、禄劝、武定、元谋等9座县城。其间, 中共中央于2月5日至9日在威信境内的水田寨花房子、大河滩庄子上、扎西江西会馆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扩大会议, 史称“扎西会议”。会议决定由张闻天接替博古担任中共中央负责人, 讨论通过了张闻天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 做出了红军向川滇黔边发展的决定。
4. 中央红军过云南的遗址:
(1) 扎西会议会址 (“鸡鸣三省”标志碑) ; (2) 柯渡红军纪念馆; (3) 皎平渡、红军渡江纪念碑、禄劝洪门镇 (红三军团第十三团渡江处) ; (4) 会泽扩红遗址 (雕像) 、东川树桔渡 (红九军团渡江处) ; (5) 元谋龙街渡、红军标语等。
二、红二、六军团过云南
1. 领导人: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
2. 时间:1936年3~5月。
3. 经过:
1935年11月19日, 战斗在湘鄂川黔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17000余人, 在完成了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任务以后, 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的率领下, 从湖南桑植县的刘家坪等地出发, 开始长征。红二、六军团突破国民党中央军和地方军阀的层层封锁, 从湖南转战到贵州, 四进四出云南:1936年3月6日, 红军首次进入彝良县境, 3月15日出云南;3月16日, 再入彝良县境, 至3月18日出云南;3月20日, 进入宣威县境, 至3月29日离开云南;4月1日, 进入平彝, 至5月14日全部从云南中甸离开滇境, 在云南境内活动68天。其间, 经历了回旋乌蒙、挺进滇中、威逼昆明、横扫滇西、抢渡金沙江、翻越大雪山等艰苦的转战历程, 途经彝良、镇雄、巧家、平彝、宣威、沾益、曲靖、寻甸、马龙、嵩明、禄劝、富民、罗次 (今禄丰) 、禄丰、盐兴 (今禄丰) 、楚雄、牟定、镇南 (今南华) 、大姚、姚安、盐丰 (今大姚石羊镇) 、祥云、宾川、鹤庆、丽江、中甸和昆明市的官渡区、西山区等28个县 (区) , 攻占了寻甸、富民、盐兴、楚雄、镇南、牟定、姚安、祥云、盐丰、宾川、鹤庆、丽江、中甸 (今香格里拉) 等13座县城。
1936年4月下旬, 在丽江石鼓至巨甸60余公里地段上的5个渡口, 1.8万红军仅用7只木船、十几只木筏, 历时四天三夜, 全部渡过金沙江, 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实现了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在四川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 奉党中央命令, 红二、六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 另将第三十二军编入第二方面军建制。在朱德、刘伯承、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力争下, 红二、四方面军决定共同北上。1936年10月22日, 红二方面军在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结束长征。
主要战斗有宣威虎头山战斗 (红军在云南最大的战斗) 、禄劝普渡河铁索桥之战、寻甸六甲之战 (红二、六军团长征中最激烈的阻击战) 、宾川州城之战、迪庆奔子栏阻击战等。
4. 红二、六军团过云南遗址:
(1) 宣威虎头山烈士陵园; (2) 丽江石鼓渡口、纪念馆、红军与船工雕像; (3) 中甸中心镇公堂; (4) 噶丹松赞林寺。
三、云南各族人民对红军的支援
1. 数千人参加红军。
红军每过一地, 纷纷打开土豪劣绅的仓库, 把粮食、布匹、衣物分给穷苦百姓, 并四处张贴布告, 书写“打土豪、分田地”“打倒贪官污吏, 铲除土豪劣绅”等宣传标语, 宣传革命道理和红军政策, 号召穷人参加红军。红军的宣传和行动, 为劳苦大众指明了出路, 唤醒了人们的革命要求, 广大群众认识到红军是自己的队伍, 纷纷报名参加红军。据不完全统计, 红九军团在宣威扩红300余人, 在会泽短暂的三天内即扩红1500余人, 是红九军团自长征以来扩红人数最多的一次。红二、六军团在宣威境内沿途扩红近百人;在禄丰元永井, 呈现出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争当红军的动人场面, 500多人参加红军;在祥云, 七八百被迫守城的壮丁争先报名参加红军, 红军说服部分年老体弱或年纪太小的同志回家, 并发给路费, 其余500余人加入红军, 这是红二、六军团长征过云南扩红数量最多的一次;其余各地还有不少人参加红军。经过宣传, 沿途数千人参加红军, 为红军增添了新鲜血液, 壮大了红军队伍和力量。
2. 收留掩护红军伤病员, 为伤病员疗伤治病。
红军一路开监救人, 开仓放粮, 打击土豪劣绅;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还帮助群众劈柴挑水, 和群众嘘寒问暖, 得到了云南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 他们纷纷帮助红军收留掩护伤病员, 为伤病员疗伤治病, 为红军补衣服、打草鞋, 鹤庆白族龚银凤大妈机智救红军、富民赤鹫永富村农民杨得春护养小红军的故事就在当地传为佳话。
3. 为红军筹粮筹款, 做翻译、当向导。
红军抢渡金沙江时, 丽江县共有71人给红军当过向导。在中甸休整期间, 红军以贺龙名义发布公告, 向藏族群众和僧侣阐述红军性质和纪律, 并热情接待了藏族同胞, 向松赞林寺赠送“兴盛番族”锦幛, 向一些喇嘛发委任状。在红军民族、宗教政策的感召下, 寺院、商人为红军筹粮6万多斤, 还派僧侣为红军做向导、当翻译。
4. 帮助红军渡江。
皎平渡张朝满等37名船工, 禄劝洪门渡8名船工, 东川树桔渡饶树清、张朝兴、王文亮等船工, 石鼓渡口李顺才等28名船工帮助红军渡江, 丽江鲁桥乡长、开明士绅王瓒贤帮助找船工和船, 22名木匠、铁匠为红军做“筏子”。
四、红军长征对云南革命的影响
两路红军过云南, 经过云南7州 (市) 34县 (区) , 对云南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宣传群众, 播下革命火种。
红军征途所至, 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打富济贫, 除暴安民”, 留下了上千条标语;使广大群众认识到红军是人民自己的队伍;宣传“北上抗日”“抗日救国”, 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2. 恢复重建了中共云南地方组织。
3. 扎西会议作为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载入党的光辉史册;
建立了红军“川滇黔边游击纵队”云南支队, 对反动派开展武装斗争。
4. 开展民族、宗教方面的工作, 取得成效,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心得 篇三
长征,是对理想信念的考验;长征的胜利,是理想信念的胜利。坚定理想信念,今天依然需要。
没有光大,再伟大的精神血脉也难以传承;没有传承,再丰厚的精神财富也难有价值。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受到了多方面的更为严峻的考验。
学习和弘扬红军战士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满怀信心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我们对长征精神最现实的纪念。同学们,让我们以伟大的长征精神来激励自己,在这个崭新的时代,奋发努力吧!
4.纪念长征胜利85周年心得体会 篇四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我们要深刻总结长征的伟大意义和历史启示,深入阐述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就如何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提出六方面要求,为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注入强大思想动力,提供了行动指南。
时间的沉淀让历史更加清晰呈现,岁月的磨砺让精神放射耀眼光芒。85年前,英雄的红军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党和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回首风雨如磐的长征路,“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正因此,红军将士才能无惧牺牲而勇往直前,才能克服生命禁区的极限挑战,完成“震惊世界的行军”,在历史深处镌刻下“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
革命理想高于天。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长征永远在路上。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只有不忘来路、不忘初心,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才能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只有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明确方向、奋勇前进。
5.淮海纪念馆参观心得 篇五
――杨重阳
清明节前夕,为缅怀革命先烈,煤化工研究院党支部和车间工会组织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共12人,在煤化工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张波的带领下,踏上了江苏省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馆之旅,参观学习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淮海战役纪念塔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东南郊的凤凰山东麓,纪念塔高38.15米,塔的上端雕刻着由五角星、步枪和松籽绸带组成的塔徽。塔身正面镶嵌着毛主席当年题写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镏金大字。塔座正面镌刻着镏金碑文,记述着淮海战役的历史经过以及烈士们前仆后继、广大群众奋勇支援前线的英雄事迹。
我们一行十几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终于来到了淮海战役纪念馆。大家不顾旅途疲劳,下车后直奔那抑幕已久的纪念馆大门奔去。
看着矗立在远方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眼前的它是一座四四方方,简练的石碑高耸在山间,几乎没有任何修饰。站在塔前,我们一行人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排着整齐的队伍向那些英勇献身的烈士们三鞠躬。那一刻,我想,用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描述那一段惨烈的历史,都无法表达后人对先辈的感激与怀念。绕着纪念碑,我看到后面是一面环形的墙,墙上那密密麻麻的名字让人透不过气来,为了今天这样他们根本想象不到的好生活,先辈们付出的是怎样的代价?一个人的一生,就浓缩为墙上冷冰冰的字迹,一个人的故事,都隐藏在无语的岩石上,让我们用一生去读懂他们吧。
随后我们准备去军事纪念馆看看,沿途看到粟裕将军的骨灰,静静地安放在纪念塔旁边。将军戎马一生,如今再也不用在硝烟中穿行,再也不用在炮火中沉思,再也不用为失去战友而悲痛。站在粟裕将军身边,站在他的士兵们身边,今天的我们,也是为战争而生的吗?先辈们冲上战场的时候,被刻上墙的时候,也许根本来不及想这个问题,但是,他们赢了。
来到军事纪念馆,进入展览大厅,庄严肃穆的氛围一下把我带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眼前的雕塑中,感悟到浓浓的硝烟,嘶鸣的战马,缠着绷带,手握钢枪的勇士,一切离我们是那么的近,也是那么的远。
在这庞大史画卷中,我难去复述,只是那一个个细节,一件件展品,让人心潮起伏。谁都知道当年解放军的装备非常差,但现场看了之后,才明白军民的智慧,已经将这种差距缩小到了极限。那汽油桶中的炸药包,被国民党军队称为“原子炮”,令人胆寒。而那单薄、破旧的军装,虽然一点也不出人意料,只是当它活生生地摆在面前时,总难以相信。最后一个展厅展出的是牺牲烈士的遗物。淮海战役中,能够核对姓名的烈士约3万2千位。放在那一张张年轻的、模糊的照片下的,往往都是一张张鲜红的立功证书。有些烈士连照片都没有,只有后人凭着记忆,用淡淡的铅笔,勾画出那同样年轻的、威武的脸庞。
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感言,不愧有“世界上最大的陆战博物馆”之称,特别是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多媒体互动化展览手法,让参观者对淮海战役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这次徐州之行使我们大家受到了一次难忘的爱国主义教育。
6.参观长征纪念馆心得 篇六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也是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7月2日上午,由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主办的“红色基因,我们传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主题演讲比赛在莆田第一中学春霖艺术馆举行。来自全市各级机关青年干部、企事业青年职工、青年教师、大学生村官以及青年学子等34名选手经层层选拔,进入决赛。
当天,选手们围绕“福建人与长征”的主题,结合自身实际,用饱满的情感和铿锵的语言诉说了一个个红军战士不畏牺牲、英勇顽强的英雄事迹,展现了当代青年人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的昂扬斗志和坚定决心,精彩表现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比赛间隙,主办方还设计了长征知识现场互动问答环节,引导观众在聆听演讲过程中一同回忆和学习长征故事。
据介绍,在建党95周年既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之际举办本次比赛,旨在进一步弘扬长征精神,引导广大青年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珍惜当下,以实际行动为莆田发展和文明城市的创建贡献一份力量。
7.参观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 篇七
今天所部组织我们参观了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缅怀先烈的事迹。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中,在一张张照片中,在一件件遗物的直观呈现中,场馆内再现了当年的历史场景,紧张而又激烈的战斗氛围感染着每一个人,我们更烈的感受到当年发生在连云港战争时期那段可歌可泣的烽火岁月,先烈们不顾个人安危,出生入死。
在鲜红的党旗下,我们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大家表示要永远铭记革命烈士为实现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立下不朽的功绩,时刻以他们为榜样。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让我认识到先辈们敢于奋斗,甘于清平,为了劳苦大众,为祖国、为人民牺牲生命,在恐怖的环境中,宁死不屈,用自己的鲜血和年轻宝贵的生命捍卫了党的尊严,用顽强惊人的毅力同敌人做不懈的斗争,为党和人民奉献了自己最后的力量。他们对敌人充满了仇恨,但他们同样是血肉之躯,同样有人间柔情,对同胞,对祖国,他们同样有着常人那种深沉的爱,这种爱是伟大的,是基于爱国的基础之上的,是崇高的。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为理想而献身的崇高气节、伟大人格和坚韧精神,这正是我们后辈人应扪心自省并付诸实际之急迫所在,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所在。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对我的影响很大,使我受到了教育,我要以此为动力,加强学习,加倍工作,努力向上,以此来报答那些值得尊敬的革命烈士。我将永远铭记我们现在的优异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应该倍感珍惜,决不能因优越的生活条件而遗忘艰苦奋斗的精神,时刻谨记先辈们的功劳,一定要认真学习现代科学,励志将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我们民族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8.参观乌兰夫纪念馆心得 篇八
2015年暑期到来了,即将面临的就是暑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可以使我们远离家门,亲近社会,使我们找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改革开放中走向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锻炼环节,为增强同学们爱国主义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全民学习革命先烈的崇高思想品德和道德风范,使革命先烈的宝贵精神得到传承和保留。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对中国梦的理解认识,进一步树立实现中国梦,建设祖国北疆亮丽的风景线,增强对基层和群众的真挚情感,提高建设幸福内蒙古和美丽中国的实际能力.围绕庆祝建党94周年,纪念五四运动96周年,为缅怀革命先烈,牢记历史,我们呼和浩特支队第四分队特地组织了开展“感怀峥嵘岁月,弘扬五四精神”,我们来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乌兰夫纪念馆,进行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在此活动之前,队长特意联系本队队员并召开了小分队会议,同时也制定了本次活动实施方案,并给我们这次活动拍了照,写了这次活动的记录,分工明确,讨论了如何让活动进行的顺利。
第一天:我们来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乌兰夫纪念馆,并主动联系了当地的相关人士,听说我们来此的社会实践的活动,表先出非常高兴的表情。双方还签订了“实践基地协议”建立了有效的合作关系,为帮助实践分队工作的顺利开展,当地政府还联系了乌兰夫纪念馆的管理人员为我们提供了实践场地和相应的活动用具。当地政府热切的为我们详细的讲述了乌兰夫的英雄事迹,他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为了革命的胜利,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了革命的正常进行,放弃了自己安逸的生活。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自己的爱国情怀,用自己的生命照亮了革命前行的道路,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深爱的土地。听完相关人士的介绍,我们对乌兰夫有了深刻的了解,对他的事迹铭记于心,我们对他充满了无限的敬意和崇高的爱戴。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乌兰夫纪念馆,进行了彻底的清理。我们利用扫帚打扫了纪念馆周围的垃圾,我们徒手拔掉了纪念馆周围的杂草,烈日炎炎,我们并没有感觉到累,经过我们为期2~3个小时的不懈努力,脏乱不堪的纪念馆变得干净了许多。虽然烈日当空照,但是我们也没有喊苦喊累,大概是乌兰夫的事迹深深的感染了我们,同时是因为我们对乌兰夫的无限敬意是我们行动的动力。我们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的刻苦精神。当天我们也进行了相关的血循环,例如,条幅宣传,走街串巷进行访问,问卷调查,为他们讲解了一些关于烈士颜昌龄的英雄事迹,让他的革命精神发扬广大,使他的事迹家喻户晓,是人们对他的事迹铭记于心,让他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代代传承。
第三天:我们早早的来到了乌兰夫纪念馆,进行了最为重要的一步,我们自觉的站成一列,由队长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乌兰夫民族英雄的英雄事迹,看到了许多乌兰夫生前用过的书记和许多办公室后的资料,为了内蒙古他奉献了很多,虽然听了好多遍,说了好多遍,但是我们没有厌倦,仔细听完,我们有秩序的进行了献花,把我们用心亲手制作的花环,小白花献给了我敬爱的烈士,虽说我是自己制作的吧,但是也充满了我们对他的无限敬意,接下来,我们进行了默哀三分钟等一系列活动。
就这样,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到此结束了,虽说实践短暂,我们的确过得相当充实。同时,我也很幸运的有这次社会实践的机会,是自己得到了锻炼,并且认识了好的内蒙古工业大学的小伙伴,增进了许多友谊!
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因为社会化是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的,是每个人必须面对和经历的。大学生社会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才与发展,甚至有可能关系到我们一生。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角色的转变,强化其角色类型的分辨能力,角色扮演心态的健全能力,角色的适应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生社会面对巨大压力打好基础,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9.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有感心得 篇九
在学长学姐的带领下,步入纪念堂的大门,就可以看到在广场中心有一座红军战士周佳塑他拿着一杆长枪笔直的挺立着,象征着革命烈士们的不屈不挠与强烈的斗志。
走进前厅,几十米长的烈士浮周雕也着实震撼着我的眼球,浮雕描绘的是一群革命先烈当初斗争的场面。整组浮周雕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焰,浮雕正中间刻有气铜色委文字。看着墙壁上先烈们一个个年轻时期意气风发的面孔,为了革命的胜利抛头颅。不惜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就如方志文同志说的"敌人只能欠下我们的头颅,但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守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啊!
“家慈五男二文留独子,先父三又维死为人民”,讲述的是曾延生同志一家人的故事。这位母亲养育着五个男孩和两个女孩,两个男孩和两个女孩早年夭折,剩下的三个男孩中曾延生夫妇和他弟弟曾炳生都为国牺牲,他的父亲曾彩芹也为革命三次入狱,惨死狱中只留下曾山同志一人,这副对联是对这个家庭一家满门忠烈的真实写照,在这真实的写照下,也彰显了江西老区人民对中国革命作的的卓越贡献。
10.参观王蔚纪念馆心得体会 篇十
回望过去,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界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做好一件事”。这个世界无所谓完美,无所谓十全,无所谓全能。法国画家雷根德,一生只画花,尤其是玫瑰,任凭政权更迭,血流成河,他只顾画他的玫瑰,以一种“将强烈的.审美加入严格的学术和科学中的独特绘画风格”,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谱成了《玫瑰图谱》。
中国历史上,他用时代的最强音,发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怒吼,他就是李白,一生只写诗,可谓中国的诗魂。力士拖靴,贵妃磨墨,醉后舞剑,撒入豪肠,三分肃成剑气七分酿成月光,秀气一吐,就是半个唐朝,一生诗作数不胜数。他是发光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照耀着,奔腾着,炽热着。
找寻现在,在和田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曾有一个人,将“专注一事,终其一生”作为一生的信仰,他就是“和田人民的儿子”――――水利工程师王蔚。他在中国最干旱的和田地区工作33年,终其一生为和田地区的水利事业和民族团结无私奉献。58座半水库,24座永久性渠首,75座电站,3200多公里防渗渠,2万多公里水利渠道等工程,改变了和田地区的水利状况,结束了和田人民饮用涝坝水的历史。站在塔克拉玛干的两沿,这些水库在狭长的绿洲上依旧浇灌着和田人民。
王蔚工程师多次踏入昆仑,翻越高地,跋山涉水,反复测绘,在他选定的岗位上鞠躬尽瘁,用毕生心血,造福了各族百姓,只为和田人民的幸福水。有了像王蔚这样的建设者、奉献者,新疆和田这块土地上才有了蓬勃发展的火热景象,他就像乌鲁瓦提的含义一样,一个“伟大的父亲”。
纵观五千里豪杰,横看八千里英雄,他们何以立?何以战?千人千词,莫衷一是。可在我看来,先贤的光芒如天上的繁星,如今照亮了我们,给了我们智慧之光:专注一事,终其一生!
在这样的时代和氛围里,格外怀念一种风情:自知,自控,自制,心无旁骛,一生只挖一口井,直至清泉涌出,源源不断。
11.参观长征纪念馆心得 篇十一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学习长征精神,任何一种精神,都是历史时代的产物,我们今后要继续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下面是整理的关于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教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
“长征”——一个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名词。那么,何为长征?长征又有什么意义呢?相信能答上来的同学就少了吧!今天,我听老师讲了长征的故事,又回家上网查了有关长征的资料,使我了解了什么是长征,中国红军为了革命,不怕牺牲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红军——一个被称为天下无敌的队伍;红军——一个能克服一切困难的队伍;红军——一个不怕牺牲的队伍;红军是一个创造举世无双的壮举——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队伍。
在看资料的过程中,我几度落泪,为何落泪,为宁可牺牲自我,去保全集体的团队精神落泪。资料上见到当年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率部队为红军垫后。掩护主力队伍撤退以后,他们只剩下四五百人。等到他们撤退的时候,湘江已经被国民党封锁了。他们又饿着肚子翻山越岭退回到湘西打游击。撤退途中,陈师长腹部中了敌人的子弹,他命令其他的战士撤退,自己来掩护,不幸被敌人抓住。敌人非常得意,在抬着他去邀功的时候,陈师长把自己的肠子掏出来扯断,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9岁。这个故事让我流泪,长征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红军战士为了大部队的安全,牺牲了自己,如果一支军队,一个民族拥有这种精神,那就无坚不摧了。
长征胜利了,是由千千万万个战士用生命换来的胜利;是由千千万万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堆积而成的胜利。草地上,小红军不骑将军的马,不吃将军的粮,最后英勇牺牲了;雪山上,军需处长为了把棉衣发给每一位士兵,自己却成了一座永远的“丰碑”;沼泽地里,一个士兵为了救陷在沼泽里的战士,自己却永远的埋在了沼泽地里……在这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我才知道我们生命的宝贵。爬雪山,过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们都出色地完成了一项项艰巨的任务。因为他们只有一个坚定的目标:新中国!
或许有人会说,在我们现在的和平年代,纪念长征已经失去了意义。错,这是大大的错!我们今天纪念红军“长征”,已经没有了战火纷飞的氛围,七十年前艰苦程度甚至超乎我们的想象,但其精神却会永远激励着我们。毛主席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我们今后要继续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因为,等待我们的人生之路还很长很长。红军长征精神永存!
篇二:教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
任何一种精神,都是历史时代的产物,在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整的红军长征中,培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上,它与其它不同阶段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一起构成中国革命的精神长廊,铸成中国革命之魂。伟大精神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历史变革和物质产生的强大动力,鼓舞和激励千百万群众投身于伟大的事业中。精神力量在推动中国革命建设事业中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长征精神一直受到全党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它“永不过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仍然需要长征精神。首先,“红军不怕远征难”是我党和人民坚韧不拔、顽强奋战、勇于开拓精神的体现和生动写照,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进行新的长征同样需要“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开拓精神和革命气魄,同样需要亿万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也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精神,要达到这一点,就要具有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坚定信念。其次,党和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的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发扬不畏艰险的开拓精神,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相反就遭到挫折和失败。再次,艰苦奋斗是改造世界的一种实践,无论什么条件,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总要有这种永远开拓前进的创业精神。
长征精神能够形成发展,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广大共产党员心里,体现在共产党员身体力行的先锋模范作用中。唯有如此,它才具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弘扬长征精神,是时代的需要、人民的呼唤,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篇三:教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
两万五千里长征,铸成了中华民族钢铁一般坚强的信念,教会了炎黄子孙磐石一样顽强的意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在长征期间写下的不朽诗篇,这首诗充分表现了红军们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不畏艰难困苦,坚持顽强拼搏的艰苦奋斗精神。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体会长征的不易和艰苦,我们第一初中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举办了一次模拟长征活动,重温长征精神,踏上了二十一世纪新的长征之路。
这天早上,我们呼吸着清晨特有的新鲜空气,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坐在班级里,同学们交头接耳地谈论着,从他们飞扬的眉角和炯炯有神的双眼就可以看出,他们对这次长征特别有信心。同学们阳光的笑脸让我对这次活动充满了期待。
在我的苦苦等待下,第一支队伍终于浩浩荡荡地出了校门。飘扬的红旗走在队伍的最前头,毫不内敛地张扬着我们坚持到底的决心。走在队伍中,我们仿佛就是当年英勇的红军战士,带着势不可当的锐气,向着胜利的彼岸冲锋。
怀着对红军战士的怀念,我们抵达了目的地。我们席地而坐,拿出先前准备好的面包和水,大快朵颐起来。这时,几位同学走到我们面前,站成了队,放开嗓子唱起了《歌唱祖国》,嘹亮的歌声饱含了对红军战士的尊敬和怀念,饱含了对现在幸福生活的珍惜和满足。一曲终了,同学们响亮的歌声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叫好声不绝于耳。在休息的最后,我们全体师生齐唱了一首《我们走在大路上》,为我们此次远足活动留下了最美的痕迹。
回来时的路却不似来时的平坦大路,处处是蜿蜒的山路,调皮的石子儿无时不刻不在与我的脚掌亲密接触,于是原本我们脸上信心满满的模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僵硬紧绷的哭脸,渐渐的,有同学撑不住了,发起牢骚来。就在这时,不知道是谁大声起了个头:“团结就是力量……”大家纷纷唱了起来,疲劳的感觉渐渐消失,我们的信念,重新坚定起来。
这次长征,不仅仅是一次远足活动,更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正是长征,教会了我们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的勇气,在苦难当中满怀希望的坚定。
篇四:教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
光阴荏苒,一晃80年过去了。80年前的长征,红军表现的英勇是史无前例的。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副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
茫茫长征路,途中艰辛谁能体会?寒风刺骨,风如刀一般割在脸上。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长长的队伍,宛如一条巨龙在云雾中蜿蜒盘旋,慢慢地蠕动……夜,伸手不见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坚强的红军战士硬是咬牙挺过来了,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在7天内走过了600多里的黑草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长征》读起来总是那么令人振奋,使人倍受鼓舞。是呀,敌人的围剿算得了什么?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得了什么?只剩几根铁索,令人毛骨悚然的泸定桥又能算得了什么?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和杳无人烟的黑草地,这些被人们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险”,不是都被我们这些坚强的红军战士征服了吗?
虽然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但红军前辈们留给我们的丰硕的精神财富是永存的。他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对革命理想和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无比忠诚。英勇顽强,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憧憬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历史使命。他们高尚的品格永远是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永远激励着我们。
这使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语录:“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没错,长征是宣言书,它不仅宣告了共产党的胜利,更是宣告了我们建设祖国的决心。长征是宣传队,它既向人民宣布共产党是解放他们的队伍,还向我们宣传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长征是播种机,它播下了无数革命的火种,也播下了我们这些还未发芽的种子,总有一天我们会结出累累硕果报答祖国。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在这庄严的历史时刻,老一辈革命家点燃的革命火炬,无疑要靠我们擎起,祖国灿烂的明天也都要靠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开创。如今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应该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而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参观长征纪念馆心得】推荐阅读:
学习习总书记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砥砺前行,继续发扬长征精神09-04
参观铁人纪念馆心得体会08-03
参观李大钊纪念馆心得体会-李欣09-08
纪念长征胜利体会07-28
基层单位学习习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心得体会08-14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观后感08-20
小学生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优秀作文08-27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09-07
参观周邓纪念馆报告讲解11-07
秉承长征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心得体会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