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技巧(12篇)
1.高考理综技巧 篇一
高考理综冲刺技巧:容易不大意难题不紧张
现在高考复习已进入冲刺阶段,在高考理综复习中,我们要力争做到“注重主干知识,真正回归基础,发展学科能力,提高考试技能”,考出最好成绩。
冲刺期试题选择不好,会浪费时间,导向错误
高考冲刺阶段选择好的练习题,通过做题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是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若试题或练习题选择得不好,不仅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而且还会形成错误的导向。在选题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试题的方向性,这套题能否紧扣考试说明的重点,是否有一定的主干知识覆盖面。二是试题的难易程度,这套题是否符合自己当前的水平,过难会刺伤复习的积极性;过易达不到训练的目的,没有收获。三是试题的训练效果,通过这套训练题,自己的知识能力提高了多少,获得了什么考试经验,得到的反思是什么等等。考生要主动去请教老师,近几年哪些省市的高考试题和模拟试题更加适合自己。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合理选择课外训练题,以避免盲目做题而浪费精力。
典型题目要“招招会”,技巧性题目要“一招绝”
高考不仅仅是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也考查各方面的能力和技巧。对于一套试题,解题能力强的同学,能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而且有较高的得分率。因此,在冲刺阶段,注重反思,提高解题能力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在认真训练近年高考和模拟试题中的重点题目之后,要把题目中出现的重点知识进行积极的反思,看自己在这部分知识上是否还有漏洞。如果存在问题,一定要及时请老师进行具体的指导。对于重复出现的典型题目,要能达到一题多解,即“招招会”;对于技巧性比较强的题目,要达到“一招绝”;对于典型的开放型试题,还要选择最优方法解决问题。要特别注重培养自己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迁移”能力,学会发散思维,从而达到总结规律,提高技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减少失分:步骤合理,分析得当,表述严密,书写清晰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有一部分考生由于粗心大意或书写不认真、不规范,导致失分。高考解题不规范是参与高考评卷的老师时常议论的话题。具体表现为:文字表达不严谨,书写不规范,解题步骤不完整,逻辑推理不严密,计算结果不准确,书写潦草,涂抹太多等等。所以在复习冲刺的训练中,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规范答题,做到解题步骤合理,数据分析得当,语言表述严密,书写整齐清晰,给阅卷老师形成良好的印象。
简单题读两遍,综合题需粗读、细读、选读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审题失误,全盘皆输。对于较简单或一般难度的试题,阅读试题应有两遍。对于信息量较大的综合试题,审题第一步是粗读,对题中所述内容有一个大致轮廓;第二步,细读,弄清题中的已知、未知、设问等;第三步,选读,排除题目中的干扰条件,挖掘出隐含条件,找出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醒考生:一定要培养自己遇到容易题不大意,遇到难题不紧张的心理状态,形成冷静思考、沉着应试的良好心理素养。时间分配:生物30分钟,化学50分钟,物理1小时,10分钟机动理综试卷由于包含三个学科试题,所以在考场上一定要考虑好时间分配。遇到容易题不大意,遇到难题不紧张三科合一,按分值分配,生物需30分钟完成,化学需50分钟完成,物理需要1小时完成,剩下的10分钟为机动时间,这是最合理的安排。选择题大约安排50~60分钟左右完成,非选择题大约安排90~100分钟左右完成为宜。如果自己比较自信,就从头到尾做;如果信心不足,可以有选择的先做自己擅长的部分。
根据近年北京高考录取率的情况,今年高考各科都不会太难。前几年考试中,有的学生在前面的题目用的时间过多,后边相对简单一点的题没有时间做,造成不必要的失分,这属于时间安排上的失误。当然有的题目时间再充裕也不一定做的出来,这就应该主动地放弃,给会做的题腾出更多时间。
容易题求全对,中档题少丢分,高难题如不会就先放放
做题时,对容易题力求全对,中档题少丢或不丢分,两分钟找不到答题思路的难题可暂时放一放,不要耗费大量时间,以免影响其它题目的解答。
要把每次模拟考试都当成实战的高考,找到自己理综考试中的问题所在。一卷选择题建议按题目顺序做,尽量不要分科做。二卷主观性试题可以按题号顺序做,也可以按学科顺序做。至于先做哪个学科,可按自己习惯;也可先答自己的优势学科及基础试题,不要在某一道难题上停留时间过久,使本来会的题目由于时间分配不好,或者答题技巧掌握不好而影响到理综总成绩
2.高考理综技巧 篇二
一、选择题答题技巧
理综选择题基本上以理解、推导为主。在解答过程中, 要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 细心解读和分析题意, 通过对题目和选项中有用信息的筛选, 合理选用方法, 迅速准确解答选择题。
常用方法:
1. 直接推断法。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抓住各因素之间的联系, 进行分析、推理、判断, 确定选项。
2. 排除法。
从已知条件出发, 通过观察分析或推理运算各选项提供的信息, 将错误的选项逐一排除, 而获得正确结论的方法。
3. 逆向思维法。
反向研究问题, 可使物理情景更简单, 物理公式也得以简化, 从而使问题易于解决,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特值法。
它仅适用于以特殊值代入各选项后能将其余错误选项均排除的选择题, 其关键在于选取适当的特殊值。
5. 图像法。
高中物理中常用的图有示意图、过程图、矢量图、函数图、电路图和光路图等。若题干或选项中已经给出了图像, 则应从图像的纵、横坐标的物理意义以及图像中的“点”“线”“截距”“面积”“斜率”等方面去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6. 假设法。假设法是先假定某些条件, 再进行推理, 若结果与题设现象一致, 则假设成立, 反之, 则假设不成立。
二、实验题答题技巧
1. 实验题通常以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
作为填空题, 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写全面;作为作图题: (1) 对图像应注明纵、横轴表示的物理量、单位、标度及坐标原点。 (2) 对电学实物图, 则电表量程、正负极性, 电流表内、外接法, 变阻器接法, 滑动触头位置都应考虑周全。 (3) 对光路图不能漏箭头, 要正确使用虚、实线, 各种仪器、仪表的读数一定要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多用电表的读数近几年成为考查的重点。
2. 常规实验题
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课本实验, 考查比较多的是实验器材、原理、步骤、读数、注意问题、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解答常规实验题时, 这种题目考得比较细, 要在细、实、全上下足工夫。
3. 创新性实验题
设计性实验往往在原有基础和技能的基础上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 准确理解实验的设计原理, 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不二法门。
三、计算题的答题技巧
计算题往往突出了物理现象和过程的主要因素, 应用了很多物理模型。因此在解答物理习题的过程中, 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思维方法, 抓住突破点, 以点摸线, 逐渐明晰解题思路。
当然, 针对不同模型应采取不同策略。
1. 对于多物体问题 (例如连接体)
确定研究对象而后寻找相互联系是求解多体问题的重中之重。要正确选取研究对象, 善于寻找相互联系。选取研究对象需根据不同的条件, 或采用隔离法, 或采用整体法, 或将隔离法与整体法交叉使用。
2. 对于多过程问题 (例如圆周和平抛结合)
观察每一个过程特征和寻找过程之间的联系是求解多过程问题的两个关键。面对物理过程稍复杂一些的问题, 在一时思路不是很清晰时, 可联想跟未知量相关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 比较分析确定解题思路。
3. 对于含有隐含条件的问题 (例如“恰好”通过;“缓慢”移动)
要注重审题, 深究细琢, 努力挖掘隐含条件。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限制性关键条件, 分析这些条件, 综观全局重点推敲, 挖掘并应用隐含条件, 梳理解题思路或建立辅助方程, 是解题的关键。
4. 对于存在多种情况的问题 (例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
要认真分析制约条件, 周密探讨多种情况。解题时必须根据不同条件对各种可能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必要时要自己拟定讨论方案, 将问题根据一定的标准分类, 再逐类进行探讨, 防止漏解。
5. 对于考查数学技巧性的问题
巧妙思维寻找突破口、选取相应的数学方法, 从而一击制胜。解决物理问题时, 通常采用的数学方法有:利用三角函数求极值, 利用不等式性质求极值, 利用一元二次函数求极值,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求极值, 利用三角形正弦定理求极值, 利用函数图像求极值等。
3.理综化学考试高分策略与技巧 篇三
一、查找得分障碍,明确考试策略
1.调整心态,平静应对
心态平和是考试正常发挥或超常发挥的前提条件,从容应对考中紧张,有效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是高考取得佳绩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考是选拔考试,高考试题讲究区分度,考生要对高考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复杂性有一定的心理准备。遇生题、难题时要平和应对,不要奢望自己能够一眼洞穿题意,实在有一两道题目超出能力范围也属正常,不必慌张,能做到哪一步就做到哪一步。基础题是得高分的基础,更须仔细应对,切不可大意导致无谓丢分。
如果考试时你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就要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如上课专心听讲,自习课专心阅读、整理知识、解题等。
2.按序答题,及时检查
理科综合考试集三科试题于一卷,分值高,无论单科知识与能力,还是考试中学科间知识和思维跨越、用时分配等,对考生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此,应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追求得分的最大化,绝不能局限在某一题或某一学科的得分上。
如何安排答题顺序呢?试题的编制一般是先易后难,但不排除呈波浪形布局,建议大家一般先浏览全卷,从前到后,先易后难完成。因为如果考前设定先做某一科,万一碰巧该科比较难,导致措手不及,极易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整场考试的发挥。应做到遇难不乱,遇新不慌,遇到一时解答不出来的题目,暂时搁置,先将能做的先做完。有的题放一放,稍后有可能会唤起记忆或产生灵感,经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同时,也要有冲击难题的勇气,不轻易放弃每一个得分机会,虽然第Ⅱ卷有一定的区分度,但其中绝大多数得分点仍是比较基础的,即使有一些较难的题,其中也有能得的分数。此外,做题时要避免一心多用,这样会妨碍思维的速度和质量,影响常规题的正常发挥。
何时检查为好呢?有人认为应在整卷完成后再检查,但这种安排对大多数考生而言不现实,因为连题都不一定能做完,哪里还有时间检查。同时,理综考试综合性强,题型多,思维兴奋中心不断转换,若全部完成后再检查,重新思考耗时、低效。笔者认为边做边检查效果会更好。每完成一步,马上瞬时检查,如审题后反问有没有偏离题意、隐含条件是否都挖掘出来了;列出算式后马上检查算式意义对不对、单位是否正确;抄写、演算也是逐步运算,边做边查。这种“步步为营”式检查,可趁热打铁。若全部做完后有时间再复查,一般应由后往前检查,先查整张试卷是否有题遗漏,再查有疑问或没把握的问题。还要查一查容易出错的方面,如题中是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还是化学方程式、酯化反应的连接符号和生成物是否漏写“水”、缩聚反应是否漏写“小分子”等等。
如何分配时间呢?合理分配时间是考试成败的关键。理综第Ⅰ卷难度相对较低,应力求准而快地拿足基本分,争取控制在45分钟左右完成且保持准确率。第Ⅱ卷思维要求高,要留足时间去深思熟虑,力争拿到优势分,体现出个人的实力,约需90分钟完成。余下的15分钟左右用于检查。按科目简单计算,化学用时约55分钟,物理用时约70分钟,生物用时约25分钟。一旦遇有卡壳题应尽快放手,不能将过多的时间纠缠在一道题上。解题时要稳中求快,切勿前松后紧,答较易题时要节约时间。
3.认真审题,规避陷阱
答题是从审题开始的,从历届学生考试情况来看,审题常见错误有:不看全题,断章取义,看一段做一段;粗心大意,一掠而过;误解题意,答非所问;审题不透,一知半解。特别是见到新情境题目时内心紧张,未能全面理解题意。
在化学学科的考试中,审题主要应该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审题型。要看清题目是属于辨析概念型还是计算型,是考查物质性质还是考查实验操作等等。不同类型的题目分析解答的方法和思路不太一样,只有审清题目类型才能按照合理的解题思路快速解答。
二审关键字词。关键字词往往是解题的切入点或是解题的核心信息。关键字可以出现在题干中,也可以出现在问题中。常见的关键字有稀、浓、过量、少量、适量、足量、最多、至少、恰好、完全、充分、无色、酸性、碱性、中性、短周期、同周期、同主族、等体积、等质量、等物质的量、长时间、小心加热、加热并灼烧等。此外还有不同的单位、物质的状态、括号中的内容、注解以及图、表中的隐含信息等,对同分异构体的限制条件更应该全面注意。因为化学变化的结果往往因温度、压强、浓度、溶剂、酸碱性、试剂加入顺序以及用量等条件的不同而改变。
三审突破口。常见的解题突破口有:特殊结构、特殊化学性质、特殊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特殊反应形式、特殊反应条件、有催化剂的反应、特殊数据、框图推断中重复出现的物质等等。
四审表达要求。对结果表达的限定要求,如写分子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名称、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数学表达式、现象、目的等,必须清楚明白,避免答非所问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五审有效数字。通常有仪器的精度,如托盘天平(0.1g)、量筒(≥0.1mL)、滴定管(0.01mL)、pH试纸(整数)等;试题所给的数据,如“称取样品4.80g……”;题目的明确要求,如“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要按照试题的有效数字去解答。
4.规范答题,准确表达
每年都有不少同学因书写错别字、字迹潦草或乱写错写化学符号、化学用语以及书写不规范等失分,而与理想学校无缘。因此,我们在答题时必须时时处处讲求规范,力争做到“会的应该是对的,对的应该是完整的”,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按要求回答。常见的不按要求答题而扣分的情况有:把答案写在密封线内,阅卷时无法看到答案而不给分;元素名称错写成元素符号,元素符号错写成元素名称或分子式;物质名称错写成分子式;有机物结构简式错写成分子式或名称;离子方程式错写成化学方程式;离子结构示意图错答为原子结构示意图或离子符号;给相对分子质量加上单位“克”;漏掉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体积、溶解度、密度等的单位;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配平;热化学方程式不注明物质的状态等。
第二,不能写错别字。常见的因书写错别字、生造字、潦草字而被扣分的情况有:氯气(绿气),溶解(熔解),蓝色(兰色),苯(笨),褪色(退色),硝化(消化),磺化(黄化),油脂(油酯),酯化(脂化),铵盐(氨盐),金刚石(金钢石),碳(炭),催化剂(摧化剂),砝码(法码),过滤(过虚),萃取(卒取),坩埚(干锅)等。平时必须认真阅读课本,过好文字关。
第三,不乱写符号。常见的乱写错写化学符号、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扣分的情况有:错写元素符号,如氯(cl)、镁(mg)、铜(Ca)、砷(Sn、At、An、se、Ae);错写分子式或化学式,如一氧化碳(Co)、磷化氢(H3P)、亚硫酸钠(NaSO3);无机化学方程式错用“→”,有机化学方程式错用“=”;有机物结构简式中短横连接的元素不合理,电极反应式得失电子数与离子的电荷关系不符等。
第四,文字表达要到位。答题时对象要明确,突出原理,层次分明,符合逻辑,文字精炼。若思路混乱,言不及题,词不达意,即使长篇大论也不得分。2009年高考第29题第(4)问要求考生表述NH3、PH3、AsH3沸点高低顺序的理由,不少考生将“NH3分子间才能形成氢键”表述为“NH3分子内(中)有氢键”而失分;28题第(4)问要求考生用文字表述电解一段时间后,三种溶液的酸碱性是否改变及理由,不少考生因表述不清、说理不充分或叙述错误导致扣分,如电解硫酸铜溶液后溶液酸性增强,不少考生回答成“由中性变酸性”。常见的因表达不规范扣分的例子还有,“浓H2SO4”漏写“浓”,“无水CuSO4”漏写“无水”,“品红溶液、KMnO4溶液”漏写“溶液”,把反应类型简单地写成“加成”、“氧化”,把“加溴水、溴水褪色”写成“加溴水褪色”等而造成失分。
第五,格式、步骤要规范。规范的格式和严密的步骤,能充分体现出考生顺畅、科学的解答思路和良好的做题习惯。以计算题为例:“解”“设”(直设和曲设)、“写”(化学方程式、关系式)、“列”(代数式、比例式)、“解”(解出答案)、“论”(必要时进行讨论)、“答”(点明答案,给阅卷者提供视觉上的方便)。此外,解答过程中适时适地地运用“因为”“所以”“因此”“解知”“故”“由题意”等词语衔接,以体现规范性、逻辑性和严密性。
二、掌握题型特点,提高应试技巧
理综化学8个选择题、四道大题。其中四道大题题型一般为化学反应原理题、实验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有机推断题,考查考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区分考生成绩。我们要根据不同题型的特点,掌握它们的应试技巧,夺取高分。
1.多法并举,快速准确,做好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分析能力,做选择题要求快而准。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是多样化的,既能从题干出发做题,也能从选项出发验证题干做答。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仔细考虑各个选项,把选项与题干以及选项间的区别联系看清楚。合理采用正选法、排除法、比较法、代入法、猜测法等方法迅速地找到所要选项,为解决后面的大题腾出更多时间。理综化学是单选题,常用正选法和排除法相结合,优中选优,避免落入命题人所设的陷阱。
2.紧扣概念和原理,冷静分析,细致解答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
该类题通常把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有时有图像或图表形式,重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或离子、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电离及水解程度的判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反应速率大小、平衡转化率的计算、电化学装置分析、平衡曲线的识别与绘制等。设问较多,考查的内容也就较多,导致思维转换跨度较大,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尽管考查内容多,跳跃较大,但都是《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一般不会出现偏、怪、难的问题,因此考生要充满信心,分析时要冷静,不能急于求成。复习时注意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本质,总结上述知识点试题的分析技巧和方法,答题时注意规范细致。由于该类题其问题设计一般没有递进性,故答题时可跳跃式解答。
3.找出突破口,大胆假设,代入检验,攻克无机推断题
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离子及物质反应事实或实验现象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干,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微粒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计算等问题。此类推断题的完整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一般思路和方法为:阅文读图→找突破口→逻辑推理→假设验证→规范答题。解答的关键是迅速找到突破口,一般从物质特殊的颜色、特殊性质或结构、特殊反应、特殊转化关系、特殊反应条件等角度思考。突破口不易寻找时,也可从常见的物质中进行大胆猜测,然后代入验证,尽量不从不熟悉的物质或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物质(信息题除外)角度考虑,避免盲目验证。推断的方式有顺推、逆推、顺推和逆推结合,对结论要代入题目进行检验。
无机推断题的形式变化多样,常见形式有适用于气体或离子的限定范围推断、常见元素化合物的不定范围推断、给出微粒结构等的微粒(或元素)推断、给出混和物可能组成的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给出物质间转化关系的代码型推断、给出物质范围的表格型推断,不同的形式其解题技巧略有区别,但解题关键是根据题目条件和依据物质特性确定突破口,即“题眼”。要做好这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复习时要经常梳理和记忆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建立起常考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网络结构。
4.按照程序走,准确作答,突破实验题瓶颈
实验设计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也是考生的主要失分点。该类题主要以化工流程或实验探讨装置为载体,以考查实验设计、实验探究与分析能力为主,同时涉及装置与仪器选择、简述基本操作、误差分析、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及处理实验问题等知识。命题的内容主要是气体制备、物质净化与除杂、溶液配制、影响速率因素探究、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比较、物质成分或性质探究、中和滴定等基本实验的重组或延伸。
基本思路和方法如下: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然后弄清实验原理——包括化学反应原理、计算原理(定量实验)、操作原理,再根据相应的原理设计实验过程,选择仪器组装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操作后记录实验现象,最后进行相应的实验解释。题目设计是由实验目的、原理、装置、操作、现象和解释构成的一条知识链,这也是分析此类试题的程序。有时题目告之了一部分内容,但是如果不按这个程序走,看一问做一问,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对一些装置或者装置的作用极易疏漏或误解。因此,实验题按照上述程序顺序分析作答,会事半功倍。复习时要重视教材上的实验,仔细理解和记忆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注重实验原理的分析、装置设计和优缺点评价。答题时重点放在联系教材实验和实验目的找准回答问题的切入点,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和完整,改进实验则以简约、创新、绿色化为标准。
5.紧紧抓住官能团特点和转化关系,轻松解答有机题
有机推断题命题常以有机新材料、医药新产品、生活调料品为题材,以框图或语言描述为形式,主要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与转化关系、同分异构、化学用语及推理能力。设计问题常涉及官能团名称或符号、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反应条件、反应类型、空间结构、计算、检验及有关合成路线等。
有机推断题所提供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往往直接从官能团、有机物转化前后的结构差异、特殊反应条件、特殊转化关系、不饱和度等角度推断。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和物质性质进行推断,一般是先求出相对分子质量,再求分子式,根据性质确定物质结构。至于出现新情境信息时,对所给的新信息要分析区分出哪些是有用的,哪些与解题无关。更要找新信息与题目要求及已学知识的联系,要通过对比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化学键的形成来判断新反应的原理和类型,然后应用新知识(新信息)回答问题。一般采用模仿迁移的方法与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使用,推理思路可采用顺推、逆推、中间向两边推、多法结合推断。
化学学科知识点多,答题规范要求高。在备考过程中,只要能够加强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弄清命题特点和答题规律,夯实基础,注重规范,训练心理适应能力,切实锻炼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克服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误,就能在高考中取得佳绩。
4.高考理综答题技巧 篇四
2.遇到不会做的先放弃,所有的选择题你要控制在一小时内,不管做没做完,都要停下去做非选择题,否则你会没有时间最后检查你的选择题,要知道,不检查选择题的试卷不可能会有高分。
3.永远不要空题目,就算到最后一秒你没有时间的了,就蒙一个上去,根据调查,C为正确答案的概率大些
4.不要有惯性思维,认为最后一题很难,其实真正的高考里的题比我们平时做的简单。如果有这样一个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那你就赚了,你要知道,这意味着选项里有三个是正确的,可以辅助你做出这个题,聪明的人就特别会利用
5.高考理综生物解题技巧 篇五
用生物学科的专业术语、概念、原理、结论等表述性词语答题,拒绝白话和方言。
匹配:
表达内容与题目要求内容匹配;表达内容与知识内容相匹配;与得分点相匹配;
回答概念性问题时“取小舍大”
例如回答“光反应”“暗反应”时候,一般不用“光合作用”或者“新陈代谢”
回答基本结构的时候“取细舍粗”
例如: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来自(水的光解)而不是填“水”。
回答基本功能的时候“取多舍少”
回答生理过程的时候“取近舍远”等等。
6.高考冲刺理综解题技巧 篇六
知识梳理:我们要对照课本进行知识框架梳理,你要梳理清楚知识与知识间的逻辑,边看边总结边背。专门找出了我当时的整理,做个参考。(过程比较重要,总结的形式不是那么重要)
刷题是这样的,不是随便找题就做,这样效率真的很低,我不算刷题刷的很多的人,高中三年除了完成作业几乎没再做过额外的题目。但是刷的每一道题我觉得都很有效,都有所收获。
各科的刷题都是先按知识点刷,再按题型刷,最后再综合刷。因为时间真的很宝贵,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浩瀚的题海中,把时间留给值得耗费时间去思考的题。
最后是改错。改错真的是高三复习阶段最最最最最重要的事情了!首先要纠正一下什么叫改错,不是简简单单的把题看一遍知道哪个是正确答案就可以的,真正的改错是把题梳理一遍,了解考的是什么知识点,当初为什么错,哪一个知识点没掌握好,在不看答案的情况下从新做一遍题。
下面是我高三时候的改错,到我高考前一个月的时候,我就只看改错本和课本了。仅供参考。
二、化学:熟背/整理化学方程式+有机无机按逻辑梳理+改错
我真的是一个特别喜欢整理的人,复习每一门课我都会有一个大致的知识体系的整理,为了让自己脑海中逻辑比较清晰。
做这些整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的脑海里有着对高中三年学习的内容清晰的逻辑框图。不要让所有的知识搅在一起,这样在考试的时候很难从脑海中提炼出有效的信息。
化学的刷题和生物基本无二,就是先按知识点,再按题型,最后综合刷。刷好题,刷完注意改错。熟练掌握方程式是做对有机推断的基础。有机推断是一定要推出来的,不然基本不可能有270了。
三、物理:刷题 反思 改错 刷题 反思 改错
对于物理。我认为刷题、改错非常重要。还是,一定要带着思考改错,不是知道正确答案就完事的,而是要直到每个问题的考点,方法,思考过程,进行全面的反思和总结,举一反三。
7.高考理综技巧 篇七
高考理综试卷的第23、24和25题是物理综合题, 在试卷中所占的分数值很大, 它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的能力, 是属于学科内知识的综合题, 求解难度较大.其实, 只要对物理知识比较好的理解和掌握, 对物理综合题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做好这类试题也是不难的.仔细分析研究近几年的理综试题, 不难发现其试题的特点, 下面就理综物理综合题的“综合”类型进行分类解析, 并对其题型特点及解题策略作一探讨.
一、“过程”型综合题
1.题型特点:
试题按物理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展示问题情景, 与物理规律相关的物理过程多而复杂, 但复杂多变的物理过程又常常具有时间性与阶段性.物理过程的各个阶段, 即各个子过程, 相对总过程来说, 通常要简单得多.
2.解题策略:
把构成过程整体的若干子过程划分出来研究, 简化成若干个简单的子过程, 按时间顺序对物理过程逐步分析, 一个子过程一个子过程地用对应物理规律列出相关的式子, 就可以把问题解决.同时, 要注意前后两个物理过程中各种物理量的链接, 如在运动过程中前一个过程的末速度也是后一过程的初速度等等.
例1 (2008全国卷Ⅰ, 25) 如图1所示, 在坐标系xoy中, 过原点的直线OC与x轴正向的夹角φ =120°, 在OC右侧有一匀强电场, 在第二、三象限内有一匀强磁场, 其上边界与电场边界重叠、右边界为y轴、左边界为图中平行于y轴的虚线,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带正电荷q、质量为m的粒子以某一速度自磁场左边界上的A点射入磁场区域, 并从O点射出, 粒子射出磁场的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θ =30°, 大小为v, 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为纸面内的一段圆弧, 且弧的半径为磁场左右边界间距的两倍.粒子进入电场后,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又由O点返回磁场区域,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离开磁场.已知粒子从A点射入到第二次离开磁场所用的时间恰好等于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忽略重力的影响.求: (1) 粒子经过A点时速度的方向和A点到x轴的距离;
(2) 匀强电场的大小和方向;
(3) 粒子从第二次离开磁场到再次进入电场时所用的时间.
解析: (1) 如图2所示, 设磁场左边界与x轴相交于D点, 与CO相交于O′点, 则直线OO′与粒子过O点的速度v垂直, ∠OO′D = θ =30°.设磁场左右边界间距为d, 则OO′=2d.粒子第一次进入磁场的运动轨迹的圆心即为O′点, 圆弧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为30°, 且O′A为圆弧的半径R.由此可知, 粒子自A点射入磁场的速度与左边界垂直.
A点到x轴的距离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有
联立①②式得
(2) 设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第一次在磁场中飞行的时间为t1, 有
依题意, 匀强电场的方向与x轴正向夹角应为150°.由几何关系可知, 粒子再次从O点进入磁场的速度方向与磁场右边夹角为60°.设粒子第二次在磁场中飞行的圆弧的圆心为O″, O″必定在直线OC上.设粒子射出磁场时与磁场右边界交于P点, 则∠OO″P=120°.设粒子第二次进入磁场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2, 有
设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3, 有
t3=T- (t1+t2) ⑥
由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和牛顿定律可知
-v=v-at3 ⑦
联立③④⑤⑥⑦⑧可得
(3) 粒子自P点射出后将沿直线运动.设其由P′点再次进入电场, 则∠O″P′P=30°.
设粒子在P、P′两点间运动的时间为t4, 有
三角形OPP为等腰三角等.由几何关系知
联立②⑨⑩式得
点评:本题是一道带电粒子在单一电、磁场构成的组合场中运动多阶段的“过程”型综合题, 突出考查学生对电、磁主干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对问题过程的分析能力.分析得出带电粒子运动经历四个阶段, 画出带电粒子运动的轨迹, 按照物理过程发生的先后顺序分别应用电、磁场知识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知识”型综合题
1.题型特点:
试题往往以单一物理模型为知识载体沿纵深方向, 重点考查学生对某一章节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及其相关应用的方法与技巧, 如涉及万有引力的天体运动问题、涉及动量和机械能的多次碰撞问题、涉及电场的带电粒子在平行板电容器中的偏转问题、涉及磁场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问题等问题, 求解的难度往往较大.
2.解题策略:
学生对各章节、模块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是解决这类综合题的关键, 要熟悉常见物理模型解题的常用方法与技巧.同时, 这类问题因从侧面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从而要求学生熟悉一些物理试题中常用的数学基本知识.
例2 (2008年全国卷Ⅱ, 25) 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近似于圆形轨道绕月飞行.为了获得月球表面全貌的信息, 让卫星轨道平面缓慢变化.卫星将获得的信息持续用微波信号发回地球.设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m, 地球和月球的半径分别为R和R1, 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和卫星绕月球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和r1,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为T.假定在卫星绕月运行的一个周期内卫星轨道平面与地月连心线共面, 求在该周期内卫星发射的微波信号因月球遮挡而不能到达地球的时间 (用M、m、R、R1、r、r1和T表示, 忽略月球绕地球转动对遮挡时间的影响) .
解析:如图3所示, 设O和O′分别表示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在卫星轨道平面上, A是地、月连心线OO′与地球、月球表面的公切线ACD的交点, D、C和B分别是该公切线与地球表面、月球表面和卫星轨道的交点.过A点在另一侧作地球、月球表面的公切线, 交卫星轨道于E点.卫星在圆弧BE上运动时发出的信号被遮挡.
设探月卫星的质量为m0, 万有引力常量为G,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
①
②
式中T1表示探月卫星绕月球转动的周期.
由①②式得
③
设卫星的微波信号被遮挡的时间为t, 则由于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有
④
式中α=∠CO′A, β=∠CO′B.
由几何关系得
rsinα=R-R1 ⑤
r1cosβ=R1 ⑥
由③④⑤⑥得
点评:本题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为背景, 考查学生应用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知识处理天体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对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画出情景图并从几何角度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信息”型综合题
1.题型特点:
试题以科研新动向、现实生活实例和现代科技应用立意为题干信息, 大部分文字只是基于对生活背景和科技事件的完整性、严密性的必要表述, 其问题的物理实质、物理模型往往较简单, 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往往是起点高落点低.
2.解题策略:
问题的解决重在对题意的理解, 对题干信息的分析判断, 要善于获取题干中构成物理问题的物理要素, 即要根据问题的要求和解答目标, 剔除题干中的生产、生活和科技实例中的事件等次要因素, 抓住主要的物理条件和物理关系, 以及主要的物理过程和情景, 把题设问题与熟悉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 把实际问题简化、抽象为恰当的物理模型, 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对问题求解.
例3 (2007全国卷Ⅱ, 24) 用放射源钋的 射线轰击铍时, 能放出一种穿透力极强的中性射线, 这就是所谓的铍“辐射”.1932年, 查德威克用铍“辐射”分别照射 (轰击) 氢和氮 (它们可视为处于静止状态) , 测得照射后沿铍“辐射”方向高速运动的氢核和氮核的速度之比为7.0.查德威克假设铍“辐射”是由一种质量不为零的中性粒子构成的, 从而通过上述实验在历史上首次发现了中子.假设铍“辐射”中的中性粒子与氢核或氮核发生弹性正碰, 试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条件下计算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 (质量用原子质量单位u表示, 1u等于一个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取氢核和氮核的质量分别为1.0u和14u)
解析:设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和速度分别为m和v, 氢核的质量为mH.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与氢核发生弹性正碰, 碰后两粒子的速度分别为v′和v′H.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得
mv=mv′+mHv′H ①
由①②式得
同理, 对质量为mN的氮核, 其碰后速度为
由③④式得
根据题意可知 v′H=7.0v′N ⑥
将上式与题给数据代入⑤⑥式得
m=1.2u
点评:本题以铍“辐射”为信息, 考查学生分析并从题干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问题涉及的知识要点是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用两个同一直线上发生弹性正碰小球的物理模型对应问题情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
8.2008年高考理综生物阅卷感言 篇八
一、考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
理综生物的两道非选择题采用局域网上阅卷,全省平均得分情况为:第30题Ⅰ小题满分为14分,实际得分8.82分,难度为0.63;第30题Ⅱ小题满分为10分,实际得分4.03分,难度为0.40;第31题满分为18分,实际得分9.09分,难度为0.50。两题合计满分42分,实际得分为21.94分。对于2008年理综生物试题,考生看后都说简单,做后都说容易,很多考生预估两道非选择题分数合计在30分以上,而实际得分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反差呢?考生答题究竟存在着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在阅卷中,我们发现有不少考生字迹潦草,答案难以辨认。或许部分考生是为了赶时间而出现书写马虎。但是对于这部分字迹模糊不清的答案,阅卷老师既然不能有效地辨认,又怎么能随便给你分数呢?这样的答卷,不仅增加了阅卷老师的阅卷难度,也减缓了阅卷的速度,并由此可能会产生误判,最后吃亏的当然是考生自己。因此,在平时复习备考中,始终要牢记书写端正、清晰。
(二)答题不规范,专有名词出现错别字
在阅卷中,我们发现很多考生在作答时,刚开始答案填写错了,或者觉得答案不理想,然后进行改正并填上了正确答案,但先前错误答案仅仅采用括号括起来,与改动后的答案形成了并列关系。评卷细则规定:对于这样的答案,只有括号内外的答案都正确才得分。因此,这些考生改动后的答案不仅变得毫无意义,而且还影响了先前的答案得分。如这样的答案“(自由扩散)主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能)不能”“(不能)能”等就不可能得分。考生答卷中的这种现象几乎占到30%左右,这一点不能不引起我们今年备考考生的注意。还有部分考生在答题中,常把一些关键的专有名词写成了错字、别字,评分细则规定这样的是不能得分的,如“输出量”写成“运输量”、“积累量”写成“累积量”或“净吸收量”、“主动运输”写成“自动运输”或“主同运输”或“主动”或“主动吸收”等都不能得分。
(三)思维跳跃太大,语言组织不严密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对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不仅是生物高考命题的原则,也是考生作答的基本要求,阅卷老师不能为考生的答案牵线,搭桥。如30题的第Ⅰ小题⑴问,题干已交代了A、B曲线的含义,可有些考生想当然答题,出现了“吸收量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B表示净吸收量”“应根据A、B曲线共同说明”等许多抽象答案。在回答第31题的⑴、⑵两问为什么时,大多数考生都没有强调“F1植株是杂合体”这个前提,而仅仅回答“基因可以自由组合”“三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等,或者只写出了一些基因型、而没有写出表现型来回答问题。这说明考生推理不严密,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能针对题目的具体问题去思考和组织语言作答,仅仅靠记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和平时相近模拟题中的答案来回答问题。考生在回答问题时,显得思维跳跃性过大,应该要交代的问题没有讲清楚,显得逻辑推理能力较差。
(四)节外生枝答题,不尊重高考卷的要求
从高考命题来看,所考考点都来源于教材和考纲。可是有些考生由于受部分模拟题的负面影响,或者是受任课教师拓展性知识的影响,将答案扯得太远。如第30题第Ⅰ小题⑵问,标答是“主动运输”,部分考生却扯到“交换吸附”;标答为“主动运输需要能量,缺氧时根细胞呼吸作用降低,产生能量减少”,而部分考生却答成“无氧呼吸不能产生H+、HCO3-,因而不能与矿质离子进行交换吸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导致根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减少”。回答第30题的第Ⅰ小题⑴问理由时,很多考生的答案是“没有对照实验”“一组实验不能说明问题,还要有对照实验”等。另外今年考题中,有4处要求考生从题干所给的供选答案中二选一,而部分考生不尊重试卷的设问和给定的供选答案,随意地答写另外一些与此相近的名词而白白丢分。评分细则规定标答为唯一答案,不尊重试卷规定的答案是不能得分的。如要求考生从“(能、不能)”中选择“能”作为答案,而部分考生回答成“是”“可以”“行”等答案就无法得分。
(五)语言啰嗦,条理不清
有的考生已经写出了正确答案,但又惟恐说得不清楚,于是又写了很多答案,里面可能有不少与正确答案相反的语言,往往造成前后答案自相矛盾,这样也可能会丢掉部分分数。部分考生往往错误地认为答案应该尽可能地多写,以为写得越多,得分就越容易,这是部分考生在高考答题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一些考生在答卷上写了一大堆,条理不清,很多语言甚至是没有一点实质性的内容,大多是空话、套话,同一个语意有时在不断地重复。造成阅卷老师看不清答题层次,找不准答题要点。阅卷老师的阅卷速度较快,不可能有过多的时间来仔细研读考生的答案,再加上答案里一些错误观点的负面影响,可能会使得两位阅卷老师产生同样的误判,使得考生白白丢分。在阅卷中我们发现,考生的答卷大量表现出“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精”的现象。实际上,考生答题不在于贪多,而在于精简,在于条理清晰,说理到位。能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又能说明问题的答案,才是最好的答案。有时可能会言多必败。
(六)今年生物空白卷的比例有所增加
今年空白卷较往年有所增多,除去部分考生未参加高考外,我们分析这些空白卷的产生可能是因为考生在物理、化学上花了过多的时间,导致最后生物试题没有时间做。这种现象在理综卷31题的答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今年的理综生物试题,无论是考查的知识点,还是设置答题的模式,都充分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出现空白卷应该说是不可能的。可是由于部分考生做理科三科综合卷的经验不足,时间安排不合理,出现了生物题没有时间做,造成了人生难以弥补的缺憾。今年的生物试题相对往年高考题来讲要容易一些,相对于今年的物理、化学来讲,也要容易一些。一般来说,只要考生动笔做了,或多或少地总可以得到一定的分数。可是部分考生因为没有时间作答,最终毫无疑问影响了自己的理综高考成绩。
二、对考生的几点备考建议
(一)讲究科学做题顺序
对于理综三科的做题顺序,大多数考生认为应该先做自己最擅长的科目。因为刚开始答题,考生一般比较紧张,答自己擅长的科目,有利于减缓刚进考场时的压力,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再者,如果在前面某些题目上时间花得太多,后面相对简单一点的试题就没有时间做了,这将得不偿失。今年高考理综卷,后面生物试题本可以得分,但却因没有时间做而失分,这一点应该给我们广大考生带来警示。实际上,理综卷后面的题不一定难,往往还是一些大分值的题,考生因没有时间做而不能得分,这只能说是考生答题顺序上的失误了。因此,考生要讲究科学作答顺序,有的题,即使时间再充裕,也不一定做得出来,考生应该主动选择放弃,给可做出的题腾出一点时间来,拿到能拿到的分,考生才不会留下遗憾。科学的做题顺序因人而异,如可以先做各科简单题,再做难一点的。一般来讲,尽量不要分科去做。因为分科做会产生思维上的跳跃,在读题上会浪费掉大量的时间,也会影响考生答题思维。因此,一般集中精力做同一科的内容,从易到难答题较为理想。
(二)做选择题要“稳”
虽然是“选择题”,但选择题是做出来的,不是选出来的。重要的不是在“选”,不是看着选项去挑,而在于明白考题所提供的这些选项,为什么有的对,有的不对,改成什么样子就对了。平时要养成这种思维推导习惯,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审题要细,要知道“因为是怎样的,所以才怎样”。做选择题时,最好按顺序做。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要随时标记,以便复查。理综卷要想得高分,做好Ⅰ卷126分的选择题是关键,而选择题得分的关键是要在“稳”字上下工夫。
(三)做非选择题得分在于规范
复习备考中,要加强规范化答题和强化运用生物学语言答题能力的锻炼。在阅卷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考生不能用生物学知识和专业术语来正确阐述生物学的基本事实,关键词的书写出现了错别字,导致明明可以得分的题却白白失分,阅卷老师无不感到遗憾。考生对知识不能灵活地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差,表述不规范,文字书写出现错误等都是造成考生失分的根本原因。考生的规范性答题不是瞬间就能够实现的,也不是靠高考时小心认真答题就可以做到。在平时备考中,考生要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学会用准确、精练的生物学知识和术语进行表述和答题,生物学专业术语要写正确,不能出现错别字。可以这样说,Ⅱ卷得高分的关键在于考生答题规范。
(四)紧扣教材,注重细节
课本是考试之本。从近几年的理综高考题可以看出,往往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从近几年高考题中,我们很容易解读到这一点。一般来讲,理综高考生物试题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和出处。考生要夯实基础,关注学习中每一个细节,强化规范。高考中有一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备考中,考生要按老师要求认真去做,要善于发现自身答题中存在的问题。要善于纠正自己的错误,善于反思,注重答题的细节性、规范性,不要让习惯性的错误延续至高考。
(五)强化审题锻炼,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的要求,也是考纲对命制试题的硬性规定。因此,这个能力考查一直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今年试题的情景新,材料丰富,部分考生因不能提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而出现错答。如第30题第Ⅱ小题题干情景对中学生来讲很陌生,但题干信息应该很完备,读懂题干信息后,可以很轻松地解题。该题满分10分,全省平均得分4.03分,说明大部分考生获取信息能力较差。备考中,考生要善于发现题眼,寻找关键词,获取与答题有关的信息,确定答题的范围,为破题和正确地解题奠定正确的方向。否则答案写得再多也是白废力气。
(六)理科要讲“理”,注重生物科学素养的养成
9.高考理综常用答题方法和技巧 篇九
高考理综常用答题方法和技巧
一、理科
综合试卷结构
第Ⅰ卷 选择题 120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 180分
题号 学科 分值 题号 学科 分值
1—5 生物 30分 21—24 物理 72分
6—12 化学 42分 25—28 化学 58分
13—20 物理 48分 29—30 生物 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总分300分,理论上每分钟应该做出两分题。其中:
生物80分,应该用时40分钟,化学100分,应该用时50分钟,物理120分,应该用时60分钟。
二、理综考试要科学安排考试时间
理综三科合一,按分值分配,选择题大的安排应在50~55分钟左右完成,非选择题大约安排90~95分钟左右完成为宜。
做题时,基础题要力争全对,中档题少丢分或者不丢分。中、低档题得分数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如果你能拿下各学科的中、低档题,就能够获得600分,而你有了600分垫底的心理优势,再做难题也会有信心攻克。
三、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
1.按照试卷题目的顺序从头做到尾
优点:可以避免丢题,漏题,节约时间
缺点:有时遇到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难题时常常由于忘情投入,直等到发现身陷泥潭,已经进退两难,已经耽误了大量宝贵时间,使后面许多能拿分的中、低档题都没有时间做。
如果遇到一个题目,思考了3—5分钟仍然理不清解题的思路时,应视为难题可暂时放弃,即使这个题目的分值再高,也要忍痛割爱。千万不要因为捡了芝麻丢个西瓜,因小失大。
2.先易后难,从容解答
每科试题一般都是先易后难,若遇到难题,可以暂时跳过去,先做后面学科的容易题——等做完各科相对容易得分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做前面的难题。
做题原则:能拿到手的的分就先拿住——手中有分,心中不慌,然后再回头做难题,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得分少些不遗憾,得分多你就赚了!
3.先做自己的优势科目,再做其他科目
先做优势学科,既可以先拿到比较有把握的分数,做题时做出一个好的心态,又可以为非优势学科留有充分的时间。避免一开始就遇到难题使心情郁闷,使头脑发蒙的现象。
总之,对于多数考生来讲,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比较高的分数,就要学会主动地暂时放弃,暂时放弃费时费力的难题,腾出更多的时间做容易题,拿到更多的分数——古人田忌赛马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做题顺序的选择,因人而异。在平时训练中要尽早选定并稳定一种方法。
四、理综考试的技巧介绍
1.正式开考前要统揽全局,合理安排
从下发试卷到正式开考前有几分钟的阅卷时间,拿到试卷在填好卷头以后,要适时浏览整张试卷,查看试卷的容量、难易程度。
⑴ 要看清共有多少道题
有多少大题?有多少小题?试卷反面有无试题?一方面可以防止由于紧张而漏做试题,另一方面心中有数,便于合理安排答题顺序和时间。
⑵ 要特别注意会做的试题所占的分值
要确保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基本不丢分,力争在难题和不熟悉的题上多拿分。
① 能顺利解答的题
那些一眼就能看出结论的简单选择题或填空题(一旦解出,情绪立即稳定)。
② 不能立即回答的题
可以一面通览,一面粗略地划分为A、B两类:
A类:题型比较熟悉、估计比较容易做作的题
B类:题型比较陌生、自我感觉比较困难的题
③ 在了解了考题重点和分值之后,对完成每道大题需要用多长时间基本做到心中有数。
通览全试卷的目的是克服“前面的难题做不出,后面的容易题也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避免在某一道或某一类题目上用时过多,耽误整体考试效果。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2.开考后合理分配答题的时间
一般来说,答题顺序要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先做自己最擅长和有把握的题,把明显感到有困难的难题做好标记,留到后面来做。
排序原则:先易后难;先熟后生。
具体顺序:
先做自己认为会做的题;
以前似乎做过的题;
题目短,答案简单的题;
最后做自己感到吃力的题。
3.Ⅰ卷选择题答题技巧
⑴ 答题时要心态稳定,速度不宜过快
客观选择题都是单选题,难度不大分值又高,是得分的重点关注对象。选择题回答的好与坏对确保基本分的高低至关重要!
据统计,生物的前三道选择题错误率非常高,这是因为刚开始考试时很多考生心理紧张,为了抢时间,往往不到 3分钟,最多不过5分钟就做完了前三道题。所以生物选择题一定要复查!
另外,考生在检查答案时,如果没有足够充分的理由,不要轻易改动第一次的答案。
⑵Ⅰ卷的选择题最好按顺序做
对于没有把握的题随时标记,这些题是复查时的重点照顾对象。
⑶ 审题要细、要慢,做题要快
对于选项是肯定还是否定,要有根据,充分利用单选题的特点,运用好排除法和推理法。
① 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
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
② 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近几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中,涉及“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题的一半。
所以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做逐项排除:
“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逻辑错误”、“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要注意辨析;
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可以排除。
例:下列关于生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自然状态下,所有生物均可进行无性生殖
B、无性生殖后代只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C、生殖细胞就是指配子,只有经过配子的两两结合才能完成生殖
D、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有性生殖使子代出现杂合子是普遍现象
答案D
③ 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或者选项,可以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进而推导出未知的知识,最后作出判断。
4.Ⅱ卷非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⑴ 要读懂试题,通过对试题所有信息的掌握和分析,搞清楚已知什么,问什么,求什么;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审题失误,全盘皆输。一般来说,比较简单或一般难度的试题应该阅读两遍;而题干较长、信息量较大的综合试题,审题可分3步走:
第一步粗读:对题干所述内容有一个大体轮廓了解。
第二步细读:弄清题中的已知、未知、设问等相关条件。
第三步选读:排除题目中的干扰条件,挖掘出隐含条件,找出各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审题时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因为题目本身往往就是“解决此题”的信息源。
凡是题目中未明显写出的,一定是隐蔽给予的,只有细致的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相应的信息,这一步不要怕慢。
⑵ 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⑶ 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答非所问了。
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小知识:
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⑷ 有时答案可以 “从题干和教材原话”中去寻找
从近年来高考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⑸ 要注意解题的规范化
考生解题不规范是参与高考理综评卷的老师时常议论的一个话题。这种失分不是“不会做”,而是“做不好”。具体表现为:文字表达不严谨,专业术语不规范,解题步骤不完整,逻辑推理不严密,计算结果不准确,书写太草,涂抹太多,卷面太脏等。
高考阅卷老师不会有耐心,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慢慢推敲那些拖沓繁杂,不规范的答案,极有可能直接判它是错答。所以,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科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量简洁。
⑹ 要有“分段得分”的意识——答踩点分
Ⅱ卷题中往往有一些大综合题,中间有若干互相关联由浅入深的小题。综合题虽然很难,但是解题有一个过程,需要涉及几个知识点,每个小知识点属于易得分。
每个知识点多多少少占一点分,考生书面答案踩上要考查的点,就给点分,踩得多就多给分。因此,部分理解的题目也要做,能得多少分得多少分。
⑺ 做题要预留弹性时间,避免因超时带来的紧张
不要把考试时间卡得太紧,每一科计划的时间都应留有5分钟左右的弹性时间,这样可有效地避免因超时而带来的紧张感。
有了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心情就可以得到舒缓与放松,水平和效果也就能最大限度的正常发挥和体现。
⑻ 答题时要稳扎稳打,力争一次成功
答卷时要提高成功率。试题做完后要认真检查,在确信万无一失后方可交卷,宁可坚持终考到最后一分钟,也决不做交卷第一人。
10.高考理综答题顺序及考试技巧 篇十
一.高考理综答题顺序
1.按照试卷题目的顺序从头做到尾
优点:可以避免丢题,漏题,节约时间
缺点:有时遇到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难题时常常由于忘情投入,直等到发现身陷泥潭,已经进退两难,已经耽误了大量宝贵时间,使后面许多能拿分的中、低档题都没有时间做。
如果遇到一个题目,思考了3—5分钟仍然理不清解题的思路时,应视为难题可暂时放弃,即使这个题目的分值再高,也要忍痛割爱。千万不要因为捡了芝麻丢个西瓜,因小失大。
2.先易后难,从容解答
每科试题一般都是先易后难,若遇到难题,可以暂时跳过去,先做后面学科的容易题——等做完各科相对容易得分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做前面的难题。
做题原则:能拿到手的的分就先拿住——手中有分,心中不慌,然后再回头做难题,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得分少些不遗憾,得分多你就赚了!
3.先做自己的优势科目,再做其他科目
先做优势学科,既可以先拿到比较有把握的分数,做题时做出一个好的心态,又可以为非优势学科留有充分的时间。避免一开始就遇到难题使心情郁闷,使头脑发蒙的现象。
总之,对于多数考生来讲,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比较高的分数,就要学会主动地暂时放弃,暂时放弃费时费力的难题,腾出更多的时间做容易题,拿到更多的分数——古人田忌赛马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做题顺序的选择,因人而异。在平时训练中要尽早选定并稳定一种方法。
二.理综答题技巧有哪些
冷静沉着
每临大事,必有静气;静则神明,疑难冰释;积极准备,坦然面对;最佳发挥,舍我其谁?!
审清题目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审题失误,全盘皆输。考生在高考中因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审题失误所占的比例最大。这种失分不是智力或能力达不到,而是审题不细造成的。比如全国理综试卷(ⅱ)第23题(物理内容)是研究着陆器的平抛运动,题中明确告诉“到达最高点高度为h,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但是有的考生却没有注意到这么明确的条件,将着陆器看成由高度为h的地方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一个比较简单的16分大题,结果一分未得或只得几分。
往年有监考老师反映,个别考生接到试卷后匆忙解答,做到一半甚至完成时才发现看错了题目,只好涂掉,重新再做一次,欲速则不达。因此,在答题时,必须将已知条件、求解要求等全部内容逐字看清楚,方可作答,对有的似曾相识的题目,更不能马虎大意,不能凭想当然解题。一般来说,对于较简单或一般难度的试题应阅读两遍;对于题干较长、信息量较大的综合试题,审题应分3步:第一步,先粗读,大脑对题中所述内容有一个大体轮廓。
第二遍细读,弄清题中的已知、未知、设问等,大脑建立一幅较为清晰的情景。第三遍选读,排除题目中的干扰条件,挖掘出隐含条件,找出各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遇到似曾相识的“熟题”,先不要急于下笔,这类题往往有陷阱,比如题设条件发生变化等,再看一遍,确认后再下笔。阅读时最好用钢笔点着逐字读,这样不会遗漏有用信息。虽然慢了些,但“磨刀不误砍柴功”,只要路没走错,就有可能到达目的地。
先易后难
答题时,首先做那些自己有把握做对的题目,做题时集中精力,先将这部分肯定能得分的题目拿下来。然后再做那些基本能做但无十分把握的题目,做这部分题考生要定下心来,认真仔细地去做。对个别难题要放到后面去做,不要因为做一道题而耽误了整个答题时间,影响到全局。在前两类题目都完成的情况下,考生即使不能全部做出难题也要争取做出几步,尽可能多取得一点儿分数。
争分夺秒
答题要在准确的基础上求快,高考试题的特点是题量大,难度也较大,因此,看准题目后,要力求解答问题准确无误,不仅要做到思路对,方法对,还要做到每一步推导计算准确,格式要规范。如果时间来不及,考生可以适当放弃不会做的题目,把精力放在会做的题目上,争取多得分。要常看钟表,调整答题速度,要在阅卷者能看清的基础上,尽量加快写字速度,给自己节约出更多的检查时间。
规范答题
考生解题不规范是参与高考理综评卷的老师时常议论的一个话题。这种失分不是“不会做”,而是“做不好”。具体表现为:文字表达不严谨,化学、生物专业术语不规范,解题步骤不完整,逻辑推理不严密,计算结果不准确,书写太草,涂抹太多,卷面太脏等。理科综合卷计算题要求很明确,必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表述和重要的过程,但不少考生满纸都是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很难见到汉语表述,怎么能得到高分呢?考生在考前要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参考高考理科综合标准答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敢于舍弃
在高考中,考试过程可能会碰到一两个难题,这属于正常现象。考生首先要减少对难题的恐惧心理,从而增加解题的信心,然后弄清题目的含义和要求,找出已知条件与所问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求解的步骤,进行解题。对于较难的综合题目,要设法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确实不会勇敢舍去,决不浪费时间。
全面检查考过即“放”
对每一道题都要认真检查,对简单的题和得分较低的题千万不能忽视。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要先检查得分高的题。无论对自己的作答多么有把握,都不要提前交卷,不能有攀比提前交卷的心理。当然,也没有必要看到别人提前交卷,自己就慌张。值得一提的是,每考完一科后,不管考试结果是否理想,都不能老停留在对这科的回忆上。
已经考过的,不论好差,统统放到一边去,索性什么也不要去想,尽快转移自己的兴奋点,铆足了劲考下一门,这才是明智之举。存在主义的鼻祖让·保罗·萨特说,人是绝对自由的,你自己去选择,并承担全部的后果。我想对大家说的是,命运不是天定的,命运把握在你们每个人自己的手中!我相信你们都能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冲过高考这一关,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11.一道高考理综试题引发的教学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临界条件;认识能力;启迪思维
2004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有一个涉及力学的题目,该试题简洁而贴近生活,讲力学知识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解法灵活,能真实考查学生的能力,且由此引发教学的很多思考。
题目是这样的: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1所示。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分析:圓盘的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圆盘在桌布的带动下(受桌布提供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也做加速运动;当圆盘离开桌布后,圆盘已获得了一定的初速度,在桌面上做匀减速运动,最后刚好停在桌边不掉离桌面。
此题有两个物理过程:盘先在桌布上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滑动摩擦力μ1mg为动力,后在桌面上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滑动摩擦力μ2mg为阻力。
解此题的关键是要能正确地理解、分析两个临界状态,一个是桌布何时与圆盘分离,另一个是盘恰好不掉离桌面的临界条件。下面介绍几种典型解法。
解法一(动力学原理求解):设圆盘刚离开桌布时的速度大小为v,离开桌布后在桌面上再运动距离s2时停止,有:v2=2a1s1,v2=2a2s2,盘没有从桌面上掉下的条件是s2≤(1/2)—s1,由以上各式解解法二(动量定理求解):以圆盘为研究对象,对加速过程分析,圆盘受摩擦力冲量而获得动量,由动量定理得:mv—0=μ1mgt1,设圆盘离开桌布后在桌面上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2 ,有:s2=vt2—从全过程看,使圆盘没有从桌面掉落是由于圆盘受到桌布对它的冲量等于桌面对它相反方向的冲量,即μ1mgt1=μ2mgt2,联立解得:a≥[(μ1+2μ2)/μ2]μ1g。
解法三(功能关系或动能定理求解):由功能关系或动能定理可知,圆盘之所以没有从桌面掉落,是由于桌布对圆盘所做的(正)功W1等于桌面对圆盘所做的(负)功W2,即W1=W2,又W1=f1s1,W2=解法四(v—t图像法求解):由题意作v—t图如图2所示,根图像知,OA直线表示桌布在从圆盘下抽出前的速度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OB直线表示圆盘加速的情形,BD直线则表示圆盘减速时的情形,v曲线与t轴之间的面积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相应时间内的物体的位移大小,故有:
解得
这是一道源自生活实际的问题,解决该类问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物理模型。通过以上一个步骤多解,一题多解,在解法上各有特点,这对于我们平时物理教学引发很多思考。
思考一:注重基础知识的教与学。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原理、思路。
思考二:要注重方法的运用。在高中物理课程中,侧重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方法的运用。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究竟采用何种方法求解,应该根据每个学生对不同的物理规律掌握的熟悉程度而定;教学中,要注意精心启发和引导,重点放在教给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
思考三:在平时教学与训练中,教师选择例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题目的内容应能充分反映物理概念、规律的本质和关键,反映分析和处理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并能针对学生在解答时容易产生的错误和问题。另一方面,要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拓宽解题思路。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可以促使学生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能让学生在复杂的题目、问题面前广开思路,启迪思维,迎刃而解。
12.高考理综技巧 篇十二
2011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物理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 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旨在既有利于高校公正地选拔人才, 又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试题力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体现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要求, 考查考生对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一、试卷整体分析
总览全卷, 常规型题占总题数的一半,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实验题上.试题立足于基础, 难度适中, 区分度合理, 无偏题、怪题和超纲题.注重对中学所学物理知识、方法、思想、能力的考查, 关注中学生智力、认知水平的实际, 体现物理对“理”的追寻及注重“理”的运用.
1.依据考纲, 突出重点.力学部分重点考查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功和能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等知识点;电学部分重点考查了安培定则、变压器的规律、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等知识点.在选考部分中, 热学部分重点考查了玻意耳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内能、热力学定律;波动和光学部分重点考查了振动与波动的区别和联系、光的折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从整体上来看, 重点考查了高中物理学中重点和主干知识, 并且做到了不超纲不超出教材.试题不过分追求对知识面的全面覆盖, 必答试题中没有单独涉及共点力平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考点的试题, 将对这些知识或与这些知识有关的方法、思想的考查渗入其他题目的分析与解答之中.
2.比例合理, 难度适中.各部分知识考查比例为:力学53分 (其中力和运动内容分量很重) , 占48.2%;电学42分, 占38.2%;选修内容15分, 占13.6%, 和大纲及教材内容的比例一致.易中难的比例大约为5∶4∶1.试卷中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占整个试题总量的绝大部分, 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数学应用能力、过程演绎能力的考查.试题针对各种层次考生进行设计, 既有容易题, 也有中等难度题和难题, 力求使得不同层次学习能力水平的考生都得到有效甄别.
3.分值微调, 题型稳定.今年的物理总分为110分, 选择题由53分增为54分, 其中选修选择题由原来5分, 调整为6分 (选对一个给3分, 选对两个给4分, 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 最低得分为0分) ;实验题22、23题分值由2010年4分、11分调整为5分和10分;计算题为41分:24题由14分调为13分, 25题由18分调为19分, 选修的计算题由10分调为9分.对一些核心题型, 新课标卷体现出试卷的延续性和情景设计变化性.试题情境熟悉, 叙述直白, 体例、排列在平稳的前提下有所创新, 试题情境既经典又时尚, 既传统又新潮, 整卷透着一股清新之气和温馨之情.
4.能力立意, 体现创新.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 注重对定性定量相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 注重图象的运用.体现了高考试题“能力立意”的宗旨.试题体现新课程理念,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 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试题的背景力图新颖, 与生活、生产、科技相联系, 如地磁场、卫星电话、蹦极运动、变压器、电磁炮、光电计时器等.两道实验题避开对教材上常规实验的考查, 通过设计两个创新性实验, 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总之, 试卷体现出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考查、重视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思路.命题素材源于教材, 又不拘泥于教材, 整套试卷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特点, 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具有“新而不偏、活而不怪”的优点, 对高中物理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试题归类点评
2011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物理试题有8个选择题, 2个实验题, 2个计算题和3个选做题, 分别点评如下:
1.选择题
选择题8个: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规律的理解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其中4个力学题, 4个电学题, 包括安培假设、地磁场、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功能关系、曲线运动的条件、开普勒第三定律、牛顿定律、安培力等基本规律.选择题部分, 从具体题目上看, 整张试卷中没有很难的题, 注重的是基础的考查, 但在一道题中综合考查多个知识点的题目有所增加.
(1) 14题 (题目见2011年全国课标卷, 下同) 是 “地磁场模型”, 除了考查电流的磁效应之外还要求掌握地磁场的分布, 将对经典物理史料的考查放在具体物理知识的应用背景下, 不就物理史考物理史, 突出了物理特点.
(2) 15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将一做匀速运动物体突然加一个恒力, 分析此后的动能变化, 考查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能力和多种可能的判断, 思维的发散性较大, 且涉及了匀加速、减速曲线运动的分析.
(3) 16题是“简谐振动模型”, 试题情境是年轻人特别青睐的蹦极运动, 惊险刺激, 是时尚的运动项目, 设问涉及做功、能量等知识及守恒思想等经典物理的基础知识与方法, 时尚与经典在此题中珠联璧合.
(4) 17题涉及理想变压器问题, 这是变压器问题在全国课标卷中蛰伏两年后的又一次亮相, 这也可能是交流电在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及新课程基本理念体现的必然.
(5) 18题是“电磁炮模型”, 从安培力入手, 综合了多个知识点, 重点考查的其实是动力学知识, 需要综合考虑安培力、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分析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是整张试卷中较难的题目.这道题涉及安培力这一古老话题, 电磁炮又是军事武器中的后起之秀, 属新武器之前卫.在考查建模能力的同时, 又一次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6) 19题主要考查估算能力与技巧.涉及匀速直线运动及近似计算, 将估算问题中的模型简化放在了天体运动背景中, 考查了考生运用模型简化问题的能力, 获取并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其实, 学习物理是从简化开始的, 高中物理一开始学的“质点”就是对物体的简化, 运动的分解就是对复杂过程的简化, 整个物理学的发展过程、物理的学习无不充斥着简化思想与方法.
(7) 20题是用曲线运动的分析方法处理粒子在电场中的轨迹和受的电场力问题.将对曲线运动力学模型的考查放在了非匀强电场中, 在考查力学方法中综合考查电场及电场力, 实现了力与电的完美组合.
(8) 21题是“两物体互滑模型”, 试题情境很经典, 但设问很新潮, 考查了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是数与形、理与形的完美组合.
2.实验题
实验题2个:1个电学题、1个力学题, 电学实验采用等效法测微安表的内阻;力学实验主要采用光电门测滑块的加速度, 突出对实验测量方法多样性的考查, 和实验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包括设计原理、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数据分析.实验题22、23题, 打破了往年小实验为力学、大实验为电学的固定模式, 试题新颖, 对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有着很好的区分功能.
(1) 22题考查了替代法测量电表的电阻, 也体现了对电路变换的考查, 是一道很传统的实验问题, 却全面考查了电学实验中“选择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测量数据、得出结论”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的具体运用.试题立意灵活, 传统而不死板.
(2) 23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推理能力、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来处理物理问题, 紧密联系生活、生产或科学实验.背景是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测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实验, 但光电门的运用、图象的建立, 是对传统实验装置及原理的颠覆与创新, 是传统实验的涅槃.通过图象计算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函数及其图象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同时, 又一次体现数与形、理与形的完美组合, 体现了物理与数学的不弃不离、相得益彰.
3.计算题
计算题2个:1个力学题、1个电学题, 一如既往, 第一题考查的是直线运动, 第二题考查的是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问题, 由于计算量小于去年试题, 考生反映难度有所降低.
(1) 24题情境传统, 考查的是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和上一年保持一致.但物理量的给予与设置却是鬼斧神工, 整题没有一个数据, 这才是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获取有用信息、建立模型能力的真正考验.值得注意的是, 该题用画图法, 画出v-t图象可以快速的理清过程, 甚至能直接从图中看出并证明结果.
(2) 25题情境新颖, 可以说是对磁偏转问题的成功创新, 有力的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力学、电磁学知识与方法及数学方法的能力, 是一道能有效区分学生能力与智力的好题.本题第一问是很常规的题型, 按照找圆心, 求半径, 列方程的步骤可以比较容易的得出答案.本题第二问难度大, 分值也大, 是用来鉴别考生掌握知识与综合应用能力高下的拉开分数的试题.
4.选做题
选做题3个, 难度匹配基本相当, 体现了高考的公平性原则.选修3-3考查理想气体, 小题较易, 大题中等难度, 运用三公式二原则即可处理;选修3-4小题考查机械波, 较易, 大题是几何光学, 试题属于原创题, 较为新颖, 中等难度;选修3-5小题考查光电效应, 较易, 大题是动量和能量题, 试题常规, 但问法巧妙, 属于易错题, 中等难度.选做题中的选择题与2010年相比较, 选项有所调整, 变常规的四个选项为五个选项, 以增大所考查知识的容量.选修3-4和3-5部分, 主要出在考纲Ⅱ级要求的知识点上, 考生比较熟悉.
三、2012年高考命题趋势预测和复习建议
从这两年的高考理综新课程卷来看, 物理试题的知识点难度在降低, 而对阅读理解、个人思维素养的要求在提高.对于准备2012年高考的考生来说, 复习时不要追求偏题难题, 要回归教材, 书上提到过的知识常常能够在考题中直接应用.不要以题海战术为手段, 以难题、偏题为目标, 应注重自己对物理学知识的归纳、分析能力, 争取将课本上介绍的基本理论、实验方法融会贯通, 并利用它们解决问题.养成对新知识点做分析的好习惯.一旦做到这些, 必可在来年的高考中赢得先机.下面结合平时积累的高考考前备考经验给出一些建议, 供参考.
1.紧抓主干, 打好基础.尽管近几年来, 教材在变, 课标在变, 高考也在变, 但变中有不变, 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思路是不会变化的.预测2012年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主干知识的应用.如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功和能的综合应用、带电粒子在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与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等, 可能一道题中涉及多个知识点.
2.加强实验, 突出设计.不仅要知道仪器的读数和使用方法, 更要善于运用物理知识和实验的基本技能解决情景新颖的实验问题.预测2012年高考以考查力学和电学实验为主, 可能仍是一个电学题, 一个力学题, 试题逐渐向“考活题、考能力、考探究型”的方向转化.高考实验命题遵循“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的原则.“只有平时亲自做过实验, 才能在高考实验题中拿高分”, 这是今后的命题导向.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因而高考非常注重对考生实验能力的考查.物理实验是每年高考必考的重要内容, 也是决定考试成败的关键之一.每个实验内容应以原理为主线将目的、器材、控制、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和结论串成一串进行系统复习.力、电实验依然会是今后高考实验的重点.
3.掌握技巧, 注重方法.计算题一般是2道大题, 其中一道力学题一道电学题.预测2012年高考力学题可能会以物体的碰撞或连接体为背景, 涉及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规律、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综合;电学题则以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最为常见, 有时还会出现有关电磁感应的综合性大题, 涉及电场、磁场、电磁感应定律与力学规律的综合.
4.联系实际, 透视热点.高考物理命题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反映科技进步、阐释实际生活、透视社会热点等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因为这类试题往往能较有效地考查考纲提出的五个方面的能力, 另一方面处理这类问题能直接反映出考生的科学素养, 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预测联系实际问题将是2012年高考考查能力的一大亮点, 所以不仅要对课本知识关注, 对社会、科技的热点也应关注, 社会的热点、政府工作的重点、老百姓关注的焦点, 都可能成为高考中的亮点.
5.设置情景, 探索创新.注意对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考查的新情景试题, 这些试题往往与高新科技综合, 有些知识是完全陌生的, 但解决问题的方法仍是中学常见的基本方法.2012年的高考命题, 这一理念必将进一步体现.新课程中设置的附加版块如“思考与讨论”“演示”“做一做”“说一说”“科学足迹”“科学漫步”“STS”“课题研究”等都要给予重视和理解, 这类内容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取材点.
总之, 复习时要把高考要求的重要知识、方法和技能, 以专题的形式加以梳理和剖析, 体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达到“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境界.考场如战场, 战略上要藐视, 战术上要重视, 分数是硬道理.只有科学备考, 才能在高考竞争中“一览众山小”, 独占鳌头.
【高考理综技巧】推荐阅读:
高考前一天理综答题技巧速记11-07
理综高考复习经验09-17
湖南高考理综生物部分07-14
2024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九07-31
高考理综II卷化学试题总体评价08-08
2024年中考理综分析08-11
北京理综物理试题点评11-10
2024年海淀理综零模试题09-12
初中部理综组教研工作总结11-19
上半年高三教师理综教研组长述职报告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