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地读起来

2024-10-16

让学生真正地读起来(精选12篇)

1.让学生真正地读起来 篇一

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

我是某某学校一名生物教师,1993年毕业于昌潍师专生物系,教学15年来,工作兢兢业业,教学认真负责。经历过不少的改革浪潮,尝试过不同的教学模式,我终于明白什么才是最棒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只有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并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模式才是最棒的,也是永久不衰的。

一、以合作探究为主,辅以多种教学材料,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

生物课是对直观教学非常依赖的一门课程,而自从计算机走进教室后,各种精美的教辅软件、PPT文档、Flash动画为生物课堂增色不少,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种教学手段也是有较多不足的。首先是交互性不强,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少,这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老师灌、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第二,多媒体辅助软件主要是增加了学生“视”、“听”方面的刺激,但对学生“动手”、“动脑”的促进作用却是很有限的;第三,多媒体辅助软件的展示通常是一过性的,学生容易遗忘,可重现性不强。

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我发现新课程的理念是最新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使学生的思维动了起来,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新教材改变过去平铺直叙的方式,无论在章节内、章节间,到处都可以发现“设疑——资料分析——讨论推导——得出结论”的知识呈现模式。而这种模式正好符合了人类获得知识一般过程。所以,在新授课时,我们会把一节课的内容、知识点经过老师的消化,然后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在课堂上通过一定的情景呈现出来,让学生有目的地自主阅读教材,处理信息后,再通过语言的组织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达成共识、得出结论。正好我校当时正在推广“导学稿”的运用,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导学稿,也被称为“学案”,它不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或者教案,而是类似大学里派发给学生的讲义,但与讲义又有很大的差异。讲义是教师发给学生的现成的笔记,而导学稿的功能突出一个“导”字。一般来说,一个导学稿通常包含以下的内容:(1)本章、节的学习目标(2)本章、节与前后知识的联系(3)重难点分析及其分布

(4)导学部分。导学部分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创设若干情境,然后是几个激发学生讨论的问题;可以是几道按一定层次精心编排的习题,引导学生在“思考——自学——练习——归纳”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自学;也可以是把要归纳的知识的关键要素挖空,做成半成品的笔记,并且配以思考问题或者习题,引导学生讨论或者完成习题后,填补空白。

(5)练习与反馈:可以精选几道习题,检查学生对主干知识、重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再根据学生的情况查缺补漏。

形象地说,学案就如教师按照授课的思路设计出来的一条导盲索,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索与思考,与教师一同经历教学的过程。

导学稿相比多媒体软件,具有学生可操作性强、保存方便、容易再现的特点。另外,对减少学生无效讨论也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多媒体辅助软件与学案的相结合,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动手”、“动脑”。这种方式一方面符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现代课堂教学理论,;第二方面锻炼了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第三方面,这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以及使用科学用语规范答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开始时我对小组合作并不放心,担心孩子们坐在一起会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随着合作习惯的不断养成,小组负责制度的实施,我惊奇地发现,连学习基础最差的学生也积极地投入到讨论中,学生的思维真正动了起来……

实际上,生物科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的特殊表现在既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又是初中课程中课时分配较少的学科。针对实验性强这一点,我们的小组合作非常有优势,很多的知识点都通过实验操作顺利掌握;但由于生物科课时太少,又不利于我们进行实验教学,很多知识仅通过讨论很难解决,需要老师详细讲解和点拨,仍有很多知识需要亲身实验去探究出来。

二、利用零星时间,穿插课堂间隙,让学生的思维充满活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优秀的教师总是力求让学生看出抽象跟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他还说:“如果概括性的结论不是从生活实践中抽取出来的,不是建立在分析事实的基础上的,那么死记和背诵他们的结果,就是学生并不能运用他们花了很多劳动得来的知识。”他进一步指出,“就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学生的知识储备越多,往后的学习就越困难。”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掌握活的知识,这就需要老师提供机会,让学生的学习尽可能有鲜活的实例——与生活越接近的实例越好,否则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就不再是知识,而是一种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的“累赘”。

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适时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猜谜语、演小品、讲故事、唱儿歌等,既能把学生课间分散的注意力收回来集中到课堂上,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愿学、乐学,达到会学。

1、猜谜语。关于生物的谜语很多,以一则谜语来开课,能立即点明学习的对象,进入主题,学习的针对性强,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一则动物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下八褂阵,专捉飞来将。”学生立即猜出是蜘蛛,随即出示挂图“蜘蛛捕食”,并设问:“同学们可能都讨厌蜘蛛网,但你知道蜘蛛是怎样结网的吗?蜘蛛结网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主题鲜明地引入对“圆蛛”(蛛形纲)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和老师一道去了解圆蛛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及其对人类所作的巨大贡献。

2、演小品。小品是一种寓意深刻的文学形式,把它恰当地运用到生物学课堂上能起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如在上“种子的结构”时,从复习形形色色的植物过渡到被子植物,可以用演小品的形式来实现。头戴不同植物头饰(代表不同植物类群)的五位学生按其所扮演植物类群的进化顺序隆重登场,各述说本“家族”(类群)的特征,并争论哪个“家族”的种类最多?哪个“家族”对自然界和人类的贡献大?目前地球上哪个“家族”最为繁盛?面对同学收集的种子,争论它们各是哪个“家族”的成员?请同学评判,引出被子植物;再由饰演被子植物的学生介绍(自豪地):“我被子植物多达20多万种,是地球上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所以,你们人类如果要更好地利用我们被子植物为自己服务,首先就须多了解我们的生活,这里有许多‘为什么’等着你们来探究哦!”然后教师提问:“被子植物一般是如何繁殖后代的呢?一粒小小的种子为什么能长成一个新的植物体?”这与种子的结构有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讲故事。关于动物的小故事很多,通过让学生讲他们熟悉的动物故事引开课题,不失为一种新颖而富有创意的开课方式。如:“小猫钓鱼”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则故事,请一位同学讲述,他最后讲到:“小猫集中精力,全心钓鱼,终于钓起了一条大鲫鱼!”老师用课前准备好的鲫鱼(放在装水的水槽里)就能立即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活习性,直观、生动而又形象。又如故事:“小蝌蚪找妈妈”能把同学们带入了去探究两栖动物知识的激情之中。这些小故事能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且寓教于乐,还能培养学生做事专心致志,遇到问题不耻下问,对锁定的目标去努力地不懈追求等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教育教学效果奇佳。

4、唱儿歌。儿歌是中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文学形式,学生唱着儿歌在回忆童年的乐趣之时,自然引入新的学习对象。如:“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这首儿歌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小白兔的生活习性和可爱的形态,这样开课,其乐融融,缩短了学生和学习对象之间的距离,学生由喜欢兔子到对兔子的一切产生好奇,达到学生愿学、乐学之效。

5、用教具。教学中利用直观的教具、学具,直观展示学习的材料,既烘托了学习的气氛,创设了学习的情境,又使知识的可接受性强。这是生物学课堂教学常用的开课方式。几条蚯蚓、一朵桃花、一个蝗虫的形态结构模型、几张挂图、一段“青蛙捕虫”的录像、一件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手段都能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新陈代谢”内容是综合性较强的知识,对旧知识的复习很重要,课前我在黑板上贴出“皮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器官系统的挂图,打出“新陈代谢图解”的投影片,营造一种以新陈代谢为中心,结合其它各系统知识一起的学习情境,学生一走进教室,立即进入了一种我们将要对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算算总账”的准备状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挂图并回忆学过的相关知识,利用教材上“看一看,想一想”中的问题,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很自然地过渡到新的学习内容。

6、做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开课既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又能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动手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以蚯蚓为代表学习环节动物知识前,教师布置学生每人挖掘几条蚯蚓,上课时学生观察蚯蚓的形态和运动方式,继而进入课题;又如:实验“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时的结果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老师可告诉学生这是因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学生必然产生“二氧化碳是从哪儿来的呢?”的疑问,开课学习“体内气体的交换和运输”,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学的新知识。

三、重视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叶圣陶先生也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学习知识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形成科学的高效的学习习惯。例如学习三大有机物在人体内的消化部位时,经教师点拨,有的学生就总结为:“淀粉消化口小肠,蛋白消化胃小肠,脂肪消化仅小肠。”而在学习人类传染病的种类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常见的一些传染病作如下归类:呼吸道传染病:拜拜飞马流星拳(百日咳、白喉、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消化道传染病:鸡伤病系二虫(脊髓灰质炎、伤寒、病毒性肝炎、蛔虫病、蛲虫病)血液传染病:疟疾流出黑丝虫(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出血热、丝虫病、)体表传染病:沙眼疥疮癣,炭(炭疽病)破(破伤风)血吸与狂犬。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快就能记住了。在学习神经系统时,名词多而抽象,我就把易混淆的名词列出来,让学生在组成和分布上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点。例如灰质和白质、神经中枢和神经节、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中枢等。当学到“神经元”时教师可让学生在掌心上画一个圆圈代表细胞核,那么掌心就可比喻为细胞体,手指可看为树突,胳膊可比喻为轴突。衣袖就可理解为髓鞘,那么衣袖和胳膊合起来就“组成”了一条神经纤维。像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再加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概括和理解,生物学知识结构才能真正被接纳为认知结构,从而获得深刻的领悟。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具有积极的探索欲望,同时在教学中利用一切教学材料,生活实际现象引导学生去探索、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学习人体生理后,我就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某人患了急性肠胃炎,出现小便少,大便多而稀的现象,请学生分析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把上述实际实际问题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教师可行引导学生思考胃肠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胃肠有炎症对胃肠的功能有何影响?然后再结合小便和大便形成的原因就水到渠成的把上述问题解决了。学生在这样经常性问题解决过程中,领略到了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经过长期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估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对知识的系统梳理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系统规律.及时对知识进行梳理.如在学习心脏的结构时,可启发学生结合实物或挂职图将其总结为“四腔”“八管”(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各一条。肺静脉四条)“两瓣膜”(指房室瓣和动脉瓣两种)。而在学习人体“血液循环”时,不同部位血液的性质可概括为:“左心动。右心静。肺相反。体相同”。这样学生懂得生物学“怎么学”、学什么“。长期训练可培养自学的习惯。有利于形成学习创新能力。

总之,生物教学也如缝制一件精致的衣服,有了材料,还需要有耐心地千针万线去缝,针针脚脚有条不紊,方能成功。实际上我们面对的并非无生命的布匹,而是一群有生命的孩子,要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成长,还须发散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的青春不断飞扬。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2.让学生真正地读起来 篇二

应该说, 就目前的阅读教学课堂看, 类似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那么针对这种现状,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该怎么做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一.讲究课堂组织策略,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 要讲究课堂组织策略, 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吸引学生的参与。

适合于学生表演的课文, 可以改编成课本剧, 让学生担当其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在学习安徒生的那篇著名童话《皇帝的新装》时, 我采用课本剧的形式, 让学生分不同角色表演, 学生们积极性很高, 在做了精心准备后, 精彩的表演博得了其他同学热烈的掌声。这次表演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又对课文形成了深层次的探究, 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对于内涵丰富的课文, 可用辩论的方式探究其思想内涵, 教师在课堂上着意营造适宜的时机,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交流与碰撞, 促使他们积极思考, 潜心探索, 从而相互启发, 相互补充, 做到自我认识、自我检查、自我监控, 使思维过程更加明晰完善, 思维结果更加成熟。在教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时, 我采用辩论的形式, 双方围绕“事物的正确答案是否只有一个”展开辩论, 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又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议论文的写法。甚至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 采用漫画的形式表现课文内容, 在教学《春》时, 有学生就“春草图”画了七幅漫画, 命名为“生命力”, 将小草从土里“钻”出来的过程用幽默的手法比较完整地展现了出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确保课堂始终保持在热烈、活泼的气氛中, 充满灵气与活力。

二.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

1、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教授《送东阳马生序》时, 我一改过去传统两个课时以串讲的方式讲解字词, 一个课时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教法, 而采用学生讲的方式。在预习时, 我对学生说:“学习《送东阳马生序》, 我想请你们以老师的身份告诉我, 本课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古今异义词。”那节课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 他们非常认真地给我讲解并将他们整理好的字词一一呈现了出来, 这远远地超出了我整理的范围。课堂上气氛极为活跃, 我虚心地听着这些小老师的耐心讲解, 有时还会带着疑惑发问, 问题都在这些热情高涨的学生的帮助下解决了。过去的课堂是鸦雀无声的, 学生只是埋头记着笔记, 毫无反应, 我的讲解既费力又费时, 而当我对重点字词进行提问的时候, 学生的眼神又是迷茫的, 口干舌燥的我只感到一种失落、无奈。而今天, 我从学生们跃跃欲试的表情中看到了生机, 感受到了他们作为课堂主人的快乐。

2、培养质疑问难的意识。邹韬奋的《我的母亲》我教过好几回了, 但有一次当我正读到“母亲喜欢看小说, 她常常把所看的小说的内容讲给妹仔听。她讲得娓娓动听, 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 忽而愁眉双锁……”时, 有一个学生举手发问:“‘妹仔’是谁?是男是女?和邹韬奋是什么关系?”这样的问题以前从未有学生提过, 我也从未探究过, 我及时地表扬了这个同学, 对待知识就应该具有这种严谨、认真的态度, 并鼓励学生既然发现了问题, 就应该对这个问题予以探究, 直到解决。于是课后师生共同查阅, 得知:“妹仔”不是邹韬奋的妹妹, 而是母亲由娘家带来的一个青年女仆。本文在入选教材时经过编者删节, 节选的是最能表现母亲精神品质的四个片段。第二天上课时, 我将原文交给学生, 让大家比较阅读, 大家对母亲的形象、作品的结构和主题发表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

3.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篇三

关键词:趣味课堂;教学方式;课堂分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化学课堂要具有开放性、综合性,促进自主主动构建,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其目的是培养能力,提高学习品质。构建主义是教学的一大重要思想,主要是鼓励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老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因此,在教学课堂中老师应作为引导者,启发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那么,如何让学生“动起来”?从意识到行动,从客观到主观,从过程到结果,发挥课堂的引导性和感染力,从点辐射到面,进而立体、全方位地影响每一位学生。课堂是学习的摇篮,变束缚为激励,变填鸭为引导,才能建立积极自主的新课堂。

一、趣味课堂导入,演绎化学“动感”前奏

课堂导入无论是对新课还是旧课,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直接关系学生整堂课的精神状态。在教学中很容易发现,如果一开始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开启课堂,学生的热情似乎瞬间被点燃,很积极地学习和探索。相反,如果开始时没有学生做出课堂回馈,那么,整堂课就会陷入死气沉沉的氛围之中。因此,教师应注意采用趣味课堂导入的方式,比如,可以联系生活,也可以是电影中的某个片段,引出几个趣味小问题。如学习“化学反应与能力”时,老师可以引用影像资料中的一些片段,如著名电影《独立日》中所使用的核武器,火山爆发等等。为了节约准备时间,也可以采用网络上一些谈论化学实验的小视频,里面的评论和解说非常有趣,而且很多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简直就是活的化学教科书,相信通过这些小视频,学生的兴趣能够大大提高,学习热情会空前高涨。

二、创新教学方式,演绎化学“动感”中调

课堂教学是传播知识的主要手段,老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起关键性作用。所以,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完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对知识形成探索欲望和掌控能力。老师的教学计划也能在相互推进中完成,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认知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发现化学的美。其实传统教学中教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逼”学生学习,这样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没有任何的主动性。高中化学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实验现象能够让单纯的文字变得魅力无穷,这就要求实验与化学课堂结合在一起。在做实验之前,要先强调实验的注意事项和安全问题。接着要鼓励学生自己做实验,发现化学原理。通过认真观察自己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和预期相符要分析原因,和预期不符更要分析原因。化学课的时间很长,但是投入到实验中的学生却感觉到时间很短,甚至愿意牺牲课下的时间来完成实验,这就是学习自主性的力量。

除了化学实验之外,还可以采用角色互换的教学方法,让教学主客体交换,学生作为教材的传播者,来设计教学方案,讲解化学知识,由自己明白到让大家明白,这也是对自己的提升。或者还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动起来,每个小组成员都承担着相应的任务,组长应合理分工,共同创造好的小组成绩。经过讨论、分析、总结等过程,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提高,实践和辨析能力更是会有很大的进步,而且容易形成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

三、重视教学总结,演绎化学“动感”尾调

从传统的课堂分析,结束语的总结一般都是老师的任务,在课堂最后再提一遍课堂的重点,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从教学采访中知道,很多学生在此时已经感觉到疲惫,精神比较分散,老师所提出的重点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想要发挥课堂总结的真正作用,做最好的结束语,还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结束时,可以让小组成员做总结。例如,学习“有机化合物”时,让学生总结什么是“有机化合物”、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有哪些、怎样区分“有机和无机”等。其实学生完全可以自己总结出这些问题,老师只需要在最后做补充。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要想让学生积极思考,就要从课堂导入开始,重视学生的感受,让学生走在化学学习的前面,积极做实验,认真总结分析等,全面调动思维积极性,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李顺存.新课程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3(10).

4.让歌唱活动真正活起来 篇四

——大班幼儿音乐活动的兴趣培养

一、案例背景:

在以往的经验中,歌唱活动一直被认为枯燥无味。许多老师在进行歌唱活动时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幼儿记住歌词,一句句地按老师的要求学唱,轻重强弱和快慢全听老师的,只要能完整、连贯、有表情地演唱,教师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所以,要组织公开活动的老师们在选材时常常会舍弃歌唱活动而选其它。然而,音乐活动中最易为幼儿理解和喜爱的表现形式就是唱歌,如何让歌唱活动真正“活”起来呢?案例中教师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二、研究对象:

二、案例的展开

镜头一:执教老师在活动开展之前悄悄地对听课老师们说:“等一下孩子们会模范几种人物形象出场,请老师们配合一下,假装有点难猜的样子,等孩子们投入地表演后,你们再把答案说出来。”活动开始了,教师调动孩子的参与积极性:“孩子们,你们有没有信心表演好啊?”“有!”“老师们,你们敢来猜吗?” “敢!”“那好,开始吧!音乐响起来!”第一队的小解放军们挺起了胸膛,手在胸前做起了握枪的动作,迈开了“正步”,脸上充满了喜悦,为自己出色的表现而神气呢!

镜头二:“那就我来当镜子,你来照吧!”皮皮对小宝说到。小宝想了一下,点了点头。待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并分好角色后,老师开始唱起了歌曲,孩子们在老师的歌声提示下,兴奋却又努力控制着情绪地玩起了“照镜子”的游戏。扮演照镜子的孩子要表情夸张的创编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刮胡子、拔胡子、画胡子的动作,扮演镜子的孩子则要灵敏地跟着,变化动作和表情。还真是有难度呢!

镜头三: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很多造型的胡子,和红色、黑色、棕色的眉笔,供孩子们自由选择装扮自己。阳阳选了一个黑色卡纸剪的胡子,他说:“我是解放军,这个黑色的胡子最酷。”嘟嘟拿着一只红色的眉笔,想了很久,然后对着镜子在嘴巴的上面画上了红色的胡须。也许,还是觉得红色更适合女孩子吧!一个蓝色的八字胡在角落里无人光顾,子健看到了,扔了手上的眉笔,扑了过去:“刚好,我就可以扮演兰精灵了,呵呵!” 镜头四:大部分的孩子都“有了胡子”后,老师放起了音乐,请长胡子的孩子们去找喜欢的“胡子”握手交朋友。孩子们兴奋地相互握着手,胆子大的孩子还把几个听课老师也拉进了活动中一起游戏。浩东靠在墙边,有点畏怯地看着大家游戏。老师走过去,问“浩东,你怎么不去游戏啊?”“因为我没有画胡子。”“为什么不画呢?”“我觉得很脏!”哦,原来是这样。“没关系,那你就当超人吧,超人没有胡子!”浩东这才快步走进孩子中参与游戏。案例分析:

教师将整个活动一步步地推向了高潮。孩子们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了演唱歌曲,又在愉快的游戏中体验到同伴之间的互助与友爱。而这次活动能收到这么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当我们一线教师天天思考如何教的同时,也应该思索如何让幼儿主动学。歌唱活动的顺利开展更是依赖于幼儿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发地参与活动,并在自主学习中得到最大的熏陶。本案例中,教师首先就运用分角色进场这样一个环节让幼儿充分体验到参与的成就感。在众多老师前面神气地表演并得到肯定,使幼儿觉得自己才是活动中最重要的成分,自然而然萌发了“主人翁”的意识。

二、用游戏将活动进行到底。早期教育家冯德全说过:“任何学习内容都可以游戏化,因为儿童本身就处在心理发展的游戏世界。”可见让幼儿置身在游戏中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游戏完全符合儿童的本性,幼儿虽然喜欢音乐,但对音乐的兴趣却是不持久和易转移的。案例中教师用游戏贯穿活动全过程。先运用“照镜子”的游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使幼儿轻轻松松地掌握了歌曲;再用“我们也来画胡子”的游戏使幼儿体会到参与活动的乐趣,并滑稽地表现出这首歌曲所特有的幽默性;最后,游戏“胡子Party”让孩子真正领略到音乐散发的无限魅力,原来音乐可以这么好玩。

三、面向全体,注重个性。

我们组织歌唱活动的时候要面向全体幼儿,使每一位幼儿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又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允许幼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学习和表现。在玩“我们也来画胡子”的游戏,教师照顾到每一位孩子的不同喜好,准备了很多造型的胡子,提供了各色眉笔,让孩子们自由地挑选。当浩东小朋友拒绝画胡子时,老师没有刻意去要求,而是以尊重和建议的口吻与孩子进行交谈,使孩子没有负担地参与到下一个环节中。操作与实践:

在《幼儿园工作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 “感受和表现”,是音乐教育的宗旨,教师如何把握和实现这一宗旨,如何使音乐教育、歌唱活动开展的有声色呢?笔者做了如下思考:

一、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加强自身修养。

要让幼儿摆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使之转变成自主学、主动学、参与学,关键问题是要彻底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真正做到 “幼儿在前,老师在后”,“幼儿先探索,老师再引导”。同时,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在实践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去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尝试出更新的教学方法来。

二、勤于积累,善于迁移;勇于创新,巧编巧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如何才能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幼儿对音乐产生兴趣,这需要我们教师做大量的功夫。首先,要勤于积累,善于迁移。在平日里,教师应有心去搜集和收集各种音乐,如儿歌、童谣,世界名曲,广东特色潮汕歌曲,奥尔夫经典乐曲等等。然后,面对这些素材的积累,教师要大胆地进行创新,以便在日后的活动中灵活运用。总之,在唱歌教学中,教师若能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歌唱活动才能真正地“活”起来

(一)、案例的设计。

设计意图:在大家的经验里,胡子都是长在男人的脸上的,而且老爷爷的胡子最长。可在这首歌曲里幽默地唱出了爷爷、叔叔、爸爸和妈妈的胡子,令人捧腹。实际上,真正的幽默是建立在积极理解的基础上的。不仅是孩子,还有童心未泯的成年人,都特别敏感到蕴含于这些善意的“幽默”中。所以,在设计活动时,着重让幼儿通过动作来表现歌曲,既能帮助孩子记忆歌词,同时也是一种幽默的感受。活动目标:

1、能基本准确地唱出歌曲,创编出夸张的动作表情来表现歌曲中的幽默。

2、唱出“拔胡子” 和“画胡子”两处地方的不同。

3、能友好地与同伴合作,并体验游戏的愉快。活动准备:相关的图片 眉笔及与孩子共同做的胡子 CD音乐 活动过程:

1、和听课老师玩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游戏,孩子们分组扮成老爷爷、小姑娘、解放军叔叔、小鱼等形象出场。

2、教师范唱歌曲,用歌声来讲述《胡子的故事》。

3、幼儿学唱歌曲。

(1)利用图片讲解歌词,并尝试创编动作来表现歌词。(2)老师唱歌,请幼儿做表情和动作。

(3)游戏:照镜子。孩子们两个两个一组,一个当镜子,一个当照镜子的,在老师的歌声提示下做动作。

(4)请幼儿齐唱,并做出夸张的表情和动作。(5)强调“拔胡子”和“画胡子”两处地方的不同。

4、分组表演唱。一组孩子唱歌,另一组孩子表演。

5、游戏:我们也来画胡子。

5.让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篇五

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郦慧娟

[案例]:一年级语文课上,老师教了生字“黑、画、竹 …… ”后,为了巩固这几个生字,老师让学生做游戏,每个学生的胸前都有一个字,让学生离开座位找朋友,两个朋友的字能组成词语拼读。这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游戏。大家马上离开座位活动起来,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大家晃来晃去,一片嘈杂,有的小朋友很快找到能和自己拼的字,就拉着手在玩;有的小朋友马上离开座位去找自己平时喜欢一起玩的朋友去聊天了;有的小朋友有点莫名其妙的在座位上,看着别人,也许不知怎样干……过了几分钟,在老师声嘶力竭中,学生安静下来,老师拉出几对朋友,让学生拼读。然后,老师马上接着“猜一猜”的游戏,让学生看拼音猜苹果树中苹果下是什么字(其实就是读拼音拼汉字)。对猜的孩子每人奖励一只苹果,学生情绪一下子被煽了起来。由于苹果有限,结果奖励到苹果的孩子拿着苹果沾沾自喜,摸着苹果,也不注意老师还在要求他们下一项学习活动——念儿歌;没有奖励到的孩子,眼睛也羡慕地注意看着苹果;有个别孩子还从抽屉里拿出自己的零食,以示自己也不比别人差,也有吃的东西。学生的注意力都分散了。虽然看上去这堂课学生的情绪始终是高涨的,但是学到的东西不得而知。

像这样空热闹,假互动的案例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并不少见。我想:我们用新的课改理念、新的语文课标和新的培养目标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是要彻底摒弃教师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的语文教学模式,应该像这位老师那样积极倡导让孩子多实践,多合作的游戏活动,让孩子在新教材的实验中,在课堂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表现机会。但是,总不是新教材的课堂教学就是这样乱哄哄的吧!也许有的教师认为强调课堂常规要求,就会扼止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活”性。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玩游戏都有一定的规则,更何况是在课堂中学习知识呢!课堂学习更要有规范要求,这是学习效果的保证。

怎样区分“乱”和“活”呢?专家指出:“评价课堂教学乱不乱,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不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叫乱,如果学生没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又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叫乱。”由此可见,虽然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且伴着“我来”的声音;虽然为了弄清学习上的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虽然学生为了探究一个问题而离开了座位、学习小组,但都始终围绕着学习这个主旋律。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上看似乎有点“乱”,实际上是“活”。但这种“活”中也要有新的规范,过于放纵,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让课堂规范就要掌握调控策略,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来,教师应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与课堂常规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引起注意。

一、正确的认识

1、课堂上的“活”与课堂常规是统一的。

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课堂常规管理上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对学生“活”的内涵教师也要有正确的的认识,“活”不等于不要课堂常规,它不是指“乱哄哄”,表面上的“热闹”,而是指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喜爱兴趣,学习中的好心情及投入程度,能主动探索、专注倾听、积极交流、勤于动手,以及对成功的愉悦之情等的表现,其实质也正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课堂常规内容,学生的“活”应体现在这里。课堂中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和谐,师生亲密无间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悦。但要做到活而不乱,动而不滥,乐而不散。教师要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每节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一,贯穿渗透于学习活动之中,贯穿于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得课堂教学中形成“活而不乱”,呈现出平等、宽松、和谐、欢乐的学习氛围。

2、课堂上的“活”是有前提的。

是的,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自主、参与、合作的学习方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现在的大多数班级人数往往在40人至60人之间,就算小班也在30人左右,这么多的人互动,能真正起到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的作用吗?还是表面热热闹闹,其实连教学目标都没有完成的假互动呢?因此,有些“活”的教学方法是要在真正的小班里才能进行的,否则事倍功半。教师要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放”与“管”,才能让学生真正“活”起来,“活”得有度,“活”得有效。

二、正确的引导

学生的“活”离不开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堂常规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规范学习的行为,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但常规训练虽然不能强调机械化、模式化,不要过分强调坐姿、掌声等的整齐划一,不要过多地让学生齐念“课堂常规口诀”。但是教师应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个体学习时、小组讨论时、集体游戏时、作业时等等不同情况下应该注意怎样学习。

1、明确目标。教师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心里很清楚这节课要达到哪些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体现三个维度,这样才能避免教学变成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避免学生的讨论交流中教师不能把握,任由学生牵着鼻子走,虽然场面很“活”,学生发言积极,但是离开了教学目标,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师教学目标明确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力,落实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也应该以一个合作学习中的首席的身份参与其中,和孩子共同学习探究。在探究当中

灵活地根据心中的目标来提出学习的任务和要求,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有效指导结合起来,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2、动静有度。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全方位地动起来,包括听、看、说、读、思、写,唱、跳、演,画、做、玩。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应有不同的“动”法,使课堂“活”起来。“动”是一种学习形式,而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不能为“动”而动。课堂上应动静结合,放收有度。就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而言,什么内容什么环节宜于自主学习,什么内容什么环节宜于合作学习,教师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使之恰到好处,不能让学生整堂课都处于活动状态,使学生整堂课的精神处于亢奋之中。像上面案例中,游戏一个接一个,看看很“活”的一堂课,学生的收效却不大,连最起码静心学知识的常规都不能训练到位,难道我们的知识都是在这样环境中获得的吗?

3、安排有序。比如本文开头的案例中,课堂游戏前,教师应该将班内40余名学生平均分成4个小组,让学生在每个小组活动圈内找朋友,找到朋友后站在“光荣圈”内。那么学生开始活动就不会满教室跑,到处漫无目标地晃动。学生找到各自可以组成词语的朋友后,就手拉手站在“光荣圈”内,学生就不会找到后两个人就自顾自玩,站在“光荣圈”内的学生会有一种自豪感、成功感,这样剩下的学生(没有找到朋友)少了,他们也会尽快地去找朋友,老师也用不着声嘶力竭地去组织了,一目了然就看清了哪些学生已经找到了朋友。这样教室里就减少了吵闹的机会。另外老师在平时的游戏中要强调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要常常在游戏中渗透训练。

4、训练方法。要让学生参与讨论形成新的规范,让学生通过讨论形成统一认识——上课要听从老师的统一指挥;要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发言;发言要找准适当的机会;不能在课堂上做与本节课学习无关的事等。例如在让学生学会倾听的常规训练中,要求他们学会要用眼睛注意说话的老师或同学,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能记在心中或听出差异进行补充。对那些别人说话时,只顾自己,不善于倾听的学生要加以引导、鼓励,让学生都能加入到听的行列中来。再如,围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应该注意轻轻讨论,遇到问题相互议论,评议,不能大声争论,分配任务时要有责任感和合作精神等等。那么,案例中拿出零食吃的行为还会发生吗?

5、尊重学生。学生有活生生的思想,他们在活动中肯定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规范的同时,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自主与合作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讨论中形成知识、方法的结论,在交流中产生情感共鸣,在运用中获得成功的满足。对于偶发事件,教师应采取“宽容的策略、转换的策略、停顿的策略、幽默的策略、诱导的策略、暗示的策略,冷却的策略、糊涂的策略”等。如案例中发生学生吃零食的事件,教师可以幽默地说:“啊,你的零食好香啊,可是老师这里还有比零食更香的东西,那就是——比一比,谁能把儿歌读得好!”。也可以转换学生的注意力:“刚才有6个小朋友得到了老师的奖励——苹果,接下去,我们要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更好地朗读儿歌,得到知识的金苹果。”而不能严厉地去呵斥学生。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如案例中老师可以采用下面的评价,让学生投入到下一轮学习中。夸张评价法——“你们看,这位小朋友多爱学习,他已经把自己的奖品放到脑后,投入学习儿歌中去了,老师相信他还能得到更多的金苹果。”赞美评价法——“这位小朋友的做法与众不同,请大家给予掌声鼓励。”榜样评价法——“这位小朋友真懂事,做得真好,希望小朋友也能像他那样。”假设评价法——“如果你把零食放到下课再吃,那多好啊!你能改正吗?”等,使学生在老师的赞赏中领略到成功的自豪感,改正不足之处。

另外,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在学生主体性越来越被强调的今天,许多教师在课堂上面对越来越活跃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教师都遇到了

6.让学生真正地读起来 篇六

一、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课堂上“热”起来

教学的关键在于对学生激励和唤醒, 而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学生能够自发的提出多种各样的问题, 并且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 从而获得最佳学习效果.要使学生学习的生动活泼, 就必须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 把孩子带入有趣的情境中, 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这样的课堂中, 每一名学生的心灵不受压抑, 每名学生的观点会得以绽放, 每个孩子的潜能也会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与展示.如:在教学《从不同方向认识几何体》时, 我先请一名同学站在教室的中间, 让其他同学描述他们所看到的这名同学的样子结果, 大家纷纷发言, 热情很高.他们发现每个人在不同角度看到的这名同学样子不同.然后再让大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放在讲桌上的几何体, 结果, 他们发现在不同方向看到的几何体的平面图形是不一样的.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中唤起数学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二、真诚面对学生, 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探索, 这就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全身心的融入到学生中间去, 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 共建一个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同时, 教师再用自己真诚的爱温暖他们的心灵,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放手让他们参与教学活动, 真正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 促进每个个体健康发展.如:在讲《勾股定理》时, 往常我都是自己搜集勾股定理的历史故事等相关资料讲给大家.可这次上课, 我放下手中权力, 把课堂交给学生, 给他们一个交流的平台.课下, 学生自己搜集“勾股定理”相关知识, 再拿到课堂上来交流, 结果同学们有讲“百牛定理”的;有讲“它是外星人交流的语言”的;有讲“中国的大禹曾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 利用勾股定理来测量两地的地势差”的;有讲“汉代数学家赵爽发明‘赵爽弦图’的故事”的;有讲“我国古书《周髀算经》就有记载勾是三, 股是四, 弦是五”的.学生们个个抬头挺胸, 眼睛炯炯有神, 兴趣高涨.从学生的眼神中, 我已看到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极大的学习兴趣以及他们的学习欲望.这节课收到的效果也比以往任何一节课都好.

三、动手实践与操作,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为此, 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和操作, 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 多给学生动手机会, 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并且能在实践中体验数学乐趣.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 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如:在讲《镶嵌》一课时, 让学生在课下每人准备自己做好的图形卡片, 然后拿到课堂上和同组学生一起动手拼图, 感受什么样的正多边形能镶嵌, 什么样的不能镶嵌, 并根据拼图自己归纳、总结出镶嵌的条件.学生通过动手拼一拼, 摆一摆, 不仅培养了空间想像能力, 而且自己解决了学习中的问题, 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激励得体, 让学生在课堂中“乐”起来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 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而且要从不同角度, 采用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课堂上教师总是面带微笑和赞赏的及时出现在学生身旁, 那么学生会拥有自由学习的时空, 他也会畅想自己的“乐章”.如果教师再用一些鼓励或赞许的话给予适时的激励, 会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还会让他们乐于学习, 乐于思考, 在课堂中真正“乐”起来.如:对做得比较好的同学, 我会为他竖起大拇指对他说:“你的回答真好!”“你好棒啊!”“老师很满意!”对于做得不太好的则说:“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继续努力!”“相信自己一定行!”如:有一次学生在应用勾股定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 我们班的吴小亮同学想出来一种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方法, 而且很简单, 就连老师都眼前一亮.我为了及时表扬他敢于动脑、善于思考的精神, 于是说:“毕达哥拉斯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后来人们把它定义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今天, 小亮同学独树一帜, 我们以后也把这种方法叫做‘小亮解法’怎么样?”没等我把话说完, 大家已经用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这样的评价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意识.

五、运用多媒体, 让学生在课堂中“灵”起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多媒体信息技术完美的结合起来,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性世界, 而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得以充分实现.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既可以把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 又可以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 还能够让练习形式多样, 甚至在课堂结束时再一次掀起学习的热潮.如:讲《勾股定理》, 学生计算网格中正方形的面积.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形象、生动地理解内容, 我让学生到台前用电脑中的激光笔来进行分割与拼接演示.结果学生很新奇, 都愿意尝试.总之,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及声、光、电、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感官,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 使其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呈现最佳学习状态.

7.科学课,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篇七

一、倾听他人的发言,虽静犹“动”

有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叫“倾听着的教育”,强调不仅要让“学生倾听教师”,更要强调“教师倾听学生”。我觉得还要倡导“学生倾听学生”。只有这样,学生之间才会了解彼此的想法,才会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

1、不许重复。记得有一次,教研室领导来听课,我上的是《科学》第一册《校园里的动物》,为了扩大学生发言的面,我灵机一动,课一开始,以开火车的形式让每位学生说出一种动物的名称,要求不准重复。学生依次站起来说,其他学生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他,教室里出奇地安静。“老虎。”一位学生怯生生地说,“重复了!”全班异口同声地说。回答如此的干脆和响亮,令在座的老师很是意外。我强烈地感受到“学生在倾听!”正因为在倾听,他们才会知道重复了;正因为在倾听,他们才会说出与众不同的动物名称。正因为有了倾听,教室里才会如此安静;正因为有了倾听,学生才有了更深入地思考。我发现在以后的教学中,“不重复”已在学生心中深深地扎了根,学生慢慢养成了倾听他人发言的好习惯。

2、提提意见。找其他同学的缺点是每个学生的天性。围绕问题展开讨论,相互之间提提意见,也能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学习品质。在教学《科学》第五册《太阳钟》时,我要求每位学生自己设计一种计时的工具,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一节课都在听别人说,我担心有些学生会坐不住,会不好好听,就决定让学生对每一种设计提意见,提得好有奖励。没想到所有的学生都很专心,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机屏幕,神情专注地听同学介绍,看得出来他们在思考。而学生的设计确实有他们的独到之处:有的以导火线的燃烧来确定时间;有的以太阳移动后照着的物体不同来知道时间;还有的甚至想到用放大镜,利用它的聚光原理烧着不同位置的物体来确定时间……

二、猜测充分到位,虽乱存“动”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教学中要抓住有关内容或有利时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或假想。

1、针对问题做出假设

当问题提出后,让学生猜测其结果,是极具意义的活动。如教学《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我为每小组准备了三只大小、形状均不同的容器,装着相同的水,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器里装的水最多?结果,学生提出了四种意见:有说一号杯里的水最多;也有说二号杯、三号杯里的水最多;还有学生说一样多。我把学生的猜测一一写在黑板上,并统计好人数,要求每位学生记住自己的意见,等结果出来后证明自己是对还是错。

2、针对假设叙说理由

学生进行猜测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或猜测的理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又使学生交流了提出假设的思维方法,相互之间受到启发,并使学生明白提出的假设不是凭空乱猜的。

三、自行设计实验,虽难更“动”

设计实验的过程是发散思维的过程,对学生来讲,设计实验比做其他事情要难得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强弱,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设计实验。

1、设计实验的前提是设计材料,通过选材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如教学《观察蜗牛》一课,教师提出要想知道蜗牛是喜欢潮湿的环境还是干燥的环境?是喜欢光亮的环境还是黑暗的环境?怎么办?学生一致认为要做实验。教师接着问做实验必须准备哪些材料呢?学生首先想到一定要几只蜗牛。一位学生说要知道蜗牛喜不喜欢光,就要准备明亮、黑暗两种环境。教师继而问什么样的材料才能同时具备明暗两种环境?有学生说把一只盒子的盖子剪掉一点,里面装一点土就可以了。还有学生说取一只玻璃缸,一半用黑布盖好也可以。有学生说要知道蜗牛喜不喜欢水,只要准备干土和湿土就行了。其他学生抢着补充还可以用干纸和湿纸、干布和湿布……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实验材料基本确定。如果教师有意经常安排这样的活动,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设计多种实验,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手脑并“动”。如教学《比较水的多少》一课,当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各种猜测后,我并没有马上让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去验证。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预测后马上进行实验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比较盲目,而且时间拖得比较长。为此,我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材料: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玻璃杯、量筒、烧杯、烧瓶、天平、记号笔、滴管、漏斗等。让他们分小组边观察边讨论: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去验证?把想到的各种办法用文字或图画填写在实验报告上。鼓励他们想出更多更好的办法,并展开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花的时间短。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气氛十分热烈。10分钟左右的实验设计,学生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好办法,大家都有一种愿望,想用自己想到的办法做做看,看看结果究竟怎样?

8.让学生真正地读起来 篇八

一、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学习时必须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依附必要的感性认识,通过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在实践中自己去发现、去理解,这样更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例如,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时,开始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老师提问:“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一看,你能拼成什么图形?”然后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下面的一组思考题:

1.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关系怎样?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算?那么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又是多少呢?为什么?

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小组议一议,从而找到了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式,而且其中蕴涵着拼合数学的思想方法,揭示了数学知识的前后内在联系。当教到“梯形面积”时,学生能够按照学习三角形的方法和步骤动手操作,总结规律。

二、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想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因此,教师要做到教学民主,在课堂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创设“融洽”的情景。这样,学生才能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无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解放,同时又受到鼓舞,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首先从数形结合入手,让学生用线段图表示出1/2、2/4、3/6,再说出自己的操作过程,即思维过程,有的同学是这样想的:画一条线段,第一次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就是1/2,第二次把第一次分的两份分别再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两份,这样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都扩大了两倍,第三次把第一次分的两份再分别再平均分成三份,取其中的三份,这样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都扩大了三倍,但是,三次所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虽然扩大了几倍,可三个分数所表示的线段长度正好是这条线段的同一部分,这说明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反之亦然。

三、让学生自己动口去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得先想。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说,促进学生积极地、自觉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发挥智力。同时通过学生的说,教师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

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自己动脑去想,自己动口去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让学生拥有主动学习的体验

一个人只要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的快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成功的情境,让每位学生在顺境学习中体验快乐,在逆境探索中体验成功,那么,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感情经历,使学生拥有主动学习的丰富的感情体验。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我给学生发了不同形状的纸,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让学生任意平均分,任选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学生都积极开动脑子,去折纸,去涂画。之后发现在自己的探索下,认识了不同的分数。这样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不同层次的发展。

9.让学生真正地读起来 篇九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敢动”

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 如“一日为师, 终生为父”、“严师出高徒”、“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等等的影响, 教师往往高高在上, 以势压人, 只准学生规规矩矩, 不许乱说乱动, 课堂上要安安静静, 聚精会神。其实, 教师应善于转变角色, 应该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在课堂上,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甚至标新立异, 绝不能再以学生课堂上安分守己作为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 讲外国一名生物教师向大家介绍蚯蚓的特点, 一上课, 教师带了一盒子蚯蚓放在讲台上, 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跑到讲台上, 把蚯蚓倒在了桌子上, 有的学生仔细观察蚯蚓的爬行, 有的学生把蚯蚓拿在手里捏来捏去, 甚至有一名学生把蚯蚓放到嘴里尝一尝它的味道, 可以说整个课堂乱成了一团, 这在我们中国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 但那位老师并没有去干涉那些学生, 等他们观察完回到座位上后, 首先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由于学生观察得非常仔细, 所以学生的回答千奇百怪, 有很多答案超出了老师的预想。可见, 这样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疑达到了极至。我们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 是否应该从中领悟到些什么呢?

二、精心设计, 让学生“想动”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 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可任凭教师如何使劲, 就是启而不发, 没有人愿意举手发言, 更没有人愿意走上讲台, 最终落得个尴尬的局面。显然这是教者没有精心设计, 学生没有动的激情, 也就是说根本就不想动, 我在教学过程中, 为使学生动起来, 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精心设计。

1.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激发学生动的“欲望”

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不一样, 有些问题答案并不是绝对的, 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甚至可以有与老师相反的观点。比如我在上“培育良好的班集体”这一知识点时, 我先说出一条建议:拾到东西主动交给班主任, 然后请同学经过讨论, 发表看法, 可以提出相反的观点。这样一来, 学生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就有一位学生对我的建议提出了质疑, 拾到东西不交给失主, 非要交给班主任, 有这个必要吗?这就算是好品质吗?这不仅击中了我们德育评价的弊端, 而且充分显示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意识。

2. 鼓励学生竞争, 让学生体验“动”的喜悦

初中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好胜心强, 希望自己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如果能使学生经过竞争, 分出胜负, 学生自然会积极地动起来, 因为他们都希望自己能成为胜利者, 体验到成功者的喜悦。比如我在上初二政治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保护的内容时, 有一个换位思考小栏目, 共有三个小题, 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方法, 请同学举手发言, 恐怕, 就有很多人不会认真去思考, 我就采用了一种比赛的方式, 让同学先讨论, 然后每个组派出三名代表, 分别上台发言, 四个小组按三个题目进行比赛, 老师作评委打分。最后看哪个小组三轮总分最高, 这样一来, 学生热情高涨, 先是认真讨论, 然后认真推举代表上台发言。得分高的那个组的同学兴奋异常, 伸出两个手指大叫一声耶!得分低的那个小组的同学则重重地叹口气, 这样一来, 不仅上台的同学动起来了, 全班同学也都跟着动了起来!

3. 创设愉悦情境, 让学生体会“动”的快乐

快乐是人积极行动的强大动力, 如果教师创设的情景能使学生体验到快乐, 何愁学生动不起来。

在上初一政治“人的基本情绪内容”时, 我叫学生表演小品来表现人最基本的四种情绪, 喜、怒、哀、惧, 因为小品本身就是给人带来快乐的一种艺术形式, 学生认真准备, 上台来表演。有的同学真是表演得惟妙惟肖, 不仅学生笑得前仰后合, 就连我自己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整个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 学生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了!

又如, 我在上初一政治“培养坚强的意志”的内容时, 新课上完, 我让学生到操场上分四组进行拔河比赛, 先由一二组比赛, 然后由三四组比赛, 取胜者再比, 最后分出冠亚军。比赛中, 参赛的同学咬牙坚持, 助威的同学拼命鼓劲, 整个场面充满了欢声笑语。在下一节课上, 我分别请获得冠军和最后一名的同学代表上台谈谈体会, 取胜的同学就说在比赛中, 我们虽然脚底打滑, 手心生疼, 但是我们咬紧牙关挺了过来, 所以最后取得胜利。而失败的同学就有人说本来我们是有机会赢的, 但是由于脚底打滑、手又疼, 所以就放弃了, 然后我适时地引导他们, 应该怎样用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 以及坚强的意志有何重要意义,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在生活中体验到了快乐, 而且深刻地理解了书本知识。

4. 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 让学生认识“动”的意义

我们的学生一般说来总是坐在教室里接受教育, 很少有机会走出校门, 去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理解知识, 即使有讨论, 也还是纸上谈兵, 学生体会不到动的真正意义。所以也很难调动学生“动”的积极性, 如果我们能根据书本知识, 适时地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 让学生从活动中体会到他们的活动的意义, 体会到自身的价值, 就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在讲“增强环保意识, 落实环保行动”的内容时, 正恰逢我们镇在争创省级卫生镇, 于是我安排了一节课, 让学生到镇街道上去清除白色垃圾, 学生把一条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 等第二天学生骑车上学经过那条街道时, 就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己昨天“活动”的意义, 如果下次还有类似的活动, 我相信, 学生肯定也会非常积极主动。

三、助之以方, 让学生“会动”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 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让学生去讨论, 学生也去讨论了, 可回答问题时, 质量太低;让学生去调查, 却收不到有质量的调查报告。这说明教师没助之以方, 学生“不会动”, 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要让学生动脑动手, 总是适时地给予指导;组织学生讨论, 就一定提示学生从哪个角度去讨论;组织学生调查, 就要给学生列出调查提纲;组织学生表演小品, 还要适当地参与, 在语言、动作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 各方面的知识都并不一定很丰富, 只有教给他们一定的方法, 他们才“会动”, 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10.让学生真正地读起来 篇十

一、让学生快乐地读必须引领学生多方式读

小学生应当说还是比较好读书的,但在现实中往往读不好书。 究其原因,是学生读书形式比较单一,而且读的时间比较短,因为教师大都只考虑让学生获取感悟即可,读多读少、读好读差都是无所谓的。实际上,让学生真正把书读好,不但对学生感悟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好处,而且完全可以促使其产生无限乐感,从心底深处喜好读书。 当小学生真正意义上喜好读书时,可想而知读书的劲头有多足了。 如果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多样形式去读,那学生对读不会产生任何厌恶感。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是引领学生多形式读的高手,只要听过先生课的人,没有不对其啧啧称赞的。 先生以赤忱之心,为了一切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从不愿读变成自愿读,从读不好变成读得妙,给我们在阅读教学方面的借鉴意义是极其深刻的。

入选小学三年级教材的篇目,篇幅都比较短小,语言相当规范,都是便于小学三年级学生读的。 但这仍然需要教师用心有效地引领,引领学生一个个地美读,把作者真正的感情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传达出来,这是教师的天职。 譬如叶圣陶老先生的《荷花》可以说是人教版乃至苏教版的传统篇目,写荷花写得那样细腻,写自己赏荷花表现得那样淋漓尽致。 教学时,笔者注意引领学生多角度地读,首先让孩子用“耳”和“心”去读,即让学生听老师的范读,初步感受叶老先生笔下荷花充满的神韵;其次让学生和老师用“口”和“心”对读,即先教师读闻到花香,后学生读观察形状,再教师读欣赏姿势,又学生读想象情景,再读回现实;最后让男生和女生分别以这样的形式对读。 在读当中,笔者力求引领学生设身处地地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这样多角度读可以让小学三年级学生知道叶圣陶老先生在说荷花什么, 从而与叶老先生心灵相通,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这一池大自然的神作———荷花。

二、让学生快乐地读必须引领学生有成效地读

小学生快乐意义上地读,创见意义上地悟,必须赖于形成有效的成果支撑。 引导小学生快快乐乐地读出成效,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可以读得成功、读出美感。 小学三年级学生在阅读感悟方面有时就是读不好,有时就算读得好,可还是悟不出,需要我们做出这样的思考:既要让学生读得好,又要让学生悟得出。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笔者以为教师要做个有心人。 譬如小学生朗读破句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些学生本身不是口吃者,可读时经常会有类似口吃现象。 如果我们善于做矫正性工作,那学生就可以读出好的成效。 小学生读得好,但有时就是悟不出,其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但对小学生而言不外乎感悟的态度和水准能力的制约。 不少学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往往还是读是读、悟是悟,将其变成两股道上跑的车。 当然,有创见地感悟与水准和能力还是具有较为紧密联系的,离开一定能力,创见性地感悟将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对此,引领学生有成效地读,必须做好两方面的事情:一是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读中有思,平时多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学生在读中悟的效果会好些。 二是学生在读中悟时,教师不必坐壁上观,可以充当“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点击者。 我们所教的学生虽然只是九、十岁的孩童,但只要教师点得适当,孩子们完全可以心有灵犀。 譬如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骆驼妈妈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孩子, 而是让其在沙漠的旅行中知晓自己问题的答案所在? 在老师的点拨下,孩子们很快知晓:一些道理要在具体实践体验中才能得以充分领悟。

三、让学生快乐地读必须引领学生可积累地读

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特别是三年级语文教材,入选的课文都是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等常规训练的,其实就是在一定程度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中增加语言积累。 要想增加学生语言积累,离不开小学生自主快乐地阅读,学生较为快乐地阅读,应当是能有意识地增加语言积累意义上的读。 作为阅读教学,对学生快乐阅读的引领,必须多考虑学生可积累地阅读。 在学生的阅读积累上,我们平时似乎犯了不少大忌,譬如为了学生积累,要求学生摘抄大量优美语句。 前些年有些县域统一让学生使用《蜜蜂集》,上面有阅读时间和阅读篇目的记载,有摘抄优美语句的要求,还有阅读感悟的要求。 把这种成人式又近乎研究型的阅读积累方式强加给嗷嗷待哺的孩子,既不现实又无实用,在一定意义上更显得极不公道。

11.让学生真正地读起来 篇十一

1.让学生大胆质疑。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还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对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自己释疑解惑,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究。当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疑问时,教师要适当进行点拨和引导。

例如,在教学“不同身份有不同责任”这部分内容时,有位学生提出了质疑:既然每一种社会身份都要求人们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这些责任有主次之分吗?如果某两种身份所承担的责任发生了冲突,我们该如何处理呢?当时,我先表扬了这位学生,然后抓住这一教学契机,列举事例,让学生明白了责任有主次之分,我们要承担起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2.让学生阅读书本。

在课堂上,有些教师因担心学生自己看书会浪费时间或把握不住重难点,而不让学生自己看书。这样的课堂阻碍了学生的自由想象,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考,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一些教师忽视思品课的德育功能,不注重利用教材中的榜样事迹、名人名言等教学资料。这种过于重视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人格,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教材,在阅读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体验乐趣。

3.让学生设计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些课堂虽然气氛热烈,学生能以多种方式参与探究、思考问题,并与教师、同学进行积极的互动和交流,但总是感觉缺少些什么。经过调查,我发现这样的课堂缺乏“静”,即学生的深度思维。

因此,教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尝试备课、讲课。这样,学生就能通过实践,把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实现知、行、意的统一。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可给学生提供自主拓展的空间,使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

4.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对此,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思维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另外,教师还要在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适时点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

例如,在教学“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我国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主题,分组搜集资料,开展小组讨论。

5.让学生获得成功。

深奥难懂的教学内容、难度较大的题目会减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使学生自暴自弃。教师要当学生的领路人,为学生架设学习的“桥梁”,设计探索的“台阶”,给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因此,教师要降低教学难度,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分层设计问题,让学生循序渐进,逐一攻克难关,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就能信心满满,快乐地学习知识。

6.让学生学会“自卖自夸”。

人们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赏识、理解和关爱。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卖自夸”,以获得别人的尊重。

例如,在教学“天生我材必有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轮流上讲台夸自己,讲述自己的优秀事迹,这样学生就会懂得,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获得别人的尊重。

12.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篇十二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 而是靠“做”会的, 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 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 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动口、动手, 又动脑, 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 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 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 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 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 不要由教师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 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 让学生活起来

有人问: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体验到快乐?问题的根源是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 难以体现全新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没有真实生活的愉悦体验, 不能满足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学生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 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这就是说, 只有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 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 才能让学生活起来。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让学生活起来, 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 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 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丏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 就不成其为池塘,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 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 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 填补知识缺陷, 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多鼓励, 而不轻易否定, 恰当指引, 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活起来。

三、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

长期以来, 数学留在很多学生心里的强烈印象, 就是枯燥的计算、刻板的公式、远离现实生活的应用题, 初中生认为数学是脱离生活的一种纯符号的逻辑演绎, 学生怕学, 甚至厌学。在实际数学教学中, 我们不难发现, 有很多学生怕学数学, 认为数学太抽象, 不易理解。传统的练习因机械、重复或难度不适, 而使学生有枯燥乏味之感。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练习中有着良好的积极体验, 能够满足全体的需要, 这就要求课堂练习从单一走向开放。

总之,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 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 我们不仅要做到该表扬时不吝啬, 同时要注意该低调时不高歌, 该委婉时不过露, 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微笑、点头、赞赏的目光都是崇高的精神奖赏, 真正把课堂作为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有效手段。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思维得以飞扬, 灵感得到激发, 让课堂活起来。

上一篇:信访稳定工作计划下一篇:菜鸟面试英语准备精简