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报社实习日记

2024-10-19

在报社实习日记(精选13篇)

1.在报社实习日记 篇一

关键词:反思日记,儿科,实习护生,教学

临床带教是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护理临床带教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完成角色转变、走向独立工作的关键[1]。反思日记是指通过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以记录日记的方式对所学知识和所获得的经验进行反思的一种教学方法[2]。儿科学作为临床医学一门特殊的分支, 对象有其特殊性, 给儿科临床带教带来了较大的难度[3], 而传统的临床带教形式单一, 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了提高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将反思日记应用于带教中,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儿科实习的68名护生为观察组, 其中男6名, 女62名, 年龄21岁~22岁 (21.5岁±0.4岁) 。同时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科实习的70名护生为对照组, 其中男7名, 女63名, 年龄21岁~23岁 (21.7岁±0.8岁) 。两组护生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学安排

根据实习大纲要求, 两组护生在本科室轮转时间为4周, 由同一组带教老师完成临床带教工作。

1.2.2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护生入科室后由护士长进行入科教育, 然后分配带教老师, 由带教老师实施一对一师徒式传统带教。观察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反思日记的教学方法。具体内容: (1) 在护生入我科当日由护士长对护生进行统一培训, 讲授反思日记书写目的、意义及格式。要求护生将自己在本科室实习过程中观察到的事物、亲身经历、体会和感受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每篇反思日记只记录1件临床事件, 字数不限, 但要求护生在本科室实习的4周中完成4篇~8篇反思日记。 (2) 反思日记每周上交带教老师, 并由其帮助护生完成反思日记, 批阅日记。对质量不合要求的日记, 在反馈中进行指导和纠正;对日记中出现的疑惑和困惑时, 及时进行答疑解惑;对符合标准的日记, 进行鼓励并适当引导护生深入思考;而对日记中出现不满、难过、委屈等情绪的护生, 及时对其进行疏导。 (3) 定期开展反思小组讨论会, 为护生提供一个反思和共享反思的平台。讨论会由科室护士长组织, 每周1次, 每次由挑选1名护生讲述自己日记中的典型事件和情境, 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然后全体护生共同讨论, 交流各自的认识和感想。最后护士长进行点评和总结。

1.2.3 评价指标

(1) 出科考核:两组护生出科前均接受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 (2) 问卷调查:采用自编问卷了解观察组护生对书写反思日记效果的评价, 发放问卷68份, 回收有效问卷68份, 有效率为100%。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χ2检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人 (%)

3 讨论

3.1 反思日记有助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评判性思维又称批判性思维, 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识别假设, 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 做出合理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法及形式, 也是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4]。反思日记通过日记的方式反思, 护生通过记录反思日记, 记录自己临床实践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学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评判性思维技巧适应各种复杂情况, 通过自我反思审视自己所采用的思维技巧和价值取向, 促进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本研究结果显示, 92.6%的护生对书写反思日记有助于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持肯定态度。

3.2 反思日记有助于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技能, 加强护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必经之路, 是理论结合实践的最好方式, 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伸[5]。反思日记以文字形式展现了护生在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工作的思维和操作过程, 反映了护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途径, 能够更好地挖掘自己的优势和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 从而不断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加强护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89.7%的护生认为反思日记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技能;86.8%的护生认为反思日记能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3 反思日记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进护生与带教老师之间的感情

由于儿科的各项操作技能难度大, 加上患儿不配合, 家属的维权意识强, 使护生产生紧张及恐惧心理, 挫伤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6]。反思日记在促使护生主动进行自我了解与自我反思的同时, 也是护生与带教老师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媒介, 使老师从护生角度分享护生的学习经验, 帮助护生整理思维、澄清疑问, 减轻护生的心理负担, 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 彼此相互尊重, 提高护生的归属感, 进而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7]。研究结果也证实, 85.3%的护生对反思日记能提高学习积极性持肯定态度;而88.2%的护生认为反思日记能增进自己与带教老师之间的感情。

总之, 将反思日记应用于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 可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秀银, 杨柳, 张春丽.儿科护理带教难点及其对策的研究[J].当代护士, 2015 (4) :172-173.

[2]郑海燕.反思日记法在《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学报, 2012, 19 (7) :25-27.

[3]闻芳, 张芳, 景玉芳, 等.实践情境教学法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 30 (5) :65-69.

[4]Price B.Applying critical thinking to nursing[J].Nurs Stand, 2015, 29 (51) :49-58.

[5]蒋文秀, 林春秋, 刘学春, 等.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体会[J].全科护理, 2015, 13 (30) :3089-3090.

[6]谢丽丽, 王雷刚, 王莉桦, 等.儿科临床带教质量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 2015, 23 (1) :164-166.

2.报社实习日记 篇二

在法制日报实习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把通稿改成新闻稿。由于法制日报是报道法制类新闻的党报,所以记者经常会出席一下公检法司部门举办的活动,这些政府部门有专门的宣传部门,在每次活动后都会把活动通稿发给记者。第一次接到通稿时有点茫然,以为感觉通稿写的非常好,时间、地点、事件都很清晰,于是做了很小的改动就把稿子发给老师了。结果被老师批评了,说我写的稿子没有新闻点。

通稿一般都是流水账,按照顺序把政府的活动详尽的表述了出来,而新闻则不同,一定要有新闻点,把最具新闻点的部分写在导语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倒金字塔形式。例如北京市公安局出台了针对外国友人的七项服务措施,通稿中就详细的描述了每项措施。而在改稿的过程中就要挑选出其中最具新闻点的一项主要来写,因此最后的成稿标题就是其中的一项措施,其它的措施只需一带而过。

★ 大学生报社实习日记

★ 报社实习工作总结

★ 报社实习报告

★ 报社实习总结范文

★ 报社实习总结

★ 报社实习工作总结

★ 检察院毕业实习日记

★ 行政管理毕业实习日记

★ 服装毕业实习日记

3.在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三

在现在社会,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报社的实习报告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1

实习单位:xx画报

实习时间:20xx年6月25日-8月25日

从20xx年6月25日-8月25日,我在神州诗书画报社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纸媒的人来说,这份工作是有一定挑战性的。在实习期间,我学习到了很多在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增加了不少阅历,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很好地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之处,这些难得的收获使我受益匪浅也必将对自己以后的实践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很感谢学院安排这次实习,感谢报社众多老师给我们的辛勤指导和热情帮助。现在,我把自己的实习情况简单的总结一下。

选择《xx画报》作为实习单位缘于学校校友会的介绍,《xx画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唯一一份集诗书画于一体的书画类专业周报。神州诗书画报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为立足点,以遵循“权威、高端、精品、创新”为办报宗旨,不断发现和推出具有投资潜力和学术价值的书画艺术家。后来的经历证明我选择本报实习是正确的选择,本报的老师对我和我们一起实习的同学都很关心,及时给我们答疑解惑,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尽量让我们不至于浪费宝贵的时间,每天都有事可做。本报的记者不多,所以每个人的任务就比较大,每天都很辛苦,刚来报社的第一天我就感觉到了他们都是那么的敬业,那么的热爱这份工作,对于我们这些实习生也是当做朋友一般,经常跟我沟通交流,指导我们的方方面面,在工作和生活方面都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

首先,我先将自己在报社的主要工作做一下简要的概括。

在报社正式上班的第一天刚好是周一,报社每周一都开例会,总结上周工作的同时制定新一周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我们刚到的这些实习生就一一做了自我介绍,之后主编皆我们的学姐就给我们发了十期报纸,先让我们学习本报报纸的基本布局,阅读相关的书画类文章,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觉得自己的鉴赏力和阅读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对纸媒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接下来,我们有幸参加了本报社举办的第一次大型的活动“神州好丹青”,这次活动旨在发掘一批功底深厚、技艺精湛、潜心创新的实力型国画家。我们全程参与了该活动。在活动的前期,我们做的主要是宣传工作。

主要内容是:

1、搜集整理全国各地美协、画院以及与艺术密切相关的各种资料;

2、向美协、画院、画廊邮寄附有我们“神州好丹青”活动招募启事的本报周刊以做宣传;我们一共发了登有启示的五期周刊;

3、写信封,在两周时间内,我们一共写了将近五千份信封,并且在写信封的时候还要核对邮寄地址是否准确无误;

4、之后我们的任务就是装期刊、粘信封、去邮局寄送整理好的信件;

5、我们还通过短信平台来宣传我们的活动,由记者部搜集整理国家画院的通信录,之后我们对其发送“神州好丹青”的招募启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虽然做的事情有点琐碎,但是却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虽然每天做的工作比较简单,但我却觉得很充实、很快乐,同时也磨砺了我的意志和耐心,我觉得这些品质是以后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是以后工作所必须具备的。

完成了前期的宣传工作之后,就进入了工作的中期阶段。在这个阶段,我所做的工作有:1、将附有征稿启事的信件以及短信发送出去之后,就有一部分有意向的参加本活动画家打电话来咨询,我们的任务就是接听电话,解决来电咨询的问题,而且周六、周天我们也加班帮忙接电话;2、整理来稿人员的信息,并将其电脑存档、信封记录、文件柜保存;3、国家画院的招募启事发出去之后,我们还将各位画家的联系方式这一宝贵的资源进行整理、存档;

除了全程参与“神州好丹青”这个活动外,由于报社前期人员比较缺乏,我们也协助报社的行政人员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工作内容如下:1、去邮局办理大型业务;2、报社还办了“乡村美术教育计划”,是一个给甘肃各地以及四川泸州中小学免费发送本报社报纸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的工作是搜集整理四川以及甘肃各中小学的地址以及联系方式;3、给每期的画家打包邮寄每一期的报纸;

其次,我要总结一下自己在这段实习期内的感悟、收获以及体会

在这次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在理论课上学不到的东西,包括理论在实践方面的运用。这来两个月的实习对于我来说真的很难忘。

第一次要把事情做好,对待工作不仅仅把它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更应当作一种艺术来做。做就要争取做到体现自己程度的最好。在本报的实习中,虽然干的工作技术含量不大,但是却需要百倍的耐心和毅力,对自己要有严格的自律自求,要严于律己,通过踏实的工作,尽可能做好每一件事,同时积极向别人学习,逐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水平。

在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2

我把我的南都之行总结为五个章回:适应、体味、历练、感悟,中间插叙我采访“卖命少年”的经历。

南方天空很高,但我需要走出疏离感

6月24日清晨6点,一夜未成眠的我走出东莞市火车东站,广场上很多乞讨的儿童,我紧跟在一个高大的陌生男人身后,以求安全。因为听多了东莞的乱,我必须严加防范。

戒备森严地走进这座城。

24号下午我去报社见了站长王海军,他是我们学院的毕业研究生,李贞芳老师帮我联系到这个珍贵的实习机会。王站长和颜悦色,比我百度到他的照片要年轻帅气,我们聊一些学校的人和事,可惜我的脑子有点记忆短路,明明昨日才从那个地方走来。我首先要找个地方住下,报社两个职员租了三室一厅,现空了一间房,求合租,我就住进去了。由此认识了三个“靓仔”:刘定国和刘沛,还有一条叫巴萨的大狗。刘定国告诉我:“都是男的,连狗都是个男的。”巴萨是萨摩耶品种,“看起来很强大,实际上很弱小。”这是后来对它的评价,我初见它时我确实很害怕。对狗都很戒备。

我说要做社会新闻,站长给我找了个指导老师:黄超。一个这么胖居然还挺帅的男记者,很爱笑,像一道阳光似的,我从心底打消了对他的畏怯之心。他把我带到办公室,把我介绍给办公室的老师们,一一问好后,他说:“这里的电话每一台你都可以随便用。”此后,和黄老师的交往虽然我还是恭恭敬敬,但不会以我惯常的作风:对老师敬而远之,我会跟他讲我的思路、我的困惑,与工作相关的或是无关的,都会直接跟他说,很轻松随意的关系。他也真诚地跟我分享他的经验、体会、采访和写作的技巧。黄老师要我别称呼他为“老师”,他说我们是“互相学习”,我知道这是谦虚,不叫“老师”那我应该叫什么呢?所以我一直叫他老师。

第一采访居然是一个独立完成,因为黄老师有别的任务,只能和我分头行动,我答应了,有点忐忑也有点期待,我不知道这个稿子该怎么做,但是我相信我一定做得到。这是一个劳资纠纷案子,16个工人因加班费和无故解除劳动关系等原因向公司索赔百万。据说在东莞,这样的纠纷很多,工人有工人的权益,工厂有工厂的苦衷。

每天上班,办公室是我开门,总是要等很久才有记者来上班。初来的几天,我每天第一个去,坐着看半天报纸,然后上网找料,经常找不到新闻线索,我心里很着急,几乎都是老师给我一个电话,联系一下,就开始出去或者电话采访。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彷徨。

这段时间我是报社唯一的暑期实习生,下班后我就直接回家,有时候做点饭,叫刘沛一起吃,他我能做这么多的菜,佩服得不行,然后聊天,但是吃了饭后他进他的房间,我开始打扫卫生,完了就一个人在客厅看电视,有时候会看书,很早就睡觉。半个月,每天就这样过。除了采访的出租车上,我没有想过要看看东莞的风景。

在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3

每天上班,办公室是我开门,总是要等很久才有记者来上班。初来的几天,我每天第一个去,坐着看半天报纸,然后上网找料,经常找不到新闻线索,我心里很着急,几乎都是老师给我一个电话,联系一下,就开始出去或者电话采访。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彷徨。

1、高温系列采访

才来了一天,也还不认识什么老师,带我的老师又常年不在办公室。史老看我们有点小空,于是,让我和另外一个实习生去外面采访一下高温下的务工人员。我们在九莲社区门口发现了一个缝衣服的阿姨和两兄弟的修鞋铺。一翻生疏的招呼后,就开始和他们聊了起来,虽然他们都不愿意多讲,更不愿意我们把他们写到报纸上去,但最后也勉强地了解到了我们需要的信息。回来努力写稿,直到下午一点多才记得还没吃饭。

2、稿件不能发

夏老师常跟我说:“自己去找找有什么好写的,然后发到我邮箱。”由于我还没有自己的消息网,所以,我经常去论坛找还没被发掘过的消息。突然被我发现了有关移动集团彩铃的帖子——“我的彩铃都被和谐了!”心想着终于找到可写的了,于是我打电话去了移动的人工服务台,以办业务为由取得了一些信息,也写了一篇稿子,心里很喜。第二天,夏老师就来办公室说这篇稿子不能发,因为报社的领导和移动的老板关系很好。这样的理由我很无语,不得不接受,也算是一种体会。

3、电话采访

电话采访是采访中经常会用到的,而最经常用的号码就是114查询台。在这期间,我电话采访过游泳池的水质检查、救救白血病小孩和康师傅“自来水事件”。电话采访最容易吃闭门羹,打过去不接或者告诉你应该找哪个部门,采用迂回战术是常常碰见的。“康师傅”的事件我不知道打了多少电话去各个公司,比如统一,都只有“嘟嘟”的声音,看来还是要平衡下自己的情绪。

4、实习生出差

据说,我们报社实习生是不能出差的,而我却偷偷地去了,还是代表整个报社,说来心里也挺慌的。我们报社和杭州电台、电视台联合主办了一个“和谐中秋”的活动,主要是在全省评选最感动的外来务工人员。夏老师突然有事,我战战兢兢地一个人去了,什么都不知道的小菜鸟,就这样跟着他们一行人去了台州和温州,跟着采访了三个人,一切还算顺利。这种处在初级阶段的人,还是在旁边多学习老师们才是对的。

经过这四个星期的社会实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一些在课本中无法学到的东西。怎么跟不同的人相处,怎么跟不同身份的人说话,怎样处理突发的状况。还有一些是我将要学的知识,比如摄影和新闻写作,这些我都在实习中提早得到了锻炼。社会实习是验证实力的“试金石”。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的大舞台,我才真正体验到自身知识的欠缺,能力的有限。任何理论知识只有与实习密切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行不行,实习中看!

通过实习,我在各个岗位上都得到了锻炼,并且对于如何将理论与实习相结合有了新的体会。

1、做记者,深入到工作第一线采访,锻炼了自己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并对采访的准备、技巧和总结整理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学习借鉴他人、分析内外因素、克服内外矛盾。

2、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上至报社社长、主任下至普通记者、编辑员、广告员,形形色色,各具特点,同时也培养了我对不同事情的独特观察,锻炼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有益的基础。

3、加班撰写稿件,不仅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还让我学会了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准确地抓住新闻点。

4、经过报社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我懂得了做工作首先要热爱这项工作,只有热爱了才能干好这项工作,还懂得了处世之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5、在思想认识上的提高。从报社老师们身上不仅学到了业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他们身上那种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奉献精神。记者编辑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光有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求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要求自己的写作水平一定要过硬。

4.大学生在报社的相关实习报告 篇四

大学生在报社的相关实习报告,关键词是实习报告,报社,

的9月对于我来说,的确是一段难忘的回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因此心情很忐忑但也很开心。我明白自己要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还要与报社的老师沟通好,与其他的实习生协调好人际关系,去面对种种未知的困难和挑战……

我被安排到了采访中心部门。负责带我的陈老师告诉我,法治快报就是作一些贴近百姓民生的调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反映百姓心声。他负责的是民生维权那一板块。本以为老师会慢慢教我,谁知一来就得自己上手,一切自己做。实习第一天就被分配了一个新任务——售水机街头摆放存卫生隐患,自己独立找选题、联系采访、写稿。我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搜集售水机在南宁的分布及其工作程序,我的计划是熟悉这种供水方式的管理要求,其日常维护管理和水质卫生安全。我花了半小时,在网站上搜寻了许多活净水站信息。我开始了解无人服务自营业的售水机的一系列知识,了解它的构成,了解它的`国内与国外市场行情等。第二阶段,我需要做一份市场调查和分析。我在西大东门和秀灵路不同地点售水机附近采访了各年龄层和职业的市民以及他们的态度。接下来是生产厂家负责人和卫生部门调查了解,我寻找了自治区卫生食品监督所有关人员,请他们谈谈如何加强现制现售水卫生监督等,这些实质性的内容是以往学校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相当宝贵。在发给老师看后,还得到了他的赞赏。

近年来,一些小区居民的维权行为由于缺乏组织化的渠道,自己的权益无法得到组织性力量的有效支持和保护,越来越多地演变成群体性的冲突事件。在我实习的两个月间,老师和我相继报道了“凶吉号码”、“治理狗患还应以人为本”、“我区全面贯彻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政策”“住宅小区广告收益”“民办高校为抢生源乱发录取通知书”“售水机卫生隐患”“巨大保姆市场处于监管“真空”等等与市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变化或问题:房屋拆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以及教育、医疗、食品等。有新闻性,也有一定深度,在广大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通过操作多篇调查性报道,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新闻业务水平和独立操作深度报道的能力;了解了稿件的制作流程,学会了进行电话连线。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在这样优秀的栏目实习的经历,有幸和几位老师合作,向她们学习。在实习中与老师相处得很融洽,老师给了我许多锻炼的机会和经验指导,对此十分感激。没有采访任务的时候,我就看放在那里的旧报纸,那也是一种学习。

在报社实习的2个月里,我总共发表了20多篇新闻作品,这段实习经历使我受益匪浅。虽然一开始不适应,因为大家的工作进度都很快,效率都很高,凡事都要尽快做完,紧接着又是另一个任务。在两个星期后,我才慢慢适应,也慢慢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相信这对我将来的发展一定是有好处的。另外我感到所学的知识相当不足,以我现在的水平在社会上没有竞争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参加工作后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想象和现实确实有差距,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现在的我真的还有许多要学习的,工作的忙碌、心态的调整、与人交往、沟通技巧等等。再者,我认识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达到各个集团之间的利益平衡和良性互动,不但需要一个民主、法治的政府权威;也需要广泛的社会自治与合作网络。这将有利于有效地组织起公民社会的分散性管理力量,保障公民的正当权益,以及化解无可避免的社会矛盾。“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摆在记者面前的维权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不能有丝毫懈怠。最后,让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和感触,我深深的体会到记者这个职业的光荣与使命,让我懂得了我们要积极主动的适应社会,去面对竞争。

5.论报社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 篇五

1.1 平衡计分卡的理论发展

1996年, 卡普兰和诺顿的第一本专著《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出版, 标志着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建立。2001年, 卡普兰、诺顿出版了第二本书《战略中心型组织》, 对后三个流程做了进一步拓展, 提出了战略地图的概念, 但只作为一个步骤提出, 并没有给予完整的阐述。2004年, 平衡计分卡体系的第三本书《战略地图——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出版, 详细论述了四个流程里的第一个流程。由此, 如何描述清楚企业的远景和战略的问题, 得到很好的解决。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战略执行理论体系。

1.2 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四流程

平衡计分卡通过找出实现战略要素的衡量指标, 为衡量指标设定目标值, 为实现战略要素制定行动方案, 从而把企业的战略演化成具体的经营行为, 以保证企业战略的实现, 在企业的实践应用中发展成为战略管理工具。企业将平衡计分卡视为一个战略管理系统, 用来规划企业的长期战略, 他们利用平衡计分卡来完成重要的管理流程。平衡计分卡与战略管理的结合, 通过四个流程来实现, 即确定并阐明愿景和战略;沟通并链接战略目标的指标;规划、设定目标并协调战略行动方案;反馈和学习。

1.3 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四维度

(1) 财务维度。

(2) 客户维度。

通过顾客的眼睛来看企业, 从时间 (交货周期) 、质量、服务和成本几个方面关注市场份额以及顾客的需求和满意程度。客户方面体现了企业对外界变化的反映。

(3) 内部流程维度。

关注企业内部效率, 如生产率、生产周期、成本、合格品率、新产品开发速度、出勤率等。战略地图将内部流程分为四个大的方面——“运营管理流程、客户管理流程、创新流程、法规与社会流程”。内部过程是企业改善经营业绩的重点, 解决“我们擅长什么?”的问题。

(4) 学习与成长维度。

如员工士气、员工满意度、平均培训时间、再培训投资和关键员工流失率等。解决“我们是在进步吗?”的问题。

2 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可创新领域

2.1 维度内容、数量

在各维度内容方面, 实践中出现了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四种维度不尽一致的做法。企业着眼点可能是股东、顾客、消费者、员工、领导力、市场与顾客、战略开发、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中的任意几个方面, 在选定的维度中同时赋予财务目标尺度和非财务目标尺度来考察各维度的工作成果, 与平衡计分卡四种维度的设想不尽一致。

2.2 维度间的因果关系

卡普兰和诺顿主张的平衡计分卡模式假定各维度指标之间应存在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 但在实践中, 并非每个企业都要明确四种维度间的因果关系。

3 报社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应用

财务层面:在“提高净资产回报率”的战略目标之下, 提高生产率;提高经营收益。提高盈利水平、提高资产利用率、降低纸张成本的战略目标是盈利能力在行业中领先, 成为产业中的成本领先者;凭借优良的品牌形象, 提高经营收入。衡量指标主要有现金流量、经营性现金支出;销售总量增长率等。

客户层面:开发新兴市场, 进行市场细分, 主要针对高端客户、大学生群体进行开发。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 对版面设计等方面进行改进, 提高客户满意度。利用网站、手机报等新兴渠道, 处理好与经销商的关系, 以达到拓宽经销渠道的目的。衡量指标包括新兴市场的市场占有率, 客户满意度, 网上销售占销售总额的比例, 经销商毛利增长, 经销商满意度。

内部流程层面:四个战略性主题 (提高对市场洞察力, 提高客户关系管理水平, 提高职能管理水平, 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做到理解目标客户的需要, 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协助经销商提高管理能力;降低作业成本, 保持领先优势;保持设备质量, 提升设备功能等。主要衡量指标有投资回报率;经销商的品质评估;无计划的停工次数等。

学习与成长层面:战略性主题是团结协作且训练有素的工作团队。树立企业文化;建立员工核心能力、技术;建立先进、实效的应用系统是三项学习成长层面的战略目标。衡量指标包括员工的满意度调查、员工的能力与技能水平、系统的可用程度与实用度。

摘要:平衡计分卡由哈佛商学院教授卡普兰和诺朗—诺顿研究所所长诺顿倡导和提出。经过十几年来的发展历程, 平衡计分卡已经成为企业进行战略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实践的应用, 平衡计分卡理论不断在实践中充实, 形成了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理论。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流程,维度,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永玲, 毕意文.平衡计分卡, 中国战略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6.报社实习心得 篇六

2012年8月27日,来到单位报道。李主任交给我一份详细的培训计划,传达部长和部里对我们实习生的关心,并就专业、生活、个人学习等方面进行交谈。我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组织部对我的期望,认真按照培训计划的要求,锻炼自己的公文写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完成培训内容,以使自己能迅速适应组织部的工作。

上午,李主任派人把我送到报社,在报社里孙社长安排我到时政部报道,时政部负责人让部里的资深记者张珍带我学习。张记者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认真、非常负责的一个人。果不其然,在当天下午的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新闻发布会上,张记者告诉我要注意听领导的讲话,做笔记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要善于发掘出最有用的信息等等,这些对我在以后的实习经历中首席匪浅。新闻发布会结束以后,张记者让我写新闻稿,并向我交待了一些写作当中的注意事项。我把写好的稿子给她,她逐句阅读,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修改意见:比如新闻稿应突出重心,应用最简练的语言描述最有价值的事实,稿件的标题要醒目等等。我就这篇文章又做了细致的修改,最终使张记者满意。

第二天去人社局参加市第一纪检委地税杯廉控知识大赛,在赛场上张记者又告诉我很多写稿子应该注意的事项,参与活动应该发现的新闻点等知识,在下午的整理稿件中我的稿子得到了张记者的称赞。

在全市学习胡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的大会上,来自省理论宣讲团的肖文婷给我们做了一个精彩的报告,并对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做了透彻的分析。在会后,张记者告诉我写报告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不同题材的报告的写法。

周四随同市政协主席一起去十八里镇、华佗镇、薛阁街道魏武社区调研,并在市公安局参加市政协督办重点提案座谈会。在会上,张记者重点告诉我在没有领导演讲稿的情况下怎么去抓住领导讲话的重点,做笔记应该具有的一些技巧等等。我的稿子写好后张记者又仔细帮我修改了一遍,指出了我的错误和不足,并鼓励我好好学习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公务员。

在亳州晚报社实习的这一个星期,我最大的心得体会是做事情一定要认真,只有认真的参加会议、认真的做笔记、认真的接受批评意见自己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获得进步;其次一定要虚心学习,我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新生,没有工作经验,长久以来的“象牙塔”内的学习仅限于书本,书本以外的东西我几乎一无所知。幸好张记者给了我很多指导和训练,从刚开始时的无从下笔到现在能初步写出一篇新闻稿,我想虚心的学习和请教前辈是必不可少的;再次就是

一定要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大学里我也学习了汉语写作,只有与实习经历结合起来的时候我才真正发现了汉语写作的魅力,才找到公文写作的一些方法,才真正认识到学以致用的道理。

感谢组织部的领导给我这次在报社实习的机会,一个星期虽然很短,但我学到很多东西,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带来很大帮助,让我受益匪浅。

区组织部:邢凯

7.报社实习心得 篇七

我在《襄樊晚报》进行了为期4周的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受益匪浅,不仅熟悉了报社工作的各个环节,掌握了记者采写的工作方法,而且在发现自身不足的同时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

实习期间,我被安排到机动部跟张伟老师和包东流老师跑突发(社会)新闻。从此,我开始了和大学生活迥异的记者生活:每天早上7点就要挤公交车往报社赶;有时上午在宾馆采集会议新闻,但下午已经在农村采访斗殴的双方;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晚上10点钟还有采访任务……

由于我们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理论课的学习,所以初到记者的职位上,很多东西都不很熟悉,对社会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但是,每次有新闻线索时,我的指导老师都带我到现场,回来后让我自己写稿子,然后耐心给我修改稿件,并且告诉我应该注意的问题。到后来,老师就让我自己去采写新闻,自己找新闻点。我的实习指导老师高立也经常帮我分析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有付出便有回报,实习期间,我发表各类稿件共计52篇,同时我的新闻敏感性、职业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的素质。

在报社,我一直记着我来自武汉体院,我告诉自己不能够给母校丢脸。为此,每天早上都是我第一个来到报社,帮老师擦好办公桌,准备好采访本、录音笔等设备;每天晚上,记者都已经回家了,我还在报社反复比较自己写的稿子与编辑修改后的稿子,寻找其中的差距;有突发事件时,我立即从租住处出发在第一时间赶至新闻现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报社的一位记者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小宋,你不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实习生,但你是我见过的最努力的实习生。”我把这句话当作报社对我最大的肯定。

实习的一个月很短暂,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开始亲身体会到做一个好记者究竟该需要哪些素质。

第一,做一个好记者必须要有职业道德。做一个记者不难,难得是做一个好记者。在报社实习期间,常常有群众到读者接待室找我们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 他们总是十分热心却极其无奈。很多老百姓办不了的事情,比如说包工头厂拖欠工资,消费者权益没有得到保障,记者只要一句话一个电话就能给他们解决。我发现,为老百姓说话就会得罪很多单位,但是,记者是个需要爱心的工作,只让小部分人说好不是好,只有让老百姓说好才算好。

第二,做好记者需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尤其是机动记者。当有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你的节奏很慢,那么当你到达现场也许已经人去楼空,一无所获。这样,一条重要新闻的现场性就会变得很淡。甚至,报社会在和同城对手的竞争中落在下风。

第三,实习时要给自己定好位。在实习中,在态度上要把自己当成学生,虚心请教;但是在做新闻时,一定要把自己当成报社一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

8.报社印刷企业的质量管理初探 篇八

一、变革企业战略目标

印刷企业从注重经济目标转向注重社会目标, 实现双重目标的尽量统一。只有报社健康发展, 作为报社细胞的印刷企业才能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传统的“效益”理论, 是印刷企业舍本逐末, 杀鸡取卵的做法, 而给社会造成不良的经济竞争后果, 污染了印刷行业经济竞争环境。所以, 企业获取信息要快, 资金周转要快, 决策、生产、反馈等均要快。对于印刷企业来讲, 快的本质是降低时间成本, 适应市场个性化所决定的多品种、少批量、灵活生产的要求。

二、完善企业管理体系

印刷企业要有一支责任明确的三级质量管理队伍。一名副总经理主管企业的质量工作, 各职能科室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 进行宏观上的控制;各印刷车间由一名副主任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车间里有数名专职质检员负责全车间的质量检验工作;班组设兼职质检员, 负责备工序的质量柱验。这样, 企业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网, 各职能部门对职责范围内与质量有关的环节都要落实责任。同时企业要制定质量控制、质量评分等质量工作制度, 完善了产品质量标准、工序质量标准和工艺技术标准等制度, 明确生产处、质量处和车间的职能, 避免互相扯皮。

三、做好企业的标准化工作

对标准化的概念我们作了下面的定义: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制定, 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 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 最终达到实现提高产品质量。所以, 对印刷企业来说, 只有实施标准化管理, 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 使产品质量得到更好的促进。要做好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 首先要制定好企业产品质量标准, 将决定产品质量的参数值固定下来, 如印刷和打样的实地密度值, 点增大率、印刷套准精度等等, 使之成为产品生产的依据和质量评价的尺度。特别是印刷品的生产即具有生产工业产品的技术因素, 又有完成艺术品的审美因素, 而且大多数还在以目测评价, 难免为个人的感情、情绪、好恶所左右。因此, 需要我们找出控制产品质量的特性值, 并制定出切合本企业实际的宽严适度的误差范围。

四、强化企业基础管理

质量管理是印刷企业的基础, 基础工作做不好, 就难免要影响企业的效益。 (1) 透明性模式生产车间运用透明性管理模式, 能够使员工很清楚地看清自己, 看清别人, 自己的进步与落后也有明显的对比性。同时产量、质量、消耗与报酬直接挂钩, 多劳多得。每班组的产量、质量、消耗, 张榜公布, 对于月底总评为第一名的班组进行特别奖励, 每月每班组评出一名先进工作者进行奖励, 以示鼓励。 (2) 严抓基础管理。印刷企业在管理上的成功就是“抓反复、反复抓、抓重点、抓提高”, 管理无小事, 在日常事物中很多都是很具体、很繁琐、很微小的工作。但是从管理工作的角度上看却是大事。管理是个系统工程, 管理的每一个事件无论大小都具有关联性, 事事相连, 环环相扣, 一件小事如果失控, 很有可能影响大局。 (3) 执之以恒。把制度变为员工的自觉追求, 把管理方式变成员工渴望追求的目标。

五、加大质量抽查工作

由于报纸印刷生产工艺流程长、工序繁多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 使得产品质量事故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 印刷企业要专门成立质量抽查小组, 隶属质量处管理, 负责半成品、成品的抽查,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可以将事后检验变为事先预防, 企业要从加强自检、互检和抽检着手, 并把数理统计方法应用到印刷质量管理, 积极做好为客户服务的工作。

六、建立优良的职工队伍

质量是产品之魂、质量的优劣关键在人。一张报纸从发排到发布要经过十几个环节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 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是在人的操作和控制下完成的, 再好的设备与制度也要靠人来掌握, 人是影响产品质量的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只有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通过高素质人员的优良工作质量, 才能生产出精益求精的印刷产品为了。 (1) 通过竞争上岗、精兵简政, 把能者选上岗位, 庸者从岗位上减下来。 (2) 通过个人自学和集中培训等形式提高职工的理论素质, 通过《职工守则》规范职工的日常行为。 (3) 抓好职工队伍建设。狠抓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 引进和保留专业技术人才, 不断提升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前提, 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每年要招聘印刷专业大专院校的专业知识型人才, 来带动自己这支团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设立人才储备档案, 设立专业技术岗位内部职称评聘制, 确定技术岗位职称等级津贴, 内部职称评聘考核条件和办法略低于国家劳动部统一考核标准, 保障企业一线关键技术岗位的职工待遇, 专心投入技术工作, 避免论资排辈;建立企业培训基地, 各生产工序长年采取轮流受训, 为企业储备人才。

除以上六点外, 我们还要走科技之路, 做好技改和科学实验工作, 不断促进技术进步、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只有达到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技术水平三全齐美的境界, 企业才能焕发出生机, 永葆青春活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重心的转变, 报社印刷企业也从制造服务业转换为资讯产业, 同时印刷设备也向自动化、电脑化的方向发展。因此, 报社印刷企业的管理也应当尽快的实现现代化的转变,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

关键词:印刷,报社,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桂姣.印刷企业推行5S管理的必要性[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2003, (6)

[2]李保琳.山西人民印刷厂的质量管理经验[J].印刷标准化, 2008, (11)

9.报社实习经验 篇九

实习中的体会与心得

时光如梭,我们在校的日子很快过去了,虽说还有一年的时间,学校安排让我们在学会大部分的专业知识后,就让我们亲身投入实践中去,让我们亲自提前做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日后课程的学习与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专业工作的竞争力,在2008年9月2日至9月30日的学校实习期间,我选择了在陇南报社分散实习,在这里我不仅巩固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有了机会充分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受益匪浅,并且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刚进报社的前两天,我对学生环境到工作环境的转变觉得还很陌生,因此我用了两天的时间了解的报社的环境与机制,这对我此后在报社的实习有了很大的帮助,我相信对报社工作机制的熟悉对我以后从事相关行业也会有很大帮助。在随后的一个星期里我分别在陇南日报和陇南日报晚刊上发表了四篇稿件,同时跟随记者学习采访,自己也独自采访了几次,觉得记者这个工作很辛苦,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得到了肯定,感受到了做记者的快乐与满足。在“为何武都小商品市场多为湖北人经营?”这篇稿件的编辑审查中,编辑给我提了一些我的稿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学到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明白的真道理,真知识。在切实的采访中知道了现场采访,亲身经历对记者写文章的重要性,没有经历或是没有深入就没有发言权。在我采访下水道塌陷对居民行人造成的不便时,记者要求我要深入事故地,深入居民区,切实的去感受这些不便,这样的文章才能反映出真感情,文章才能深入人心。这篇关于下水道的新闻刊登后,许多人开始关注了这个问题,编辑告诉我说,这就是新闻人对社会所做的一点贡献,这番话在心底深深的鼓励了我,使我更加热爱新闻工作。随后我又采访了武都小商品批发的湖北经销商等一些社会软新闻,涉及经济版,社会传真版等晚刊版面,同时跟随记者在日报上也发表了几篇新闻稿件,包括会议新闻等一些时政硬新闻,在陇南报社实习我觉得对我的收获很大,我并没有跟着固定的某个记者,而是把所有的记者都当作老师,搞好与记者,编辑的关系,从而跟着不同版面的记者去采访去写新闻,领会了各种新闻的写作方法和采访技巧,在实习的这段不长的时间里,我想不管是在专业方面或是人际关系方面的这些社会锻炼,对我以后的从业都会又很大的帮助。

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记者带着我去采访,去写新闻,虽觉得紧张很认真,但因为有记者在旁边却很有依赖感,后来记者只是给我提供部分新闻线索供我去采访,再后来就要求我自己去在生活中去发现新闻,去找新闻。我想这就是在学校课本中所学的新闻敏感性的锻炼吧。在实习的这段时间使我变得更加喜欢观察生活,有时走在路上都会不由自主的注意那些原先并不关心的事,想想有没有新闻性,因为我知道了只有多留心,勤奋努力,才能有所收获,有句话说机会只会给有准备的人,只有拥有大量的新闻素材,写新闻时才能得心应手,胸有成竹,而如果只是坐在电脑前,依靠电脑的优势去查资料,最终就会慢慢丧失自己对新闻的敏感性,只能变成一个十足的材料记者,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只是过分的拼接材料,好毫无价值可言,这样下去就会失去自己的竞争性,尤其是在这个高度竞争的社会,好多记者就是这样失足的。

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也有了许多体会与理解,真正理解了新闻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以前听老师讲课时,总觉得职业道德是一个很虚无的东西,但在报社的这段时间,我跟随记者采访新闻,撰写新闻稿时明白,不具备新闻道德的人是写不出什么好的新闻稿件的,写新闻不仅需要扎实的写作功底和新闻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很高的新闻职业道德,没有专业负责的工作态度,没有为新闻献身的精神,没有时刻的准备,没有实事求是的钻研调查,就算写出新闻,那也是没有灵魂的文章,虽说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但缺少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新闻就算成功的写出来,那也是平淡而空洞的。在报社里实习时

有个记者曾告诉我,记者要把自己工作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报道的新闻就是自己的孩子,要倾注自己的一切,去使它最大限度的起到新闻报道应有的效应。

在采访中,我深刻的感觉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采访“武都小商品市场多为湖北人经营?”时,其中涉及许多商业秘密时,确信采访对象是不会告诉我的,而我需要知道他们货物的来源,我试着采用了新闻心理学的部分知识,如当我提出了能否将进货的渠道的联系方式能否透露时,被被采访的经销商回绝了,他们很自然的满足了我的最初要求,达到了采访的目的和要求。这次采访的成功应用,大大提升了我的自信心,觉得只有将知识充分的利用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管是新闻心理学,新闻写作采访,还是新闻摄影学的应用,都能将其应用到实践,为实践服务。

在采访与写作的这些过程中,由于每次采访所涉及的行业,事件都不同,这就要求记者需要有广泛的知识储备,记者告诉我说,我们写出来的东西上到专业人士,下到识字老妪都要看的懂,看的明白。有人说记者就要是通才,什么都要懂,这样才能行遍天下,这样,我们的知识储备还远远不足,我们还需不断的努力,尽力去弥补这些差距,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也是我当务之急所必须去实践的东西。

在报社实习的这段时间我也遇到了许多困惑,举个例子说,在写稿件“北山药王殿急待修缮”一文中,我根据材料写了一些实际问题,其中提到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责任到人的希望

时,编辑将这一段删除了,说是新闻只可说事实,不可太尖锐,否则会招来有关部门的反感,招来麻烦,让我觉得很郁闷,在随后的采访中,我听从了编辑的话,只讲事实,然而编辑说好时记者却说不太怎么好,原因是新闻写的要有深度,不可一味的平铺事实,写的要有深度,尖锐;对于记者与编辑的话我很迷茫,真不知道在写文章时该何去何从,不知如何才能准确的把握这个度,这也许就是记者与编辑之间的矛盾吧。我想这应该是刚进入实际工作时所遇到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当时真希望这个困惑应该是我对这个新职业不熟悉所造成的。后来,我明白了,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长时间从事新闻行业,从中去用心体会,从中去磨合,才能理解这个困惑,但我想这个矛盾的解决,一方面需要记者在下笔时慎重考虑,一方面要正确的认识记者与编辑的关系,虚心接受建议,但不可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失去自己的分格,否则就会使自己的文章落入庸俗,平庸,过于圆滑,而起不到应有的新闻效应。

10.报社实习总结 篇十

习惯了每天从教室到食堂再到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习惯了从小到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习惯了春去秋来四季轮回的运动??可如今的我们正处于学生时代与社会生活的过渡阶段,所以,我们必须要学着去离开那些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一切,学着去独自面对外面世界喧嚣的一切。实习,对我们这些大学生来说是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也是步入社会前重要的历练,更是寻找人生又一个起点的开始。

眨眼间,大一就过完了,以至于我还没来得及顾暇周围的事物,所以在今年的这个暑假我要抓住大一的尾巴,去追逐青春的脚步。不能让时间白白虚度了。7月25日,我怀着一颗忐忑的心,一份虚心求学的态度,走进了报社,开始了自己人生当中第一次实习生活。

二、内容

我进的是社会新闻部,这里每一个记者都有自己负责的任务和地理区域。我跟的老师,是负责体育新闻和新闻评论方面的。回想自己到报社的第一天,是那样的紧张,那样的胆怯。初来乍到的我,完全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前辈们,似乎各有各的事情,报社的工作似乎不同于其它,灵活性和独立性更强,而老师给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看报纸,要我在看报纸的同时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度与新闻的价值感,当时,我心里想怎么会有这样简单的任务呢?还真是看过了才知道,原来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报纸一看就是一上午,先不说精神集中了,脑袋里还得不断地在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越是看着,就越觉得昏昏欲睡,我强忍着自己不打瞌睡,心里想着,“这才第一天,我怎么能这样没出息呢?”最终在顽强地坚持下,看完了报纸,也领悟到了什么叫认真。就在这样的练习下,我开始对于新闻有了初步的了解。

1、一个人做事情必须要有计划,不能盲目地去干一件事情

从第二天起,我每天都会按时到报社,而且要比老师早到。等到了报社,就安静地坐在一旁看报纸,这样才能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在边看报纸的时候,边 思考着“什么新闻具有价值?怎样才能具有是新闻的敏感度?”做到有的放矢。 终于在第三天结束了整天看报纸的生活,老师给我安排了一个任务,要我和一个大二的姐姐去弄个关于“书信渐渐淡出我们生活”内容的深度报道。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有点不知所措,但想到什么东西都要经历一个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所以不管前方的路有多困难,我都会勇往直前。就这样,我跟着这个大二的姐姐好好地开始了我们的任务。

首先,我们要围绕主题拟定一个采访提纲,然后根据这个提纲布置采访的内容,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采访人物,记录他们所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我们采访的对象是从身边的人入手,还有关于内容比较权威性的机构,我们这次所要找的就是市邮政总局。作为新手的我任务是记录,那个学姐就负责询问问题。等到采访完,再把两个人记录的消息汇总,整理,删除,就开始写新闻稿。记得那几天,我满脑子都是这篇报道,一心就想做好给老师看,每天晚上忙着整理稿子到凌晨,大清早地又爬起来赶去报社和学姐商量着下一步怎么做。为了有好的新闻由头,我们还跑到了市邮政总局去采访了相关领导。终于,在三天后我们稿子成功地交到了老师的手里,真是“黄天不负有心人”,在老师的修改下,几天后我们稿件在晚报上发表了,这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啊

从这次的任务中,我学到了很多平常的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从这此任务中,我体会到一个人做事情必须要有计划,不能盲目地去干一件事情。这个星期也就这样过去了,但是我的知识,无论是在人际交往的方面,还是专业技能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2、一个人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有多能耐

第二个星期了,我又开始在报纸上寻找最初老师提出来的问题,看了好多的报道,好多的消息,好多的通讯,内心深深地感觉到了做一名记者的不容易。就在我沉思之际,另一位老师叫住了我,她交给我一个任务,要我在下午3点前把一些资料,变成一篇具有价值的新闻稿,接过任务后的我表示很有压力,因为这又是一次新的尝试。

我不敢怠慢,中午吃过午饭后,马上跑到办公室把那篇稿子认真的弄起来,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任务,接下来就得看老师的评价了,当时我心里很没谱,害怕自己没做好会使老师失望。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老师说我的稿件虽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思路还比较清晰,听到这,我如释重负。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将进一步完善这篇新闻稿,接下来的任务也是最重要的,打电话去询问当事人的一些情况并记录下来,再将这篇稿子围绕一个主题去写。说实话,胆小的我很害怕和陌生人打电话,心里很是纠结,矛盾了好长一段时间。但为了完成任务,我终于鼓起勇气拿起了话筒??还好当事人很友好,虽然他的回答和我的提问有点牛头不对马嘴,从我们的对话中还是获得了不少信息。回家后,拿着资料我又忙到凌晨1点,这篇新闻稿好不容易才完功。第二天把这篇稿子交给老师时,我看到老师满脸的微笑,心里又一次的如释重负。

看到晚报上再一次地出现了我的名字,我的稿件,满满的成就感又一次的弥漫在心头。随后的几天里,也许因为自己的持着,又或许是自己的认真,老师又给了我一个重大的任务,我也如实如果地完成了。在这个星期里,我深深感受到了写新闻稿的辛苦,也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关于人生的道理:“一个人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耐。”

3、没有什么事情小到不值得我们去挥汗,也没有什么事情我们尽了全力还不能做好。

时间在不停地奔跑,不知不觉中我在报社已待了两个星期,而在第三个星期里,我接过热线电话并进行记录,接待过求助者并进行了采访,跑过新闻并做了一回暗访。在此期间,如果发现有价值的新闻,老师便会带我一起去采写。这使我真正感受到了报业生活的压力,以及记者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由于我们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理论课的学习,所以初到记者的职位上,很多东西都不很熟悉,对社会知识的了解也很欠缺。但是,老师却十分耐心,每次有新闻线索时,都带我们到现场,回来后让我们自己写稿子,然后给我们修改稿件,并且不断地告诉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在不断的采访中,也让我的胆子逐渐大了起来,思维上也活跃了不少。

这段时间里,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严谨,一篇最简单不过的300字的消息,却也包含着5W: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5个要素缺一不可。这简单的消息也不能忽视掉她最起码的格式:一要注明“本报讯”,后面紧跟着是记者的名字,二是记者的名字一定要用括号“括”起来。我在这里阐述这一点,只是想说明,不管一篇新闻稿是大是小,他的严谨性都是不变之处,这让我坚信一句话:“没有什么事情小到不值得我们去挥汗,也没有什么事情我们尽了全力还不能做好。”所以我会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去挥霍青春的汗水。

三、总结

通过在报社期间的实习,不仅让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实践能力得到了增强,而且自己做到了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的效果。在这实践过程中,我逐渐熟悉了文化传媒方面的一些知识,并进一步体会到了做记者的辛苦,我还学会了怎样与其他人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在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收到良好的经济效果,也强烈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素质,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能,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较高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而且还需要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

11.论强化报社内控管理的必要性 篇十一

一、报社强化内控管理必要性分析

对于报社内控管理而言, 其最终目标就是促使报社发展战略得以实现, 其要求报社应当使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两者之间实现有效结合, 在报社经营管理过程中对有效策略进行合理选择, 从而使报社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并且创造长久价值。在报社发展过程中, 强化内部管理, 对内控制度进行建立健全, 这属于报社自身实际需求, 同时也是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的必须要求。报社内部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应当以自身实际情况为依据, 制定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的内控制度, 并严格执行, 这样才可保证报社稳定、持续且健康发展, 因此强化报社内控管理十分必要, 其具体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 对内控管理体系进行完善设计能够使报社运行保持良性循环。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 长期以来报社都是依据传统习惯性思维进行管理工作, 其所造成结果就是报社内部运营环节十分繁杂冗长, 并且效率比较低, 另外, 在当前大环境影响下, 报社内部财务思想保守, 在业务操作方面未能够尽职尽责, 在管理上不思进取。在当前大形势下,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为能够使报社得到稳定、良好发展, 一项必须任务就是设计与自身相适应的内控管理体系。在报社管理人员具有清晰思路情况下, 才能够使报社流程改造与再创造及标准化管理得到保证, 在具备良好控制环境基础上, 通过制控代替人控, 通过对科学会计管理系统的利用将传统财务管理工作情况改善, 改变以往主要依靠数据核算情况, 将主要内容转变为事前及事中控制, 使监督考核管理实现日常化, 从而使工作环境更加有活力, 并且具有更高效率。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要想将传统守旧思维改变, 促进新型战略计划发展, 这一点属于其主要途径。

其次, 在报社增收节支以及运营风险降低方面的内控管理属于重要手段。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 不同媒体之间竞争已经表现出挤压式状态, 报社为能够使自身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 首先应当将经营效率及效果作为主导目标, 并且应当使资产保证安全, 使经营保证符合规定, 还应当对经营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为能够使内控管理取到较好成效, 应当将各个环节作为入手点, 从而进一步促进目标成本管理, 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使各个环节流程实现优化, 使运行费用得到有效降低, 使开支得以合理压缩, 将资金盘活, 实施预算管理, 使监督得以不断强化, 避免出现资金浪费以及较大投资损失情况, 通过精细化流程管理使增收节支得以实现, 防止出现风险。

最后, 强化内控管理能够将相关工作人员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缺乏相关内控管理情况下, 报社内部存在很多违章不究、有章不循以及权责不清情况, 不同员工之间在素质上存在很大差异, 实际工作效率比较低。通过强化内控管理, 可对组织框架进行完善, 这对于整体执行力的提升十分有利, 另外, 科学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约束激励机制能够使员工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和谐企业文化能够对员工主人翁精神进行培养, 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对报社管理效果的提高以及报社效益的提升可得到较好带动作用, 可将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从而在媒体行业内报社能够有效增强其竞争力以及影响力。

二、强化报社内控管理有效策略

(一) 报社应当对内控风险评估加强重视

随着当前新媒体快速发展, 传统媒体受众人群大量减少, 这对报业收入及发展均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 所以当前我国很多报社已经实现转型, 其目的就是能够在非报业产业领域内得到一定现金, 从而使其市场竞争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另外, 在当前市场经常压力下, 经常出现有些报社由于盲目投资而造成项目亏损情况。所以, 报社应当通过市场调研、财务数据以及向专业人员咨询等方式, 对投资项目所存在风险及收益进行科学分析策划, 并且准确进行预测以及评估, 从而对每个投资活动可行性进行判断。另外,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财务等相关因素而导致报社内部存在风险加强关注。对于存在的不同内部风险以及外部风险, 报社可将相关风险管理机制建立起来, 对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准确识别, 对风险出现可能性以及危险程度进行科学评估, 在应对风险时注意防止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二) 积极创建良好报社内部环境

在报社今后发展过程中, 报社领导人及相关管理人员应当与自身实际特点相结合, 对内部结构进行合理设置, 从而创建良好内部环境。在设置内部机构方面可不必选择统一模式, 但是必须保证对管理效能提升比较有利, 并且要使信息流动保持通畅。当前, 报社内部规章制度都比较散乱, 很多领导在决策方面也比较草率, 其决策透明度以及正确度均比较低, 另外, 后期执行力比较差,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并无相关监督以及控制措施存在, 事后考核评价也都只是形式。所以, 报社内部管理人员自身应当具备内控意识,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将组织架构的完善作为重点内容, 则权责分配方面讲组织架构作为框架, 在报社发展过程应当具备明确发展战略, 应当对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以及机制科学性加强重视, 同时对具备凝聚力以及激励效果企业文化应当加强建设, 从而为企业稳定及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三) 对内部审计及监督职能进行强化

在报社发展过程中, 为保证其内控制度能够有效运行, 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应当对报社内控进行监控, 并且要对其进行客观评价, 不能让内控管理制度成为一种形式, 也不可仅仅局限于财务方面监控, 应当积极建立高水平、高素质人才队伍, 要能够真正实现防错防弊, 在事前进行较好预防, 在事中及事后对于工作过程中存在措施能够及时发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当问题出现时, 应当及时进行纠正, 并且及时进行处理, 同时应当提出相关预防措施, 并且应当给出相关改进控制措施, 通过对相关先进技术的有效利用, 从而使信息沟通过程能够得以有效缩短, 使监督工作能够得以有效实施。

三、结语

在当前媒体不断发展大形势下, 报社要想继续生存, 并且得到较好发展, 强化内控管理已经成为一项必须任务, 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清楚认识强化报社内控管理的必要性, 同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途径, 使报社内控管理得以进一步强化, 从而使报社能够在当前形势下提高其竞争力, 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超.报社内部控制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23) .

[2]肖小芡.完善信息化下的报业内部控制[J].福建电脑, 2011 (10) .

[3]王占奎.加强报业财务内部控制促进报业改革健康发展[J].中国科技财富, 2011 (23) .

12.报社实习总结 篇十二

by 张婷婷

《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回望当初

现在依然记得当初拿到记者站老师的联系电话时,心里的忐忑和无措。第一次来到法制日报记者站,在陌生的环境中,面对一群陌生人,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然而在分配好实习指导老师之后,黄老师就让我们看报纸,分析每版的定位和内容。我瞬间有了一种穿越回课堂的错觉,接下来的时间里竟也不那么紧张。

刚到记者站时,适逢两会,我们的工作量较小,大多时间是在办公室报选题写稿。在邮箱、网络上寻找新闻点,然后以新闻稿的形式写出来。第一次写的稿子具体内容是什么,我已经忘了,但我记得黄老师提出修改意见后,对我说了一句话:你要写的是新闻,而不是说明文。老师是在飞信上跟我说的这句话,当时我就愣住了,说不清是什么心情,只是看了好多篇《法制日报》上的稿子,才开始按照老师的修改意见改稿。

第一次采访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采访,是黄老师让我和韩筱一起做的行人闯红灯调查。之所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是因为之前出的采访,多是案件旁听、新闻发布会之类的,基本上是单方面的传输。而这一次社区版的行人闯红灯调查,才是我所理解的采访。

记者站的小孔姐姐给我布置任务的时候,听着挺轻松的:在人流量、车流量较大的四个路口,统计高峰时段和非高峰时段的行人过马路情况,有多少人坚持等待,有多少人闯红灯,有多少人犹豫之后跟随他人闯红灯,采访行人、交警和协管人员。真正到做的时候,才知道没那么简单。

单单是找有协管人员和交警的路口,我们就花费了不少时间,更别说在几十秒的时间内区分哪些人是主动闯红灯的,哪些人是跟随他人闯红灯的,并且及时统计三种类型的人流量。随后采访行人,也多是对我们爱理不理。当时很是沮丧,后来也相同了,毕竟,有个人跑上来问你为什么要闯红灯,大多数人都不会愿意搭理的。

还记得那次交稿后,记者站的老师请了经济部的老师给我们做讲座,郭老师突然过来找我说有人打电话找我。我吓了一跳,接了电话后才知道是询问稿子的事情,电话里,那位老师一直质疑为什么我们能采访到行人的姓名却没有交警和协管员的姓名。我一直跟她解释,交警和协管员不愿意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接连碰壁之后,我们换了其他路口找到交警协管员,谎称自己是学生会干部,学生会要做行人闯红灯方面的宣传教育材料,才能采访到的。老师原本要求我们拍的交警协管员的照片,也是我们偷拍的,他们不愿意面对镜头。后来那位老师让我把电话给黄老师,我很担心稿子能不能发出来,这是我和韩筱花了三天时间做了调查写的稿子,之后还和小孔姐姐反复交流修改才定的稿,我们都不希望汗水付之东流。最后看到报纸上的稿子的时候,才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写在最后

成功贵在坚持,我不敢说自己的实习是成功的,但不坚持,肯定不能成功。

从最开始的写一篇稿子要修改两三次,到后来写稿可以一次过,说不上是多大的成功,总归是得到了肯定,总归是有了进步。

13.数字化时代报社图书馆的建设 篇十三

虽然报社图书馆的出现是与报纸媒体的历史相关联, 但在21世纪数字化时代, 报社图书馆究竟还有没有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报社图书馆应如何转变, 才能因应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实现可持续发展, 服务好党的新闻工作?

在面对数字化时代报社图书馆的建设课题之前, 让我们先看看现阶段的报社图书馆的作用。

作为前数字化时代的报社图书馆存在着三种基本功能:1、自我装订本报社自成立之日起发行的所有报纸合订本及目录检索本, 自我装订建国以来中央级大报、各省党报乃至本省地区性报纸的合订本, 既作为新闻史料保存, 也供本报记者编辑即时查阅借鉴;2、自我装订相关新闻论文类杂志合订本, 及保存每年度的新闻年鉴, 供本报及新闻界同仁资料查阅和业务学习;3、保存历年购入的各类图书, 满足经济不宽裕年代报社同仁的业余阅读和资料查阅之需。

可以说, 在前数字化时代, 报社图书馆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建设, 很好地实现了以上三种功能, 为党的新闻事业起到了后勤服务作用, 为文化资源相对贫瘠年代做了专业的资料保存, 为所服务人群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采编人员的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迅速到来, 报社图书馆的以上三种基本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弱化甚至于被分散替代的趋势:1、由于几乎所有中央级大报和地方省级党报、都市报都实现了数据化, 即时的新闻报道、版面安排、版式设计甚至于历史资料均可通过网络实现即时迅捷的查阅;2、新闻业务类杂志的数字化也在同步进行中, 加之网上检索工具的强大功能和海量信息, 也使新闻专业类资料的保存和使用趋于被网络替代;3、随着公共图书馆的无偿开放, 出版事业的繁荣及人们个人经济的富裕, 报社图书馆无法完全满足同仁的阅读之需。

形势的变化是否意味着在数字化时代, 报社图书馆的存在不必要?对此, 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 “数字化并不意味着纸质阅读的消失, 电子阅读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替代纸质阅读, 但其最有意义的结果乃是纸质阅读的精英化。”对此笔者深感认同。本报图书馆除了管理几十种报纸合订本, 还保留了近三年的每日散报收藏。本报同仁们早已熟练掌握各种网上检索方法及版式设计的即时查阅, 他们认为直观的报纸原版查阅除为编辑工作提供直观的新闻回忆外, 历史感及过程感是重大课题研究的各种综合经验数据的生成所必需的。

约翰·希利·布朗在《信息的社会层面》一书中指出了信息和知识的区别。他认为, 信息是一种自我独立的东西, 人们可以将其取走、占有、存入数据库、遗失、寻找、积累、计算、比较等等。相比之下, 知识通常存在于人身上, 不能转运、接收及量化, 它难以取走, 也难以完全送达。报纸合订本作为图书资料的特殊存在, 更有其自我独立的价值。不久前报社图书馆在协助编撰出版《天下看海西》一书, 及即将出版的《海西听潮——福建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卷本时, 我们尤其感到这种价值的不可替代性。在此其间, 中央级新闻单位、省方志办、省电视台及多个设区市新闻单位都要求报社图书馆提供有关“福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相关文献性资料, 这让我们对于继续保有一个庞大而直观的报纸数据库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 同时也对办好数字化时代报社图书馆有了信心。

首先, 这是一个纸质资料与电子数字库共存发展的时代, 无视数字化趋势和轻视纸质化资料保存都使之偏颇。笔者就如何办好数字化时代的报社图书馆提出几点设想。

改变观念, 要将数据化时代的报社图书馆建设理解为报纸数据库建设。报纸数据库的建设既含有纸质资料的保存, 也有报纸数字化数据库的建设。以本报图书馆为例, 由于我馆保存福建省唯一一套完整的报纸, 这是本报的珍贵物质财产, 要按照国家规定标准, 在室内恒温状态下保存, 防潮防虫;配合本报数据化进程, 将未数据化的部分报纸数字化并制成微缩光盘保存。

力争实现报纸数字库的内部共享。由于报纸为酸性纸, 保存极为不易, 所有中央级大报及外省省报除保存当年合订本外, 建议向国家文献抢救办公室或该报社购入微缩光盘;与已实现数字化的报纸及新闻杂志进行数字资料共享;配合本报新媒体处的成立, 建立报社内部数字化平台, 为社内同仁实现所有报纸资料网上查阅。当然, 报纸微缩片之阅读, 也有其不便之处, 一般读者喜欢在电脑上阅读资料, 比较排斥使用缩影阅读机阅读文件。以当前数码科技, 已能将报纸逐渐改革采用数字影像扫描, 且在阅读上提供更为方便的阅读软件, 既能放大缩小变换角度, 也能随心所欲地排列所需部分, 较能被一般读者所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 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民族记忆的背影”, “活化石”, 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 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包括习俗、音乐、民间传说、烹调、语言、庆典、舞蹈、传统医药以及礼仪等。

新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大区”, 据统计,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涵盖所有十个门类, 项目总数共达3784项, 其中少数民族项目占95%以上。民俗、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等类别项目占项目总数的60%以上。新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已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是新疆互联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网站数量的多少与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络化传播的效果, 因此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传播现状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的分析。

1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 专门的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只有3个, 较多的是以网站频道、栏目和专题的形式出现。

根据Google、百度, 及新疆互联网协会的数据, 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收录情况进行了一个统计:

网站。从网站频道规划和网站内容来看其综合性较强, 包含的内容较为全面, 形式也较丰富, 是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研究成果网站。但是就目前而言, 此类站点大多侧重于对相关会议活动的通知发布, 对其他方面, 如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杂谈、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演变等介绍不够。作为综合类网站还缺少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创新的介绍、收录有价值的相关论文。表2列出了我区部分的综合类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

信息量、链接速度、更新周期、访问量等都是评定一个网站好坏的重要指标, 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的内容更新周期较长, 作为以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冠名的专门网站, 在我们数月的调查期间的信息内容根本没有更新过, 具体分析见表3:

综合网站在功能上还不尽完善, 没有设计站内搜索功能, 这可能与信息量小、点击率少有关, 据统计有些此类网站日独立IP竟然不到十个。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传播现状调研

文丨郜玉金李彩霞

摘要: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策的支持下, 呈现出较好的保护态势, 本文以调研数据为支撑, 通过分析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及其受众的现状, 针对目前此类站点资源匮乏、点击率偏低、页面响应速度过慢, 内容更新周期长和人才不足等问题, 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简述和分析, 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传播的改进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传播;分析

在Google中键入“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查询结果为1、147, 000项信息条目, 百度的查询结果为17, 600篇。从收录数量来看, 显然Google搜索引擎更注重收录文化遗产的信息。

下面根据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的不同分类做具体分析

(1) 综合类的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受。而且数字化资料管理与保存容易, 同时可以首先配合网络环境服务读者, 从而实现同业跨地区的报纸资源共享。

在条件成熟时实现报纸数字库的全民共享。网络发展使新闻资源共享成为现实, 也促使报社图书馆发生巨大变化, 并将以新的形式存在于网络环境中, 发挥新的功能。据全国第一家股份制整体上市报业协会消息说, 广东地区的报业媒体有望成为我国第一家股份制整体上市报业媒体, 它将以报纸媒体配合网络媒体, 手机新闻等多维形式展开工作。在报社图书管理的历史进程中, 纸质资料与纸质媒体将随着数字化进程, 发生从单一到多元化服务功能的嬗变, 至于是以有偿服务还是以无偿服务, 则是当今报业的一大课题, 不是本文所能涵盖。

报社图书馆应充分发挥报纸纸质资料与数字库的优先占有权优势, 积极介入图书出版。国内排名靠前的报业大集团大都拥有自己的出版社, 如上海的文新集团、广东的南方报业集团等都在图书出版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本报图书馆在《天下看海西》和《海西听潮——福建改革开放三十年》两书的编撰出版过程中, 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假以时日, 随着报业集团的壮大, 更深地介入图书出版, 则将又为报社图书馆增加一个极为重要的功能。

报社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除了要很好地为记者编辑提供信息服务外, 它还应该具备一种竞争优势, 为其他机构不可比拟、无法取代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报社图书馆适应、协调、驾驭内外环境、成功地从事信息服务的能力, 也就是有效地使用资源, 使其相互作用, 并从而产生新的资源能力, 当然这有待于报社图书馆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和自我的再定位。

上一篇:八年级生物竞赛试题下一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与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