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的原因与防范措施

2025-01-20

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的原因与防范措施(精选6篇)

1.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的原因与防范措施 篇一

1 材料自身问题

1.1 细集料含泥量过大。实际生产过程中用的石屑0.075mm以下的颗粒含有较多的黏土颗粒, 且0.075mm以下部分含量超过8%, 塑性指数大于4, 就会产生碾压推移现象。

例如在S307小莱线大修工程的施工初期, 上面层采用AC-13 沥青混合料, 目标配合比为10~15mm碎石:5~10mm碎石:机制砂:矿粉=47:17:32:4, 生产配合比为4#仓:3#仓:2#仓:1 号仓:矿粉=20:20:26:29:5。在级配设计初和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对1号仓的细集料进行筛分, 1号仓位0-3mm集料, 筛分结果如下:

根据上表0.075mm通过率与目标配合比, 通过计算分别得:2号仓、3号仓、4号仓中0.075mm以下部分忽略, 沥青混合料0.075mm以下部分主要由矿粉和1号仓组成, 级配设计初期占矿料的6.073%, 正式生产施工中占矿料的9.727%, 产生明显变化, 0.075mm以下的填料部分超过8%, 因此引起碾压推移。

经过不断的试验、分析最终找到了混合料中含粉量过高的两个原因[2]:一个原因是拌和站的除尘设备出现故障, 由于除尘设备长期使用, 不及时检修, 造成其无法很好地把粉尘清除;第二个原因是集料在设备中加热、二次振动筛分过程中的高温磨耗作用, 使其产生了较多的粉料。我们平时做的生产配合比是在拌和站系统未正常运行时取样, 而此时还产生不了大量的粉料, 因此检测不出这一问题。

1.2 采用强度过低的石料。如若选用的石料不符合规范要求, 形状细长扁平, 强度低、压碎值大, 混合料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的振碾下, 石料的棱角就会被挤碎、振裂, 产生粉尘。因石料的碎裂面没有沥青裹覆而产生滑动, 形成推移。

1.3 沥青质量的影响。沥青质量不好或其中含蜡过高时, 沥青黏度低, 与石料表面的亲和力小, 其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就受到影响。

2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问题

2.1 沥青的含量过多或混合料的级配不好。如果级配的细集料较多, 粗集料较少, 就会因嵌挤作用不足而难以形成骨架, 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产生的水平推力, 会使混合料产生推移。生产配合比中如果油石比过大, 混合料的流值也就会增大, 从而导致混合料的流动性增大。在实际施工碾压过程中压路机产生的水平推力使其产生推移。

在实际工程中, 合成级配A为初试级配, 合成级配B为改进后级配。

对对比比AAA、、BBB两两种种级级配配在在施施工工碾碾压压过过程程中中的的表表现现, , 合合成级级配配AAA产产生生明明显显的的推推移移, , 而而合合成成级级配配BBB未未发发生生推推移移, , 表表明混混合合料料级级配配设设计计中中粗粗集集料料偏偏少少, , 细细集集料料偏偏多多, , 混混合合料料就就容易出现推移。

2.2 层间结合问题。在沥青下面层施工过程中, 如果同步碎石下封层、粘层的洒布量过大, 封层或透层因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的高温影响而变软, 产生了一定的流动性, 在振碾过程中压路机产生的水平力就会导致层间错动, 产生推移。

3 沥青混合料施工和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3.1 温度影响。在实际中, 为了保证摊铺前沥青混合料的温度, 实际生产时会人为地提高混合料的出厂温度。但如果温度过高, 碾压时就会产生推移现象。例如在实际生产中采用了70#道路石油沥青, 各项检测指标都合格, 当摊铺温度在160℃以上时, 就会产生推移, 温度在125℃左右时, 则未出现推移现象。

3.2 在路面施工中摊铺厚度的影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施工方为了利益, 可能会偷工减料。当铺筑厚度小于混合料最大粒径的2.5倍时, 其中的粗集料就容易在碾压时发生滚动, 产生严重的推移现象;同样施工方为了交工验收, 在个别路段加大沥青面层的铺筑厚度, 在刚开始碾压时也会产生推移。

3.3 透层、封层施工质量影响。如果透层油的洒布量不满足规范要求, 撒布不均匀, 出现漏洒或者洒布过量, 就会在上层施工碾压时产生推移。洒布透层、封层前, 要彻底清扫基层表面, 如果表面石粉等细料残留太多, 形成 “浮料”层, 则透层油的渗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透层油洒布时温度较低、洒布量较少, 则层间静摩擦力降低, 起不到连接作用。施工同步碎石下封层时因碎石的洒布量过大, 在封层表面形成碎石层, 也会导致碾压时产生推移。碎石如果未经清洗干净, 表面粉尘太多, 也可能产生推移。

3.4 为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 应采取措施尽量消除推移的发生, 让路面能够满足渗水、压实度和平整度等技术指标的要求。产生碾压推移时可采取下列方法进行处理。

①控制原材料的质量。选择含蜡低、黏度高的沥青。骨料应选用压碎值达到要求且耐磨性强、嵌挤作用好并与沥青吸附性能好的碱性集料。

②加强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拌和中及时处理“糊料”或“离析”的混合料;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油石比、流值等指标。

③严格控制透层、封层的施工质量。在进行铺筑前, 必须保证下承层的顶面清洁。喷洒量应符合规范设计要求。

④减少离析, 适当增加拌和遍数与时间, 避免单台摊铺机的摊铺宽度过大, 采用多台摊铺机联合作业, 控制混合料在装卸、运输、摊铺过程中的离析。

⑤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摊铺温度, 摊铺温度应随气温变化进行调节, 一般正常施工控制在不低于110~130℃, 不高于165℃。压路机控制在2~6m/min的行进速度范围内。

参考文献

[1]田建文, 曹晓凤, 钱镤, 等.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病害综合治理措施研究[J].公路, 2006 (1) :12-13.

2.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的原因与防范措施 篇二

沥青路面横向裂缝产生原因与处治措施

沥青路面裂缝是公路工程质量通病之一,本文对高速公路的路面纵横向裂缝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找出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路面出现横向裂缝应采取的措施.

作 者:李步友 作者单位:昌吉州诺德公路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新疆,昌吉,831100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年,卷(期):“”(16)分类号:U416.217关键词:沥青路面 横向裂缝 处治

3.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的原因与防范措施 篇三

1 设计原因

通过部分高速公路路面结构比较,有些属于半干旱冰冻地区的路面设计图纸中未进行排水系统和防水层设计。由于路面无排水结构,且上面层多为中粒式结构,水易通过空隙或裂缝渗入路面结构中而无法排出。这些滞留在路面结构中的水,在荷载的作用下成为有压水,对路面基层获面层进行冲刷而造成路面松散剥落,特别是在夏季雨水条件下,动水进一步加剧集料上沥青膜的剥落。

2 施工管理及施工原因

2.1 施工人员及现场管理

近几年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的建设也呈跳跃式发展,国内路面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短缺,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施工单位还可能存在现场管理不规范,如不按照试验段所确定的机械设备组合配置,驾驶员也未按照试验段所确定的碾压遍数进行碾压,在这种情况下,沥青混凝土路面难免出现一些包括水损害在内的早期破坏现象。

2.2 原材料质量控制不够严格

集料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耐久性,如因集料料源的关系导致石料的压碎值、磨耗值、粘附性、等指标不符合要求,而使得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偏低;石料的含泥量超标导致与沥青材料的粘附性达不到规范要求,引起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剥落。因此,在工程管理中严把材料关,这可有效从源头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的发生。

2.3 温度离析与集料离析造成空隙率大

集料离析和温度离析都会造成部分路面空隙率过大而出现透水,也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的施工方面的主要原因。在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石料堆料方式及运输、混合料拌合、储存、运料车装卸料及摊铺的任一环节产生的离析,比如级配离析、温度离析以及集料-沥青离析,均会导致沥青混合料不均匀,粗集料集中的地方空隙率较大。尽管有的施工单位对粗集料集中的地方现场筛分细料进行人工填补,但所填补的仅仅是较薄的层面,均匀性和整体性也不可能达到要求,在行车荷载的动力压力下,空隙会很快连通,水份很容易渗入。研究表明,渗水系数与空隙率有密切关系,渗水系数更能反映路面离析的真实情况,。《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规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渗水系数宜不大于300ml/min,SMA宜不大于200ml/min.。温度离析的后果是压实度不均匀,致使空隙率均匀性差。沥青混合料的各种离析加速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水损害,致使沥青混凝土路面过早地出现松散、坑槽等病害。

2.4 部分检测、试验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的优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其他产品一样,路面工程必须要有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和严密的质量检验方法,表面上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是严格按照各项规定执行的,监理人员也按照监理程序签字认可。但由于各方利益因素,施工单位瞒报谎报,监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际试验数据与施工资料反映的数据相差甚大,有的甚至是相互脱节的,可以看出部分施工检测、试验数据没有起到以真实、可靠的试验检测数据有效控制和指导施工质量的作用。

2.5 裂缝导致的水损害

(1)横向裂缝。基层局部强度不足或收缩裂缝反射而引起沥青混凝土面层开裂,雨水从裂缝浸入,并渗入到基层表面,使基层表明被泡软,在汽车荷载反复作用下,粉浆通过面层裂缝及空隙被压到表面产生唧泥,基层表面被逐步掏空、产生网裂,使基层与面层处于滑动状态,从而加速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

(2)纵向裂缝。路床填料不符合要求,路基边缘不能超宽碾压,致使路基边缘压实度不够。半填半挖路基或旧路加宽路基由于填料不同或土体固结程度不同往往发生纵向裂缝,在中央分隔带、路表、边坡等处渗水,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路基产生滑动。例如某公路部分路段,填料为弱膨胀土,施工中未做处理,固结程度差,渗水后含水率增大,致纵向裂缝产生,因处理不及时导致了多处沿纵缝水损害现象发生。

由于各种裂缝中集聚了长期行车沉积的尘土,当秋季降雨,冬季积雪时尘土更易吸收水份,在秋冬季气温变化较大时,发生冻融现象,加剧了裂缝的宽度的增大,也是造成水损害不可忽视的因素。

3 超载车辆的原因

通过近年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破坏区域的调查发现,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破坏均发生在高速公路的重车方向行车道上,特别是爬坡车路段,很明显的车辙印,而且过度碾压,导致空隙率太小,水流顺车辙印而下,而路面又不渗水,进一步加剧水损程度。不难看出: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破坏与车轮荷载的作用有关,从黄河车作用一次相当于标准车作用10.43次得破坏作用的理论中可看出超载车辆的危害。

4 养护管理

维修养护及时与否与路面水损害有很大关系,高速公路的维修养护不能沿用以往中低级公路的维修方式,即等到破坏严重时才想到维修。小坑槽会积水,在车辆反复冲击下,越来越大。据调查,现有养护人员大多数无专业知识,且大多数为文化程度较低的工人,缺乏公路施工、养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停留在传统养护方式上,对养护维修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严重不足,必然造成养护工作不到位,不及时现象的发生,进而加速水损害的进一步扩大,再者由于各地均存在养护经费不足的现象,给及时养护维修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5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措施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损害,在各地公路的早期破坏中表现均较为突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针对具体情况分析研究,把水损害产生的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作为控制点,并采取相应措施:(1)在设计时要全面、系统的考虑路基、路面结构设计排水方案,构建畅通且适应当地气候及降雨特点的路基、路面及中央分隔带排水体系,减少水分在路基、路面中滞留的时间,且在施工时需进一步调查、补充、完善,以避免水损害;(2)加强施工管理及施工工艺水平控制,确保各参建单位规范管理、科学监督。从原材料(石粉、石子、沥青)的选用,配合比的设计及验证,混合料的各项检测试验,)再到施工机械设备的组合,碾压遍数的确定,最后到各结构层厚度和路面实际空隙率、压实度等各项技术指标的有效、科学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等;(3)施工质量是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的关键,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应按照质量管理的要求,施工、监理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真正将其落到实处,对施工的全过程、各阶段、各工序和特殊路段、薄弱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把关、检测,逐级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以保证工程达到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4)改革养护管理体制,加强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大路政管理执法力度,严格限制超载车辆通行,加强养护维修管理,改变以往重建设、轻养护的观念。

6 结语

针对沥青路面出现的水损害,正确分析原因,采取科学、正确的预防和处治措施,不但能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周期,降低养护费用;提高路面行车的舒适性,保证交通安全畅通,同时对进一步养好路面积累经验,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要: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损害,国内外均进行了大量试验和研究,以寻求最佳的解决途径,但目前问题仍然未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又因我国各地气候等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给彻底解决水损害问题造成很大困难,本文通过从事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及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水损害的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因素

参考文献

[1]沈金安,李福普,陈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分析与防治对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的原因与防范措施 篇四

1.1 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一种裂缝形式。根据裂缝的长、宽以及位置来区分, 基本上有两种形式, 其一是沿道路宽度方向从一侧到另外一侧的贯通裂缝, 另一种是在道路两侧非车道位置的横向裂缝[1]。

在这两种横向裂缝形式中, 第一种贯通裂缝最为常见, 贯通裂缝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

(1) 沥青道路整体的刚度不符合要求, 这种情况使得道路的弯沉太大, 进一步产生更大的变形, 车辆经过这样的沥青路面时, 在路面底层会形成拉应力, 长此以往, 就会造成沥青路面的开裂, 形成贯通裂缝。这种裂缝主要是设计等级与要求不匹配以及施工质量不过关造成的, 如沥青的质量没有达到温度要求以及其他相关规定。

(2) 沥青道路面层以下发生刚度突变, 路基和桥梁、涵洞的连接位置是这种裂缝的多发地点。桥梁、涵洞的结构刚度比较大, 一般是混凝土结构, 而沥青路面的结构刚度较小, 这两种结构之间存在较大的刚度差异, 当车辆经过这些位置时, 由于两种结构的变形存在差异, 导致面层出现剪切应力, 形成一条规则的裂缝。这种裂缝主要是施工质量的不合格, 如回填不充分, 分层填筑不当, 压实不紧密等等。

第二种横向裂缝与贯通裂缝相比, 并不是很常见, 其产生原因:车辆在沥青路面上行驶时, 会形成弯拉应力, 从力学的角度来说, 车轮给路面的作用力方向向后, 此作用力在道路的纵向比横向要大。在路面的设计弯拉强度不足时, 强度值处于纵向和横向弯拉强度之间, 经过长时间的作用, 沥青路面出现横向裂缝, 这种裂缝也称为疲劳裂缝。

1.2 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较常见的裂缝形式。按照裂缝的形态以及分布来进行划分, 可分为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沥青道路车道处的裂缝, 这种纵向裂缝分布范围较大, 但裂缝的宽度很小, 一般在3mm以内, 但是纵向长度比较大, 最大可以达到几百米, 其方向主要是与道路的中心线大致相同。第二种是存在于应急车带以及路肩位置的纵向裂缝, 与第一种裂缝的区别很大, 这种裂缝的形状为月牙形, 纵向长度不大, 但横向宽度最大可以几厘米。

在两种纵向裂缝中, 第一种纵向裂缝较第二种纵向裂缝常见, 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 沥青路面基层的裂缝传递到面层产生的反射裂缝。 (2) 沥青道路路基的填土施工过程中, 在横向填土时会出现路基的不均匀性。这种不均匀填土施工在公路拓宽工程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当填土过程中出现分层填筑不当, 压实不紧的情况, 就会造成连接处的刚度突变, 在车辆通过该处时, 两种结构出现不同的变形差异, 进而出现纵向裂缝。 (3) 与第二种横向裂缝的产生原因类似, 都是由于车辆通过沥青路面时形成的弯拉应力造成的, 道路的抗弯拉强度需要同时小于纵向和横向的弯拉强度, 在横向和纵向均会出现裂缝, 通过反复的作用, 疲劳裂缝的长度会慢慢增加。

1.3 网状裂缝

网状裂缝是沥青路面的某一范围裂缝表现为网状, 这种裂缝没有规律性, 裂缝相互交错。网状裂缝的宽度会慢慢变大, 最初可能不足0.5mm, 但慢慢发展设置可以达到3mm左右。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 沥青路面各层之间的粘度不够, 在车辆通过时, 车辆对面层的作用力不能转移到基层上, 使得面层承受的作用力过大, 以至于沥青路面面层出现网状裂纹。施工问题是出现各层之间粘度不够的根本原因, 比如施工时, 沥青路面基层没有处于干燥状态, 而是潮湿并且含有水分, 在压实过程中, 水分就会残存在各层之间的连接处, 从而降低粘结效果。 (2) 沥青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超过规定温度或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作用出现的老化, 沥青材料的老化会使路面的承压能力下降, 在抵抗变形或者拉应力方面的能力下降, 从而引发沥青路面的网状裂缝。

2 裂缝的预防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出现对道路的影响极大, 同时裂缝的成因各不相同, 因此为了保证道路的使用寿命, 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沥青路面裂缝的预防工作, 在道路设计、材料选择、路面施工、日常维护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2], 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

2.1 合理的道路设计

2.1.1 合理设计路面的厚度。

设计时, 要综合考虑道路的设计等级、车流量、地质状况、施工时的环境因素等。对于道路改造工程, 沥青路面厚度要把结构强度作为主要因素, 还要把道路的高程、沥青材料的厚度、面层和底层的粘度等考虑在内, 一般工程, 面层的厚度在10cm到15cm之间。

2.1.2 合理设计沥青材料的级配。

在设计过程中, 为了保证路面的防滑性能以及抗压性能, 等级较高的沥青道路多用较粗级配, 但是这种级配负荷传递能力较差, 抗疲劳性能下降, 易出现裂缝, 因此必须综合考虑路面厚度对沥青混合料进行选择。

2.1.3 合理使用固结剂。施工过程中, 可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加大道路的承载能力。

2.1.4 合理使用粘油剂。

粘油剂主要使用在道路的面层和底层之间, 或者存在裂缝的各个面层之间。可以提高各层之间的粘度, 同时能消去反射裂缝。

2.1.5 合理设置应力吸收层。

工程实践表明, 为了有效的预防反射裂缝, 沥青面层可以设置加筋层和应力吸收层。在沥青路面面层和路面中间设置应力吸收层, 其目的在于消除集中应力, 多采用砂、石等弹性模量小的建筑材料。加筋层则以纤维沥青混凝土、钢筋网等弹性模量大的建筑材料为主, 其目的是保证路面的抗拉强度。

2.1.6 合理使用嵌缝材料。

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铺设施工中, 由于嵌缝材料使用的不合理会形成反射裂缝, 可在施工过程中选择耐水、抗老化、密封性好、耐腐蚀强的嵌缝材料。

2.2 合理的材料选择

2.2.1 道路基层材料多使用抗裂性能强的材料。

适当提高粗骨科的比例, 降低材料的水分, 加大基层的压实紧密程度, 减少水泥等干缩性大的结合材料使用, 可以有效的控制裂缝的出现。

2.2.2 沥青材料应采用改性沥青。

改性沥青相对于普通沥青来说, 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主要有橡胶类和热塑树脂类等形式, 但初投资较大, 主要用于道路的新建, 不适用旧路改造工程。

2.3 正确的路面施工

路面施工的质量是路面性能的主要决定因素, 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是预防裂缝出现的最有效的措施。在道路的施工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施工顺序以及施工要求进行, 保证各层路面符合要求后, 才能进行面层的铺设施工, 切不可操之过急, 可以防止基层出现裂缝而导致的路面裂缝的形成。沥青混合料的制备过程应严格控制温度和加热时间, 防止沥青老化, 路面摊铺时, 保证碾压以及运料设备的温度, 连续摊铺, 最大限度的减少温度造成的影响。提高路面压实的紧密度, 正确处理道路的连接位置。

2.4 加强路面的日常维护

道路的排水设施应得到完善, 保证路面、路基无积水。同时, 如果沥青路面出现裂缝应该立即进行处理, 防止裂缝的扩大, 进而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3 结束语

当前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成为影响道路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 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为了从根源上减少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 需要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施工的规范性, 从而使沥青路面性能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马宏岩.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分析与对策[J].科技信息, 2008 (28) :89-90.[1]马宏岩.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分析与对策[J].科技信息, 2008 (28) :89-90.

5.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的原因与防范措施 篇五

路面平整度是路面表面诱使行驶车辆出现振动的高程变化 (其纵向起伏的波长范围约为0.5~50m) , 它可以用仪器进行量测。而乘客对振动的感受和接受能力带有主观性, 往往采用小组评分的方法进行主观评定。

路面使用初期的平整度与施工技术水平 (工艺和设备) 、施生质量控制、面层构造 (如接缝) 和材料 (如集料粒径) 等因素有关。而在使用期间, 随着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周围环境周期变化的影响以及路面龄期的增加, 路面的平整度会随着各种路面病害的出现而逐渐下降。当平整度下降到一定的期限时, 路面便不能满足基本功能的要求, 而需采取适当的改建措施以恢复其功能。

2 道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

2.1 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路基不均匀沉降是指路基表面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路基的沉降可以有两种情况, 一是路基本身的压缩沉降;二是由于路基下部天然地面承载能力不足, 在路基自重的作用下引起沉陷或向两侧挤出而造成的。

路基的沉缩是因为路基填料选择不当, 填筑方法不合理, 压实度不足, 在路基堤身内部形成过湿的夹层等因素, 在荷载和水温综合作用下, 引起路基沉缩。

地基的沉陷是指原天然地面有软土、泥沼或不密实的松土存在, 承载能力极低, 路基修筑前未经处理, 在路基自重作用下, 地基下沉或向两侧挤出, 引起路基下陷。

2.2 基层的不平整。

基层的平整度差对路面平整度有着重要影响。若基层不平, 即使面层摊铺平整, 压实后也会因虚铺厚度不同, 产生路面不平整。对于沥青路面, 因基层顶面的平整度允许偏差为10mm, 当用沥青摊铺机作业时, 尽管沥青混合料表面是摊平了, 但该处因多出10mm的松厚, 压实后仍将出现低洼。

基层的不平整产生的原因主要在施工环节中, 基层混合料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基层混合料的拌和、摊铺、整形、碾压施工, 基层的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都会影响到基层的平整度。

2.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与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材料用量及工程造价关系密切, 而作为路面两个使用性能之一的路面平整度自然与混合料配合比有着直接的关联。

由多家生产石料场家供货, 生产条件差, 生产设备不统一, 造成石料规格参差不齐, 尽管在级配过程中都进行了大量的选料工作, 并且控制了0.075mm, 2.36mm, 4.75mm、公称最大料径的1/2到1/3及公称最大料径五档规格料的通过量, 但中间粒径的通过量出入较大, 引起集料级配变化较大, 从而使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系数产生了很大的波动, 影响沥青路面的平整度。

油石比较大, 已铺筑的路面会产生拥包和泛油;油石比较小, 路面会出现松散;矿料的质量不好, 集料的压碎值和石料的抗压强度太差和细长扁平颗粒含量过高, 使路面混合料的稳定度降低, 容易出现路面的各种病害, 最终影响路面平整度。

2.4 沥青混合料拌和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为了保证摊铺机连续、匀速、不间断地摊铺, 每台拌和机的产量一定要和摊铺机相匹配, 否则就得采用多台拌和机联合供料, 但在联合供料过程中, 每台拌和机的拌和温度不可能完全一致, 再加上粒料规格的不一致, 使得摊铺后局部的温度差异、碾压的温度和效果变化较大, 影响到沥青路面平整度。

当拌和设备出现意外情况, 刚开炉或料温低, 含水量大时, 会出现料温不均匀现象;当筛分系统出现问题时, 造成骨料级配发生较大变化;有时也会出现花白料, 使路面难以摊铺成型;温度过高造成沥青老化, 不能保证沥青混合料摊铺质量;拌和能力过小, 出现停工待料状况, 使接头处温度降低, 出现温度差, 形成一个个坎。

2.5 路面摊铺机械及施工工艺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摊铺机是沥青路面面层施工的主要机具设备, 其本身的性能及操作对摊铺平整度影响很大。摊铺机结构参数不稳定、行走装置打滑、摊铺机摊铺的速度快慢不匀、机械猛烈起步和紧急制动以及供料系统速度忽快忽慢都会造成面层的不平整和波浪。

2.6 碾压工艺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路面平整度好坏关键在于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但压路机的碾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切记不可牺牲压实度来争取平整度, 合理的碾压工艺与正确的碾压操作是保证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的重要手段。

碾压行进路线不当, 不注意错轮碾压, 每次在同一横断面处折返, 会引起路面不平。碾压遍数不够, 会使压实不足, 通车后易形成车辙。碾压速度不均匀、急刹车、突然起动、随意停置、掉头转向、在已碾压成型的路面上停置而不关闭振动装置等都会引起路面推拥。

3 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路基的施工控制

3.1.1 路堤填筑前原地面处理。

路基的施工质量, 是整个道路工程的关键, 也是路基路面工程能否经受住时间、车辆运行荷载、雨季冬季的考验。要做好路基工程, 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路基的填筑, 尤其对原地面的处理和坡面基地的处理。

3.1.2 路堤填料。

路堤填料一般应采用砂砾及塑性指数和含水量符合规范的土, 不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及含腐殖质的土。对于液限大于50, 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 一般不宜作为路基填土。

3.1.3 填土路基压实。

公路运输和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时, 应分别严格按现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或《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进行, 并应通过试验路段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还要有一定素质的施工队伍来重视。

3.1.4 完善排水设施。

为了保持路基能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 必将影响路基稳定的地面水予以拦截, 并排除到路基范围之外, 防止漫流、聚积和下渗。同时, 对于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 应予以截断、疏干、降低水位, 并引导到路基范围以外, 注意防渗以及水土保持问题。

3.2 沥青路面原材料的控制。

为保证道路路面具有高强度、高温稳定性, 低温抗裂性以及抗滑性能和耐久性能好的品质, 减少因承重而产生的变形, 在原材料选择上应做到:有较高强度、耐磨耗, 采用锤式或反击式破碎机加工的具有良好颗粒形状的硬质石料, 选用粘度高, 针入度较小, 软化点高和含蜡量低的优质沥青。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均能满足要求。保证原材料的进料和堆放, 只要在施工过程中, 严格按设计要求, 充分使用好沥青拌和设备。均能生产出合格的沥青混合料。

3.3 选择合适的压缩比 (松铺系数) 。

根据传递作用, 传递要素第一类为压缩比q或松铺系数k, 压缩比是指该结构层的压实厚与虚铺厚之比。但在施工单位中普遍将他们称作松铺系数计算公式如下:q=压实后厚度h实/碾压前厚度h虚或k=碾压前厚度h虚/压实后厚度h实。

为了保证和提高平整度, 要准确掌握松铺系数, 碾压前厚度和碾压后的厚度要有代表性, 取点要尽量的多、并用测量和钻芯进行对比。在碾压前和压实后测量和压实后的钻芯应在同一位置。同时松铺系数大, 则不平整传递就大, 松铺系数小, 不平整度传递就小, 故施工时应尽量选择先进的摊铺设备, 增大摊铺后的预压密实度, 以减小不平整的传递。

3.4 沥青路面面层施工工艺控制。

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水平对平整度指标的高低起着决定作用。要施工出高平整度的路面必须采取严格的沥青摊铺碾压施工工艺。

结束语

沥青路面平整度是施工机械、人员素质、施工工艺的综合反映, 只有加强施工现场治理, 精心组织施工, 才能保证路面平整度, 提高工程质量。

摘要:路面平整度是高速公路路面的重要使用性能之一, 良好的平整度能保证车辆高速、舒适、安全地行车。分析了影响高速公路平整度的几个方面的因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为指导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提供了参考。

6.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篇六

1.1 确定料源及进场材料的质量检验

1.1.1 沥青材料在全面了解各种沥青料源、质量及价格的基础

上, 无论是进口沥青还是国产沥青, 均应从质量和经济两方面综合考虑选用。对进场沥青, 每批到货均应检验生产厂家所附的试验报告, 检查装运数量、装运日期、定货数量、试验结果等。对每批沥青进行抽样检测, 试验中如有一项达不到规定要求时, 应加倍抽样做试验, 如仍不合格, 则退货并索赔。沥青材料的试验项目有: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薄膜加热、蜡含量、密度等。

沥青材料的存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沥青运至沥青厂或沥青加热站后, 应按规定分摊进行检验其主要性质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不同种类和标号的沥青材料应分别贮存, 并应加以标记。 (2) 临时性的贮油池必须搭盖棚顶, 并应疏通周围排水渠道, 防止雨水或地表水进入池内。

1.1.2 矿料

矿料的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不同规格的矿料应分别堆放, 不得混杂, 在有条件时宜加盖防雨顶棚。 (2) 合种规格的矿料到达工地后, 对其强度、形状、尺寸、级配、清洁度、潮湿度进行检查。如尺寸不符合规定要求时, 应重新过筛, 若有污染时, 应用水冲选干净, 待干燥后方可使用。选择集料料场是十分重要的, 对粗集料料场, 重要是检查石料的技术标准能否满足要求, 如石料等级、饱水抗压强度、磨耗率、压碎值、磨光值及石料与沥青的粘结力, 以确定石料料场。

1.2 施工机械检查沥青路面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具应作全面检查,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2.1 洒油车应检查油泵系统、洒油管道、量油表、保温设备等有

无故障, 并将一定数量沥青装入油罐, 在路上先试洒、校核其洒油量, 每次喷哂前应保持喷油嘴干净, 管道畅通, 喷油嘴的角度应一致, 并与洒油管呈15°~25°的夹角。

1.2.2 矿料撒铺车应检查其传动和液压调整系统, 并应事先进行试撒, 以确定撒铺每一种规格矿料时应控制的间隙和行驶速度。

1.2.3 沥青混合料拌和与运输设备的检查。

拌和设备在开始运转前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注意联结的紧固情况, 检查搅拌器内有无积存余料, 冷料运输机是否运转正常, 有无跑偏现象, 仔细检查沥青管道各个接头, 严禁吸沥青管有漏气现象, 注意检查电气系统。对于机械传动部分, 还要检查传动链的张紧度。检查运输车辆是否符合要求, 保温设施是否齐全。

1.2.4 摊铺机应检查其规格和主要机械性能, 如振捣板、振动器、

熨平板、螺旋摊铺器、离合器、乱板送料器、料斗闸门、厚度调节器、自动找平装置等是否正常。

1.2.5 压路机应检查其规格和主要机械性能及滚筒表面的磨损情况, 滚筒表面如有凹陷或坑槽不得使用。

1.3 铺筑试验路段高等级公路在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 铺筑试验段是不可缺少的步骤, 应该成为一种制度。

其它等级公路在缺乏施工经验或初次使用重大设备时, 也应铺筑试验段。试验段的长度应根据试验目的确定。试验内容包括:

1.3.1 根据沥青路面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 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1.3.2 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

1.3.3 通过试铺确定以下各项:

(1) 透层沥青的标号与用量、喷洒方式、喷洒温度; (2) 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 (3) 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碾压遍数等压实工艺; (4) 验证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 提出生产用的矿料配比和沥青用量。 (5) 建立用钻孔法及核子密度仪法测定密实度的对比关系。确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碎石面层的压实标准密度。 (6) 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

2 施工铺筑阶段

2.1 沥青混凝土拌和沥青混凝土拌和时要控制其温度、油石比及材料的级配。

油石比的控制是利用电子称量器, 对各种材料进行分别称量。而级配的控制方法是两级控制, 先是从各个冷料仓的出料斗门及皮带转速进行初控, 经过混合并由运料皮带及提升机送进振动筛, 由振动筛重新筛分, 振动筛的尺寸选择要基本与规范中的筛孔尺寸一致。振动筛一般只有4级, 可以取与规范中筛孔尺寸相近的并进行分段。拌和设备自动化程度比较高, 各种数据随时可以通过操作室的指令进行调整。工地试验室要随时抽检油石比及级配, 只要正常, 调好的设备不允许随意改变各种数据的设置。拌和过程中常见的缺陷是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油石比不准确, 含油量时大时小, 温度忽高忽低, 有时个别粒径偏离级配曲线等。

2.2 沥青混凝土的运输沥青混凝土运输时宜用15t以上的自卸汽车, 装料前在汽车翻斗内抹一层柴油与水的混和物, 以防止粘料。

另外, 装好料的汽车要用保温布覆盖, 然后可以出场。运输时间一般不得大于0.5h, 运输车到达现场后, 保温布不要急于掀开, 等到摊铺时再掀开, 以免温度损失。

2.3 沥青混凝土的摊铺运料车辆到达摊铺机作业面时, 摊铺机要调好初始状态。

摊铺厚度、宽度以设计为准。摊铺机熨平板的仰角要准确, 行走速度要稳定, 一般应控制在2~4m/min, 找平装置要能正常的工作。现在许多摊铺机都配有无接触式均衡梁, 该套装置是利用电脑对声钠探头获取的几个垂直点距离进行处理, 及时对摊铺机熨平板提升装置进行控制, 平整度是能够保证的。摊铺机正常时, 方向的调整很重要, 操作手要集中精力, 精心操作。

2.4 摊铺层碾压摊铺成型后及时进行碾压, 碾压前技术人员要认真检查, 发现有局部离析及边缘不规则时要进行人工修补。

轻型双钢轮压路机先稳压一遍, 稳压时尤其注意起步及停车的速度。碾压时力求速度均衡、行走要直、工作面长度不要大于50m。稳压完成后即可进行复压, 复压完毕后用轮胎压路机进行终压, 最后用双钢轮进行感光, 直到没有轮迹为止。碾压过程中技术人员要随时检查, 发现有缺陷及时处理。

3 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1 随时检测标高。

3.2 对局部出现的离析要人工筛料弥补。

3.3 对碾压产生的推拥现象, 人工用夯夯除。

3.4 三米直尺逐段丈量平整度, 尤其是接头, 摊铺机停机、压路机换向部位要作为检测控制的重点。

要采取横向碾压等方式, 使平整度满足要求。

3.5 表面层原则上不准人工修补、处理, 摊铺时发现混合料有问题需要将混合料彻底清除。

所以表面层施工一定要精益求精。我们要求, 在表面层摊铺前, 要对中面层进行彻底检查 (主要是平整度, 对平整度明显不好的部位采取洗刨、打磨、挖除找补等方法彻底处理, 在中面层上处理掉一切问题) 。要有完整的检测记录或检测报告, 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铺筑表面层。

4 结论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要善于总结, 克服不良人为因素, 注重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 严格控制各种试验及检测。施工当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只有加强管理, 精心组织施工, 才能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创造优质工程。

摘要:现行高等级公路路面面层多采用沥青混凝土, 由于使用了粘结力较强的沥青材料, 使矿料之间的粘结力大大加强, 从而提高了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使路面的质量和耐久性都得到提高。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 质量的控制和检查是保证质量最重要的一环。

上一篇:论群众路线读书笔记一下一篇:关于学习新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